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在军事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陆两用坦克
水陆两用坦克是一种既能在陆地上行驶,又能在水中航行、作战的坦克。特别是在两栖作战中,水陆两用坦克表现出特有的优越性。这种坦克为什么可以在水中前进呢?
任何水中行驶的物体,必须具有一定的浮力来克服自身的重量,才能不能下沉。又必须有一定的动力推动自己前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为了提高坦克在水中的浮力,人们采用薄型钢板制作外壳,车体设计的又轻又长,前部呈般形。所有的拼接部位都焊接起来,防止漏水,使坦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增加坦克的浮力。
坦克的动力则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案。有的坦克采用了特制提履带,犹如水车的水斗,通过履带的旋转不断把水排向后方,从而推动坦克前进。有的则在坦克的尾部装上螺旋桨推进器,坦克就象船一样前进。还有的装的是喷水式推进器,通过向后喷水,获得反作用力,推动坦克前进。
这两个基本条件具备后,坦克就可以既在陆地行走又在水中航行了。
二:隐形飞机
如果最早采用隐形技术的B-18型战略轰炸机,人们对它的性能还不清的话,那么,随着F-117型飞机首次在巴拿马战场和海湾战争中的的大量使用,人们对隐形飞机已经不怎么陌生了,我们以B-2为例来研究一下隐形飞机。
B-2是美国诺斯罗·格鲁门公司研制的战略突防隐身轰炸机,主要任务是利用其优异的隐身性能,从高空或低空突破敌方防空系统,对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或常规轰炸。该机采用了翼身融合的无尾飞翼构形,从机头至翼尖为成锐角,但上下是拱弧形的固定前缘,前缘为直线,机翼后缘成双W形,使飞机对所有有雷达的波形成镜面反射。飞机结构大量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以及蜂窝状雷达吸波结构(RAS)、锯齿状雷达散射结构,机体表面还涂有雷达吸波材料(RAM),S形进气道和V形尾喷管位于机体的上部,使飞机周围的空气形成等离子屏障,成对地装在武器舱的外侧与机翼结构之间的装置可使氯氟硫酸被混在尾气中,以消除发动机的目视尾迹,这样达到“隐身”的效果。
三:火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或留意在发射出的火箭顶端,有一个顶尖的针状物。有人认为这是火箭的雷达装置,起天线作用,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个类似于天线的钢针,是空气动力学应用的一项发明。
我们知道空气阻力是影响火箭射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火箭的射程,一般可以增加火箭的级数。可是一般增加了火箭的级数会使火箭的总重量也增加,这就会给发射带来很多问题。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若在火箭的顶端安装一个钢针,那么火箭在飞行时,顶端就会形成一个小角度的锥形气流,这股锥形气流能减少空气对火箭的阻力,从而使火箭的射程得以明显增加。
在此选用三个例子来阐述我们的研究,希望大家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物理学在军事上的应用,也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知识。
军事网游:穿越物理信息战之“蜜弹”
近日,我军首款网络军事游戏《光荣使命》研发完成。相关动态一经披露,就引发了社会公众及军事专家的热议。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争议对我们更好地开发军事游戏的训练价值,规避其潜在的不足之处,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涂有娱乐色彩的军事游戏,是否会遮蔽我们对真实战争的理解?军事网游能否在信息时代完成独特的战争使命?请看《科技日报》特稿——
高清酷图:中国第一款大型军事类游戏《光荣使命》发布
一提到信息战,世界各国都有意无意地拿美国作为一个参照系,认为美军引领的这场军事变革的指向是物理信息战,计算机与互联网等信息高科技是强军之本。然而,这种将信息战仅仅局限于物理层面的传统思维,对后进国家的军事变革潜藏着危机。
实际上,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军事网游之深刻内涵,不难发现,在“军事—娱乐”复合体兴起的大背景下,军事网游恰似穿越物理信息战之墙的“蜜弹”,用“温柔”的方式启迪着人们思考信息战的真正内涵、演进规律及应对之策。
谁垒起物理信息战之墙
我国军事专家刘戟锋曾多次呼吁到,信息战从其概念提出,到今天变得甚嚣尘上,人们围绕信息战的特点、规律、战法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谓的信息战,是否就是今天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这般模样?对于信息
