印染与织绣
中国古代手工印染技艺
中国古代手工印染技艺
中国古代手工印染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染料进行着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印染技艺的奥秘,并将其不断发展完善。
中国古代印染技艺主要包括木版印染、刺绣、刻印、织锦等方法。
其中,木版印染是最为著名的一种技艺。
它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选材、修磨、刻划、印刷等多个环节。
经过印染师的精湛手艺,木版印染能够展现出极为精美的图案和色彩。
刺绣则是一种将图案刺绣在织物上的技艺。
在中国古代,刺绣被广泛用于宫廷装饰、礼物赠送等场合。
刻印则是将图案刻在印章上,可以用于标识身份、传递信息等。
织锦则是一种通过将不同颜色的丝线编织在一起形成图案的技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手工印染技艺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
价值。
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技艺,不仅可以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为现代的纺织业和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
- 1 -。
明代工艺品-织绣印染
3、潞紬
特点:较厚重结实
地位:颇受欢迎,“士 庶皆得为衣”,且得帝 王及蒙古王公爱重。万 历帝多次加派织造
高贵潞紬:常织花,定 陵有织成妆花龙袍料
折枝花纹潞紬摹绘图(单位纹样长9,宽6.7 厘米) 原作红地绿花,图案清秀而严谨。五代“十样锦” 中有长安竹,专家推断,图示者即长安竹。
3、刻丝 著名产地
清华美院藏刻丝双凤穿牡丹纹片, 直径30厘米
4、刺绣
官府:兴盛。嘉靖中尚衣监 等731名,定陵出土118件
地方特点:定陵孝靖皇后一 衣兼京、广、苏绣特点
京绣,主要指洒线绣,即在 主题外,满绣细巧地纹
广绣,大量用金线,并以金 线等勾勒纹样轮廓
苏绣,三股合捻线的抢针绣
鲁
绣
芙
蓉
鸳
鸯
图
发绣
轴
刺绣斗殴图(定陵孝靖皇后夹衣局部) 前贤评价人物纹绣有“布置得体,
2、北方
北京:官府织造 西安:亦应有官作坊,万历时颇盛 潞州(长治):潞紬繁荣,但蚕丝大量来自四川阆中
三、著名丝绸品种
1、纻丝
高档丝绸的主要品种。四类: 暗花,民间较多;织金、素和妆花主要为官府产品
妆花: 不仅见于缎,花纹以通经断纬的挖梭技术织成 屡禁官员百姓服用五彩妆花织物
樗蒲纹妆花缎局部 文献里,樗蒲 始于唐,但今见最早实物却属明。樗 蒲内,又满填精细的龙凤或花卉。
第二节 织绣印染
一、引言
两京:内外织染局,“内局以上供,外局以备公用”。 南京还有神帛堂、供应机房
地方织染局:共22所,江浙最集中 江浙等地逐渐发展的民间织造。棉布量超丝绸 禁限:及于品种、技法、题材、色彩,功效强
二、丝绸的主要产区和重要产地
1、江南
秦汉工艺品-织绣印染
马王堆西汉丝织纹样
菱纹罗(局部)(西汉前期,循环经向6、纬向4厘米) 图案虽 形似耳杯,但现实中的耳杯却做椭圆形。丝绸杯纹用直线表达, 是因那时的织机尚难织出圆润的曲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鸟菱纹绮花纹摹写图(西汉前期, 循环经向6.2、纬向4.8厘米) 在马 王堆1号墓的丝织图案里,这是题材最 丰富的一种,而对鸟形象十分生动, 极其飘逸,同墓的孔雀纹却颇呆板。
黄绢地长寿绣(西汉前期,长57、宽40.5厘米) 此墓中,长寿绣有7件。 和信期绣一样,长寿绣也有多种类型,但每个类型中,都有穗状的流云。
黄绮地乘云绣(西汉前期,长50、宽49.5厘米) 此墓的乘云绣有 8件。其得名当因图案为神兽(仅表现头部)在缭绕到云雾中游走。
新疆出土东汉刺绣
六、丝绸图案
品种——除印花和刺绣外,带图案的主要是锦 西汉(马王堆1号墓)——
几何纹:最多,菱纹为典型 常见复合菱纹(杯文),变化多
动物纹:不多,对鸟、凫鸟、豹、鹿、夔龙 对鸟优美秀逸,其他颇呆板
植物纹:甚少,唯一可辨识的是茱萸 云气纹:线形的舒卷起伏,两汉最有代表性的纹样
成熟不晚于战国,两汉大盛,神仙思想 较少单独组成图案,常串联瑞兽灵禽,成云虡 增加图案动感,既分割画面,又使效果统一
不巧” (《论衡 ·程材篇》) 成都:东汉末,蜀锦享誉,曹操遣人入蜀购锦 湘鄂江浙等: 有一定规模
三、著名丝绸品种
纨素:洁白平纹丝织物,又称“素”、“纨” 满城汉墓玉衣里衬垫物,每平方厘米经丝200,纬丝90
缣:平纹,双经丝或双纬丝织就,更致密坚实 满城汉墓玉衣左袴筒丝绸残片,每平方厘米经丝75,
茱萸纹锦,汉晋,新疆民丰尼雅出土
七、毛、棉织物
毛织物—— 出产 游牧:西北、北方、西南 农耕:汉族,织褐(粗糙) 品种 罽、西域风刻毛、栽绒花毯
传统工艺概论染织工艺
柿漆染料蜡染个案:与其他草木染相比,柿染的 色牢度较好,高温褪蜡对于颜色的影响较小,故 在柿染中运用蜡染这一民间印染工艺效果良好。 材料:南通自制柿漆二次汁500ml、一小块丝绸、 2%氯化亚锡媒染剂; 工具:500ml烧杯一个、搅拌棒、蜡锅、温度计。
