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因素

合集下载

跨文化沟通的五个关键因素

跨文化沟通的五个关键因素

跨文化沟通的五个关键因素跨文化沟通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沟通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沟通常常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以下是五个关键因素:一、语言能力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对于跨文化沟通至关重要。

首先,双方需要具备共同的语言能力,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

其次,了解对方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会导致词义的不同理解,因此,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需要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歧义的表达方式或俚语。

此外,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以及愿意主动学习对方的语言,也是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关键。

二、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跨文化沟通中,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至关重要。

每个文化都有其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言语。

例如,一些行为在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礼貌,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冒犯。

因此,通过学习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我们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从而实现更好的跨文化沟通。

三、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非语言沟通也是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语言沟通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姿势等。

不同文化对非语言沟通的解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我们需要注意他人的非语言信号,并根据对方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解读。

例如,一些文化中直接的眼神交流被视为礼貌,而在其他文化中被视为无礼。

因此,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非语言沟通是跨文化沟通的关键之一。

四、礼貌和尊重跨文化沟通需要做到礼貌和尊重。

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对对方进行贬低或歧视的言语和行为,是保持良好跨文化关系的基础。

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具有冲突性或具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的词汇和短语,以免造成误解。

尊重对方的时间观念,并不断感谢对方的合作和努力,也是有效跨文化沟通的重要因素。

五、灵活性和适应性在跨文化沟通中,灵活性和适应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
域,不会延伸到彼此生活、工作的其他领域 中。
三、友谊是一种权利、一种乐趣
在很多老外看来,朋友意味着彼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流思想、兴趣和爱好;对双方而言,
友谊是一种权利、一种乐趣,而绝不是
义务和责任。
中外友谊各自的优缺点
华人朋友,更关心和在意对方、处 处为对方着想、无微不至,甚至为 朋友两肋插刀;而很多老外对待朋 友的态度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中外友谊的换算公式
华人
铁哥们儿、铁姐们儿 好朋友 朋友
北美老外
一般没有 铁哥们儿、铁姐们儿
好朋友
认识的人、经常一起 说上几句话的人
朋友
二、华人朋友的直言不讳
华人朋友之间更直言不讳,朋友之 间更能听到有关个人生活方面的真 话。
老外朋友在生活中赞美有余,而建 议和批评不足。
三、华人朋友的情深意长
留面子VS直言不讳
案例:“没问题”等于“拒绝”
一、中西方面子的比较
中西方的人士都好面子,但是程度和表现方 式却截然不同。
﹡无论是作为华人还是老外,如果你伤了一 个老外的面子,多半只是这个老外怨恨你而 已;但是如果你伤害了一个华人的面子,有 可能导致一个群体怨恨你、你可能会激怒了 一大群认识和不认识、相关和不相关的人们。
¤你去哪儿了,为什么才来? ¤你好像感冒了!多喝水、多穿衣服。 ¤刚才你在给谁打电话? ¤你吃的东西没有营养,别吃了! ¤为什么坐地铁,乘出租车多方便。 ¤你的衣服颜色太艳了! ¤吃点儿吧,对身体有好处! ¤你该减肥了! ¤你太胖/瘦了! ¤你的发型不好看。 ¤天太冷了,多穿衣服。 ¤你显得很疲倦。
写推荐信
学到的工作经验、取得的业绩、
工作中建立的声誉和口碑,是任何雇 主也永远夺不走的,这些才是你我可 以永久依赖的财富。

跨文化交际学

跨文化交际学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学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历史1、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美国原因: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外交政策有紧密的联系。

P8美国有重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化是它突出的特点;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国际交流非常频繁。

2、跨文化交际学的创立1959年,霍尔出版了《无声的语言》一书,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

3、跨文化交际学的确立20世纪70年代。

主要表现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跨文化交际专著的出现,专业协会的成立和跨文化交际研究专业期刊的创刊。

