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经过的时间一教案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六时分秒 (76)
时分 (77)
1秒有多长 (78)
六、时、分、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单位:1分、1时,能认识、会写出钟表上表示的时刻。

2、能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通过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有关时间的实际问题。

4、知道珍惜时间,会对时间进行简单、合理的安排;
二、单元教学重点:
能认识、会写出钟表上表示的时刻,能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单元教学难点:
算经过时间
四、课前准备:
钟面
五、教学课时:
1、认识钟表………………………………………………………………3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①谁跳得快?在(100下
②谁拍得快?在(100下
③谁踢得快?在(100个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20春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6.2.2 经过的时间(一)

20春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6.2.2 经过的时间(一)

6.2.2 经过的时间(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2、例3,第85-87页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六第6题,求经过时间(经过时间是整时或不超过1时)的计算。

教学提示:教学时,重点应放在组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合作交流上,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

同时,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重视学生合情的推理。

对于学生求经过的时间可以不要求写出具体的算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经过了几时或几分的时间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演算纸。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学生: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

我最喜欢玩过山车!教师:有这么多好玩的项目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你们会计算玩了多长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设计意图:教师重视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数学问题,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影响,让学生产生认识经过时间的需要,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求经过时间(整时)(1)出示情境图。

教师:上周末,二年级(1)班的小红和她的伙伴们在下午2:00--4:00(板书:2:00--4:00)在游乐园玩,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呢?(2)从2:00--4:00,你会算经过时间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反馈交流。

预设1:我是想钟面,从2:00到4:00时针从2走到4,正好走了两个大格,所以玩了2时。

预设2: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6.5经过的时间课件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6.5经过的时间课件
六 时、分、秒
第5课时 经过的时间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
学习目标
1. 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会计算经过时间;经 历计算经过了几时几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良 好习惯。
【重点】 经过时间的计算。
【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并解决生 活中的时间问题。
答:小红从家到学校用了20分。
3 小红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开始时间:8时5分
结束时间:8时25分
方法三
减法 计算 到校时间 - 离家时间 =经过时间。
25 - 5 = 20(分) 答:小红从家到学校用了20分。
4 春季运动会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
8:30~9:40
要求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就是 求8:30到9:40经过了多长时间。
这场比赛用了多少时间?
2:10~3:10是1时, 3:10~3:55是45分, 1时+45分=1时45分
结束时刻 - 经过时间 = 开始时刻
3时55分-2时10分= 1时45分 答:这场比赛用了1时45分。
填一填。 11: 2(0 20分) 12:00 45 分
11 : 40 20 分 5: 00 25 分
情境导入
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游乐园里有 些什么? 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新知探究
2 同学们下午2:00~4:00在游乐园玩,玩了多 长时间?
求玩了多长时间,就是求2时到4时 经过了多长时间。
想一想,怎样解决问题呢?
2 同学们下午2:00~4:00在游乐园玩,玩了多 长时间?
方法一 数一数
开始时间:
2.计算经过中午12时的一段时间,可以采用 分段计算的方法,先计算出上午和下午各 用了多长时间,再把计算结果加起来。

全新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教案设计

全新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教案设计

很高兴为大家介绍一份全新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教案设计。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包括时刻和经过时间,并建立时间的概念模型。

同时,我们还将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数学技巧,帮助他们学会计算时间跨度和经过时间。

一、教学目标1.了解时间的概念,包括时刻和经过时间。

2.建立时间的概念模型,能够识别时间的单位和表示方式。

3.掌握简单的数学技巧,包括计算时间跨度和经过时间。

4.提高学生的口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一种用来度量事物变化时间长度的物理量。

它通常由一组数表示,并用来描述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刻。

时间是一段连续的过程,它可以被分成适当的短时间以便于度量和交流。

时刻是时间的一种表现形式,用来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

例如,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例如早上6:00或下午5:30。

经过时间是时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用来描述一段时间的长度。

例如,我们可以用分钟、小时、天、月或年来表示时间的长度。

经过时间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跨度。

2.时间的单位和表示方式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时间单位和表示方式。

这些包括:秒:表示一秒钟的时间,通常用"S"来表示。

分钟:表示一分钟的时间,通常用"min"或"m"来表示。

小时:表示一小时的时间,通常用"h"来表示。

日:表示一天的时间长度。

周:表示一周的时间长度。

月:表示一个月的时间长度。

年:表示一年的时间长度。

在教授这些基本时间单元时,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具体的实例,例如测量类比题、日历等。

