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合集下载

国际、国外标准化组织和我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名录

国际、国外标准化组织和我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名录

序号技术委员会编号技术委员会中文名1JTC1ISO/IEC 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2JTC1/SC11用于数字数据交换的可融通磁性介质3JTC1/SC17专用识别4JTC1/SC2编码字符集5JTC1/SC22编程语言、编程环境及系统软件接口6JTC1/SC23信息交换用光盘7JTC1/SC24计算机图形和图像的处理8JTC1/SC25信息技术设备的互连9JTC1/SC27信息技术安全技术10JTC1/SC28办公设备11JTC1/SC29声音、图像、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编码12JTC1/SC31自动数据采集13JTC1/SC32数据管理和交换14JTC1/SC34文件描述和处理语言15JTC1/SC35用户接口16JTC1/SC36学习技术17JTC1/SC37生物信息18JTC1/SC6系统间的通信及信息交换19JTC1/SC7软件及系统工程20TC1螺纹21TC10技术产品文件22TC10/SC1通则23TC10/SC10加工厂文件和TPD图形符号24TC10/SC6机械工程文件25TC10/SC8建筑文件26TC100传动用和输送用链条和链轮27TC101连续式机械装卸设备28TC102铁矿石29TC102/SC1取样30TC102/SC2化学分析31TC102/SC3物理试验32TC104货运集装箱33TC104/SC1通用集装箱34TC104/SC2专用集装箱35TC104/SC4识别标志和通讯36TC105钢丝绳37TC106牙科医学38TC106/SC1填充和复原材料39TC106/SC2假牙材料40TC106/SC3术语41TC106/SC4牙科器械42TC106/SC6牙科设备43TC106/SC7牙科卫生制品44TC106/SC8牙科植入物45TC107金属及其它无机涂层46TC107/SC1术语47TC107/SC2试验方法48TC107/SC3电镀层及其精饰49TC107/SC4热浸镀层(镀锌等)50TC107/SC7腐蚀试验51TC107/SC8化学转换涂层52TC108机械振动与冲击53TC108/SC3振动和冲击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校准54TC108/SC4处于振动冲击下的人体55TC108/SC5机器的条件监控诊断56TC108/SC6振动和冲击的发生系统57TC109油和燃气炉58TC109/SC1整体型雾化灯 (暂停)59TC109/SC3整华型雾化灯(暂停)60TC109/SC4除整体型以外的雾化灯(暂停)61TC11锅炉及压力容器62TC110工业车辆63TC110/SC1通用术语64TC110/SC2机动工业车辆的安全65TC110/SC3工业车轮和脚轮66TC111圆钢环链.链钩及附件67TC111/SC1链及链钩68TC111/SC3元件及附件69TC112真空技术70TC113流量测量71TC113/SC1速率面积方法72TC113/SC2三角堰.堰.渡槽73TC113/SC3名词术语和符号74TC113/SC5仪器、设备和数据管理75TC113/SC6沉积物输送76TC113/SC8地下水77TC114钟表78TC114/SC1防震表79TC114/SC10手表误差率80TC114/SC11准确度81TC114/SC12防磁82TC114/SC13手表玻璃83TC114/SC3防水表84TC114/SC5夜明表85TC114/SC6贵重金属镀层86TC114/SC7外形尺寸87TC114/SC9技术定义88TC115泵89TC115/SC1泵的尺寸与技术规范90TC115/SC2泵的测量与测试方法91TC115/SC3安装与特殊应用92TC116室内采暖设备93TC116/SC3单机取暖设备94TC117工业风机-暂停95TC118压缩机.