染色工艺过程: 图69/70/71蜡染 (一)铺平丝绸,将蜡锅中已经融化的蜡以点状随 意泼撒在丝绸上面。(二)待蜡凝固以后,用手工 掰出任意冰纹。(三)将丝绸浸泡于柿漆液中,用 搅拌棒轻轻挤压、翻转,使之充分吸收柿漆液,十 五分钟以后提出晾干。(四)将晾干的丝绸放入到 浓度为2%的氯化亚锡媒染液中,以搅拌棒轻轻挤 压,十五分钟以后提出晾干。(五)褪蜡:1,将 蜡染丝绸置入清水中漂洗两遍,以去掉上面的浮色。 2,将水烧热至100摄氏度,将蜡染布放入。3,连 续搅拌,同时去掉漂浮于水面上的残蜡。4,将布 拿出以清水漂洗。5,加入209合成洗涤剂后进行 第二次褪蜡。褪蜡次数根据需要自由掌握,至蜡褪 尽为止。因是高温褪蜡,在这一过程中,柿染颜色 稍微有些变浅,但是并不影响其蜡染效果。
商周贵族服饰 窄袖 织纹衣、蔽膝穿戴展 示图。这个时期的织 物颜色,以暖色为多, 尤其以黄红为主,间 有棕色和褐色,但并 不等于不存在篮、绿 等冷色。只是以朱砂 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 色,比其他颜色更鲜 艳,渗透力也较强, 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 保存至今。经现代科 技分析,商周时期的 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 用,尤其是红、黄等 正色,常在织物织好 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根据出土玉人服饰 复原绘制)
目前南通蓝印花布产品概况
三、手工印染的历史: 服饰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饰的美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染织纹样。本章在阐述染织材料、染织工艺的基 础之上,重点探讨染织品造型与装饰工艺。
民间艺术——染织艺术
一、染织图案的概念
1、染织图案的种类
染织图案设计
染织图案,通过印染与织造工艺实现于纺织品上的图案形态。主要包括 两大类:一、服饰面料(衣、裙、裤、鞋、袜、帽、包等)二、环境纺织品
(也称室内纺织品图案,如窗帘、地毯、墙布、床品、巾类等)。
两种面料特点:服装面料一般花型偏小;室内纺织品面料花型偏大。
服装图案设计
扎染的各种效果
扎染制作
扎染的 各种效 果
4、扎染的现代应用 扎染图案的随意性迎合了现代人追求随意自 然的心理需求,给服装带来新的视觉样式,成为 一种新的时尚。 从服装到纺织品、手工艺制品都随处可见扎 染的身影。
重复染色
1、手绘面料图案制作 2、手工扎染工艺制作
3、染织图案设计的应用
各时期染织图案
汉代冕服刺绣
春秋战国织物图案
唐代“宝相花纹”
宝相花纹是由盛开的花朵、花苞、花瓣和叶子等素材按放射 对称的方式组合而成的,雍容华美,久负盛名。
清代旗袍刺绣
凤穿牡丹
牡丹刺绣
文官补子
一品仙鹤
二品锦鸡
三品孔雀
四品云雁
五品白鹇(大型鸡类,银鸡)
六品鹭鸶(大型鸟类)
文官补子
九品练雀 七品鸳鸯
室内纺织品图案设计-----家纺图案
室内纺织品图案设计-----家纺图案
室内纺织品图案设计-----家纺图案
室内纺织品图案设计-----家纺图案
室内纺织品图案设计-----家纺图案
中国美院染织设计毕业展
中国美院染织设计毕业展
中国美院染织设计毕业展
中国美院染织设计毕业展
中国美院染织设计毕业展
二、扎染 1、扎染的特点 是一种古老 的纺织品染色工 艺。是用线、绳、 对织物进行紧固 的结、系捆、绑、 缝扎,然后放在 染液中进行煮染 的染色方法。其 纹饰自然活泼、 随意洒脱、形色 无定、别具特色。
第二章民间染织绣艺术
蜀 绣
品种有被面、枕套、绣衣、鞋面等日用品 和台屏、挂屏等欣赏品。以绣制龙凤软缎 被面和传统产品《芙蓉鲤鱼》最为著名。 蜀绣的特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 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 ,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1982 年,蜀绣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 奖。
汴 绣
汴绣,也称“宋绣”,距今800余的北宋时 期,刺绣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东京梦 华录》记载:开封做为北宋都城,其皇宫 有“文绣院”聚集全国杰出绣女300余人, 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绣制官服及装饰 品,因而也被誉为“宫廷绣”或“官绣” ,在民间,刺绣则更为普遍,当时开封大 相国寺东门外有一条街叫“绣巷”,即是 绣姑绣作了聚居的地方,又是专卖刺绣品 的著名市场,放眼寺院内外,十里都城, 到处是珠帘绣额,巧制新装,名绣佳作, 竞相生辉。
印 染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 或植物染料为主。古代原色青、赤、黄、 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 得到“间色(多次色)”。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 。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色的红称为赤色,而 称橙红色为红色。我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 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硫化汞)。用 它们染色,牢度较差。周代开始使用茜草 ,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 出红色。汉代起,大规模种植茜草。
