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测定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水平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水平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水平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hs)、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

方法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透射比浊法对35例初发AMI 患者血清CRPhs、cTnI、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结果 CRPhs在发病后不断上升,在48 h 前后达到高峰(13.20±6.69)mg/L,1周后CRPhs 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b在12 h 前后达到高峰(203.5±92.6)μg/L,48 h 基本降至正常;cTnI在24 h 达到高峰(10.56±4.65)μg/L,1周后检测仍然较正常水平偏高。

结论动态监测CRPhs、Mb、cTnI血清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欲降低死亡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为探讨代表血管硬化斑块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两个不同方面的典型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在AMI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我们检测了35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35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2007年1月—2008年1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以上诊断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经病史、临床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确诊。

1.2 标本处理 35例AMI初发患者分别在发病后1 h、发病后6、12、24、48 h、1周各抽1次血。

置于干燥洁净试管中,37 ℃水浴30 min 后,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出500 μl 血清于洁净带盖的试管后置于-20 ℃冰箱冰冻保存待测。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心梗三项快速检测试验的临床意义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急性心梗(AMI)发作2h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后的血清Myo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

肌钙蛋白I(CTn 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12-24小时出现。

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100-300ng/ml。

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判断再灌注效果。

CK-MB:是目前临床医生最信赖的AMI检测“金标准”,特异性较高。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

三种标志物Myo、cTnI、CK-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较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

肌红蛋白MYO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2-3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小时达到最高,24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

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分钟-2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

尿中肌红蛋白的测定解读

尿中肌红蛋白的测定解读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尿中肌红蛋白的测定
尿中出现肌红蛋白时,称肌红蛋白尿。

在临床上,易与血红蛋白尿相混淆,经肌红蛋白检验即可鉴别。

一、试剂
1.1%邻联甲苯胺溶液:取邻联甲苯胺1g,加甲醇至100ml,溶解后装
于棕色瓶中,暗处保存备用。

2.3%双氧水
二、方法
尿中如混有血液,应将尿液离心,以除去尿中存在的红细胞;尿中如混
有血红蛋白应除去血红蛋白,方法是:取尿l0ml,加硫酸铰5.6g(注意缓慢加入,勿便局部浓度过高,以免肌红蛋白沉淀),溶解后过滤,滤液必须清澈。

取滤液再加硫酸铵2.4g达到饱和,使肌红蛋白沉淀,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沉
渣供试验用。

向处理过的沉渣内加1%邻联甲苯胺溶液2滴,3%双氧水3滴,出现绿色至
蓝色者为阳性,证明尿中有肌红蛋白存在;若不显色,则为阴性反应,证明
尿中原含色素蛋白为血红蛋白,己被硫酸铵沉淀而滤过除去。

三、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尿常见于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硒/维生素E缺乏症。

此外,
心脏含有丰富的肌红蛋白,当心肌受损时,肌红蛋白渗出,随血流由肾排出,
所以检查尿中肌红蛋白,有助于诊断心肌受损的疾病。

1。

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广泛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中,正常人的血中含量很低,当心肌和骨骼肌损伤时,血中Mb明显增高, 因此Mb测定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同时,要把握异常结果的分析,心肌梗死发病后4~12h内,血清中肌红 蛋白含量可达高峰,48h恢复正常,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早期指标。但有骨骼肌疾病、休克、手术创伤、肾功能衰 竭患者血清肌红蛋白也可升高,注意鉴别;假性肥大型肌病,急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患者血液中肌红蛋白与 肌酸磷酸激酶呈平行性升高。
球状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图是极为复杂的,往往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衍射点。分析球状蛋白质的晶体结构 必须向待分析的蛋白质晶体中引进适当的重金属原子,以便得到同晶置换晶体。制备合适的同晶置换晶体是X射线 结构分析技术测定球状蛋白质晶体结构的关键性工作之一。
肌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测定是由 Kendrew j及其同事们于1963年完成的。 Kendrew等人测定的抹香鲸(sperm whale)肌红蛋白晶体的衍射图约有个衍射点,要求很多复杂的计算机运算。肌红蛋白的Ⅹ射线晶体学分析分3个 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的分析,分辨率为0.6nm,可以辨认出肌红蛋白分子多肽主链的折叠和走向;第二阶段的分析, 分辨率达到0.2mm水平,分子的侧链基团都能辨认出来;第三阶段,分辨率为0.14nm,所有氨基酸残基都能识别。 观察到的残基序列与化学分析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
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分子呈扁平的棱形,分子大小约为4.5nm×3.5nm×2.5nm。
参考值
血浆:<87g(补体固定法) 血清:(29±16.3)g/L 尿液:(29.85±16.04)1g/L(放射免疫法) 血清:(3.5~22.8)g/L(ELISA法)
临床应用
用于诊断心肌和骨骼肌损伤,确定损伤程度。
肌红蛋白

