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一体化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妇产科一体化诊疗方案

妇产科一体化诊疗方案

胎动不安一体化中医诊疗方案1、胎动不安的中医诊疗规范定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又称“胎气不安”。

可能导致流产,也有可能经过适当治疗后继续妊娠。

主要是因为孕妇体质虚弱,或劳累、外伤(包括不当的阴道内诊、性交)所致。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l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周数相符合。

(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值升高,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

(二)证侯诊断1、肾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症: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症: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脉滑细数。

4、气血虚弱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症: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肾虚血瘀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症: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主症“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症1项、次症1项,或兼有次症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产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产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XX县人民医院产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二〇一九年十二月目录一、产前检查 (1)二、正常分娩 (2)三、难产处理 (5)1、产力异常 (5)〔附〕子宫收缩环 (5)2、骨产道异常 (6)3、胎位及胎儿异常 (7)①枕后位(枕横位) (7)②颜面位 (8)③臀位 (8)④横位 (9)⑤巨大胎儿 (10)⑥无脑儿 (10)⑦脑积水 (11)四、妊娠病理 (1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1)2、过期妊娠 (14)3、双胎 (15)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 ) (16)5、死胎 (18)6、羊水过少 (18)7、羊水过多 (18)8、前置胎盘 (19)9、胎盘早期剥离 (21)10、早产 (22)11、前次剖宫产 (23)12、疤痕子宫 (24)五、妊娠合并症 (24)1、妊娠合并贫血 (24)2、妊娠合并心脏病 (25)3、妊娠合并心律失常 (28)4、围产期心肌病 (28)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29)6、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29)7、妊娠合并糖尿病 (30)8、妊娠合并慢性肾炎 (30)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 (31)10、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31)11、妊娠合并急腹症 (32)①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 (32)②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33)③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 (33)④妊娠合并肠梗阻 (33)⑤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33)⑥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 (34)⑦妊娠期急腹症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34)六、产科手术 (34)1、剖宫产 (34)2、会阴切开缝合术 (37)3、产钳术 (38)4、胎头吸引术 (40)5、外倒转术 (41)6、臀位助产术 (41)7、臀位牵引术 (42)8、宫颈探查术 (42)9、人工剥离胎盘术 (43)10、清宫术 (43)11、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 (43)12、引产术 (44)七、分娩期并发症 (45)1、先兆子宫破裂 (45)2、子宫破裂 (46)3、产后出血(PPH) (46)4、胎膜早破 (49)5、脐带先露及脐带脱垂 (50)6、胎儿宫内窘迫 (50)7、羊水栓塞 (50)八、产后疾病 (52)1、晚期产后出血 (52)2、产褥感染 (52)3、产后尿储留 (54)4、乳胀与乳头毅裂 (54)九、产科危重病人抢救(MICU) (54)1、心跳骤停、心肺复苏 (54)2、产科抢救 (55)3、呼吸衰竭抢救 (56)4、产科休克抢救 (57)5、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与处理 (58)6、急性子宫内翻症 (64)产前检查一、就诊范围及复诊时间1.初诊预约:于孕三个月内开始立孕妇联系卡。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精选10篇)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精选10篇)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和目标规划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积极推广优秀的医疗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

2.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构建妇产科医疗服务高效、稳定的团队文化。

3.打造品牌形象,通过多措并举,推广善良品牌,提升妇产科诊疗备受青睐的口碑。

4.优化医院管理,通过推行科学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效果。

二、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1.推广优秀医疗技术和方法:在2024年,加强妇产科全科攻略,加速推广科学、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医疗诊疗标准化,打造科技含量更高的医院形象。

时间安排:在每季度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以便在年底顺利完成推广活动。

2.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妇产科,作为一个多人合作的医疗团队,需要有效的团队建设和文化进程。

本次工作重心将聚焦于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培育和坚持优质的团队文化。

时间安排:在每月的员工例会中,针对与团队每个阶段的状况,不断进行文化建设,生动地用讲座和案例指导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质,同时,合理安排员工工作,优化员工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

3.打造品牌形象:优质服务是医院品牌发展的基础,妇产科如果要成为著名品牌,就得以优质服务为标准。

在2024年度中,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将成为我们的重点任务。

通过推行品牌策略,制定完善的服务规范,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和口碑。

时间安排:固定时间(每季度举行一次)进行客服品质调查,保证客服质量。

4.优化医院管理: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2024年度,我们的重点工作是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打造高效管理团队。

时间安排:每季度定期对医院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以便对本季度的表现进行绩效评估和目标引领。