朱 砂
茜 草
印 染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 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 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南北朝以后,黄色 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 黄等。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 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 彩很眩人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 帝的服色。宋代以后皇帝专用的黄袍,既 由此演变而来。
传统的印染工艺是如何分类
传统的印染工艺是如何分类传统的印染工艺主要可以分为几大类,包括刺绣、挑染、描金、织锦、刺绣等。
刺绣是一种通过针线在织物上绣出图案或花纹的工艺,在中国历史悠久,广泛运用于衣服、家居用品等方面。
刺绣可以根据使用的针法和线种分为针刺绣和机械刺绣两类。
针刺绣是指以手工针线进行刺绣,包括针绣、缝绣、织绣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刺绣形式,如埋线绣、与脸、疏金绣、十字绣等。
机械刺绣则是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绣花,节约人力,提高效率,广泛应用于服装、家饰等领域。
挑染是一种将染色工艺与织造工艺相结合的工艺,它通过将一定区域的纱线用浆料挑起,使染液无法渗透到被挑起的部分,从而形成图案或花纹。
挑染可以分为手工挑染和机器挑染两类,手工挑染技艺原始,传统,且手工制品具有原始的手工艺美感。
机器挑染技术则较为高效,成品规格统一,适用于产量要求较高的市场。
描金是一种在织物上以金银线或金银箔做装饰的工艺,也有一些使用彩色金属丝的描金艺术品。
描金工艺可以分为机器描金和手工描金两种。
机器描金是通过专用装置将金箔或金线压贴在织品上,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手工描金则是纯手工技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运用特殊的工具将金银丝或箔装饰在织物上,其产品具有独特的手工美感。
织锦是一种利用彩色丝线经长期反复地交织而成的织品,图案面貌丰富,富有变化,适宜于制作各种服饰和工艺品。
织锦工艺可以分为手工织锦和机器织锦两种。
手工织锦技艺要求高,手工制品因此具有更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装饰效果。
而机器织锦则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传统的印染工艺可以分为刺绣、挑染、描金、织锦等几大类,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它们在服装、家居用品、工艺制品等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着重要作用。
印染与织绣
秦汉
秦汉的织绣工艺,尤其是汉代,在继 承战国传统的基础上,有着飞跃的发展。
绢地“长寿绣” 西汉 长57,宽 40.5厘米
绮地“乘云绣” 西汉 长50,宽40.5厘 米
隋唐
唐代的织绣工艺十分发达。 封建中央设有织染署专门管理 生产,分工很细。民间的织绣 生产几乎遍及全国,而且产量 很大。
黄地宝色绣鞯
印染历史发展: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 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周代服饰的色彩 和花纹已经具有了 严格的等级制度。
秦汉时期,丝织品的 染色工艺进一步完善。
唐代的印染业 相当发达,数量、 质量都有所提高 外,还出现了一 些新的印染工艺。
宋代防染技术不 断发展,民间采用 石灰和豆粉调和成 浆,代替蜡作为防 染剂,产生了一种 青白相间的“药斑 布”,即流传至今 的蓝印花布。
蜀绣
产地:四川成都 艺术特色:针脚整齐、 紧密柔和、色彩明快、 浓淡适度 代表作:《熊猫》《芙 蓉鲤鱼》
中国的丝织物是何时出现的呢?
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始于东南地区新石 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此后,经过殷商的发展,春 秋战国时期的织绣工艺,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春秋战国 1982年,曾在湖北江陵马山发掘了一座楚墓,出土了大批丝织品、编结和刺绣等。
什么是织绣:
是用棉、麻、丝、毛等纺织材料 进行织造、编结或绣制的工艺
织绣的品种有哪些?
