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简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简介
472
scale[ J].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in China, 2002, 6(19): 2835-2837. 20. Takashima T, Yokoyama T, Futagami S, et al.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 myopia[ J]. Jpn J Ophthalmol, 2001, 45(1): 84-92. 21. Linder M, Chang TS, Scott IU, et al. Validity of the visual function index (VF-14) in patients with retinal disease[ J]. Arch Ophthalmol, 1999, 117(12): 1611-1616. 22. Mangione CM, Lee PP, Gutierrez PR,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25item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 J]. Arch
本文引用:秦小美, 梁远波, 原慧萍. 原发性慢性青光眼患者双眼 视觉和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 眼科学报, 2021, 36(6): 465-472. doi: 10.3978/j.issn.1000-4432.2021.06.05 Cite this article as: QIN Xiaomei, LIANG Yuanbo, YUAN Huipi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inocular visual field and visu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chronic glaucoma[ J]. Yan Ke Xue Bao, 2021, 36(6): 465-472. doi: 10.3978/j.issn.1000-4432.2021.06.05

中山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门诊安排

中山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门诊安排
凌运兰 林明楷 黄晶晶 杨文辉 刘玉华 郑丹莹 朱斯平 黄文勇 柳夏林 张新愉
李加青 黄新华 邹玉平 朱晓波 胡洁 丁小燕
李加青 黄新华 胡洁 朱晓波 邹玉平
罗益文 龙崇德 何丽文
邓大明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全天 上午 下午 下午 全天 全天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二三四
下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上午பைடு நூலகம்上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周一至周五 上 午
上午 全天 下午 上午 全天 全天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上午
全天 上午 上午
上午 全天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眼底外科
李春芳
下午
上午
黄素英
上午
眼肌
陈国策 麦光焕
上午
上午
屈光
余荣志
上午
下午
眼整形
刘金陵
上午
上午
眼底内科
胡兆科
上午
下午
葡萄膜炎
谢楚芳
上午
中医眼科、中 医葡萄膜炎
李勋赤
上午 下午
温树东
全天
小儿·遗传
陈又昭
上午
上午
黄斑病
吴乐正
上午
神经眼科
顾欣祖
下午 上午
注: ① 专家门诊出诊时间如有变动,以挂号处的通知为准。门诊咨询电话: 020-87330000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规定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规定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规定一、检查项目:1、视力,2、色觉,3、外眼,4、眼位,5、眼前节: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6、玻璃体,7、眼底,8、眼压二、操作规程:(一)视力检查:方法: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

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

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二)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三)外眼检查1、眼睑(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

(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

2、结膜(1)检查顺序: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

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

(2)检查方法:睑结膜检查方法: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即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

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分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

球结膜检查方法: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

中山眼科中心急诊服务流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眼科中心急诊服务流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眼科中心急诊服务流程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制度与流程门诊接到需要眼科急诊患者,由接诊医生和护士按照预检分诊标准,分级进行抢救。

必要时请专科医生进行会诊,诊断明确,进一步治疗,留门诊观察或收入院治疗。

接诊医生在没有其他医生接收时,要对病人负责,在交接病人时要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接收医生进行交接。

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1、眼科急症均进入绿色通道。

2、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及时处理,不属于本专科范围的要尽快请相应专科医生紧急会诊。

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10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科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前往。

在院外的二线医生30分钟内要到达现场。

3、进入绿色通道的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1)病人到达放射科后,放射检查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2)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

(3)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4)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在手术室门口接病人,病人到达后,接入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

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人到达急诊室后2小时内开始(全麻除外)。

(5)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上角盖红色“急诊”印章,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或同时进行。

(6)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病人没有家属和委托人,可由二值、三值医生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务科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报告和会诊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接诊医生及时报告二值,必要时报告三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处理。

遇特殊情况报告医院,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节假日和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