通过持续优化工作流程,贯彻执行每项管理制度,以优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资源调配和预算计划1.资源调配:我们将充分利用妇产科医疗设备,建立精良、高效、快速的诊疗服务管线,提供更优质、更安全和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妇科病房日间化疗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妇科病房日间化疗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Nursing Science 护理学, 2016, 5(4), 71-74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6 in Hans. /journal/ns /10.12677/ns.2016.54014文章引用: 吴治敏, 李玲, 王卉. 妇科病房日间化疗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 护理学, 2016, 5(4): 71-74.The Establish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Ambulatory Chemotherapy in Gynecological WardZhimin Wu, Ling Li, Hui Wa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outhwest Hospital of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Sep. 24th , 2016; accepted: Oct. 10th , 2016; published: Oct. 13th ,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ambulatory che-motherapy in gynecological ward,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The treatment is not timely and so on. Methods: We deter-mine the daytime chemotherapy treated object and treated process, establish a new medical inte-gration management mode and make the operation of new mod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to achieve the new integration model of ambulatory chemotherapy in gynecological ward. Results: Kone’s day ward in the health care personnel allocation and bed re-construction can greatly ease the shortage of health care and the situation of fewer beds.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the gynecological ward during the day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 chemotherapy patients reduces the cost of chemotherapy patients and improves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KeywordsGynecology, Day Ward, Medical Integration, Chemotherapy, Malignant Tumor妇科病房日间化疗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与实践吴治敏,李 玲,王 卉吴治敏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重庆收稿日期:2016年9月24日;录用日期:2016年10月10日;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3日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病房日间化疗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与实践,解决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住院化疗难、治疗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

妇产科诊疗课件

妇产科诊疗课件

妇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常见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目录一、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2014异位妊娠(妊娠腹痛)1、2014年盆腔炎(盆腔炎)1、2014年早期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1、2014年癥瘕病(子宫肌瘤)1、2014年带下病(阴道炎)2、2013年盆腔炎(盆腔炎)2、2013年早期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2、2013年癥瘕病(子宫肌瘤)2、2013年带下病(阴道炎)2、2012年带下病(阴道炎)2、2012年癥瘕病(子宫肌瘤)3、2012年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4、2011年带下病(阴道炎)5、2011年癥瘕病(子宫肌瘤)6、2011年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7、2010年带下病(阴道炎)8、2010年癥瘕病(子宫肌瘤)9、2010年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二、中医优势病种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材料1、2014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2、2013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3、2012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4、2011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5、2010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梧州市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异位妊娠(妊娠腹痛)中西医诊疗方案(2014年3月)中医病名:异位妊娠(妊娠腹痛)西医病名:异位妊娠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有有关内容制定。

(1)病史:多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下腹一侧隐痛或突发下腹部撕裂样痛,持续或反复发作,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

可有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色黯,淋漓不尽。

(3)腹部体征: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以患侧为主,腹肌紧张可不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

(4)妇科检查:阴道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摇举痛,子宫稍大而软,出血多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医护患一体化服务在产科病房实施的效果分析

医护患一体化服务在产科病房实施的效果分析

医护患一体化服务在产科病房实施的效果分析摘要:医护患一体化在产科病房的实施,强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服务理念。

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医护患一体化能够大大提升护理满意度及医院的社会效应。

本文从分析医护患一体化关系互动模式入手,阐述了该服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医护患一体化;产科病房;实施效果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服务模式,能够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加快周转,降低住院费用,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随着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房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

医护患一体化服务能够保证产妇从入院→手术→术后→出院指导→出院随访均有专门的医生护士专管,满足产妇、婴儿、家庭的需求,推动了产科护理模式的新进展。

一、医护患一体化关系互动模式医患关系在医学实践中可以分为主动-被动型模式、指导-合作型模式、共同参与型模式,其中第三种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医疗服务属性与特征,能够构筑更为稳定、和谐的医患关系。

模型以医生、护士、患者(家属)三者为主体,在充分实现信息化的条件下,建立三个主体间的互动关系。

医、护、患三位一体形成模型架构,突出医护患三方之间互动与沟通的平等性、稳定性。

模型的核心是利用较为完善的信息化资源,搭建医护患无障碍的沟通平台,提供信息化互动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护体验。

具体来说,三方行为主体中,医生(D)负责与患者沟通并制定出患者诊疗方案,护士(N)协助医生完成诊疗方案的实施、建立患者护理方案,患者(P)共同参与医生诊疗和护理方案制定、确认、配合实施。

三方关系的互动体现在,D-P间是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诊治方案,患者向医生咨询病情、接受和配合实施治疗方案、反馈诊治效果;D-N间即医生和护士组成协作团队,相互配合完成患者个性化诊疗和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N-P间是护士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引导,患者需要时可呼叫紧急帮助,定期向护士反馈诊疗护理情况。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中的运用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中的运用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中的运用作者:彭民文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2期摘要: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的运用效果。

方法将2013年4~5月我科在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前与2013年6~7月我科实行医护一体模式化后对病员的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护士综合能力素质如疾病认知、医嘱执行、病情观察、交接班情况、个体化护理、基础护理、医护文书、急救能力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后,以上得分均明显高于医护一体化模式前。

