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土壤类型(行业一类)
云南土壤类型详解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改良利用
•综合开发,多种经营; •合理垦殖; •砖红壤垦殖后,采取多种措施维持其 有机质和养分的合理平衡。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二)
赤红壤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发育 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云南德宏及 临沧地区西南部,是红壤与赤红壤 之间的过渡类型,水热条件好,植 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成 土母质以各种母岩风化的残积物、 坡积物为主。赤红壤区是双季稻、 杂交稻、玉米、柑橘、甘蔗、薯类 等的主要生产区。土壤剖面主要呈 红色。土壤PH一般低于5.5,呈酸 性反应。赤红壤面积为515.30万公 顷。成土过程:富铝化作用和生物 积累作用。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改良利用
•防止水土流水,保护红壤资源;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种草兴牧,发展草食畜禽; •用地与养地结合,加强地方建设;
•推广以保水抗旱为中心的农业技术配套措施。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四)
黄壤
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苔藓 常绿阔叶林植被发育的土壤。分 布在全省10个地州的山区,在滇 东北地区作成片分布。黄壤地区 气候冷凉、潮湿,云雾多,日照 少。粘粒矿物以蛭石为主,次为 高龄石、伊利石。黄壤有机质积 累较红壤多,呈酸性反应,一般 PH4.5~5.5。黄壤区雨水充沛,水 分条件好,又处于山区,适宜于 发展林业,华山松、杉木、茶叶 等均宜生长;农作物一年两熟, 一般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等。 黄壤面积为229.49万公顷。成土 过程:脱硅富铝化、生物富集和 黄化过程。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改良利用
•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保护水土流失,实行采育结合; •保护荒山、荒地。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昆明市土壤状况

气候的主要特点
• 昆明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 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 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 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 少。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 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 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 照充足,天晴少雨;5.干、湿季分明。全年降水 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 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 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昆明市土壤的垂直分布
• 由于地势起伏,高差悬殊3500余米,气候、 生物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也引起土壤的 垂直分布,垂直分布带如下: 4000米以上,亚高山草甸土: 3700-4000米,棕色针叶木林土; 3300-3700米,暗棕壤; 2600-3300米,棕壤; 2300-2600米,黄棕壤; 1100-2600米,红壤; 1100米以下,燥红壤。
红壤
红壤为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 林或常绿阔叶林植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 特征是缺乏碱金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 ﹑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亚热 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 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 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 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 铁铝性土壤。
紫色土
紫色土是由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 泥岩时代形成的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 变来的,据说其紫色可以保留很久而不褪 色,而土壤中的紫色大都富含钙质(碳酸 钙)和磷、钾等营养元素,很是肥沃。紫 色土水土流失快,风化也快(主要是物理 崩解作用)。紫色土土层浅薄,通常不到 50厘米,超过1米者甚少 。紫色土一般含碳 酸钙 ,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 低,磷、钾丰富。
云南省土壤类型及-文档资料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赤红壤分类(3个亚类)
1.赤红壤
赤红壤亚类具有赤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2.黄色赤红壤
•黄色赤红壤集中分布于滇东南和西南部的低、中山地; •雨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800~2000毫米;
•土体中氧化铁等矿物的水合度较高,有较明显的黄化层;
•土壤有机质和游漓铁的活化度均高于典型的赤红壤。
云南土壤类型及 其改良利用