气动工具和气动机械96TC118/SC1透平压缩机97TC118/SC3气动工具和机械98TC118/SC4压缩空气的质量99TC118/SC6空气压缩机和压缩空气系统100TC119粉末冶金101TC119/SC2粉末的取样和试验方法(包括硬质合金粉末)102TC119/SC3烧结金属材料的取样和试验方法(不包括硬质合金)103TC119/SC4硬质合金的取样和试验方法104TC119/SC5粉末冶金材料的规范(不包括硬质合金)105TC12量值.单位.符号.换算系数106TC120皮革107TC120/SC1原料皮.包括含浸酸皮108TC120/SC2鞣制革109TC120/SC3皮革制品110TC121麻醉设备和医疗呼吸设备111TC121/SC1呼吸附加装置和麻醉机112TC121/SC2气管及其他设备113TC121/SC3肺部辅助呼吸通气装置及有关设备114TC121/SC4麻醉术语115TC121/SC6医用气体设备116TC121/SC8医院和急救护理用抽吸装置117TC122包装118TC122/SC3包装方法、包裹和成组货物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按ISO/TC122要求)119TC123滑动轴承120TC123/SC2材料和润滑剂及其性能.特性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121TC123/SC3尺寸.公差和尺寸结构细节122TC123/SC4滑动轴承的计算方法123TC123/SC5质量分析和保证124TC123/SC6术语和通用条款125TC126烟草和烟草制品126TC126/SC1物理试验及尺寸试验127TC126/SC2烟叶128TC127土方机械129TC127/SC1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130TC127/SC2安全要求及人的因素131TC127/SC3操作和保养132TC127/SC4商业命名.分类和参数133TC130印刷技术134TC131液体动力系统135TC131/SC1术语,分类和符号136TC131/SC2泵.马达和整体传动137TC131/SC3液压(气压)缸138TC131/SC4连接件和类似元器件139TC131/SC5控制件及元件140TC131/SC6杂质控制和液压液141TC131/SC7密封装置142TC131/SC8产品试验143TC131/SC9系统与装置144TC132铁合金145TC134肥料和土壤调节物-暂停146TC134/SC2取样-暂停147TC134/SC3物理性能-暂停148TC134/SC4化学分析-暂停149TC135无损检验150TC135/SC2表面方法151TC135/SC3声学方法152TC135/SC4涡流方法153TC135/SC5放射线法154TC135/SC6泄漏检验方法155TC135/SC7检验人员资格156TC135/SC8无损检验用红外温度自动记录仪157TC136家具158TC137靴子及鞋子的尺码体系、设计和标记159TC138输送流体用塑料管.管配件和阀门160TC138/SC1污水.废水和排水用塑料管和管配件161TC138/SC2供水用塑料管道和管配件162TC138/SC3工业用塑料管和管配件163TC138/SC4输送气体燃料用塑料管和管配件164TC138/SC5塑料管.管配件.阀门及其附件的一般性能-试验方法和基本规范165TC138/SC6各种用途的增强塑料管道和管配件166TC138/SC7塑料阀门和辅助设备167TC14机器轴及附件168TC144空气分布和空气扩散-暂停169TC144/SC1气路终端设备的实验室气支试验和测定-暂停170TC144/SC2空气实验和测试的高速/高压组件,低速/低压组件、泵及阀门。

