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d4c3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8.png)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1. 背景介绍全膜双垄沟播是一种玉米种植技术,目的是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密度是玉米种植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密度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试验目的(1)确定最适宜的玉米密度;(2)评估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试验设计(1)试验地点:XX农场的玉米示范基地;(2)试验材料:品种选用XX玉米种;(3)试验方案: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4.5万株/亩、5万株/亩、5.5万株/亩、6万株/亩和对照组3.5万株/亩;(4)试验布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5)试验要求:按照农艺要求对每个处理进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和管理。
4. 试验过程(1)施肥:按照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并根据不同处理的密度调整肥料用量;(2)播种:根据处理密度进行全膜双垄沟播,保证每个处理的株距和穴距一致;(3)田间管理:每个处理的病虫害防治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及时除草、浇水和松土等;(4)记录数据:定期测量每个处理的苗高、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和株粗等指标,并记录玉米产量和品质参数。
5. 试验结果根据数据统计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最佳密度为5.5万株/亩,此密度下产量和品质最佳;(2)密度为4.5万株/亩或6万株/亩时,玉米产量较低,品质稍差;(3)密度为3.5万株/亩时,玉米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
6. 结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5.5万株/亩的密度下,可以获得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该种植技术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潜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7.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XX, XX(X): XX-XX.。
新疆玉米密植试验
![新疆玉米密植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0846774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d.png)
新疆玉米密植试验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在新疆进行玉米密植试验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增加作物株数,从而增加作物产量。
玉米密植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栽培密度试验:通过不同的行距和株行间距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栽培密度。
栽培密度的调整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玉米品种进行适当的改变。
2. 施肥试验:在密植试验中,由于土壤中养分分配不均和作物根系的竞争,发生养分追肥的可能性较大。
通过试验不同的施肥方案,确定最佳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以提高玉米密植栽培的产量和品质。
3. 病虫害防治试验:密植栽培往往导致作物之间的空气流通受限,并增加了病虫害的传播潜力。
在试验中,需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使用抗病虫品种、合理施用农药等,以保证玉米密植栽培的健康生长。
4. 种植技术试验:玉米密植栽培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如及时除草、调整植株生长方向、合理定梗等。
试验中可以探索新的种植技术,以提高密植栽培的效果。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评估密植栽培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新疆的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农民的收益。
2017年云南普通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2017年云南普通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3d8689650e52ea54189811.png)
2017年云南省普通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省内外各育种单位新育成或引进的普通玉米品种在我省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利用价值,为我省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试验组别根据我省玉米生态区分布和生产实际,按省品审委《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设置方案》的要求,本年度普通玉米品种试验设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3个试验组别,设高海拔组、中海拔(Ⅰ、Ⅱ、Ⅲ、Ⅳ)组、低海拔(Ⅰ、Ⅱ)组,共7组区域试验,设高海拔组、中海拔组、低海拔组,共3组生产试验。
三、组织形式(一)主持单位: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负责人:孙林华(通信地址:昆明市茭菱路24号,邮编:650031,联系电话:0 ,邮箱地址,)。
林丽萍(通信地址:昆明市茭菱路24号,邮编:650031,联系电话:9 ,邮箱地址:)。
组别海拔(米) 试点承试单位负责人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质供样高海拔组2000-2400昭阳昭通市种子管理站严隆良√√会泽会泽县种子管理站张琼√√禄劝禄劝县种子管理站李朝栋√剑川剑川县种子管理站姜祉菊√√玉龙丽江市种子管理站和盛√√兰坪兰坪县种子管理站和金润√凤庆凤庆县种子管理站杨清益√维西迪庆州种子管理站张荣华√武定武定县种子管理站曾绍安√√√试验组别对照品种种植密度(株/亩)对照供样单位高海拔组会单4号4500-5000 云南会丰种业有限公司中海拔组海禾2号4000-4500 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低海拔组周玉0913 3500-4000 沈阳北玉种业有限公司正大808 3500-4000 云南正大种子有限公司四、参试品种和参试单位(见表1-表10)五、试验设计(一)区域试验区域试验采用实名滚动方式。
参试品种分别来自上年度各组区域试验推荐品种、预备试验入选品种。
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五行区,小区面积20平方米亩),等行距种植,种植密度见上表。
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cd1a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0.png)
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一、实施目的。
