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古代的历法与纪年
历史纪年的查找与换算
1、将中国帝王年号纪年换算为公元纪年
利用历史纪年表
2、将干支纪年换算为帝王年号纪年和公元纪年
六
纪日法
干支纪日远在甲骨文时 代就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左传· 隐公元年》: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 共。”
数字记日法 干支记日法有其缺陷。如不知朔日的干支,就不知 道某个干支日是该月中的第几日。在阅读只记干支 的史籍时须要有专门的朔闰表来查检。最早的数字 记日法资料是1972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汉武帝七年 (后改为元光元年)历谱竹简。为份历谱在三十支 竹简的顶上标了从一至三十的数字,这是每月内各 个日子的序数。在每简下写着各日的干支日名。
乐府双璧之一《孔雀东南飞》(徐陵《玉台新咏》 卷一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郭茂倩《乐府 诗集》卷八题《焦仲卿妻》):“菴菴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
近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初、 正,这样就是二十四个时辰, 跟现在的24小时一致。子初就 是23点,子正就是24点。现在 我们所说的“小时”,其意为 小时辰。
年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共行一百十七年)以寅月为正 月,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此种岁首符合我国人民以 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等等的季节划分法。如以 子月、丑月为正月,其时正冷,不符合春季的要求。
在先秦时代,每月还有特定的名称,如正月
为孟陬,四月为除,九月为玄,十月为阳。 《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国语· 越 语》:“至于玄月。”后来进一步繁琐,别 称越来越多。
阳历 全称“太阳历”。是以太阳年为单位的 历法。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 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月的长短 则由人意规定,和月相盈亏无关。一年中分 为若干个月也由人意规定。现今大多数国家 通用的阳历是罗马的儒略· 凯撒于公元前46年 始创的,称做“儒略历”。后经罗马教皇格 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目前 所用的公历,又叫格列高利历。以耶稣诞生 年为公元元年,“公元”的全称为“公历纪 元”。
贵州省贵阳市2018年中考真题试题(历史 解析版)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 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从英、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大批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
该事件开始于()A. 1839年6月3日B. 1840年8月9日C. 1841年7月17日D. 1842年10月10日【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缉拿烟贩开展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虎门当众销毁鸦片。
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A项符合题意;BCD与题干的“虎门销烟”开始时间不符,故此题选A。
2. 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成立大会上说:“今天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黄埔军校创办于()A. 民国11年B. 民国12年C. 民国13年D. 民国14年【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以培养军事政治人才为目的,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912年是民国1年,1924-1912+1=13。
1924年是民国13年,故C符合题意;民国11年是1922年,民国12年是1923年,民国14年是1925年。
故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点睛】中华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民国某某年=公元某某年-1911年,或者是公元某某年=民国某某年+1911年,因此中华民国十三年换算为公元纪年为:13+1911=1924(年)。
3.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发生在下图中的()A. a处B. b处C. c处D. d处【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处是湘江,渡过湘江后,红军损失过半。
故A不符合题意;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围剿计划,图中b处是赤水河,故B项符合题意。
民国至唐朝公元与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
民国至唐朝公元与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民国民国民国三十八年公元 1949年己丑年民国民国三十七年公元 1948年戊子年民国民国三十六年公元 1947年丁亥年民国民国三十五年公元 1946年丙戌年民国民国三十四年公元 1945年乙酉年民国民国三十三年公元 1944年甲申年民国民国三十二年公元 1943年癸未年民国民国三十一年公元 1942年壬午年民国民国三十年公元 1941年辛巳年民国民国二十九年公元 1940年庚辰年民国民国二十八年公元 1939年己卯年民国民国二十七年公元 1938年戊寅年民国民国二十六年公元 1937年丁丑年民国民国二十五年公元 1936年丙子年民国民国二十四年公元 1935年乙亥年民国民国二十三年公元 1934年甲戌年民国民国二十二年公元 1933年癸酉年民国民国二十一年公元 1932年壬申年民国民国二十年公元 1931年辛未年民国民国十九年公元 1930年庚午年民国民国十八年公元 1929年己巳年民国民国十七年公元 1928年戊辰年民国民国十六年公元 1927年丁卯年民国民国十五年公元 1926年丙寅年民国民国十四年公元 1925年乙丑年民国民国十三年公元 1924年甲子年民国民国十二年公元 1923年癸亥年民国民国十一年公元 1922年壬戌年民国民国十年公元 1921年辛酉年民国民国九年公元 1920年庚申年民国民国八年公元 1919年己未年民国民国七年公元 1918年戊午年民国民国六年公元 1917年丁巳年民国民国五年公元 1916年丙辰年民国民国四年公元 1915年乙卯年民国民国三年公元 1914年甲寅年民国民国二年公元 1913年癸丑年民国民国元年公元 1912年壬子年清清溥仪宣统三年公元 1911年辛亥年清溥仪宣统二年公元 1910年庚戌年清溥仪宣统元年公元 1909年己酉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四年公元 1908年戊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丁未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二年公元 1906年丙午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一年公元 1905年乙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年公元 1904年甲辰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九年公元 1903年癸卯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八年公元 1902年壬寅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七年公元 1901年辛丑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年庚子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五年公元 1899年己亥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戊戌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年丁酉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二年公元 1896年丙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 1895年乙未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年公元 1894年甲午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九年公元 1893年癸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八年公元 1892年壬辰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七年公元 1891年辛卯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六年公元 1890年庚寅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五年公元 1889年己丑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年戊子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三年公元 1887年丁亥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二年公元 1886年丙戌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一年公元 1885年乙酉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年公元 1884年甲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九年公元 1883年癸未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八年公元 1882年壬午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辛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六年公元 1880年庚辰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五年公元 1879年己卯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四年公元 1878年戊寅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年公元 1877年丁丑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年公元 1876年丙子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公元 1875年乙亥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三年公元 1874年甲戌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二年公元 1873年癸酉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一年公元 1872年壬申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十年公元 