《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项目简要情况(一)任务来源本项目是201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行业标准,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下发“2015年第一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修订与研究开发工作项目计划”中的重要内容,项目编号为CY/T XXXX-20XX,项目名称为《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0/SC 1)归口。

(二)标准的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江苏省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技师学院、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为陈琪莎、王利婕、陈广学、杨国伟、陶艳、谢森、吴旭辉、郑伟、李小东、孔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张旭亮、刘映平、刘西省、陈明权、李红慧、杨国强、严尧、朱永双、唐小兴、陈耕夫、肖武。

(三)主要工作过程1. 起草组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2016年11月18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0/SC1)在北京召开《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起草组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会议就标准起草组组建及标准初稿的相关问题、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协商与研究。

会议对《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的提出及立项进行了简要回顾,起草单位介绍了标准草案框架的形成过程。

(1)会议确定了《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起草人及执笔人。

会议确定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等。

包装标准规范

包装标准规范

包装设计与制作 课 程 内 容
第六章 包装标准规范
6 .3 .2
组合模数: 组合模数:
是指以内件为基准的组合系统中作为组合尺寸的最小基数。这是叠加组合取 决于内件最小尺寸。这是叠加组合,取决于内件最小尺寸。例如:国际标准 ISO3394——1955(E)《硬质长方形包装尺寸——运输包装》中明确规定: “取底面积600mm×400mm为模数,作为硬质长方形运输包装尺寸系列的基 准。”如果取2、3、4……为这个模数值的乘数系列,则所用到的组合模数系列 2m、3m、4m……即为800mm×600mm或120mm×400mm、1200mm×600mm、 1200mm×800mm、1200mm×1000mm等等。
6 .2 .1
包装标准的范围及体系
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的成分、品种、性质、质量、寿命、符号、代号以及生产、 检验、维护质量的方法等概念所作的统一的规定。 从包装标准所涉及的范围来分析,包装标准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 1、包装综合基础标准 2、包装专业基础标准 3、产品(商品)包装标准
包装设计与制作 课 程 内 容
6 .2 .4
国际尺寸
30480公斤 30吨 30吨
①如箱型 1A 2438(高)×2438(宽)×12191(长) 1B 2438(高)×2438(宽)×9125(长) 1F 2438(高)×2438(宽)×1460(长)
25400公斤 5080公斤
包装设计 程 内 容
第六章 包装标准规范
6.4
包装标准规则
包装标准和标准化
6 .4 .1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 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 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重复性”是标准产生的依据,事物具有重复性才有 制订标准的必要;“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是标准产生的基础,是 对科学、科技和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概括;“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 准”是标准产生的过程,体现了标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以及标准的权威性;标准 本身有自己的一套格式,其编写、印刷、幅面、格式都有严格规定,标准以“特 定形式”发布,体现了标准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体 现了标准的作用。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的概念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化的 目的,是通过对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制定 以及标准来实现的。由于标准化涉及的范围很广,不同标准之间及标准化对象和 标准内容方面,往往各不相同,差别很大,故就各个具体标准来看,标准化的目 的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目的是在标准化领域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上获得最 佳效益,这是标准化活动的基础出发点。

网版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网版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t o of i n Chi na。
2 2年 1月 ,S 01 AC/ 1 O SC 2经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会 正 式 批 准 成 立 ,第 一 届 网版 印 刷 TC 7 / 分 技 术 委 员 会 由 3 名 委 员 组 成 ,裴 桂 范 任 主 任 委 员 ,张 华 、郑 敬 尉 、潘 良 明 任 副 主 任 委 员 ,沈 春 燕 1 任 委 员 兼 秘 书 长 ,王 岩 任 委 员 兼 副 秘 书 长 。
丝 网 印 届U 2 1 . 0 26
协 会 信 息
技 术 委 员会 能 够 组 织 标 准 化 相 关 知 识 的 培 训 ,通 过
出席 此 次 会 议 的 网 版 印刷 标 准 化 分技 术 委 员会
委 员及相关专 家共 3 6人 , 丽 代 表 全 国 印 刷 标 准 化 张 委 员 会 出席 了 本 次 工 作 会 议 。
培 训 来 提 高 企 业 领 导 及 标 准 制 定 人 员 对 标 准 化 工 作
的认 识和标 准修订 的相 关知识 。
全国印刷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 网版 印刷分技术委员会 工作范 围和职责


