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辟利用和保护,以防止水灾害、改善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管理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动防治水工作的开展,制定并实施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水环境,提高防洪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水资源的开辟利用、环境保护、防洪减灾等方面的需求,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2) 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数据和技术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水管理措施。
(3) 公平性原则:确保防治水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保障各方利益的平衡。
(4)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长远考虑,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细则内容1. 水资源管理(1) 制定水资源开辟利用规划,合理确定水资源利用总量和各类水资源的分配比例。
(2)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查,建立水资源数据库,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3)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
(4) 加强水资源保护,禁止乱排乱放,加强水污染管理,保护水质安全。
2. 水环境管理(1) 制定水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水环境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2) 加强水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环境的变化情况。
(3) 加强水环境管理,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减少水环境污染。
(4) 加强河道整治和湿地保护,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3. 防洪减灾管理(1) 制定防洪减灾规划,明确防洪标准和防洪措施,提高防洪能力。
(2) 加强河道管理和河堤巡查,确保河道畅通,堤坝安全。
(3) 建立防洪预警系统,提前预警,及时采取防洪措施,减少洪灾损失。
(4) 加强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提供灾民生活保障,恢复生产秩序。
四、实施机制1. 组织机构(1) 设立防治水管理委员会,负责整体协调、决策和监督工作。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是指针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它的实施对于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水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的内容。
一、水资源保护1.1 水资源监测与评估在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对水资源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估。
这包括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方面进行监测,以及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1.2 水资源保护区划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需要进行水资源保护区划。
通过划定不同的保护区域,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重要的水源地、水生态系统和水生物多样性,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 水资源保护技术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还需要推广和应用水资源保护技术,包括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环境修复技术等。
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利用2.1 水资源分配与调度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需要制定水资源分配与调度的规定,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包括制定水资源分配的原则和标准,以及建立水资源调度机制,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水资源调度。
2.2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需要推广和应用水资源利用技术。
这包括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型设备的应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
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水资源补给与保障在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中,需要制定水资源补给与保障的规定。
这包括确保水资源的供应,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三、防止水灾3.1 水灾预警与监测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需要建立水灾预警与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灾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减少水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防治水管理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防治水工作的高效实施,制定和执行细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正文内容:1. 确定防治水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1 确定目标:防治水管理的目标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提高城市和农村的防洪能力。
1.2 遵循原则:防治水管理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2. 制定防治水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2.1 设立组织机构:建立专门的防治水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防治水工作,确保各方面的合作和配合。
2.2 确定职责: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职责,包括防洪抗灾、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水资源管理等。
3. 制定防治水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3.1 制定技术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技术标准,包括水利工程设计标准、防洪标准等。
3.2 规范防治水措施:明确防治水工程的建设、运维和管理规范,确保工程安全可靠,提高防洪抗灾能力。
4. 加强防治水信息化建设4.1 建立信息平台:建立防治水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提高防治水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2 应用技术手段:利用遥感、卫星监测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水文信息和洪水情况,及时预警和应对洪涝灾害。
5. 加强防治水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5.1 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防治水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责任追究机制。
5.2 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防治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防治水管理的有效实施。
总结:综上所述,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洪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确定目标和原则、制定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法律法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
然而,防治水管理的实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和配合,以确保防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预防、减轻水灾和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提高水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为了更好地推进防治水管理工作,制定和实施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至关重要。
二、目的和意义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旨在明确防治水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确保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防治水工作中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提高防治水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具体目的和意义包括:1. 提供指导:细则将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明确防治水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要求,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 保护水资源:细则将明确水资源的保护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预防水灾:细则将明确预防水灾的措施和要求,包括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改善水利设施、完善水文监测预警等,提高抗洪能力和减轻水灾损失。
