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
董氏密穴——精选推荐
![董氏密穴——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5450dd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4.png)
董⽒密⽳⽴竿见影的头痛失眠奇⽳拇指背⾯末节中央. 毫针垂直刺⼊, 刺⼊深度为1cm 左右, 留针30 分钟. 每⽇⼀次. 连⽤1-6 次. 该头痛奇⽳, 对枕⼤神经痛, 紧张性偏头痛有奇效, 对颈椎病引起的后头部昏胀痛也有良效, 对安神治失眠及晕厥有奇效,应⽤该⽳治疗顽固性失眠基本都能让患者当天得到有效有睡眠. 总之该⽳有安神定痛, 开窍醒神的效果显著.治失眠奇⽳⽳位:在⼿背中指掌指关节最⾼点(即拳尖处)。
针法:直刺或向上斜刺2-3分深,针感:有痛胀感即可,留针法15分钟左右,临睡前针效果更佳。
对治疗长期失眠的患者均有奇效。
⼗七椎治疗腰腿疼痛[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
⽅法是⼀根针沿⽪下进针,进针约1⼨时捻转让针⾝被肌纤维缠绕,感觉针⾝有沉紧感时向下压,这时⼀般会出现针感向下传导,那条腿疼痛针感就会传到那条腿,⽤的好的话能够传导到⾜底。
这个效果不错,急性疼痛效果最佳,可收⽴杆见影之效。
顽固性腰间盘突出针灸对那些顽固性的经多种⽅法治疗⽆效的病例,应⽤此法,可有针到病除之效。
[取⽳]1、腰五龙2、承⼭3、环跳4、昆仑5、委中上图:[转载]神针绝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针针灸( 针灸五龙针法主治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质增⽣、颈椎综合症、肾亏、肾虚、肾寒、腰肌酸软、胸背疼痛沉⽊、肩胛风寒、脊柱炎、脊髓空洞症、脑供⾎不⾜。
胸五龙针⽳位:1风门:位于第⼆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厥阴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腰五龙针⽳位:1三焦俞:位于第⼀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命门:位于第⼆腰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痛,各种痛都可以⽌,效果神奇!⼈⾝上任何⼀个地⽅痛,都在⼿指上有⼀个压痛点。
董氏奇穴针灸----曲陵穴、建力、中力
![董氏奇穴针灸----曲陵穴、建力、中力](https://img.taocdn.com/s3/m/9567db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5.png)
董氏奇穴针灸----曲陵穴、建力、中力
曲陵:位置在尺泽直下一寸五分。
建力:位于曲陵外侧五分。
中力:位于建力外侧五分。
取穴方法:一寸针,进针5~8分。
三穴齐下可治:
1.上焦心肺病症。
2.咽喉区域病症。
3.对侧委中区域及肘膝转筋。
【主治】:
1.上焦心肺区域:咳嗽,感冒、气喘、肺炎,支气管炎,心悸、心脏扩大、重感冒、鼻炎、心脏麻痹。
2.咽喉区域病症,咽喉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节、胸痛、背痛、声音沙哑、声带小结。
3.对侧肘膝病症、筋病:网球肘、膝后委中区域、抽筋,足后跟腱疼痛。
【临床应用及处方】:
(一)本穴配喉灵,对于咽喉肿痛,感冒咳嗽,声带小结,淋巴系统,疗效显著。
(二)本穴配心灵,重子重仙,对于心肺疾病,支气管炎,心脏不舒,有效。
(三)本穴配肩六,治疗腿抽筋,网球肘,足跟痛等,有效。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https://img.taocdn.com/s3/m/527d4bf528ea81c759f5781f.png)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2018-10-27 21:53:53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
![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https://img.taocdn.com/s3/m/41d67cd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f.png)
治疗肩周炎的特效⽳⼀般认为肩周炎是风寒侵袭,寒凝⾎瘀之实证,但事实并⾮如此,肩周炎其实是本虚标实之证,这个虚主要是肝肾阴虚、阳明⽓虚。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肩周炎多发⽣在五⼗岁左右,且⼥性多见,因为五⼗岁左右肝肾渐虚,阳⽓也渐虚,⽽阳明经(尤其⾜阳明胃经)是多⽓多⾎之经,三阳经中⽓之最,⽓虚者阳明经为⾸,“阳⽓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与冲任关系密切,冲⾪属阳明,所以肩周炎以⼥性多见。
⼀:阳陵泉主治:疼痛部位不是很明确⼜有活动障碍的肩周炎。
⽴效。
分析:肩周炎为筋病,阳陵泉为⼋会⽳之⼀,筋会阳陵,所以阳陵泉统治⼀切筋病。
治法:于对侧阳陵泉附近寻找明显的压痛点,针。
位置:⾜少阳胆经⽳,⼩腿外侧,腓⾻⼩头前下⽅凹陷处⼆:条⼝主治:阳⽓虚明显的肩周炎者。
分析:见肩周炎概论部分治法:透承⼭位置:⼩腿前外侧,犊⿐下8⼨,距胫⾻前缘⼀横指。
三:鱼肩主治:肩前痛分析:肩前为⼿太阴肺经循经处,鱼肩⽳为⾼树中发现的⼀个新⽳,位于⼿太阴肺经上,鱼际⽳向拇指⽅向0.5⼨处,按全息理论,此处刚好对应第⼀掌⾻肩的位置。
治法:鱼肩处找阳性反应点针位置:鱼际⽳向拇指⽅向0.5⼨处四:三间主治:肩周炎,特别是以肩髃疼痛(肩峰稍前下⽅)明显者分析:三间为⼿阳明⼤肠经之输⽳,肩周炎与阳⽓虚有关,“输主体重节痛”,⽽且在全息理论⾥,三间应对肩的位置,所以三间治肩周炎有效,⽽肩峰稍前下⽅(肩髃)⼜是⼿阳明⼤肠经循经处,故对此类肩周炎效尤甚。
治法:于三间处向第⼆掌⾻按压,寻找阳性反应点,往往可找到王不留形⼤⼩压痛点或条索状物,先斜刺穿过条索,再于第⼆掌⾻与条索间刺⼊。
位置:微握拳,在⼿⾷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五:后溪主治:肩后疼痛甚⾄牵引肩胛者分析:后溪为⼿太阳⼩肠经之输⽳,⼿太阳⼩肠经循经肩后。
在全息理论时,后溪相当于肩的位置。
治法:同三间六:束⾻主治:肩后痛牵引腋下拘紧疼痛者分析:束⾻为⾜太阳膀胱经⽳,⾜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病,⽽束⾻按全息论应对肩的位置,⼜:“⾜太阳筋……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病……肩不举……,腋⽀……”。