1871年辛未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九年公元 1870年庚午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八年公元 1869年己巳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七年公元 1868年戊辰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六年公元 1867年丁卯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五年公元 1866年丙寅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四年公元 1865年乙丑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三年公元 1864年甲子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二年公元 1863年癸亥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 1862年壬戌年清文宗奕詝咸丰十一年公元 1861年辛酉年清文宗奕詝咸丰十年公元 1860年庚申年清文宗奕詝咸丰九年公元 1859年己未年清文宗奕詝咸丰八年公元 1858年戊午年清文宗奕詝咸丰七年公元 1857年丁巳年清文宗奕詝咸丰六年公元 1856年丙辰年清文宗奕詝咸丰五年公元 1855年乙卯年清文宗奕詝咸丰四年公元 1854年甲寅年清文宗奕詝咸丰三年公元 1853年癸丑年清文宗奕詝咸丰二年公元 1852年壬子年清文宗奕詝咸丰元年公元 1851年辛亥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十年公元 1850年庚戌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九年公元 1849年己酉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八年公元 1848年戊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七年公元 1847年丁未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六年公元 1846年丙午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五年公元 1845年乙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四年公元 1844年甲辰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三年公元 1843年癸卯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二年公元 1842年壬寅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一年公元 1841年辛丑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年公元 1840年庚子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九年公元 1839年己亥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八年公元 1838年戊戌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七年公元 1837年丁酉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六年公元 1836年丙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五年公元 1835年乙未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四年公元 1834年甲午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三年公元 1833年癸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二年公元 1832年壬辰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一年公元 1831年辛卯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年公元 1830年庚寅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九年公元 1829年己丑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八年公元 1828年戊子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七年公元 1827年丁亥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六年公元 1826年丙戌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五年公元 1825年乙酉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四年公元 1824年甲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年公元 1823年癸未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年公元 1822年壬午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公元 1821年辛巳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五年公元 1820年庚辰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四年公元 1819年己卯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三年公元 1818年戊寅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二年公元 1817年丁丑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一年公元 1816年丙子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年公元 1815年乙亥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九年公元 1814年甲戌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八年公元 1813年癸酉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七年公元 1812年壬申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六年公元 1811年辛未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五年公元 1810年庚午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四年公元 1809年己巳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三年公元 1808年戊辰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二年公元 1807年丁卯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一年公元 1806年丙寅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年公元 1805年乙丑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九年公元 1804年甲子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八年公元 1803年癸亥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七年公元 1802年壬戌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六年公元 1801年辛酉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五年公元 1800年庚申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四年公元 1799年己未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三年公元 1798年戊午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年公元 1797年丁巳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公元 1796年丙辰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六十年公元 1795年乙卯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九年公元 1794年甲寅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八年公元 1793年癸丑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七年公元 1792年壬子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六年公元 1791年辛亥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 1790年庚戌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四年公元 1789年己酉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三年公元 1788年戊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二年公元 1787年丁未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一年公元 1786年丙午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年公元 1785年乙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九年公元 1784年甲辰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八年公元 1783年癸卯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七年公元 1782年壬寅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六年公元 1781年辛丑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五年公元 1780年庚子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四年公元 1779年己亥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三年公元 1778年戊戌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二年公元 1777年丁酉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一年公元 1776年丙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年公元 1775年乙未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九年公元 1774年甲午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八年公元 1773年癸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七年公元 1772年壬辰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六年公元 