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运用对提高病员满意度、增强医护沟通,增强护士综合能力素质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妇科病房;满意度妇科病房是一个有外科性质的病房,手术多,周转快,急诊病员较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长期沿用的医护分别查房模式存在不少的弊端,一方面,医护各自诊断治疗的片面性、不统一性或个别治疗护理措施之间存在矛盾.医护人员对相互之间的治疗或护理措施不了解,延误治疗或护理措施的实施;另一方面,由于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参差不齐,特别是我院扩张后,1~3年的护士较多,(我科占50%,)对病情的了解与医生不同,医护分开查房时对病情解释有差异,导致医护合作的不协调,基于以上原因,我科在2013年6月起实施了医护一体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5月和2013年6月~7月,我科在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前后的4个月进行比较,出院患者4~5个月497 例,手术273 例,急诊45例,床位使用111.5%,6~7月出院患者491例,手术 262 例,急诊 51例,床位使用1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医护一体化模式即我科设三个医疗组,每组由一个医疗组长,一个查房主治,二个住院医生,一个护理责任组长,5例临床护士组成,每组人员相对固定。

医护人员共同参加交班、查房,了解治疗方案、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等,以此解决协调治疗与护理中的问题,从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能力。

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

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

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度10月到2022年度10月期间我院产科病房的90例产妇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心理情绪分别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产妇采用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方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差异较大P<0.05。

实验组产妇的心理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产妇实施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方式的临床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临床价值随着让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产妇人数大幅度增加,新生儿数量不断攀升,导致产科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巨增。

如何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以及护理质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手段,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及应用。

此种护理方式不仅减少了多数产妇分娩后的抑郁情绪,还促进了产妇与新生儿的交流,对母婴的生命安全增加了一份重要保障[2]。

为此,本次选取90例产妇进入临床研究,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2021年度10月到2022年度10月期间我院产科病房的90例产妇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其中自然分娩20例,剖宫产术25例,年龄在24-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2±2.36)岁。

实验组中自然分娩26例,剖宫产术14例,年龄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2±2.36)岁。

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产妇及新生儿生命体征观察、新生儿沐浴、喂养,对突发问题进行处理,出院后随访等。

妇产科诊疗规范基础方

妇产科诊疗规范基础方

---------------------------------------------------------------最新资料推荐------------------------------------------------------妇产科诊疗规范基础方- 1 - 遵化市中医医院妇科常见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遵化市中医医院妇科常见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癥瘕一中医疾病名称癥瘕:妇女下腹有结块,或胀,或满,或痛者称为癥瘕。

二西医疾病名称: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三诊断依据。

参照《中医妇科学》第 1 版罗元铠主编。

1、症状:小腹有包块,或胀,或满,或痛。

2、按照中医望闻问切四诊顺序检查:重点检查面色红润,苍白,无华,晦黯;舌质红,紫黯,淡胖;舌苔薄白,苔厚而干,白腻,黄腻;脉象沉弦,沉涩有力,弦滑数等。

3、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1)妇科检查盆腔可触及炎性包块,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等病变(2)实验室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性刮宫,红细胞沉降,甲胎蛋白测定,碱性磷酸酶测定,病理检查等。

(3)其他检查血常规,B 超,内窥镜,胸部 X 线平片。

1 / 13(4)中医证候分析气滞型血瘀型痰湿性毒热型四治疗措施(一)基础治疗措施 1、癥瘕护理常规 - 2 -2、分级护理3、饮食禁忌(禁辛辣,油腻之品) 4、完善辅助检查包括血液生化,尿液分析,肿瘤标志物,CT,核磁等。

5、与护理部配合,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6、病情较重者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确定综合治疗方案。

7、中西医综合治疗配合外治法及针刺疗法。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滞型症状: 小腹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