3.计算时间跨度和经过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强调理论知识并不足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教授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时间跨度和经过时间的方法。

这些技巧包括:方法1:通过用小时或分钟来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跨度。

例如:计算从9点钟到下午1点钟之间经过了多长时间。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 时、分的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  时、分的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 时、分的认识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围绕“时、分的认识”展开,使学生了解时钟的构成,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读取时间。

具体包括:1. 时钟的构成:时针、分针、秒针;2. 时、分的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3. 读取时间:学会读取整点和非整点时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时钟的构成,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读取时间;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观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时、分之间的换算关系;2. 读取非整点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1. 实物时钟或图片;2. 课件或黑板;3. 学生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2. 新课导入:介绍时钟的构成,讲解时、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讨论;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读取整点和非整点时间;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时钟的构成:时针、分针、秒针;2. 时、分的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3. 读取时间:整点时间、非整点时间。

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写时针、分针、秒针的长度关系;2. 判断题:判断时、分之间的换算关系;3. 计算题:计算给定的时间长度;4. 应用题:结合实际生活,读取并计算时间。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一部分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时分秒——解决问题|西师大版(2014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时分秒——解决问题|西师大版(2014秋)

“时分秒——解决问题”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计算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2、联系生活,体验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经过时间的表示与书写学情分析:学生已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有所掌握,且会正确的认识并读写出钟面时刻,在此基础上进步一学习时间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法指导: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教具准备:钟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认识钟面时刻并读出来2.引入: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过了多长时间?该如何计算?(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2:同学们下午2:00~4:00在游乐园玩,玩了多长时间?(1)学生讨论反馈,老师作总结:方法一:1时1时的数......方法二:计算:4-2=2(时)(2)指导学生完成例22、教学例3:小红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1)引导学生读写出钟面时刻:8:05~8:25(2)探究算法:方法一:数格子:分针从1走到5,是4大格,走了20分。

方法二:计算;25-5=20(分)(3)指导学生完成例3以及相应的“填一填”。

2、教学例4:春季运动会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8:30~9:40(1)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方法:方法一:计算:时-时即9-8=1时;分-分即40-30=10分;合起来:1时+10分=1时10分方法二:8:30~9:00是30分,9:00~9:40是40分,一共用了70分,也就是1时10分(2)引发学生思考:这里的1时10分能否写为1:10?(3)得出结论:1时10分不能写为1:10,因为经过的时间是指一段时间,而不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点。

(4)试一试:9:40~11:50进行跳高比赛,用了多长时间?(三)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四)作业相应的习题。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2.2 经过的时间(一)》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2.2 经过的时间(一)》教案

6.2.2 经过的时间(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2、例3,第85-87页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六第6题,求经过时间(经过时间是整时或不超过1时)的计算。

教学提示:教学时,重点应放在组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合作交流上,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

同时,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重视学生合情的推理。

对于学生求经过的时间可以不要求写出具体的算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经过了几时或几分的时间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演算纸。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学生: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

我最喜欢玩过山车!教师:有这么多好玩的项目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你们会计算玩了多长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设计意图:教师重视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数学问题,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影响,让学生产生认识经过时间的需要,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求经过时间(整时)(1)出示情境图。

教师:上周末,二年级(1)班的小红和她的伙伴们在下午2:00--4:00(板书:2:00--4:00)在游乐园玩,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呢?(2)从2:00--4:00,你会算经过时间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反馈交流。

预设1:我是想钟面,从2:00到4:00时针从2走到4,正好走了两个大格,所以玩了2时。

预设2: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

时、分、秒-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分、秒-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分、秒-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时、分、秒的基本概念。

2.学会将时、分、秒转换成相应的数字表示。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时、分、秒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时、分、秒的基本概念。

