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试验规范

合集下载

实验工作播种田间管理及要求

实验工作播种田间管理及要求

实验工作播种田间管理及要求试验田基础条件和对其耕作管理的一致性,是取得试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

应在选好试验用地的基础上,作好其耕作管理工作。

试验地耕作和施肥,试验地施用的基肥必须充分腐熟,一个试验田的基肥来源必须同圈同质,施前一个月左右均匀捣碎。

施用要等量均匀,方法应将试验地分划为15x20尺左右大小的方块,用白石灰划线或标点,每方块运入等量基肥。

地里施肥前有麦茬时,应铲去麦茬将地铲平后再运入基肥。

撒肥时力求撤匀,撒到每方块的边和角,肥堆的底应撒净,万不能留粪底。

施后犁翻,力求细匀平坦,并应随犁随用人工整平犁沟和犁堡,使试验田平坦均匀。

试验田的分区规划,试验田整平后,即可按试验设计方法和田间小区排列图将土地分区规划。

方法是先量出试验地总长和总宽,定出小区方向和试验重复小区的大致位置。

然后划行,即规划出小区和各行玉米的位置。

在试验地的一边划出一条和试验地长的方向(亦即小区长的方向)平行的基线,如AB线。

用划行器依次将试验田的播种行全部划出,行向要求端直,行距均匀。

再在地的一端划出一条和AB线垂直的基线,如CD线。

AB线和CD线的交角是90度,可用皮尺按3米、4米和5米构成三角三边,按勾、股、弦的道理,加以验证。

后在AB线上,从A的方向起,按小区行的长度,重复间走道宽度,将各重复的小区和走道用地,全部用木牌定下来。

后再从A'的方向起,同样在A'B'线上,按次将小区行的长度,重复间走道宽度,全部用木牌定下来。

后按每区行数分区,在区首插定区牌,标明重复号,区号,杂交种名称等,为试验的播种作好准备工作。

行距、株距和每行株数,玉米植株较大,各试验的行距以2尺为宜。

可采用等行距,亦可采用窄行距1.5尺宽行距2.5尺左右的不等行距,可因玉米杂交种植株高低、大小而有所不同。

株距是在行距的基础上随每亩留苗密度而定。

在株高200厘米左右时,每亩密度以4000株为宜,若行距为2尺,则株距应为0.75尺。

每行株数为株距去除行长的商数,如行长为30尺,株距为0.75尺,则每行为40株。

玉米田间试验规范

玉米田间试验规范

玉米田间试验规范玉米品种产量比较试验规范刘旭海徽县种子管理站742300农作物田间试验目前国内尚无规范性文件,为了规范玉米品种产量比较的试验行为,减少试验误差,获取可靠数据,科学分析数据,得出可靠结论,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田间试验的工作经验特提出本规范,以便于和广大同仁交流。

1.适应范围本规范适合于以玉米品种产量性状比较为目的的品种比较试验。

2.试验地选择地形地貌宜选川平地或水平梯田,山坡地要求坡度≤5°,无遮阴、无积水、远离村庄。

土壤肥力试验地选择应在试验所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肥力地块,在前茬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预选。

通过对前茬作物的生长势来判断土壤肥力是否均匀一致,是否适合做试验用地。

备用的试验用地在以后的耕作、施肥等作业要尽可能做到均匀一致,符合当地多数生产者的作业习惯。

3.编制田间试验方案依据试验的目的、试验因素、结合试验地实况,编制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当包括:试验的目的、参试品种、对照品种、小区面积、播种密度、小区排列方式、试验设计的种类(如:顺序排列、随机排列、正交设计等)、记载标准等。

3.1.试验设计参数参试品种数(含对照)≤15,行距h,小区间距h,每小区的行数≥4,区组间距80cm,株距根据播种密度计算,小区长度y必须是株距的整数倍,小区宽度k必须是行距的整数倍,15 m2≤小区面积≤25m2,小区计产面积S=(y+h)(k+h),即在小区基础上每边的两端各延长半行距长计算计产面积,使之尽可能接近营养面积,使测产结果更接近大田真实产量。

不应用小区面积代替计产面积。

重复次数≥2.选择的对照品种应当是试验区域内的主栽品种。

参试品种要求无包衣、原种。

3.2. 种植图根据试验方案和试验地的地理实况画种植图,种植图应标示清楚各小区和各区组的排列顺序,以及试验地的地理方位,便于田间记载和作业查照。

3.3.试验地的规划割方:指把不规则的试验地通过几何方法割去多余部分,变成矩形田的过程称为割方。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除草剂防治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田、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除草剂防治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田、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除草剂防治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田、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22.02.25
•【文号】农办农〔2022〕3号
•【施行日期】2022.02.2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种植业
正文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除草剂防治转基因耐除草剂
玉米田、
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的通知
农办农〔20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等有关规定,为规范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用除草剂登记试验和登记管理,保障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部组织制定了《除草剂防治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和《除草剂防治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切实抓好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用除草剂登记试验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附件:1.除草剂防治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2.除草剂防治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2年2月25日。

国家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预备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

国家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预备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

国家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预备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A.1物候期A.1.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日/月表示,下同)。