1771年辛卯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五年公元 1770年庚寅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四年公元 1769年己丑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三年公元 1768年戊子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二年公元 1767年丁亥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一年公元 1766年丙戌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年乙酉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九年公元 1764年甲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3年癸未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七年公元 1762年壬午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六年公元 1761年辛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60年庚辰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四年公元 1759年己卯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三年公元 1758年戊寅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二年公元 1757年丁丑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一年公元 1756年丙子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年公元 1755年乙亥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九年公元 1754年甲戌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八年公元 1753年癸酉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七年公元 1752年壬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六年公元 1751年辛未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五年公元 1750年庚午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四年公元 1749年己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三年公元 1748年戊辰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二年公元 1747年丁卯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一年公元 1746年丙寅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年公元 1745年乙丑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九年公元 1744年甲子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八年公元 1743年癸亥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七年公元 1742年壬戌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六年公元 1741年辛酉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 1740年庚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 1739年己未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 1738年戊午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年公元 1737年丁巳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公元 1736年丙辰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年乙卯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年甲寅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年癸丑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十年公元 1732年壬子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九年公元 1731年辛亥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八年公元 1730年庚戌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七年公元 1729年己酉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六年公元 1728年戊申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五年公元 1727年丁未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四年公元 1726年丙午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三年公元 1725年乙巳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甲辰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癸卯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 1722年壬寅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六十年公元 1721年辛丑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九年公元 1720年庚子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 1719年己亥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七年公元 1718年戊戌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丁酉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年丙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四年公元 1715年乙未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三年公元 1714年甲午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二年公元 1713年癸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一年公元 1712年壬辰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年公元 1711年辛卯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九年公元 1710年庚寅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八年公元 1709年己丑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七年公元 1708年戊子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六年公元 1707年丁亥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 1706年丙戌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 1705年乙酉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三年公元 1704年甲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二年公元 1703年癸未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02年壬午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年公元 1701年辛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九年公元 1700年庚辰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八年公元 1699年己卯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 1698年戊寅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 1697年丁丑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五年公元 1696年丙子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四年公元 1695年乙亥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三年公元 1694年甲戌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二年公元 1693年癸酉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一年公元 1692年壬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年公元 1691年辛未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九年公元 1690年庚午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八年公元 1689年己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 1688年戊辰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 1687年丁卯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五年公元 1686年丙寅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 1685年乙丑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年甲子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 1683年癸亥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 1682年壬戌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年公元 1681年辛酉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九年公元 1680年庚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八年公元 1679年己未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七年公元 1678年戊午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六年公元 1677年丁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五年公元 