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及途径
却在一 天天巩固它 的地位 , 现在学生 的 自由学 习时 问也
在 一点点 被侵蚀 , 口头上是 说提高 自身 的修养 , 但我们 却 只能无奈地努力去适应这样 的教育体制 。 我国 目前 的
人 才培养 制度过度强调 了英语 的重要性 。 不管从事哪个
致 中国文化失语 现象产 生 , 导致 目前许 多大学生传统 文 化素养偏 低 , 相关知识 匮乏 , 在跨文 化交 际 中不能用 恰
母语文化 。”在 1 9 9 6年 的全 国外语教学会上 , 李岚清 曾
说: “ 我 们 的学生 学 了几十 年英语 ,但连 ‘ Wh a t d o y o u
u s u a l l y h a v e f o r b r e a k f a s t ’ 都 回答不 出来 。”在英语课堂
征, 从 而加 深对 民族 文化 本质特 征的了解 。” 因此在英语
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 这些共 性 , 消除负迁移 的干 扰 作 用, 进 一 步提 高 学 生用 英 语 表 达 中 国文 化 的能 力 。 中国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 用至关 重要 。 我们
“ 中国文化失语 ”现 象和我 国现 阶段 的教育体制 和
的这篇文 章也引起 了外语界对 中 国文化教学 的关 注 , 许 多外语教 育学者针对这个 现象 进行 了实证研究 , 结果表 明, 大 多数的受试者不能很好 地用英语表达我们 自己的
与人 才选拔制 度相适 应 , 在 教材 编写方 面 , 目前 大 学英语教材 中的材料几 乎全部选 自英美 出版物 , 其 中中 国文化含量极少 。 学生从教材 中感受到 的是西方文化气
的影 响或者学 习英语必须 忘掉母语 。 这种过度强 调母语 负 迁移 的做 法是导 致学生母 语文化 缺失 的一个 不容忽
“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
两 种 文 化 的接 触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成 功 的 文 化 交 际 是 发 生 在 双 方 平 等 的 基础 上 的 ,只 有 对 本 国 的 优 秀 文 化 有 了 充 分 的 认 识 和 足 够 的 修养 . 能谈 得 上理 解 他 国文 化 。 才 只有 同时 谙 熟 目的 语、 目的 语 文 化 和 母 语 、 语 文 化 , 有 可 能 进 行 成 功 有 效 的 母 才
论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渗透
山东 省 农业 管 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干 部学 院学 报
20 在 08
第 2 卷 第 5 3 期
论英语教学 与中国文化渗透
王 芳 ,王 洪 月
( 聊城 大学大学外语 教育学院, 山东 聊城 2 2 0 ) 5 0 0
摘要 :大学英语教 学 中 存在着母语文化输入欠缺 ,学习者用英语表达 中国文化的能力与其 实际的英语 水平不一致 的问题 , 影响 了大学生进行双向跨文化 交流。大学英语教学 中渗透中国文化教育, 已刻不容缓 本文阐述 了大学英
的单 向交流 。如果学生不 能用英语 向外国人介绍 具有 本 国 特 色的文化现 象,那么双 向交流无法 实现 这也就 给大学英 语 教学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在 学会用英语 表达 具有 西方文化特 点的事物的 同时,还必须 掌握用英语 介绍本 国 文化 的能力。 ( )渗 透 中国文化 教育 ,顺 应 中国学 生学 习英语 的 二 内 在 规 律 。 中 国 学 生 学 习 英 语 ,主 要 是 学 习 英 语 的语 言 知 识及 与之 相关 的 其它 方面 的 知识 ,而 不 是要 重新 认 识世 界 。 所 以 ,从 认 知 的 角 度 来 看 , 这 种 学 习 实 际 上 并 不 是 从 “ ” 开 始 的 , 而 是 通 过 自 己 在 母 语 条 件 下 所 获 得 的 零 整 个 知 识 体 系 和 思 维 定 势 来 “ 节 ”甚 至 来 “ 右 ” 的 。 调 左 定的社会条件 下所积淀 的固有知识体 系和思维方式根 深蒂 固,它会顽 强地影响英语 的学习 。中国学习者学 习英语会 不 可 避 免 地 在 其 英 语 中夹 带 中 国 特 点 , 这 是 由 中 国 人 固 有 的思维模式和 中国特有 的传 统文化所 致 ,这些 中国特 色是 客观存 在 的 。中 国学 习者 应 该学 会正 视它 ,而不 是 回避 它 ,应该有意 识地加强 中国文化 的学 习,最大程度地 发挥 汉 语 文 化 在 英 语 学 习 中 的 正 迁 移 作 用 。 而 且 ,在 我 国 目前 的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环 境 下 , 学 习 者 用 英 语 进 行 练 习 与 交 流 时,他所要表述 的 内容大部 分是在 中国文化环境下 的所见 所 闻 所 想 , 因 而 常 常 会 碰 到 一 些 自 己 生 活 环 境 中 的 , 具 有 中国文化特色 的内容需要用 英语进行表述 ,这也 是客观存
加强大学英语母语文化教学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 有各类英语考试导向 因素 , 也和 大学英语教材体例编排与母语文化理念相 悖有关。从跨文化 交际本质而言 ,
大学英语教 学应该加 强大学英语母语文化教 学, 从培养教 师母语 文化底 蕴、 完善基 于文化为导向的英语考试改
革、 增强教材 中母 语文化比重等入 手 , 提升 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境下, 文化 交 际能 力应 是 大学英 语 教 学 的核 心元 素 。跨 限制 。它能 使 不 同文 化 中的 人充 分 实 现 自己 的话 语 能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交流 , 从宏观上说 , 绝不是一方 向另 力 , 在尽可能保持 自身文化优势前提下 , 去理解对方 , 聆 方“ 一边倒” 式的学习。实质上 , 文化交流体现出本土 听对 方 , 接近 对 方 , 为文 化 多元 化 背 景 下 的母 语 文 化 这
( 第 98 ) 总 5期
■专 业 与课 程 建设
加 强大 学英 语母 语 文化 教 学 提 升 学 生跨 文化 交 际能 力
张 晓书
( 黑龙江 大学,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 8 ) 50 0
摘
要: 当前 , 我 国大 学英语教 学 中, 在 母语 文化传播 一直是一个难题 。这其 中有教 师母 语文化理 念缺 失的原
一
成 为其 核 心元 素 。
、
文化 交 际能 力探 析
二 、 学英 语教 学 中母 语文化 “ 音 ” 析 大 失 探
( ) 师母 语 文化 理念 缺 失 一 教 随着人们对语 言、 文化和交际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认 识 ,文 化 交 际 能力 成 为英 语 教 学 中备 受 关 注 的一 个命 要 把 学 生 培养 成 具 有 双 向跨 文 化 交 际 能力 的社 会 题 。国 内外 学 者对 文 化交 际 能力 都 有 过 不 同程 度 的关 文 化人 , 教师 本 身应该 具 有双 向跨 文化 交 际能力 [ 在 英 3 1 。 注 。 学 惠认 为 , 刘 文化 交 际能力 是 一个 综合 、 向度 的概 语 教学 中教师 是教 学 的主导 者 , 是输 出中 国文 化 的重 多 也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关西方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素材,教师在讲授语言点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
