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各种植密度换算表
玉米各种植密度换算表
5米行长 种植株数
65(cm) 1.97尺
折算成 5米行长 厘米 种植株数
112500 7500 0.60 0.20 25.3
0.54 0.18 28.1 0.49 0.16 30.9 0.45 0.15 33.7 0.41 0.14 36.5
120000 8000 135000 9000
0.56 0.19 27.0 0.50 0.16 30.4
60000 4000 1.12 0.37 13.5
1.01 0.33 15.0 0.92 0.30 16.5 0.84 0.28 18.0 0.78 0.26 19.5
67500 4500 1.00 0.33 15.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90 0.30 16.9 0.82 0.27 18.6 0.75 0.25 20.2 0.69 0.23 21.9
5米行长 种植株数
65(cm) 1.97尺
折算成 5米行长 厘米 种植株数
70000 4667 0.96 0.32 15.7
0.87 0.29 17.5 0.79 0.26 19.2 0.72 0.24 21.0 0.67 0.22 22.7
72000 4800 0.94 0.31 16.2
0.84 0.28 18.0 0.77 0.25 19.8 0.70 0.23 21.6 0.65 0.21 23.4
45000 3000 1.50 0.49 10.1
1.35 0.44 11.2 1.22 0.40 12.4 1.12 0.37 13.5 1.04 0.34 14.6
49500 3300 1.36 0.45 11.1
1.22 0.40 12.4 1.11 0.37 13.6 1.02 0.34 14.8 0.94 0.31 16.1
玉米种植密度多少为好呢?
玉米种植密度多少为好呢?玉米种植的株行距,要根据品种类比、土地状况及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科学计算,既不能过密,也不能太松稀。
随着现在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的提高,特别是紧凑耐密的高产和抗倒伏杂交品种推广,玉米进行合理性的密植可以取得显著性的增产效果。
那么如何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呢?一、根据品种特性决定1、根据品种特性决定密度①杂交平展型中晚熟玉米:具有株型高大、叶片宽多、穗位以上叶片和主杆夹角较大的特点,亩种植密度3000-3500株。
②杂交竖叶型早熟耐密玉米:具有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位以叶片与主杆夹角较小的特点,适合在收麦后播种,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
③中间型。
此类品种介于紧凑型和平展型之间,大部分属于中早熟耐密品种,适合麦垄或油菜地套种,亩种植密度3500-4500株。
2、根据亩产量和品种特性决定种植密度①400-500公斤/亩的产量地块,杂交平展型玉米品种亩种植密度3000株,杂交紧凑型玉米品种亩种植密度4000株。
②500-600公斤/亩的产量地块,杂交平展叶型玉米品种亩种植密度3500株,杂交紧凑型中晚熟大穗玉米品种亩种植密度3700-4000株,杂交紧凑竖叶中穗型玉米品种亩种植密度4500株。
③亩产量在650公斤的地块,杂交紧凑中穗型亩种植密度5000-5500株,杂交紧凑大穗型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
二、根据土地状况决定种植密度土壤肥力高、土质轻、通透性好、保墒保水性强的地块,适合密植;土壤肥力低、土层薄、土质粘重、透气透水差、保墒保水性差的地块适合稀植。
三、根据玉米生育期长短决定种植密度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抗倒伏型和株型紧凑的品种适合密植,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抗倒性差和株型平展的品种适合稀植;大穗型品种适合稀植,中、小穗型品适合密植;高秆品种适合稀植,矮秆品种适合密植。
四、根据自然条件决定种植密度降水多、灌溉条件便利的适合密植,降水少、灌溉条件差的适合稀植;透光透风条件好的地块适合密植,透光透风条件差的适合稀植。
中科玉505玉米种植密度
中科玉505玉米种植密度
摘要:
1.中科玉505玉米品种简介
2.中科玉505玉米种植密度及管理要点
3.提高中科玉505玉米产量的方法
4.总结
正文:
中科玉505玉米品种是我国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出的超高产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已通过国家黄淮海、东华北、西北、西南、东南等五大玉米主产区审定,以及山东、河北、安徽、湖北等7个省市审定或引种备案。
中科玉505在黄淮海夏播青贮玉米组出苗至收获期93.1天,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早熟2.8天。
关于中科玉505的种植密度,一般建议株行距为(25~28)厘米×60厘米,留苗密度为6.00~6.75万株/公顷,实收株数为6.00万株/公顷左右。
这种密度有利于发挥中科玉505的产量潜力。
要提高中科玉505的产量,关键在于合理的管理。
首先,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播种时选择适宜的天气和土壤条件。
其次,生长期间要适时追肥、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影响。
最后,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总之,要种植好中科玉505,关键在于掌握合适的种植密度和管理要点。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中科玉505的产量优势,为我国粮食生产做