A.1.2出苗期:小区有50%穴数的幼苗出土高度2-3cm时的日期,调查一次重复。

A.1.3吐丝期:小区50%以上的雌穗吐出花丝的日期,调查一次重复。

A.1.4抽雄期:小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调查一次重复。

A.1.5成熟期:小区90%以上果穗的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调查一次重复。

A.1.6生育期:从出苗期到成熟期的总天数。

A.2农艺性状A.2.1株型:吐丝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三种,调查一次重复。

A.2.2株高:乳熟期连续取小区内生育正常的植株10株,测量由地表到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调查一次重复。

A.2.3穗位:测量株高的同时测量植株从地表到第一果穗柄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调查一次重复。

A.2.4倒伏率: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但未折断的植株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倒伏发生后立即调查,调查三次重复。

A.2.5倒折率: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收获前调查,调查三次重复。

A.2.6空秆率:收获时,调查不结果穗和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植株占全区总株数的百分率,调查三次重复。

A.2.7双穗率:收获时调查结有双穗(第二穗结实20粒以上)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率,调查三次重复。

A.3果穗性状(1-6项一般以计产样本穗由大至小排列,从中取代表性的10穗测量)A.3.1穗长:测量从穗基部到顶端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

A.3.2穗粗:将取样的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测量果穗中间直径,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

A.3.3秃尖长:测量果穗顶端不结实部分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

A.3.4穗型:分长筒型、短筒型、长锥型、短锥型。

A.3.5穗行数:计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求其平均值并标明行数变幅。

A.3.6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求其平均值。

玉米田间调查方法

玉米田间调查方法

玉米田间调查方法作者:信欣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36期针对玉米田间调查而言,整个过程十分细微而且繁琐,在具体的调查环节,要选取具备典型代表性的玉米植株或者叶片,有效进行采样工作,使其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要进一步结合特定的情况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取样和调查方法,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其中比较常见的调查取样方法主要包括五点式、棋盘式、对角线式、抽行式等进行取样。

取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玉米田间调查概述首先,要针对面积进行有效调查,例如,要求得1平方米土壤中的害虫、卵数或受病虫害危害的株数等相关情况,就要进一步结合具体面积进行调查,通常情况下所涉及的取样范围在5-10平方米。

其次,要切实有效的着重调查和分析植株、叶、果等具体情况,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够更有效的田间管理过程中玉米所呈现出的长势以及发生病虫害的病(虫)株率、病叶率、病果率,按相应的取样方式,获取与之相对应的更科学合理的数据,一般取样数量在百株、百叶或百果以上,经过相对应的计算和分析之后,进一步得出调查的结果。

第三,长度调查。

对密植的玉米做好调查,常采用1米长病虫发生的数量,一般取样10-20米。

第四,其他内容。

二、玉米田间调查方法(一)相关调查单位要做好科学合理的玉米田间调查试验设计1、小区行数:播种时每小区实际种植的行数。

2、小区行长(m):试验设计小区行长度,保留小数后1位。

3、平均行距(cm):等行距时直接填写,大小行(垄)时求平均值,保留小数后1位。

4、株距(cm):播种时采用的株距,要求等株距种植,保留小数后1位。

5、实际种植行株数(cm):播种时每行实际种植的株数,保留小数后0位。

(二)生育期调查记载标准1、出苗期(月.日):全区幼苗出土高约2~3cm左右的穴数达50%的日期。

2、吐丝期(月.日):全区50%以上的植株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3、成熟期(月.日):全区90%以上植株只籽粒硬化及苞叶呈现成熟的固有颜色。

浅析玉米品种的田间试验设计及要求

浅析玉米品种的田间试验设计及要求

图1小区规划平面图保护区保护区品种1品种2品种3品种4品种5品种6品种7品种8品种9品种10品种11品种12品种13品种14保护区观察走道保护区摘要:主要分析了玉米品种田间试验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试验田的规划设计及操作规程,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综合性状表现好的玉米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玉米品种;田间试验设计;要求文章编号:1005-2690(2020)12-0017-01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B浅析玉米品种的田间试验设计及要求王水霞,王树芳(长治市农业良种推广站,山西长治046000)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一个玉米品种从选育到推广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包括品种的选育、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品种的审定,最后到推广应用。

这个过程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而品种的试验示范是连接育种、繁育、推广的桥梁,更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经环节。

科学规范开展品种的试验示范,是为了保证农业用种的安全性,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和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作物品种田间试验的主要目的农业生产通常在大田进行,是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的。

农业科技成果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实践结果如何,如一些引进的优良品种是否适应本地区,一些新选育的品种是否比原有品种更高产、稳产等,都必须在田间条件下进行试验,才能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和科研成果的评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从田间试验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来看,田间试验可看作是农业生产的“先行”和“准备”,“先行”体现了田间试验的探索性和先进性;“准备”则体现了田间试验的目的性。

因此,在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农业科学研究中,田间试验占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为了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满足生产用种需求,通过试验示范,客观、科学、公正地鉴定农作物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为防范当地农业生产发生风险、取得丰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玉米肥料试验田间取样与处理

玉米肥料试验田间取样与处理

玉米肥料试验田间取样与处理
1、田间基础样采集:播种前,采集基础土样,化验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

2、玉米生长期取样:在苗期、拔节期、大口期、乳熟期、成熟期分别取植株样、土样。

土样分别采集0-20cm,20-40cm,40-60cm风干样,分别测定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

