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题库
传播学教程论述题简答题(全)
传播学教程论述题简答题(全)•相关推荐传播学教程论述题简答题(全)★★★1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特征:A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B 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C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D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E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2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有两个要素a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B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因此传播就是信息流动的过程。
3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即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为能量,物质,信息。
4传播的类型,传播一非人类传播,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非社会传播,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传播基本类型)-自我人际组织大众传播。
5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a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随着人类发展不断进步,不断打破时空界限,不断创造人类新的经验类型。
1.加速度发展的趋势2传播方式是叠加的。
b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
C传播是经济与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6学习传播学意义:一般意义a传播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理论构架的体系化,而且在于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b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探索大众媒介的运作规律,指导推进实际工作。
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7广告学学习传播学的意义A广告传播理论是广告活动全面性的理论指导B有助于广告人面对环境的挑战C为制定广告传播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符号★★★1、简述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中介物,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征?答:(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
传播学理论第十五讲大众文化的是与非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十五讲群众文化的是与非测试题与答案总计:3大题,46小题,共100分做题时间:120一、单项选择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题1.5分.〕1.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群众文化状况,态度比拟〔〕.A.悲观B.乐观C.中立D.无所谓2.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是谁提出的?〔〕A .阿尔都塞B,葛兰西C.卢卡奇D.齐泽克3.〔〕开创了受众研究的传统.A,霍尔B.阿多诺C.霍加特D.威廉斯4.美国群众传播内容体系的三个范畴〞是谁提出的?〔〕A.德弗勒B .德勒兹C.德加D.德约科维奇5.刻板印象〞的概念是谁提出的?〔〕A.李普曼B.李维斯D.李泽厚6.?今晚八零后?这个电视节目属于哪一个类型?〔A.脱口秀B.真人秀C.歌唱比赛节目D.知识问答节目7.受众的三种解读方式〞是谁提出的?〔〕A.斯图亚特霍尔8.大卫莫利C.洪美恩D .约翰费斯克8.批判学派以〔〕为中央.A.美国8.西欧C.东亚D,中亚9.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用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指称〔〕A.流行文化B.通俗文化C.群众文化D.商业文化10.以下〔〕属于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出的理论.A.编码与解码B.文化工业D.对抗式解读11.从类型上来说,以下哪本杂志与?ELLE?最为类似?〔〕A.?芭莎?B.?周刊少年Jump?C.?经济学人?D.?家与庭院?12.文化研究学派起源于英国,以1964年在伯明翰大学成立的〔〕为核心.A.当代文化研究中央B.社会研究所C.应用社会研究局D.东西方研究中央13.单向度的人〞是谁提出的?〔〕A.马尔库塞B.本雅明C.阿多诺D.霍克海默14.群众媒介的双重经济〞理论是谁提出的?〔〕A .德赛都B .德勒兹C.德弗勒D.德索拉普尔15.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洪美恩〔Ien Ang〕对肥皂剧〔〕进行的民族志研究.A.?达拉斯?B.?浪漫满屋?C.?步步惊心?D.?渴望?16.霸权"〔hegemony〕是谁提出的?〔〕A,葛兰西B .阿尔都塞C .德勒兹D .福柯17.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是谁提出的?〔〕A.本雅明B.理查德霍加特C.洛文塔尔D.西蒙波伏娃18.〔〕是霍尔所提出的理论.A.议程设置B.编码和解码理论C.沉默的螺旋D.涵化理论19.对于群众文化研究来说,法兰克福学者的启发主要集中在对〔〕问题的批判之上.A.文化工业B.启蒙辩证法C.虚假消费D.权威政治20.以下哪位学者不是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A.查德?霍加特B.雷蒙?威廉斯C.斯图亚特?霍尔D .福柯二、填空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21.狭义的批判理论是指〔〕,尤其是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第一代学者.22.文化霸权理论是由〔〕在他的代表作?狱中札记?中提出的.23.文化研究的受众研究认为〔〕是统治者难以限制的文化经济产品,由于身体是自然而非文化的产物,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抵御意识形态的有限的自由空间.24.霍尔把文化划分为两种范式,分别是文化主义和〔〕.25. 20世纪70年代后起,〔〕和种族两个问题使得文化研究的研究重点转移.26. 20世纪80年代,英国文化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中微观权力的研究,传统的宏观权力开始退居到次要地位.27.哈贝马斯在后期的研究中提出重建公共领域的解决方案,从公共性向主体问性的转换,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转换,提出〔〕.28.