一、铁铝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一)砖红壤
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 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云南 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 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和东 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口等 地。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 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 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 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剖面一 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 酸性、强酸性反应。土体构型 如图。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 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 收富集过程。(右图为砖红壤剖
云南省土壤类型及 其改良利用
讲授内容
一、引言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三、小结
一、引言
云南省基本情况
•云南省地处祖国边陲,位于北纬21° 8 ′— 29° 15′ ,东经97° 32 ′— 106 °12′ 之间,东西相距864.9公里,南北纵跨 990公里; •东邻广西和贵州,北接四川,西北与西藏相连, 西部和南部与缅甸、 老挝、越南三国毗邻,土地总面积39.4万平方 公里。 •云南省有8个市,8个民族自治州,分辖128个 县。
3.丘陵山地,应搞好现有森林的保护,抚育更新和改造。 4.在荒山阳坡可营造速生丰产林,在阴坡可栽植柳杉、 杉木等。
云南区位优势数据搜集

云南区位优势数据搜集云南简称云"或"滇",省会昆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有“彩云之南”的美称。
一、土地资源(土地大小、类型、质量)土地大小: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
地形: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33.1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4%。
全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从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线距离,海拔平均降低6米。
土壤类型:云南省土壤类型多样,具有垂直分布特点。
全省有16种土类,其中黄土壤占20%,红土壤占全省面积的一半,故云南有“红土高原”之称。
云南稻田土壤细分有50多种,成土母质对为冲积和湖积物,部分为红壤性和紫色性,大部分呈中性和微酸性,有机质在1.5%-3.0%,氮磷养分含量比旱地高。
二、气候资源(气温、降水、光照)气温: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全省平均气温,最热(七月)月均温在19°C~22°C 之间,最冷(一月)月均温在6°C~8°C以上,年温差一般只有10°C~12°C。
同日早晚较凉,中午较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C~20°C。
全省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地区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地区约为250天,比较寒冷的滇西北和滇东北地区也长达210~220天。
降水:全省降水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
干湿季节分明,湿季(雨季)为5~10月,集中了85%的降雨量;干季(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
全省降水的地域分布差异大,最多的地方年降水量可达2200~2700毫米,最少的仅有584毫米,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光照: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云南土壤类型(行业一类)

赤红壤性土为弱发育的赤红壤,主要 分布在赤红壤带东部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 丘陵,表土大多流失殆尽,网纹层等出露 地表。由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地表遍布石 英砂。
17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改良利用
1.赤红壤耕地,应通过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和氮、磷、 钾肥及石灰等,积极进行改良培肥,不断提高其肥力。
2.赤红壤水土流水严重的地区,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3.丘陵山地,应搞好现有森林的保护,抚育更新和改造。
4.在荒山阳坡可营造速生丰产林,在阴坡可栽植柳杉、 杉木等。
18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三)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 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 布于北纬24º~26 º之间海拔 1500~2500米的高原湖盆边缘 及中低山地,是云南分布面积 最大的土壤类型。成土母质主 要是深厚的古红土和红色风化 壳及岩石风化的残及物。红壤 分布区是云南优质烟叶、玉米、 杂粮、薯类、小麦等作物的主 要产地。云南红壤面积为 1136.96万公顷。红壤的土体 深厚,剖面层次发育完整。 PH一般在5.0~6.2之间。红壤 成土是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
节水灌溉。
34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三)暗棕壤