1676年丙辰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四年公元 1675年乙卯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三年公元 1674年甲寅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二年公元 1673年癸丑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2年壬子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年公元 1671年辛亥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九年公元 1670年庚戌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八年公元 1669年己酉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七年公元 1668年戊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六年公元 1667年丁未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年公元 1666年丙午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年公元 1665年乙巳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年公元 1664年甲辰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年公元 1663年癸卯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元年公元 1662年壬寅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辛丑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七年公元 1660年庚子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六年公元 1659年己亥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五年公元 1658年戊戌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四年公元 1657年丁酉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三年公元 1656年丙申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二年公元 1655年乙未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一年公元 1654年甲午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年公元 1653年癸巳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九年公元 1652年壬辰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八年公元 1651年辛卯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七年公元 1650年庚寅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六年公元 1649年己丑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五年公元 1648年戊子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四年公元 1647年丁亥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三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二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公元 1644年甲申年明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五年公元 1661年辛丑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四年公元 1660年庚子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三年公元 1659年己亥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二年公元 1658年戊戌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一年公元 1657年丁酉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年公元 1656年丙申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九年公元 1655年乙未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八年公元 1654年甲午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七年公元 1653年癸巳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六年公元 1652年壬辰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五年公元 1651年辛卯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四年公元 1650年庚寅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三年公元 1649年己丑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二年公元 1648年戊子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元年公元 1647年丁亥年南明唐王朱韦金绍武元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粤)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二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元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南明福王朱由菘弘光元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年甲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六年公元 1643年癸未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五年公元 1642年壬午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四年公元 1641年辛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三年公元 1640年庚辰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年己卯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一年公元 1638年戊寅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年公元 1637年丁丑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九年公元 1636年丙子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八年公元 1635年乙亥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七年公元 1634年甲戌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六年公元 1633年癸酉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五年公元 1632年壬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辛未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庚午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二年公元 1629年己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戊辰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七年公元 1627年丁卯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六年公元 1626年丙寅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五年公元 1625年乙丑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四年公元 1624年甲子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三年公元 1623年癸亥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二年公元 1622年壬戌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 1621年辛酉年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七年公元 1619年己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公元 1618年戊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五年公元 1617年丁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公元 1616年丙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 1615年乙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二年公元 1614年甲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一年公元 1613年癸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年公元 1612年壬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九年公元 1611年辛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年庚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七年公元 1609年己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六年公元 1608年戊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五年公元 1607年丁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四年公元 1606年丙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三年公元 1605年乙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604年甲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一年公元 1603年癸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年公元 1602年壬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九年公元 1601年辛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八年公元 