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版印刷分技术委员会 (A / C 10 S ) S C T 7/ C 2 是全国印刷标
网 版 印 刷 标 准 化 分 技 术 委 员 会 的 2 名 委 员 以 及 1 名 网 印 行 业 的骨 干 企 业 代 表 和 专 家 共 3 人 参 6 1 7
加了成 立大会 。
会后参会 领导与 全体代表 合影 留念 。
网版 下 午 ,网 版 印 刷 标 准 化 分 技 2 和 职 责 、分技 术 委 员 会 秘 书 处 工 作 细 则 以 及 分 技 术 委 员会本年度 工作计 划 。 关 于 网 版 印 刷 标 准体 系框 架 ,委 员 们 认 为 网 版 印 刷 涉 及 行 业 众 多 ,应 该 加 强 调 查 研 究 ,制 定 出一 个 科 学 的 、完 整 的 、规 范 的 体 系 框 架 。郑 军 明 委 员 建 议 , 目前 国 家 注 重 建 立 环 保 、安 全 等 方 面 的 行 业 标 准 ,网 版 印 刷 行 业 也 应 加 强 并 及 时 建 立 此 类 行 业 标准 , 适应 国家发展 的需要 。 秀华 委员提 出 , 以 巫 根 据 分 技 术 委 员 会 章 程 ,可 以 吸 收 公 共 性 质 的权 威 检

“全国包装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新标准制定新闻发布会——暨“以全球化思维探讨印刷行业标准”论

“全国包装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新标准制定新闻发布会——暨“以全球化思维探讨印刷行业标准”论

与 B I ( 国印刷工业协会 ) AS D PF 英 、K A ( 耳其 F  ̄j 装协 会 )等 旗 下地 方 协 土 Ni 包 会 共 同参与 此次 盛 会 ,经 过 反复 甄 选 , 届时 将有 来 自 5 0家 左右 彩 盒厂 的高层 代表莅 临现 场 ,他们都 将 是欧洲 彩盒领 域 最具 代表性 、权威性 和针 对性 的典范
印刷行业标准” 沦坛在 上海 波特 曼丽嘉酒店举行 。新 闻发布会
正式公布全国印刷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 、星光集 团和博 斯特集 团
将联合起草制定三项包装 印刷印后过程控制标准 ,即模切 、烫 金 / 凸和糊 盒过程 控 制标 准 。 目前 国内 外 尚无这方 面 的标 击
准 。新 闻 出版 总署 科技
装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 ,双方的共同 目标就 是希望通过
博斯特 集团执行委 员会 成员
大中华 区总裁
展望未来的商品竞争 ,很 大程度上包含了 商品包装 的竞争。从
某种意义上讲 ,包装 是一种艺术品 ,而包装 的印制则是这种艺

78一

鞠 鞠
广 东印刷 2 0 . 嘲 0 76
强调了制定三项包装 印后标 准的意义和必要性 ,希望通过这些
右 ,包 装装 潢 印刷 增长 率 高 达 1 % 。足见 其发展速 2
度 和在 印 刷业 中所 占 的比
标准的制定为行业 的发展起 到推动和促进作 用 ,充实我国印刷
标准体系。王强 代表新 闻出版 总署科技处肯定 了印刷标委会联
维普资讯
厂商园地
_ 光 团博 特 团 星 集 斯 集
| j I 藉藩蒋 ,曼 | l 群 瓣瓣 黪 荸 簦嚣 鳝 静群

智能化——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加速落地

智能化——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加速落地

Focus特别报道智能化——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加速落地文I本刊记者王森2020年,是我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加快落地实施之年。

作为印刷业“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方向,智能化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又为印刷业智能化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以智 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印刷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

政府高端引领2018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首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以聚焦智能化为主题,探寻印刷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路径,开启了“政府引领、典型示范”的印刷业智能化建设新思路,2018年也被业界广泛称为“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元年”。

近一两年来,在《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的规划下,在印 刷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引领下,在“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的带动下,在典型案例的示范下,在产融对接路演观摩活动的促进下,在产学研合作的支撑下,印刷 智能制造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成为企业自觉行动。

典型案例示范印刷业智能化发展离不开典型案例的示范。

建设“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是首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上提出的一项推动印刷业智能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对于探索印刷业智能化升级路径具有示范作用。

“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是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领导下,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整体解决方案规划、设计与牵头实施单位,联合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厂商、印刷企业、出版单位和电商平台等共同建设。

2019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期间,测试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连线试产。

同月,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扩容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工作任务。

2020年9月,测试线2.0版在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已基本完成建设,纳入其生产体系,承担生产任务,测试运行。