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
一、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
在课堂中,可开展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进行翻译。
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
再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compass”mean? 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 (航海)一词,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由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便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1、词汇教学中注意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教学的难点并不在于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在于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将母语文化教育引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邯郸成语文化为例
绍 了英 美 国 家 的 文 化 与 习 俗 . 这 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言 与 目的语 文化相 结合 的教
要 成功 地在 大 学英 语教 学中 引入 中国文 化 ,培 养 学生 的跨 文 化 交际 能力 , 最 关键 的 因素 是 实施 教 学 的教 师 , 这 对 大 学英语 教 师提 出了更 高 、 更新 的要 求 。 大 学英语 教 师要 不 断 地提 高自 身 的 学术和 文化 修 养。 作 为 一名 大学英 语教 师 , 应该 “ 学贯 中西” 。 教 师应 该摈 弃传 统 的教 学观念 , 充 分意识 到 外语教 学中母 语 文化教 学的重要 性 和 紧迫性 。 教 师要有 意识 地 去提 高 自身的 中国文化 素 养和 用 英语表 达 中 国文化 的能 力。 教 师可 以通过 报刊 书 籍、 电视 、 网络 等 多种 渠道 学 习并积 累一 些 中国文化 的 英语表 达 。 远 自 己 民 族 的 文 化 传 统 在教 学过程 中需 注重培 养 和 强化 文化 的 平等 交流 意识 即 开 二、 在大 学英 语教 学 中导入 中 国文化 的 必要性 放合 理 的跨 文 化 意识 , 使 外语 教 学 变得 有 效且 符 合 实 际 , 以 学生 现 代 外语 教 学 中, 文化 干扰 是 公认 的 教 学“ 难题” 之一 , 有 人 生 活 中所 熟 悉、 相 关 的本 土或 国外 的 背景 知识 为 契机 , 使 他 们 获 甚 至认 为 它比不 理 解更 为可怕 。 从 语 言教 学上 , 重语 言形 式 。 轻 文 得 双重语 言 和跨 文化 交 际能力 。 能尊 重并理 解 学 习新语 言 时形 成 化 导入及 跨 文化 意识 的培 养 。受结 构主 义语 言 学的影 响 . 长期 以 的 多元 文 化 现 象 。 来 我 国的 大学英语 教 学主 要采 用“ 听说 法” 和“ 语 法一 翻 译 法” 。 让 3 . 培 养 学生在 英语 学 习 中重视 母语 文 化的 意识 学生反 复 练 习某种 语 言结 构( 如 句子 、 词 汇 等) 来 达到 使 学 生掌 握 成 功 的跨 文化 交 际意识 , 不 只是 单 向 的 , 要 把 培 养 学 生建 立 语 言 的 目 的 自身文化 独 立身份 的 意识放 在 首位 。 首 先应该 从 外语教 学 中的 文 大学 英语教 学 中导入 中国文 化是 大 学生 加 强英 语 学 习的 需 化教 学入 手 , 从 改 变 学生的跨 文化 交 际 意识 方 面找 到捷 径 。培 养 要。 母 语是 外语 学 习的起 点和 参 照 , 对 我们 绝大 多数人 来说 . 英 语 学生正 确 的文 化价 值 观 , 鼓励 他 们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独立 、 平等的 的 学 习都 是 建 立在 一 定 的汉语 的基 础之 上 的 . 所有 的 关于 对英 语 交际才是 成 功的跨 文化 交际 。 因为两种 文化 的相 遇 , 只有 区别 。 没 的讲 解 全都 是 需要 利 用母 语 来完成 . 我们 对 于英语 的词 句及 相 关 有优 劣 。积极 地适 应 目的语 文化 可 以更好 地理 解对 方 文化 。 客观 的 文化 的理 解 也都 是 建 立在 我 们 已建 立 的 以母语 文化 为基 础 的 地展 示母 语 文化 。 教 师应该 在这 方 面积极 地 引导 学生 改 变以往 的 思 维模 式之 上 的。所 以 , 母 语 文化 必然会 对 外语 学 习产生 重 大的 观 念 , 培 养他们 在 文化 交流 中的 平等 意识 。只有 在 思想 上做 到 两 影 响。在 英语 学 习中导入 中国文化 知识 , 有 益 于对 目的语 文化 的 种 文化 的平 等对待 ,才能在 学 习 实践 中给 予 两者 平等 的 关注 , 使 对 比 掌握 , 从 而提 高 学 生把 握英 语 语 言技 能 的主 动性 , 更好 地 学 他 们成 为弘扬 中华 民族 传 统文化 的 传播 者。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摘要: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交际是双向的,通过交流,一方面要把国外的先进思想、科技与方法引进来,另一方面还要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出去。
因此,在我们重视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文化与国情。
本文主要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就非常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对于推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时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集中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上面,而对于中国文化却很少涉及。
笔者认为,在传授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不应忽视中国文化的传授,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渗透。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一些研究者(例如曾宏伟2005;江平2006;周琳2008等)的注意,笔者本人也曾在不同的场合零散地谈到过类似的观点(例如崔刚2003崔刚,罗立胜2006)。