1600年庚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七年公元 1599年己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六年公元 1598年戊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五年公元 1597年丁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四年公元 1596年丙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三年公元 1595年乙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二年公元 1594年甲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一年公元 1593年癸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年公元 1592年壬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九年公元 1591年辛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八年公元 1590年庚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七年公元 1589年己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六年公元 1588年戊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五年公元 1587年丁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四年公元 1586年丙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三年公元 1585年乙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二年公元 1584年甲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一年公元 1583年癸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公元 1582年壬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九年公元 1581年辛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八年公元 1580年庚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七年公元 1579年己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六年公元 1578年戊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五年公元 1577年丁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 1576年丙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年公元 1575年乙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年公元 1574年甲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癸酉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六年公元 1572年壬申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公元 1571年辛未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公元 1570年庚午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三年公元 1569年己巳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公元 1568年戊辰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 1567年丁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五年公元 1566年丙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四年公元 1565年乙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三年公元 1564年甲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二年公元 1563年癸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一年公元 1562年壬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年公元 1561年辛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年庚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八年公元 1559年己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七年公元 1558年戊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六年公元 1557年丁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五年公元 1556年丙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四年公元 1555年乙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三年公元 1554年甲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二年公元 1553年癸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公元 1552年壬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年公元 1551年辛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九年公元 1550年庚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八年公元 1549年己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七年公元 1548年戊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六年公元 1547年丁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五年公元 1546年丙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四年公元 1545年乙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三年公元 1544年甲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二年公元 1543年癸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一年公元 1542年壬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年公元 1541年辛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九年公元 1540年庚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八年公元 1539年己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七年公元 1538年戊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六年公元 1537年丁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五年公元 1536年丙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四年公元 1535年乙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三年公元 1534年甲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二年公元 1533年癸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一年公元 1532年壬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年公元 1531年辛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 1530年庚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八年公元 1529年己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七年公元 1528年戊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六年公元 1527年丁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五年公元 1526年丙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年公元 1525年乙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年公元 1524年甲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公元 1523年癸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 1522年壬午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公元 1521年辛巳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五年公元 1520年庚辰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四年公元 1519年己卯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三年公元 1518年戊寅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二年公元 1517年丁丑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一年公元 1516年丙子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年公元 1515年乙亥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九年公元 1514年甲戌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公元 1513年癸酉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七年公元 1512年壬申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六年公元 1511年辛未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五年公元 1510年庚午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四年公元 1509年己巳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 1508年戊辰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公元 1507年丁卯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公元 1506年丙寅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八年公元 1505年乙丑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七年公元 1504年甲子年。