4、跨文化交际学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

其标志是各种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二、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基础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P10三、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训练四、跨文化交际的研究1、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法P142、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被引入中国。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重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语言与交际的关系(2)非语言交际(3)中西习俗对比(4)中西经营管理模式比较(5)国民性研究(6)价值观研究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晚,历史比较短,研究范围还比较窄,重要集中在外语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的成果是跨文化语用学。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一般性探讨比较多,而基于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

第三节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一、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1、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2、建立更敏锐的跨文化意识3、提高文化适应的能力4、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5、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掌握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二、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两种:(1)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种与文化语言不同的的人们惊醒有效而得体的交往所需的综合能力。

中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

中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

中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时间观也不同。

时间观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常常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和障碍。

时间是人和周围世界存在的一种形式。

时间观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制约与支配。

相反一定的言行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递关于时间的某种信息。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过:“时间会说话。

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更响亮而清晰。

”时间观念是各种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形成其特定的对时间的看法,它对人们的语言、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有利于我们跨文化交际, 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中国人约会提前到,西方人约会迟到三五分钟。

中国人视年龄大为尊,西方人视年龄大为忌。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时间也有所不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一些障碍可能仅仅由于对时间及其运用理解上的差异而产生。

例如,一位美国学者即将离开中国,他的一个中国朋友邀请他吃饭为他送行,可意想不到的是那个美国人说:“我很乐意去。

但万分抱歉,因为我已经安排好了明天的事情。

”这位中国朋友听后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在他的眼中美国人对他的友好都是一种过度的冷漠。

不久他才发现是他不合时宜的邀请而导致拒绝。

为了尽量减少因时间观念的不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交际双方应尝试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是一种深层文化,它看不见摸不着,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在全球一体化各国文化交流频繁的新世纪,对其他文化的时间观念不够尊重和了解,误解就有可能发生,跨文化交际就有可能失败。

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意识。

当彼此时间观念不同时,不宜做好坏评价,宜作客观描述。

(2)变通和协商。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是对异国文化的认知了解的过程,单靠一方的努力不容易加速彼此的理解,需要交际的双方互动并将自己的时间观念向对方解释,作出调整。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在这样的交际中,语言和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沟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 语言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语言本身的差异会导致沟通困难。

比如,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解和误解。

2. 发音和语调差异:不同语言对发音和语调有不同的要求,这可能导致听力困难和理解上的问题。

比如,英语中的弱读音和中国汉语中的四声调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3. 表达方式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往往对同一事物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习惯和理解。

比如,英语中的直接表达在一些亚洲国家可能被认为是冒犯或粗鲁的。

4. 隐喻和比喻的理解:一些语言中使用隐喻和比喻来表达意思,但这些隐喻和比喻对不熟悉该语言的人来说可能是困惑的。

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 价值观和信仰差异: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价值观和信仰有不同的理解和承认,这可能导致沟通的冲突和误解。

2. 礼仪和礼节的差异: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礼仪和礼节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一些国家给人以掌声是表示赞赏,但在其他国家可能被当做是不尊重的表现。

3. 时间观念的差异:不同文化对待时间的态度和观念也不同,有的文化强调准时,有的文化重视弹性和灵活性。

4. 智力和学问的差异: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和学问,这可能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理解上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三、应对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方法1. 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努力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了解其价值观、风俗习惯和沟通方式。

这对于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非常重要。

2. 尊重对方的差异: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不以自己的习惯和价值观为标准去衡量对方,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3. 避免使用隐喻和比喻:在跨文化交际中,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直接表达,避免使用特定文化中的隐喻和比喻。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第一讲绪论研究背景•时间:20世纪70年代;地点:美国。

•背景:1 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现代高科技/传播通讯技术;交通技术;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全球的时间、空间距离,为全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人们产生了基于不同文化、社会的跨文化交际需求。

2 低效率的交流和沟通,相互间的误解及其他形式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导致文化冲突、心理障碍,乃至无穷的灾难。

3 如何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人构成跨文化交际研究兴起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比较/自我认识;乐趣/满足;预见/解决)研究的多学科性•多学科性——关涉多门学科。