舌红,苔白,脉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香棱丸木香6g 三棱10g 莪术10g 枳壳6g 青皮12g 川楝子6g 小茴香 12g 2、血瘀型症状:小腹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舌紫黯,苔厚而干,脉沉涩有力。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XXXXX院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XXXXXXXX院二〇一七年一月修订目录第一章产科疾病··11、产前检查··12、正常分娩··23、难产处理··7(1)产力异常··7〔附〕子宫收缩环··7(2)骨产道异常··11(3)胎位及胎儿异常··10①枕后位(枕横位) ·10②颜面位··11③臀位··11④横位··12⑤巨大胎儿··13⑥无脑儿··13⑦脑积水··144、妊娠病理··15(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5(2)过期妊娠··18(3)双胎··19(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 )·20(5)死胎··22(6)羊水过少··22(7)羊水过多··23(8)前置胎盘··24(9)胎盘早期剥离··26(10)早产··27(11)前次剖宫产··28(12)疤痕子宫··295、妊娠合并症··29(1)妊娠合并贫血··29(2)妊娠合并心脏病··31(3)妊娠合并心律失常··33(4)围产期心肌病··34(J)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4(6)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35(7)妊娠合并糖尿病··36(8)妊娠合并慢性肾炎··37(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38(11)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40(12)妊娠合并急腹症··41①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41②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41③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42④妊娠合并肠梗阻··42⑤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42⑥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43⑦妊娠期急腹症手术应注意的问题··436、产科手术··44(1)剖宫产··44(2)会阴切开缝合术··46(3)产钳术··47(4)胎头吸引术………………………………………….(5)外倒转术··50(6)臀位助产术··51(7)臀位牵引术··51(8)宫颈探查术··52(9)人工剥离胎盘术··52(10)清宫术··53(11)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53(12)引产术··537、分娩期并发症··56(1)先兆子宫破裂··56(2)子宫破裂··56(3)产后出血(PPH) ·57(4)胎膜早破··60(5)脐带先露及脐带脱垂··61(6)胎儿宫内窘迫··61(7)羊水栓塞··628、产后疾病··63(1)晚期产后出血··63(2)产褥感染··61(3)产后尿储留··66(4)乳胀与乳头毅裂··669、产科危重病人抢救(MICU)·67(1)心跳骤停、心肺复苏··67(2)产科抢救··68(3)呼吸衰竭抢救··69(4)产科休克抢救··69(5)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与处理··71(6)急性子宫内翻症··78第二章妇科疾病··801、外阴病变··80(1)外阴痰痒症··80(2)硬化性萎缩性苔鲜··80(3)增生性营养障碍··81(4)前庭大腺炎··81(5)外阴溃疡··81(6)外阴创伤··822、女性生殖器炎症··82(1)滴虫性阴道炎··82(2)霉菌性阴道炎··83(3)老年性阴道炎··83(4)非特异性阴道炎··83(5)子宫颈炎··84①急性子宫颈炎··84②慢性子宫颈炎··84(6)子宫内膜炎··85(7)盆腔炎··86①急性盆腔炎··86②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863、早、中期妊娠疾病··87(1)流产··87①先兆流产··87②难免流产··88③不全流产··88④完全流产··88⑤过期流产··88⑥习惯性流产··89(2)妊娠剧吐··89(3)异位妊娠··894、妇科肿瘤··90(l)外阴癌··90(2)子宫颈癌··91(3)子宫肌瘤··93(4)子宫内膜癌··94(5)卵巢肿瘤··95(6)滋养细胞肿瘤··96②、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975、内分泌疾病··98(1)功能性子宫出血病··98①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99②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100(2)经前期紧张综合症··100(3)子宫内膜异位症··101(4)子宫腺肌病··1016、损伤性疾病··102(1)尿瘩··102(2)直肠阴道痰··102(3)子宫脱垂··103(4)陈旧性会阴m度撕裂··1037、女性生殖器官畸形··104(1)处女膜闭锁··104(2)先天性无阴道··104(3)阴道横隔··105(4)阴道纵隔或斜隔··105(5)子宫发育异常··105第三章生殖健康科及计划生育疾病··1061、计划生育手术常规··106(1)宫内节育器放置常规 (2)(2)宫内节育器取出常规 (16)(3)输卵管结扎术常规 (41)(4)负压吸宫术常规 (59)(5)钳刮术常规 (65)(6)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常规 (72)(7)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常规 (82)(8)水囊引产常规 (88)(9)经腹剖宫取胎术··1142、复杂计划生育并发症处理常规··116(1)终止妊娠并发症··116(2)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1203、输卵管吻合术(再通术)·1224、清宫术··1235、宫注术··1246、女性不孕症··1257、高泌乳素血症及闭经泌乳综合征··1278、多囊卵巢综合征··1299、闭经··13110、淋病··13411、尖锐湿疵··135第四章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371、内窥镜检查··137(1)腹腔镜··137①检查性腹腔镜··137②手术性腹腔镜··138(2)宫腔镜检查··139(3)阴道镜检查··141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1423、宫颈活检··1434、宫颈粘液检查··1435、取内膜术··1446、诊断性刮宫··1447、后弯隆穿刺术··1458、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469、宫颈息肉摘除术··14710、激光治疗··148第一章产科疾病产前检查一、就诊范围及复诊时间1.初诊预约:于孕三个月内开始立孕妇联系卡。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妇产科)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妇产科)

犍为县中医医院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二〇一三年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200 1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瘀证诊断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妇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关内容制定。

(1)病史: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和不孕史:经期、产后感受外邪:长期情志不舒。

(2)症状:盆腔囊性包块,或胀、或满、或痛。

(3)妇科检查:触及子宫旁有囊性包块,活动度欠佳。

2、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第一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8年制及7年制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20 1 0年第二版)拟订标准:(1)、痉状:下腹部囊性肿块,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不孕。

(2)体征:典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检查时可发现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处触及囊性包块,多活动度差,亦有活动度良好者。

(3)辅助检查:①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图像特征多为单房囊肿,位于子宫的一侧或双侧,囊壁较厚,囊内为均匀分布的细小强光点。

采用超声检查标准,96%的患者可预测良性附件肿物。

如肿物囊性、单房、单侧,小于10且边界规则,则良性可能性大。

盆腔MRI:根据MRI和T2信号强度,评价囊肿液的密度及其铁浓度,有利于检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存在。