4. 提高水环境质量:细则将明确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要求,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体修复工作,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主要内容和要求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1. 防治水管理组织机构: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防治水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防治水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预防水灾措施: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堤防和水库的抗洪能力;完善水利设施,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利用;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对水灾的预测和应对能力。
3. 水资源保护措施: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合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
4. 水污染治理措施: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水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
5. 水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加强对水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防治水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灾,制定并实施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一、水资源调查与监测1.1 进行水资源调查:对当地水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水文地质、水文气候等情况,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2 建立水文监测系统:建立水位、流量等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情变化,及时预警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水灾。
1.3 制定水资源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水资源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内容、方法和时限,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水库大坝管理2.1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水库大坝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大坝的安全性。
2.2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水库大坝应急预案,明确各项救援措施和责任分工,提高抗灾能力。
2.3 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对水库大坝的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三、河道清淤疏浚3.1 定期清淤疏浚: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保持河道畅通,减少水灾发生的可能性。
3.2 加强河道管理:加强对河道的管理,禁止乱倒垃圾、乱建房屋等行为,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3.3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河道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河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防洪工程建设4.1 制定规划方案:制定防洪工程建设规划方案,明确建设内容、投资预算等,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2 加强工程监理:加强对防洪工程建设的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4.3 定期维护更新:定期对防洪工程进行维护更新,保持工程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五、应急救援准备5.1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防治水应急预案,明确各项救援措施和责任分工,提高抗灾能力。
5.2 加强演练培训:定期组织防治水应急演练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5.3 配备救援装备:及时更新救援装备,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细则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防治水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是指为了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安全性、可持续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管理制度,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施防治水管理,制定本细则,明确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目的和范围本细则的目的是规范防治水管理的实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适合于各类水资源管理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
三、术语定义1. 防治水:指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的行为。
2. 水资源管理单位:指负责水资源管理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
3. 监测评估:指对水资源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4. 水资源保护区:指为保护水资源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实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四、防治水管理的基本原则1. 综合管理原则: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公平公正原则:依法依规进行水资源管理,确保公平公正的资源分配。
3. 预防为主原则:强调预防措施,减少水资源污染和浪费。
4. 责任追究原则:对违反水资源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五、防治水管理的主要内容1. 水资源监测评估(1)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定期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
(2)采集、整理和分析水资源监测数据,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3)发布水资源监测评估结果,提供给相关单位和公众参考。
2. 水资源保护区划定与管理(1)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划定水资源保护区。
(2)制定水资源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责任和措施。
(3)加强水资源保护区的巡查和监督,严禁违法违规行为。
3. 水资源利用管理(1)建立水资源利用许可制度,对水资源的开辟利用进行管理。
(2)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和设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加强对水资源利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水资源污染防治(1)建立水资源污染监测网络,对水体进行定期监测。
(2)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确保排放达标。
(3)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水资源污染行为。
防治水细则
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炭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必须落实防治水的主体责任,推进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向井上下结合治理、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治水为主向治保结合的转变,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置的防治水工作体系。
第四条煤炭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煤矿应当根据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 1 -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第六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以及应急处置制度等。
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安检员、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紧急撤人的权力,发现突水(透水、溃水,下同)征兆、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淹井等重大险情,立即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第七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标题: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引言概述:防治水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灾和保护水资源,制定和实施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防治水管理的实施细则。
一、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1.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水资源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1.2 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水资源的监测、评估和规划
1.3 制定水资源管理计划,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
2.1 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水质和水量变化
2.2 进行水资源评估,分析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3 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