2017高考历史复习考点: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经济属于典型的农耕经济。
辽阔的平原、肥沃的⼟地、适宜的⽓候、纵横的河流,为农业⽣产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56年),随着铁器、⽜耕的使⽤,⼩农经济形成,以家庭为⽣产、⽣活单位,“男耕⼥织”,农业与家庭⼿⼯业相结合,这种⽣产经营模式延续于整个中国古代,直到近代才逐步解体。
与⼩农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古代⼟地所有制以私有制为主体,⼟地兼并伴随其整个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业长期处于世界地位,特别是在⾦属冶炼、纺织、陶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营⽅式主要有家庭⼿⼯业、官营⼿⼯业和私营⼿⼯业三种形态。
商业领域,尽管统治者实⾏重农抑商政策,但由于经济规律的作⽤,我国古代商业依然得到很⼤发展。
古代⼿⼯业和商业毕竟从属于农业,其发展⽔平明显受到农业的制约,只是作为农业的补充⽽存在,⽆法独⽴发展。
明清时期,在⾃然经济的母体中开始孕育资本主义⽣产关系的萌芽,但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其发展,也阻碍了中国向近代⼯业⽂明的演进,最终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伍。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主题有两条重要线索:⼀是从古代经济的基本类型来看,农业、⼿⼯业和商业构成了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三个经济部门;⼆是从经济的性质来看,原始社会、奴⾪社会、封建社会都是以⾃然经济为主导的,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产关系的萌芽。
①中国农业独⽴发展、⾃成体系。
铁犁⽜耕的出现、封建⼟地所有制的确⽴,促进了⼩农经济的形成。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产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②古代中国⼿⼯业脱胎于古代农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业三种形态。
中国古代⼿⼯业具有历史悠久、素称发达、技术⾼超、⼯艺精湛、质地优良和长期处于世界地位的特点。
③中国古代农业、⼿⼯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兴起和繁荣。
从春秋战国时期⼤商⼈的崛起到明清地域商⼈群体的兴起,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由官府垄断到地域范围不断发展扩⼤、城镇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的特点。
关于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
关于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一、世纪:100年一个世纪,百位前面数值加1,例: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0+1=11,所以,公元11世纪;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2+1=3,所以,公元前3世纪;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0+1=1,所以,公元前1世纪;例:公元9年(西汉结束),0+1=1,所以,公元1世纪。
二、年代:10年一个年代1.早期(初期):世纪头二十年例:20世纪早期,1900——1919年左右;例:前594(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元前6世纪早期。
2.上半期:世纪前50年例:1800年——1850年左右,19世纪上半期。
3.中期:40——60年代例: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9世纪中期。
4.后半期:世纪后50年代例:1851年——1899年,18世纪后半期。
5.晚期:80——90年代例:1885年(汽车产生),1898年(戊戌变法),19世纪晚期;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6世纪晚期。
三、××纪元多少年1.××纪元多少年是公历多少年:计算方法:纪元开始+多少年-1 例:洪武十三年是:1368(洪武元年)+13-1=138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例:道光二十年是:1821(道光元年)+20-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例:中华民国26年是公历多少年:1912(民国元年)+26-1=1937年(抗战爆发,南京大屠杀)2.现年是××纪元多少年:计算方法:现年-纪元开始+1例:1894年是光绪多少年:1894-1875(光绪元年)+1=光绪20年(甲午中日战争)例:1949年是中华民国多少年:1949-1912(民国元年)+1=民国38年(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注:洪武元年、道光元年、光绪元年等材料一般会告诉。
民国元年1912年要掌握。
四、某事件距今多少年计算方法:现年-事件发生年例:2009年是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确立多少年:2009年-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确立)年五、两者间隔1.两者都是公元前或两者都是公元后:计算方法:数值直接相减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多大?551―479=72例:今年是京张铁路通车(1909年)多少周年?2009-1909=1002.一个公元前,一个公元后:计算方法:数值相加后减1,例:中国奴隶社会结束(公元前476年)和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公元476年)相距多少年:476+476-1=951年。
国号、年号、庙号、谥号(历史纪年法) 高考历史常识
2、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按习惯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 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 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 这样一世纪只有99年,变成公元1年~ 99年,以后的每个世纪仍 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 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 299 年,„„。 公元前一世纪为公元前99年~公元前1年„„ 。
二、 干支纪年法
干支,天干地支的简称,其字如下: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时,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互相配合,以每二个字成 为一个数,即以天干首字甲,地支首字子合为“甲子”的称第 一年,依次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直到最后癸 亥为第六十年。其六十年一个循环。 干支还可以用来纪月纪日纪时。 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重要的干支纪年: 甲午战争(1894年),戊戌变法(1898年),辛酉政变 (1861年,同治帝),辛丑条约(1901年),辛亥革命(1911 年武昌起义)。历代皇帝庙号源自谥号、年号一览表(部分)年号
建元 建武
黄龙
黄初
太康
永初 天监
贞观 永徽 开宝
太平兴国
庆历
绍兴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 魏文帝、晋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 宋太祖、元世祖等。 明清时期则多称年号(明朝也常称庙号),如永乐帝(明成 祖)、康熙帝、嘉庆帝、光绪帝。
六、公元纪年 1、公元纪年的由来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 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纪年起算点(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XX年,在此以后的 时间称公元XX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 年)。我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0:中华民国的创建(含答案)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基础闯关★★知识点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如图历史事件发生于()A.1905年 B.1911年C.1912年D.1913年【答案】C【解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故题干历史事件发生于1912年。
故选C。
2.中华民国建立后,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A.孙中山 B.袁世凯 C.黎元洪 D.宋教仁【答案】A【解析】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建立后,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故选A。
3.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
“民国三十八年”应该是公历()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9年【答案】D【解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2年是民国元年。
民国三十八年,1912+38-1=1949.“民国三十八年”应该是公历1949年。
故选D。
4.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是指()A.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鸦片战争爆发【答案】A【解析】20世纪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次,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走上独立自强的道路;第三次,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对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综合国力日渐增强。
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5.“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成为历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中考历史 年代换算 开放性主观题答题模板
方法速查——年代换算一、解题知识必备1.公元纪年的界公元纪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元年为界。
元年前称为公元前××年,元年后称为公元××年。
每一个10年为一个年代,例:30年代指30~39。