织锦——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用彩色经纬丝 提花织成各种图案花纹的熟丝织品。 缂丝——又称“克丝”,或“刻丝”,是 采用通经断纬织出花纹的丝织品。 刺绣——是用针引线在绣料上穿刺出一定 图案和色彩花纹的装饰织物。
织锦
?宋代防染技术不断发展民间采用石灰和豆粉调和成浆代替蜡作为防浆代替蜡作为防染剂产生了一种青白相间的药斑布即流传至今的蓝印花布
工艺美术史汉代织绣印染
汉代织绣印染古代工艺美术就是含有艺术价值的手工艺作品。
生产的形态等同与手工业,其文化形态则属于造型艺术。
而工艺美术是个后起的语词,在中国的历史尚不足百年。
但它涵盖的若干门类却是最早的艺术创造。
与原始美术相比较,原始工艺美术更加成熟!在中国历史上,汉是个强盛的封建王朝。
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丰富令工艺美术欣欣向荣,成就辉煌,在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下则各地的工艺美术面貌趋于统一。
然而在汉武帝时代,随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不断发展,令国土和中国文化疆域不断扩张,国力达到一个鼎盛时期。
中国开始以文明、富强的大国文明于世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和开通了丝绸之路这两个举措对工艺美术影响深远。
在工艺美术,丝绸是最重要,其次是毛织物。
两汉工艺美术最令人振奋的成就也正体现于丝绸的进步,由于劝奖农桑,汉代的丝绸产量大大提高。
不仅官府织造兴旺发达,民间织造也迅速发展。
因此,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巡幸封禅,“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而那一年,国家能够得到“诸均输帛五百万匹”。
在汉代诗文和画像石、墓室壁画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以丝织、蚕桑为题材的作品,尽管织物易腐难存,但两汉丝绸仍有大批出土,实物资料远比前代丰富,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织造的发达。
西汉织物主要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及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东汉方织物主要出土于新疆及甘肃,此外,在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叙利亚、朝鲜也有发现。
墓中出土了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的衣物以品种分,有绢、纱、绮、锦、绦等,装饰方法则有织纹、刺绣和印染。
汉代丝绸品种众多,织造精良,装饰丰富。
由于须遮羞蔽体,服装不可或缺,而中国古代的高档服装基本以丝绸为面料,所以,从两汉开始,以丝绸为代表的织物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巨大,而汉代丝绸的成就又为后代的灿烂辉煌奠定了基础。
绢衣汉人称洁白的平纹丝织物为“素”,那时的“绢”则指未经漂练而泛黄的丝织物图片为汉代绢衣长约15CM新疆罗布泊高台土墓出土。
传统织染绣文化浅识
传统织染绣文化浅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桑蚕、最早发明丝织技艺的国家。睿智先民勤劳的手,在经纬间穿梭,单纯而纤细的丝,经神奇的织染绣技艺,幻化成绚丽多彩的丝织品,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丝织品作为服饰材料以及官室车舆仪仗装饰材料的国家,赢得了“衣冠王国”的美誉。深植于远古历史和农耕文化的织染绣技艺延绵几千年,是文明进步、时代变迁的重要镜像之一。
纹中乾坤
“织文者,织而有文,锦绮之属也,以非一色,故以‘织文’总之”。《六书故》又云:“织素为文曰绮,织彩为文曰锦。”“织文”为古代丝织品的统称。在这里,“文”指丝线错综所形成的纹理或形象,同“纹”意。如同“锦”、“绣”二字常连称,以最美的织物的本义成为“美丽”或“美好”的象征,织染绣技艺作为丝绸文化最华美的篇章,也为中华文明披上了五彩盛装,其内里闪现着的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之光。
单一沉静与五彩斑斓、平纹斜纹与缎纹相互交替,体现着中国人温润、细腻、热情的性格,也形成了织染绣技艺清晰的审美发展脉络。正是因为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造技艺等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织染绣门类的60多个传统美术和技艺的非遗项目已分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这为织染绣技艺的保护、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也显现出织染绣技艺在当下的生存窘境。
【中国记忆项目】蚕丝织绣-丝绸的工艺之印染
【中国记忆项目】蚕丝织绣-丝绸的工艺之印染印染,是对丝织品进行处理,也就是染色、印花、整理等,使得丝织品具有一定色彩、花纹、光泽度。
一、色彩在中国的文字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字是源于丝绸的,它们有些最早用以表示丝绸染色,有些用以表示某一种特定颜色的丝织品。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文字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演变成指代某一颜色,经历了从特指到泛指的过程,保留下来成为常用文字;而有些则随着该种丝织品的减少而很少使用,逐渐成为了生僻字。
经过对《说文·糸部》中这类文字的收集、整理和筛选,将与古代五色“青、赤、黄、白、黑”的部分相关文字列出。
青色系(主要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繱:“繱,帛青色。
”为浅蓝色的帛。
纶:“纶,青丝绶也。
”绀:“绀,帛深青扬赤也。
”指微呈红色的深青色。
绿:“绿,帛青黄色也。
”本义为绿色,即像草木之叶茂盛时的颜色。
缥:“缥,帛青白色也。
”本义为青白色,即淡青色的丝织品。
緅:“緅,帛青赤色也。
”指青红色的帛。
赤色系(主要用赤铁矿、朱砂、银朱、茜草、红花等染成)绯:“绯,帛赤色也。
”本义为红色丝织品,后泛指红色。
绛:“绛,大赤也。