阿多诺、霍克海默在1947年的?启蒙辩证法?中,用“〔〕〞一词来置换群众文化29.霍尔把以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为代表的早期文化研究称为〔〕.30.后期的文化研究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受到了法国思想家布迪厄和〔〕的影响.31.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从经济基层转向了〔〕.32.在霸权理论白^影响下,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研究关注无权者如何通过自己对文化产品的解读和使用对权力进行反抗,并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这一变化被称为文化研究的〔〕.33.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运用了〔〕的研究方法.34.雷蒙?威廉斯提出的作为一种〔〕的文化的定义为文化研究奠定了根底.35.本雅明认为〔〕技术改变了传统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灵韵〞.36.文化研究的奠基人理查德?霍加特将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化视为文化的黄金时代.37.安东尼葛兰西是〔〕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学者型政治家.38.约翰费斯克把文化产品中的生产和消费看为是两个不同的局部:金融经济和〔〕.39.阿尔都塞认为在一个社会中会存在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通过〔〕来贯彻.40.信息传播者将所传递的讯息、意图和观点,转化为具有特定规那么的代码被称为〔〕.三、问做题〔该大题共6小题,每题5分.〕41.谈谈你如何看待市场驱动的新闻业带来的社会影响.42.结合当下媒体的现状,谈谈你如何看待如今信息娱乐的现象43.伯明翰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在思想上有哪些不同,谈谈你的熟悉和理解44.选择一个你熟悉的群众文化产品,试着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它作出解读.45.请用编码解码的过程描述群众传播的过程,并举例说明46.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普通语义学指出的人类语言中所存在的一些陷阱传播学理论第十五讲群众文化的是与非测试题与答案总计:3大题,46小题,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 A2. A3A4A5. A6A7. A8. B9. C10 B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B19 A20. D二、填空题22.空1.葛兰西23.空1 .快感24.空1.结构主义25.空1.女性26.空1.话语27.空1.交往行动理论28.空1.文化工业29.空1.文化主义30.空1 .福柯31空1.上层建筑32.空1.葛兰西转向33.空1.民族志35.空1.机械复制36.空1.工人阶级37.空1.意大利38.空1.文化经济39.空1.国家机器40.空1.编码三、问做题41.答案应从市场驱动的新闻业的现状、社会影响和原因层面加以详细阐释.42.答案应通过理论加案例,并且从个案到现象对当下媒体的现状做评价.43.答案应从伯明翰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的产生背景、主要代表学者、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比照.44.略45.答案应该首先对编码解码的理论和学派进行解释和介绍,并阐释其本质含义, 通过具体的案例再加以解答.46.答案应通过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阐释普通语义学所指出的语言陷阱.。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一、填空题:1、“培养分析”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而是包括在“文化指标研究”之中的。
具体说,“文化指标研究”包括()、()和培养分析三个方面。
2、根据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理论,流言(rumor)的流通量取决于()和()两个方面。
3、美国传播学家哈特认为,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和()。
4、拉斯韦尔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和()。
5、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的是(米德);提出“自我互动”理论的是();“镜中我”理论是由()提出的。
(填写人名)6、()的出现是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7、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称作()。
8、传统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拉斯韦尔、霍夫兰、()和()。
9、“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填写人名)提出来的。
10、IPP指数的意思是()。
11、首次提出“媒介接近权”的学者是()。
12、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形成受众需求的基本条件是()和()。
13、提出“自信心”假说的是()(填写人名)。
14、“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填写人名)于1974年提出的,其理论特点主要表现为()和()。
15、“上限效果”假说是在()理论中提出的。
16、传媒的所有制大致可以分为国有媒介、()和()。
17、使原来意向不明确、态度不确定的信息接受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大众传播的效果称作()效果。
18、最早提出信息沟理论的人是()(填写人名)。
19、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这个中间环节。
20、参考下面给出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图,写出字母A、B分别代表什么。
(A)媒介接触满足类型媒介印象需求个人特性其他满足手段(B)21、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知晓权、()和()。
22、英文“hypothesis of selective exposure”的中文意思是()。
传播学概论(试题合集)