遇突发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和协调工作,总值班在指挥有困难时可请示门诊部主任、医务科、医务处处长、主管院长。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征-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征-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项目名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征、机制和预防的系列研究拟申报奖项及等级拟申报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何明光(职称:教授、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贡献:全程参与该项目内所有研究的实施、管理、质量控制、论文撰写和成果申报工作。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1- 10的第一或者通讯作者,或者第一兼通讯作者)2.黄圣松(职称:教授、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贡献:参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预防的相关研究。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1的第三作者,论文9的第五作者,论文10的第六作者)3.蒋宇振(职称:主治医师、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re, Moorfields Eye Hospital, London, UK、主要贡献:参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预防的相关研究。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1的第二作者,论文9的第一作者,论文10的第一作者)4.黄文勇(职称:教授、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贡献:参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相关研究。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6的第二作者,代表性论文2-5的第四作者)5.郑颖丰(职称:副研究员、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贡献:参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相关研究。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6的第三作者,代表性论文2的第五作者)项目简介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常见类型,主要影响华人人群。

本项目开展前,学术界缺乏国人PACG 流行病学的基础性数据,临床发病特征、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筛查和诊断手段有限,缺乏对高危患者自然病程的认识,预防措施的远期效果不详。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葛坚解答青光眼4大疑问1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葛坚解答青光眼4大疑问1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葛坚解答青光眼4大疑问*导读:葛坚解答网友疑问一:青光眼是什么,青光眼症状有哪些;葛坚解答网友疑问二: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青光眼能治好吗;葛坚解答网友疑问三:青光眼遗传吗,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葛坚解答网友疑问四:青光眼吃什么好,青光眼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葛坚青光眼专科主任医师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从事眼科临床及研究工作25年,担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11年,在近视眼防治、眼科干细胞及组织工程学、青光眼诊治与视神经保护、白内障超声乳化与眼内窥镜激光治疗疑难青光眼等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领导才能与管理艺术。

青光眼是导致眼睛失明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白内障,全球有七千多万的青光眼患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1500多万,其中开角型青光眼800多万,预计2020年青光眼患者达到2200万。

青光眼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治疗有多难,而在于青光眼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确诊时95%以上的患者已经是中晚期。

然而,许多网友并不了解青光眼的知识,据北京一项社区调查显示:青光眼患者中约60%的患者不知自己有青光眼,为了让更多的网友了解青光眼的相关知识,及早期发现青光眼,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院长葛坚教授,葛坚院长为网友们解答关于青光眼的疑问。

家简介:葛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眼科医院院长,青光眼科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眼科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兼任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眼科学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组长,《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眼科学报》主编,《眼科研究》、《中国眼视光学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喉杂志》和《国外医学眼科分册》等杂志编委。

中山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深圳分店_中标190922

中山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深圳分店_中标190922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 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2日 生成
2/5

每日80000+条信息更新,多维度检索、企业资 质匹配、甲方监控等功能,让中标快人一步!
五、企业信息
5.1 工程人员(0)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 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5.2 企业资质(0)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 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5 行政处罚(0)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2日 生成
4/5

每日80000+条信息更新,多维度检索、企业资 质匹配、甲方监控等功能,让中标快人一步!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 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3/5

每日80000+条信息更新,多维度检索、企业资 质匹配、甲方监控等功能,让中标快人一步!

2.2 中标/投标情况(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 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青光眼发病新机制与诊疗的系列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张秀兰(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总体设计者。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实施和统筹协调,是本研究主要科学技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本项目论文成果的通讯作者,及著书的第一作者。

2.黄文彬(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负责课题的部分设计和实施;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炎症因子的分布状态以及血氧代谢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50%。

是项目中1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3.王伟(职称:主治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5%。

是项目中15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4.周民稳(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难治性青光眼系列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0%。

是项目中9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5.陈士达(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及保护机制的热点问题研究、青光眼影像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35%。

是项目中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项目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提出,致盲眼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之疾患。

而青光眼疾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且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它给人类的光明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医院网站用户需求调查报告一一基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网站的案例分析