为了进一步引起英语教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与思考,本文拟专门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二、基本概念本文中所指的中国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所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学术思想、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科技、建筑、历史、语言文字等。
二是指中国当今社会的基本国情。
所谓渗透,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它不能取代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也不能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而是要服务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些描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当今社会的表达方法(比如使用英语介绍孔子与儒家思想,诸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中国经典著作的英语表达,诸如“和谐社会”、“党总支”、“经济特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表达的翻译等),进而能够使用英语介绍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强化母语文化渗透的高职英语教学
强化 母 语 文 化渗 透 的 高职 英 语 教 学
郑琳靖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 陕西 成 阳 7 2 0 ) 1 00 摘 要: 熟知母 语文化是 学好 外语 的前提 , 而英语教 学 中长期 忽视母语 文化 , 而导致 学生 不会 用英语表 达他们 自身
的民族文化 。本文就这一现 象讨论 了在 高职英语教 学 中通过英 语教材 , 堂教 学以及 多媒 体三方 面加 强对 学生的 课 母语 文化渗透 。以丰富的母 语文化夯 实高职英语教 学 , 使英语成为 中西融合 背景 下交流工具 。 关键词 : 母语 文化 ; 强化 ; 渗透 ; 英语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4 4 2 ; 6 33 G 2 .1G 2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4 9 0 9 1 一0 6 9 5 —2 0 ( ) 09—0 2
Gi i o e I po t nc o Na i e Cu t r n i h r Vo a i n lEng ih Te c i g v ng M r m r a e t tv lu e i H g e c to a ls a h n
Zh n n m g e g Ll j
( e mn n f u nt s n c ne S an i oyehi Is tt, i yn hax 10 0 C ia Dp a et ma ie a dSi c, hax ltcnc ntue Xa agS an i 20 , hn ) oH i e P i n 7
达不尽如意 , 即使用中文表达 , 也只是寥寥数语 。实
0 前言
近年来 , 版英 语 教 材 层 出不 穷 , 新 品种 繁 多 , 内
际上 , 生在 某种 程 度 上 对 西方 文 化 的 了解 超 出对 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李艳杰
2012年第0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8期)Total No .278收稿日期:2011—09—11作者简介:李艳杰(1976—),女,辽宁葫芦岛人,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讲师。
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李艳杰(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基础部,辽宁葫芦岛125000)摘要: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在语言本身的因素上,注重语言知识的习得,而忽略了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差异现象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只有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因素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其他文化成员交际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不同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障碍,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差异;文化渗透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33—03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
要实现两种语言之间准确的无障碍交流,必须熟悉两种语言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了解其异同。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词汇、句法和文章分析外,另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文化的渗透。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1.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文化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语言是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语言使人类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成为现实。
所以,语言都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物,脱离了文化背景,语言就失去了生命和活力。
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渗透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6,2012General.No.1302012年第6期(总第130期)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一、引言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已取得的一些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已经归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进一步地完善了四、六级考试,并努力在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中拓宽学生的视野等等。