2007年4月传播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2.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3.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5.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A.德福勒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6.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7.“你认为本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是否及时?”这种提问违反了问卷设计的( )A.合理性原则B.艺术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8.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 A.制定分类标准B.实施统计分析C.确定分析单元D.抽取分析样本9.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 )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10.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A.娱乐功能B.信息功能C.动员功能D.整合功能1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
这个观点也被称为( )A.“天赋人权”B.“观点的自由市场”C.“第一自由”D.“真理的自我修正”12.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13.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 )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1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1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
网络传播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网络传播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网络传播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网络传播中,以下哪项不是网络传播的特点?- A. 互动性- B. 匿名性- C. 单向性- D. 即时性2. 网络传播理论中,"六度分隔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B. 马歇尔·麦克卢汉- C. 埃弗雷特·罗杰斯- D. 乔治·霍姆斯3. 在网络传播中,"病毒式营销"主要依赖于哪种传播机制? - A. 广告- B. 口碑- C. 内容分享- D. 付费推广4. 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茧房"现象,主要反映了哪种心理效应? - A. 选择性暴露- B. 群体思维- C. 社会认同- D. 认知失调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用于解释网络传播现象的?- A. 传播效果理论- B. 传播流理论- C. 传播模型理论- D. 传播媒介理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网络传播中的“长尾理论”及其对现代商业的影响。
2. 描述“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3. 解释“数字鸿沟”现象,并讨论其对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传播中的“回音室效应”及其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2. 论述“网络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公众网络素养的策略。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分析以下案例:某社交媒体平台上,一则关于健康饮食的谣言迅速传播,导致大量用户改变饮食习惯。
请从网络传播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条理分明。
祝考试顺利!。
传播学理论第十讲宣传与大众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十讲宣传与大众传播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5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你认为下面哪一项属于阿什德和约翰逊所说的“官僚式的宣传”?()A.国家制定的法律B.行业制定的法规C.广告商在报纸上投放的广告D.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2.作为大众的受众是一种()。
A.政治管理者视角B.商业经营者视角C.政治参与者视角D.文化精英视角3.耶鲁项目主要是针对下面哪一传播领域的研究?()A.大众传播B.组织传播C.人际传播D.国际传播4.耶鲁项目的研究者发现,信源的可信度与其说服效果呈正相关的关系,他们将其称之为()。
A.休眠效果B.信源的可信性假说C.免疫效果D.主流化效果5.扎伊翁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仅仅通过重复某种刺激就能够导致实验对象对该刺激产生正面的评价。
他将该理论称为()。
A.传播/说服过程的输入输出模式B.认知不协调理论C.纯粹接触假说D.深思的可能性模式6.儿童食品应当选择在卡通片时段播放是()的体现。
A.大众社会理论B.顽固的受众C.受众商品论D.受众分化7.霍夫兰等研究者发现,传播者的性质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传播者与说服相关的性质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即传播者的权威性和()。
A.社会地位B.受教育程度C.工作职位D.可信赖性8.下面哪一项不是埃吕尔认为个人有宣传需求的原因()。
A.分散的个体很难形成理性的意见B.现代社会中孤独和焦虑的个人需要融入群体以重建遗失的联系C.个人的理解能力和精力有限,无法在众多信息中做出合理选择D.群体让个人产生崇高感,个人渴望从群体中获得认同9.下面哪一项不是乔姆斯基和赫尔曼所说的宣传模型中的过滤网()。
A.政府B.广告商C.商业组织D.行业自律组织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群体归属对受众说服效果的影响?()A.群体其他成员的期望B.群体组织规范C.群体的强制性D.群体成员资格的重要性11.下面哪一项不是魔弹论的来源或基础?()A.本能心理学B.大众社会理论C.进化论D.传染理论12.大众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表明受众具有()。
传播学理论第三讲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三讲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5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传统人际传播不具备网络人际传播的哪些特点()。
A.匿名性B.虚拟性C.多重角色交互性D.以上所有2.个性化习惯用语是在社会渗透的()阶段出现。
A.定向阶段B.试探阶段C.稳定阶段D.感情交换阶段3.在意义圆圈的循环中,意义的规则发生了变化的情况是()。
A.怪圈B.魔圈C.奇圈D.方圈4.不确定性降低理论认为人际传播不存在以下哪个阶段()。
A.进入阶段B.个人阶段C.退出阶段D.熟悉阶段5.取笑对方会在社会渗透的()阶段出现。
A.定向阶段B.试探阶段C.稳定阶段D.感情交换阶段6.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不包括()。
