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醇胺危害安全告知卡
二乙醇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格
标识
中文名:2,2'-二羟基二乙胺;二乙醇胺
危险货物编号:82507
英文名:Diethanolamine
UN编号:/
分子式:C4H11NO2
分子量:105.14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号:111-42-2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
熔点(℃)
28
相对密度(水=1)
1.07
闪点(℃)
137
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
662
爆炸下限(v%)
1.6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建规火险分级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酸类、强氧化剂、铜、锌。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格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3.24
沸点℃
268
饱和蒸气压kPa
0.67/138℃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苯..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820mg/kg大鼠经口;1220mg/kg兔经皮LC50: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大量口服出现恶、呕吐和腹痛..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2;2'-二羟基二乙胺;二乙醇胺
危险货物编号:82507
英文名:Diethanolamine
UN编号:/
分子式:C4H11NO2
分子量:105.14
CAS号:111-42-2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
熔点℃
28
相对密度水=1
1.07
相对密度空气=1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闪点℃
137
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
662
爆炸下限v%
1.6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建规火险分级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酸类、强氧化剂、铜、锌..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2-甲氨基乙醇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2-甲氨基乙醇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可燃刺激致敏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2-甲氨基乙醇(2-甲基氨基乙醇)2-MethylaminoethanolC3H9NOCAS号:109-83-1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4 闪点:73沸点(℃):158相对密度(水=1):0.94饱和蒸气压(kPa):0.09(28℃)危险特性本品为无色液体,有特臭。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吸入或摄入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性。
蒸气或雾对眼、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对眼有损害。
对皮肤有致敏性。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切断火源。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浓度MAC(mg/m3):未制订标准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危险性标志2-甲氨基乙醇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存在2-甲氨基乙醇,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2-甲氨基乙醇2-Methylaminoethanol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吸入或摄入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性。
蒸气或雾对眼、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对眼有损害。
对皮肤有致敏性。
易溶于水。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二乙醇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乙醇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 产品基本信息1.1 产品名称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DEA)1.2 化学式C4H11NO21.3 分子量105.141.4 外观与性质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氨味,易溶于水、醇和醚,遇酸、酰氯可发生乙酰化、酰化反应;加热分解,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2. 产品用途二乙醇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油田用防水剂、金属清洗剂、聚醚泡沫等领域,也用作脱硫、脱碳、脱酸、瘤剂等化学反应的溶剂。
3. 产品危害性3.1 急性毒性口服:LD50(大鼠)为6000mg/kg;皮肤:LD50(大鼠)为13000mg/kg;吸入:LC50(大鼠)为4000mg/m³/1小时。
3.2 致癌性二乙醇胺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为3类致癌物,即“可能致癌物质”。
3.3 对健康的影响长期接触二乙醇胺可能导致中毒,危害健康,提高患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对呼吸、消化系统刺激较大,有眼及皮肤刺激作用。
4. 产品安全措施4.1 安全防护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防护设备,如化学防护手套、工业眼镜、面罩、呼吸器等。
4.2 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保证通风。
2.避免与强氧化剂、酸、醛、酐等物质接触。
3.严格控制操作环境温度,避免高温。
4.使用前要先进行试验,确保可以安全使用。
4.3 应急处理措施1.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必要时寻求医疗救助。
2.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水冲洗,必要时寻求医疗救助。
3.吸入:将患者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寻求医疗救助。
4.意外灼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必要时寻求医疗救助。
5. 产品储存和运输5.1 储存要求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源和热源,贮存室内应该装有合适的危险品储存设备和消防器材。
5.2 运输运输时要防止日晒雨淋、碰撞、摩擦或振动。
运输车辆应该配备消防器材和危险品运输设施。
6. 废弃处理有关部门应根据环保规定对废弃物品进行规定化处理,严禁乱倒乱丢,防止污染环境。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二乙醇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二乙醇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乙醇胺化学品英文名:diethanolamine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年月日国家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二乙醇胺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二乙醇胺111-42-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 类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
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
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若是液体。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二乙醇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乙醇胺化学品英文名:diethanolamine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年月日国家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二乙醇胺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二乙醇胺111-42-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 类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
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
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若是液体。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格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2,2'-二羟基二乙胺;二乙醇胺
危险货物编号:82507
英文名:Diethanolamine
UN编号:/
分子式:C4H11NO2
分子量:105.14
CAS号:111-42-2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
熔点(℃)
闪点(℃)
137
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662Biblioteka 爆炸下限(v%)1.6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建规火险分级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酸类、强氧化剂、铜、锌。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8
相对密度(水=1)
1.07
相对密度(空气=1)
二乙醇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乙醇胺(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乙醇胺;2,2′-二羟基二乙胺化学品英文名:diethanolamine;2,2′-dihydroxydiethylamine分子式:C4H11NO2相对分子量:105.14(2)成分/组成信息成分:纯品CAS No:111-42-2(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
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
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灭火方法:用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转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二乙醇胺111-42-2
RS
Hazard symbol(s) Xn
R-phrase(s)
R22;R38;R41;R42
S-phrase(s)
S26;S39;S46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4H11NO2 分子量 - 105.14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美国)或EN166(欧盟)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376标准。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产品分解后性质不明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乙醇危害告知卡