”指大红色。
缇:“缇,帛丹黄色。
”本义为橘红色的丝织品。
纁:“纁,浅绛也。
”本义为浅红色。
縓:“縓,帛赤黄色。
”指浅红色的丝织品。
缙:“缙,帛赤。
”本义为浅红色的帛。
红:“红,帛赤白色。
”本义为赤中带白的帛,即粉红色的帛。
赤:“赤,南方色也。
”(《说文·赤部》)本义为火红色,比朱红稍浅。
綪:“綪,赤缯也。
”指赤色的丝织品,亦被用来命名青赤色。
絑:“絑,纯赤也。
”绌:“绌,绛也。
”黄色系(主要用栀子、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染成)缃:“缃,帛浅黄色也。
”本义为浅黄色的帛。
白色系(主要用云母粉涂染,或漂白)缟:“缟,鲜色也。
”本义为一种白色精细的丝织品。
黑色系(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莲子壳、鼠尾叶等染成)缁:“缁,帛黑色也。
”本义为黑色的帛。
辽宋夏金工艺品-织绣印染
罗地绣联珠人物纹经袱(辽庆州 白塔出土,长27.5 厘米) 表现契丹春猎。骑士双臂架海东 青。女真人反辽,就同征索海东 青的契丹官员胡作非为有关。
13世纪波斯铜器,直径21.2厘米
刺绣
刻
刺
丝
绣
衾
帽
被
翅
2、西夏
政府设绢织院 黑城出土绫、锦、刻丝、 绣等。但时代尚应再议
黑城出土刻丝绿度母
3、金
剌绣瑶台跨鹤图(南宋,长 25.4 厘米) 纨扇形。绣出 山峦云霭中的高台,台上, 二女持幢迎候,西王母驾鹤 而来。绣稿显系界画。
欣赏性刺绣面貌一如宋代院画
4、丝绸图案
题材:花卉主导(牡丹、莲荷为主),花鸟、几何不多, 人物极少。日后愈益明显
形象:愈益清新柔婉 构图:缠枝花和折枝花 天下乐:“灯笼锦”,主体是灯笼,挂谷穗,四周蜜蜂
南宋:临安府等江南地区 传说中的南宋名工——
云间朱克柔、沈子蕃等 最早的记载属晚明
刻丝紫鸾鹊谱(宋?)
朱克柔款刻丝山茶图(长26 厘 米) 形态如生,连叶片的虫蚀 之象也表现得维妙维肖。极似宋 人花鸟小品绘画。
朱克柔款刻丝莲塘乳鸭图
(3)、刺绣
少府监文绣院(1103-27年)
刺绣工匠300人
茶花牡丹凌霄芙蓉
黄昇墓牡丹梅花纹罗花纹 (摹绘图) 梅花置于
牡丹花心内,叶片中又有 花朵。在大花心内填置小 花的构图也为后代继承。
南宋末镇江周瑀墓 南宋末德安周氏墓
黄昇墓纱袍和绫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辽夏金
1、辽
工匠主要从北方汉地掳掠
特点:用金多、联珠纹
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庆州塔塔刹出土绣巾两种,左高65/右高79厘米
隋唐五代工艺品-织绣印染
制作——
3、绞胎
白、褐或白、黑两种瓷土分别制成泥条,再拧到一起
直接以之拉坯,或将切割成片状,镶贴到一般材料上
上釉烧造
创制——
唐人,当摹仿西方玻璃器
绞胎贴花香炉(唐,高10.7厘米) 绞胎器物的表面效果摹仿什么众说纷 纭。它应在摹仿古罗马玻璃器。隋唐 时代,西方玻璃器大得青睐。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驼高58.4,舞俑高 25.1厘米) 双峰驼是中亚种,其背负的 五人三胡两汉,表情动态传神,不仅是卓 越的雕塑作品,还是文化大交流的实证。
贴花三彩龙柄瓶(唐,高47.8厘米) 器物高大雄健,这样的造型在唐前期 屡见不鲜,而论装饰的丰富华美,在 那时的陶瓷中,三彩首屈一指。
黄堡窑—— 窑址: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 州窑前身 ) 历史:唐代初创,晚唐前较粗陋 品种:黑、白为主,也烧青、花、 三彩;晚唐始,青瓷产量增加, 质量提高;五代,耀州窑 ,青瓷 主导,官款、柴窑
四、彩绘瓷 1、长沙窑
窑址:望城铜官镇至石渚湖 (铜官窑,石渚窑),民窑
历史:唐前期始,晚唐五代盛
秘色瓷—— 定义:晚唐至北宋中期 越窑贡瓷 釉质:莹润如玉 装饰:釦、金银平脱 造型:规整周正 技术:小件器支烧
秘色瓷盘(唐,口径23.8厘米) 从唐代 越窑,特别是秘色瓷开始,中国瓷釉就以 如玉为理想了。
秘色瓷碗与其外底支烧痕、宋汝窑支烧碗
鎏金银棱平脱团花雀鸟纹秘色瓷碗, 法门寺地宫出土。迄今所见的唯一用 金银平脱装饰的瓷器,且关于以此法 装饰瓷器的记录仅见于法门寺的石刻 《献物账》。
西安出土的邢窑 “盈”字款白瓷
2、巩义窑与定窑
巩义窑(巩县窑)—— 品种:兼烧三彩,釉陶、绞胎、青花 历史:始于初唐,盛唐兴旺,后渐衰
定窑—— 窑址:河北曲阳涧磁村 历史:始于晚唐 品种: 黄绿、褐绿釉粗瓷居多
工艺美术史 汉代织绣印染
汉代织绣印染古代工艺美术就是含有艺术价值的手工艺作品。
生产的形态等同与手工业,其文化形态则属于造型艺术。
而工艺美术是个后起的语词,在中国的历史尚不足百年。
但它涵盖的若干门类却是最早的艺术创造。
与原始美术相比较,原始工艺美术更加成熟!在中国历史上,汉是个强盛的封建王朝。
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丰富令工艺美术欣欣向荣,成就辉煌,在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下则各地的工艺美术面貌趋于统一。
然而在汉武帝时代,随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不断发展,令国土和中国文化疆域不断扩张,国力达到一个鼎盛时期。
中国开始以文明、富强的大国文明于世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和开通了丝绸之路这两个举措对工艺美术影响深远。
在工艺美术,丝绸是最重要,其次是毛织物。
两汉工艺美术最令人振奋的成就也正体现于丝绸的进步,由于劝奖农桑,汉代的丝绸产量大大提高。
不仅官府织造兴旺发达,民间织造也迅速发展。
因此,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巡幸封禅,“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而那一年,国家能够得到“诸均输帛五百万匹”。
在汉代诗文和画像石、墓室壁画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以丝织、蚕桑为题材的作品,尽管织物易腐难存,但两汉丝绸仍有大批出土,实物资料远比前代丰富,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织造的发达。
西汉织物主要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及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东汉方织物主要出土于新疆及甘肃,此外,在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叙利亚、朝鲜也有发现。