出贡献。
不同种植密度保苗量
种植密度和保苗量因作物种类、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而异。
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作物,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每株作物的营养空间减少,导致单株产量降低,但总体产量可能因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以下是一些常见作物的种植密度和保苗量:
小麦:在华北地区,小麦的种植密度通常为每亩15-20万株,保苗量也在这个范围内。
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种植密度和保苗量可能有所不同。
玉米:在东北地区,玉米的种植密度通常为每亩3000-4000株,保苗量也在这个范围内。
在华北地区,玉米的种植密度通常为每亩4000-6000株。
在西南地区和南方地区,玉米的种植密度可能更高。
水稻: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稻的种植密度通常为每亩1.5-2万穴,每穴3-5株苗。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种植密度可能会降低。
大豆:在东北地区,大豆的种植密度通常为每亩1.5-2万株,保苗量也在这个范围内。
在华北地区,大豆的种植密度可能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种植密度和保苗量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以及作物的品种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影响非常大。
本文将介绍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是玉米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资源,提高玉米单产。
下面将分别介绍高密度种植和低密度种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 高密度种植高密度种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播种数量较多的玉米种子,通常 5-7万/亩。
高密度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玉米产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会导致玉米生长缓慢,不利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此外,高密度种植还容易产生病害和虫害,对玉米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对提高玉米产量非常关键。
一般而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5万/亩,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和水源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品种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和抗逆能力也不同。
下面将分别介绍高产品种和抗逆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产品种是指玉米单产较高的品种,这种品种具有生长快、叶面积大、耐寒抗旱的特点。
与传统品种相比,高产品种还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玉米生产效益,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然而,高产品种也有不足之处,如高产品种的生长期短,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
2. 抗逆品种抗逆品种是指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良好生长的品种,如耐旱、耐寒、耐盐和抗病等品种。
抗逆品种具有稳定高产的特点,即使在水源不足、气温较低或土质较差的环境下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因此,选择抗逆品种可以减少玉米生产中的风险,提高产量和效益。
总结: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品种是保证玉米产量稳定增长的关键。
在实际生产中,要结合栽培区域的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种植策略,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不同品种种植密度试验
增 加而 降低 。空秆 率和秃 尖 长随着 密度 的增 加逐渐 增 加 ; 长 、 粗和 茎粗 随着 密度 的增加 而逐 渐减 少 。随 穗 穗 着 密度 的增加 百粒 重逐 渐减少 。穗 粒数 虽然 随着 密度 的增加 而逐 渐减 少 , 群体 产量 的表 现却是 不 一样 的 。 但
垦 单 5号和德 美亚 1 号呈 现先 增加 后减 少 的趋势 ; 垦单 1 号 则呈 现逐 渐减 少 的趋势 。 3
通 过 2 1 年 的试 验初 步 摸 索 出 , 01 3个 玉米 品种 在 黑龙 江 省 八 五 。 农 场 适 宜 的种 植 密 度 分别 为 垦 单 5
号 :. 0 . 5万株 / m ; 单 1 7 5 ~8 2 h 垦 3号 : . 万 株/ m 德美 亚 1号 :. 75 h ; 9 0万株 / m h 。 (2 ) 0 2
2 5 产 量 结 果 调 查 .