3.1 建立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
3.2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3 加强水资源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四、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
4.1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明确水资源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4.2 加强水源地保护,禁止污染源的排放
4.3 推动水体治理,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五、建立应急管理机制
5.1 制定水灾防治预案,做好水灾防治的准备工作
5.2 建立水灾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水灾预警信息
5.3 加强水灾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应对水灾的能力和效率
结论: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是保护水资源、防止水灾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监测和评估、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保护和治理、建立应急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防治水工作实施细则
防治水工作实施细则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开采面积的增大、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矿井面临的水害种类增多,危害程度和防治水难度越来越大。
我矿面临着松散层孔隙水、砂岩裂隙水、断层水、钻孔水、老空积水等多种水害的威胁。
为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落实责任,规范防治水管理,减少各类水害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现对我矿防治水工作做如下规定:一、矿井防治水机构1、成立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书记、总工程师成员:生产副矿长、安全处长、机电副矿长、掘进副矿长、总会计师、地测副总、设计副总、掘进副总、机电副总、经营副总、安全副总、生产办主任、地测科主管、总工办主任、安监科长、机电办主管、运输区区长、固定队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1名(地测副总兼任),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6名,直管2支探放水队伍,其中地勘公司钻机队有40名探放水人员,6台Z1J850钻机,天安公司钻机队现有56名探放水人员,6台SGETII钻机,3台MK330钻机。
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办公室是矿井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矿井日常防治水技术工作管理,矿井水文地质勘察、水情水害预测预报、防治水方案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矿井防治水规划、防治水技术资料归档管理以及防治水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负责对矿井污水处理、利用和排放的监管,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矿井水处理的检测自动化、信息化与综合利用能力。
二、主要领导、职能部门职责1、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全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统一领导。
2、总工程师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地测副总协助总工程师做好防治水工作,定期召开防治水工作专题会议,进行水害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措施。
3、生产副矿长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现场管理,协调解决防治水工作现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驻矿安监处处长负责监督检查矿井防治水工程、规程措施贯彻执行情况。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是为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本细则旨在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需求。
二、管理目标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2. 预防水灾:通过建立完善的防洪设施和监测系统,预防水灾的发生,减少灾害损失。
3. 保护水环境: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保护水体的水质,维护生态平衡。
4. 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供应。
三、管理措施1. 水资源调度管理(1)建立水资源调度中心,负责统筹全区域水资源的调度工作。
(2)制定水资源调度计划,根据季节和需求变化,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3)加强对水库、河流等水源地的监测,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做好预警工作。
2. 防洪管理(1)加强对河流、湖泊等水域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水患隐患。
(2)建设和维护防洪设施,包括堤坝、排水系统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3)建立防洪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人民群众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
3. 水环境保护管理(1)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和评估,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2)制定水环境保护计划,加强对水污染的管理,减少污水排放。
(3)加强对水生态的保护,保护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饮用水安全管理(1)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
(2)建设饮用水处理厂,提高饮用水的处理和供应能力。
(3)加强对饮用水的监测和检测,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合格。
四、管理责任1.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组织实施防治水管理工作,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和调度。
2. 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水资源的监测、管理和保护工作。
3. 企事业单位:按照像关规定,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减少浪费,保护水环境。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辟利用和保护,以达到防止水灾、水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辟的目的。
为了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管理,制定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制定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的目的是为了明确防治水工作的具体要求,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原则: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原则。
三、防治水管理的组织体系1. 领导机构:设立防治水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领导担任主任,负责统筹协调防治水工作。
2. 监管机构:设立防治水管理局,负责对防治水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3. 执行机构:设立防治水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防治水工作的执行和协调。
四、防治水工作的具体要求1. 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建立水资源保护区,禁止污染水源地的行为。
2. 水资源开辟利用:合理规划水资源开辟利用项目,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水灾防治:建立完善的水灾防治体系,加强对重点区域的防洪堤防建设。
4. 水污染防治: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推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水污染。
5. 水生态保护:建立水生态保护区,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
6. 水资源调度:建立水资源调度机制,合理分配水资源,满足各方需求。
五、防治水管理的工作流程1. 制定防治水管理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防治水管理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 实施防治水工作:根据计划,组织实施各项防治水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灾防治、水污染防治等。
3. 监督检查与评估: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 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强防治水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相关培训,提高防治水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六、防治水管理的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建立防治水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防治水工作的开展。