玉米品种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不同玉米品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和产量表现,以便选择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二、试验地点选择。
1. 地理条件,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试验。
2. 气候条件,选择气候温和、降水适中、无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进行试验。
3. 土壤条件,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进行试验。
三、试验品种选择。
1.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
2. 选取具有不同抗病性、耐旱性、耐寒性等特点的玉米品种,以便进行全面比较和评估。
四、试验设计。
1. 随机布局,在试验地点内进行随机布局,避免地块效应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2. 重复设计,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每个品种至少重复3次以上。
3. 控制组设置,设置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以便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五、试验方法。
1. 播种,根据各品种的生长期和生长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
2. 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科学施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养分。
3. 灌溉,根据玉米生长期的需水量,科学合理进行灌溉,保证玉米生长所需水分。
4.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六、数据采集。
1. 生长数据,定期记录各品种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茎秆粗细等数据。
2. 产量数据,收获时测量各品种的产量,包括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数据。
七、试验结果分析。
1. 生长表现分析,对各品种的生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品种的生长表现差异。
2. 产量表现分析,对各品种的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品种的产量表现差异。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生长表现和产量表现,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适合的玉米品种。
八、结论与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并提出种植建议,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6173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b.png)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玉米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也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需求量。
玉米的产量对于农民的经济收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实施玉米测产实施方案,能够准确评估玉米的产量,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支持,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率和收益。
二、目标1. 开展玉米测产实施方案,通过科学方法评估玉米的产量。
2. 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建议,帮助其优化种植管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3. 推广测产实施方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玉米产业的竞争力。
三、实施步骤1. 选址: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玉米种植区域,确保测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样本划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样本划定的大小和位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 数据收集:在玉米生长成熟期,对选定的样本进行细致的调查记录。
包括玉米株高、穗长、穗粒数等关键生长指标的测量。
4. 数据统计: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出玉米的平均产量。
5. 结果分析和反馈:根据测量得出的结果,对农民的种植技术进行评估和改进建议,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6. 方案推广:将测产实施方案在其他玉米种植区域推广,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产量评估和技术支持。
四、实施保障1. 资金保障:在实施过程中,确保拨付足够的资金用于选址、样本划定、数据收集和统计等环节的开支。
2. 人力支持:组建专业团队,包括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和测产人员,确保测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收集。
3. 培训和指导:针对农民和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其对测产实施方案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4. 宣传推广:利用各种宣传策略和手段,推广玉米测产实施方案,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五、预期效果1. 实施玉米测产实施方案,能够提供准确的产量评估结果。
2. 农民通过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3. 推广测产实施方案,能够全面提升玉米种植领域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合水县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总结
![合水县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a3870c011ca300a6c390f3.png)
为 120—180 kg/llm ,P205为 6O一90 kg/hm2,小 区长 产 1 950 kg/hm2,,增 产 24.4%,产 量居 第 三位 。处 理 7
7m、宽分别 2.85nl,3次重 复 ,随机区组 排列 ,磷肥全部 行 距 :窄行 距 40 cm+宽行 距 8O cm,株 距 25 cm,株
窄 行距 40 cm+宽 行距 60 cm;窄行 距 40 cm+宽行 7 852.5 k m , 比对 照 减 产 151.5 kg/hm2, 减 产
距 80 cm;幅宽 为 80 cm、100 cm、120 cm,3种 株距分 1.9%,产量居第七位 。处理 4行距 :窄行距 40 cm+
农艺农技 .II
NongyiN。ngji
。
合 水县 玉米不 同种植 密度试验总结
徐 丽
(甘 肃省合水县农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甘 肃 合水 745400)
摘 要 :2017年在 合 水县 西华 池镇 严沟 圈村 进行 了玉 米全膜 覆 盖双 垄 面 集雨 沟播 种 植 密度 试验 ,筛选 出 了适 合合 水县 玉 米全膜 覆盖 种植 高产的 最佳 密度 ,以实现旱 作农 业技 术 的不 断创新 ,为今 后 大 田推 广种 植 提供 了一定 的科 学依 据 。