表 1 成 穗 率 调 查 及 产 量 结 果
从试 验结 果可 知 ( 见表 1 , ) 在水稻 成熟 期选 有代表 性处 进行 采 点调 查 , 处理 3点 , 点 2 , 行 调 查 每 每 m 进 考 种分 析 。测产 结果表 明 , 用特 科琦 水稻 育秧调 理剂 育 苗 , 应 提高 了水 稻 平 方米 穗 数 、 实率 、 实 粒 数 、 结 穗 千 粒 重等 产量性 状水 平 , 水稻 有增 产作用 , 对 与对照相 比 , 平均 增产率 为 6 6 。 .
5 4 4 4 4 4 4 4 4 4
渐减 少 。穗粒 数虽然 随着 密度 的增 加而逐 渐 减 少 , 群体 产 量 的表 现 却是 不 一 样 的 。垦单 5号 和 德美 亚 1 但
加 % " 加
号均 呈 现先增 加后 减少 的趋势 ; 垦单 1 3号则 呈现逐 渐减 少 的趋势 。
玉米不同品种高产栽培密度探究
度 5 0 株/ 6 m 的 产 量 最 高 , 于 5 0 0 0 0 67 高 0 株 / 6 产量 随密 度增 加而处 下 降趋势 。 6 7m
() 3 两个 品种在 密 度 30 0株 / 6 m 0 6 7 的条 件
达 8 3 4 g 7 —9 1k 。但 两个 品种相 对 而 言 , 单 9 8 郑 5 耐密 性 、 旱 性 丰 产性 、 产性 突 出 。陕 单 6 9 抗 稳 0
积汨 温
试 验 结果 ~ 一 ~
随密 度递 增穗 长 、 行 、 粒 、 穗 行 穗粗 、 粒重 随之
29 5 8 年 降水量 6 0mm 左 右 。播 前 土壤 养 5. 。 C, 0 分测 定 结 果 : 机 质 1 .9 / g 碱 解 氮 4 有 4 g k , 4
mg k , / g 有效磷 1 . / g 速效 钾 2 7mg k 。 5 7mg k , 0 / g
项 目 来源 : 食 高 产 创 建 项 目 。 粮 作 者 简介 : 兴 会 , , 西 省 旬 邑县 人 , 艺 师 , 旬 邑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站 从 事 农 业 技 术 推 广工 作 。 赵 男 陕 农 在
・ 6・ 5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2 2 郑单 98 . 5
率、 分蘖 率 和增 加 千 粒 重 实现 的 。氮 肥 对 水 稻产 量 的影 响最 大 , 次 是 钾 肥 和磷 肥 。对 产 量 的 影 其
响互作 效应 为 NK>P K ̄NP。 ( ) 过 田间 试 验 , 理 N P K。的 产 量 最 2通 处
高, 产量 为 7 9 8 g 6 7I , 6 7m 6 . 6k / 6 I 每 6 施 尿 素 T
怎样算玉米种植密度
怎样算玉米种植密度种植玉米需要了解玉米的种植密度才能进行高产,那么你们知道怎么计算玉米的种植密度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计算玉米种植密度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算玉米种植密度的方法1、单粒播种精品种子精量播种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为0.57米)÷亩留苗数×种子发芽率(一般大于92%);1米=3尺=30寸。
按尺算是一样的,1亩=667平方米=6000平方尺。
宽窄行方式首先计算出平均行距即可,播种质量和除草剂等造成的出苗损失较大时应适当缩小株距,不间苗。
温馨提醒:精量播种对种子质量(特别是发芽率、净度)要求非常高,发芽率低于92%不可精量单粒播种。
2、半精量播种种子半精量播种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为0.57米)÷亩留苗数;1米=3尺=30寸。
采用半株距或一穴两粒播种时一般种子发芽率大于85%但小于92%。
定苗时按株距定苗,缺苗时就近留一穴双株。
3、如何算一块地的玉米的多少株(棵)?株(棵)数=[(地长÷株距)+1]×[(地宽÷行距)+1]比如长30米,宽20米的地块,玉米按等行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种有多少棵玉米[(30÷0.3)+1]×[(20÷0.6)+1] = 3434棵4、玉米密度表不同类型的品种具有不同的耐密性,紧凑型杂交种耐密性强,密度增大时产量较稳定。
适宜种植的密度较大,平展型耐密性差,密度增加范围小,若增加密度就会减产。
1、平展型中晚熟玉米杂交种。
此类品种、植株高大、叶片较宽、叶片多、穗位以上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大于35度,穗位以上的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大于45度。
每亩留苗3000~3500株为宜,适宜春播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有效积累提高产量。
2、竖叶型早熟耐密玉米杂交种。
此类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位以上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小于25度。
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密度计算方法
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密度计算方法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科学地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是农民朋友们所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密度计算方法,希望对广大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种植密度的概念种植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播种的种子数,也就是每亩或每公顷播种的种子数量。
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品种、生态条件和管理技术来确定。
二、宽窄行种植的优缺点宽窄行种植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改变行距和株距来调整种植密度的方法。
宽窄行种植相对于传统的等距栽植方式有以下优点:1. 提高光能利用率。
宽窄行种植能够增加玉米植株之间的空间,减少植株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2. 提高单株产量。
宽窄行种植能够增加每株玉米的养分供应,提高单株产量。