针刺董氏奇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肩周炎60例
![针刺董氏奇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肩周炎60例](https://img.taocdn.com/s3/m/f532c694e53a580216fcfe41.png)
・
针灸经络 ・
针刺董 氏奇穴 配合 雷火灸治疗肩周炎 6 O例
何佳瑁 上 海市普 陀 区人 民医 院 2 0 0 0 6 0 上海 市江 宁路 1 2 9 1号
摘 要 目的 : 观察针刺董 氏奇穴配合 雷火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 将6 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 为两
组, 每组各 3 O 例。治疗组以针刺 董氏奇穴( 主穴取 肾关、 四花 中、 肩中等) 配合 雷火灸治疗; 对照组以针刺配合火 罐治疗。 两组治疗均为隔 日1 次, 1 0次为 1 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 2 天, 共治疗 2 个疗程。 结果 :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 效 率为 9 6 . 7 %, 对 照组 总有 效率 为 7 6 . 7 %, 治疗 组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结 论 : 针 刺董 氏奇穴 配合 雷火 灸治 疗 肩
岁, 病程最短 1 周, 最长 3 年, 且均 侧 ) ;配穴 :肩前痛者配三间 ( 患 后取罐 。隔 日治疗 1 次, 1 0 次为 1 为单侧肩关节疼痛者 , 按照随机数 侧 ) , 肩后痛者配后溪 ( 患侧 ) , 肩外 个疗程 , 疗程间休息 2 d , 共治疗 2 字表 法分 为两 组 。 治疗 组 3 0例 , 男 侧痛者配中渚 ( 患侧 ) , 如有后伸受 个疗程 。 嘱患者治疗期间每 日做爬
棱针 点 刺 出血 。操作 方 法 : 患 者取 3 . 1 疗效标准
董氏奇穴、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疗效佳
![董氏奇穴、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疗效佳](https://img.taocdn.com/s3/m/a871c52c5a8102d276a22f33.png)
董氏奇穴、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疗效佳甘肃永登副主任医师张帆李广英董氏奇穴的特点是取穴少,用穴精,急痛症见效快,疗效好,是针刺疗法的特色之一。
奇穴配合三棱针刺络放血,就象浮针一样,止痛往往于顷刻之间,数年大病霍然而愈,效果神奇,令人不可思议。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浩如瀚海,深若渊壑。
毛主席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笔者在应用针灸的基础上,采用董氏奇穴、刺络放血、艾灸治疗诸般痛证,每获良效,现辑录验案,以飱读者。
1. 急性腰扭伤霍某,女,48岁。
弯腰取物时突感腰部剧痛难忍,不能直立,行走困难,无臀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
针刺取穴:(1)灵骨穴(健侧),手背第一、二掌骨结合处(即上合谷穴)与重仙穴相通。
(重仙穴在手掌拇、食指夹缝间,离虎口2寸)。
(2)大白穴(患侧),食指桡侧第二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即三间穴)。
进针后,间歇边捻转行针,边转动腰部,并用一手按摩腰部,疼痛随即减轻。
留针20分钟后,疼痛消失,直立步行回家,经随访一次治愈。
2. 落枕李某,女,38岁。
起床后颈部强硬,不能左右转动,右颈部肌紧张有压痛。
针刺取穴:(1)重子穴(健侧),手心向上,虎口下约1寸,拇、食指掌骨间。
(2)后溪穴(对侧):握拳第五掌指后外侧横纹尽头,八脉交会穴之一。
(3)承浆穴,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手足阳明、督脉、任脉之会。
进针后边捻针,边摇头,边按摩颈部。
留针30分钟,颈痛消失,颈部转动灵活,一次治愈。
3. 肩周炎罗某,男,50岁。
雨淋后疼痛3月余,受寒加重,肩关节上挙、外展、内旋受限,曾针刺、服中、西药效果不显。
针刺取穴:(1)天皇副穴(患侧),即脾经之阴陵泉穴直下1.5寸。
(2)足千金穴,侧下三里穴后1.5寸再直下2寸。
(3)足五金穴,在足千金穴直下2寸,后二穴均在腓骨前缘(健侧取穴)。
(4)曲池穴(患侧),进针后边捻针,边活动肩部,用手拍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好转。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https://img.taocdn.com/s3/m/ece40c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c.png)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肩胛肩区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
针对这一症状,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治疗肩胛肩区疼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则关于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的医案。
患者,男性,60岁,主述右肩背部疼痛3年,疼痛性质为隐痛,伴有僵硬感,活动受限,因此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肩周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后来经朋友介绍,到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中心求医。
患者来诊时,情绪较为低落,表情疲倦,肩部活动受限。
一侧肩背部有轻微的压痛,局部肌肉紧张,关节受限,叩诊肌腱有明显的硬结感。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后,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团队确诊为肩胛肩区疼痛,采用“寻找重子、砭石治疗”法治疗。