1 人类学。

2 社会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语言与社会。

3 符号学;文化学;交际学;哲学;交际民族学;传播学等。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建构•三种观点:1 以经验研究为基础,排斥了与相关学科合作的可能。

2 综合研究;多学科性。

3 以普通交际理论为核心建立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认为其与普通交际基本一致。

•两种并行的研究:1 微观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普遍性。

2 社会语言学/民族交际学——特殊性。

•本书:以一般交际理论为基本核心,从交际差异出发,借鉴多学科对交际规则进行跨文化对比,探索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和本质。

交际与文化•交际的定义:数量繁多(126种):1 是符号(p9)活动,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

(交际的媒介、过程)2 当交际者把意义赋予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

3 交际不一定以主观意识为转移,可能是无意识的和无意向的活动。

(交际发生的界定)4 交际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

(交际的规则)•组成交际的要素:1 信息源/行为源——交际需要和意愿(有意识与无意识/有意向与无意向)。

2 编码——交际信息的符号化过程。

3 信息。

4 渠道。

5 信息接受者/反应者——有意识与无意识/有意向与无意向。

6 译码——交际信息的赋义过程。

7 反应——决定与选择。

8 反馈——与反应关系密切。

•文化的定义。

P16•文化的特征:内隐与外现(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习得与传授;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文化的社会属性(各种社会形式与意义都属于文化范畴);文化实体(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与交际的同一性;动态多变;选择性(地域性与偶然性);民族中心主义——交际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复杂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P19。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一.绪论典例:丝绸之路;佛教东传;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五四学西影响因素:交通通讯技术;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最简洁的定义: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胡文仲最全面的定义: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符号性交流的过程。

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在交互的情景中给不同的个体创造共享的意义。

——TingToomey,1999特点:面对面;差异性;易起冲突;大多为善意冲突;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收获;挑战与收获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兴起:美国诞生:霍尔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霍尔是人类学家,他对跨文化交际学的五大贡献:侧重微观;对非语言交际的界定;强调非语言交际中的无意识层面;对差异采取接受和非价值判断的态度;采用学员体验式的跨文化训练跨文化交际学的确立:时间:20世纪70年代;主要表现:课程开发;专著出现;协会成立;专业期刊创刊1966 美国匹兹堡大学最先开课;70年代约200所学校开课《跨文化交际读本》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Samovar ;Porter《跨文化交际引论》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ndon ;Yousef均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第一个独立的专业协会:1974年“跨文化教育、培训与研究协会SIETAR”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研讨会:1972年;东京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als ,197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77跨文化交际学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后)成熟标志:各种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Gudykunst(2003)总结了跨文化交际的15种理论,如: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论;文化身份的协商理论;面子协商理论;归因理论;跨文化交际网络理论、适应理论、文化尺度理论---提供理论框架Bennett(1998)指出跨文化交际学领域存在两种学派:理论-理论学派主要阵地:传播学理论-实践学派侧重应用和跨文化训练如: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商务管理跨文虎交际学的理论基础:Hart(1999)经调查,对其影响最大的学科: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最早影响三大贡献:1、文化定义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说)3、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平等无贵贱)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主研:主观文化、文化适应研究(模式、策略、休克)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Leech的礼貌原则;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与礼貌策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主要阵地和学科归属贡献:建构跨文化交际理论Gudykunst:陌生人理论;焦虑-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论;TingToomey:文化身份的协商理论;面子协商理论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人类学背景:观察、访谈心理学、社会学背景:量化大规模数据调查语言学背景:话语分析(文化含义和使用规则)综合:以实证研究为主、尤其是量化的方法客位(旁观者视角)(一般文化)(系统外部)(创建文化模式)主位(从圈内人的角度)(特殊文化)(系统内部)(发现文化模式)如: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斯图尔特与贝尔特《美国文化模式》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20世纪80年代引入胡文仲等学者最先介绍北外、哈师大、福建师大最先开课1995哈工大召开中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并成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集中研究:中西习俗对比、中西经营管理模式、国民性、价值观、非语言交际影响著作: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总之:起步晚;范围窄,主要集中在外语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成果主要是跨文化语用学,实证性研究少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1、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2、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3、提高文化适应能力4、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5、建立在异域环境教汉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Fantini(2006):与异文化的人们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往所需的综合能力。