②血清CA 1 2 5值≤200 U/ml。

(二) 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证:腹中积块,固定不移,经前、经行下腹胀痛、拒按。

前后阴坠胀欲便,经血紫黯有块,块去痛减,胸闷乳胀。

舌紫黯有瘀点,脉弦涩。

2、寒凝血瘀证:下腹结块,经前或经行小腹冷痛,喜温畏寒,疼痛拒按,得热痛减。

经量少,色紫黯,或经血淋漓不净,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舌紫黯苔薄白,脉沉紧。

3、湿热瘀结证:下腹结块,经期腹痛加重,得热痛增。

月经量多,色红或深红,质粘。

产科一体化门诊实施方案

产科一体化门诊实施方案

产科一体化门诊实施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产科一体化门诊模式逐渐成为了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科一体化门诊是指将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孕期监护、分娩服务、产后康复等环节整合在一起,通过专业团队的协作,为孕产妇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就产科一体化门诊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一、建立专业团队产科一体化门诊的核心是建立专业的产科团队,包括产科医生、护士、助产士、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多学科专业人员。

他们将共同为孕产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包括孕期保健、孕期监护、分娩服务、产后康复等环节。

二、优化医疗流程产科一体化门诊需要对医疗流程进行全面的优化,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高效地接受医疗服务。

在孕期保健阶段,可以通过建立孕期保健档案,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和孕期指导,提高孕产妇的孕期健康水平。

在分娩服务阶段,可以通过建立分娩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分娩服务,满足孕产妇的个性化需求。

在产后康复阶段,可以通过建立产后康复计划,提供全面的产后康复服务,促进孕产妇的身心健康。

三、倡导自然分娩产科一体化门诊倡导自然分娩,通过专业团队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孕产妇顺利进行自然分娩。

对于需要进行剖宫产的孕产妇,也应该尽可能减少剖宫产的比例,提倡选择适合的产程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四、加强家庭护理产科一体化门诊应该加强对孕产妇家庭护理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孕产妇及家人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技能,提高孕产妇的家庭护理水平,促进孕产妇的康复和家庭和睦。

五、建立健康档案产科一体化门诊应该建立孕产妇的健康档案,全面记录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孕期监护、分娩服务、产后康复等信息,为孕产妇提供全程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宣传教育产科一体化门诊需要加强对孕产妇和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孕产妇对产科一体化门诊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孕产妇积极参与产科一体化门诊,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

妇产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妇产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妇产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慢性感染。

此外,长期使用避孕环或避孕药、多次人工流产、生育史、性生活不卫生等也是慢性子宫颈炎的常见原因。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或清水样分泌物,常伴有异味。

2)经期或性交后出血。

3)下腹坠痛、腰酸背痛等不适感。

4)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宫颈表面有分泌物。

2辅助检查1)宫颈分泌物涂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

2)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治疗方案及原则】1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等。

2局部治疗,如宫颈口扩张术、宫颈刮宫等。

3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不卫生,定期检查。

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2治疗后定期复查,避免复发。

慢性宫颈炎常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部分患者,而无急性宫颈炎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

常见的病理改变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黏膜炎、宫颈肥大。

宫颈糜烂根据糜烂的深浅程度分为三型:单纯型糜烂、颗粒型糜烂、乳突型糜烂;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将宫颈糜烂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及重度。

诊断要点包括:1、病史曾有急性子宫颈炎或性传播疾病史;2、临床表现包括分泌物增多、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痛经、排便或性交后症状可加重,以及妇科检查可见糜烂、息肉、宫颈腺囊肿、肥大宫颈管口有脓性黏液样分泌物,有时宫颈充血、肥大。

发现宫颈糜烂时应注意与生理性糜烂相鉴别;3、辅助检查包括对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妇女应做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的相关检查,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用于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早期宫颈癌的鉴别,必要时做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以局部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宫颈糜烂,物理治疗是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多用于糜烂面积较大和炎症浸润较深的病例。

常用的物理疗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疗法、微波治疗及电烙等。

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局部涂硝酸银等腐蚀剂以及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药栓等有一定疗效。

[VIP专享]2010年妇产科优化诊疗方案

[VIP专享]2010年妇产科优化诊疗方案

2010年妇产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疗效评估、难点分析及优化措施 2010年妇产科共治疗妇科病人1250余例,其中徵瘕病人476例,占优势病种的第一位,痊愈302例,好转159例,无效15例;妇人腹痛457例,占优势病种的第二位,湿热瘀结型痊愈185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7例,其它证型有效208例,无效29例;崩漏病人317余例,占优势病种第三位,痊愈271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23例。

癥瘕一、我院妇产科对症瘕(子宫肌瘤)的合理性综述子宫肌瘤为良性肌瘤,有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多见的肿瘤,肌瘤的发生原因至今还未完全了解。