别 为 25 cm、35 cm、45 cm,共 9个处理 ,3次重 复 ,27个 宽行 距 60 cm,株距 25 cm,株数 8万株 /hm ,小 区产
小 区 ,小 区面积为 20 m2,留苗分 别为 lO万 株 /hm 、 量 20.8 kg,折 合 产 量 10 420.5 kg/hm ,比对 照 增 产
7.14万 株 ,hm2、5.55万 株 /hm2、8万 株 /hm 、5.71 2 416.5 kg/hm2,增 产 30.2%,产 量 居 第 二位 。处 理 5
2019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G组六枝点总结
![2019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G组六枝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0307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4.png)
2019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G组六枝点总结2019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G组六枝点是在六枝特区进行的一项试验活动,旨在研究玉米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并为农民提供可行的种植方案。
本文将对该试验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
一、试验设计1. 试验地点:六枝特区玉米种植基地。
2. 试验品种:选取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几个玉米品种进行试验。
3. 试验方案:以不同的播种密度、施肥措施和防治措施为变量,分别设置了多个试验组。
二、试验过程1. 土壤准备:选择土层较深、排水良好的土地,并进行基础施肥,提供足够的养分。
2. 播种管理:根据试验方案,按照不同的播种密度进行播种,并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种植深度。
3. 施肥管理:根据试验方案,进行不同的施肥措施,包括底肥和追肥,在关键生长期进行追肥。
4. 防治管理:根据试验方案,进行农药喷洒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玉米生长期间的健康和安全。
5. 生长调控:通过修剪、加药物等手段,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三、试验结果1. 产量增加:通过对比不同试验组的产量,发现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的产量。
3. 节约成本:通过对比不同试验组的成本,发现适当稀疏和控制施肥量,可以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改进意见1. 进一步研究种植技术:在今后的试验中,可以进一步研究种植技术,比如优化施肥方案、改进防治措施等,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播种、施肥、防治等管理措施,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3. 推广应用:在该地区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为农民提供可行的种植方案,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2019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G组六枝点通过不同的变量进行试验,并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种植技术。
通过优化施肥、防治措施等,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提供可行的种植方案,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完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并推广应用研究成果。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e1e6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2.png)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密度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试验,对比不同密度下玉米的生长情况,为实际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播种密度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子、播种机、地膜、灌溉设施、化肥、农药等。
2.实验设计选取一个相对平整、光照充足的试验地点进行实验。
首先将土壤进行耕作、翻耕、平整,并铺设地膜。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使用播种机在地膜上开沟,将玉米种子沿沟均匀播种。
本次试验设立了三个不同的密度组别:A组(低密度)、B组(中密度)、C组(高密度),每个组别设立了三个重复,共九个小区。
每个组别的播种数量分别为:A组(50000株/亩)、B组(60000株/亩)、C组(70000株/亩)。
3.施肥和管理在播种后,根据土壤养分情况,采用适量的化肥进行追肥,并根据需要进行农药防治。
同时保持土壤湿润,进行定时浇水。
4.生长观察在玉米种子萌发后,对不同组别的玉米进行生长观察。
主要观察玉米的叶片颜色、叶片数量、株高、穗长、穗粒数等情况,并及时记录。
5.数据统计和分析待玉米收获后,对不同组别的玉米产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比对不同密度下的玉米产量、品质和生长状况。
三、实验结果1.生长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观察后,得出如下结论:- 高密度组别的玉米株高矮小,穗子发育不良,穗粒数偏少;- 中密度组别的玉米生长状况较好,穗子发育良好,穗粒数中等;- 低密度组别的玉米株高较高,穗子数量适中,但穗粒数较低。
2.产量情况通过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高密度组别的玉米产量较低,平均亩产量为550kg;- 中密度组别的玉米产量较高,平均亩产量为650kg;- 低密度组别的玉米产量较为稳定,平均亩产量为600kg。
四、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中密度组别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产量和生长状况相对较好,低密度组别的产量虽然稳定但整体表现一般,高密度组别的产量较低且生长状况较差。
2023 年河北普通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2023 年河北普通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11a6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6.png)
2023年河北普通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一、引言为了促进河北省玉米产业的发展,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对2023年河北省普通玉米品种进行试验。
本方案旨在明确试验目的、方法、预期成果和风险管理,为河北省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目的1.筛选适应河北省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的玉米新品种。
2.为河北省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玉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3.提高农民种植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试验地点与时间1.试验地点:选择河北省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区作为试验点,确保试验结果的广泛适用性。