2.读写时、分、秒的常用表示方法。

3.时、分、秒之间的转换和计算。

4.根据实际情境,解决时、分、秒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并能够将它们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2.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时、分、秒之间的转换和计算,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时、分、秒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询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过哪些与时、分、秒有关的知识和场景。

2. 讲授(20分钟)1.时的表示方法。

–以钟表为例,让学生说出钟表上最小单位是什么,它代表多少分钟。

–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小时有多少分钟,以及用文字和数字表示时的方法。

2.分的表示方法。

–让学生回忆钟表上分针指向的数字,引导他们认识到一小时有多少分钟,以及用文字和数字表示分的方法。

3.秒的表示方法。

–让学生回忆钟表上秒针的刻度,引导他们认识到一分钟有多少秒,以及用文字和数字表示秒的方法。

4.时、分、秒之间的转换和计算。

–通过数学口诀和实例演算,向学生介绍时、分、秒之间的转换和计算。

3. 练习(15分钟)1.给学生布置一些转换和计算练习题,要求他们用文字和数字表示出题中的时间。

2.介绍实际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巩固(10分钟)1.正确答题笔录。

2.教师总结本次课讲述内容,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你获得了什么新的知识?对哪些知识有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五、教学资源1.课本:《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第一节。

2.时钟、秒表和计时器等实物。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分配的题目。

时分秒(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时分秒(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时分秒年级:二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2. 培养学生看时钟的能力,能够准确地读取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时钟的认识:教学生认识时钟,学会读取时间。

3. 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形状和指针。

2. 提问:你们知道时钟上的指针代表什么吗?它们是如何转动的?二、新课内容1. 介绍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时=60分,1分=60秒的关系。

3. 教学生认识时钟,学会读取时间。

可以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巩固知识。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时间,让学生用时钟表示出来。

2. 学生互相出题,练习读取时间。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时间单位时分秒的理解。

2. 强调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

2. 通过练习和游戏,检查学生看时钟和读取时间的能力。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时钟,学会读取时间。

2. 与家长合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词严谨,语言简练,让学生容易理解。

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课后,要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步骤在这个教案中,教学步骤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以及能否培养出正确读取时钟的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

时分秒(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时分秒(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时分秒(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数学教师,我深知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创新的过程。

在此,我将按照您所给的,详细阐述我在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教材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3页至第35页的“认识时间”章节。

具体内容有:时间的认识,小时、分钟的认识,以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认识小时、分钟。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以及如何将时间应用于实际生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读写时间,解决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钟、计时器、教学PPT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计时器、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时间显示,如手机、电脑、教室里的时钟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时间的概念,介绍小时、分钟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读写时间。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子说明如何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经过的时间、推算未来的时间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练习读写时间,解决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5.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时间知识,互相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基本概念2. 小时、分钟的关系3. 正确读写时间的方法4. 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钟表,并标出现在的时间。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时、分、秒《时、分、秒》(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六时、分、秒《时、分、秒》(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六时、分、秒《时、分、秒》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时、分、秒》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时间单位——时、分、秒。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进行时间换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时、分、秒的认识和换算。

难点:理解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以及如何进行换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

2. 学具:计时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注意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

2. 提问:你们知道时针、分针、秒针分别代表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小时=60分,1分=60秒)。

2.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进行时间换算。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几位同学回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时、分、秒1小时 = 60分1分 = 60秒作业设计:(1)将2小时30分钟换算为分钟。

(2)将150秒换算为分钟。

答案:(1)2小时30分钟 = 150分钟(2)150秒 = 2分30秒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时间换算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1.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如:日出日落、钟表运行等。

2. 开展“珍惜时间”主题活动,如:时间管理讲座、时间日记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时间单位的概念:时、分、秒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其中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这是学生们需要牢记的基本概念。

2. 时间之间的换算: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时间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1分=60秒。

时分秒(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时分秒(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时分秒(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用时钟读出正确的时间,并且理解时、分、秒的概念。

2.能够用24小时制及12小时制来表示时间。

3.能够通过练习加强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1.掌握时、分、秒的概念。

2.理解24小时制及12小时制的表示方法。

3.了解数字时钟的读法。

教学难点1.时间概念的理解。

2.数字时钟的读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吃饭时间、上学时间等)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