医院网站用户需求调查报告一一基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网站的案例分析

医院患者需求为 主导 , 兼顾 医院教职 工 、 学生及 医学 同行需 求 , 全面 发布 医院信 息的综合性服 务 型网站” ;被调查者在 网站功 能方面呈现 出明显 的多元 化需求 , 实用型需求 大于形 象型需求; 选择 “ 动交流功能 ” “ 互 、 在线 咨询功能” “ 、 网上论坛 功能”者分别 占6 .4 6 .1 5 .8 56 %、 8 %、 94 %, 7 表明被调查者有较大 的互 动沟通需求 。 结论 调研 结果 表明 , 不管是患者还是 医院 内部职工都
[】 江 帆. 3 出生缺 陷预 防[ . 京 :中 国人 民出版社 , M】 北
殖道 感染干 预工程 ,加强 乙肝免疫 。另外也 应加 2 009: 1 21. 强 风 诊 病毒 免 疫 及 甲状 腺 和糖 尿病 的防治 。广 11 江帆. 4 出生缺 陷一级 预防简明读本【 . M] 北京:中国人 东 是地 中海贫 血 的高发地 区 ,应加 强地 中海贫 民 出版 社 ,2 0 :1 2 09 - .
国际 医药 卫生导 报 2 1 年 第 1 卷 第 1 02 8 期
I G MH N,J n ay2 1 ,V 1 8 N . a u r 0 2 o. o1 1
育 ,政府部 f t 应考 虑 未生育 的妇 女 劳动保 护 。 不 明 ,所 以 出生缺 陷应 从各 方进 行预 防 。 -E l
医院 网站 用户需 求调 查 报告一一 基 于 中山
大学 中 山眼科 中心 网站 的案 例 分析
魏春福 曾文蚊 梁晓松 卢赞凯 刘丈武
【 摘要 】 目的 了解 医院网站受众 对医院 网站 的作用 、定 位 、特征等 问题 的看法及其 上 网 目的、习惯 、 需求 等情况 , 而为进一步完善医院网站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从 方法 采取 网下问卷调查 与网上 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 式 , 以中山大学 中山眼科中心网站受众为调查对象 , 就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刘奕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

.刘奕志是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副董事长,白内障科学科带头人。

他坚持白内障防治的研究,已帮助20万白内障盲人恢复光明。

下面是小编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快来看看吧。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是中国眼科学界的传奇人物,被称为“眼科一把刀”。

32年来,他坚持白内障防治的研究,已帮助20万白内障盲人恢复光明。

一个个恢复光明手术的背后,刘奕志创建了微创白内障手术体系,改变了国内白内障治疗的落后局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刘奕志率先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技术引入国内,并攻克了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适合国人的手术体系。

随后,他在全球首创高效超声乳化“扭动”碎核模式,这一技术已在180个国家和国内588家单位引用,被认为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里程碑”。

2016年3月,学术杂志《自然》发表了刘奕志团队的原创论文: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首次实现了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并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开辟了干细胞修复组织器官的新方向。

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再生医学迄今为止最好的成就之一”,世界知名医学期刊《Naturemedicine》将其评选为“2016年度生命科学8大突破性进展之一”。

刘奕志说,人类晶状体再生研究成果开启人类对抗疾病的新路径。

以后人类对一些病变组织的器官,能否找准干细胞位置、完善手术的精准度,实现人类组织器官的再生呢?这有很大想象空间。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二刘奕志,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兼附属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学术带头人,博士学历,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副组长,《眼科学报》编委,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刘奕志教授简介科室: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的小切口原位碎核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晶状体脱位、硬核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合并葡萄膜炎的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复杂病例的治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关于2018年硕士生招生复试的通知.doc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关于2018年硕士生招生复试的通知.doc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关于2018年硕士生招生复试的通知
1.复试时间:2018年4月2日-4日
2.复试安排:4月2日9:30--11:30报到,请带齐资料
14:30-15:00签到,讲解政策
15:00--17:30笔试(专业课+专业英语)
4月3日14:00-- 面试
4月4日8:30-- 拟录取学生体检
3.复试地点:报到、笔试、面试地点均在广州市金穗路7号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

体检在中山大学北校区门诊部。

4.复试分数线按中山大学基本分数线要求,获得复试资格学生名单见附件。

5.获得复试资格的同学请收到本通知后于2018年3月20日前扫码加入“中山眼科中心2018招生”微信群,并关注“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微信公众号。

更改群名片为“硕士+真实姓名+本科学校名称”(若无更改备注,将被取消入群)。

其他相关通知将在微信群通知。

6.具体复试办法、调剂办法将于近期公布,请留意。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18年硕士生复试名单。

林浩添——八零后眼科英才

林浩添——八零后眼科英才

林浩添——八零后眼科英才作者:刘玉杰来源:《科学中国人》2012年第15期编者按:今年年初,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 》)在线刊登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收集、跟踪并完善了结膜吸吮线虫病的临床资料,并成为该杂志一月份在线阅读点击量最大的文章。