2.世纪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前20年为世纪的初期,后20年为世纪的末期。
3.中华民国纪年是从中华民国建立开始纪年的方式,称作中华民国××年,简称民国××年。
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第1年,即中华民国元年,与公元纪年相差1911年。
二、年代计算方法1.世纪纪年的计算方法(1)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
举例:公元1840年就是19世纪,只要在百位“8”上加1就行了;公元前2070年就是公元前21世纪,也是在百位“0”上加1就行。
(2)世纪换为年代:一个世纪(100年)的跨度。
举例:19世纪指从1800~1899年;公元前6世纪指从公元前599~公元前500年。
(3)世纪初和世纪末的区分: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后期),小数为初期(前期);公元前大数为初期(前期),小数为末期(后期)。
举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
而像1999年澳门回归,就是20世纪末。
例1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据图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解析世纪纪年法需要在百位“2”上加1,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
又因为公元前大数为初期,那么公元前273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前期。
答案 A2.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1)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差。
如:前190—前145年,其时间差应该是190-145=45。
(2)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
如:前6年—公元57年,其时间差是6+57-1=62。
例2秦朝(前221~前207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知识整合:1、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2、中外近代化的探索比较:西方近代化探索:思想解放——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中国近代化探索: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解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同点:中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
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过程。
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近代是被迫打开了国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受西方影响较大。
3、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公元纪年=1911+国民纪年4、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5、区别: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不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
6、洋务运动与同时期的改革比较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861年中国洋务运动;都是维护改革者统治,在中国维护封建统治,俄日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7、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中国没有发动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明治维新成功:原因,进行倒幕运动,打击封建势力。
8、孙中山与华盛顿比较:都创建民主共和国。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孙中山与毛泽东、邓小平联系:9、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个政权的更迭:清政府:1912年垮台。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在南京成立。
北洋军阀政府:1927年北伐战争中被推翻。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蒋介石建立,1949年渡江战役后推翻。
10、促进思想解放的事件。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近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现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国外: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11、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
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一、公元纪年的由来。
以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纪年,作为纪年开始时的标志,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采用这一纪年方式。
二、公元纪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元年为界,元年前称为公元前××年,元年后称为公元××年。
每一个10年为一个年代,例:30年代指30-39。
三、世纪纪年。
一个世纪为100年,前20年为世纪的初期,后20年为世纪的末期。
如由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例,公元1840年就是19世纪,只要在百位“8”上加1就行了,公元前也是如此,例,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纪。
如由世纪换为年代,需知道一个世纪的跨度,例,19世纪指从1800年-1899年。
但是注意,公元前6世纪指从公元前599年-公元前500年。
比如,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请转化为世纪纪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
而像1999年澳门回归,就是20世纪末。
在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小数为初期,而公元前恰恰相反,大数为初期,小数为末期。
四、计算年代。
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差,例: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而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例:光武帝(公元前6年—57年),那他的年龄是6+57-1=62。
五、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公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其方法是:已知公元××××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已知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则公式为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
这种方法换算出的结果不需再加或再减一年,一步就可得出所要换算的结果。
近代年号纪年和公元纪年对照表和算法
近代年号纪年和公元纪年对照表
序号朝代帝号姓名年号干支起止公元起止
1 清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18)甲申一辛丑1644—1661
2 清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61)壬寅一壬寅1662—1722
3 清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13)癸卯一乙卯1723—1735
4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60)丙辰一乙卯1736—1795
5 清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25)丙辰一庚辰1796—1820
6 清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30)辛巳一庚戌1821—1850
7 清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11)辛亥一辛酉1851—1861
8 清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13)壬戌一甲戌1862—1874
9 清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34)乙亥一戊申1875—1908
10 清清宣统爱新觉罗溥仪宣统(03)已酉一辛亥1909—1911
11 中华民国民国(38)壬子一已丑1912—1949
12 伪满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康德(12)1934—1945
常见非公元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顺治年+1643=公元年,康熙年+1661=公元年,雍正年+1722=公元年,乾隆年+1735=公元年,嘉庆年+1795=公元年,道光年+1820=公元年,咸丰年+1850=公元年,同治年+1861=公元年,光绪年+1874=公元年,宣统年+1908=公元年,民国年+1911=公元年,康德年+1933=公元年,例如:康熙八年=8+1661=公元1669年。
中国近代(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纪年、公元年份、干支对照简表
37
1948
戊子
38
1949
己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份干支对照表
公元年份
干支
1949
己丑
1950
庚寅
1951
辛卯
1952
壬辰
1953
癸巳
1954
甲午
1955
乙未
1956
丙申
1957
丁酉
1958
戊戌
1959
己亥
1960
庚子
1961
辛丑
1962
壬寅
1963
癸卯
1964
甲辰
1965
乙巳
1966
丙午
1967
丁未
1968
戊申
1969
己酉
1970
庚戌
1971
辛亥
1972
壬子
1973
癸丑
1974
甲寅
1975
乙卯
1976
丙辰
1977
丁巳
1978
戊午
1979
己未
1980
庚申
1981
辛酉
1982
壬戌
1983
癸亥
1984
甲子
1985
乙丑
1986
丙寅
1987
丁卯
1988
戊辰
1989
己巳
1990
庚午
1991
辛未
1992
中华民国年份干支对照表
国号纪年
公元年份
干支
民国元年
1912
壬子
2
1913
癸丑
3
1914
甲寅
历史上几种常用纪年法
历史上几种常用纪年法一、帝王纪年(帝号或年号纪年)①教材在叙述中国历史时,常常用象“汉文帝统治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和“贞观时期”,这样的方法来表示时间概念,这种用帝王的谥号,庙号和年号的纪年方法,就是帝王纪年法。
②西周至秦朝时期,采用帝号纪年,如周宣王二年,鲁隐公元年、秦二世元年。
③从汉武帝开始,皇帝有年号,采用年号纪年。
如开皇元年,贞观十三年,庆历四年,顺治五年,乾隆三十年。