讲授(20分钟)1.介绍时、分、秒的概念,同时讲解它们在表示时间中的作用。

2.介绍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表示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

3.介绍数字时钟的读法,教授如何快速准确地读出时间。

4.配合教学板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在纸上作答,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

2.学生在给定的数字时钟上读出正确的时间。

3.学生猜一猜老师画出的时间,然后检查答案的准确性。

4.学生与同学配对,询问对方时间。

总结(10分钟)1.通过教学活动的讲解、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对时、分、秒的理解。

2.帮助学生加深理解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表示方法。

3.给学生展示数字时钟的读法,让他们通过实践掌握时间的概念。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老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时间概念,并且结合一些实际的实例来说明时、分、秒在表示时间中的重要作用。

在讲解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表示方法和数字时钟的读法时,老师使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效果显著。

在练习环节中,学生通过听题、读题、判断、选择、填空等形式,全面掌握时间概念,并且提高了数字时钟的读法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对数字时钟的技能掌握程度。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教案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教案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教案解析时刻和时间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它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时刻和时间是极为必要的。

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分别是认识时刻,认识时间和经过时间,并针对这些方面提供教案解析。

一、认识时刻1.时针和分针的区别:可以通过制作时钟模型感性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区别,让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并按照老师的指示转动时针和分针,感受不同时间的变化,从而认识时刻。

2.认识数字时刻:可以借助卡片或数字时钟,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帮助老师卡片或时钟上的不同数字对应不同的时间,来加深对数字时刻的认识。

教案解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通过师生互动来了解学生对时刻的理解程度。

对于认识时钟,可以提前准备好多组模型供学生反复观察练习。

同时,要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及时“道出问题所在”给学生,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记忆时刻。

二、认识时间1.全日制:将一天的时间分为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四部分,让学生通过指示不同的时间点,找到所处的时间段,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2.日期认识:给学生制作一个木制日历,通过将日期贴在日历上,让学生每天更新一下日期,可以更好地让他们认识和记忆日期。

教案解析:在教育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简化时间概念,以便学生更好地记住。

同时,还应该加强实际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的方式来强化印象。

三、经过时间1.认识长短时刻:可以制作大中小三个杯子,每个杯子装有不同数量的水,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与杯子中的水量有关,加深对经过时间的认识。

2.时间轴的认识:在班级中制作一副时间轴,上面标注有不同时间点,让学生根据所处时间点在时间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经过时间。

教案解析: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性。

需要设置变化、有趣、亲身体验的场景,帮助学生掌握与时间有关的概念和技能。

总结通过本文的教案解析,可以看出,教学重点在于增强互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重复进行练习,以便培养他们良好的时间意识和记忆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六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六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105~106页例1、2、3及108页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时”、“分”,掌握时、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1分的时间观念,初步感知1时。

教学准备:钟面、多媒体课件、跳绳、皮球等。

一、情境引入1、猜谜语:4、引入课题:时分的认识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认识钟面1、说一说:对于钟面你已经知道些什么?2、认识秒针3、认识大格,小格(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小结:刚才通过同学们玩钟表、观察钟表,我们认识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知道它是按顺时针方向行走的,有12个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是一大格,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孩子们真的很会观察,善于发现,接下来老师要拨动钟面,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二)认识时分1、认识1分拨一拨,议一议。

仔细看现在是哪颗针在走动,它走了多少?(1小格)那你知道是多少时间吗?现在呢?(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时间?)演示一:分针走一小格(1分钟),5小格(5分钟),30小格(30分钟)…2、认识1时演示二:时针走一大格(1时)2、时分的关系演示三:分针走一圈,时间刚好走一大格师: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同时停,说明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呢?1时=60分(板书,齐读,顺读,倒读)1h=60min(用字母表示,书空)3、练习。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你能填一填吗?)4、感受1分钟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1时等于60分,那一分钟倒底有多长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1)一分数数数(2)一分拍手(3)一分钟跳绳5、感受1时(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1)1时有多长呢?第一节课间休息10分钟,第二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课间休息10分钟,从第一节课下课到第三节课上课就是60分钟,也就是1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经过的时间(二)(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经过的时间(二)(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经过的时间(二)(西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2.3 经过的时间(二)(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章节为6.2.3,主题是“经过的时间(二)”。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并能正确书写时间。