2. 法律法规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防治水工作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护。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防治水管理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并实施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1.1 建立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水资源监测体系应包括水文监测、水质监测和水量监测等方面,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防治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 制定水资源保护政策制定并执行水资源保护政策,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1.3 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建立水资源调度和分配机制,合理安排水资源的供需关系,确保各地区和各行业的水资源供应。
二、加强水环境管理2.1 加强水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水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对水体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保护水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2.2 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并执行水环境保护标准,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限制和控制,确保水环境的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2.3 加强水环境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包括水体的修复和改善,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等,减少水环境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三、加强水利设施管理3.1 完善水利设施建设规划根据地区的需求和水资源情况,制定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和建设各类水利设施,提高水利设施的效益和利用率。
3.2 加强水利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建立健全水利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机制,定期检查和维修水利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3.3 推广水利设施的智能化应用推广智能化水利设施的应用,如远程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提高水利设施的管理和运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资源浪费。
四、加强防洪工作4.1 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加大对防洪设施的投入,建设高效可靠的防洪工程,包括堤防、水闸、泵站等,提高防洪能力和抗洪能力。
4.2 制定防洪预案和应急措施制定并落实防洪预案和应急措施,确保在洪水来临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防治水细则
防治水细则
防治水细则是一种把水细虫的滋生环境及其幼虫繁殖能力限制在最低限度的措施。
主要的措施包括:
1. 除去水中的残留物:将水中的固体污染物或可降解污染物,如淤泥、废弃物、废水污泥等,用过滤器或沉淀剂清除。
2. 控制水中污染源:通过减少农田、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对污染源的监督,控制入水污染源的数量和质量。
3. 调节水质:调节水体中的pH值和溶解氧浓度,减少水体中的无机污染物,使水体有利于水细虫的生存。
4. 保护水环境:建立水环境保护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环境,防止水细虫的繁殖。
5. 适当添加杀虫剂:在必要时,可以添加合理剂量的杀虫剂,来控制水细虫的繁殖。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改善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预防和减轻水灾、水污染等水环境问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治水管理工作,制定本实施细则,明确相关政策、措施和责任。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防治水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水生态环境,减少水灾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1) 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理论和技术,制定防治水管理措施;(2)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因素,制定综合管理方案;(3) 公平性原则:确保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群体在防治水管理中享有公平的权益;(4)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长期效益,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防治水管理的内容和措施1. 水资源保护(1) 制定水资源保护区划,明确水资源保护的范围和管理措施;(2) 加强水源地保护,严禁污染源入侵和破坏,加强水源地监测和保护;(3)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2. 水环境治理(1) 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2) 加强水污染源的监管,强化排污许可制度,严禁超标排放;(3) 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提高污水处理率;(4) 加强水体生态修复,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
3. 水灾风险管理(1) 制定水灾风险评估标准和方法,开展水灾风险评估工作;(2) 加强堤防、水库和水闸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3) 建立水灾预警系统,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减轻水灾风险;(4) 加强抗旱、抗洪和抗台风能力的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责任和监督1. 责任:(1) 中央政府负责制定防治水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标准;(2) 地方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区的防治水管理方案和具体措施;(3) 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的防治水管理措施;(4) 企事业单位负责遵守防治水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是指为了预防和减轻水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防治水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防治水能力,减少水灾损失,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2. 原则:a. 综合管理: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水源地保护、水库调度、河道整治等,全面提高防治水能力。
b. 预防为主:注重预防水灾发生,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巡查巡视等手段,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c. 科学决策:依据科学的数据和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和措施,确保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d. 公众参预:鼓励公众参预防治水管理工作,提高社会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具体措施1. 水源地保护:a. 制定水源地保护规划,确定水源地保护区划和管理措施。
b. 加强水源地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水源地污染问题。
c. 加强水源地的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工作,提高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
2. 水库调度:a. 制定水库调度方案,合理安排水库的蓄水和泄水,确保水库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b. 加强对水库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库的安全隐患。
c. 加强与下游河道的协调,确保水库调度与河道的协调运行。
3. 河道整治:a. 制定河道整治规划,确定河道整治的重点区域和工作内容。
b. 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河道的阻塞、淤积等问题。
c. 加强河道的疏浚和清理工作,保持河道的畅通和水流速度。
4. 防洪工程:a. 制定防洪工程规划,确定防洪工程的建设和改造重点。
b. 加强对防洪工程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防洪工程的破损和漏水问题。
c. 加强防洪工程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防洪工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责任分工1. 政府部门:a. 制定防治水管理政策和法规,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职责。
b. 加强对防治水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是指针对水灾、水污染等水环境问题,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的措施和管理手段,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水环境的良好状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的管理,制定本实施细则,以规范防治水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加强防治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灾和水污染的发生,保护水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 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制定防治水管理的措施和标准;(2) 综合性原则:将防治水管理纳入综合规划和综合管理体系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3) 预防性原则: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减少灾害和污染的发生;(4) 公正性原则:公平、公正地分配防治水资源和管理责任;(5) 可持续性原则:在防治水管理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防治水管理的主要内容1. 防治水规划(1) 制定防治水规划,明确防治水的总体目标、任务和措施;(2) 编制防治水规划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具体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3) 定期评估和调整防治水规划,确保其科学、有效。