一般认为与长期、大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有关。

还有人发现生长激素HGH可能与肌瘤生长有关。

在祖国医学中,子宫肌瘤可归属于癥瘕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生产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虚弱、脏腑失和,故《景岳全书·妇人规》有云:“瘀血留滞作症,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已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

”《妇人大全良方》又云:“产后血气伤于脏腑,脏腑虚弱,为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血气相结,故成积聚癥瘕块也。

”古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那么正气充足,脏腑和调,则邪气无由侵入体内,癥瘕无由以生;若正气虚,脏腑失和,主要表现于肝、脾、肾三脏。

脾气虚则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而痰湿内生,脾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肝又藏血,故三藏失和,气血生化无源,致气血更虚,气虚不能推动血运,则致血瘀。

肝气郁结可致气滞,气滞则血瘀,故而正气虚可致脏腑失和,气血、痰湿、瘀滞胞宫而成癥瘕。

故意气为治子宫肌瘤的根本大法。

子宫肌瘤产生的外在原因:就是感受风寒,故《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二》中说:“八瘕者,皆胞胎生产,月水往来,血脉精气不调之所生也。

妇科疾病的综合诊疗方案

妇科疾病的综合诊疗方案

其他常见妇科疾病
阴道炎
阴道炎即阴道炎症,是导致外阴阴道症状如瘙痒、灼痛、刺激和异常流液的一组病症。可 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诊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可表现为下腹痛和痛经、不 孕、性交不适及月经异常等。可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子宫肌瘤
定义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 性肿瘤之一。
症状
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 出现月经异常、腹部肿块、白带增多等症状。
诊断
医生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 情制定。无症状的肌瘤患者一般无需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
内镜检查
如宫腔镜、腹腔镜等,直 接观察生殖器官内部情况 ,获取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论。
鉴别诊断
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如肠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病情评估
根据诊断结果,评估病情的严重程 度和发展趋势。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
伽、游泳等。
心理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心理疏导
妇科疾病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有助于患者康复。
减轻压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工作、生活压力,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妇科 疾病康复。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应给予患者足 够的关爱和鼓励。

医院产科门诊孕妇全自助一体化管理平台

医院产科门诊孕妇全自助一体化管理平台
5、本项目创新点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国内首家实现孕妇自助完成预检测量,就诊报到,无需护士人工干预,启用自助报到及预诊系统后,可取消传统的手工记录预诊数据,消除手工录入数据出错的可能性,还可以实现无纸化信息传递,大大降低各就诊环节的工作量,提高就诊效率,大大缓解了孕妇就诊“三长一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容 徐燕.精益管理在产检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 健康世界2016年第23期
3.1 产科门诊流程优化
为解决产科门诊原有孕妇报到前多次重复排队问题,我院与厂商合作打造全国首个产科门诊孕妇全自助一体化系统,该系统结合自助设备,如血压计、身高体重秤的应用,并与医院现有的已经采用微信服务号结合,利用条形码、二维码扫码方式、刷卡器刷卡、手工录入就诊卡号等方式来识别孕妇,从而进行自助测量孕妇体征信息。自助报到设备放在医院的自助报到区,前来就诊的孕妇只要扫一下就诊卡或病历本上的条形码,利用身高体重秤和血压计自助完成体重、身高和血压数据的采集,而测量数据可以实时传送至医院的HIS系统,孕妇可直接前往就诊,医生可以随时调阅这些数据。自助报到设备可判断孕妇是否已经预约挂号(无预约挂号,系统不进入自助测量流程),是否属于需自助测量挂号类别(营养门诊、咨询门诊无需测量报到),是否迟到(医院有挂号就诊时间段限制),并且智能判断异常测量结果,从细节上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最优流程。
3.5 其他措施
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医院通过对孕妇检测设备的摆放布局进行调整,增加孕妇检测设备的数量以及加强院内宣传以及流程指引等方面整改,从而使得整个产科门诊孕妇就诊流程焕然一新。
4、效果评价
4.1 孕妇自助建档效率大幅提升
自产科门诊孕妇全自助一体化管理平台实施后,因孕妇提前已在线填报完个人建档资料,孕妇在院建档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因此,我院每天可建档孕妇人数从原来的50人次提高至70人次,实现了建档效率的提升。

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在产科分娩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在产科分娩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在产科分娩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2中山古镇人民医院产科广东中山5284213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西樵发热门诊广东佛山528200【摘要】目的:讨论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在产科分娩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产科分娩室孕妇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

结果:两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Apar评分,自然分娩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相比(P<0.05)。

结论:在产科分娩室产妇中使用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可以缩短产程,降低护理不安全发生率,提高新生儿Apar评分,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产科分娩室;产程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会威胁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1]。

使用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孕产妇的安全,促进产妇顺利分娩[2]。

将产前区,产房做一个一体化的护理单元进行管理,控制产房风险,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合理利用医院人力资源以及医疗资源,缩短产程,降低产妇的住院时间,促进产妇身体恢复[3,4]。

本文中选择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产科分娩室孕妇100例,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产科分娩室孕妇100例,其中实验组:年龄均值(27.18±1.27)岁。