A.人是根据“意义”(对事物的认识)来行动的B.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C.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D.意义是固定的7.如何进行意义的协调?()A.使用规则B.暂缓情绪C.坚持己见D.获得第三方帮助8.以下符合人际传播的是()。
A.传播者是组织化的专业传播者B.通过电视等技术性强的媒介进行传播C.传播内容一般是私人性的话题D.影响范围大9.面对面接触时产生的信息沟通和互动行为,属于()。
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社会传播10.解释陌生人初次互动时如何使用传播降低人们之间不确定性的理论是()。
A.不确定性降低理论B.期望违背理论C.意义协调理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11.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一般性B.鲜明性C.操作性D.指说性12.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
A.某个专家的研究认定的B.辞典的编写确定的C.人类约定俗成的D.语法和逻辑的规则形成的13.人际传播不具有的特点是()。
A.间接性B.随意性C.反馈迅速D.可控性强14.不确定性存在的三个前提条件是()。
A.与期望不符B.对未来互动的期望C.奖惩潜力D.未知压力15.意义协调理论中,意义的六个层次不包括()。
传播学题库
一、填空题: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5、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6、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首要动机是获得信息;认知自我他人与社会;建立与他人的协作关系;满足人的社会性的需求和心理需求。
7、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环境检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8、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
9、《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总结的人类四种传播制度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和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10、受众的特点包括多(人数众多)、杂(成分复杂)、散(居住分散)和匿(相对隐匿)。
11、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选择性理解:卷入性理解,创造性理解,歪曲性理解;选择性记忆;选择性注意。
12.传播学界五大先驱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__霍夫兰_、施拉姆。
13.个体对个体的传播,被称为人际传播。
14.拉斯韦尔“五W”公式忽略了传播过程的反馈要素和传播动机的分析。
15.“把关人理论”是____怀特___提出的。
16、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被称为符号。
17.__媒介即讯息__是麦克卢汉媒介“三论”的核心和出发点。
18.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亦称_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__。
19.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__反馈_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22.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思想基础是_天赋人权_。
23.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通称为___渠道__。
传播学理论第九讲媒介演化与社会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九讲媒介演化与社会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3 大题,7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1.以下传播模式中,属于大众传播的是()。
A.电话B.报纸C.班会D.QQ2.研究媒介环境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是()。
A.《媒介环境学初探:研究人类传播系统的一体化概念范式》B.《机器的神话之一:技术与人类发展》C.《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D.《帝国与传播》3.约书亚·梅罗维茨借用的拟剧理论来自于哪位学者?()A.哈罗德·英尼斯B.马歇尔·麦克卢汉C.欧文·戈夫曼D.雷蒙·威廉斯4.“媒介环境学”第一次在出版物里出现是哪一本书?()A.《美国的语言:关于语义环境退化的报告》B.《电视和英语教学》C.《改革后的英语课程设置》D.《语言学:教学革命》5.哪位理论家提出了最完善的口语文化里的信息传播理论?()A.马歇尔·麦克卢汉B.保罗·莱文森C.沃尔特·翁D.詹姆斯·凯瑞6.麦克卢汉认为,西方拼音文字导致的线性思维方式的最高结晶是()。
A.地图B.钟表C.报纸D.蒸汽机7.下列哪种媒介的出现,使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社会重新回到了黄金时代?()A.口语媒介B.拼音文字C.印刷媒介D.电子媒介8.下列哪项不属于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中提出的三个技术时代?()A.工具使用时代B.技术发明时代C.技术统治时代D.技术垄断时代9.当美国传播研究后继乏力时,詹姆斯凯瑞将传播重新定位成()。
A.技术B.文化C.政治D.社会10.“网络社会”是由哪位学者提出来的?()A.哈罗德·英尼斯B.马歇尔·麦克卢汉C.丹尼尔·贝尔D.曼纽尔·卡斯特11.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媒介可分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A.哈罗德·英尼斯B.马歇尔·麦克卢汉C.雅克·埃吕尔D.雷蒙·威廉斯12.下列哪位不是威廉·昆斯所说的“后工业时代的先知”?()A.诺伯特·维纳B.丹尼尔·贝尔C.西格弗里德·吉迪恩D.马歇尔·麦克卢汉13.下列哪项是詹姆斯·凯瑞的观点?()A.传播的权力观B.传播的控制观C.传播的撒播观D.传播的仪式观14.下列哪项不是麦克卢汉的著作?()A.《理解媒介》B.《媒介定律》C.《机器新娘》D.《传播的偏向》15.英尼斯的媒介理论中,核心概念是()。
传播学理论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二讲测试题与答案总计:4大题,51小题,共100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1.()是符号的外延意义。
A.符号的字面意义B.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C.符号的含义之异同D.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界定2.关于艾奥瓦学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们研究象征性互动理论B.他们主张用案例研究、不定性访谈展开对象征性互动理论的研究C.他们主张用量化方法展开对象征性互动理论的研究D.代表人物是曼福德・库恩3.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是()。