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虽然较为重视学生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导入,但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是存在着母语文化渗透不足的现象。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却是重视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很少被重视,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是关注目的语文化的教学,学生学习某一门外国语,特别是在本土环境的限制下,需要更多地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真正实现异国文化的交流。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母语文化融入。
二、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母语文化的重要性目前国内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学生虽然之前受过系统的、长期阶段的英语教育,但很多学生还是会存在基础知识不太牢固的问题,主要还是积累的有关语音、词汇以及语法规则等英语语言知识,同时加强训练的基本是听、说、读、写、译等几项语言技能。
国内有关外语教学法的书籍也大多都是有关语音、语法、词汇、写作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很少有涉及在大学英语教学同时渗透母语文化教学的专业书籍。
特别是在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阶段,教师会较为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目的语言的文化导入,往往会忽略母语文化的渗透和理解,这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目前全球交流频繁的背景下,也需要我们国内的学生更多地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达到这个目标很重要的是需要我们中国的学生能深刻地了解国内的文化,并能实现真正运用英语去介绍中国文化,真正实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接和互动。
从迁移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渗透问题
那 些耳 闻 目睹 、 十分 熟 悉 的 中国事 物 , 教材 中找 在
不到 现成 的英语 说 法 , 因此 要 么望 文 生 义 , 硬搬 汉 语 句 法和词 汇 , 自己“ 造 ” 创 出汉 语 式 的英 语 表 达 ,
许多教育者认为中式英语 或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英
2 1 第 8期 0 2年
一
、
迁移 理 论
的失语 , 这种 中国文化 失语症 所导 致 的信 息 输 出单
向性 在跨 文化 交 际失败 的案例 中愈 发 突出 。
“ 迁移 ” 心理学 上 是指 原 有 知识 对 新 知识 学 在
习产生的影响 , 即一件事物的学习和记忆对另外一 件 事 物 的学 习 和记 忆 产 生 影 响 … 。这 种 影 响有 可
关键词 : 迁移理论 ; 中华文化失语 ; 透 渗 中图分类号 : 39 H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9 52 ( 02 0 —Oo —0 10 - 18 2 1 ) 8 1o 4 收稿 日期 :02- 5- 8 2 1-0 -0 - - -
基金项 目:0 2年西安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2 7 )2 1 陕西 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 目(2 K 2 3 21 1 S9 ;02年 1J 0 8 ) 作者简介 : 赵茜 ( 9 1 ) 女 , 西 西安 人 , 安 邮 电大学 外 语 系讲 师 ,主要 从 事 语 言学 和外语 教学 研 究 ; 维 东 18 一 , 陕 西 杨 (9 1 )男 , 16一 , 陕西铜川人 , 西安 邮电大学外语 系副教授 , 主要从事英语 国家社会 文化 和外语教学研究 。
语 教学 中本 土文 化含 量 的严 重 缺失 导 致 学 生 对 于
握 。学生在用英语进行 交际时 , 图借助于母 j 试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就 中 国 学 生 而 言 英 语交 际 能 力 就是 具
至 生 活 细 节 充 分 注意 了 解英 汉 交 往 中
,
备
一
定 程 度 的 与 以 英 语 为母 语 的 人 成
。
东 西 文 化 差 异 的 广 阔范 围和 诸 多 因 素 教 师需 通 过 多 种 渠道
皮 鞋 都分 开 放
,
的策略
。
认 知 冲突就是新知识或新 观 念
。
验慢慢 浮 现 出来
。
他们 开 始把 鞋 子 的价
,
。
与原有 认 识 或 经 验 之 间的碰 撞
。
增加 了营业 员 并 制定 了 位牌制作起来 ; 营业 员 的工 作职 责 ;
个鞋 厂 里 运 来 的
3
。
.
棒棒 :鞋 店 里 还 有镜 子
,
言 国 家 的历 史 地 理 风 土 人 情 传 统 习 俗 生 活 方 式 文 学 艺 术 行 为规 范 价 值 观 念 等 接触 和 了 解 英 语 国 家 文 化
、 、
学 质 量 的标 志
,
、
。
交 际 能力 应 包 括 五 种
、
一
、
、
要 素 即 听 说 读 写 四 种 语 言 能力 和
、
文化 修养 我 们 教 师 就要 加强对 文 化背
, ,
了 解 英 美等 国的 社会 阶层
家庭 结 构
、
只 重 视 语 言材料 的学 习 而 不 懂 得 在
,
“
汉 语 文化 的差 异 增 强 学 生 跨 文 化 交流
,
什 么 时 候 什 么 场合使 用它 们 的教 学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途径与意义
这样 , 在大学 英语教学 中, 词汇教学历来都被 放在
重要 的位子上。那么 ,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 中渗透 中 国文化 ,词汇教学可定 为一个很好的切人点。
际语在各种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 大
学英语教学的 目标是培养学 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 特
之所 以选择词 汇教学作 为中 国文化渗透 的切 人点是因为很多词汇有 着浓郁 的文化特色。 而 由于 中西方文化的差 异 , 这些 词所表达 的文化 内涵相去
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 , 必须在 自己的教学 中渗透中
国文化 。 本 文论述如何在词汇教学和翻译教学 中渗 透 中国文化 , 同时论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
文 化 的意 义 。
一
、
在 词汇教学 中渗透 中国文化
人 们常用砖 块与大楼 的关 系来类 比词 汇 与一
种 语言 的关系 ,如 果说庞 大的语言 体系是一 座大