告 知 卡 易燃液体,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乙醇
ethyl
alcohol 健 康 危 害 理 化 特 性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
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
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
意识丧失、瞳孔扩大、
呼吸不规律、休克、心
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
止。
长期接触高浓度本
品可引起鼻、眼、粘膜
刺激症状,以及头痛、
头晕、疲乏、易激动、
震颤等。
无色液体,易燃,有酒香。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当心爆炸
急 救 措 施 应 急 处 理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
空气新鲜处。
就医。
迅速撤离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
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消防
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注意防护
急救:120 消防:119 管理部:。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闪点(℃)
137
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
662
爆炸下限(v%)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建规火险分级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酸类、强氧化剂、铜、锌。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7
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
662
爆炸下限(v%)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建规火险分级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酸类、强氧化剂、铜、锌。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2,2'-二羟基二乙胺;二乙醇胺
危险货物编号:82507
英文名:Diethanolamine
UN编号:/
分子式:C4H11NO2
分子量:
CAS号:111-42-2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
熔点(℃)
28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沸点(℃)
268
二乙醇胺危害安全告知卡
危险化学品危害安全告知卡:二乙醇胺二乙醇胺(C4H11NO2)UN NO.3077危险性类别CN NO. 82507强腐蚀性、强刺激性闪点(℃):137相对密度:1.09g/ml爆炸下限%:1.6●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吸入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
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
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淋。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
雨天不宜运输。
●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若是液体。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性储运要求泄漏处置急救接触后症状灭火方法防护措施。
N,N-二乙基乙烯二胺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N,N-二乙基乙烯二胺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腐蚀刺激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N,N-二乙基乙烯二胺N,N-Diethyl ethylene diamineC6H16N2CAS号:100-36-7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无资料闪点:46.1 沸点(℃):145.2相对密度(水=1):0.82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危险特性本品为五色液体。
在-100℃成玻璃状。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等。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若有灼伤,按碱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浓度MAC(mg/m3):未制订标准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危险性标志N,N-二乙基乙烯二胺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存在N,N-二乙基乙烯二胺,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N,N-二乙基乙烯二胺N,N-Diethylethylene diamin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等。
无资料与水混溶。
乙二胺危害告知卡
易燃液体(腐蚀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乙二安1,2
-Diamin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接触本品蒸气,可发生呼吸
道刺激;个别接触者有过敏
性哮喘及全身不适,如持续
性头痛。
对眼有刺激性。
可
因原发刺激及致敏作用,引
起皮肤损害。
毒性:属低毒类。
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有
类似氨的气味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
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硫酸、硝酸、盐酸等强酸
发生剧烈反应。
当心爆炸
急救措施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
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
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
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
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
吸。
就医。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切断
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
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在确
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
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
储存容器内。
可以用大量水
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
水系统。
注意防护
急救:120 消防:119。
2-乙基己胺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2-乙基己胺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腐蚀刺激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2-乙基己胺2-ethylhexylamineC8H19NCAS号:104-75-6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76 闪点:52 沸点(℃):169.2相对密度(水=1):0.79饱和蒸气压(kPa):0.16(20℃)危险特性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高浓度接触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
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砂土。
浓度MAC(mg/m3):未制定标准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危险性标志2-乙基己胺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存在2-乙基己胺,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2-乙基己胺2-ethylhexylamin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本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2-氨基丁醇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2-氨基丁醇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可燃刺激分解有毒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2-氨基丁醇2-AminobutanolC4H11NOCAS号:5856-63-3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2 闪点:82沸点(℃):172-174相对密度(水=1):0.95(20℃)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危险特性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氨味。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本品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吸入后可因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浓度MAC(mg/m3):无资料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危险性标志2-氨基丁醇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存在2-氨基丁醇,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2-氨基丁醇2-Aminobutanol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本品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吸入后可因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
管理培训、认证咨询
危险化学品危害安全告知卡:二乙醇胺
二乙醇胺 (C 4H 11NO 2)
UN NO.3077 危险性类别
CN NO. 82507
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闪点(℃):137 相对密度:1.09g/ml
爆炸下限%:1.6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吸入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
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
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淋。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
雨天不宜运输。
●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若是液体。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急 救
接触后症状 灭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