A.外延意义B.区别性意义C.指示性意义D.明示性意义4.米德认为,整个社会群体的态度可以被称为()。
A.特定的他者B.概化的他者C.舆论口.客我5.不符合自我传播特性的是()。
A.是个体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B.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D.与其他类型传播毫无关系6.对于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下列不正确的是()。
A.米德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8.〃自我〃可以分解〃主我〃和〃客我〃C.当一个人作为〃主我〃时,他将按照他人对他的态度来左右自己D.当一个人作为〃主我〃时,代表了人的冲动的倾向和自发的行为7.关于心灵说法正确的是()。
A.是使用具有共同和社会意义的象征符号的能力B.单向地依赖于社会C.个人不必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就有心灵存在D.是对社会的外化8.关于米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B.提出了〃镜中我〃理论C.著有《心灵、自我与社会》D.提出了象征性互动理论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布鲁默提出了“自我互动〃理论B.米德提出了〃镜中我〃理论C.库利认为自我是由〃主我〃〃客我〃共同构成的D.自我互动理论强调了人的社会化10.通过他人的角度反思我们自己的能力是()。
A.心灵B.自我C.语言D.思想11.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传播学理论第十二讲传播效果(上)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十二讲传播效果(上)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51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第三人效果的提出者是()。
A.戴维森B.戴扬C.卡茨D.格伯纳2.下列关于消费者的受众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既是服务对象,又是被教育对象B.把受众看成是市场,每个消费者都有一定的需求C.消费者对某些内容会有一些偏好D.是从商业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待受众3.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低估他人的倾向B.高估自己的倾向C.信息对自己有利D.受信息影响显得自己很不明智4.下列关于作为大众的受众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西方现代化初期文化精英们形成的一种普遍的判断B.受众被看做是被动的整体C.大众是无根的、异质化的、原子式的存在D.大众容易受社会精英控制5.下列关于受害者的受众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害者从大众传播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这一受众观影响较大B.这是一种对于大众传播的恐惧遗传C.作为受害者的受众观认为大众传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使缺乏抵抗力的受众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受到影响D.作为受害者的受众观过分夸大媒体的负面影响,会导致大众更希望政府加强社会管制6.下述哪项不是关于第三人效果的描述?()A.大众媒体对我(们)和你(们)不会产生影响,但是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判断B.但当这种由大众媒体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影响时,则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而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C.“第三人”指和我(们)、你(们)相对的第三人称的他(们)或作为旁观者的第三者D.第三人效果也可以被看作是大众媒体的一种影响7.诺尔·纽曼认为人们的准统计感官和()会导致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发生。
A.缺乏自信B.缺乏对外界的感知C.对孤立的恐惧D.人的本能8.下列关于群体的受众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众是以各种形式的群体存在的B.不同的文化群体拥有各自的历史传统、身份认同、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表达方式C.不同的文化社群对相同的事件会做出不同的诠释D.传播媒介在营造和维系文化社群方面没有太大的效果9.卡茨等人也提出,我们使用大众传播的需求与满足并不完全是由个人决定的,它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其中有5方面的需求都来自于()。
传播学理论第三讲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三讲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5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传统人际传播不具备网络人际传播的哪些特点()。
A.匿名性B.虚拟性C.多重角色交互性D.以上所有2.个性化习惯用语是在社会渗透的()阶段出现。
A.定向阶段B.试探阶段C.稳定阶段D.感情交换阶段3.在意义圆圈的循环中,意义的规则发生了变化的情况是()。
A.怪圈B.魔圈C.奇圈D.方圈4.不确定性降低理论认为人际传播不存在以下哪个阶段()。
A.进入阶段B.个人阶段C.退出阶段D.熟悉阶段5.取笑对方会在社会渗透的()阶段出现。
A.定向阶段B.试探阶段C.稳定阶段D.感情交换阶段6.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不包括()。
A.人是根据“意义”(对事物的认识)来行动的B.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C.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D.意义是固定的7.如何进行意义的协调?()A.使用规则B.暂缓情绪C.坚持己见D.获得第三方帮助8.以下符合人际传播的是()。
A.传播者是组织化的专业传播者B.通过电视等技术性强的媒介进行传播C.传播内容一般是私人性的话题D.影响范围大9.面对面接触时产生的信息沟通和互动行为,属于()。
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社会传播10.解释陌生人初次互动时如何使用传播降低人们之间不确定性的理论是()。
A.不确定性降低理论B.期望违背理论C.意义协调理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11.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一般性B.鲜明性C.操作性D.指说性12.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