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森林土壤, 主要分布在迪庆、怒江和大理州 海拔3000~3700米的高山地区。原 生植被以高山松、云杉、桦、等 乔木为主。暗棕壤面积为65.52万 公顷。土壤PH 5~6。粘土矿物以 蛭石、伊利石为主。暗棕壤带是 云南的主要林区之一,也是人参、 西洋参等中药材的重点产区。成 土过程;腐殖质积累、淋溶和粘 化过程、白浆化过程、潜育化过
33 粘化过程和生物富盐基优过选专程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土壤类型ppt(共73张PPT)2024新版

黄红壤与棕红壤
黄红壤
分布于海拔较低的丘陵、台地或山间盆地,颜色较红壤浅,呈黄红色,质地较 疏松,肥力较高。
棕红壤
分布于海拔较高的山地,颜色呈棕红色或棕色,质地较粘重,肥力较低。
红壤的改良与利用
改良措施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覆盖度;合 理轮作和间作,改善土壤结构。
云南土壤类型ppt( 共73张PPT)
目录
CONTENTS
• 云南土壤概述 • 红壤系列土壤类型 • 黄壤系列土壤类型 • 山地土壤类型 • 水稻土系列土壤类型 • 云南土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01
云南土壤概述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 部,与多个国家接壤 ,地理位置独特。
年降水量充沛,但时 空分布不均,呈明显 的干湿季节变化。
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Nhomakorabea06
云南土壤资源保护 与可持续利用
土壤侵蚀与退化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云南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比较大,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导致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酸化
受酸雨、化肥过量使用等因素影响,云南部分地区土壤酸化严重 ,影响作物生长。
土壤污染
工矿业发展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农药和化肥的残留等问题,对云 南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黄壤
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 之间的中山地带,土层较 厚,自然肥力较高。
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2000-3000米 的高山地带,具有较高的 自然肥力和良好的土壤结 构。
土壤类型分布
01
02
03
04
棕壤
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 山峡谷地带,土层较薄,石砾
含量高。
云南土壤及土系统分类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表(GB/T 17296-2000)1.1土壤系统划分依据土纲:不同发育阶段、物质移动累积而引起的重大属性差异亚纲: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盐碱的重大差异土类:成土因素、过程、土壤属性(剖面形态)亚类:次要或新成土过程土属:成土母质、岩性、区域水分条件等地方性因素土种:土体构型、发育程度(土层厚度)变种:表层质地1.2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1.2.1云南简介土地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有8个市,8个民族自治州,分辖128个县。
1.2.2主要土壤类型1.2.2.1铁铝土(1)砖红壤: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和东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口等地。
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
剖面一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酸性、强酸性反应。
土体构型如图。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
(右图为砖红壤(2)赤红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
分布在云南德宏及临沧地区西南部,是红壤与砖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水热条件好,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成土母质以各种母岩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为主。
赤红壤区是双季稻、杂交稻、玉米、柑橘、甘蔗、薯类等的主要生产区。
土壤剖面主要呈红色。
土壤PH一般低于5.5,呈酸性反应。
赤红壤面积为515.30万公顷。
成土过程: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积累作用。
备注:赤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3)红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北纬24º ~26 º之间海拔1500~2500米的高原湖盆边缘及中低山地,是云南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
成土母质主要是深厚的古红土和红色风化壳及岩石风化的残及物。
红壤分布区是云南优质烟叶、玉米、杂粮、薯类、小麦等作物的主要产地。
临沧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

临沧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临沧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该地区的土壤类型分布较广,包括红壤、黄壤、黑土等。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农作物种植。