产品包装设计通用技术要求-2023最新

产品包装设计通用技术要求-2023最新

产品包装设计通用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产品包装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计因素、确定设计方案方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产品的包装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装储运图示标志GB/T4768防霉包装GB/T4879防锈包装GB/T5048防潮包装GB/T7350防水包装GB/T8166缓冲包装设计GB/T13385包装图样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应依据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书进行包装设计。

应保证内装物的性能在流通过程中满足质量要求。

应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和人身产生的危害。

应节省资源,合理控制包装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必要时应按相关的要求分等级包装。

包装应符合GB/T191的相关规定。

5设计因素内装物5.1.1形态应根据内装物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选择相应的包装方式或包装方法。

应考虑采用容器的种类及内部的物理保护(如:密封、缓冲、固定等技术措施通过分解或组合,达到稳定和体积最小)。

对于固态应考虑稳定型(如:立方体、有基座的物体)、非稳定型(如:球形、圆筒形及其他带凸凹的异形体)等。

5.1.2质量及尺寸5.1.2.1内装物可分为轻物、重物、小型、大型、长物、扁平物、超高物等。

应根据质量及尺寸确定包装单元,同时应考虑到运输、装卸及仓储等方面。

5.1.2.2对于重物、长物、扁平物、超高物、大型物,在考虑物品本身的保护的同时,应具备有利于装卸方便及安全的外包装形态。

即使是轻物、小型物,一般情况下也要对来自上部的载荷及冲击进行防护。

5.1.3强度应预先掌握内装物的强度及脆值等因素,采用适当缓冲技术措施。

选择内装物强度较大的位置作为支持点,施加固定或缓冲技术措施,选择有利于装卸稳定的包装单元及包装容器。

包装印刷行业印刷工艺标准

包装印刷行业印刷工艺标准

包装印刷行业印刷工艺标准引言:包装印刷是广告与商业领域的重要环节,而印刷工艺标准则是确保包装印刷质量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从包装设计、印刷材料、印刷工艺等方面分析包装印刷行业中的印刷工艺标准。

一、包装设计的印刷工艺标准包装设计是包装印刷的前提和基础,设计方案中的印刷工艺标准对于其后的生产流程至关重要。

设计师在创作包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印刷工艺标准:1. 色彩规范:设计师应使用印刷行业通用的色彩规范,如Pantone 色卡、CMYK色彩模式等。

同时,设计师需要注意设计中的颜色搭配和对应的印刷工艺,以确保设计的准确表达和色彩还原。

2. 版面布局:版面的合理布局是包装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设计师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需遵循印刷工艺标准,合理设置文字和图像的位置、大小、间距等,以便于后续的印刷制作。

3. 文字规范: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印刷行业的字体规范并合理选择字体,以确保文字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文字的大小、间距、对齐等因素。

二、印刷材料的印刷工艺标准印刷材料是包装印刷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外观和质量。

在印刷材料选择和使用时,需要遵循以下印刷工艺标准:1. 纸张选择:根据包装印刷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材料。

在选择纸张时,需要考虑纸张的厚度、光泽度、强度等因素,并确保纸张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油墨选择: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油墨类型和颜色。

在选择油墨时,需考虑其颜色饱和度、耐光性、附着力等因素,并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印刷辅助材料:如版材、压延胶辊、刮墨刀等印刷辅助材料,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此外,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应符合环保要求,并确保操作安全。

三、印刷工艺的印刷工艺标准印刷工艺是决定印刷品成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印刷工艺的良好执行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印刷效果。

1. 色彩管理:包括印版的制作、调色和印刷时的控制等。

印刷工艺中需要使用色彩管理系统,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还原和一致性。

各类标准代号的含义

各类标准代号的含义

本文总结各类GB、GJB、JJ、DB等国家标准及ISO、ANSI、BS等国际标准代号含义,供大家参考。

国家标准类1.GB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称国标(Guóbiāo,GB,按汉语拼音发音),是包括语编码系统的国家标准码,都能由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或称国际电工协会,IEC)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会员机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强制标准冠以“GB”。