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了重子定位。
通过按压和揉捏的方式,找到了患者体表局部的病变区域,即肩胛骨下角附近。
接着,治疗师使用砭石(石灰石)进行治疗。
在找到重子后,治疗师用砭石对重子进行适当的按摩和刺激,帮助重子恢复正常的运行和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到疼痛逐渐减轻,肩部活动也逐渐恢复。
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了重仙治疗。
重仙治疗是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的另一大特色,通过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和刺激,可以有效地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经过7次的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
患者表示对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的疗效非常满意,对医护人员也充满感激。
通过这个医案,我们可以看到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在治疗肩胛肩区疼痛方面的独特优势。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还能够调整身体的整体气血状况,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恢复。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在治疗肩胛肩区疼痛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疗效,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c6bfa89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4.png)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一、头部疾病(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三)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头痛。
(己验证)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六)眉棱骨痛: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视频)(七)感冒头痛: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一)视力模糊: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董氏奇穴针灸刺血疗法
![董氏奇穴针灸刺血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613d1452ea551810a6879c.png)
董氏刺血[转]zhuanlaide见效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
也叫放血疗法。
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
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
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
一般刺血后再拨罐。
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一、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二、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刺血后的反应一、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
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二、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一、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二、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一、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二、严重的心脏病。
三、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四、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五、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六、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一、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二、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三、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四、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从出血看病法一、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
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二、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临床经验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
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
![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https://img.taocdn.com/s3/m/d64c714fad02de80d4d84023.png)