A.某个专家的研究认定的B.辞典的编写确定的C.人类约定俗成的D.语法和逻辑的规则形成的13.人际传播不具有的特点是()。
A.间接性B.随意性C.反馈迅速D.可控性强14.不确定性存在的三个前提条件是()。
A.与期望不符B.对未来互动的期望C.奖惩潜力D.未知压力15.意义协调理论中,意义的六个层次不包括()。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论述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1.试论述报纸产生的3个阶段。
正确答案:16—18世纪,报纸的产生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时期。
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
因为它发源于威尼斯,有些新闻论著也称其为《威尼斯公报》。
手抄新闻是公开发行的。
由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手抄新闻很快流行到各地,17世纪初达到高潮,到17世纪末逐渐消亡。
手抄新闻集编、写、发行于一人。
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个体劳动者,但他们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新闻为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事业的真正开山鼻祖。
(2)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
新闻书的发行周期比手抄新闻长,但它沿用了古代印刷书籍的办法,用铅字印刷,可以大量发行。
据现有资料,最早的新闻书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行。
1588年奥地利人艾青氏印刷出版了新闻书。
1620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开始印刷新闻书。
英国最早出版的《西班牙新闻》(1611)、《德国新闻》(1625)、《英国新闻》(1625)皆为新闻书。
这种新闻书已有刊名,但基本上是不定期的,中间间隔时间很长,新闻迟缓;没有固定的订户,只在市场上像其他书一样公开出售。
出版者多为印刷商。
(3)第三阶段:周报(周刊)、日报的勃兴。
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发行的《德国观察周刊》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周刊。
周刊定期出版,由邮局发行,马上吸引了不少固定订户。
这种周刊基本上还未脱离书本模样。
它们以刊登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动态为主,兼有言论,但也有周刊只有新闻无言论。
1663年德国莱比锡出版了《莱比锡新闻》,最初为周刊,后被改为日刊,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但它仍采用书本形式。
1665年11月16日,英国的《牛津公报》问世。
它首先采用单页两面印刷,一反过去书本的模样,加快了印刷,争取了提前发行的时间。
《牛津公报》全是新闻,没有言论。
99-04中传年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
1999年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1、大众传播参考答案: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首次出现于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宪章中。
根据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的定义,所谓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由于大众传播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它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反馈参考答案:反馈(feedback)是源于控制论的一个术语,原意是指控制系统将输出回输到原系统中。
在传播学中,反馈就是传播者接受到受众对传播讯息所做的反应的过程。
借助反馈,传播者可以对传播过程及时作出调整,从而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3、传播者参考答案:传播者又称信源,是指传播活动中发出讯息的人或者组织。
它是传播活动的起点。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指编辑、记者、主持人等组织化的个人,也可以是指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等媒介组织。
传播者的基本职能是制作、发布和控制传播内容,因此在传播学中,对传播者的研究又称为控制分析。
4、控制实验法参考答案:控制实验法(control experiment)是传播定量研究方法之一,由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和卡尔•霍夫兰引入传播研究。
它是指研究在实验室中进行,并且在研究进行时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进而探索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其步骤大体包括:(1)提出假设;(2)简化因素模式,确定自变量与应变量;(3)控制与实验;(4)统计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检验假设。
5、编码参考答案:编码(encode)是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
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
二、简答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创新扩散论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E.M.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理论,侧重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传播学理论复习题 答案
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信息就是指用以减少或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的基本性质:事实性、传递性、时效性、系统性、指代性2.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广义的传播就是指传受信息的行为和过程。
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特性: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极端重要性3.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
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5.广义的传播障碍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信息在传播全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或损耗。