收获期测定有机质、pH值等。

植株取样时避开小区四周,齐地面将玉米植株剪掉,每个时期取3-5株。

玉米前三个(苗期、拔节期、大口期)时期植株分为茎、叶两部分。

成熟期分为叶、茎+茎鞘、穗轴、苞叶、籽粒五部分。

样品放在网袋中,105℃杀青30min,于70℃烘至恒重,称重计算生物产量,测定植株全氮、磷、钾含量。

1。

玉米区域试验技术规程与田间调查标准PPT课件

玉米区域试验技术规程与田间调查标准PPT课件
第18页/共57页
四、田间管理
5、在小喇叭口期进行第二次铲趟,结合第二次铲趟并 追施氮肥,每亩地一般地力条件下追施尿素20公斤(一 般10kg/亩)
--所有措施在同一试验中都要求在同一 天完成。
第19页/共57页
四、田间管理
6、至大喇叭口期结束,根据玉米田状 况,争取进行第三次铲趟。
第20页/共57页
11、空秆率:收获时调查全区结实低于10粒的果穗的株数百分率。 12、双穗率:收获时调查全区的双穗株数的百分率。
第37页/共57页
六、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13、倒伏性:记载倒伏的日期、原因,同时目测倒伏程度、面积。倒伏程度 不相同时,根据倒伏情况取中间值记载倒伏程度。
倒伏日期:倒伏当天的日期。
倒伏程度:分5级:
六、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5、成熟期:选取典型果穗,取果穗2/3—1/2处,用 螺丝刀将籽粒挖出,看到籽粒是否有黑色形成层,形成 黑色形成层的时期即为成熟期。如调查当天未成熟,应 将苞叶复原,隔日调查时,不可在前天原处取样调查。
第35页/共57页
六、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6、生育日数:从出苗到成熟期的总天数。 7、活动积温:出苗到成熟期≥10℃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六、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15、大斑病:在抽丝后25天目测整株的发病情况,分7级。
0级:全株叶片无病斑。 0.5级:全株叶片有零星病斑(占总叶片的1%左右)。 1级:全株叶片由少量病斑(占总叶片的5%~10%)。 2级:全株叶片由少量病斑(占总叶片的11%~45%)。 3级:植株下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总叶片50%以上),出现大片枯死,中上部
生产试验收获与测产
收获时期:对照品种完全成熟后3天内(或霜后未成熟)进行

玉米“3414”肥效效应田间试验

玉米“3414”肥效效应田间试验
流 天地
玉米 “ 3 4 1 4 , , 肥效效应 田问试验
莫 爱 琼
( 防城港市港 1 5 1 区沙潭江农业服务中心 摘 广西 防城港 5 3 8 o o o ) 要: ① 不同配方施肥 处理水稻主要农 艺性状及 产量构成 因子 的影响 : 从 田间观察 结果可以看 出, 不施肥( N P I ( ¨ )
5 2
1 3
1 . 4 试验 方法
试验根 据研 究目的采用农业部 』 土配方施肥技术规 推
荐的“ 3 4 1 4 , , 试验设 计方案 : 即 3因素 、 4水平 、 1 4个 处理 的一种
试验设计方法。 3因 素 指 N 、 P 、 K三个 因素 , 4水 平指 0水 平 ( 不 施
1 . 2 供 试肥 料
尿素为 四川德阳生产养分含量 为 4 6 % ;过磷酸钙为广 西贵


1 4

1 3
l 0
港生产养分含量为 1 2 %; 氯化钾为加拿大生产养分含量 6 0 %。
1 _ 3 供 试玉 米 品种
供试玉米品种为南校 9 6 8 , 全生育期 1 1 5 d 。
不 施 肥 N( 】 P 处理 产量最低 6 0 4 3 . 6 5 k g / h r n 2 ; 而 N2 P 2 K , 处理 的产量 最高 9 8 5 3 . 1 7 k g / h m2 , 比不 施 肥 的 产 量 高 了 3 8 0 9 . 5 2 k g / h m2 , 增产 6 3 %。
处理 区的玉米植株矮小 , 果穗短小 , 百粒重较 轻, 有 明显的早衰现 象, N0 P 】 I ( o 处理 区的玉米植株 生长较矮叶 色淡黄 , 有较 明

附3玉米品种试验记载项目及其标准

附3玉米品种试验记载项目及其标准

附3 玉米品种试验记载项目及其标准一、生育期调查记载标准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2.出苗期:全区幼苗出土高约3cm左右的穴数达60%的日期。

3.抽雄期:全区6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4.吐丝期:全区60%以上的植株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5.成熟期:全区90%以上植株籽粒硬化及苞叶呈现成熟的固有颜色。

6.生育期(天):从播种次日到成熟的生育天数。

二、特征特性调查记载标准1.株高:乳熟期选有代表性的10株,测量地面至雄穗顶端的高度。

(平均数/cm,0位小数)。

2.穗位:乳熟期选代表性10株,测量地面到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

3.茎粗:乳熟期选代表性10株,测量地上第二节间中部茎的直径(平均数/cm,1位小数)4.穗柄长度:乳熟期选代表性10株,测定穗着生茎节至穗基部长度,(平均数/cm,0位小数)。