以西方人能够理解和接受 的方式讲述 中国 “ 龙” , 要 告诉 他们中国 “ 龙”与西方 “ d r a g o n ”的区别。 所以, 当我们在 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授英语单 词, 特别是那些具 有文化差异的单词时 , 我们不应 该忽视 我们 自己的文化 , 而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化 差异 的情 况下 ,更 多地知道 如何利用所学 的单词 , 把 中华 文明推 向世 界 , 消除外国人对中华文化 的误
外 国语大学党委 书记 、 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 副会长
吴友 富教授领衔 , 正在 考虑取 消 “ 龙”作为中国形 象代表 的地 位 ,同时塑造新 的国家形象标 志。 ”” ‘
消息一 出, 便受 到公众 的诟病 , 这 自然是情理 中的
事情 ,因为中国人 已经有 了很深 的 “ 龙 的情结 ” 。 “ 吴友富表示 ,‘ 龙 ’的英文 ‘ D r a g o n ’ ,在西方世 界被 认 为是一 种 充满霸 气和 攻击 性 的庞然 大物 。 ‘ 龙’ 的形象往往让 对中国历史和文化 了解甚少的 外 国人 由此片 面而武断地产 生一些不 符合实 际的 联想。再 者 , 包括 ‘ 龙’ 在 内的一些 中国形象标志 往往具有一 定的局 限性 , 容易招致误读误解 , 或别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然未解决。
分析了由这一现象引发的英语学习问题,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若干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由此推论出既具备西方文化知识,同时又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才是理想的知识传授者。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交际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因此,外语教学一定离不开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文化教学得到了广泛重视,例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精读课程中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但我们依然看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仅仅重视目的语的教学,即一味强调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几乎所有的课文话题都围绕着西方的经济、政治、习俗、制度等,对母语相关内容的提及却寥寥无几。
因而出现了“中国的文化生态教学严重倾斜,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及日常生活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过分移情”。
有人称,一种新的“哑巴英语”诞生了。
双向、主动的跨文化交际模式转为单向、被动。
许多学生长期浸透于西方文化,单向地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使得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失衡。
这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轻视主体文化教育的单向输出,最终导致了英语学习中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一、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人数居多,但并非每个人都是成功者,相反,语言学习中凸显出的问题比比皆是,例如: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患上了“文化失语症”,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弱。
第一,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是目前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
浅谈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教育的渗透
即:l a N=oa ++oa o ( )l M l n,先 引导学 生转 化到 指数 运算 去证 奋 ,思维 始终 保持 活跃 。设 计如 下 : gM g g 明。 然后 分析 公式 : ① 求 出 下 列 函 数 在 ∈ 【,3 时 的 最 大 、 最 小 值 : 0 】 推广 : 1 n 正 因数积 的对 数等 于 n 正 因数对 数 的和 。 、 个 个 ( 一 ) 1; )=( +1 + ; =( 一4 1 1 + , ) 1 )+ 则 n个 正 因数 M 的积 的对 数 等 于 n 正 因数 M 的对 数 的 和 。 个 ② 求 函数 y 一2 +2x∈ f,3 的最小 值 。 = x 0 】 即 1个 正 因数 M 的 积 的对 数 等 于 正 因数 M 的 对 数 的 n倍 : 1 ③ 求 函数 .= 一2:- 2 ∈ [,3 时 的最小 值 。 , ’ o I + c口 - 0 】 lg M n lg M oa =no a 上 述 设计 层层 递进 ,每做 完一 题 ,适 时指 出解 决这 类 问题 2 、N为正 数 推广 到 n为实数 。 的要点 ,大大地 调 动 了学生 学 习的积 极性 ,提 高了课 堂效 率 。 三 、让学 生真正 成 为课堂 的主人 贝 g( 一 )l a +oa 一 =oa l a , 即 lg(V Uoa l MN 1 o M l N 1 l M—o N =g g g g oaM  ̄ l a -oa o M l N,商的对数等于对数差。 g g 在 教 学 中教师 要 了解 学生 的 内心世 界 ,体会 他们 的切身 感 这 样 以积 的对 数等 于对 数 和这 一公 式 ,推 广引 申就 得到 了 受 ,理 解 他们 的处 境 。尊 重学 生 ,理解 学 生 ,热 爱 学生 ,因为 其 它几 个公 式 ,形 成 网络使 学 生容 易记 忆 ,并好 证 明 。不 用 再 “ 教育 是植 根 于爱 的 ( 鲁迅 语 )” 。 “ 明的教 师总 是跟 在学 聪 象 书上 那样 独立 证 明那 样 繁琐 麻烦 ,凌 乱 。 生 后面 ,愚 昧 的教 师总 是堵 在 学生 的前 面 。” 。教师 在课 前应 新 课程 理 念下 的课 堂教 学 的特 点具 有开 放性 、创 造性 、不 该 认真 了解 学 生 的思想 实 际 、现有 的认 知水 平 ,尤其 是与 新知 确 定性 。实 施过 程 中 ,教师 应转 变 传统 的教 育教 学方 式 ,解放 识 有联 系 的现有水 平 ;了解他 们心 中所 想 、心 中所 感 。在 吃准 、 自己 的思想 ,转 变教 育 思想 观念 ,改 革 教学 方法 ,由数 学 课程 吃 透教 材 和学生 的基 础 上设计 教 学方 案 ,我们 的教 师 以前 在讲 的忠实 执行 者 向课 程决 策 者转 变 , 创造 性地 开发 数学 教学 资源 , 课 时 ,对 学 生 的能力 往 往是 信任 不够 ,总怕学 生 听不 明 白 、记 大 胆地 改变 现有 的教 学模 式 ,彻 底改 变教 学方 法 ,多 给学 生发 不住 ,因此 ,课 上教 师说 得 多 、重复 的地 方 多 ,给学 生说 的机 挥 的机会 ,为学 生提 供丰 富 多彩 的教 学情 境 ,引导 学生 自己探 会并 不 多 。