推荐标准冠以“GB/T”。

强制性国标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

2.GJB国家军用标准1996年发布的国家军用系列标准(GJB/Z9001-9004-96),贯彻了《条例》“一次成功,系统管理,预防为主,实行法治”的主导思想,体现了现代质量观念,适应了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需要,并积极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际通用准则。

经过实践证明,上述编制军用系列标准的原则是正确的,在修订军用系列标准的过程中继续贯彻了上述原则。

1、标准定义2001年发布的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A-2001)仍采用“A+B”的结构模式。

是以等同采用GB/T19001-2000为基础,增加军用产品的特殊要求编制的,从而包含了GB/T19001-2001的全部内容和特点,包括贯彻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增强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采用“过程方法”结构等。

2、标准要求为了适应当前军用产品的特殊需要,在增加特殊要求方面,GJB9001A-2001的内容突出了以下重点:兼顾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突出了设计和开发;兼顾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突出了硬件和软件;兼顾产品形成的各个过程,突出了关键过程;兼顾相关方,突出了顾客。

“标准”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每一次修订都需要满足特定历史时期的需求。

国防建设面临新的形势,急需尽快研制高质量的武器装备。

因此,GJB9001A-2001在兼顾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同时,突出了对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控制要求。

CYT 199—2019《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标准文本

CYT 199—2019《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标准文本

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用的包装印刷设计术语和定义、设计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包装印刷产品的印刷设计、印前制作和印后加工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257 商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GB/T 33993 商品二维码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包装印刷 package printing将图文信息印刷在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上,以及进行表面整饰和﹙或﹚成型加工的过程。

[GB/T 33255—2016,定义2.4]3.2包装印刷产品 package printing products通过包装印刷(3.1)制成的包装制品。

[GB/T 33255—2016,定义2.5]3.3包装印刷设计 design for packaging printing依据印刷工艺和材料要求,对包装印刷产品(3.2)进行的设计。

3.4出血 bleed超出成品幅面范围而被裁切掉的图像。

[GB/T 9851.2—2008,定义3.8]3.5专色 spot colour印刷原色以外的任何一种用于印刷复制的特定颜色。

[GB/T 9851.2—2008,定义2.3]3.6二值图像 binary image只有黑、白两种灰度值像素组成的图像。

3.7结构线 construction line构成产品包装结构的线条。

4 设计要求4.1 基本要求4.1.1 显示设备应进行颜色管理,其颜色显示效果宜与印刷效果相匹配。

4.1.2 工艺适应性应适合包装印刷和印后加工的设备、材料及工艺要求,满足生产加工的质量要求。

4.2 材料与结构4.2.1 应考虑功能、材料节约、环保、印后加工等因素。

4.2.2 应考虑材料的定量、厚度、颜色、含水率、强度等符合加工要求,保证加工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项目简要情况(一)任务来源本项目是201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行业标准,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下发“2015年第一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修订与研究开发工作项目计划”中的重要内容,项目编号为CY/Z XXXX-20XX,项目名称为《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0/SC 3)归口。

(二)标准的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江苏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深圳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技师学院。

本标准起草人为张旭亮、刘西省、严尧、陶艳、李小东、杨国强、吴旭辉、郑伟、孔真、朱洁、薛哲纯、谢森、俞朝晖、曹凤翎、刘映平、陈琪莎、陈明权、李红慧、陈耕夫。

(三)主要工作过程1. 起草组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2016年11月17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0/SC3)在北京召开《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起草组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会议就标准起草组组建及标准初稿的相关问题、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协商与研究。

会议对《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的提出及立项进行了简要回顾,起草单位介绍了标准草案框架的形成过程。

(1)会议确定了《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起草人及执笔人。

会议确定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等。

(2)会议确定起草人为张旭亮、刘西省、陶艳、杨国强、谢森、吴旭辉、孔真、郑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刘映平、陈琪莎等。