战的理解,是否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
众所周知,作为现代信息论的奠基人,1948年C·E·申农关于信息的定义及计量方法一经提出,不少人就已注意到,信息的广泛用途,将涉及到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社会认知。遗憾的是,后来的人们却忽视了(或者说有意回避了)关于信息在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社会认知三个领域的基本含义。以至在很多人眼中,信息仅仅成了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的光、电、磁,仿佛它与DNA无关,与人的心理、精神无涉。
对于上述这些理解,纵然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著名信息战专家里·阿米斯德,在重新考察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军信息战认识思想史后,也得出了信息战不仅包括物理信息战,还包括精神信息战的结论。
这位曾任美国国防部长国际安全政策助理的哈佛大学教授,在刚刚出版的新书《权力的未来》中,认为在这个全球信息时代,主导国际政治的要素是信息,真正的赢家是那些最会讲故事的国家或非国家组织。与此类似,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也公开声称:“反恐战争不仅是一场打击跨国犯罪的战争,更是一场意识形态战争,一场传播美国价值观的战争。”
事实上,美国军方不仅是这样言说的,更是这样展开行动的。对此,美军资助开发的一款军事网络游戏《美国陆军》加盟信息战背后,就给我们充分展示了,“军事—娱乐”复合体如何在信息时代完成独特的战争使命。
《美国陆军》加盟信息战背后
作为一款美国陆军赞助开发的免费军事网络游戏,《美国陆军》不仅仅是一款军事游戏,
更是一个宣传美军形象的平台,一种开展公共外交的载体。
在《美国陆军》中,载入画面是美国陆军战士的宣誓:“我是一名战士,我是团队中的一员,我为美国人民服务,美国陆军精神永存。”当游戏开始时,载入画面消失,玩家就暂时加入了虚拟美国陆军。到游戏的结尾则又是:“我时刻准备着为美国而战,消灭美国的敌人。我是自由和美国生活方式的捍卫者。”
显然,《美国陆军》旨在将美军的军备观、战争观及价值观传播给玩家。为此,它特意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参与形式。通过这种限定的视角,使玩家自觉不自觉地与美军始终站在一起,为捍卫其宣扬的所谓“自由”而战。对此,以著作《未来的战争》而闻名全球的阿尔文·托夫勒就曾公开指出:“军事网络游戏与美国战略传播密切相关,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也是信息战的一种形式。”美国国防科学局也曾明确指出:“通过向世界展示美国陆军为何而战和如何作战,该游戏成为公共外交的一个实例,旨在通过思想交流以传播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及对外政策。”
的确,作为公共外交和信息战的工具,美国军方利用其长期拥有的话语权将其军事游戏推向市场,面向那些没有经历过真正战斗的青少年玩家。通过特意精心设计的第一人称视角,不仅向他们展示了美国军力的强大及捍卫自由的坚定,还极力向其传播一种美国利益主导的反恐战争观。
由此可见,《美国陆军》是美军使用“蜜弹”占领思想意识阵地的典范。正如美军官方网站对美国之外玩家毫不隐讳地指出的那样:“我们想让世界知道美军的强大。”如今观之,这一战略目的似乎也部分达到了——美军主导的军事话语权,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技术,都是全球诸多国家模仿跟踪的对象。
总之,作为宣传家工具盒里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受到了美国国防科学局的高度重视。早在2004年,该局就明确指出了“军事—娱乐”复合体的战略价值,并以此指导美国陆军与商业公司合作,研发出了许多军事游戏,以散布美国“蜜弹”,推行公共外交,助推信息战争。
“军事—娱乐”复合体不容小觑
话说1961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其告别演说中首次提到了“军事—工业”复合体的概念,当时,艾森豪威尔旨在告诫美国人要警惕“军事—工业”复合体绑架美国政府。对此,多年来美国人可谓牢记在心,不时有人重温艾森豪威尔的警告。但与此同时,却在其中也悟到了一个塑造世界的“法宝”。“军事—娱乐”复合体就是典型工具,它不谋求绑架政府,却意在影响世界,帮助美国推行全球主导战略。
具体而言,据美国国防科学局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近年来美军持续在海外用兵,其国家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反美情绪呈蔓延之势。为此,国防科学局建议美国军方注重开发商业娱乐公司的军事价值,通过“军事—娱乐”复合体影响全球舆论,遏制反美情绪。因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