5.叶数:选代表性10株,测定其真叶总数。

(求其平均数,片/株,保留小数后1位)。

6.株型:抽雄期后调查植株的株型,分紧凑、半紧凑、平展。

7.茎色:抽雄期后调查植株的茎色,分浅绿、绿、深绿、浅紫、紫、深紫等。

8.花药色:散粉期调查植株雄穗的花药颜色,分绿、黄、橙、浅紫、紫、深紫等。

9.花丝色:吐丝期调查植株雌穗的花丝颜色,分黄、浅绿、绿、黄、橙黄、粉、紫红、深紫、上粉下绿等。

特异株要单独记载,计算比率。

10.穗型:分圆柱型、长柱型、锥型、长锥型、短锥型。

11.轴色:分白、淡红、红、紫等。

12.粒型:分硬粒、马齿、中间型。

13.粒色:分白、黄、浅黄、桔黄、浅紫红、紫红、黄白等。

14.整齐度:用异型株比率(%)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株高与群体平均株高相差大于±20cm的植株≤5% 10%-5% ≥10% 穗位与群体平均穗位相差大于±15cm的植株≤5% 10%-5% ≥10% 丝色与群体丝色不一的植株≤2% 2%-5% ≥5% 轴色与群体轴色不一的植株≤2% 2%-5% ≥5%性状达到不整齐,表明该品种一致性、整齐度差。

玉米田间试验操作技术规程

玉米田间试验操作技术规程

玉米田间试验操作技术规程一、试验前准备工作1.选址:选择合适的土地进行试验,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点较为适宜。

2.肥料施用:根据土壤质地和肥力状况,合理制定施肥方案,并在播种前进行施肥,以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求。

3.播种准备:选用优质的种子,并进行催芽处理。

按照种植密度和行距的要求,进行整地和开沟。

二、试验种植1.控制播种密度:根据试验要求和品种特性,合理掌握播种密度,确保每亩播种量均匀。

2.定植技术:掌握好株距和行距,确保植株的营养充足,并保持足够的光照和通风。

3.浇水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进行合理的浇水管理,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三、病虫害防治1.定期巡查:定期走访田间,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种类和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如施药、灭虫灯等,确保作物生长的稳定和健康。

3.病虫害记录:详细记录病虫害的种类和防治措施,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四、田间管理1.杂草防除: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避免杂草对作物的竞争影响。

2.土壤保护:定期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根据结果进行适当的追肥措施,避免土壤劣化。

3.支撑管理: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要,进行支撑管理,确保植株的稳定生长。

4.营养管理:根据作物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案,并定期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生长数据记录:记录生长过程中的高度、叶片数目、茎粗等指标,定期测量,并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

2.产量数据记录:收获过程中,记录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以便后续的产量分析和评估。

3.数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试验的效果和功效,为后续试验提供参考和指导。

六、试验总结与报告1.试验总结:对试验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包括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效果、产量等方面。

2.报告撰写:根据试验总结,撰写试验报告,明确试验目的、方法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普通玉米区域试验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玉米区域试验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玉米区域试验技术操作规范摘要介绍普通玉米区域试验操作规范,包括科学设计、合理种植、科学管理、标准记载、严格考种、公正评述等方面,以指导普通玉米的区域试验。

关键词普通玉米;区域试验;操作规范1理解方案试验方案下达后,承试人员要认真研读,充分理解方案,对试验目的、承试任务、试验设计、小区面积、重复次数、试验参试品种数、所需土地(包括观察道,保护行等)、观察记载项目、试验特殊要求等都要熟记于心。

2播前准备2.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选择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一是有代表性。

试验地的土壤肥力要求均匀一致,土壤类型有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

二是非影响性。

试验地最好选平地,地力均匀,前茬作物一致,形状规正,大小适宜,无严重潜藏土传病虫害。

排灌方便。

若试验条件限制,可采用同一方向倾斜的缓坡地,但要求地块平整。

三是交通便利。

试验地应选择交通方便又远离交通要道,且远离高大建筑物及村庄、房舍、河流、树林的地块。

2.2试验设计(1)小区设置。

区试小区采用长方形,长:宽以2:1左右为宜。

利用抽签法、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法、随机数字表,使一个区组每一处理都有同等机会设置在任何一个试验小区上,避免任何人为因素。

区组重复间排列的方向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与耕地的方向垂直。

区域试验保护行不少于3行,非安全方位的边不少于5行。

观察道的设置必须以能对同一区域试验的不同区组方便进行观察为原则,宽度120-150cm,重复间非观察道以50cm左右为宜。

(2)重复。

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5行区,收中间3行计产,计产面积12m2。

(3)局部控制。

控制土壤差异等非处理因素,使之对各试验处理小区的影响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

2.3种子准备(1)种子接收。

试验种需安排专人接收,播种前7d仍未收到种子,须及时和主持单位联系。

(2)种子查验。

收到种子后,及时开包检查种子数量、编号是否和方案相符,如果不符应及时向主持单位反映,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玉米田间试验取样方法的研究

玉米田间试验取样方法的研究

玉米田间试验取样方法的研究
1 研究背景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在种植过程中,检测不同采样点的品质和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进行玉米田间试验取样成为了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

2 取样方法
常见的取样方法包括无规则取样、有规则取样和网格取样。

无规则取样即随机取样,可以避免取样位置的偏差,但是不易掌握取样的数量和地点。

有规则取样则是按一定规则选取取样点,例如沿着一定方向、距离等进行,但是容易受到人为干扰,较难避免取样偏差。

网格取样则将试验区域划分成网格状,从每个网格中取样,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偏差和重复取样。

3 取样量
取样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验设计和检测项目的要求进行考虑。

一般而言,取样量应当足够小心地代表试验区域的品质和含量。

过小的取样量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试验区域的实际情况,过大的取样量可能会增加抽样误差和工作量。

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试验研究,确定最佳的取样量。

4 取样位置
取样位置的选定也是一个关键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人们通常会避免在不同品质和含量的地方进行取样。