2.试验时间: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
四、试验方法与技术路线1.品种筛选:收集国内外优质玉米品种资源,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2.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品种、密度和施肥水平等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测定指标:观测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位高、抗病性、抗倒伏性等性状,测定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4.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比较各品种间的差异显著性。
五、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1.筛选出适应河北省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的玉米新品种,为河北省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2.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植收益。
3.推动河北省玉米产业升级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为相关科研机构和种子企业提供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和参考信息。
六、风险管理与保障措施1.风险管理: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病虫害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田间管理,确保试验田块的正常生长;(2)定期观测和记录试验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3)与相关科研机构和种子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玉米肥料密度实验报告(3篇)
![玉米肥料密度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4c82e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b.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高油玉米品种:高油115- 肥料:复合肥(N:P:K=15:15:15)- 实验地:山东某玉米试验基地2.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设计,其中肥料施用量设为A,种植密度设为B。
具体设置如下:- A1:低肥(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 A2:中肥(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 A3:高肥(每亩施复合肥150公斤)- B1:低密度(每亩种植3000株)- B2:中密度(每亩种植4500株)- B3:高密度(每亩种植6000株)3. 实验方法:- 实验地选取肥力均匀的地块,进行整地、施肥、播种等常规农事操作。
- 按照实验设计,分别设置不同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每个处理重复3次。
- 观察并记录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各项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叶片数、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等。
- 在玉米成熟期,每处理随机选取5株进行考种,测定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肥料施用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株高: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加,玉米株高呈上升趋势,其中高肥处理(A3)的株高显著高于低肥处理(A1)和中肥处理(A2)。
- 叶片数:肥料施用量对叶片数的影响不显著。
- 穗位高:肥料施用量对穗位高的影响不显著。
- 穗长、穗行数、行粒数: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加,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高肥处理(A3)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显著高于低肥处理(A1)和中肥处理(A2)。
- 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中高肥处理(A3)的产量显著高于低肥处理(A1)和中肥处理(A2)。
2. 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株高、叶片数、穗位高:种植密度对玉米的株高、叶片数、穗位高无显著影响。
- 穗长、穗行数、行粒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呈下降趋势,其中低密度处理(B1)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显著高于中密度处理(B2)和高密度处理(B3)。
玉米增密实施方案
![玉米增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fa97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2.png)
玉米增密实施方案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农业产品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玉米增密实施方案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玉米增密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首先,玉米增密实施方案的核心是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具体来说,玉米增密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改良:在种植玉米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可以采用有机肥料、矿物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多种手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2. 种子选择:选择高产、抗病虫害的玉米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种植的效果。
同时,可以采用优质杂交种和优良杂交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抗逆性。
3. 种植密度:通过科学的种植密度设计,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一般来说,玉米的种植密度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在每亩种植玉米的数量可以在5万-7万株之间。
4. 种植管理:在玉米的生长期间,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及时施肥、灌溉、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通过科学的管理,保证玉米的生长健康,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5. 收获技术:在玉米成熟后,需要采用科学的收获技术,包括适时收获、保护玉米颗粒完整性和避免损失等工作。