才 会 出现 学生 上课 已听 “ 白” ,但课 后对 解题 的 明 索数 学规 律 、自己去 推论 数学 结论 , 善于 创设数 学 问题情 景 , 思路 仍 旧很茫 然 。现 在 的教学 压力 大 、任 务重 ,而 新课 改 理念 要 引 导学 生 体 验数 学 结 论 的 探 究过 程 ,让 学 生 成 为 “ 跳起 了摘 下 的教材 内容 容 量小 ,习题难 度小 ,因此 教师 在课 堂上 会 给学 桃 子的人 ” ,而不是 “ 桃子 的筐 ” ,给他 们讲得 应尽 量少 些 , 生进 行大 量 的 “ 电” 。这样 一来 教 师还 是 以讲为 主 ,占用 了 盛 充 而 引导他 们去 发现 的应 尽 量多 些 ,学生 自己能 够 自主解 决 的 , 学 生 发表 自己看法 的时 间 ,使 教师 成 为课 堂上 的独 奏者 ,学 生 教师决 不 全盘 托 出。使学 生 既学 习 了知识 ,又 提高 了能力 。 只是 听众 、观 众 ,这 大大 地剥 夺 了学 生 的主体 地位 ,会 造成 学 二、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 况 生对 知识 吸 收 的消化 不 良 。给 学生 “ 电”是 必要 的 ,但要 注 充 在 高 中数 学起 始教 学 中 ,教师 必须 着 重 了解 和 掌握 学生 的 意 学 生一 个消 化 的时 间过 程 ,补充 容量 时应 该 由浅入 深 ,使学 基础知识状况 ,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 生能充分参与课堂 ,主动学习,并使问题更简洁易懂 。新课程 展 的阶段 性特 点 ,照顾 到 学生认 知 水平 的个 性差 异 ,强 调学 生 标 准要 求教 师 “ 带着 学生 走 向知识 ” , 教 师从 讲 台上走 下来 , 的主体意识 , 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 与 到学 生 中间 ,及 时 了解 到 、反 馈 到学生 目前 学 习的最 新进 同时要 培养 学 生学 习数 学 的兴趣 。兴 趣 是最好 的老师 ,学 生对 展 情况 。学 生 出现 了 问题 ,没关 系 ,这 正是 教学 的切 入点 ,是 数 学学 习有 了兴 趣 ,才 能产 生数 学思 维 的兴奋 意 思 ,也就 是更 教 师 “ ”和 “ ” 的最佳 时机 。通 过学 生 的合 作学 习 和教 师 点 导 大 程度 地 预防 学生 思维 障碍 的产 生 。教 师可 以帮 助学 生进 一 步 的引导 、启发 、帮助 ,学 生必将 成 为课 堂 的真正 主人 。 明确学 习 的 目的性 ,针对 不 同学 生 的实 际情 况 ,因材 施教 ,分 我们 的教 学 , 目的在 于 培养 学生 的各 种思 维 能力 、应 用知 别 给他 们提 出新 的更 高 的奋 斗 目标 ,使学 生 有一 种 “ 跳一 跳 , 识 的能力 和 实践 能力 及 培养 学生 的创 新精 神 。这 就要 求我 们要 就 能摸 到桃 ”的感 觉 ,提 高学生 学好 高 中数学 的信 心 。 大 胆 抛弃 “ 师讲 ,学 生 听 ” 的传 统 教学 模 式 ,开 展 以 “ 教 学 例 :高一年级学生刚进校时 ,一般我们都要复习一下二次 生 为 主体 、老师 为 主导 ” 的数学 课 堂教 学模 式 ,要不 断更 新教 函数的内容 ,而二次函数 中最大、最小值尤其是含参数的二次 学观 念 、改进 教 学模 式 ,创造 一 个 良好 的课堂 教 学情 景 ,让学 函数 的最 大 、小值 的求法 学生 普遍 感 到 比较 困难 ,为此 我作 了 生轻 轻松 松地 学 习 ,以求 培养 学 生 良好 的数学 素质 ,优 良的思 如下 题 型设计 ,对 突 破学 生 的这个 难 点 问题有 很大 的 帮助 ,而 维品质 ,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 目的——为社会培养每一个合格 且 在 整个 操作 过程 中 ,学 生普 遍 ( 括基 础差 的学 生 )情 绪亢 的人 才 1 包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导入
、
引 言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载 体 . 习 语 言 离 不 开 文 化 背 景 。 这 一 点 学 从 2 世 纪 8 年 代 跨 文 化 交 际兴 起 之 后 便 被 广 大 英 语 教 学 者 0 0 接 受 并 广 泛 应 用 。 一 大 批 学 生 不 仅 掌 握 了英 语 语 言 本 身 , 而 且 全 面 了 解 了英 语 文 化 中的 各 个 方 面 , 古 希 腊 、 马 神话 、 从 罗
一
230 ) 7 40
三. 学 英语 教 学 中母 语 文 化导 入 策 略 大 1 整 教 材 , 大 中 国传 统 文 化 比 重 。 . 调 加 大学 英 语 教 材 中 的文 章 大 部 分 选 自英 美 出 版物 ,都 是原 汁 原 味 的西 方 文 化 。 中 国有 关 的 文 章 几 乎 没有 , 不 用 说反 与 更 映 中 国 文化 的文 章 了 。 国学 生 与 国外 学 生 交 流 时 , 以 很 流 中 可 利 地 表 达 y l w s n a on ak 黄 石 公 园 ) 对 中 国 的 宝 塔 e o o e t al r ( l t n i p , (aoa 却 不 知 道 如 何 表 达 , 以 我 们 应 该 改 革 现 行 教 材 , p gd ) 所 加 大 中 国文 化 比重 。 2改 革课 程设 置 , 整教 学 目标 , 立科 学 的培 养 方 案 。 . 调 设 我 们 目前 的 人 才 培 养 和 选 拔 制 度 过 分 强 调 英 语 的 重 要 性 。20 年教 育部 颁发 的《 学英 语课 程 教学 要 求》 定 , 07 大 规 要 尽 可 能 地 利 用 语 言 载 体 , 学 生 了 解 科 学 技 术 、 方 社 止 t 西 会 文 化 等 知 识 , 对 于 中 国 本 土 文 化 只 提 了 一 句 : 翻 译 而 能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所应遵循的原则
趋 势 不 断 深 化 , 种 思 想文 化 相 互 碰 撞 、 各 相 互 激 荡 、 互 融 合 。 着 中 国综 合 国力 的 不 相 随 断 增 强 , 着 中华 民 族伟 大 复 兴步 伐 日趋 加 随 快 , 远流长 、 源 博大 精 深 的 中 国文 化 也 正 I t 益 为全 世界 所 注 目。 0 9 7 7 2 0 年 月2 日至 2 日, 8 首 轮 “ 美 战 略 与 经 济 对话 ” 美 国首 都 华 中 在 盛 顿举 行 , 开幕 致 辞 时 , 巴马 引用 了孟 子 : 奥 “ 经之蹊间 , 山 介然 用 之 而 成 路 。 一语 以说 ” 明两 国互 相 交往 的 重要 意 义 ; 希拉 里 在开 幕 式 上 引 用 的 中 国谚 语 “ 心 齐 , 山移 ” 强 人 泰 , 调 加 强美 中 合作 的 必要 性 。 而盖 特 纳 在开 幕 式 上 引用 了 中 国成语 “ 雨 同舟 ” 以 形 容 当 风 , 前 美 中关 系 的现 实 , 同时 表 明 了加 强双 方 合 作 的意 愿 。 还有 联 合 国秘 书 长潘 基 文在 获 连 任 后演 讲 时 , 引用 了老 子《 德 经 》 道 中的一 段 话 : 天 之 道 , 而 不 害 ; 人 之 道 , 而 不 “ 利 圣 为 争 。 意 思 是 说 , 道 永远 只利 济 万 物 , 养 ” 大 爱 天下所有的生命, 而绝 不会 加 以 丝 毫 损 害 ; 而 圣人 也 是 只为 人 民做 事 , 从不 与 民争 什 而 么 功 名 利 禄 、 华 富贵 。 合 国秘 书 长 以 这 荣 联 句 话 自勉 自励 , 再 合 适不 过 了 。 些 美 国 是 这 及 联 合 国的 高 层 人 物 在 讲 话 时 争 相 引用 中 国古典 名 言 , 一方 面 有 力地 显 示 出他 们OOY CNE E NLG E C .