该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就是我国眼科后起之秀林浩添。

林浩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临床医师,博士,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是中山大学重点培养的青年科研人才之一。

以第一或联合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或翻译眼科专著4部;作为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5项,同时参与了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等6个课题;拥有中国专利2个和美国专利1个;任7个国际著名眼科杂志的特约审稿人,广东省医学会会员,中山眼科中心《眼科通讯》编委;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近20次,包括2011年欧洲眼科年会和2012年美国小儿眼病和斜视会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视觉系统的载体。

对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师林浩添来说,守护眼睛的健康更是他一生的追求,是他所热爱的临床科研的职责所在。

为了人们的眼睛健康,他将自己年轻的热血与激情倾注于一间普通的医疗室、一方小小的实验台,在青春的大好年华里取得了一次次的突破与创新。

天生我才,厚积薄发林浩添大学时所修的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高考时成绩本来可以报考清华或北京大学,但因受当中医的父亲影响,从小立志当一名医生的他最后选择了中山大学医学院,就这样,林浩添走上了这条漫长的“不归路”。

学生时期,相对于喜爱户外活动的其他同学,林浩添更喜爱一个人在宿舍里读书(现在时髦定义为“宅男”),尤其是对专业课的自觉涉猎,使他在医学知识和科研思维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二时,喜爱钻研的林浩添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学校的暑期科研活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完成了科研生涯的第一篇论文,成功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的医学版上。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汇报 ppt课件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汇报 ppt课件
• 1996年 —— 长治市皮肤病研究所在我院成立
长治市重点学科
• 2007年 —— 中华医学会长治分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在
我院成立。 2010年 —— 山西医科大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长治医学院本科生实习基地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学科建设 与科研工作汇报
目前我科已成为山西省规模较大的 集皮肤病、性病诊疗、教学和科研为一 体的科室,拥有一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梯队。
所获荣誉
工作汇报
1999年—我院 “巾帼文明岗”
1999年—长治市妇联 “巾帼文明示范岗” 2000年—山西省妇联 “巾帼文明示范岗” 2002年—长治市 “百姓放心示范科室”, 2007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巾帼文明岗” 2007 年—山西省妇联 “山西省三八红旗集体” 2009年—长治市“工人先锋号” 2010年—长治市“三八红旗集体“
48
科研工作
临床应用性研究 外用制剂开发研究 近年,在各类国家级杂志共发表论文数十 篇,取得科研成果10余项。 2010年我科研制的复方克霉唑霜获长治市 科技进步二等奖。
49
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 银屑病 小儿皮肤病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学研究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 防与治疗 ➢银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银屑病
患者之家
定期组织银屑病患者集会 学习健康知识 心理干预
长期缓解 减少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
37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学 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汇报
特色治疗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易反复发作且容易累及肾 脏,诊断容易,有时治疗比较棘手。我 们中西医结合、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胃肠型、肾型、混合型等复杂难治紫 癜疗效显著。

林浩添医生-中山眼科中心介绍

林浩添医生-中山眼科中心介绍

求,提高了检查
效率和安全性。
本装置是提供一
种隐形眼镜佩戴
解决了儿童佩戴
儿童隐形眼
和取出器,尤其
和 取 出 隐 形 眼 镜 已经应用于临床
4
镜佩戴和取
医药卫生领域 便于儿童快速佩
的难题,获得中国 和研究
出器
戴和取出隐形眼
实用新型专利
镜,不仅安全且
方便快速。
【发表文章】
SCI 论文
1. Lin H, Ouyang H, Zhu J, et al. Lens regeneration using endogenous stem cells with gain of visual function. Nature. 2016 Mar 17;531(7594):323-8. doi: 10.1038/nature17181. (IF 41.456)
【学术兼职】
2014 年至今 《Nature》杂志属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影响因子=5.578)学术编委 2014 年至今 PLOS 系列杂志《PLOS ONE》(影响因子=3.234)学术编委 2014 年至今 中国唯一的眼科学 SCI 杂志《Internatio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影响因 子=0.705)青年编委 2009 年至今 《眼科通讯》编委 2010 年至今 眼科学 IF 值第一的 Ophthalmology 和 IOVS 等多个国际眼科学杂志的特邀审 稿专家 2013 年至今 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 2014 年至今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
5. Lin H, Lin D, Chen J, Luo L, Lin Z, Wu X, Long E, Zhang L, Chen H, Chen W, Zhang B, Liu J, Li X, Chen W, Liu Y. Distribution of Axial Length before Cataract Surgery in Chinese Pediatric Patients. Sci Rep. 2016 Mar 29;6:23862. doi: 10.1038/srep23862. (IF 5.578)