跨文化交际技巧与案例分析

跨文化交际技巧与案例分析

跨文化交际技巧与案例分析1. 引言1.1 概述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人们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越来越频繁地进行交流,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技巧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见挑战,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其应用和效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跨文化交际技巧以及案例分析。

在引言中,我们将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标,并简要概述后续章节内容。

接着,在跨文化交际技巧部分,我们将深入讨论其定义、重要性以及常见挑战,并提供解决策略。

最后,在案例分析部分,我们将通过两个实际案例来具体说明跨文化交际技巧在实践中的应用。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

通过对定义、重要性和常见挑战进行研究,读者可以认识到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有效交流的必要性,并学习到应对挑战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终,本文还将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以帮助读者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跨文化交际技巧。

2. 跨文化交际技巧:2.1 定义与背景:跨文化交际技巧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频繁,因此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面临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或群体的人们所持有的各种价值观、信仰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冲突甚至失败。

因此,了解并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对于建立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至关重要。

2.2 重要性与作用:跨文化交际技巧具有以下重要性和作用:首先,跨文化交际技巧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友好关系。

通过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并尊重对方,在交流过程中体现出善意和尊重。

其次,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助于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

科技信息1.引言交际即是交流,因而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既然是跨文化交际,交际者也必然在文化及社会背景、宗教信仰、性格年龄、政治经济、兴趣爱好上有所不同,因此任何人之间的交际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不过,由于交际者区分度的不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跨文化”一般就不同地区文化,尤其是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而言的,比之个人,这些群体的差异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随着世界交流合作的日益加深,跨文化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交际本身可以促进彼此的发展。

然而跨文化交际并非一件易事,由于一些文化、语言障碍,交际者无法弄清彼此的真实意图,导致了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了交流合作中的损失。

当然,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因素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成败,比如交际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脑海中固有的文化定势、价值观、世界观和民族性格及个人特征、语言习得、思维方式、社会角色以及具体到交际进行时的周边环境、时间、态度等等。

在这一系列因素中,有些是交际者个人所独有的,而有些则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普遍存在的。

由于个人因素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本文主要从宽泛的交际环境入手,探讨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些主要因素。

2.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2.1文化影响因素任何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的产生都是植根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中。

离开了文化,任何人类行为都无从谈起,跨文化交际也离不开文化这个大背景。

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因其所享有的文化具有共同性,他们在价值观、世界观、民族性格以及对其它文化群体的态度观点上往往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文化在社会中所占的不同地位,可以将其分为群体文化和亚文化。

2.1.1群体文化群体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单位,因其在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共享,其成员必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这种由某个群体所共有的具用一定稳定基础的文化就被称为群体文化。

既然是群体文化,这一群体中的个体自然会表现出一定的群体倾向,而这种倾向恰恰会在其与他人的交际中产生影响,因此全面地了解不同的群体文化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会影响、甚至使跨文化交际停滞。

跨文化沟通:有效交流的关键要素

跨文化沟通:有效交流的关键要素

跨文化沟通:有效交流的关键要素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经常需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跨文化沟通是一项关键技能,它有助于促进跨国合作、拓展全球化业务,并加强个人的全球竞争力。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沟通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沟通中的几个关键要素,以帮助我们实现更有效的交流。

理解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沟通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等方面。

因此,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实现有效交流的第一步。

1.尊重他人文化差异: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我们应该尊重并接纳他们的文化差异。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理解他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将自己的文化观念置于他人之上将可能导致误解和不良影响。

2.学习基本的文化礼仪:在与跨文化团队和客户交流时,了解基本的文化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了解他们的礼节、商务实践以及禁忌等方面。