3. 降低成本。
宽窄行种植能够减少种子的使用量,降低播种成本。
宽窄行种植相对于传统的等距栽植方式也有以下缺点:1. 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
宽窄行种植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包括对种植密度、行距、株距的合理调整和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2. 对环境要求较高。
宽窄行种植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也较高。
三、宽窄行种植的种植密度计算方法宽窄行种植的密度计算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基于单株产量和基于种子数的计算方法。
1. 基于单株产量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不同品种的单株产量来确定种植密度。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单株产量目标。
首先需要确定每亩或每公顷的单株产量目标,这个目标根据品种、生态条件和管理技术来确定。
(2)确定平均光合有效辐射量。
光合有效辐射量是指植株能够吸收到的光线能量,它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生态条件和管理技术,可以确定平均光合有效辐射量。
(3)确定种植密度。
根据单株产量目标和平均光合有效辐射量,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确定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单株产量目标÷平均光合有效辐射量2. 基于种子数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每亩或每公顷播种的种子数来确定种植密度。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密度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密度
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密度一般在每亩8000-10000株之间,具体密度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密度可以适当增加,而对于丘陵和山区来说,密度可以适当减少。
密度过高会导致植株竞争激烈,影响玉米生长和发育,同时也易发生病虫害;密度过低则容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导致产量降低。
种植密度的选择也要根据玉米的品种来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的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以增加产量;而在种植晚熟品种时,则可以适当减少密度,以减少植株之间的竞争。
此外,种植密度还要考虑到土壤的养分、排水情况等因素,以确保植株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从而保证良好的生长状况。
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种植密度的选择也需要结合其他因素来综合考虑。
比如要考虑到种植面积的大小,生产成本和效益的对比,以及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等。
同时,还要注意适时适量的施肥和灌溉,合理的病虫害防治,以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总的来说,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密度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
只有在科学合理地确定了种植密度之后,才能够实现高产高效的种植目标,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高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而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众多,其中种植密度和品种选择是两个影响较大的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以及不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提高玉米产量。
1. 低密度种植低密度种植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玉米植株数量较少的种植方式。
低密度种植有利于每株植株的养分和生长空间充足,有利于玉米植株茎秆和叶片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较宽松的空间环境也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的抗病虫能力。
但低密度种植也存在着浪费土地资源、单产降低、产量不稳定等问题。
中等密度种植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玉米植株数量适中的种植方式。
中等密度种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玉米植株的养分和生长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单株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
中等密度种植在实际应用中较为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适度的种植密度选择。
不同的种植密度都会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适当的种植密度选择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而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品种特性以及农民自身的种植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出最适合的种植密度。