通过科学的收获技术,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以上就是玉米增密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区县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区县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5c5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e.png)
区县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一、背景。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习惯都会对玉米的品种选择产生影响。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县的种植需求,进行玉米品种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将就区县玉米品种试验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二、实施目的。
1. 了解不同玉米品种在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和产量表现;2. 探索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玉米品种,提高当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3. 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建议,促进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
三、实施内容。
1. 选取试验地点,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试验地点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选择试验品种,结合当地的种植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包括不同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特点的品种。
3. 制定试验方案,根据选定的试验品种和试验地点,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播种时间、密度、施肥量、灌溉管理等内容,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实施试验,按照制定的试验方案,在不同的试验地点进行试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播种、管理和记录,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数据统计和分析,对试验过程中的生长情况、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不同品种在不同地点的生长特点和产量表现,为后续的品种推广和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四、实施要求。
1. 严格执行试验方案,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加强试验管理,确保试验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3. 做好试验记录,及时总结和分析试验数据,为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依据;4. 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和农民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利用试验结果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五、实施效果评估。
根据试验结果和当地种植情况,对试验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对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科学建议和指导。
六、总结。
玉米品种试验是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探索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
不同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及结果分析
![不同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及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f678964028915f814dc224.png)
不同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及结果分析作者:梁永亮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6期一、试验目的通过对玉米进行不同栽培密度栽培试验,探索出最为适宜龙山镇玉米栽培密度,改变龙山多年玉米种植密度较低的种植习惯,为粮食生产提供科技支撑二、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为贵州大学和贵州水稻研究所选育的贵单8号。
2. 试验地情况:试验地选择在龙山镇肖家桥村纳麻组的刘贵传家责任地,海拔1268米,土壤为黄壤土,ph值6.5,前茬作物为绿肥(紫花苕)3.试验设计:本试验设计5个处理:(1)3200株/667㎡、(2)3600株/667㎡、(3)4000株/667㎡、(4)4400株/667㎡(5)4800株/667㎡小区面积33.25㎡,试验采取随机排列,3次重复,成熟后单收单称。
4.栽培管理:试验于2014年4月3日播种,亩用500公斤农家肥,15:15:15复合肥50公斤做底肥,播种当晚降雨60毫米。
为确保每个处理有足够的苗,播种密度加大,4月15日严格按照方案,使每小区达到要求密度,拔去多余弱苗,5月13日,结合除草,亩追施尿素25公斤,6月3日,结合除草培土,亩施尿素35公斤,7月4日,防治玉米二代粘虫一次。
三、结果与分析1.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玉米的种植密度增加,植株的高度和穗位高反而下降,这是因为试验地块刚经过中低产田土改良,死黄泥较多,土壤养分不够充足,随着密度增加,玉米群体内竞争水分、养分、光照,因为光照不足,缺乏营养等原因而生长缓慢2.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从表1 可以看出,种植密度对穗长影响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粗略有下降,但是变化不明显,秃顶变长,对穗行数没有影响,行粒数变小,千粒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下降。
说明种植密度增加会影响玉米灌浆结实3. 种植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从表2上可以看出,种植密度对玉米生育期没有影响,都是130天。
4.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表3和玉米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坐标图可以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也随着增加,当增加到4400株/667㎡的时候,产量最高,达到592㎏/667㎡,但是,当密度增加到亩4800株时,玉米产量反而下降。
玉米试验实施方案
![玉米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c9228bed5b9f3f80f1c1b.png)
玉米田间试验实施方案为了更好搞好田间试验,记录详实准确的试验数据,给数据分析工作科学依据,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播前准备:记录土壤类型、地势情况、整地方法、施肥方法、施肥品种(N-P-K含量)、施肥量等。
二、播种期:1、记录播种当日的日期;2、播种方法(分人工和机播,每穴播入的粒数);3、播种密度(株距、每行穴数)等。