2. 通过对实际情景的观察和操作,理解“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的概念。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看电影、做作业等活动中经过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正确书写时间。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这个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并能正确书写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钟表模型、计时器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计算经过时间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的概念,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钟表模型的操作,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并正确书写时间。

4.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看电影、做作业等活动中经过的时间。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经过的时间,并正确书写时间。

例1:小明下午2点开始做作业,经过1小时30分钟,他完成了作业。

请问小明完成作业的时刻是几点?答案:小明完成作业的时刻是下午3点30分。

例2:小红下午3点去看电影,电影持续了1小时20分钟,请问小红看完电影的时刻是几点?答案:小红看完电影的时刻是下午4点20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经过的时间(二)(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经过的时间(二)(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经过的时间(二)(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章第2节第3课时,教学内容为经过的时间的计算。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钟的读法,学习了时、分、秒的概念,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给定时间范围内经过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计算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时钟读法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时、分、秒换算的理解。

3. 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时钟模型、时间计算示例。

2. 学具:时钟模型、时间计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时钟读法,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读出课件上显示的时间。

2. 提问:我们知道,时钟可以告诉我们当前的时间,那么如何计算从现在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时间呢?二、探究新知1. 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时钟模型,标出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时间之间经过了多长时间?2. 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通过减法来实现,即终止时间减去起始时间。

3. 示例讲解: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强调时、分、秒的换算。

4. 学生尝试计算课件上的时间计算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经过的时间(二)起始时间:______ 终止时间:______经过时间 = 终止时间 - 起始时间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时.分的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时.分的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时.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题为“时.分的认识”。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时间单位“时”和“分”的概念,掌握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和“分”的概念,掌握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教学难点1. 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生对时间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时钟模型或实物。

3. 练习题和活动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时间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时间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时”和“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活动设计:通过游戏、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时钟,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4. 实践应用: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1. 时.分的认识2. 主体内容:时、分的概念、时与分的换算关系、时间观念的培养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时、分的认识。

2. 拓展练习: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结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需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时分的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时分的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时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认识时分的概念;2.能够简单地读懂小时和分钟的表达;3.能够根据给定的时间写出对应的时分数。

教学重点1.时分的概念;2.读懂小时和分钟的表达。

教学难点1.根据给定的时间写出对应的时分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印有时间表的卡片或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时间卡片,让学生猜测时间,并让一些同学上台展示。

2.引导学生思考,询问他们是如何判断时间的,并引出时分的概念。

讲解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表盘,指出时针和分针,引导学生理解时、分的概念。

2.再将12小时、60分钟的刻度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明确分钟的最大值只能是59.3.教师继续给学生讲解小时和分钟的表达方法,例如“8点20分”、“7时55分”等表达方法,并让学生模仿说出其他时间的表达方式。

练习1.教师提供一些时间题目并让学生计算对应的时分数。

> 例:上课时间是9点30分,课程持续时间是50分钟,课程什么时候结束?2.让学生互相提问,回答对方问的时间问题。

总结1.教师让学生回答“时分是什么?” “小时与分钟各有多少刻度?”等问题。

2.提醒学生时和分的读法,并强调分钟最大值为59。

3.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时间,多猜测时分,提高时间意识。

课后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练习题;2.继续关注时间,记录当天的时间,并尝试正确的方式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时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们表现积极。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有的学生对小时的记忆还不够牢固,导致在计算时没有准确把握小时数。

其次是对分钟读法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强调巩固。

本课需要耐心引导学生思考,注重细节,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时 分 秒(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时 分 秒(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教案:时分秒课程名称:数学年级:二年级册别:下册版本: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时钟,并能正确读取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构成和作用。

2. 学习读取时间,掌握时、分、秒的概念。

3. 学习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1. 时钟的构成和作用。

2. 读取时间的方法。

3.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1. 读取时间的方法。

2.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1. 时钟模型或实物。

2.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让学生说说他们看到的时钟是什么样的。

2. 向学生介绍时钟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对时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新课内容1. 向学生讲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单位。