二、不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1. 选用抗逆品种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抗逆品种往往能够表现出更好的生长状态和产量表现。
耐旱品种、耐病品种、耐盐碱品种等都能够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更好的生长和产量。
在种植玉米时,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抗逆品种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3. 种植适应性强的品种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有所不同,因此在种植玉米时应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
适应性强的品种能够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和产量表现,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出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效益。
玉米亩保苗计算公式
玉米亩保苗计算公式
玉米亩保苗计算公式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计算玉米播种时所需的苗种数量。
下面将为您介绍玉米亩保苗计算公式。
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亩是农业中常用的面积单位,1亩等于666.67平方米。
保苗是指在播种过程中,为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事先确定的每亩播种所需的苗种数量。
玉米亩保苗计算公式如下:
保苗数量 = 亩数 × 种植密度
其中,亩数是指玉米种植的面积,单位为亩;种植密度是指每亩种植的玉米苗数。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公式,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某农民准备在10亩地上种植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2万株。
那么他需要计算的保苗数量就是:
保苗数量 = 10亩 × 2万株/亩 = 20万株
通过这个计算公式,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面积和种植密度,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苗种数量。
这样就能避免种植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总结一下,玉米亩保苗计算公式是根据玉米种植面积和种植密度来
计算所需苗种数量的公式。
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这个公式来科学合理地进行玉米种植,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希望这个公式能够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常见作物生育期和种植密度查询表
***常见作物生育期和种植密度查询表露天种植作物生长日数株行距(厘米) 白菜类芥兰50-125 10-20西兰花90-120 60椰菜花90-120 60椰菜90 30大芥菜60-75 30-40小芥菜40-70 30白菜20-80 10-20菜心40-90 10-20黄牙白90 15-20叶菜类苋菜20-60 10-20通菜40-70 20-30潺菜60 30西芹120-140 25-30 唐芹120-140 13 番茜80-120 10-20 塘蒿40-60 8 菠菜60-80 8-15 生菜40-85 30-45 葱蒜类葱80-120 10-25 韭菜多年生23-30 大蒜125-150 20-25 蒜头100 10 洋葱100-120 6-8 茄果类辣椒70-180 18 甜椒90-160 60 西红柿90-120 60 矮瓜80-150 60瓜类青瓜65-90 60 丝瓜80-90 90 节瓜(毛瓜) 80-120 60 冬瓜100-120 152 苦瓜70-115 122 白瓜60-90 45 西瓜70-100 182 意大利青瓜45-75 60 葫芦瓜60-90 60 黄瓜65-90 60 番瓜30-100 90-270 豆类豆角50-80 60 绿豆70 10-30 红豆70-150 10-30 黄豆70-150 10-30玉豆60-80 30 荷兰豆60-90 15-30 蚕豆90-100 35-50 花生100-140 10-30 根菜类甘荀70-90 10-20 白萝卜45-70 15-30 樱桃萝卜25-60 10 红菜头60-90 20 薯芋类番薯90-100 25姜180 45 薯仔/马铃薯100 30 多年生蔬菜露荀多年生90 其他秋葵70-90 60-90粟米70-120 30 稻米90-130 30。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和饲料来源。
种植密度和品种选择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是指每单位面积上种植的玉米植株数。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有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种植密度会增加每单位面积上的玉米植株数,从而增加了总产量。
过高的种植密度也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限制了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导致玉米植株生长不健康,产量减少。
农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以获得最佳产量。
品种选择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玉米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优质的品种通常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