NT-proBNP检验指标心衰诊断价值、降钙素原和肌红蛋白临床意义及应用效果

NT-proBNP检验指标心衰诊断价值、降钙素原和肌红蛋白临床意义及应用效果

NT-proBNP检验指标心衰诊断价值、降钙素原和肌红蛋白临床意义及应用效果心力衰竭由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的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属于心功能不全。

临床上根据其发生的时间、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水肿。

心肌损害出现时,心肌发生适应性代偿,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代偿维持血液循环。

现病史家属代诉,患者3月前开始出现咳嗽、发热,家中自服退热药物及阿莫西林口服等,患者发热症状缓解。

3月以来发热反复,每周可出现发热,2天前里者病情加重、伴腹痛、嗜睡,血压下降,医院就诊完善胸腹部CT及血气、血常规等检查,考虑脓毒症休克、肺炎、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肾损伤,予亚胺培南抗感染、血液灌流+血滤清除,炎症因子、升压、扩容、护胃等处理,患者症状有改善,家属要求出院,拟“脓毒症休克”进一步治疗。

入院时症见神志清,稍气促,无发热,无咳嗽咯痰,无腹痛,无肢体浮肿。

既往史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

4年前右股骨骨折行PFNA术,术中有输血。

多年前行胆囊切除手术、有甲状腺手术史、有子宫内膜癌病史,行子宫切除手术,左眼青光眼手术史。

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辅助检查胸腹部CT:双肺多发炎症,建议治疗后复查;双侧少许胸腔积液,双侧胸膜增厚;食管裂孔疝;左肾结石;升结肠憩室;直肠-乙状结肠大量粪团。

西医诊断脓毒血症、细菌性肺炎、急性胆管炎、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

检验分析降钙素原检测/ml这三项需要报危急值,肌钙蛋白未见异常。

降钙素原升高临床意义<0.05 ng/ml:正常;0.1-0.5ng/ml:为局部细菌感染,发展成全身感染(脓毒症)的风险很低;0.5-2ng/ml:很可能为全身感染,发展成为严重脓毒症风险中等;2-10ng/ml:几乎可确认为全身感染发展成为重度全身感染风险很高;>10ng/ml:重要的全身炎症应答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部分患者血清PCT浓度甚至超过1000ng/mL。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1979年WHO提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 准: ①典型的持续的胸痛史;②典型的心 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和Q波出现;③心 肌酶学的改变。并认为以上三项中的二项阳 性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损 伤是指伴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包括急性心 肌梗死(内膜下心肌梗死,穿透性心肌梗死, 非Q波性坏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 最近,有人把由于冠状动脉所致的心肌损伤 统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一)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 织。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内含量丰富。 临床意义:①AST在AMI发生后6~12h升高,24~ 48h达峰值,持续5d或1周,随后降低。②AST诊断 AMI敏感性较低,特异性较差,当今学术界已不主张 AST用于AMI的诊断。
保健 宜:少食多餐,以清淡、容易消化、富含 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 瓜果、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忌:吃肥肉、动物脂肪、动物内脏、蛋黄、 海鲜等,少吃甜食。男性患者尤其应戒烟、 忌饮烈性酒,忌暴饮暴食。此外,应养成经 常锻炼的习惯。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 朱翊
一、概述
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发 达国家的第一位死因。在我国,冠 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 心病)和脑血管病都是城市人口的 前三位死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在我国城市人口中(2005年卫生部统计结果)
致死亡率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126/10万 116.6/10万 98.2/10万 占全部死亡率 22.9% 21.2% 17.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病理:斑型胸痛史者,根据心电图: 1.ST段抬高的AMI。 2.ST段不抬高的AMI。 ①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 cTn≥正常上限 ②不稳定心绞痛 cTn≤正常上限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Jun25(11)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陈燕锋(东莞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523000)摘要: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4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采用同样方式选取体检中心的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对所有入选对象都进行Mb和TnI的检测,比较检测结果。