三、出苗期:1、出苗日期:全区有50%穴数幼苗出土高达2cm时的日期。
2、芽鞘色:展开2叶之前,目测幼苗第一叶的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等记录。
3、查田补栽:当幼苗长到3片叶时,要对没有出苗的穴带土移栽。
确保全区的苗数。
4、苗势调查:根据幼苗健壮程度,分强、中、弱三级记录苗势(用V+、V和V-表示).四、田间管理1、封闭除草:播种后,在出苗前要及时进行封闭除草。
记录除草剂品种,亩用量,喷洒日期,喷施方法,同时调查对出苗的影响。
2、中耕:记录每次中耕日期。
要力争做到三次中耕。
3、追肥:结合追肥,进行一次中耕。
记录追肥日期,肥料品种,追施方法及使用量。
五、授粉期调查1、抽雄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2、吐丝期:全区50%以上的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3、散粉期:全区50%以上的雄穗主轴散粉的日期。
4、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以穗上部叶片与茎秆的夹角来确定,>45°为平展;30°-45°为半紧凑;<30°为紧凑。
六、株高、穗位调查:1、株高:植株停止生长后(8月中旬),连续取小区内生育正常的10株,测量由地表到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
2、穗位:测量株高的同时测量植株从地表到果穗柄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
七、抗性调查(收获前):1、倒伏率(根倒):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者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出现雨后风倒现象应立即调查。
2、倒折率(茎折):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收获前调查。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M组六枝点总结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M组六枝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054db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a.png)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M组六枝点总结一、试验目的和意义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贵州省作为玉米的主要种植区之一,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对于贵州省的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贵州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加快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示范推广,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M组在六枝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贵州省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试验的意义在于推广这些优良品种,提高贵州省玉米产量和品质,促进贵州省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1. 试验材料本次试验选取了贵州省常见的5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别为XX品种、XX品种、XX品种、XX品种和XX品种。
这些品种在贵州省有一定的种植基础,是本次试验的重点研究对象。
2. 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选取了六枝点的一块玉米种植区进行试验。
试验地块的土壤肥力良好,地形平坦,为了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在试验前进行了充分的地块准备和施肥工作。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玉米的生长习性和生育特点,制定了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案,包括播种密度、施肥量、灌溉管理等。
并且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我们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定期的调查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三、试验结果1. 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不同玉米品种之间的产量存在着显著差异。
XX品种和XX品种的产量较高,为每公顷达到了XX吨左右;而XX品种和XX品种的产量较低,为每公顷仅达到了XX吨左右。
这表明不同品种在贵州省的生长环境下存在着明显的适应能力和产量差异。
2. 不同品种之间的抗逆性差异除了产量差异外,我们还对不同玉米品种的抗逆性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XX品种和XX品种在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方面表现较好,生长期间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XX品种和XX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表现出较差的抗逆性。
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
![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94f1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d.png)
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玉米的密度,了解玉米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并探究影响玉米密度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密度是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玉米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V,来计算玉米的密度。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实验室台面清洁干净,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2. 测量玉米的质量,使用天平精确地称量一定质量的玉米。
3. 测量玉米的体积,将玉米倒入已知容积的烧杯中,记录下初始体积和玉米的体积。
4. 计算玉米的密度,根据测量得到的玉米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V,计算玉米的密度。
5.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玉米的平均密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在称量玉米质量时,要注意天平的准确度,避免读数误差。
2. 测量玉米体积时,要确保烧杯的刻度清晰可见,避免读数不准确。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五、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玉米密度,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玉米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受到玉米的品种、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玉米密度的影响因素,为玉米的种植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了测量玉米密度的实验技巧,同时也对玉米密度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操作,取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实验目的得以达成。