二、天干地支纪年法①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②干支纪年时,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互相配合,以每二个字成为一个数,即以天干首字甲,地支首字子合为“甲子”的称第一年,依次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直到最后癸亥为第六十年。
六十年一个循环。
干支还可纪月日时。
③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重要的干支纪年:甲午战争(1894年),戊戌变法(1898年),辛酉政变(1861年,同治帝),辛丑条约(1901年),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
三、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如何快速推算公元年份与干支年份?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
如果公元年份最后一位是1,这一年必定是“辛×”年,如1901年辛丑年,1911年辛亥年。
反之,如果干支年份“辛X”,则公元年份最后一位一定是1。
其他数字依次类推。
四、民国纪年①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建立,同时决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由此历史上又出现了所谓的民国纪年。
这种纪年方法,月日同公历一样,不必换算。
②中华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年如1937年是民国多少年,只要减去1911年,就可算出是民国26年。
反之,知道民国多少年,要换算公历,加上1911年,便可得出答案。
五、黄帝纪年①是以黄帝降生之年为元年。
【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10《中华民国的创建》课时练习题 (14)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中华民国的创建》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9·广西中考模拟)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A.建立了同盟会B.创立了兴中会C.领导了强学会D.创立了中华民国2.(2019·江苏中考模拟)某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
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下列哪一选项最符合上述材料?()A.自强求富B.维新变法C.民主科学D.三民主义3.(2019·辽宁中考模拟)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终于接受中华民国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正式退位。
这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A.成立中华民国B.推行“三民主义”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D.颁布《临时约法》4.(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下图是一张民国清华学校毕业证书,该生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A.1925年B.1926年C.1927年D.1928年5.(2019·四川初二期末)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中华民国成立C.中共“一大”的召开D.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结束6.(2018·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初二期中)下列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同盟会章程》二、填空题7.(2019·安徽初三期末)按要求写出下列法律文献:(1)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________》。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我们假设民国元年(1912年)的前一年(1911年)为民国0年,在民国0年(1911年)的基础上换算出民国多少年或公元哪一年。
用数轴表示为
公元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
·
·
·
民国0年
1年
2年
3年……
其方法是:已知公元2022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2022年-1911年=民国2022年;已知民国2022年,换算成公元2022年,则公式为公元2022年=民国2022年+1911年。
这种方法换算出的结果不需再加或再减一年,一步就可得出所要换算的结果。
还是以上面的举例为例,计算1937年是民国几年,根据公式可得,1937-1911=26;计算民国36年是公元哪一年,根据公式可得,36+1911=1947。
运用以上方法,既简便,又省时,极大地提高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速度。
浅谈民国纪年法的由来以及换算方法
浅谈民国纪年法的由来以及换算方法打开文本图片集请同学们先欣赏下面两道颇具特色的选择题:例1.(2018·福建)如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A.1921年B.1922年C.1931年D.1932年例2.(2018·广东)如题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明确时间概念,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也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要求,上面两道中考历史试题就不约而同地践行了这一要求。
这两道试题,依托新课程资源而非教科书,从实物史料“公司股份凭据”和“任命状”的时间切入,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历史和计算年代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时间要素,体现了新课改培养学生时空素养的理念。
试题图文并茂,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可谓匠心独运,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做起来又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它涉及民国纪年的一些基本常识,而这些常识又是原来人教版教材没有涉及的,如“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是公元哪一年”“中华民国五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而要准确答题就必须了解民国纪年的相关知识。
在学习1912—1949年这一段历史时,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有关民国纪年的问题。
历史由来:简单地说,民国纪年法就是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方法。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由此,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始出现民国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为了与世界同步接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不再使用民国纪年。
教材描述:人教版旧教材并没有提及民国纪年问题,只说“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公元与国民纪年换算方法
公元与国民纪年换算方法
黄书欣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年(卷),期】1994(000)0Z1
【摘要】公元与国民纪年换算方法中国历史常见的纪年方法有干支、年号、公元、民国等几种而公元与民国纪年方法的换算又是初中学生较难掌握而应掌握的。
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取得了的良好的效果。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换算基本规律。
通过学习,学生已知民国元年是191...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黄书欣
【作者单位】方正县第四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公元纪年如何转化为干支纪年 [J], 邹远航
2.浅谈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J], 曹飞龙
3.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对应技巧 [J], 曾鹏
4.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互换的几种方法 [J], 刘彦林
5.同余思想在藏历纪年与公元纪年相互换算中的应用 [J], 赵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国三十六年是哪一年
民国三十六年是哪一年
民国三十六年是1947年。
民国纪年法是以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法,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方法。
当时规定与公元纪年法并行。
但官方,个人档案中多用民国纪年法。
民国年换算:公元纪年减去1911,得出民国多少年。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等人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标志着中国封建统治的结束,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元年、新纪元。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从这一天开始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了,后来中国国民党为了纪念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国民党便将1912年定为中华民国元年。
1912年1月1日即为民国元年元月元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假设民国元年(1912年)的前一年(1911年)为民国0年,在民国0年(1911年)的基础上换算出民国多少年或公元哪一年。
用数轴表示为
公元1911年1912年1913年1914年……
····民国0年1年2年
3年……
其方法是:已知公元××××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已知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则公式为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
这种方法换算出的结果不需再加或再减一年,一步就可得出所要换算的结果。
还是以上面的举例为例,计算1937年是民国几年,根据公式可得,1937-1911=26;计算民国36年是公元哪一年,根据公式可得,36+1911=1947。
运用以上方法,既简便,又省时,极大地提高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速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