2.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读取时间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取时间。

3. 讲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让学生掌握换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用自己的时钟模型或实物,读取时间,并互相检查。

2. 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用自己的时钟模型或实物,读取时间,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讲解时间的概念和读取时间的方法,让学生对时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互相检查,提高了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但在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环节,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我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2 经过的时间(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2、例3,第85-87页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六第6题,求经过时间(经过时间是整时或不超过1时)的计算。

教学提示:教学时,重点应放在组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合作交流上,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

同时,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重视学生合情的推理。

对于学生求经过的时间可以不要求写出具体的算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经过了几时或几分的时间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演算纸。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学生: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

我最喜欢玩过山车!教师:有这么多好玩的项目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你们会计算玩了多长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设计意图:教师重视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数学问题,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影响,让学生产生认识经过时间的需要,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求经过时间(整时)(1)出示情境图。

教师:上周末,二年级(1)班的小红和她的伙伴们在下午2:00--4:00(板书:2:00--4:00)在游乐园玩,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呢?(2)从2:00--4:00,你会算经过时间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反馈交流。

预设1:我是想钟面,从2:00到4:00时针从2走到4,正好走了两个大格,所以玩了2时。

预设2: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

预设3:我用减法做,4-2=2时,小红在游乐园里面玩了2时。

(4)小结:怎样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的经过时间?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还可以想一想钟面上时针走了几个大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对时间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直接作用于学习,不仅缩短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学例3,求经过时间(不超过1时)(1)出示例3图。

教师:愉快的周末结束了,小红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小红是什么时刻离开家的?什么时刻到达学校的?学生:8时5分离开家,8时25分到达学校。

教师:那小红从家到学校花了多长时间呢?(2)4人小组用钟面拨经过时间,观察讨论。

(3)汇报、交流。

教师:时针有变化吗?学生:第1个钟面和第2个钟面的时针都是8时多,说明经过时间不超过1时。

教师:谁来说一说小红在上学路上经过了多长时间?预设1: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

预设2: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

(4)小结:怎样计算经过了几分的经过时间?计算不超过1时的经过时间,我们可以用数大格或小格的方法,还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的方法。

(5)观察比较。

教师:例2和例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不同点是例2是求经过几时,例3是求经过几分。

相同点是两者都可用数和减的方法来求经过时间。

3、尝试练习“填一填”(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预设1:从3:00到4:00,时针走了1大格,所以是1时。

预设2:4-3=1时。

预设3:时针都在5和6的中间,都表示5时多,分针从7走到11,共走了4个大格,所以是20分。

预设4:开始时刻是5:35,结束时刻是5:55,55-35=20分。

(2)思考: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算经过了几时,一个是算经过了几分。

)【设计意图: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学习并总结新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1、课堂活动第1题(1)师生互动。

教师根据书上的问题,让学生一一作答,并说明理由。

6时开始跑步,7时结束,一共锻炼了多少时间?下午第1节课2时10分上课,2时50分下课,一共经历了多少时间?下午4时50分离校,经过10分到家,到家的时间是多少?预设1:从6时到7时,经过了1时。

预设2:从2时10分到2时50分,50-10=40分,经过了40分。

预设3:4时50分放学,经过10分到家,50分+10分=60分=1时,4+1=5时,所以到家时间是5时。

教师:小明走了15分,2:20到学校,他从家出发的时刻是多少?学生:20分-15分=5分,所以出发的时刻是2:05。

教师:怎样求起止时刻?学生:用结束时刻减经过时间,就是开始时刻;用开始时刻加经过时间就是结束时刻。

(2)生生互动。

同桌两个学生互相提问(不超过1时的)。

分两类,一类是知道起止时刻求经过时间,一类是知道起止时刻中的一个与经过时间,求另一个。

2、课堂活动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说说你对同学的答案有什么建议。

教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一鼓作气,把一件事情干完了,再做另外的事情,这样就能节约出许多时间,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学习更多的知识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一起来齐唱《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老师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能珍惜时间。