一些高产的杂交玉米品种因其抗病性、适应性强和高产潜力而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对于提高产量也非常重要。
一些品种对于特定的种植密度更为适宜,这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种植密度和品种选择的关系可以相互影响。
选择适合较高种植密度的品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株间的竞争优势,提高产量。
相反,如果种植密度过高,选择适应能力较弱的品种可能导致产量下降。
农民在进行玉米种植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
种植密度和品种选择对其他玉米特性,如品质和抗病性,也会产生影响。
较高的种植密度可能导致玉米粒的质量下降,因为植株之间的竞争会导致养分的不均衡分配。
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可以提高抗病性,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种植密度和品种选择对玉米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和品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产量。
还需要注意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品质和抗病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粮食和饲料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6 0.41
0.15 0.13
33.0 37.1
0.42 0.37
0.14 0.12
36.0 40.5
0.39 0.35
0.13 0.11
39.0 43.9
Page 3
0.49
10.1
1.35
0.44
11.2
1.22
0.40
12.4
1.12
0.37
13.5
1.04
0.34
14.6
49500
3300
1.36
0.45
11.1
1.22
0.40
12.4
1.11
0.37
13.6
1.02
0.34
14.8
0.94
0.31
16.1
52500
3500
1.28
0.42
11.8
1.15
墒密度
112500
7500
0.60
0.20
25.3
0.54
0.18
28.1
0.49
0.16
30.9
0.45
0.15
33.7
0.41
0.14
36.5
120000 135000
8000 9000
0.56 0.50
0.19 0.16
27.0 30.4
0.51 0.45
0.17 0.15
30.0 33.73
0.57
0.19
26.8
0.52
0.17
29.2
0.48
0.16
31.7
105000
7000
0.64
0.21
23.6
0.58
0.19
26.2
0.52
0.17
28.9
0.48
0.16
31.5
0.44
0.15
34.1
Page 2
玉米种植密度换算表
单位:密度(株/亩) 株距(尺)
垄距 45(cm) 折算 5米行长 50(cm) 密 株 度 距 1.36(尺) 成厘米 种植株数 1.52(尺) 折算 成厘米 5米行长 55(cm ) 折算 5米行长 60(cm ) 种植株数 1.67(尺) 成厘米 种植株数 1.82(尺) 折算 5米行长 成厘米 种植株数 65(cm) 1.97尺 折算成 5米行长 厘米 种植株数
墒密度
70000
4667
0.96
0.32
15.7
0.87
0.29
17.5
0.79
0.26
19.2
0.72
0.24
21.0
0.67
0.22
22.7
72000
4800
0.94
0.31
16.2
0.84
0.28
18.0
0.77
0.25
19.8
0.70
0.23
21.6
0.65
0.21
23.4
75000
5000
0.38
13.1
1.05
0.35
14.4
0.96
0.32
15.7
0.89
0.29
17.1
57000
3800
1.18
0.39
12.8
1.06
0.35
14.2
0.97
0.32
15.7
0.89
0.29
17.1
0.82
0.27
18.5
60000
4000
1.12
0.37
13.5
1.01
0.33
15.0
0.92
0.73
0.24
20.6
0.67
0.22
22.7
0.61
0.20
24.7
0.57
0.19
26.8
90000
6000
0.75
0.25
20.2
0.67
0.22
22.5
0.61
0.20
24.7
0.56
0.19
27.0
0.52
0.17
29.2
97500
6500
0.69
0.23
21.9
0.62
0.21
24.4
0.30
16.5
0.84
0.28
18.0
0.78
0.26
19.5
67500
4500
1.00
0.33
15.2
0.90
0.30
16.9
0.82
0.27
18.6
0.75
0.25
20.2
0.69
0.23
21.9
Page 1
玉米种植密度换算表
单位:密度(株/亩) 株距(尺)
垄距 45(cm) 折算 5米行长 50(cm) 密 株 度 距 1.36(尺) 成厘米 种植株数 1.52(尺) 折算 成厘米 5米行长 55(cm ) 折算 5米行长 60(cm ) 种植株数 1.67(尺) 成厘米 种植株数 1.82(尺) 折算 5米行长 成厘米 种植株数 65(cm) 1.97尺 折算成 5米行长 厘米 种植株数
0.90
0.30
16.9
0.81
0.27
18.7
0.73
0.24
20.6
0.670.22源自22.50.620.21
24.4
80000
5333
0.84
0.28
18.0
0.76
0.25
20.0
0.69
0.23
22.0
0.63
0.21
24.0
0.58
0.19
26.0
82500
5500
0.82
0.27
18.6
墒密度
37500
2500
1.80
0.59
8.4
1.62
0.53
9.4
1.47
0.49
10.3
1.35
0.44
11.2
1.24
0.41
12.2
42000
2800
1.60
0.53
9.4
1.44
0.48
10.5
1.31
0.43
11.5
1.20
0.40
12.6
1.11
0.37
13.6
45000
3000
1.50
玉米种植密度换算表
单位:密度(株/亩) 株距(尺)
垄距 45(cm) 折算 5米行长 50(cm) 密 株 度 距 1.36(尺) 成厘米 种植株数 1.52(尺) 折算 成厘米 5米行长 55(cm ) 折算 5米行长 60(cm ) 种植株数 1.67(尺) 成厘米 种植株数 1.82(尺) 折算 5米行长 成厘米 种植株数 65(cm) 1.97尺 折算成 5米行长 厘米 种植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