全国眼科医院排名

全国眼科医院排名

全国眼科医院排名第一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眼科中心坐落在广州,是中山大学附属单位之一,她的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组建于1953年。

中山眼科中心是亚太眼科学会(APAO)永久总部所在地,我国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集眼科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

中山眼科中心下设的眼科医院是我国首家眼科三级甲等医院。

第二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有3个院区,分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崇文门内大街8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号,始建于1886年,总面积达到33.6万平方米,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三级综合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

变态反应科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眼科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

第三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由国家一级教授胡懋廉、郭秉宽等创办于1952年,创办时名为上海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医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后更为现名。

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眼耳鼻喉专科医院。

2006年获得第二冠名——上海市五官科医院,亦为上海市红十字冠名医院、国家临床药物实验机构。

第四名: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是中国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专科医院之一;是一家眼科专科医院,也是天津市的专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前身为1924年北洋医科学校法籍教授卢梭望创办的中国华洋防盲会,沿京山、津浦铁路每100华里设防盲施诊所一处。

2001年经英国BSI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的眼科医院。

2001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推荐为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

第五名: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成立于1998年,设有温州总院、杭州院区、之江院区等三个院区,是一家同时获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卫生部优秀重点实验室的医疗单位,也是浙江省一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是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动物伦理审查表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动物伦理审查表

温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实验伦理审查表
The Tab of Animal Experimental Ethical Inspec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entr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填表说明:
1、全部填写完后,如果表格变成3页,调整一下,并删除此页的填表说明。

所填内容需要中英文对照。

2、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填写如下:
大鼠、小鼠等实验室动物用:SYXK(浙)2015-0009
兔子、豚鼠、犬等实验室动物用:SYXK(浙)2019-0009
3、申请人可以填写为硕士研究生等经办人,项目负责人应该填写为导师、项目申请负责人等,联系电话填手机全号与短号。

4、动物数量一定要填写,要严格控制数量。

5、伦理审查表,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善待动物,饲养、操作规范,采用安乐死处死,不能直接断头、颈椎脱臼等残忍方式处死动物,必须麻醉,尸体打包,统一焚烧处理,否则难以通过审查。

6、本审查表仅用于2020年度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申请。

温州医科大学具有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动物为:大鼠、小鼠、兔子、豚鼠、犬,因此除此之外的动物不予受理。