下面我将从这三种主要土壤类型入手,详细介绍临沧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
首先是红壤。
红壤是临沧地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占据了该地区的大部分耕地。
红壤土壤色泽红褐,富含有机质和铁、铝等元素。
这种土壤的排水性良好,并且具有较高的肥力。
因此,红壤适合种植许多作物,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
其中包括水稻、玉米、香蕉、甘蔗、木瓜等。
除了这些主要作物外,红壤还适合种植一些蔬菜、大豆等。
其次是黄壤。
黄壤在临沧地区分布较广,适宜种植林木和经济作物。
黄壤容重适中,排水性良好,属于肥沃的土壤类型。
在这种土壤上,可以种植大豆、花生、木薯、秋葵、茶叶等作物。
此外,黄壤还适合发展一些特色经济作物,如草果、牛油果、红心柚等。
最后是黑土。
临沧地区的一些山区和高海拔地区有少量的黑土分布。
黑土富含有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保肥能力。
黑土适宜种植冷区作物,特别是高山蔬菜和小麦等谷物。
在黑土上可以种植土豆、胡萝卜、洋葱、大蒜、苹果等作物。
除了以上主要的土壤类型外,临沧地区还有一些其他土壤类型,如砂土、砂壤土、山地土壤等。
这些土壤适合种植一些旱地作物和山区作物,如玉米、莲藕、辣椒、竹子等。
总之,在临沧地区的土壤适宜种植许多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木瓜、香蕉、花生、大豆、茶叶、草果、牛油果等。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种植不同的作物,种植者可以根据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进行土壤改良和保护,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地区经济。
云南土壤及土壤系统分类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表(GB/T 17296-2000)1.1土壤系统划分依据土纲:不同发育阶段、物质移动累积而引起的重大属性差异亚纲: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盐碱的重大差异土类:成土因素、过程、土壤属性(剖面形态)亚类:次要或新成土过程土属:成土母质、岩性、区域水分条件等地方性因素土种:土体构型、发育程度(土层厚度)变种:表层质地1.2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1.2.1云南简介土地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有8个市,8个民族自治州,分辖128个县。
1.2.2主要土壤类型1.2.2.1铁铝土(1)砖红壤: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和东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口等地。
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
剖面一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酸性、强酸性反应。
土体构型如图。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
(右图为砖红壤(2)赤红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
分布在云南德宏及临沧地区西南部,是红壤与砖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水热条件好,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成土母质以各种母岩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为主。
赤红壤区是双季稻、杂交稻、玉米、柑橘、甘蔗、薯类等的主要生产区。
土壤剖面主要呈红色。
土壤PH一般低于5.5,呈酸性反应。
赤红壤面积为515.30万公顷。
成土过程: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积累作用。
备注:赤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3)红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北纬24º ~26 º之间海拔1500~2500米的高原湖盆边缘及中低山地,是云南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
成土母质主要是深厚的古红土和红色风化壳及岩石风化的残及物。
红壤分布区是云南优质烟叶、玉米、杂粮、薯类、小麦等作物的主要产地。
云南植烟土壤类型与分布

云南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全省共有土地面积5.91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1%。
通过卫星遥感(Remote sensing, RS)测定,全省总耕地面积为9282万亩。
其中,旱地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3;水田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南一带,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3(图1)。
耕地资源以思茅和曲靖最多,其次为文山、昭通和红河,迪庆、怒江两个州的耕地面积最少(表1-1)。
图1 云南水田、旱地分布图一、植烟土壤类型土壤是烤烟生长的基础,云南土壤类型多、分布广,为烤烟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资源。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态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有较大差异。
因此,弄清云南植烟土壤类型与分布对烤烟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云南烟区的植烟土壤多为中性或微酸性的红壤、黄壤、石灰性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图1-4)。
全省共有16个土类,占全国土类的1/4。
其中,红壤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黄壤占20%,紫色土和石灰性土占9%。