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教学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教学摘要:大学英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教学是外语教学发展的重要部分,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及能力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大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开发出一些将文化教学与英语语言知识相结合的新方法。
关键词:文化渗透教学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在英语教学中,教学和文化是分不开的。
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每一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依据教材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现在随着“注重交际”教法的采用,教师应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胡文仲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我们拿出一点时间,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东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道德观、价值观、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还要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从而掌握地道的英语,体会英语的真正魅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注意文化渗透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薄弱探析1.教师对文化意识培养不够重视由于受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语言能力上,比如语音和句法结构。
典型的教学模式是读和讲解词汇,分析课文和处理练习题。
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学生很快对英语产生了厌倦心理。
另外教师也少有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交流的机会,所以对外来文化接触很少,了解非常有限。
大学英语中文化育人的渗透教育
大学英语中文化育人的渗透教育1.引言大学的职能本质上是文化的启蒙、传承与创新。
外语由于其课程性质具有基础性、学科交叉性和文化多样性、跨文化性等特点,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全球意识和国际理解需要教育转变传统观念,高校外语教学的功能就是文化育人。
以文化育人,就要突出文化的主体地位。
以文化为核心,为线索去考察篇章的价值,通过篇章建构文化的知识体系,抓住文化的主要脉络。
以经典的篇目载动各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为学生开启管窥各国灿烂文化的视窗。
2.课程设置着力点2.1 传播多国文化,培养文化素质大学英语是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它所教授的对象,既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
大学英语是一门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其取材广泛、题材新颖。
学生通过语言、文化的学习,更能适时适度的渗透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定位文化育人,发挥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学生过于注重语言的基本功能,强调工具作用,忽视了文化育人目标,即或是注意了文化育人目标,文化育人目标层次也过低过少,造成英语教学过于拘泥和短视,也就是为什么当今大学英语丧失自身的教育目的和特色的原因。
世纪之交的大学英语,应该高瞻远瞩,着眼于社会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定位在文化育人。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才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更高目的。
3.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文化育人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应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通过学习,教师适时适度的渗透素质教育,能使正处于人生转型时期的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1 走出传统教学模式,转换师生角色。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实现角色的转换。
外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必须从传统“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真正把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之必要性研究
对 教 师 问 卷答 题 情 况 分 析 结 果 ( 1 1 显 示 ,10名 受 试 教 师 的 中 国 文 化 英 文 表 达 能 力 并 不 令 人 满 意 。该 项 总 表 - ) 0
分为 2 8分 ,均 分为 l. 36 。最低 分为 1 5分 0分 ,最高分为 1 9分。通常来讲 ,当试卷 的正确率达到 6 %时我们 才认 为 0
一
、
大学英语 教师及大学生母语文化表 达能力调查分析
笔者于 2 1 年 3 00 月对 两地三校 ( 阴工 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上海对外 贸易学 院 )的 3 0名学生和 10名英语 淮 0 0
教 师 进 行 了 问 卷 调 查 , 目 的在 于 了 解 大 学 英 语 教 师 和 学 生 用 英 语 正 确 表 达 带 有 中 国特 色 文 化 内容 的 能力 以及 对 大 学
收 稿 日期 :2 l — 7O 0 OO 一 6
作 者 简 介 :李 娅 琳 ( 9 1 ) 1 6一 ,女 , 江 苏 盱 眙 人 , 淮 阴 工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副 教 授 ,研 究方 向 : 跨 文 化 交 际 ,
语 用学 。 1 41
表 12 ~
Ie t No o orc n w r ec na e Ie I . f or c J tIS E . f re t s e8 p re tg tRs No o c re t [ I ec na e I ms NO o c re t J we8 p re tg c a a ̄WC' p re tg t . f orc f r ec na e 8 e 8l s
第2 0卷
第1 期
牡 丹 江 大学 学报
J u n o M d n i n U v r i y o r al f u a j a g ni e t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然未解决。
分析了由这一现象引发的英语学习问题,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若干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由此推论出既具备西方文化知识,同时又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才是理想的知识传授者。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交际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因此,外语教学一定离不开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文化教学得到了广泛重视,例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精读课程中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但我们依然看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仅仅重视目的语的教学,即一味强调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几乎所有的课文话题都围绕着西方的经济、政治、习俗、制度等,对母语相关容的提及却寥寥无几。
因而出现了“中国的文化生态教学严重倾斜,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及日常生活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过分移情”。
[1]有人称,一种新的“哑巴英语”诞生了。
双向、主动的跨文化交际模式转为单向、被动。
许多学生长期浸透于西方文化,单向地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使得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失衡。
这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轻视主体文化教育的单向输出,最终导致了英语学习中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一、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人数居多,但并非每个人都是成功者,相反,语言学习中凸显出的问题比比皆是,例如: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患上了“文化失语症”,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弱。
第一,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是目前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学习动机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与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紧密相关,因此它是学习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
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仅仅因为英语是一门必修课,或是仅仅为了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而学习英语。
他们的学习兴趣尚未被激发,只是单纯的为了上课而上课,因此就会出现逃课、不愿参与课堂交流等问题。
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第二,大学英语教学仅仅关注于西方文化知识的教授,学生对本土文化了解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低下,患上“中国文化失语症”。
“中国文化失语症”是由大学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中首次提出:“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
[2]有调查显示,学生可以用英语表达出西方的节日,却不能用英语很好地说出诸如端午节、七夕、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日本与西方决策方式中的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 in western and japanesedecision-making),介绍了日本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决策方式中的文化差异,但是,却没有课文围绕中国的决策方式向学生阐述相关容;《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话题围绕美国文化的五个象征展现了极具代表性的美国文化,但却没有反映中国文化的相关课文。