通过仔细研究这些信息,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对方沟通,并避免一些尴尬的情况。

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语言是跨文化沟通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语言差异。

除了语言,非语言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形式。

在跨文化沟通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要素:1.语言能力:如果我们想要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流,至少要掌握对方所使用的基本语言。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我们还需要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习惯用法。

通过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思。

2.非语言交流:除了语言,非语言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形式。

这包括姿势、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我们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因此,在跨文化沟通中,我们需要关注并尊重对方的非语言信号,以获得更准确的沟通。

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理解是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关键之一。

它主要研究文化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

理解文化心理学有助于我们预测和解释跨文化沟通中的行为和意图。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似乎正在缩小。

我们的行动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我们可以乘喷气式飞机在几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任何地方。

没有一个地方由于距离遥远而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

甚至连月球都被划作我们的旅游范围之内,去火星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的不断出行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人们。

当我们遇到一起,我们就需要交际。

实际上,我们必须交际。

这种交际行为就叫做跨文化交际。

当来自于一种文化的信息的传递者遇到来自于另一种文化的信息的接受者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产生了。

我们会发现跨文化交际很难。

即使我们克服了语言不同的自然障碍,我们也可能不理解别人或者不被人理解。

误解甚至可能是惯例而不是个例。

这是很令人懊恼的。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文化在交际中所起到的非同寻常的作用,我们就会把交际失败归咎于“其他人”。

这很遗憾,因为我们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以及跨越文化界限进行交际时所产生的困难。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大的人群经过个体以及群体几代人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意义、信仰、价值、态度、宗教、对于自身及宇宙的概念、自身与宇宙的关系、阶级地位、角色期待、空间关系以及时间概念。

文化既体现在语言和思维模式及活动和行为方式。

这些模式成为普遍适应性的行为和表现行为,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及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状态下的社会。

文化是一个沟通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随着文化的不断变化,交际问题也随之产生。

社会认知是我们在所生存的环境所遇到的重视的社会对象和事件的认知过程,是任何交际行为极为重要的方面。

它是我们赋予所接收信息意义的手段。

当考虑到跨文化交际时,社会认知就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文化以我们培养与文化有关的、具有决定性的认知体系的方式影响和建构我们的认知过程。

这些体系不仅影响外界刺激物到达我们的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认知的这些刺激物的附属物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我看来,跨文化交际可以被理解为对于社会对象和事件的看法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论1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新世纪如此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全球化3.人口的流动4.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根据几个定义归纳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特点:1.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跨文化交际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4.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互动;5.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里的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既包括了语言交际也包括了非语言交际,而且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2.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陈国明)差异可以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也涉及行为方式和习俗方面,如手势、衣着、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也涉及个人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

这些存在差异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3.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由于语言、交际风格、非语言行为、思维模式、社会准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4.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许多冲突往往不是出于人们恶意的动机,而是来源于人们良好的愿望。

在自己文化中得体而礼貌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无礼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误解和不愉快5.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容易造成心理紧张,人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休克”就是形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名词解释(3)

跨文化交际名词解释(3)

跨文化交际名词解释(3)跨文化交际名词解释29. 国家间交际internation communication指国家和政府而非个人之间的交际,此种交际非常正式和仪式化。

30. 跨民族交际interthnic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of the same race ,but different ethnic backgrounds . 指同一种族,不同民族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31. 跨种族交际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occurs when the sender and the receiver exchanging messages are from different races that pertain to different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指信息源和信息来自不同的种族,种族具有不同的身体特征。

32. 跨地区交际interregional communication:refers to the exchange of messages between members of the dominant culture within a country.指一个国家内主流文化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Chapter 533. 世界观worldview :is the belief that we hold explaining the cosmos God,the nature of humanityand nature.指我们持有的对宇宙,神,人本质及自然的最根本的看法。

34. 宗教religion refers to belief in and reverence for a supernatural power or powers regarded as creator and governor of the universe. 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权力的相信与崇敬。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什么?所谓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学最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碰撞时有发生。

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强调并维护自己的文化,因此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