狭义的传播障碍则是指人为制造的传播障碍。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传播隔阂是指传播制度,传播渠道,信息系统的功能因素导致的传播偏差,误解。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之间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6.精神交往是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精神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观。
这种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对于指导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播理论题库
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理论试题一、辨析题(每题16分,共48分)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有效效果,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3、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指出媒介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讯息。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论述题(每题18分,共72分)1、请论述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提出的“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
2、请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新媒介的技术特点,论述该理论在现代媒介环境下面对的挑战及其不足。
3、请论述“知沟”、“信息沟”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当前国际传播的信息秩序问题论述这个理论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4、请论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传播学意义及其带来的启示。
三、分析题(30分)材料:湖南卫视《变形记》(具体介绍略,你是湖南人,肯定对湖南卫视的节目不陌生)结合传播学有关理论,谈谈你对这类纪实节目的看法,以及对媒介创造“拟态环境”的认识。
200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理论试题一、问答题1、“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是如何定义大众媒介作用的?2、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3、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相关命题及其理论价值4、便士报的意义二、辩析题1、典型的大众社会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辩析2、在对公共领域的论述中,哈贝斯提出:“公共领域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并批评文化工业使得大众传媒塑造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假象,请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对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予以辨析3、在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一书的影响下,“观点的公开市场”等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有观点认为新闻传播不应该享有全面的自由,而无需受到任何强制规范。
请根据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对些观点进行评析三、论述题1、试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中公共领域的内在矛盾与重建2、在传媒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受众理论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理论研究复习题
一、各词解释
1.传播
2.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
3.人内传播(自我传播)
4.大众传播
5.组织传播
6.跨文化传播
7.符号互动论
8.议程设置
9.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10.公共领域
11.传播批判学派
12.准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eraction)
13.休眠效果
14.多数(元)无知(plural ignorance)
15.社会责任论
16.选择性理解
17.两级传播
18.意见领袖
19.编码/解码理论
20.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工业”
21.大众传播的地位赋与功能
22.电视的主流化效果
23.偏时间的媒介/偏空间的媒介
24.“媒介即讯息”
25.传播中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
26.萨匹尔-沃尔夫假设
27.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
28.“媒介事件”
29.知识沟
30.传播过程的控制论模式
31.伪事件
32.米德(George Mead)的“主我”和“客我”
33.作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文化研究学派
34.作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
35.作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政治经济学派
36.内容分析
37.大众传播的麻醉负功能
38.文化帝国主义
39.媒体等同
40.有限效果理论信息
41.信息
42.意义
43.符号
44.魔弹论
45.大众社会理论
46.恐惧诉求
47.可说服性
48.纯粹接触假说
49.潜意识说服
50.被动学习
51.强化效果
52.准统计感官
53.意见气候
54.第三人效果
55.媒体间议程设置
56.把关
57.地球村
58.媒介决定论
59.意识形态
二、简答
1.简述知沟产生的主要原因
2.简述李普曼对传播效果研究的贡献
3.简述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其贡献
4.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特点
5.为什么会受众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
6.什么是“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
7.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8.受众的“使用与满足”行为有哪些基本类型?