研究组Mb水平为185.59±51.36μg/L,对照组为61.05±16.73μg/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TnI水平为3.74±1.05μg/L,对照组为0.46±0.17μg/L,差异显著(P<0.05)。

Mb和TnI水平增高可作为判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依据。

关键词: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急性心肌梗死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 ̄8174(2014)11 ̄2527 ̄0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疾病,死亡率较高[1]。

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酶谱检查是一项常见的辅助诊断方式,但检查花费时间较长,不利于对患者救治工作的积极进行。

本次我们选取42例被临床确诊的AMI患者,对其进行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TnI)的检测,并与40例体检中心的健康者的检测情况进行比较,旨在了解Mb和TnI对AMI早期诊断的指导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4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采用同样方式选取体检中心的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2~76(69.16±8.95)岁;病变部位:前壁14例,下壁11例,前壁合并下壁10例,下壁合后壁7例。

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75(69.16±8.95)岁;病变部位:前壁12例,下壁10例,前壁合并下壁10例,下壁合后壁8例。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标志物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标志物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早 的 蛋 白类 标 志 物 , AMI 发生后 1 h即 从 受 损 心 肌 细 胞 释 放 入
高 AMI 的检 出率 及 特 异 性 , 见表 1 。
表 1 临 床 常 用 诊 断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常 用 标 志物
血, 2 ~4 h血 中 明显 增 高 。几 乎 所 有 的 AMI 在 6 ~1 0 h MY0 都升 高 , 所 以血 清 MY O 正 常 可 帮 助 排 除 AMI ; MYO 在 血 清 中清 除迅 速 , 发病 2 4 h内 即恢 复 正 常 , 故 MY O 测 定 可 帮 助 心 肌有 无再梗 死及 梗死 区有 无再 扩展 ; AMI 患 者 MY0 升 高 幅 度 和 持 续 时 间 与梗 死 面 积 和 心 肌 梗 死 程 度 呈 正 相 关 。一 般 心 内膜 下 及 大 面 积梗 死 , 血 清 MY O升高可持续 3 ~4 d , 若 MYO 持续不降或者 反而升高 , 或 下 降后 又 升 高 , 均 说 明梗 死 区 继 续 扩大 , 心 肌 坏 死 加 重 或 新 的梗 死 发 生 ; MY O亦 存在 于骨骼肌 , 且 由 肾脏 排 汇 清 除 , 在 骨 骼 损 伤 或 肾 功 能 障 碍 时 可 引起 假 阳
高 丹 ( 湖 北省 宜 昌市 中 医院检 验科 4 4 3 0 0 0 )
【 关 键 词】 肌 红 蛋 白 ; 肌钙蛋 白; 肌 酸 激 酶 同工 酶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2 5 . 1 4 2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2 5 — 0 2 1 7 — 0 2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心肌损害的生化标记物一、酶学标记物(一)肌酸激酶(CK)1.概括: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和光滑肌)中都含有大批CK;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大批存在,常用于这些疾病的诊疗。