坝区的旱地土壤主要为红壤,山区旱地的土壤主要为红壤和黄壤。
二、植烟土壤养分(一)红壤全省红壤多分布于海拔1300~2200m之间,质地中等,多为砂质粘壤土;土壤pH值在5.2~6.1之间,属微酸性土壤;有机质1.0%~3.0%,速效氮60~130mg/kg,速效磷5~15 mg/kg,速效钾70~120mg/kg,钙(Ca)含量适中,镁(Mg)、硼(B)含量较低。
(二)黄壤全省黄壤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2200m之间的温晾地区,质地较粘重;土壤pH值在5.7~7.1之间,多为中性;有机质1.5%~3.0%,速效氮60~90mg/kg,速效磷15~25mg/kg,速效钾70~100mg/kg,钙、镁含量较高,硼、锌含量较低。
图2 云南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图(三)紫色土紫色土属区域性土壤,质地较粘重,土壤pH值在5.5~6.7之间,属微酸性土壤;有机质较低,在0.6%~2.0%之间;速效氮50~80mg/kg,速效磷20~30mg/kg,速效钾150~230mg/kg,钙、镁含量较高,硼、锌、钼含量较低。
云南土壤分布的特点及地带性规律

云南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形地貌地带性。
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地势从东南向西北逐渐
升高,从海拔低的东南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东南部以红壤为主,中部以黑土为主,西部以黄土为主,西北部
以砂砾土为主。
二、气候地带性。
云南省气候多样,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暖,从海拔
低的东南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东南部以
红壤为主,中部以黑土为主,西部以黄土为主,西北部以砂砾土为主。
三、植被地带性。
云南省植被多样,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深,从海拔
低的东南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东南部以
红壤为主,中部以黑土为主,西部以黄土为主,西北部以砂砾土为主。
四、地质地带性。
云南省地质构造复杂,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深,从
海拔低的东南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东南
部以红壤为主,中部以黑土为主,西部以黄土为主,西北部以砂砾土
为主。
总之,云南省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和地质等方面,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深,从海拔低的东南
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云南土壤类型..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三)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 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 布于北纬24º~26 º之间海拔 1500~2500米的高原湖盆边缘 及中低山地,是云南分布面积 最大的土壤类型。成土母质主 要是深厚的古红土和红色风化 壳及岩石风化的残及物。红壤 分布区是云南优质烟叶、玉米、 杂粮、薯类、小麦等作物的主 要产地。云南红壤面积为 1136.96万公顷。红壤的土体 深厚,剖面层次发育完整。 PH一般在5.0~6.2之间。红壤 成土是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 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3.黄红壤
黄红壤属红壤向黄壤过渡的类型,主要分 布于红壤区中、低山平缓的坡地,所处水分条 件较优;土体上部有黄化现象,以黄橙色或橙 色为主,下部仍保持红壤的色调;土壤PH 5.0~5.8,粘土矿物仍以高岭石为主,伴有蛭石 和三水铝石。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4.红壤性土
红壤性土属于剖面发育差的幼年红壤,主要 分布在红壤区的山地陡坡地段。其土壤侵蚀严重, 往往心土、底土裸露地表,石砾多,质地偏砂, 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缺乏,肥力低下。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3.赤红壤性土
赤红壤性土为弱发育的赤红壤,主要 分布在赤红壤带东部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 丘陵,表土大多流失殆尽,网纹层等出露 地表。由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地表遍布石 英砂。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改良利用
1.赤红壤耕地,应通过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和氮、磷、 钾肥及石灰等,积极进行改良培肥,不断提高其肥力。 2.赤红壤水土流水严重的地区,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3.丘陵山地,应搞好现有森林的保护,抚育更新和改造。 4.在荒山阳坡可营造速生丰产林,在阴坡可栽植柳杉、 杉木等。
•部分土地较厚地势较平缓之处,可在注意 保持水土的基础上发展菜、果、竹和中药 材。
云南土壤类型演示文稿

第11页,共72页。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砖红壤分类(3个亚类)
1.砖红壤
砖红壤亚类具有砖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2.黄色砖红壤 分布于云南河口,降雨量一般比砖红壤地区高
500毫米左右。土壤黄化特征明显,B层呈黄棕色 或黄色,粘粒矿物以高岭石和针铁矿为主。
3.褐色砖红壤
分布于滇西北高山峡谷区的干暖河谷,成土母
•种草兴牧,发展草食畜禽; •用地与养地结合,加强地方建设;
•推广以保水抗旱为中心的农业技术配套措施。
第24页,共72页。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四)黄壤