墓中出土了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的衣物以品种分,有绢、纱、绮、锦、绦等,装饰方法则有织纹、刺绣和印染。
汉代丝绸品种众多,织造精良,装饰丰富。
由于须遮羞蔽体,服装不可或缺,而中国古代的高档服装基本以丝绸为面料,所以,从两汉开始,以丝绸为代表的织物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而汉代丝绸的巨大成就又为后代的灿烂辉煌奠定了基础。
绢衣汉人称洁白的平纹丝织物为“素”,那时的“绢”则指未经漂练而泛黄的丝织物图片为汉代绢衣长约15CM。
传统印染织绣艺术的精品鉴赏--评《印染织绣艺术生活尽染》
华夏文明源于传说中的炎黄二帝,相传黄帝的元妃螺祖教民养蚕缫丝。
古代中国以农桑立国、以耕织为本,丝织工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打开了世界认识中国的第一扇门,当时的印染织绣艺术已经能够充分地发挥丝绸品的优秀品质,无论是汉绮、唐宋纬锦、刺绣、缂丝、挑花,都能展示出华夏文化中的织纹艺术与印染技术。
在织物的加工中,染色与印花都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古代最早使用手绘的方法在纤维织物上添加图案,至汉唐以来出现了更多的木版捺印及染缬的技术;而在现代的机器印花发明与普及之后,印染织绣艺术又有了新的天地。
由倪建林主编,张抒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2月出版的《印染织绣艺术:生活尽染》一书对中国传统印染织绣艺术的概念、类型、工艺、艺术成就等方面作出了详尽的介绍,以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图片介绍了传统印染织绣艺术中的精品,同时建立了民间印染织绣艺术的发展动脉,从传统文化与经济技术发展的双重角度为读者提供了印染织绣艺术的发展视角,成为了研究中国传统织物的系统性书籍。
通读全书,可以了解更多传统印染织绣艺术的精品鉴赏方法。
1印染织绣艺术的文化背景传统印染织绣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精巧的外形,更重要的是了解其中的文化底蕴,艺术在人类历史上闪耀数千万年的实践中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养蚕缫丝及织绸的国家,早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蚕形石饰,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中都出现了桑、蚕、丝、帛等概念,足以证明中华织绣艺术的历史渊源。
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桑耕织与祭祀制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汉代开始便有先农坛与先蚕坛,据元代王祯所著《农书》记载:“晋制先蚕坛高一丈,方二丈,四出陛,陛广五尺。
”自此关于桑蚕始祖的传说更是层出不穷,桑蚕的形象也开始出现在古代的艺术品中,桑蚕成为一种财富的象征,出现在贵族配饰与墓葬陪葬中。
桑蚕织绣艺术不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
印染织绣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染织绣的历史、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基本的印染织绣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 印染织绣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印染织绣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 掌握不同印染织绣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 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资料。
2. 印染织绣材料:布料、染料、画笔、画板、剪刀、针线等。
3. 安全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印染织绣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2.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通过印染织绣技术制作出来的。
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印染织绣的历史、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展示不同印染织绣技术的特点,如扎染、蜡染、刺绣等。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印染织绣技术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基本的印染织绣技巧,如染料调配、画图、扎染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实践经验。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评价标准:创意、技巧、美观度等。
3.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总结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加强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传承意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印染织绣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2. 组织学生参加印染织绣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3.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印染织绣的知识。
纺织与印染工程技术
纺织与印染工程技术纺织与印染工程技术是面对全社会而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可以说它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几乎所有的服装、家纺、装饰等等都会涉及到纺织与印染的技术。