七、实验拓展。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玉米密度与品种、含水量、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也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探究其他物质的密度特性,拓展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水平。
八、致谢。
感谢实验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和同学们,也感谢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条件和器材支持。
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
![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933e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c.png)
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增加玉米的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单产,从而
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土壤准备、播种密度、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一套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
首先,在土壤准备方面,应该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确保土壤
中有足够的养分供玉米生长。
在耕地前应该进行深翻,将土壤翻松,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同时,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其次,在播种密度方面,应该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品种特性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适宜的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密度过大容易导致玉米植株间竞争激烈,影响玉米的生长,密度过小又会浪费土地资源,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施肥管理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生长期进行科学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钾等
养分,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同时,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该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病虫
害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制定科学合理的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土壤准备、播种密度、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希望各地种植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提高玉米产量,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玉米试验实施方案
![玉米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06dd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6.png)
玉米试验实施方案一、引言。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对玉米进行科学的试验和实施。
本文将介绍玉米试验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试验目的。
1. 了解玉米的生长特性和适应环境;2. 筛选适合当地生长的玉米品种;3. 研究玉米的肥料和水分利用效率;4. 探索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栽培技术。
三、试验内容。
1. 地点选择,选择当地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地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包括不同抗性、生长周期和产量的品种。
3. 肥料施用,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玉米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探索最佳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4. 水分管理,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充足但不过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5. 栽培技术,包括密植、间作、覆膜、植保等栽培技术的试验,寻找最适合当地玉米生长的栽培模式。
四、试验方法。
1. 设计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和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重复次数的确定等。
2. 数据采集,在试验过程中,及时、准确地采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生长势、产量、品质等。
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不同试验处理的效果和差异,寻找最佳的栽培模式和技术。
4. 结果总结,根据试验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五、试验保障。
1. 人员配备,组建专业团队,包括农艺师、土壤学家、植物保护专家等,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资金支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保障试验设施和材料的购买,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3. 设备保障,提供必要的农业机械和设备,包括灌溉设施、施肥器具等,保障试验的实施和管理。
六、结论。
通过科学的试验和实施,可以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水县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
![合水县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856722b4daa58da0114ab6.png)
2014年合水县全膜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目前,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近几年由于生物产量低,因此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玉米规模发展,生物产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为充分利用本地自然光源和玉米潜在的生物产量优势,本站今年进行玉米密度试验,摸索出适合我县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登海605。