确定执笔人为张旭亮、刘西省、陶艳、杨国强、谢森、吴旭辉、孔真、郑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刘映平、陈琪莎等。

起草组组长为张旭亮,副组长:陶艳、朱洁。

(3)会议对《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标准题目、框架结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

会议确定,标准的题目为《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英文题目为General rules of design for package printing。

(4)会议确定,本标准的框架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印刷设计要求及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

(5)会议对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确定范围为本标准规定了包装印刷通用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印制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包装印刷产品的印刷设计。

(6)会议确定了本标准的术语为包装印刷、包装印刷设计、出血位及专色等术语,术语定义在会后进行补充和完善。

(7)会议对印刷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印刷设计要求以下分为基本要求、结构设计要求、材料设计要求及印制要求。

印制要求中分为颜色模式、图像分辨率、图形、文字、专色、出血位、烫印、压凹凸、局部上光、覆膜、成型、其他表面整饰及文件格式等。

(8)会议对印刷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4.1总体设计要求”修改为“基本要求”,下面设显示设备和工艺适应性两个子条目;显示设备要求描述为包装设计所使用的显示设备应进行颜色管理,其颜色显示效果宜与印刷效果相匹配;工艺适应性要求描述为在满足包装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包装的设计应采用适合包装印刷、后加工工艺与特性的材质和装潢设计;去掉“4.1.1包装设计禁忌”、“4.1.2环保”、“4.1.3 避免过度包装”及“防伪性”的有关内容。

去掉印中设计部分。

(9)会议对结构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结构设计要求中保留基本要求和结构的工艺可实现性内容;去掉保护性能设计和方便性能设计内容。

(10)会议对材料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材料设计要求分为三个子条目:基本要求、尺寸和工艺适性;基本要求为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应综合考虑环保、成本、功能、客户要求、印后加工等;尺寸的要求为应熟悉材料的尺寸、开度、印刷幅面,有效利用材料。

将常用包装印刷幅面中的胶印、凹印、柔性版印刷尺寸要求放在资料性附录A中。

工艺适性按照印刷、表面整饰及成型分别进行要求。

(11)会议对印制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图像分辨率分为彩色或灰度图像和二值图像;彩色或灰度图像中图像分辨率应考虑承印材料印刷表面特性差异和设计效果的呈现需求,用于印刷的彩色图像或图像灰度图像分辨率不宜低于118像素每厘米,常用承印材料的图像分辨率按铜版纸类、白板纸类、瓦楞纸类、金属类及塑料薄膜类等类别列表数据范围推荐采用;表中数据范围在会后通过调查验证后进行完善;图形的要求分列四个子条目来表示;文字中分列格式、字号、字体、颜色等子条目;去掉4.4.5标识部分;其他表面整饰中包括发泡、冰花、磨砂、植绒等内容。

将模切内容放入成型中。

(12)会后形成了“11.17会议纪要”。

2. 起草组第二次工作会议2017年4月13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0/SC3)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起草组第二次工作会议。

会议就标准第一稿的框架结构等相关问题、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协商与研究。

(1)会议确定增加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增加李小东、李红慧为起草人及执笔人。

(2)会议对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确定:本标准规定了包装印刷通用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结构设计、材料选用、装潢设计及数字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包装印刷产品的印刷设计及印前制作。

(3)会议确定了本标准的术语增加结构线,或把结构线修改成模切线,具体在下次会议进行确认。

(4)会议对印刷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标准设计要求分基本要求、材料选用、结构设计、装潢设计、表面整饰和数字文件六个部分。

(5)会议对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显示设备应进行颜色管理,其颜色显示效果宜与印刷效果相匹配。

工艺适应性在满足包装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采用适合包装印刷、后加工工艺的材质和装潢设计。

(6)会议对材料选用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基本要求为应综合考虑环保、成本、功能、客户要求、印后加工等因素,具体描述参考GB/T 30327—2013;尺寸的要求为根据原材料的尺寸、印刷幅面,有效利用材料。