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董氏第一奇穴———灵骨,大白(明医网摘录自《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赖金雄编著)灵骨,大白为吾恩师董公之第一大奇穴,现就个人临床二十年心得,不揣愚陋,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要用董氏奇穴,第一个步骤,当然须先明位置,第二明穴性,第三须有正确的诊断。
如能将前三点了然于心,那么用起来就可得心应手了。
一,位置(略)二,运用以上就吾师原著录述,今就个人临床所得,简述如下:(1)用于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常两两合用。
所谓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医者请特别注意这“肺机能不够”五字,我们董派学生,从掌诊上可以很轻易的从董氏掌诊上看出来肺机能不够,但未入董氏门者,请将中医脉诊应用就可以了。
只要病人右寸虚而无力,这样的病人若有坐骨神经痛,一针下去,马上见效,不必拘泥于十四经之经络流注,将病分分为胆经,膀胱经,或肝经,肾经...等等。
记住,只要“肺机能不够”,这是董师临床之真决。
(2)各种头痛:主要运用于各种偏正头痛。
但要注意,此处之头痛,必须是肺经或大肠经引起者,因为气虚,气逆,皆足以治病,当然是右寸过于浮大或过虚,若掌握此要领,无不针到病除。
(3)应用于咳嗽:本病若风寒风热皆足以引起,临床上,只要不是急性扁桃腺炎引起者,皆能立刻奏效,尤其是脾胃气逆引起者,真是混如“汤泼雪”。
记住,右关脉浮大,右关为脾胃之诊处,但脾胃之邪上逆,肺金受影响,能不咳那才是怪事,但是,只要针上那么两针,二十分钟后,就可以不咳。
此外伤中气之咳,不必讲脉,针之即愈。
(4)心脏病:若脾胃胀气,则横膈膜受气之挤压必略上升;横隔膜上升,则胸腔之压力必增高;胸压增高则心脏受压迫,能不胸闷心跳心慌乎?如此之病,很多医学博士无法治之,但董师却谈笑间,病去人安。
记住董师妙决:病人腹胀而右关脉浮大者,针之神效。
(5)耳鸣耳聋:本病我们的庄师兄,临床最多,只要诊断是肺或大肠之病,不论气逆或气虚,无不著手回春;但临床上,以气逆的收效较快,而气虚的余用驷马而获安。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https://img.taocdn.com/s3/m/11a82c43011ca300a6c390c0.png)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2017-02-03 12:23阅读:247 二十七)肩背痛1、针重子穴、重仙穴,特效。
2、针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特效。
(二十八)肩臂痛1、双河穴点刺放血2、四花外穴点刺放血(二十九)四肢骨肿1、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复原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全身骨肿1、五虎穴、灵骨穴、大白穴、土水穴。
2、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一)骨节酸痛1、金营上穴、金营下穴,配灵骨穴、复原穴、骨关穴、木关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二)网球肘、肱外上髁炎1、二间穴、三间穴、手三里穴,特效(三十三)腕隧道症候群、腕管综合症1、针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董氏上肢穴、四肢穴、肾关穴,配合对侧的解溪穴,特效第十二章下肢疾病(一)下肢疾病总治1、皆可先于委中点刺放血,再对症治疗。
(二)治疗膝盖常用穴道1、肩中穴、建中穴2、膝五针(内犊鼻穴、外犊鼻穴、鹤顶穴透通山穴、阴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特效3、左右肩中穴,特效4、对侧曲池穴、内曲池穴,特效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特效6、阳陵泉,特效7、土水穴8、内关穴9、膝灵穴(针刺半分)10、两膝眼(三)治疗坐骨神经常用穴道1、腕顺穴、三叉三穴、中白穴、外白穴、三河穴等区域2、明黄穴、其黄穴、天黄穴道(上三黄穴)3、灵骨穴、大白穴4、大腿后侧(委中上下左右区段,整条后侧)青筋点刺放血5、耳针,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经穴6、八关三穴、八关四穴7、上曲穴、下曲穴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肩中穴8、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9、掌诊坐骨神经区域10、臂诊坐骨神经区域、腰椎区域11、针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顺穴12、三河穴13、木魁穴、木科穴14、掌三针15、骨关穴、木关穴16、人士穴(四)治疗脚踝常用穴道1、云白穴、李白穴2、五虎穴3、土水五穴(小节穴)(土水五穴有外踝点、足背点、内踝点之分)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6、手腕尺骨突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手腕对应点(五)治疗小腿常用穴道1、手解穴(治疗抽筋立解)2、八关三穴、八关四穴3、木华穴、胆穴4、三叉三穴、中白穴5、手指中指背部区域(木华穴、胆穴、八关三穴、八关四穴)6、水沟穴(治疗抽筋立解)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下臂对应点8、三灵一穴、三灵二穴、三灵三穴、腰灵穴、火圣穴9、阳陵泉穴、承山穴、委中穴、条口穴透承山穴(六)治疗大腿常用穴道1、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2、对侧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七)膝盖痛1、针肩中穴,配通关穴,特效。
董氏奇穴秒杀痛症
![董氏奇穴秒杀痛症](https://img.taocdn.com/s3/m/59394bcc240c844769eaee79.png)
董氏奇穴秒杀痛症一、头痛:取穴:三叉三(当小指与无名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大白(手握拳当拇指与食指间横纹尽头向外一寸是穴,即灵骨穴下一寸处。