2. 参照值:采纳连续监测法。

男: 80~ 200U/L女: 60~ 140U/L3. 临床意义:( 1)当发生 AMI 时, CK活性在 3~ 8h 高升,血中半寿期约为15h,峰值在10~36h 之间, 3~ 4d 后回复至正常水平。

AMI 时 CK高升一般为参照值的数倍,但极少超出30 倍。

( 2)若 AMI 后实时进行溶栓治疗出现再灌输,则CK 活性成倍增添,达峰时间提早。

如在发病4h 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再通的能力为40%~60%。

( 3)实行心律转复、心导管和无并发症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会惹起CK值的高升。

( 4)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以致CK活性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肌肉的损害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亲密有关。

心肌炎时CK可轻度增高。

( 5)生理性增高:运动后12~ 20h 达到峰值,并保持36~ 48h。

( 6)各样肌肉损害(如伤害、手术、肌肉注射、癫痫发生)和疾病(如多发性肌炎、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低出现粘液性水肿)时,CK极度高升。

(7)在急性脑外伤、恶性肿瘤时CK也可增高。

(8)长久卧床, CK可有降落。

4.注意事项:( 1) AMI 诊疗时注意CK-MB与 CK的时效性。

24h CK 测定意义最大,如小于参照值上限,可清除AMI。

(2)血清、血浆、脑脊液以及羊水等均可作为CK剖析的标本。

常用的抗凝剂为肝素。

(3)CK测定过程中,主要的扰乱物质是腺苷酸激酶( AK)以及肌激酶,它们在红细胞中含量尤其丰富,可以致结果偏高,故标本应防止溶血。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1.概括:CK-BB( CK1):主要存于脑组织CK-MB( CK2):主要存于心肌CK-MM( CK3):主要存于骨骼肌组织别的在线粒体中还存在一种同工酶(CK-MiMi )。

心肌损伤指标(cTnT Mb CK-MB BNP)的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指标(cTnT Mb CK-MB BNP)的临床意义

临床应用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T (Troponin T,TnT)肌红蛋白(Myoglobin)肌酸磷酸激酶—MB同功酶(CK-MB)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T (Troponin T,TnT)心肌来源的肌钙T(cTnT,分子量39.7KD)是心肌损伤特异的、灵敏的标志。

较cTnI有统一的cutoff值;无交叉反应。

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特异性>98%,在AMI发病后3-4小时,血清cTnT含量升高,并可持续14天之久。

2、用于当怀疑心肌细胞损伤的患者。

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现或者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和亚急性心肌梗塞,用来评估梗塞的严重程度,通过发现微小面积心梗来对不稳定心绞痛进行危险程度分级)。

在心肌的感染中(例如心肌炎)以及由机械,电和化学原因诱导的心肌损伤(冠状动脉支架成型术 PTCA)等,心脏手术,心脏移植,心脏换瓣,心肌毒素,等原因均可以造成TNT升高。

cTNT在心肌损伤2-8小时释放入血。

cTNT有2小时-14天的诊断窗口。

3、检测血清cTnT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如:AMI和心肌炎的诊断,以及监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程和危险性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在30%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血清中,cTnT可升高。

临床资料表明:该类病人患继发性心血管病发症的危险性升高。

4、灵敏度较低,结合Myo和CK-MB对早期胸痛病人的评估起决定性作用。

5、还可作为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成功与否的灵敏特异指标。

正常参考值:cutoff:>0.1ng/ml肌红蛋白(Myoglobin)肌红蛋白是一种细胞浆蛋白质,存在于心脏和骨骼的横纹肌中,具有转运氧气和储存氧气的功能,分子量17.8KD,由于分子量较小,当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很快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

1、检测及红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度梗死以及观察溶栓治疗后成功再灌注的重要指标。

急性心梗后最早(1-2h)出现升高,梗死发生后4-12小时,肌红蛋白的血浓度达到最高值。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心梗三项快速检测试验的临床意义心梗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急性心梗(AMI)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心梗发作2h后的血清Myo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CTn 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金标准。