因此,选定取样点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随机取样,以保证代表性;②尽量避开变异大、品质差或畸形、病虫害较重等特殊地点;③对于试验区域较小的情况,可以增加取样点,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5 结语
在以上提到的一些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玉米田间试验取样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试验区域的品质和含量,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有效的检测手段。

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帮助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农作物品种玉米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品种玉米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品种玉米区域试验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试验点选择、参试品种确定、试验设计、田间管理、项目记载、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的原则和技术,确定了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和处理的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省级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设计、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3 玉米GB/T 3543.1~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 17315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GB/T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NY/T 3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NY/T 4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法NY/T 11 谷物籽粒粗淀粉测定法NY/T 56 谷物籽粒氨基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NY/T 523 甜玉米NY/T 524 糯玉米NY/T ××××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玉米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预备试验 variety pre-registration trial根据试验需要,区域试验主管部门为初步筛选参加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可设置预备试验。

为区域试验选拔品种,确定品种的可能适宜区域,扩大优良品种的使用范围,在全国适宜区域内组织的对参试品种的筛选,小区可不设重复。

3.2区域试验 regional variety trial在区域试验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在一定生态区域范围内按照统一试验方案组织的多品种、多点次、小面积的品种比较试验。

主要鉴定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虫)性、生育期等,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

实验七小麦玉米品种田间纯度鉴定完整版

实验七小麦玉米品种田间纯度鉴定完整版

实验七小麦玉米品种田间纯度鉴定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实验七小麦、玉米品种田间纯度鉴定一、目的掌握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育种过程中品种纯度的鉴定方法。

二、内容说明品种纯度,指品种一致性的程度。

(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即供检样品中本品种的株(穗)数占供检该作物样品总株(穗)数的百分率)。

它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评定种子等级的主要依据。

品种纯度检验分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田间检验以品种纯度为主,同时检验异作物、异品种、杂草、病虫感染率、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等。

田间检验是以作物植株高度,叶片、穗部、芒、籽粒、护颖的性状和颜色,以及成熟迟早等差异为依据,进行分析鉴定。

田间品种纯度检验时期,以品种特点、特征、特性表现最明显的时期为宜。

稻麦可分别于幼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蜡熟期检验。

如果条件有限,至少应在蜡熟期检验一次。

苗期检验结果供定级参考用,花期、成熟期的检验结果作为定级依据。

如三次结果不同,要按最低的一次检验结果定级。

(补充)田间检验:一般在作物品种形态特征表现最明显的时期,如禾谷类作物黄熟期、大豆结荚期、薯类收获期进行检验。

凡同一品种、同一种子等级和来源一致、栽培管理大体相同者,可作为一个检验区。

每个检验区再选有代表性的地块,面积不少于检验区的5-10%,块数不少于3块,并均匀分布。

在选好的代表性地块上设点取样,一般用梅花式、单对角线式、双对角线式或棋盘式取样法。

代表性地块在5亩以上的,最少设点5个;在50亩以上的,每增加25亩增设样点一个。

麦类每点取样20-40穗。

玉米、高粱、谷子、糜黍、马铃薯每点取样20株。

豆类每点取样10-20株。

取样总数随代表性地块面积大小而定,一般以100-1000穗,或50-500株为限。

取样后,根据品种特征,鉴别本品种的株(穗)数、异品种的株(穗)数和其它作物株(穗)数,计算出该品种的田间纯度。

玉米田间试验实施方案

玉米田间试验实施方案

玉米田间试验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有效的田间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玉米田间试验实施方案,以指导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科学、高效的试验工作。

二、试验区选择1. 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相对集中、气候条件相对稳定的地区进行试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 土壤条件:试验区土壤以肥沃、排水良好、PH值适宜的为佳,以保证玉米生长需求。

3. 田块选择:试验区内选择大小相当、土壤条件一致的田块进行试验,以消除外界因素的干扰。

三、试验品种选择1. 品种特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确保试验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2. 品种数量:根据试验区面积和资源情况,选择适量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确保试验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四、试验设计与布局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区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块,以消除土壤和环境变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 试验布局:在每个区块内设置不同处理组合,如不同施肥量、不同灌溉水量等,以获取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生长和产量的数据。

五、试验操作与管理1. 播种:按照品种特性和试验设计要求,按时、按量进行播种,保证试验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科学施肥,确保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3. 灌溉:根据当地降水情况和玉米生长需求,科学安排灌溉,保证玉米生长的水分需求。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六、数据采集与分析1. 数据采集:定期对试验区内玉米生长情况、产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差异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七、结果总结与应用1. 结果总结: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结果,总结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差异性,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玉米室内与田间试验测定指标

玉米室内与田间试验测定指标

第一部分承试单位调查填写内容1.1 试验设计1.1.1小区实际种植行数:播种时每小区实际种植的行数。

1.1.2小区行长(m):试验设计小区行长度,保留小数后1位。

1.1.3平均行距(cm):等行距时直接填写,大小行(垄)时求平均值,保留小数后1位。

1.1.4平均株距(cm):播种时采用的株距,要求等株距种植,保留小数后1位。

1.1.5实际种植行株数(cm):播种时每行实际种植的株数,保留小数后0位。

1.2 生育期调查记载标准1.2.1出苗期(月.日):全区幼苗出土高约2~3cm左右的穴数达50%的日期。

1.2.2吐丝期(月.日):全区50%以上的植株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1.2.3成熟期(月.日):全区90%以上植株只籽粒硬化及苞叶呈现成熟的固有颜色。