)二、颈部软组织损伤(如落枕):取穴:承浆、重子(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用于颈肩背痛偏于脊柱者)、重仙(手掌于大拇指骨与食指之间,与手背灵骨穴相通。
用于颈肩背痛偏于外者。
)三、骨刺:取穴:后溪+束骨(削骨二针);+风市(削骨三针);+人中(削骨四针)四:肩周炎:取穴:肾关(阴陵泉穴下一寸五分处)、阳陵泉、牵引针(阳明经痛加三间;三焦经痛者加中渚;小肠经痛者加后溪)偏于血瘀者,加尺泽(放血)或行迎随补泻法;或针对侧肩中(肩峰穴直下二寸、肱骨上。
即十四经肩髃穴下二寸半处。
);五:肘痛(网球肘等):取穴:对侧曲池、曲后(即曲池向肘骨尖沿伸至骨前缘贴骨进针),并嘱活动患肢;六:手部疼痛(腱鞘炎等):取穴:五虎一(手掌面拇指第一节中央外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七、尾骶痛:取穴:百会穴。
八、坐骨神经痛:取穴:灵骨(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
与重仙穴通。
)、大白;深度一寸半;膀胱经疼痛者加束骨;少阳经疼痛者加足临泣;或用鼻翼穴(在鼻翼上端之溝陷中。
);九、膝关节疼痛:取穴:太冲、行间;或健侧内关+患侧太冲;或心门穴(手捂胸取穴,在下尺骨内侧陷处,肘尖下一寸五分处是穴。
内侧疼痛尤宜)+火主(当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叉口下缘处是穴。
十、足跟痛:取穴:五虎穴、灵骨、大陵十一、胸痛:取穴:内关、太冲、鱼际、重仙十二、胁痛:取穴:支沟、阳陵泉、(驷马:驷马二穴—手背,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外开三分处。
驷马一穴—驷马二穴下二分半处。
驷马三穴—驷马二穴上二分半处。
)十三、胃痛:取穴:梁丘、印堂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配穴,值得一看...今天分享一个超有用、超全面的东西——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歌赋),而且都是只选一两个穴位哦。
董氏奇穴针灸: 重子穴 l 重仙穴【穴位讲解】
![董氏奇穴针灸: 重子穴 l 重仙穴【穴位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bf7ed8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d.png)
重子穴撑仙穴
穴位解析
部位
重子穴穴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重仙穴穴位:手掌于大拇指骨与食指之间,与手背灵骨穴相通。
归经
入肺经
解剖
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穴性
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手术
1.)直刺 1~2 寸。
2. )三棱针点刺出血,治小儿疾患特效。
主治
一)背痛、胸痛,颈椎病、落枕、膏盲穴特效,亦可治疗肩胛骨痛。
二)呼吸系統病症、肺炎、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哮喘。
三)乳腺炎、胸闷、心悸、咽喉炎。
配穴
一)本穴加灵骨大白穴,木穴,治疗感冒发烧流鼻涕,咳嗽效果好。
二)本穴加灵骨大白,三肩,治疗肩周炎,胸闷气喘,非常好。
三)本穴加火陵火山火串,治疗膏肓痛,特效。
四)本穴加天地人三士,驷马,三重,治疗肺部疾病,疗效显著。
五)本穴加肩六,治疗腹股沟拉伤,特效。
六)本穴加喉灵,治疗咳嗽,喉炎疼痛等,疗效显著。
七)本穴加驷马,四花,三重,针对乳腺炎、乳腺增生、等乳房疾病有效。
经验
1. 双穴深刺,效果显著。
2. 两穴同时下针,为治背痛之特效针。
可治:背阔肌肌肉痛,肩关节疼痛不论前中后外者,气管炎痰不易咳出者,治手指拘挛不伸,配下关穴治三叉神经痛。
3. 治疗落枕,配承浆穴效佳;治膝痛效佳;治书痉(针对侧);治子宫肌瘤;二穴在肺经区域内,治呼吸系统疾患及胸痛;二穴通过肺与膀胱通,治肩背痛及子宫诸病。
邀请函
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医同路人一起讨论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参加董氏奇穴培训班。
董氏奇穴肩中穴
![董氏奇穴肩中穴](https://img.taocdn.com/s3/m/4e23d2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9.png)
董氏奇穴:肩中穴【穴位讲解】1. 肩中穴位置:肩中穴位于人体肩膀的正中央,即肩胛骨的中点。
具体来说,当你将手臂自然下垂时,肩中穴大约位于肩胛骨下方,略靠前的位置。
2. 肩中穴作用:肩中穴主要作用是舒缓肩部疼痛,放松肩关节,以及治疗与肩部相关的疾病。
同时,肩中穴还有助于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3. 肩中穴主治疾病:肩中穴主要主治肩关节炎、肩周炎、肩部疼痛、颈部僵硬、手臂酸痛等肩部及上肢疾病。
此外,肩中穴还可以治疗落枕、颈椎病等头颈部疾病,以及胸痛、胸闷等心肺疾病。
4. 肩中穴针刺方法:针刺肩中穴时,一般采用1.5寸毫针,直刺1-1.5寸。
针刺时应以患者感到酸胀或放射为得气表现。
对于体质较瘦或穴位局部脂肪较薄的患者,进针深度不宜过深,以免伤及内脏。
5. 肩中穴注意事项:针刺肩中穴时,应避免大幅度提插捻转,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对于患有严重心肺疾病、年老体弱、孕妇、出血性疾病等患者,应慎用肩中穴治疗。
在进行针刺操作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6. 肩中穴配伍禁忌:肩中穴一般不与其他穴位配伍使用,以避免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在进行针刺治疗时,应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7. 肩中穴临床应用:肩中穴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性。
除了治疗肩部及上肢疾病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部位的疼痛和不适症状。
例如,配合足三里穴可以治疗胃痛;配合三阴交穴可以治疗痛经;配合曲池穴可以治疗手臂麻木等。
此外,肩中穴还可以用于预防和调理身体,如改善睡眠、调节肠胃功能等。
总之,董氏奇穴中的肩中穴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和不适感,为患者带来舒适和健康。