此外,课后作业、课后任务都忽视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我们看到,不少学生在翻译和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书法、水墨画、戏剧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究其原因在于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词汇积累不足,从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非常欠缺,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用英语转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
第三,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向的,单向的跨文化交际必定难以取得很好的交际效果。
larry a. samovar 指出“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文化,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
[3]“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必然结果是交际中缺少平等交往的基础,在谈到中国文化相关容时,中国学生无法提供交际对方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学习者不能很好地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精髓。
另外,当他们在交际中发现无法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对自身英语能力产生怀疑,影响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都与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有关。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母语文化教学就变的尤为重要。
“文化教学必须是两种或两种文化以上的教学”,[4]因此中国文化的导入势在必行,其对英语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母语文化渗透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多年的母语学习之后,当学生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他们完全暴露在课本呈现的西方文化之下。
然而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使他们无法完全融入到所学习的语言中,因此一些学生会在心理上抵触整个学习过程,产生学习焦虑感。
“单一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教授的纯陌生的语言文化,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生活并无关系,可有可无,造成学习动机不足”。
[5]相反,若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知识,在教材中适当增添有关中国文化的容,并用英语去教授,将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学生才会真正把自己看作是这门语言的使用者,真正想去使用这门语言,从而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应该看到,融合性动机比工具性动机更能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
那些既对目标语言有着深刻的了解又对母语有着深刻理解的外语学习者才会在英语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
kirkpatrick指出“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外语学习中至关重要”。
[6]2.母语文化渗透有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交际应该是双向的,真正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应该以交际双方各自独特的背景和经验为交际基础,给交际对方带来他们想要的信息。
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会用英语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的历史、习俗、价值观等,不仅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保障。
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知识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为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提供用英语阐述本土文化的大好机会。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仅仅谈论西方文化并不会引起外国人的兴趣,相反,介绍中国文化,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却能够成功有效地进行交际。
然而,在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过分关注,从而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过于重视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而淡化其重要性,这可能导致交际失败。
因为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即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7]3.母语文化渗透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学习和应用目的语语言是用于交际的工具,从认知角度看,已积累起来的知识对于构建新的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如果能够充分调用已有知识,做到新旧知识的对比,势必会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母语文化,所学的容就会更加贴近生活,课文话题会使学生产生共鸣。
“以学生们生活中所熟悉,相关的本土或国外的背景知识为契机,使他们获得双重语言,能尊重并理解学习新语言时形成的文化差异和多元文化现象,从而达到一种效果:当他们进行语言应用时,不受特定文化规约的限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避免由于忽视语言的文化涵而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
[8]4.母语文化渗透有助于防止大学生民族文化身份缺失经济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多元共生,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一个民族能否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是其能否在全球文明融合的过程中获得身份认证的先决条件”。
[9]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浸入在西方文化之中,接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日趋忽视,反而对西方节日兴趣日益浓厚。
此外,很多学生对外国著作的阅读兴趣超过了对中国名著的阅读兴趣。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认识母语文化的机会,唤醒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对于熟悉母语文化知识的学生而言,如果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同时学习到西方和中国文化,并进行对比,那么他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而且可以彰显自身的文化特色,不断保持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
三、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渗透的途径1.修改教学大纲,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
然而,对于文化学习的要求还只停留在了解西方文化上。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的容应该在《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从而做到有章可循。
“《教学大纲》中规性的指导原则和要求,将从宏观的角度规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容,从而逐渐扭转‘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10]此外,教学大纲应规定,教学容中应该增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诸如中西文化对比的话题。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开设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课程,提高其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方式上,应提倡交际法、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可以在课上多交流,课后带着任务多探究与中西文化差异相关的问题。
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导,课后要鼓励学生多阅读,留心有关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习俗,鼓励学生在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贡献力量。
2.调整思想,增强学生的素养和母语文化意识学生自身应不盲目崇洋媚外,不应该只关注西方文化、制度、思想等,而应该自觉增强母语文化意识,时刻都不怠慢母语的学习及母语文化的认知。
学生应培养文化平等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意识地把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学会问自己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问题。
在有机会进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时,能够自信、自豪地用英语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只有批判地去看待事物,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才能更加全面的提升自己的素养。
多关注民族文化,认真学习英语课程中的相关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效地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作为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力量,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改变教学理念。
教师只有自身认识到母语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本身不仅应具备英语文化知识,同时也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熟练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技能。
教师平时也应该多注重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