成熟期调查必须天天进行,在小区两个边行中选有代表性植株,抠出果穗中上部籽粒,观测记载籽粒生部位出现黑层的日期。

1.2.5记载格式:5月1日记为5.01,5月10日记为5.10,5月12日记为5.12。

1.3 特征特性调查记载标准1.3.1株高(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量地面至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0位。

1.3.2穗位(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量地面到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0位。

1.3.3茎粗(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量地上第三节间中部茎的直径(要与叶着生方向垂直),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1位。

1.3.4穗柄长度(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定穗着生茎节至穗基部长度,分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0位。

1.3.5叶数(片/株):每小区定点10株,随着玉米生长,标记叶片。

抽雄期后调查主茎叶数,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1位。

1.3.6叶数苗期鞘色:在可见叶5片时调查叶鞘色,分浅绿、绿、浅紫、紫、深紫等。

1.3.7苗期叶色:在可见叶4~5片时调查叶片色,分浅绿、绿、深绿、绿紫等。

1.3.8株型:抽雄期后调查小区群体植株的株型,分紧凑、半紧凑、平展。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1玉米调查项目及标准1.1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1.1.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1.1.2出苗期:幼苗出土3厘米左右的穴数达到全区2/3的日期。

1.1.3幼苗长势:幼苗3—4叶时,目测幼苗长势的强弱,分强、中、弱三级记载。

1.1.4芽鞘颜色:展开2叶之前,第一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为绿、浅紫、紫、深紫、黑紫。

1.1.5散粉期:小区60%的植株雄穗主轴上部1/3处散粉的日期。

1.1.6抽丝期:小区60%的植株雌穗抽花丝露出雌穗苞叶5厘米的日期。

1.1.7花丝颜色:新鲜花丝长出约5厘米时的颜色,分为绿、浅紫、紫、深紫、黑紫。

1.1.8成熟期:全小区90%以上果穗中部的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颜色和色泽的日期。

1.1.9生育日数:统计从出苗期到成熟期的总日数。

1.1. 10活动积温:统计从出苗期到成熟期≥10℃的积温。

1.1. 11植株整齐度:开花后期目测全区植株生长的整齐程度,以整齐、中等、不整齐3级表示。

1.1. 12株高:乳熟末期,实测5株有代表性植株自地表至雄蓼顶端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1.1. 13穗位高:测定株高的同时,实测上述五株自地表至上部穗位着生节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1.1.14空秆率:收获时调查全区结实低于10粒的果穗的株数百分率。

1.1. 15倒伏性:目测记载倒伏日期、原因、程度、面积。

1.1. 15.1倒伏日期:记载倒伏当天的日期。

1.1. 15.2倒伏程度:分五级。

0级:植株不到。

1级:植株倾斜度不超过1 50。

2级:植株倾斜度在1 50一450之间。

3级:植株倾斜度在450一850之间。

4级:植株倾斜度超过850以上。

1.1. 15.3倒伏比例:目测,以百分率表示。

1.1. 16大斑病和灰斑病:在抽丝2 5天后目测整株的发病情况,分为五级。

1级:全株叶片无病斑或仅在穗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积少于总叶面积5%。

2级:穗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穗下部叶片有少量病(占总叶面积6-10%)。

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一、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2.出苗期:全区苗高2~3cm的幼苗达50%以上的日期。

3.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手摸茎秆基部能感到节的日期。

4.大喇叭口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棒三叶)甩开呈现喇叭口形的日期。

5.抽雄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的日期。

6.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伸出苞叶2cm 左右日期。

7.成熟期:全区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在籽粒基部出现糊粉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期。

8.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或出苗至成熟所经历天数)。

二、生长发育状况1.植株高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抽雄前把叶拉直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或量自然高度;抽雄后测定从地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

一般在乳熟期调查,以cm表示。

2.茎粗:选有代表性植株10~20株,测定近地面第三节间扁圆一面的直径,以cm表示。

3.穗位高度:从地面至成熟果穗着生节位的距离,以cm 表示。

4.展开叶数露出叶环的叶片数。

5.可见叶数:拔节前心叶露出1~2cm,拔节后露出5cm 的叶片数。

6.单株叶片数:一株玉米上叶片总数。

7.单叶叶面积:A=LW×O.75式中:A为叶面积(cm 2);L为叶长(cm),即从叶环至叶尖的长度;W为叶宽(cm),即叶片最宽处;0.75为系数。

8.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绿叶面积(cm2) ×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cm2)三、测产及考种指标1.空秆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空秆(果穗含子粒在30粒以下)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2.双穗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结双穗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3.籽粒产量:将小区内全部果穗风干到恒重,脱粒称重,折算成每公顷产量(kg/ hm2)。

如果小区内缺株数不超过5%时,不算缺株;超过5%时,不收缺株穴的相邻植株,用实收平均单株产量补上缺株产量。

田间试验报告 玉米花生大豆棉花

田间试验报告 玉米花生大豆棉花

玉米性状考察及测产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玉米的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玉米产量质量。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1.测产:选点取样:5-10个点,每点取代表性植株10-20株。

测单位面积株数和穗数株数/亩=株数/[行距(m)×株距(m)] ×666.7(m2)穗数/亩=株数/亩×单株成穗率测每穗粒数和粒重预测亩产(kg)=(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6实测亩产(kg)=取样粒重÷取样株数×亩实际株数2.选取玉米考察性状1)穗位高度:指乳熟期地面到植株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