7、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查需提供的附件材料:(1)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查表(2)项目实验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模型方面:建立了4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干眼动物模型,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体外组织培养模型。
在定义、分类及诊断方面:规范了干眼的名称,发现了干眼可引起视力症状,改变了关于干眼不影响视功能的传统观点,列入了国际干眼指南的最新定义,被认为是近十年来干眼领域最重要的三个进展之一;提出了我国唯一的干眼分类方法,已被国际干眼指南采用。提出了我国的干眼诊断标准,建立了我国干眼的诊断体系。分类方法与诊断标准已列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眼科学教材,并被我国干眼诊疗共识完整采用。
客观评价:
1、鉴定意见
2015年12月24日,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组织召开了由厦门大学、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共同完成的“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诊疗体系的创立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具有以下创新性:(1)项目发现干眼会引起视功能的改变,为近10年来国际干眼研究的三大进展之一,并列入干眼的定义。(2)提出了我国唯一的干眼分类方法,并被国际干眼协会(DEWS)采用作为新的国际干眼分类方法。(3)系统提出了我国干眼诊断标准及不同类型干眼的治疗原则,建立了干眼的诊疗体系。(4)开发了5种用于治疗中重度干眼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其中2种已应用于临床治疗。(5)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干眼的体外组织培养模型,改进了4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干眼动物模型。(6)研究阐明了泪膜稳定性维持的机制及眼表上皮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制。(7)发现了EGF受体家族、Wnt、Notch、p38MAPK信号通路及Pax6基因参与调控干眼导致的眼表鳞状上皮化生,初步阐明了鳞状上皮化生的分子机制以及干眼引起眼表炎症的发生机制。该研究成果已被列入全国眼科学统编教材及眼表和角膜病专著,目前已形成全国专家共识并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干眼的研究水平及临床诊疗水平,提升了我国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整体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干眼引起视功能改变”、“干眼的体外组织培养模型”、“干眼的分类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治疗方面:系统提出了我国不同类型干眼的治疗原则及中重度干眼的综合治疗策略,已列入全国眼科教材并被我国干眼诊疗共识完整采用。率先在国际上开展3项新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开展4项新的治疗方法,开发了5种用于治疗干眼及其并发症的药物。
推广应用情况:该项目2001年在我国建立了首个干眼门诊,随后帮助我国几十家重要的医院眼科建立了干眼门诊,目前已推广到我国大多数大医院。项目完成人在全国及各省市眼科继续教育学习班作相关专题讲座400余次,举办全国干眼学术会议及学习班近10次,建立了干眼教育网站,累计培训了23000人次眼科医生(约占全国眼科医师的80%),将该项目的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关于干眼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入编了各种眼科学全国统一教材及专著,并被我国干眼诊疗共识完整采用,在全国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推广应用情况: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及讲座44人次,包括世界规模最大和水平最高的眼科基础研究会议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年会、亚太眼科年会、世界眼科大会、国际眼表疾病协会年会、亚洲干眼学术会议等,提高了我国在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该项目关于干眼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编入了各种眼科学全国统一教材,并已列入我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到目前为止,该共识已在全国进行专题宣讲会300余场,培训了20000余名眼科医师。
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
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诊疗体系的创立与应用
推荐单位
厦门市科技局
项目简介:
干眼是除屈光不以外最常见的眼科疾病,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为21-30%,估计全国干眼患者在1亿以上。在眼科门诊中,干眼患者大约占所有病例的20%以上,轻者引起眼部不适及生活质量下降,重者可致盲,目前我国约有近100万严重干眼导致的失明患者。在该项目开展之前,我国在干眼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标准及规范治疗方案方面均基本空白。该团队在20余项基金资助下,历时18年,对干眼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我国干眼的诊断与治疗体系,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8、获得的奖励
该研究相关的成果已获得2002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教育部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及2013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级科技奖6项。项目有15篇论文获得美国眼科研究年会ARVO及日本眼科年会Travel Grant,5篇论文获得全国性眼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9、引用情况
10、发表论文专著及获得专利情况