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苔藓常绿阔叶 林植被发育的土壤。分布在全省10个地州 的山区,在滇东北地区作成片分布。黄壤 地区气候冷凉、潮湿,云雾多,日照少。 粘粒矿物以蛭石为主,次为高龄石、伊利 石。黄壤有机质积累较红壤多,呈酸性反 应,一般PH4.5~5.5。黄壤区雨水充沛, 水分条件好,又处于山区,适宜于发展林 业,华山松、杉木、茶叶等均宜生长;农 作物一年两熟,一般种植玉米、小麦、马 铃薯等。黄壤面积为229.49万公顷。成土 过程:脱硅富铝化、生物富集和黄化过程。
土母质以各种母岩风化的残积物、 坡积物为主。赤红壤区是双季稻、
杂交稻、玉米、柑橘、甘蔗、薯类 等的主要生产区。土壤剖面主要呈 红色。土壤PH一般低于5.5,呈酸 性反应。赤红壤面积为515.30万公 顷。成土过程:富铝化作用和生物 积累作用。
第14页,共72页。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赤红壤分类(3个亚类)
节水灌溉。
第34页,共72页。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三)暗棕壤
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森林土壤,
主要分布在迪庆、怒江和大理州 海拔3000~3700米的高山地区。原
云南地理-第六章 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

第六章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第一节云南土壤一、云南省土壤形成的地理环境云南省的以高原季风气候为主的多样气候类型和垂直气候显著以及降水相对充沛和干湿季分明、地势特征与地形复杂多样和地貌分区、植被类型多和植物种类多、成土母质、栽培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云南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造就云南的土壤类型多样化和空间分布特征。
其主要形成特点是:1、地势变化与纬度变化复合,造成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2、山川南北走向改变了土壤分布的基本格局。
3、古红色风化壳与现代风化壳交错出现,使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发生"倒置"现象。
4、土壤形成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
(地处中低纬度)总之,地貌因子在云南的生物气候带的分异中起着主导作用,导致了云南综合自然体在以垂直变化为主,相性、水平变化为辅的各种自然因子作用下,经过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一个独突的“立体自然景观”,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发育和发展。
二、云南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云南共有7个纲,14个亚纲,19个土类,34个压类组成。
其中铁铝土占一半多。
(图6-1)1、铁铝土1.1砖红壤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宽谷盆地边缘。
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热带北部边缘,海拔西部低于750 m,东部低于400 m.包括怒江、澜沧江、李仙江、藤条江下游河谷,坝区及元江中下游地区.共分3个部分: ①由潞西东南至孟定东南; ②自勐海西经景洪北向西至国界;③从江城东经元江至河口东北止。
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
剖面一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酸性、强酸性反应。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
其有3个亚类:1.1.1砖红壤砖红壤亚类具有砖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1.1.1黄色砖红壤分布于云南河口,降雨量一般比砖红壤地区高500毫米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坡积物为主。赤红壤区是双季稻、
杂交稻、玉米、柑橘、甘蔗、薯类
等的主要生产区。土壤剖面主要呈
红色。土壤PH一般低于5.5,呈酸 性反应。赤红壤面积为515.30万公 顷。成土过程:富铝化作用和生物
积累作用。
14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赤红壤分类(3个亚类)
1.赤红壤
赤红壤亚类具有赤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云南省土壤类型及 其改良利用
1
优选专业
讲授内容
一、引言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三、小结
2
优选专业
一、引言
云南省基本情况
•云南省地处祖国边陲,位于北纬21° 8 ′— 29° 15′ ,东经97° 32 ′— 106 °12′ 之间,东西相距864.9公里,南北纵跨 990公里; •东邻广西和贵州,北接四川,西北与西藏相连, 西部和南部与缅甸、
省
土
•山川南北走向改变了土壤分布的基本格局。
壤
形
•古红色风化壳与现代风化壳交错出现,使土壤类
成
型
特
及其理化性质发生“倒置”现象。
点
•土壤形成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
6
优选专业
一、引言
脱硅富铝化过程
简称富铝化,是湿热条件下的主要成土过程.在热 带、亚热带高温高湿条件下,铝硅酸盐矿物强烈 分解,释放出大量的盐基,并形成游离硅酸和铁、 铝氧化物。在中性风化液中,盐基和硅酸均可移 动而遭到淋溶,而难移动的铁、铝氧化物则相对 富集起来,甚至形成铁磐或聚铁网纹层。这种因 脱硅而引起的的铁、铝相对富集的过程,称脱硅 富铝化过程。
7
优选专业
一、引言
云南土壤分布规律
•云南土壤的水平地带性,表现为从南而北的砖红壤→ 赤 红壤→ 红壤的依次更替。 •垂直地带谱是砖红壤→ 赤红壤→ 燥红土→ 红壤→ 黄壤 黄棕壤→ 棕壤→ 暗棕壤→ 棕色针叶林土 →亚高山草甸 → 高山寒漠土。 •水8 平分布中的区域性分布优:选专砖业 红壤和赤红壤带中干热河
改良利用
•综合开发,多种经营;
•合理垦殖;
•砖红壤垦殖后,采取多种措施维持其 有机质和养分的合理平衡。
13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二)赤红壤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发育