在进行针刺治疗时,应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https://img.taocdn.com/s3/m/a47b25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2.png)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摘要】这是一例关于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的医案。
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主要症状为肩胛肩区持续性疼痛。
经过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过程,采用特殊的针灸方法和穴位按摩,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疗程中需要注意定期进行按摩和针灸治疗,加强锻炼肩部肌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锻炼、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等。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在肩胛肩区疼痛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机制及优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疗效评价、预防措施、研究方向。
1. 引言1.1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在这则医案中,患者为男性,年龄约40岁,是一名办公室白领,已婚。
患者平时工作繁忙,长时间坐姿固定,经常面临长时间使用电脑和键盘的情况。
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导致肩胛肩区出现疼痛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质量。
患者寻医问药,但未见明显改善。
患者决定寻求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的帮助。
患者基本情况说明了他的身体状况以及可能的病因,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1.2 疾病症状患者患有肩胛肩区疼痛,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活动时加重,伴有僵硬感和肌肉紧张,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肩胛骨下角和背部肩部,有时放射至上臂或颈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还出现肌肉无力感,握力下降,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疼痛的加重和持续让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睡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
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病情,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
2. 正文2.1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过程1. 初诊评估:首先对患者的肩胛肩区疼痛症状进行详细了解,包括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情况。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等进行综合评估。
2. 奇穴定位: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确定适合治疗的奇穴和穴位。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2a8f0d0a58da0116c174994.png)
管出现明显的收缩规律,蠕动明显增强;太冲有缓解胆道口(奥狄氏)括约肌痉挛的作用;配伍足太阳膀胱经的胆俞和奇穴的胆囊穴,以增强胆囊的收缩和排空能力及缓解胆道口括约肌痉挛的作用。
同时,胆俞为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转输之处,能治脏腑之疾。
日月为胆经募穴,可治疗本腑之病。
以上二穴俞募相配,行针时使针感到达肝胆区,促进胆囊收缩。
如此调治,能达到疏肝理气、利胆排石止痛功能。
中药治疗胆结石主要以溶石、消石、舒肝利胆为基本大法,并结合清利湿热,舒肝理气或健脾化瘀之品以符合临床复杂症情。
方中金钱草、海金沙舒肝利胆,排石,鸡内金、海浮石、鱼耳石溶石消石;三七、延胡索化瘀行气止痛;柴胡、白芍舒肝解郁,并可引诸药入肝经。
所加龙胆草、栀子可清肝胆湿热;加香附、青皮、川楝子可疏肝行气,解郁止痛;加茯苓、白术、郁金可健脾化瘀。
在治疗过程中,笔者体会到:从结石部位而论,对胆囊结石的排石效果,明显优于肝内总管结石的排石;从治疗年龄上看,青壮年患者排石较老年患者排石为快;从疗效看,本法效果满意,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价值。
收稿日期:2007-11-01腧穴应用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郭小云,张 敏(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150)摘 要:目的:探讨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电疗机治疗。
结果:经治疗10次,治疗组的愈显率为77.5%,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愈显率为47.5%,有效率为70%。
结论:两组患者经1疗程治疗,治疗组的愈显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治疗组。
关键词:董氏奇穴;超短波;肩周炎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08)02-0024-02作者简介郭小云(6),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
【董氏奇穴】调理慢性咽炎、肩周炎、失眠…一箭三雕!