这个行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在不断的在创新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纺织与印染工程技术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
本文将会从行业现状、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行业现状纺织与印染工程技术目前在国内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行业规模也还是比较庞大的。
毕竟这个产业是供给民生的一个消费品,而且目前国家在加大对于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这也进一步的加强了行业的发展。
但是行业发展总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异地竞争。
因为国内的发展程度不够,导致很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都会选择异地采购,这样有着一定的劣势,而且对于行业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技术创新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纺织与印染工程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技术创新是这个产业发展的本源,只有具备了核心的技术,才能够在市场上进行竞争。
当前国内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受到了西方传统技术的影响,在逐渐跨足到中期和后期发展的复合材料领域,推动着产品的广泛应用。
一些高精高端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这也有很好的提高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三、未来发展产业的未来发展是任何一个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对于纺织与印染工程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虽然目前存在一些国内企业存在的问题,但是整个行业已经在逐步的规范化和规范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这个产业的潜力是巨大的,需要各支企业家积极的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加强管理创新,保证企业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纺织与印染工程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
各大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整个行业需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规范化市场秩序,提高潜在市场份额,用高端装备、优秀技术打造出更优秀的纺织与印染工程技术。
刺绣和印染
刺绣和印染中国是最早发明织绣和印染的国家之一。
早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用麻、丝织作平纹组合或罗纹组合的“布”。
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罗纹葛布。
经密度为10根/厘米,纬密:地部为13—14根/厘米,有纹部为26—28根/厘米。
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盛在竹筐里的绢片、丝带和丝线,同时出土的还有几块炭化了的苎〔zhu柱〕麻布。
经有关部门鉴定:绢片为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每厘米40根;丝带为10股带子组合,每股单纱三根,有平行的人字形织纹。
这些平整细巧的丝织品,都是以蚕丝先缫后织的产品,技术上达到相当娴熟的程度。
这说明在此之前先民的织作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经验积累过程。
我国古书说黄帝之时“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看来并不是完全向壁虚构。
我国棉花大面积推广较晚(东南、西北边疆地区种植、利用棉花较早,但唐以后才传入中原,元明以后才南北种植、推广)因此我国古代长时期的服饰原料主要是葛麻和丝。
葛麻织作的织物古代称“布”,丝织作的织物古代称“帛”。
在男耕女织的古代,治丝绩麻都是妇女的事,因此我国古代把解决穿衣问题的工作(如纺织、缝纫,刺绣等)统称“女红[gong工]”。
商周时期,我国的麻、丝纺织技术已相当完善,多彩织花的“锦”和把绘画刺缀在纺织品上的“绣”已有相当的发展。
据考古发现,商代中、后期的墓葬中已发现了平纹的“纨”、绉纹的“縠[hu胡]”、绞经的“罗”、斜纹或回纹的“绮”和双经双纬的“缣”等。
到战国中期,各种丝织品和各种绣品已十分繁盛,光彩夺目。
如1982年发掘的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一个墓发现的丝织品就有绢、绨、纱、素罗、锦、绦、组、彩条纹绮、刺绣多种,颜色有红、黄、绿、蓝、紫、棕、黑、黄、褐等,绣纹有龙纹、凤鸟纹、动物纹、几何纹等,其织造方法使用了平纹地经线提花、分区配色“挂经”、纬线起花、针织单面提花等先进技术,满目琳琅,美不胜收。
印染织绣技术教案
印染织绣技术教案教案标题:印染织绣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印染织绣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不同的印染织绣技术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教学内容:1. 印染织绣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的印染织绣技术及其原理:手工染色、蜡染、绑扎染、刺绣等。