于是跨文化交际引起了美国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日本也不甘落后,于1972年在东京率先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研讨会,出席人数超过两千。

1974年,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Training and Research)在美国正式宣布成立。

我国研究跨文化交际学起步较晚。

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语言学家胡文仲教授于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著作颇丰,目前已经编著出版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与语言交际》等多部图书。

目前,跨文化交际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被国际学者们充分重视的集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拥有能够和你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正常有效沟通的能力啊。

比如和其他国家的人,或者其他民族的人交流,你们生活的地域不同,文化也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思考方式自然也不同。

比如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代表截然相反的概念。

这就要求交流者同时了解这两种文化的背景,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跨文化交际的内容简介《跨文化交际》是“新编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之一。

本系列教材是外教社组织国内10余所重点高校的专家、教授,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对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倾力打造而成,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跨文化交际的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化”与国际接轨”这样的字眼,已在中国广泛使用。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之时间观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之时间观

2012.10学教育浅析中西文化差异之时间观苏艳飞(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635000)[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地球村里的人们互相往来交流日益频繁,在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差异会给交流带来阻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时间观念差异。

浅析中西时间观念差异及其原因,充分认识并重视差异,做到遵循国际惯例,同时入乡随俗,从而顺利开展交流活动。

[关键词]文化;时间观;差异;影响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紧密。

据外交部网站信息所示,截至2006年8月6日,中国与乍得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至此,中国已与16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随后中国又同马拉维建立了外交关系。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接触势必会产生摩擦、冲突,因此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各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两百多种。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1]本文主要浅析中西文化差异中的时间观念差异,旨在让人们认、了解并重视中西时间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从而顺利开展各种中西交流活动。

“人类的时间观念主要来源于观察到的自然运动(含天体运动)和人文运动(含历史进程)的有序性,来源于此等有序运动的节律性或律动性。

”[2]因此,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时间的看法也就不同。

时间观属于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它处在人们的无意识之中,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有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只有35%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态语:e:点头(代表是或者不是。

尼泊尔、斯
里兰卡、部分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的点头代表
NO)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副语言:e:东西方对“沉默”的不同理解
客体语:e:对服饰、化妆、皮肤、气味的不同理

环境语:e:空间和时间信息
空间方面的案例
例1:阿拉伯人认为双方站得靠近表示友好而英国人认为双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

当阿拉伯人和英国人交谈时,常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阿拉伯人往前移动,英国人则不停往后退以保持适当的距离,当谈话结束时双方可能偏离原先的位置很远。

时间方面的案例
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的两种文化模式:时间的单一性和时间的多样性(单时制和多时制)例1:中国时间观念(多时制):“时间就是金钱。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几乎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也是当代文明发达国家的格言。

伟人毛主席,厕所里都放着书,曾经有段佳话,说毛主席3天不看书,知识就要落后刘少奇。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

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西方的时间观念(多数是单一制)
多数美国人正在日程上写满了约会,把时间分成一段一段的,这些日程可以划出若干个短到15分钟的间歇。

他们经常留给一个人两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的时间段。

然而,在商界,不管他们在干什么,几乎总是一个约会接着一个约会。

英国人工作和休闲分明的时间观念。

法国人了解“时间就是金钱”,但是他们更愿意“将时间还给时间”或者“明天天还会亮”。

比如机关工作人员上班一般是九点多到办公室,至于多多少要看当日交通情况、孩子是否生病、前一个晚上有没有晚会等等,总之理由很多。

法国人生性浪漫,兴趣广泛,工作之余好静的人喜欢读书、看电影。

好动的人喜欢滑雪、踏青,但他们都把这些消遣称作“passse-temps”,也就是“打发时间”。

如果打发不完就要“杀时间了”,也就是“tuer le temps”。

“杀时间”最有效地方法就是花上几个法郎在街头咖啡馆坐上几个小时,在咖啡馆里谈天说地讲时事,一直侃到太阳西下。

德国人守时的时间观念。

提前计划,预约,访亲友不提前到,迟到五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