对照组:年龄均值(28.51±1.29)岁。

1.2方法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

在实验组中使用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

(1)调节产房分娩室的结构,分离产前区与产房区,整合管理两个区域。

产房需应用30万级净化单间作为分娩室,急诊手术室应用10万级净化。

(2)重新分配产科护理人员以及产科医生,助产士。

其中产科医生负责高危孕妇、新入院孕妇的管理,针对急性剖宫产、难产的孕产妇,与助产士共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动不安一体化中医诊疗方案1、胎动不安的中医诊疗规范定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又称“胎气不安”。

可能导致流产,也有可能经过适当治疗后继续妊娠。

主要是因为孕妇体质虚弱,或劳累、外伤(包括不当的阴道内诊、性交)所致。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l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周数相符合。

(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值升高,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

(二)证侯诊断1、肾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症: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症: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脉滑细数。

4、气血虚弱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症: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肾虚血瘀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症: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主症“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症1项、次症1项,或兼有次症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二、中医治疗(一)中医辨证分型1、肾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脉滑细数。

4、气血虚弱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肾虚血瘀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二)中医分证论治1、肾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苎麻根、杜仲。

中成药:保胎灵等。

2、脾肾两虚证治法:固肾健脾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党参、炒白术、淮山药、黄芪。

中成药:滋肾育胎丸等。

3、肾虚血热证治法:滋肾凉血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

生地、熟地、白芍、黄芩、黄柏、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旱莲草。

中成药:孕康口服液等。

4、气血虚弱证治法:益气养血安胎。

方药:胎元饮《景岳全书》加减。

党参、白术、熟地、归身、白芍、杜仲、陈皮、炙甘草、桑寄生。

中成药:保胎丸等。

5、肾虚血瘀证治法:益肾祛瘀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加味圣愈汤《兰室秘藏》加减。

黄芪、党参、当归、参三七、熟地、白芍、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杜仲、续断、砂仁。

(三)中医外治1.中医针灸可选用补肾、益气穴位,进行穴位针灸治疗。

2.中医按摩:见“胎动不安中医按摩治疗方案”。

三、康复治疗:见“胎动不安病康复治疗方案”。

四、西医治疗:1.一般处理:解除思想顾虑,卧床休息,足够营养,避免引起子宫收缩的刺激因素,如性交、便秘、腹泻,重复的阴道检查。

2.药物治疗:(1)镇静剂苯巴比妥0.03g,口服,3/d或安定5mg 2~3/d。

(2)黄体酮10~20mg 1/d,肌内注射,症状消失后5~7d停用。

(3)维生素E 20mg,3/d。

3.上述治疗有效者,2个月内避免性交和体力劳动,治疗无效则应终止妊娠。

五、护理要点先兆流产的处理原则是以安胎为主,但由于受精卵异常是流产常见的主要原因,勉强安胎往往会造成畸胎儿或缺陷儿,从优生角度出发,如一般治疗无效,应提倡中止妊娠。

1.对病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说明流产的可能原因,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和紧张情绪。

说明必要的妇科检查对胎儿无害。

2.注意休息,但不必绝对卧床。

有出血时应臣卧床休息。

3.注意阴道出血量和性质,随时观察排出液中是否有组织物。

必要时保留会阴垫(24小时)供医生观察。

根据出血量及腹痛情况随时了解先兆流产的发展。

4.减少刺激,禁止性交,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5.如下腹阵痛加剧,而出血量不多,应区别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并及时报告医生。

6.如有组织物排出或出血量增加,应随带排出组织物去医院就诊。

7.遇有阵发性下腹剧痛伴出血增多,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六、中医治疗难点分析难点之一:如何预防流产的发生流产的病因复杂,可以受母体及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母体方面可受外伤、其他病史、服药史等影响,所以要从去除病因着手。

难点之二:如何保证妊娠顺利流产多次发生,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惑,故妊娠后保证妊娠的顺利,是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七、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解决思路1.如何预防流产的发生1)消除病因:有一部分孕妇怀孕后不注意起居饮食而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故孕后嘱孕妇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受到外伤,妊娠3个月内应禁止性生活,对于习惯性流产的妇女,整个孕期应禁止性生活,同时避免揉按下腹部,以免引起宫缩导致流产,饮食要富有营养,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及维生素,不要妄用大补之品,如参、茸或妄用峻下滑利之品,如意茁仁、大黄等。

对于习惯性流产:的妇女应在怀孕前进行必要检查,包括卵巢功能检查、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与血型鉴定、丈夫的精液检查、夫妇双方地中海贫血检测,女方向需进行生殖道的详细检查,包括有无持殊病原体如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有无子宫肌瘤,宫腔粘连。

并作子宫输卵管造影以确定子宫有无畸形与病变,以及检查有无宫颈内口松弛等。

查出原因,若能治者,应于怀孕前治疗,女方黄体不佳,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存在抗精子抗体或自身免疫性HLA抗原相容性增大者,应预先加以调理,防止再次流产。