化肥:过磷酸钙、硫酸锌、尿素、硫酸钾或合水县玉米专用配方肥40kg。
2、试验方法采用不同株距、同时播种、同样管理,田间记载植物学特征特性,适时收获进行室内考种、产量对比。
三、试验设计与基本情况1、试验设计设在合水县吉岘乡吉岘村朱家寨子自然村朱天佑的承包地里,占地400㎡6个处理,小区排列南北向。
小区面积为30㎡、重复三次、随机排列、行距60cm、区间距50cm、重复间距及走道80cm、四周设有保护行,每小区种10行。
6个处理即:株距分别是24cm、27cm、30cm、33cm、36cm、39cm。
密度为:A:24cm,200株/区,4446株/亩。
B: 27cm,180株/区,4002株/亩。
C:30cm,160株/区,3557株/亩。
D:33cm,150株/区,3335株/亩。
E: 36cm,130株/区,2890株/亩。
F:39cm,120株/区,2668株/亩。
2、试验基本情况本试验田设在县城南面吉岘乡吉岘村,海拔高度1243米、地理位置北纬35°43′46.3″、东经107°85′21″,无霜期为160天、10°C以上有效积温2858°C,土质为黑垆土、土壤肥力为中上等、前茬为玉米,有机质含量12.8g/kg、速效氮66.15mg/kg、速效磷8.5 mg/kg、速效钾223 mg/kg、PH值8.4。
四、田间管理苗期管理重点是抓全苗,促壮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放苗,放苗后用土封住孔口,若发现缺苗,要及时催芽补种或结合间苗带土移栽,3—5叶期定苗。
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
![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79c7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8.png)
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实施增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就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实施增密度的前提。
不同的玉米品种对密植的适应性不同,因此在实施增密度之前,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和水分条件,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
一般来说,抗倒伏性好、穗位较高的品种更适合进行增密度种植。
其次,科学施肥是保证增密度玉米产量的重要保障。
在增密度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对养分的需求也会增加。
因此,及时、科学地施肥显得尤为重要。
在播种前,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底肥施用,播种后进行追肥,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需要。
另外,合理的密植密度是增密度种植的核心。
一般来说,增密度种植的密植密度要比常规种植的密植密度略大,但也不能盲目追求密植密度的增加,应结合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分条件、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调整。
一般来说,增密度种植的密植密度在6-8万株/公顷之间为宜。
最后,加强病虫害防治是增密度种植的重要环节。
由于增密度种植容易造成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因此在增密度种植的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
总之,玉米增密度实施方案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品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密度和加强病虫害防治。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做到科学合理、精心实施,才能够保证增密度种植的玉米产量和质量。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在实施增密度种植时,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取得丰收的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合水县全膜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目的
目前,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近几年由于生物产量低,因此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玉米规模发展,生物产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为充分利用本地自然光源和玉米潜在的生物产量优势,本站今年进行玉米密度试验,摸索出适合我县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登海605。
化肥:过磷酸钙、硫酸锌、尿素、硫酸钾或合水县玉米专用配方肥40kg。
2、试验方法
采用不同株距、同时播种、同样管理,田间记载植物学特征特性,适时收获进行室内考种、产量对比。
三、试验设计与基本情况
1、试验设计设在合水县吉岘乡吉岘村朱家寨子自然村朱天佑的承包地里,占地400㎡6个处理,小区排列南北向。
小区面积为30㎡、重复三次、随机排列、行距60cm、区间距50cm、重复间距及走道80cm、四周设有保护行,每小区
种10行。
6个处理即:株距分别是24cm、27cm、30cm、33cm、36cm、39cm。
密度为:A:24cm,200株/区,4446株/亩。
B: 27cm,180株/区,4002株/亩。
C:30cm,160株/区,3557株/亩。
D:33cm,150株/区,3335株/亩。
E: 36cm,130株/区,2890株/亩。
F:39cm,120株/区,2668株/亩。
2、试验基本情况
本试验田设在县城南面吉岘乡吉岘村,海拔高度1243米、地理位置北纬35°43′46.3″、东经107°85′21″,无霜期为160天、10°C以上有效积温2858°C,土质为黑垆土、土壤肥力为中上等、前茬为玉米,有机质含量12.8g/kg、速效氮66.15mg/kg、速效磷8.5 mg/kg、速效钾223 mg/kg、PH 值8.4。
四、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重点是抓全苗,促壮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放苗,放苗后用土封住孔口,若发现缺苗,要及时催芽补种或结合间苗带土移栽,3—5叶期定苗。
玉米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
后期若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现象视墒情亩可追施尿素5公斤。
玉米病虫害防治要坚持综合防治的原则。
(1)病害防治:重点是顶腐病、丛矮病、瘤黑粉病、穗腐病防治。
具体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使用杂交包衣种子。
②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2—3年。
③发病初期在菌瘤未变色之前及时将菌瘤切除,带出田间掩埋,防止污染土壤。
④收获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实行深翻土壤,减少初浸染菌源。
(2)虫害防治。
主要是粘虫、玉米螟和蚜虫,采取化学药物防治。
(3)地下害虫防治。
主要是蛴螬、金针虫
和蝼蛄,可采用土壤处理、药剂拌种进行综合防治。
计划人工除草3次。
附:表2014年吉岘乡玉米密度试验田间实验图
表1 2014 年合水县玉米品种密度试验生育期记载表表2 2014年合水县全膜玉米品种密度试验形成生物产量表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 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