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云南德宏及
临沧地区西南部,是红壤与赤红壤
之间的过渡类型,水热条件好,植
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成
土母质以各种母岩风化的残积物、
15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2.黄色赤红壤
•黄色赤红壤集中分布于滇东南和西南部的低、中山地; •雨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800~2000毫米; •土体中氧化铁等矿物的水合度较高,有较明显的黄化层; •土壤有机质和游漓铁的活化度均高于典型的赤红壤。
16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3.赤红壤性土
3.丘陵山地,应搞好现有森林的保护,抚育更新和改造。
4.在荒山阳坡可营造速生丰产林,在阴坡可栽植柳杉、 杉木等。
18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三)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 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 布于北纬24º~26 º之间海拔 1500~2500米的高原湖盆边缘 及中低山地,是云南分布面积 最大的土壤类型。成土母质主 要是深厚的古红土和红色风化 壳及岩石风化的残及物。红壤 分布区是云南优质烟叶、玉米、 杂粮、薯类、小麦等作物的主 要产地。云南红壤面积为 1136.96万公顷。红壤的土体 深厚,剖面层次发育完整。 PH一般在5.0~6.2之间。红壤 成土是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soluable rock types in Yunnan with dark blue
5
representing pure, thickly bedded limestone
优选专业
一、引言
•地势变化与纬度变化复合,造成成土过程和土壤
云
类
南
型的多样性。
赤红壤性土为弱发育的赤红壤,主要 分布在赤红壤带东部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 丘陵,表土大多流失殆尽,网纹层等出露 地表。由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地表遍布石 英砂。
17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改良利用
1.赤红壤耕地,应通过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和氮、磷、 钾肥及石灰等,积极进行改良培肥,不断提高其肥力。
2.赤红壤水土流水严重的地区,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9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土壤类型及 其改良利用
一、铁铝土
10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一)砖红壤
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
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云南
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
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和东
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口等
地。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
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
1.砖红壤 砖红壤亚类具有砖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2.黄色砖红壤 分布于云南河口,降雨量一般比砖红壤地区高
500毫米左右。土壤黄化特征明显,B层呈黄棕 色或黄色,粘粒矿物以高岭石和针铁矿为主。
3.褐色砖红壤 分布于滇西北高山峡谷区的干暖河谷,成土母
质多为富含碳酸钙的物质。
12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老挝、越南三国毗邻,土地总面积39.4万平方 公里。
•云南省有8个市,8个民族自治州,分辖128个 县。
3
优选专业
一、引言
云南省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省份,自然地理环境十分 复杂。地域组合千差万别,垂直变化十分突出,立体特 征显著。从地貌上看,盆地、河谷、丘陵、底山、中山、 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山中有坝,坝中有谷,组 合各异。
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
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剖面一
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
酸性、强酸性反应。土体构型
如图。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
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
11
收富集过程。(右图为砖红壤剖
面)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砖红壤分类(3个亚类)
19 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红壤分类(4个亚类)
1.红壤
此即红壤的典型亚类。土壤养分一般不高,速 效磷缺乏,PH4.5~5.5,质地粘重,保水、保肥 力强,但耕性较差。
20
优选专业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2.山原红壤
山原红壤为高原海拔1800~2500米的高原 面上具残存富铝化特征的暗红色土壤。该亚 类是深受古风化壳影响的红壤类型,其矿物 风化度深,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伴有三 水铝石。PH5.5~6.0,主要呈微酸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