2)孕前调治:流产患者应在末次流产后避孕半年至一年,中药调治,使身体逐渐复原。

若既往未做相关检查或在此期间进行以上的相关检查,则注意BBT测定,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并按中医辨证用药,多用补肾法,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补肾阴或补肾阳治疗。

并按周期用药,排卵前期适当加用行气活血之郁金、丹参从而协助排卵,排卵后期可用淫羊藿、怀山药、鹿角霜等维持黄体功能。

中医认为维系胎元之机制,主要在于冲任二脉所固摄,冲为血海,任主胞脉。

而冲任之本在肾。

故维持肾气的壮旺,保障气血的充沛,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和防治流产的要着。

而肾气的充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收效、故习惯性流产者,除外明显染色体异常,双方均患地中海贫血或女方子宫畸形等无法改善的因素。

则应在再次妊娠之前。

预先调治一段时间,方能保证顺利妊娠。

2.如何保证妊娠顺利1)孕即安胎:经过流产后的妇女在决定再次妊娠的宜作基础体温测定,若持续高温相超过18天即妊娠的可能性极大。

此时嘱患者多卧床休息,禁房事,慎起居。

饮食上忌服峻下滑利之品如薏苡仁、大黄等以免滑胎,同时定期作晨尿HCG定量测定及B超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2)流产先兆,积极治疗:妊娠后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腰痛等症状时即为先兆流产、此时必须积极治疗,有条件的孕妇最好住院安胎治疗。

按中医辨证治疗以补肾为主,重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偏阳虚者加艾叶、鹿角霜、党参、白术;偏热者加早莲草、女贞子、黄芩。

必要时同时肌注HCG 2000U,隔日一次,及黄体酮20mg每日1次,若出现明显阵发性宫缩,可与硫酸舒喘灵2.4mg,8小时口服一次,缓解子宫收缩。

若患者精神紧张,可给子鲁米那口服。

同时应予心理安慰,开导,使之安心静养。

亦应定期B因检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

2、胎动不安康复治疗方案一、饮食保健:1、可以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宜食清淡、易消化又富营养食物,气血、肾虚者,以清补为宜。

可进牛奶、豆浆、豆制品、瘦肉、鸡蛋、猪心、猪肝、猪腰汤等。

2、不同证型要吃不同的食物不同证型宜进不同食物。

气虚者宜多吃补气固胎食物:人参汤、鸡汤、小米粥等。

血虚者宜益血安胎,宜食糯米粥、龙眼、黑木耳、大枣、桂圆、羊肉、羊脊、羊肾、冬虫夏草、黑豆等。

血热者宜清热养血,宜食丝瓜、芦根、梨、山药、南瓜等。

3、先兆流产饮食不应该吃:1、不论虚实均忌薏米、肉桂、干姜、桃仁、螃蟹、兔肉、山楂、冬葵籽、荸荠等。

2、虚者忌生冷寒凉食品。

如生冷瓜果,寒凉性蔬菜、冰冻冷饮、冰制品。

3、血热者忌辛辣刺激、油腻及偏湿热的食物,如辣椒、羊肉、狗肉、猪头肉、姜、葱、蒜、酒等。

二、症状控制1、大失血有时难免流产或不全流产可造成严重大失血,甚至休克。

所以应积极处理。

各种措施可同时进行。

静脉或肌注催产素或垂体后叶素10U。

争取给病人输血。

在没有血库的条件下,可动员医务人员或其家属献血。

确实一时得不到血,也可暂时静脉滴注右旋糖酐。

与此同时给予刮宫,在取出胎胚组织后,出血往往停止,即使在有感染存在的情况下也应将大块的胚胎组织取出。

随后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予以输血。

2、感染各型流产皆可合并感染,发生在不全流产者较多。

感染常发生于用未经严密消毒的器械施行流产手术;器械损伤宫颈;或宫腔原有感染病灶,手术流产或自然流产后可引起感染扩散。

此外,流产后(自然或人工流产)不注意卫生、过早性交等均可引起感染。

感染性的病原菌常为多种细菌,厌氧及需氧菌混合感染,近年来各家报道以厌氧菌占大多数可达60~80%。

感染可局限于子宫腔内,亦可蔓延至子宫周围,形成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甚至超越生殖器官而形成腹膜炎、败血症。

患者发冷发热、腹痛、阴道流血,有时有恶臭分泌物,子宫及附件压痛,子宫复旧不好,白细胞增多等炎症表现。

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可做血、宫颈或宫腔分泌物涂片、培养(需氧菌及厌氧菌)。

B超检查子宫腔有无组织残留。

三、预防保健: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2、避免情绪刺激,保持精神愉快3、注意劳逸结合和起居调摄3、胎动不安的中医按摩诊疗规范可以按摩肾俞穴、命门穴、气海穴、关元穴、血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也可以配合艾灸。

1)气血虚弱(1)取坐位,用拇指指端点按隐白穴3分钟,两足交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