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12-24小时出现。

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100-300ng/ml。

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心肌缺血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判断再灌注效果。

CK-MB:是多年前临床医生AMI检测“金标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渐渐被肌钙蛋白取代,。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

三种标志物Myo、cTnI、CK-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较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

肌红蛋白MYO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2-3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小时达到最高,24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

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分钟-2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

肌红蛋白新项目介绍

肌红蛋白新项目介绍
心血管疾病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检测的标志性指标;
估测梗死面积和心肌坏死程度; 疗效判断:对溶栓再通的判断,准确度达95%。
骨骼肌疾病诊断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强制性肌营养不良症以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Mb可 升高至正常值的3-30倍。
横纹肌溶解症
其他疾病
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 。 /
/
肌红蛋白试剂包装规格
包装 59 mL 177 mL 472 mL 236 mL 118 mL 236 mL 46 mL 28 mL 组分 R1: 46 mL、R2: 13 mL R1: 3×46 mL、R2: 3×13 mL R1: 8×46 mL、R2: 8×13 mL R1: 184 mL、R2: 52 mL R1: 2×46 mL、R2: 2×13 mL R1: 4×46 mL、R2: 4×13 mL R1: 36 mL、R2: 10 mL R1: 20 mL、R2: 8 mL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简介

苏州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1、肌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1 肌红蛋白简介
肌红蛋白( Myoglobin , Mb ),肌肉中运载氧的蛋 白质,由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血红素,和血红蛋白 同源,与氧的结合能力介于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酶之间,
可以帮助肌细胞将氧转运到线粒体。
2、肌红蛋白检验的现状
目前,测定血中Mb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免法、化学发光法、 免疫比浊法、胶体金法等。
市场上缺乏灵敏度,特异性高的试剂,尤其是性价比高的自动化检
验试剂 。
苏州博源成功研发Mb胶乳增强免疫测定试剂盒,可使用生化仪进
行分析 。
/
3 博源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产品特点

肌红蛋白的正常值

肌红蛋白的正常值

肌红蛋白的正常值
一、肌红蛋白的正常值二、临床意义三、异常结果四、肌钙蛋白i 检测Mb在AMI中的判断应用五、血液检测注意事项
肌红蛋白的正常值1、ELISA法:3.5~22.8ng/ml;
2、RIA法:29±16.3μg/L。

临床意义1、测定血清中的Mb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从胸痛发作后12小时取血,血清Mb就出现升高,此时CK和AST正常。

发病24小时达高峰。

2、心脏外科手术病人血清Mb升高,可以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及愈合情况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

3、在临床肌病研究中发现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病人血清Mb升高;最高可达1150μg/L。

异常结果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

在心肌梗死后1.5h即可增高,但1~2d内即恢复正常。

血、尿中肌红蛋白均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病、肌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1、血中升高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高醛固酮血症、肾功能不全、恶性高热以及剧烈运动后等。

2、尿中升高卟啉病、血红蛋白尿症、血尿等。

肌钙蛋白i检测Mb在AMI中的判断应用1、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12小时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有升高,升高幅度。

心肌损伤疾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生物化学标志物及指标参考

心肌损伤疾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生物化学标志物及指标参考

心肌损伤6大生物化学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敏感性,它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能很快从血中清除,并可以作为复发诊断的指标等。

由于单一标志物不能满足条件,所以一般把多种心肌损伤标志物结合起来用于临床诊断。

反应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生物化学标志物包括心肌蛋白及心肌酶等,前者有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后者有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等。

肌红蛋白肌红蛋白(Mb)是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细胞质中的亚铁血红素蛋白,具有高度敏感性。

因其为小分子物质,当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Mb是目前最早进入血液的生物的标志物之一。

参考值:2— 68.9g/L(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参考范围可能有所差异,具体请参考检验标准)临床意义:①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1-2小时后MYO水平即可快速升高4-12小时达到峰值24-36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②其他:肌肉损伤、休克及肾衰竭时肌红蛋白也增高。