![【董氏奇穴】调理慢性咽炎、肩周炎、失眠…一箭三雕!](https://img.taocdn.com/s3/m/d9fd385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5.png)
【董氏奇穴】调理慢性咽炎、肩周炎、失眠…一箭三雕!学习倪海厦老偏方传说李时珍出生之时,有一头白鹿闯入院内,口中衔着一株紫灵芝。
一时传为美谈,长大后他认为自己与仙家有缘,开始修习“神仙之学”。
于是他白日读书夜晚静坐,逐渐悟到,修炼家所观察到的奇经八脉与医生对此的认知是有所不同的,堪破了这个秘密,才取得日后在医学上的伟大成就。
他在《奇经八脉考》中,强调“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
可见他对“奇经八脉”的重视。
自古至今,奇经八脉都是道家秘不外传的养生大法。
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
古人留传下来一首“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今天要讲的是能够滋腎清热的照海穴。
照海穴属足少阴腎经,通阴跷脉,是八脉要穴之一,有滋腎清热,通调三焦之功。
主要可缓解胸闷、嗓子干痛、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症状,对肩周炎、失眠也有辅助作用。
照海穴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因为照海穴在奇经八脉中属阴跷,与足少阴腎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腎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
点揉或艾灸这个穴位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腎经,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妙法。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腎水减少了,会造成腎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
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口闷得不舒服、嗓子干痛、声音嘶哑,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灸一灸或按一按这个穴,既有滋腎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功能顺畅起来。
如何巧用照海?一般来说,点揉3到5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有所缓解,而艾灸时间要以自己身体接受能力为度。
古代修炼家都讲究炼津化精,津液升发多了,人体的腎精自然充盈,客观上也起到了滋阴固腎的作用,是真正调动了人体的大药。
闭口不说话,并没有什么玄机,只是为了使升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
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6691e0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3.png)
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何天峰;邴兴红;丁金磊;周丽艳;段希栋;陶善平【摘要】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采用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和随访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在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火针治疗,显著提高了肩关节周围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5页(P317-321)【关键词】针刺疗法;火针;董氏奇穴;肩关节周围炎;视觉模拟量表【作者】何天峰;邴兴红;丁金磊;周丽艳;段希栋;陶善平【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899;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99;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899;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99;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899;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2肩关节周围炎(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重疼痛、运动受限为主症,因患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又有“五十肩”之称。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临床上已多有报道[1-2]。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https://img.taocdn.com/s3/m/b11414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1.png)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病例患者李某,女,45岁,主因右肩背部疼痛伴有僵硬感,伴有肢体麻木,持续时间3年,加重1个月。
既往因类风湿关节炎在当地医院口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近期疼痛加重,出现睡眠障碍,精神压抑,食欲减退等不适。
就诊时,患者肩颈部明显压痛,受力活动明显受限,双上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患者病情,我采用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具体步骤如下:1. 调理气血,解除疼痛:选择董氏奇穴中的特殊穴位进行针刺,利用特定手法和力量,平复局部经络气血,消除疼痛感。
同时结合中药调理身体气血,增强患者的自愈能力。
2. 修复受损部位,增强局部免疫力:通过推拿、拔罐等手法,对患者受损的肩胛肩区进行修复,促进局部气血畅通,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复发。
3. 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和食欲:采用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中的心理疗法,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减轻精神压抑,改善睡眠和食欲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过3个疗程(每次疗程为7天),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肩颈部活动范围有所增加,麻木感减轻,恢复了良好的睡眠和食欲,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再随访3个月,患者无明显不适,未见疼痛复发。