2. 水资源管理(1) 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等方面的具体措施;(2)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3) 推广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水灾防治(1) 制定水灾防治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2) 加强水灾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水灾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3) 完善水灾防治设施,包括河道整治、堤防加固等,提高水灾防治能力。
4. 水污染防治(1) 制定水污染防治措施,包括水污染源的治理、水质监测和评估等;(2) 加强水污染源的监管和执法,对违法排污行为予以严厉打击;(3) 推广水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
5. 水环境保护(1) 制定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明确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2) 加强水环境监测和评估,掌握水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3) 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制定并实施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健全的防治水管理体系,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水环境质量。
2. 原则:(1) 科学规划:根据地域特点和水资源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
(2) 综合管理: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3) 公平公正:保障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确保各类用水主体的合法利益。
(4) 生态优先: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优先考虑生态需求,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5) 法治保障:依法管理水资源,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6) 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水资源管理的参与,提高水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
三、主要内容1. 水资源调查与监测(1) 进行水资源现状调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状况。
(2)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监测体系,监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水环境的污染状况。
2.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1)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明确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任务。
(2) 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水源地保护区,限制污染源的建设和开发。
(3) 加强水环境治理,对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水环境的污染。
3. 水资源利用与节约(1) 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用水结构。
(2)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水价管理,通过提高水价来引导合理用水。
4. 水资源配置与调度(1) 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2) 加强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实现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3) 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根据不同季节和需求,合理调整水资源的分配。
5. 水资源管理与监督(1) 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温和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管理变得特别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制定并实施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防止水污染。
2. 原则:(1) 综合管理:综合考虑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水质保护、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2)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3) 科学决策:基于科学数据和评估结果,制定决策和管理措施。
(4) 公众参预:鼓励公众参预水资源管理,增强社会共识和责任感。
三、管理措施1. 水资源保护和利用(1) 制定水资源保护区划,划定不同区域的水资源保护级别和管理措施。
(2) 完善水资源利用许可制度,对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3)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水资源调度和分配,确保供水的公平合理。
2. 水污染防治(1) 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进行限制和监管。
(2) 加强水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污染事件。
(3) 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高污水处理率。
(4)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技术。
3. 水环境保护(1) 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对水体的水质进行评估和监测。
(2) 加强河道管理和湖泊修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 保护湿地和水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4)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4. 应急管理(1) 建立健全水资源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
(2) 加强水旱灾害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供应保障,确保应急情况下的供水安全。
(4)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监管和评估1. 监管机制(1) 建立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监管。
(2) 加强对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和检查。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
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防治水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以预防水灾、减轻水灾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治水管理工作,制定本实施细则,明确相关政策和措施。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预防水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原则:a. 科学决策:制定防治水管理方案和措施要基于科学研究和专业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b. 综合治理:采取综合防治水的措施,包括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灾防治等,形成协同效应。
c. 预防为主:注重防患于未然,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完善防洪设施等手段,预防水灾的发生。
d. 公众参与:鼓励广大公众参与防治水管理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防治水管理措施1. 水资源保护a.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明确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任务。
b. 加强水资源监测,建立水资源信息数据库,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c.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d. 加强水源地保护,禁止污染源入侵,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2. 水环境治理a. 制定水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 加强水环境监测,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环境质量。
c. 加强污水处理,推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污水排放。
d. 加强河道治理,清理河道垃圾,恢复河道生态功能。
3. 水灾防治a. 制定水灾防治规划,明确水灾防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任务。
b. 加强水文监测,建立水文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文信息。
c. 完善防洪设施,加强堤防、闸门等防洪工程的建设和维护。
d. 加强灾害风险评估,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责任与监督1. 责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的防治水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
2. 监督:建立防治水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防治水细则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防治水细则》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8〕14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煤矿防治水细则》已经2018年5月2日国家煤矿安监局第16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请认真贯彻落实。