3.练习十六第6题(1)全班读题。

(2)集体分析。

教师:要求一共要付多少钱,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学生:停车时间和每时的停车费。

每时停车费题目已经告诉我们了,所以先求停车时间。

(3)独立完成。

(4)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数学课堂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才能完成任务。

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单纯地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用唱歌的方式不仅可引起学生的注意,还可进行情感教育。

】四、达标反馈:1、填一填。

(1)红红折一只纸鹤,秒针从1走到了9,她折这一只纸鹤所用的时间是()秒。

(2)实验小学上午8:00上课,中午11:00放学,上午在校时间是()时。

(3)第一节课从8:00开始到8:40结束,一共用了()分。

2、小兰去上学,7:35从家出发,7:50到校。

她从家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3、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共下了几小时几分?答案:1、(1)40 (2) 3(3)402、25分3、 35分五、总结反思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怎样求经过时间的?布置作业:1、填一填。

(1)一场电影从下午3:00开始,到下午5:00结束,一共演了()时。

(2)分针从2走到5一共用了()分。

(3)每天中午1:05---1:50是小明的午睡时间,他每天睡()分。

2、问题解决:(1)李静每分钟写3个大字,从7时20分到7时35分,他可写多少个大字?(2)这个商店一天的营业时间一共多少时?(3)谁先回家?早回家多长时间?3、课后问题小强每天8:15到校,16:25放学回家,他每天在校时间多长?想知道答案吗?你可以试着下课后算一算,下节课老师再告诉你答案。

【设计意图:留一个问题悬念给学生,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一举两得。

】答案:1、(1)3(2)15(3)452、(1)35-20=15(分) 15×3=45(个)(2)12-8=4(时) 5-2=3(时) 4+3=7(时)(3)弟弟早,38-5=33(分)板书设计:问题解决---求经过的时间(一)【设计意图: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用大括号的形式加以列举和展示,直观形象。

】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源:1、计算经过时间。

经过时间怎样算?分成几段不难算。

时间若短数一数,两下相减计算完。

2、用画图法解决时间问题。

例题:工艺品厂的李师傅1时可以在8个花瓶上各画一只猫。

李师傅从8时30分工作到11时30分,可以画多少只猫?分析:根据题意,应先求出李师傅一天一共工作了多长时间?从8时30分到11时30分,经过了3时,1时可以画8只猫,3时可以画8×3=24(只)猫。

可以画图如下:解答:11:30-8:30=3(时)8×3=24(只)答:可以画24只猫。

总结: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准确计算从8时30分到11时30分所经过的时间。

资料链接:1、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是多少?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旗时间一共是2分7秒,每天的具体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具体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林亨专门计算的。

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

为升旗时间。

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

每年1月11日到6月6日,升旗由早晨7时36分逐渐提前到凌晨4时36分,平均每天依次提前约1分钟;6月22日至12月30日,升旗时间由4时46分逐渐推迟到7时36分,平均每天推迟52秒钟。

12月31日到1月10日与6月7日到6月21日,每天的升旗时间分别为恒定的7时36分与4时46分。

国旗的降旗时间同样分为逐渐推迟和逐渐提前的两个时段。

遇到阴天、雨天和雪天,升旗和降旗的时间与前一天相同。

2、时差。

时差简单的说,两个地区地方时之间的差别称作为时差。

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 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相邻 15 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经度每隔 15 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 度差 4 分钟。

各地的标准时间为格林威治时间(G.M.T)加上 (+) 或减去 (-) 时区中所标的小时和分钟数时差。

许多国家还采用夏令时(DST),比如美国每年4月到9月实行夏令时,时间提前一个小时。

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

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东部是西五区(-5),两地的时差是13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3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2小时。

3、旋转的小彩旗。

2014年马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还有印象吗?如果要问2014年春晚上最长的节目是什么?那理所当然就应该是在舞台一侧搭起的副舞台上表演的转圈了。

杨丽萍小侄女小彩旗身穿一身白色长裙,在舞台上不停旋转着,寓意时间的流逝,而且一转就是整整四个小时,连续不断地旋转了8000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