3. 印染织绣技术在时尚设计、家居装饰、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印染织绣技术的作品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该主题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印染织绣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并详细讲解常见的技术及其原理。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印染织绣技术的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手工染色、蜡染、绑扎染或刺绣等,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技术。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印染织绣技术及其应用,并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6.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印染织绣技术的作品或过程。
2. 实践材料:提供染料、织物、绣线等实践所需的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实践活动的表现。
2. 作品展示和分享:评估学生的作品质量和他们对所学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1. 参观印染织绣工作室或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印染织绣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历史。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挥创造力。
2. 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合作完成实践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拓宽他们对印染织绣技术的了解。
以上是一个关于印染织绣技术的教案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和织绣
印染与织绣是我国传统工艺的重要 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概念
蜡染
技艺
扎染 夹染
印染
历史发展
印染是指在各
种纤维织物上 以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染色和 印花的工艺技 术。
印染历史发展: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 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清
清代的丝织,南京、 苏州、杭州已形成全国生 产中心,品种丰富,织造 精美。此外,四川、广东 等地区,丝织工艺也很兴 盛。
清· 升龙
争当首席鉴定员
温馨小提示:
(1)请4人一小组,观察图片。
(2)每4人一张学习卡,填写你们小组的鉴定结 果(由小组长填写)。
(3)可以从色彩、图案、寓意来鉴定
色彩
图案
寓意
蜀绣
产地:四川成都 艺术特色:针脚整齐、 紧密柔和、色彩明快、 浓淡适度 代表作:《熊猫》《芙 蓉鲤鱼》
中国的丝织物是何时出现的呢?
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始于东南地区新石 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此后,经过殷商的发展,春 秋战国时期的织绣工艺,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春秋战国 1982年,曾在湖北江陵马山发掘了一座楚墓,出土了大批丝织品、编结和刺绣等。
我国当代三大名锦 云锦 蜀锦 来自 宋锦产地:江苏苏州一带 历史:宋元以来一直是皇 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 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 (御容像)和摹缂名人 书画。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 教科文将“缂丝织造技 艺”作为“中国蚕桑丝 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 分,列入第四批世界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 产代表作名录”。
什么是织绣:
是用棉、麻、丝、毛等纺织材料 进行织造、编结或绣制的工艺
织绣的品种有哪些?
织锦——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用彩色经纬丝 提花织成各种图案花纹的熟丝织品。 缂丝——又称“克丝”,或“刻丝”,是 采用通经断纬织出花纹的丝织品。 刺绣——是用针引线在绣料上穿刺出一定 图案和色彩花纹的装饰织物。
织锦
周代服饰的色彩 和花纹已经具有了 严格的等级制度。
秦汉时期,丝织品的 染色工艺进一步完善。
唐代的印染业 相当发达,数量、 质量都有所提高 外,还出现了一 些新的印染工艺。
宋代防染技术不 断发展,民间采用 石灰和豆粉调和成 浆,代替蜡作为防 染剂,产生了一种 青白相间的“药斑 布”,即流传至今 的蓝印花布。
缂丝
刺绣
我国四大名绣 苏绣 湘绣 粤绣 蜀绣
苏绣
产地:江苏苏州,南通 一带 艺术特色:绣工精巧、 针法活泼、图案秀丽、 色彩雅洁 代表作:“双面绣”猫
湘绣
产地:湖南长沙一带 艺术特色:构图严谨、针 法考究、色彩富有层次、 绣品若画 代表作:狮、虎
粤绣
产地:广东 艺术特色:构图丰满、色 彩艳丽、对称整齐、装 饰性强,金银线垫绣使 绣上的景物形象富有立 体感 代表作:《百鸟朝凤》、 《晨曦》
秦汉
秦汉的织绣工艺,尤其是汉代,在继 承战国传统的基础上,有着飞跃的发展。
绢地“长寿绣” 西汉 长57,宽 40.5厘米
绮地“乘云绣” 西汉 长50,宽40.5厘 米
隋唐
唐代的织绣工艺十分发达。 封建中央设有织染署专门管理 生产,分工很细。民间的织绣 生产几乎遍及全国,而且产量 很大。
黄地宝色绣鞯
宋
宋代的丝织,在 唐代的传统生产基础 上,又有新的发展。
紫降绢地绣宝相睡莲经帙 北宋
元 元代的织绣工艺,丝织、 毛织、棉织都得到一定的 发展。 金花纹有团龙、团 凤、宝相花、龟背纹、回 纹等。
明 明代的织绣工艺,丝 织得到了较大发展。全 国有江南、山西、四川、 闽广等四个丝织产区, 而以江南为主要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