2)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3)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4)倒伏:玉米抽穗后,因风雨等灾害,主茎倾斜度大于45℃的植株,在1/3以下为轻,1/3-2/3 为中,2/3为重。

5)倒折率:玉米抽雄穗后,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6)双穗率(%):成熟期有效双穗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7)果穗长度(cm):指最上部果穗去除苞叶后包括秃尖的长度。

8)穗粗(cm):指果穗中部的最小直径。

9)单株有效穗数:平均一株结实的穗数(每穗结实30粒以下的不计)。

10)果穗长度:果穗基部至顶端的距离(cm)。

11)穗粗:以周长表示,用线围距果穗基部1/3处的圆周,然后测量线的长度(cm)。

12)秃尖长度: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cm),并计算秃尖率(秃尖长占果穗长度的百分数)。

13)穗行数:数计果穗中部子粒行数,求平均数。

14)每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求平均数。

15)果穗重:风干果穗的重量(g),求平均数。

16)穗粒重:果穗上全部子粒的风干重量(g),求平均数。

17)穗轴率(%)=穗轴重/ 穗重×10018)出籽率(%)=穗粒重/ 穗重×10019)千粒重:分别数取两个1000粒(风干)称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品种产量比较试验规范刘旭海徽县种子管理站742300农作物田间试验目前国内尚无规范性文件,为了规范玉米品种产量比较的试验行为,减少试验误差,获取可靠数据,科学分析数据,得出可靠结论,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田间试验的工作经验特提出本规范,以便于和广大同仁交流。

1.适应范围本规范适合于以玉米品种产量性状比较为目的的品种比较试验。

2.试验地选择地形地貌宜选川平地或水平梯田,山坡地要求坡度≤5°,无遮阴、无积水、远离村庄。

土壤肥力试验地选择应在试验所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肥力地块,在前茬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预选。

通过对前茬作物的生长势来判断土壤肥力是否均匀一致,是否适合做试验用地。

备用的试验用地在以后的耕作、施肥等作业要尽可能做到均匀一致,符合当地多数生产者的作业习惯。

3.编制田间试验方案依据试验的目的、试验因素、结合试验地实况,编制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当包括:试验的目的、参试品种、对照品种、小区面积、播种密度、小区排列方式、试验设计的种类(如:顺序排列、随机排列、正交设计等)、记载标准等。

3.1.试验设计参数参试品种数(含对照)≤15,行距h,小区间距h,每小区的行数≥4,区组间距80cm,株距根据播种密度计算,小区长度y必须是株距的整数倍,小区宽度k必须是行距的整数倍,15 m2≤小区面积≤25m2,小区计产面积S=(y+h)(k+h),即在小区基础上每边的两端各延长半行距长计算计产面积,使之尽可能接近营养面积,使测产结果更接近大田真实产量。

不应用小区面积代替计产面积。

重复次数≥2.选择的对照品种应当是试验区域内的主栽品种。

参试品种要求无包衣、原种。

3.2. 种植图根据试验方案和试验地的地理实况画种植图,种植图应标示清楚各小区和各区组的排列顺序,以及试验地的地理方位,便于田间记载和作业查照。

3.3.试验地的规划割方:指把不规则的试验地通过几何方法割去多余部分,变成矩形田的过程称为割方。

3.3.1.利用勾股弦定理割方分别在两条相邻的边上挂线,固定两线交叉处点O,任取一组勾股弦数,比如:取(3,4,5),则在一边3m处标记A,另一边在4m处标记B,当AB=5m时,即0∠=.然后量取一边需要的长度,以该AOB90边为一边在另一端再取一组勾股弦数,作直角,量取其余各边长度,对边等长,即成矩形。

注:原理①勾股定理;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3.2.利用点到直线间距离割方与试验地较长的两对边大致平行标尺挂线,让a 、b两线间的距离大致接近试验地要求的宽度,两线与地面距离相等,然后将卷尺启点端A点紧贴一条线a,标记位点固定A,卷尺另一端卡在设计宽度B处,沿着另一条线b左右摆动,直到B点刚好在线b上,这时AB 垂直于线a,否则B点就落不在线b上;如法再在线a的另一端作A1B1=AB且垂直于线a 。

这样试验地就成了矩形方块。

(作者推荐使用此法。

)注:○1原理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引线段,如果这条线段最短,那么这条线段就和已知直线垂直。

○2此法至少从理论上比“勾股弦法”具有更小的误差。

规划区组和小区在确定区组规划时,尽可能选择区组间土壤差异最大,而同一区组内小区间土壤差异最小,这样有利于控制试验误差。

然后在完成割方的地块内,根据试验方案的要求再分别准确划出各区组、各小区的边界、小区间距和区组间距。

复核为了保证试验地的长和宽符合方案要求,规划完毕应对试验地、区组、小区、区组间距和小区间距进行复核纠正。

注:小区面积是指边行长与宽的积。

4.播种播种期播种期应符合当地多数生产者的播种习惯。

播种密度按照方案要求的播种密度确定单株营养面积,再计算株行距。

播种的作业要求为了减小试验误差,播种作业应在1d内完成。

参试品种的放置播种前应先将各参试品种分别摆放在对应的小区的一角,由试验主持人核对纠正,确认无误后开始播种,播种完毕统一将各个品种的包装物放置在小区的另一角。

开沟播种按照确定的行距开沟,播种沟深7±2cm。

开沟时应当保持挂线标杆与水平面垂直。

所开的播种沟应保持平直上线,深浅一致。

每穴按2-3粒播种,将种子播在线下、沟底,株行距应尽可能与方案要求一致。

试验地如果是山坡地,则播种沟应与等高线平行。

复核播种完毕,应由试验主持人按照遗留在小区另一角的参试品种包装物和籽粒性状进行核对,对播种质量进行检查纠正。

覆土镇压复核无误后回土覆沟、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在土壤墒情差或天气干旱时,镇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人行道与保护行在区组四周外围预留人行道,人行道之外种植保护行。