常用包装印刷幅面尺寸见附录A。

(7)会议对结构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结构设计要求中保留基本要求和结构的工艺可实现性内容;去掉保护性能设计和方便性能设计内容。

(8)会议对装潢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要求从图形、文字、专色、出血及版面五个方面进行描述;文字以嵌入方式或者采用矢量格式,不宜采用位图格式;应考虑文字颜色与底色的反差,易于辨别;文字不宜采用叠印,黑色文字应采用单色黑;出血尺寸宜不小于3mm。

版面文字、关键信息距离结构线宜不小于3mm。

结构线处不宜有明显的分界。

(9)会议对表面整饰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要求从烫印、压凹凸、局部上光、覆膜及其他表面整饰等方面进行描述;制作需烫印的内容文件,并标明工艺要求。

烫印最小线条宽度应考虑不同承印物再现能力,一般不宜小于0.2mm,具体内容参考CY/T 60-2009标准;最大烫印面积在查找相关标准资料后确认;制作需压凹凸的内容文件,并标明工艺要求。

应充分考虑材料的适应性;局部上光制作需局部上光的内容文件,并标准明工艺要求。

具体描述参考GB/T 30671—2014。

去掉覆膜色差附表,覆膜描述在会后查找相关标准确认。

参考GB 27934.1—2011,5.3描述;其他表面整饰需制作内容文件,并标明工艺要求。

(10)会议对数字文件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颜色模式用于印刷的彩色图像,应采用CMYK颜色模式,单色图像宜采用灰度或二值图像颜色模式;矢量图形、文字等颜色的填充、描边应采用CMYK颜色模式。

(11)会议确定标准中所有分辨率描述修改为分辨力;去掉彩色或灰度图像中表1常用承印材料对应的图像分辨率(力)参考范围;图像分辨力描述为宜不低于118像素每厘米,宜不高于178像素每厘米。

(12)会议确定增加表面整饰文件制作要求;对于常用幅面、条码、Trim Box (媒体框成品框)、白色叠印、四色提供色样及检验方法等问题描述,在会后查询相关资料进行确认,确定检验方法在查询样张和软件检测后确认。

标准起草组在确认以上问题后,发给与会专家进行讨论确认。

(13)会后形成了“4.13会议纪要”。

3. 起草组第三次工作会议2017年7月18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0/SC3)在西安市召开《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起草组第三次工作会议。

会议就标准第三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协商与研究。

(1)会议确定增加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技师学院、惠州大洋洲印务有限公司及深圳大洋洲印务有限公司为《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增加陈广学、陈耕夫、韩鹏及郑华为起草人及执笔人。

(2)会议对标准的英文标题进行了讨论,确定修改为Guidelines for packaging design to enable effective printing and finishing。

(3)会议对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确定:本标准规定了包装印刷通用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要求、检验方法。

(4)会议确定了本标准的术语:3.1 包装印刷术语维持温州会议结果。

3.2 包装印刷设计术语描述更改为:包装印刷设计定义为对包装印刷(3.1)产品进行的设计。

3.5二值图像描述为只有黑、白两种灰度值像素组成的图像。

3.6 结构线术语更改为“构成产品包装结构的线条”。

(5)会议对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并确定:4.1基本要求中,4.1.1显示设备描述维持温州会议结果,对4.1.2工艺适应性更改为“应适合包装印刷和印后加工的设备、材料及工艺要求。

”;对 4.2结构设计和4.3材料选用合并为4.2材料与结构,描述为4.2.1应考虑客户要求、功能、成本、环保、印后加工等因素。

4.2.2应考虑材料的定量、厚度、颜色、含水率、强度等符合加工要求,保证加工稳定性。

4.2.3应考虑材料的印刷适应性,满足指定的印刷过程对其白度、平滑度、光泽度、耐脱色方面的要求,保证图像复制效果. 4.2.4应考虑被包装物的属性,根据被包装物大小、原材料尺寸、印刷幅面,有效利用材料,满足减量包装的设计理念。

4.2.5应考虑产品对耐折叠、耐变形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产品的使用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