通过对此例医案的介绍,可以看出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的明显疗效。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结合中医理论及董氏独特的治疗技法和经络学说,对于肩胛肩区疼痛等慢性疾病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们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有效治疗肩胛肩区疼痛等各种慢性疾病。
但是在应用时需要谨慎对待,严格把握病情,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临床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80例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80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a283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0.png)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80例张朝京【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28)009【总页数】1页(P775-775)【作者】张朝京【作者单位】福建省屏南县医院针灸科,福建,屏南 35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998.48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笔者采用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8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8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男45例、女35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5年,年龄40~70岁,右侧肩周炎48例、左侧32例,轻度疼痛28例、中度30例、重度22例,上肢上举受限51例、外展受限46例、后伸受限39例。
肩部疼痛或有上举、外展受限取健侧肾关穴(阴陵泉直下1.5寸),在患侧尺泽穴用一次性9号针头点刺出血,拔罐,10min左右起罐,1周2次。
痛在阳明经针三间穴,痛在三焦经针中渚穴,痛在小肠经针后溪穴。
如有后伸受限则加用健侧足五金(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足千金(足五金直上2寸),肾关,均用2寸毫针,直刺1~2寸,以得气为度,每5min左右行针1次,共30min。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2个疗程评价疗效。
嘱每日做爬墙活动,梳头动作,弯腰晃肩,甩手锻练各3min。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功能恢复,可参加正常工作。
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活动功能明显改善。
有效:症状及体征好转,活动功能改善。
无效:冶疗后症状及体征无缓解。
治愈64 例,占 80.00%;显效 8 例,占 10.00%;有效 7例,占 8.75%;无效 1例,占 1.25%;总有效率98.75%。
黄某,男,52岁,2011年1月3日就诊。
右肩疼痛1年多,加重3天,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
查右肱二头肌长头、右肩峰压痛明显,右上肢上举、外展、后伸困难。
用董氏奇穴方法冶疗,治疗1次后疼痛明显减轻,治疗10次后症状消失,随访未复发。
传统针灸治疗肩周炎以循经取穴为主,取穴多、疗程长、见效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
本人用重子,重仙,加肾关。
治疗肩周炎100多例效果显著,建侧取穴,留针45分钟,当时见效,患者手能上举,疼痛缓解,1-3次痊愈,时间长的10次痊愈。
重子
位置:虎口约一寸,大指掌骨与食指掌之间。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膝盖痛、退烧、喉炎。
针法.:直刺1——2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运用:本穴治疗肺炎尤具特效。
治疗小儿气喘疗效迅速。
治疗感冒多伍液门(一
侧即可)。
感冒涕多配木穴亦极妙。
经验:重子穴配重仙穴为治疗背痛、胸痛、之特效穴
重仙
位置: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重子穴斜下一寸处。
与手背灵骨穴相对相通。
主治:背痛、肺炎、发烧、膝盖痛。
针法:直刺1——2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运用:重子、重仙两穴常多并用。
治疗单侧肩背痛,多有立竿见影之效,治疗高烧伍耳尖放血极效。
此外,本穴治疗心跳过速,手指拘挛亦有卓效。
笔者亦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刺之留针一刻钟,甚妙。
虎口下一寸,重子穴堪遵。
背痛咳感冒,气喘肺炎春。
子后为重仙,退烧心跳兼。
堪疗膝盖痛,手挛指下边。
肾关(天皇副穴)
位置:在天皇穴(弯曲膝盖胫骨内侧颗下缘凹陷处直下一寸。
)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精神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
肾亏、坐骨神经痛、腰痛
针法:直刺0.5——1寸。
当补肾用时针深2寸。
运用:本穴为补肾要穴,凡肾虚诸症皆有显效,对于两手麻木疼痛,笔者素喜并取水全,疗效卓绝。
对于肩痹尤具特效。
此外,该穴用于多尿,夜尿极效,透过肝开窍于目,肾水以滋木理论,治疗眼球歪斜,飞蚊症(伍以正光1,正光2)极其特效。
该穴之主治范围亦颇有争议,尝有医家直言谓该穴功能系著者言过其实,此言谬极。
概言之,系其针法之误。
如治眉棱骨痛,前头痛等症,针需斜刺而获效。
直刺则多取胸闷胸痛,强心之效。
又如医界传言,景昌奇穴无须补泻即能获效,皆谓手指部诸穴而言。
若对大穴而言(即肌肉多处),下针无针感,下针何益?下针而不行针,而难达到某些疾病的特殊疗效,皆谓著者妄言,岂著者之过?
经验:治胃酸过多,倒食症为天皇穴之配穴。
下针二寸为补肾,有补肾治疗阳痿早泄之功效,对于手脚麻木,肩背痛,肾亏腰痛有特殊之功效。
有时将天皇副穴,地皇,人皇亦称下三黄,配通肾,通,通背为治疗肾亏,肾脏炎,糖尿病之特效穴。
注:正光1处于攒竹与鱼腰的中点;正光2穴处于鱼腰与丝竹空的中点。
天皇下一五,其穴是肾关。
共与倒马用,倒食并胃酸。
单用治癫痫,眼歪散光专。
鼻骨眉棱骨,疼痛亦不难。
头晕曾有名,精神贫血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