人行道应与区组间距等宽,宽度80cm;保护行作物必须与参试作物类别一致,最好用对照品种种植四周的保护行,行数≥4.5.试验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1尽可能消除人为误差;○2符合多数生产者作业习惯;○3至少某一区组的一种作业应由1人1d内完成。

5.1 间苗和定苗间苗、定苗时要尽可能与试验方案规定的株行距一致,一般在出苗后15-20d进行。

间苗是指把同一穴多余的苗拔除毁灭,定苗是指把符合要求的苗留下。

间苗和定苗时要尽可能保留具有该参试品种特征的苗。

5.2 施肥、灌溉施肥和灌溉要尽可能均匀一致、连续作业、1d内完成。

如果估计1d内不能完成,那么至少必须完成一个区组的全部。

施肥要求安小区分行等量分施,试验地的整体施肥量要与当地平均施肥量相当。

灌溉的进水量和灌溉次数要求符合当地灌溉一般习惯,当地无灌溉习惯则试验地不应灌溉。

5.3 中耕培土一般中耕在三叶一心——四叶一心期(出苗后20-25d)作业,培土在六叶一心——七叶一心期(出苗后40-50d)作业,在培土过程可以结合追肥。

5.4病虫害防治玉米试验一般不设病虫害防治,但是当邻近的其它作物病虫害比较严重,有可能危及试验田时,可在保护行范围内进行防治。

比如:试验地比邻的小麦收获时,粘虫数量较大,此时就要对保护行进行防治隔离,防止粘虫入侵试验区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6.试验的收获当某一参试品种的各小区成熟后,该参试品种就可以收获。

成熟的标志是:从外表看,玉米棒子外包叶发黄变枯面积达30%以上;从内部看,籽粒变硬具有本品种的籽粒的典型特征。

试验收获要以小区为单位独立全部收获,分别标记。

收获时记载双穗率,记录缺株数量,缺株按该小区株平均产量的80%计产,计入小区产量;若出现缺区,按缺区所在的行与列的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的关系进行估计。

7.试验的记载试验记载应由专人负责,记载的项目必须包括但不限于:○1物候期:播种期、出苗期、吐丝期、抽雄期、成熟期、生育期;○2株型:穗位高、株高、叶相、及对应指标的整齐度;○3穗特征:穗型、穗长、秃顶长、粒型、行数、行粒数、双穗率;○4产量性状: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株数、小区产量;○5田间管理:施肥的类别、数量和日期;作业日期和类别。

○6生育期气象数据:≥10℃的有效积温、极端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7病害虫害:对当地可能造成影响的病害虫害发生发展情况;○8抗逆性:抗旱性、抗穗粒腐。

8.试验结果的分析8.1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r 个品种m 次重复产量数据表离均差平方和用S 表示,则总离均差平方和211()r m T i j i j S y y ===-∑∑2211r m ij i j T n y ===-∑∑ 区组间离均差平方和222111()i r r ij A i i j T y y n S m y ===-==-∑∑∑m 221i r i T T m n =-=∑ 区组内(误差)离均差平方和211()i r m e ij i j S y y ===-∑∑ 三个离均差平方和的关系:T A e S S S =+三个自由度的关系:T A e f f f =+,其中,T A f n 1mr 1, f r 1,=-=-=- ()e T A f f f r m 1=-=-均方:离均差平方和与对应自由度之比,即/MS S f =,亦即方差. F 比:/A e F MS MS =。

当1(,)A e F F f f α-≤时,认为品种间产量性状差异在显著水平α上不显著,否则称显著。

其中1(,)A e F f f α-是自由度为(f A ,f e )的F 分布的分位数。

产量结果的方差分析表8.2试验结果的多重比较当1(,)A e F F f f α-≤时,品种间差异在α水平上不显著,不必进行多重比较,否则要进行多重比较。

8.2.1 最小显著极差法最小显著极差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新复极差测验和Q 测验两种。

新复极差测验(LSR 法) 新复极差测验所作的无效假设为0-0A B H μμ=:,即总体任何两个平均数的极差为0.计算平均数标准误SE =在2e S 的自由度下查SSR 表,查得=2,3,...,r p 时的SSR α值,依LSR α=S E ×SSR α计算最小显著极差。

将平均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用各个p 的LSR α值测验平均数两极差的显著性:极差<LSR α者,接受0H ;极差>LSR α者,否定0H ,即两极差在α水平上显著。

q 测验 q 测验计算LSR α时,要通过q 表查q α,依SE q LSR αα=⨯计算最小显著差,其余同上。

8.2.2最小显著差数法(LSD 法)在生产上,当品种更换任务紧迫的情况下,宜采用LSD 法测验。

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12-x x S =在2e S 的自由度下查t 表,得到两尾概率为α的临界t 值t α,依12-x x LSD S t αα=计算最小显著差数,其余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