③有助于溶栓成功的判断。

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Mb增加的数值超过150ng/ml•小时;溶栓后第一次Mb和2小时后Mb相比增加4-6倍;实施溶栓或介入疗法后90min,无再灌注损伤,将出现一迅速上升和下降的冲洗小峰,达峰时间小于6小时。

④有助于评估再梗死的发生率。

由于Mb半寿期短,峰值持续时间短,故Mb测定有助于在AMI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塞或者梗塞再扩展,如峰值期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小时,恢复正常缓慢,超过4天以上,或下降过程再度升高形成双峰、多峰,则提示可能发生心梗延展或新的部位又发生心梗。

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的特异性蛋白,一般在血液中含量极低,几乎测不到。

心肌损伤时心肌肌钙蛋白释放到循环中,因此在心肌损伤时cTnT/I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

参考值:cTnT: 0.02~0.13μg/L,>0.2μg/L 为临界值,>0.5μg/L 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cTnI : 0.1-0.2μg/L,>1.5μg/L 为临界值。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心梗三项快速检测试验的临床意义心梗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急性心梗(AMI)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心梗发作2h后的血清Myo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CTn 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金标准。

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12-24小时出现。

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100-300ng/ml。

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心肌缺血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判断再灌注效果。

CK-MB:是多年前临床医生AMI检测“金标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渐渐被肌钙蛋白取代,。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

三种标志物Myo、cTnI、CK-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较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

肌红蛋白MYO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2-3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小时达到最高,24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

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分钟-2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

肌红蛋白测定SOP_MYO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肌红蛋白测定SOP_MYO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MYO +CrO2-AbCrO2-Ab-MYO +CrO2-Ab
CrO2-Ab-MYO+ CrO2-Ab + CrO2-Ab-MYO- F(ab′)2-β-gal+ CrO2-Ab
F(ab′)2-β-吡喃半乳糖苷+ F(ab′)2-β-吡喃半乳糖苷
CrO2-Ab-MYO- F(ab′)2-β-gal+清洗CrO2-Ab-MYO- F(ab′)2-β-gal+ CrO2-Ab
10参考文献
[1]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肌红蛋白(MYO)测定试剂说明书。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52~353。
编写:审核:批准:
肌红蛋白测定
文件编号:
版本号:
页码:第页共页
片剂;7孔为底物稀释剂,缓冲液42 mg/mL,液体;8孔为稳定及,铬片剂,缓冲液,液体。
3.1.2试剂准备
直接使用。
3.1.3试剂保存
试剂2~8℃保存,有效期内稳定。
3.2质控品
美国BIORAD质控液。
3.3校准品
西门子校准品。
3.4仪器
SIEMENS DIMENSION Xpand Plus/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CrO2-Ab+ F(ab′)2-β-吡喃半乳糖苷(转移到比色杯)
CPRG(在577nm处不吸收)CrO2-Ab-MYO- F(ab′)2-β-galCPR(在577nm处吸收)
2标本采集与处理
2.1采血方法
空腹不抗凝静脉血2~3ml。
2.2标本保存
室温保存,及时送检和检测。样本在2~8℃下可存储7天,在–20℃下可保存28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红蛋白测定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
肌红蛋白(Mb),分子量为17.5KD,是一个具有153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和一个含铁血红素辅基组成的亚铁血红素蛋白,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等组织。
参考值:
男性20~80μg/L
女性l0~70μg/L
Cutoff limit:>100μgபைடு நூலகம்L
血清Mb水平随年龄、性别及种族的不同而异,黑人的Mb水平要高于白人。
临床意义:
(1)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l2小时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心肌酶,因此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2)由于Mb半寿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很好的指标。
(3)由于在AMI后血中Mb很快从肾脏清除,发病l8~30小时内可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Mb测定有助于在AMI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塞或者梗塞再扩展。Mb频繁出现增高,提示原有心肌梗死仍在延续。
(4)Mb是溶栓治疗中判断有无再灌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