该项目已发表文章191篇,其中SCI论文89篇,包括国际眼科研究最好杂志IOVS 19篇,国际临床眼科最好杂志Ophthalmology 4篇,国际角膜领域最好杂志Cornea 17篇,Diabetes(IF 8.0)、Stem Cells (IF 7.7)、Journal of Pathology (IF 7.5)等著名杂志。有43篇发表于我国眼科最好的杂志中华眼科杂志。该项目出版及参加编写相关教材及专著22本,获得发明专利6项(公开1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2、查新报告
(1)委托查新课题组成员最早报道了人眼表鳞状上皮化生伴随着角膜上皮Pax6基因表达的下降或完全缺乏,Pax6基因的外源导入可以使异常分化的眼表上皮恢复正常的表型。
(2)0.2%苯扎氯铵(BAC)诱导的干眼动物模型已有报道,其中0.2%苯扎氯铵(BAC)诱导的干眼小鼠模型见于委托人文献报道。
4、全国干眼诊疗共识采用
该项目提出的关于干眼的规范名称、分类方法与原则、诊断标准及其规范化治疗方法与原则已完整被201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发表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采用,目前是全国干眼临床遵照使用的标准。
5、列入教科书
在该项目开展之前,我国只认识眼干燥综合症是少见的眼病,如1996年出版的眼科全书仅有维生素A缺乏或干燥综合症导致的干燥性角膜炎,而没有干眼的内容。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眼科学》教材中,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均未提及干眼,只提到结膜干燥症。在该项目开展以后,我国的眼科全书(中华眼科学)及其教材才有干眼,其引用的文章主要来源该项目的研究。其中干眼分类方法已列入2004年以后我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及高教出版社新版的5年制、7年制及8年制及各级眼科全国统一教材中(10本教材),并在全国眼科继续教育教材中详细介绍。该课题组提出的干眼治疗规范也被列入我国7年制及8年制眼科教材及全国眼科继续教育教材。所有有关我国干眼的概念、分类、诊断标准及治疗规范主要引用该项目的文章。
该项目已发表文章191篇,其中SCI论文89篇,包括眼科基础研究权威杂志IOVS 19篇,临床眼科权威杂志Ophthalmology 4篇,角膜领域权威杂志Cornea 17篇,另有43篇论文发表于中华眼科杂志。主要论文已被引用3000多次,其中被SCI收录论文引用1532次(其中233次为IOVS发表的论文所引用);该研究已主编或参编教材及专著22部,申请发明专利23项。该研究相关的成果已获得教育部、福建省、广东省等各级科技奖5项,提升了我国在干眼领域的国际地位,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该项目发表的主要论文已被引用3000余次,被SCI收录论文引用1532次,其中有233次为国际最好的眼科基础研究杂志IOVS所引用,有32次被国际最好的眼科临床研究杂志Ophthalmology引用。发表于Ophthalmology上的论文作为该杂志的封面文章,该论文被2007年国际干眼指南的干眼重新定义时所引用。发表于中华眼科杂志的一篇论文为我国眼科唯一进入我国100篇引用率最高的论文(引用732次)。主编的与该项目密切相关的专著《眼表疾病学》被引用次,此专著已成为我国眼科临床最受欢迎、普及面最广的专著之一。
该项目完成人在全国及各省眼科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学习班作干眼及其相关的专题讲座400余次,会议地点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及主要城市,全国有80%左右的眼科医师通过该项目组成员的专题讲座及继续教育获得了相关的知识。主办了全国干眼学术大会及10多次全国性的干眼继续教育学习班,参加者主要为我国大学附属医院及省、市重要医院的眼科主任或骨干。并同时通过编写国家继续教育项目教材、全国统编眼科教材,多次在《中华眼科杂志》等重要期刊上发表继续教育讲座、专家述评、焦点论坛等形式,对该项目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推广。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已基本推广到全国各地,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全国眼科重点学科单位及著名眼科单位,以及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所和诊所,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6、权威指南及教材专著引用
该项目发表的文章已被8个国际指南及美国眼科学会的干眼临床指南(Prefered Practice Pattern, PPP)引用15次,其中2007年国际干眼指南就引用了该项目的4篇文章。有7篇文章被我国眼科全书(中华眼科学)引用,有39篇被我国各级本科教材引用,该项目的文章也被国际上19本专著引用,2005年由Elsevier出版的Cornea一书,是眼表疾病领域最权威的著作,该书重点引用了该项目的6篇文章。
该项目创建了国内唯一的干眼专业网站“干眼网”推广项目的研究成果,全国近7000位基层眼科医师通过此方式获得了我们的成果,将他们应用到临床。同时我们也通过此网站结合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向患者及公众推广了我们的成果,5年以来的总点击量已达70万次,阅读总数已达到96万次。
该项目已培养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近200名,进修医师近百名,接受了多名来自国外的访问学者。这些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目前大部分已成为国内干眼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的骨干,还有多名研究生目前在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任职。项目已培养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等高层次人才。
(3)暴露方法培养结膜组织,制作干眼病理组织模型仅有委托人的文献报道。
(4)委托查新课题组成员最早报道了有关干眼的国内临床分类。
3、国际干眼指南定义采用
2005年,国际泪液与眼表协会召集全球眼表与泪液领域的70余位顶尖科学家,历时3年对十年来干眼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了反复讨论,一致认为泪液渗透压改变、眼表炎症,以及视功能变化是近十年来干眼领域的三个最重要进展。其中,关于干眼会影响视力的认识即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据此,2007年国际干眼指南在定义中加上了干眼会导致视力改变的内容,并在诊断中提出视力相关性症状应成为干眼的两个诊断必须症状之一。这是我国眼科界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单项疾病的国际指南采用并作为疾病的定义标准。在干眼的分类方面,课题组提出的按照泪膜结构及其动力学分类的方法与原则已被2015年国际干眼指南小组认可,将在2017年发布中完全采用该课题组提出的分类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