原《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同时废止。
附件:煤矿防治水细则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8年6月4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炭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必须落实防治水的主体责任,推进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向井上下结合治理、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治水为主向治保结合的转变,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臵的防治水工作体系。
第四条煤炭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煤矿应当根据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第六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以及应急处臵制度等。
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安检员、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紧急撤人的权力,发现突水(透水、溃水,下同)征兆、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淹井等重大险情,立即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第七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当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时,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在水害隐患情况未查明或者未消除之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第九条矿井应当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对井田范围内主要充水含水层的水位、水温、水质等进行长期动态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动态监测。
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采用微震、微震与电法耦合等科学有效的监测技术,建立突水监测预警系统,探测水体及导水通道,评估注浆等工程治理效果,监测导水通道受采动影响变化情况。
第十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对井下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防治水专业人员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再教育,提高防治水工作技能和有效处臵水灾的应急能力。
第十一条煤炭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应当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第十二条根据井田内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井田及周边老空(火烧区,下同)水分布
状况、矿井涌水量、突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种类型(表2-1)。
第十三条矿井应当收集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各项指标的相关资料,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报告,由煤炭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批。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矿井所在位臵、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防排水系统等情况;(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三)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五)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主要突水点位臵、突水量及处理情况;(六)矿井未来3年采掘和防治水规划,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结果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第十四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修订1次。
当发生较大以上水害事故或者因突水造成采掘区域或矿井被淹的,应当在恢复生产前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第二节基础资料
第十五条矿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下列防治水基础台账,并至少每半年整理完善1次。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二)气象资料台账;(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六)矿井突水点台账;(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十四)防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十五)物探成果验证台账;(十六)其他专门项目的资料台账。
第十六条建设矿井应当按照矿井建设的有关规定,在建井期间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并在建井完成后将井田地质勘探报告、建井设计及建井地质报告等资料全部移交给生产单位。
建设矿井应当编制下列主要成果及图件:(一)水文地质观测台账和成果;(二)突水点台账,防治水的技术总结,注浆堵水记录和有关资料;(三)井筒及主要巷道水文地质实测剖面;(四)建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成果(如井筒检查孔等);(五)建井地质报告,应当包含防治水的相关内容。
第十七条生产矿井应当编制包括防治水内容的生产地质报告,并按照规定编制下列水文地质图件:(一)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二)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三)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四)矿井充水性图;(五)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矿井水文地质图件主要内容及要求见附录二,并至少每半年修订1次。
其他有关防治水图件由矿井根据实际需要编制。
第十八条矿井闭坑报告应当包括下列防治水相关内容:(一)闭坑前的矿井采掘空间分布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充水水源、通道、积水量和水位等情况的分析评价;(二)闭坑对邻近生产矿井安全的影响和采取的防治水措施;(三)矿井关闭时采取的水害隐患处臵工作及关闭后淹没过程检测监控情况。
第十九条矿井应当建立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矿井水文地质文字资料收集、数据采集、台账编制、图件绘制、计算评价和水害预测预报一体化。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十条矿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一)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二)矿井原勘探工作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的;(三)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的;(四)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原有勘探成果资料难以满足生产建设需要的;(五)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者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的;(六)矿井采掘工程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强富水松散含水层下提高煤层开采上限或者强富水含水层上带压开采,专门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的;(七)矿井井巷工程穿过强含水层或者地质构造异常带,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的。
第二十一条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当针对具体问题合理选择勘查技术、方法,井田外区域以遥感水文地质测绘等为主,井田内以水文地质物探、钻探、试验、实验及长期动态观(监)测等为主,进行综合勘查。
第二十二条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当根据相关规范编制补充勘探设计,经煤炭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实施。
补充勘探工作完成后,应当及时提交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和相关成果,由煤炭企业总工程师组织评审。
第二节水文地质补充调查
第二十三条水文地质测绘应当采用遥感水文地质测绘方法,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影像、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测绘质量。
区域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应当采用1:100000~1:10000,矿区应当采用1:10000~1:2000。
第二十四条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资料收集。
收集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及其历年月平均值、两极值等气象资料。
收集调查区内以往勘查研究成果,动态观测资料,勘探钻孔、供水井钻探及抽水试验资料;(二)地貌地质。
调查收集由开采或者地下水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地裂缝、人工湖等地貌变化、岩溶发育矿区的各种岩溶地貌形态。
对松散覆盖层和基岩露头,查明其时代、岩性、厚度、富水性及地下水的补排方式等情况,并划分含水层或者相对隔水层。
查明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性质、规模、破碎带(范围、充填物、胶结程度、导水性)及有无泉水出露等情况,初步分析研究其对矿井开采的影响;(三)地表水体。
调查收集矿区河流、水渠、湖泊、积水区、山塘、水库等地表水体的历年水位、流量、积水量、最大观测,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动态监测。
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水文地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