9.简述凯瑞(James W.Carey)关于传播“传递观”和“仪式观”的观点
10.简述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权”(又译文化领导权)概念的内涵
11.简单对比主流化理论与传统培养分析理论的异同
12.社会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具有哪些特征
13.简述“第三人传播效果”的理论假设
14.简述传播的“使用与满足”论
15.什么是传播流研究?它有哪些主要成果
16.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
17.简述电视传播研究的“培养理论”(又译涵化理论、教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8.简述框架效果理论(framing)的主要观点
19.为什么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要提出社会责任论?
20.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1.传播研究中的因果性和相关性有什么区别?
22.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23.什么是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24.个人接受创新的决策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25.人际网络对创新的扩散会产生什么影响?
26.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起着什么作用?
27.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8.议程设置给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带来了哪些新思路?
29.铺垫效果和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有何异同?
30.培养分析有哪些独特之处?
31.格布纳所说的文化指标指什么?文化指标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32.议程融合理论和培养分析理论对大众传播功能的评价有何不同?
33.人们从媒体获得的满足来自于使用中的哪些方面?
34.什么是使用与满足的预期-价值理论?
35.媒介依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6.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效果理论相比有何特点?
37.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理论?
38.什么是媒体生产研究?它与媒体效果研究有何不同?
39.什么是新闻的自由主义理论?
40.麦克卢汉是如何论述媒介变迁对历史的影响的?
三、论述
1.什么是“宣传”?你认为它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
2.你是否同意“美国大众媒体对中国进行妖魔化”的观点,为什么?
3.你认为知沟假说对我国的信息系统建设有何启示?
4.谈谈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5.谈谈新媒体的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6.什么是全球化,它对我国的信息产业具有哪些影响
7.谈谈对大众传播生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8.谈谈大众传播“议程设置论”的提出和后来进一步的研究
9.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对信息在群体中的扩散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10.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角色可以分成哪些类型?结合这些类型,请评价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
业角色存在哪些问题。
11.关于大众传播受众看法存在几种不同的观念,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2.什么是文化帝国主义?你认为外来文化会对本土文化产生不良影响吗,为什么?
13.第三人效果在现实中有何表现?影响第三人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4.比较传播学管理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不同特征(理论基础、研究核心、研究方法、研究视
角、研究立场)
15.属性的议程设置假说(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铺垫理论有何异同
16.你认为“网瘾”的概念是否合理?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7.在网络条件下,议程设置理论会失效吗?为什么?
18.为什么说电视的培养与主流化是一种社会控制?
19.你认为影响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20.什么是“公共领域”?你认为互联网上的BBS能称之为公共领域吗?
21.你认为知沟是社会结构造成的,还是个人兴趣造成的?为什么?
22.电视暴力研究的结论对电视的制作有什么启示?
23.什么是受众的主动性?你认为受众在媒介使用中具有主动性吗?为什么?
24.你是否同意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为什么?
25.媒体组织的目标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26.你认为麦克卢汉是个技术决定论者吗?为什么?
27.传播流研究存在什么不足?
28.沉默螺旋的民意观与启蒙时代的民意观有何异同?
29.为什么在中国有时议程设置会失效?
30.议程设置是舆论引导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