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史知识点笔记(明代篇下.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历史明朝知识点

七年级下历史明朝知识点

七年级下历史明朝知识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王朝,它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带来巨大的影响。

七年级下历史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明朝的知识点,包括它的开国和兴衰过程、经济文化发展、外交政策等。

接下来,本文将系统地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明代的开国和兴起明朝的开国者是朱元璋,他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富家子弟,通过农民起义和武力征服的方式,最终建立了明朝。

明朝开国后,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开始展开,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了,如改革考试制度、颁布永乐大典等。

在这些事件中,明朝逐渐稳固了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阶级斗争和开拓新纪元的代表性朝代。

二、明代政治制度及治理明朝的政治制度继承了唐宋的三省六部制度,然而,他们加强了地方行政制度和官员轮流任职制度,这使得统治者得以实现稳定和权力集中,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在明朝时期,行政系统的管理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使得政府之间的沟通得以更加顺畅。

三、明朝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明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他们鼓励商业的发展,宣传农业生产和技术发展,这使得整个社会逐渐得到了改善。

同时,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如宣扬儒家学说,兴起小说文学等。

四、明朝的外交政策及其之后的影响明朝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他们的外交平衡策略使得他们在外交方面的表现十分出色。

与此同时,明朝还通过航海探险、丝绸之路等方式向海外输出了自己的文化和商品,为海外贸易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总的来说,明朝是一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历史时期,他们的发展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上这个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的王朝。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诗文
评价前后七子的功过。

所谓前七子,指的是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

后七子指的是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

他们强调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认为文学越古越好,前后七子的作品重在拟古,艺术上没有太多特色,但对纠正台阁体的文风起到重要作用。

在实际创作中,他们也写出了一些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2、谈谈归有光的散文的特点。

归有光把生活琐事引进“载道”的“古文”中来,,使古文密切地和生活联系,因而写出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

当然,他写得最成功的还是那些描写家庭琐事的作品,这类散文感情真挚,描写生动,在明代散文中别具一格,虽然归有光不能以重大题材来反映明代现实,但在复古派把持文坛的混浊气氛中,他却能以清新和富有真情实感的文字保持了散文健康的生命,因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杰出的地位。

3、竟陵派的得失。

竟陵派是稍后于公安派的文学流派。

以钟惺、谭元春为首。

两人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名。

他们提倡学古人的精神,积储文学底蕴,这与单纯在形式上蹈袭古风有很大区别,客观上对纠正拟古流弊有积极意义。

再者敏锐看到公安派末流俚俗肤浅的弊病,企图另辟蹊径,绝出流俗,具有一定的胆识。

但他们偏执地将“幽情单绪”、“孤行静寄”的境界当作文学的全部内蕴,将创作引上奇僻险怪、孤峭幽寒之路,缩小了文学表现的视野。

七年级下册明朝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明朝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明朝所有知识点———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明朝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现在许多学生都需要掌握明朝的历史知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七年级下册明朝所有知识点。

明朝的成立明朝是在1368年,朱元璋在起义成功后,经过土木堡之变,成功登上了大宝皇帝的宝座,从而开创了明朝的历史。

该朝代延续了约276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

明朝的政治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明朝采取了一定的中央集权制度,重视官僚考试制度,设置了五等官职制度,设立六部和三司等部门,较为规范地进行国家政治管理。

明朝的科技成就在科技方面,明朝的成就较为显著,该朝代出现了多种科技成果,如明代的江南丝绸、瓷器、海上航海等,以及陆上农业、淡水渔业等。

同时,明朝还有众多著名科学家和文化名人,如郑和、徐霞客等人。

明朝的文化特色在文化方面,明朝有着绚丽多彩的文化特色,如其戏曲、小说、诗歌等。

其中,明代的戏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熟体系,有昆曲、京剧、豫剧等,而小说则产生了《西游记》、《红楼梦》等著名文学作品。

明朝的外交政策在外交政策方面,明朝与其周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交流和联合,如与蒙古进行的和平交流,与日本、朝鲜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等,这对于明朝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着双重的积极意义。

明朝的灭亡尽管明朝有着较为显著的经济、文化、军事和政治成就,但是由于其内部矛盾较为复杂,加上农民起义、外族侵略等因素,该朝政权最终在1644年被清朝所代替,结束了其长达276年的历史。

总结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明朝所有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在了解明朝的历史过程中,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历史视野,更能够启迪我们的历史思考,增强我们的历史学习热情。

七年级下册明朝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明朝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明朝历史知识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从1368年到1644年共存在了276年。

在这个时期,明朝发生了非常多的事件和变化,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下册明朝历史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一、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革命事件之一。

1368年,朱元璋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消灭元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明朝。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一个新的起点。

二、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政治制度与前朝存在明显的区别。

明朝以皇帝为中心,由六部分别管理国家的政治、军事、民生、文化、监察等方面。

除此之外,还设有科举制度,让人们通过考试评定功底,得到升迁机会。

这种制度在当时极为先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三、明朝的疆域扩张明朝在对外政策上,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不断扩张疆土,如镇守边境的万历皇帝通过屈辱性的朝贡外交方式,展示了对国际地位的一定追求,也开启了那个时期的近代外交。

四、明朝的文化发展明朝在文化方面也非常繁荣,诗词歌赋、戏曲、绘画、雕塑、景观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

瓷器的生产、木版年画与雕版印刷术的开创则开创了中国艺术的黄金时代。

五、明朝的社会生活明朝的社会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以晚明为中心的500年时期形成了中国人的三大嗜好--游览山水、品茶、烟草,如明朝的司礼监马继承的《太和正音谱》对中后期音乐制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六、明朝的衰落明朝在其后期渐渐的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由于官僚阶层堕落、统治政策失误、社会经济危机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攻陷北京,终结了明朝的统治。

其间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

七、结语明朝是一个非常有特点和有意义的历史时期,在该时期的政治制度、疆域扩展、文化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留下了许多独特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简单介绍了七年级下册明朝历史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对明朝的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明朝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明朝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明朝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明朝的建立与洪武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相对强大的王朝。

明朝的建立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带领下完成的。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是一名出身贫苦的农民,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当时的元朝政权,建立了明朝,自己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并将都城定在南京。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包括削藩息兵、设立行省、整顿官制、推行农田水利和积极发展生产等。

洪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效地改善了民生状况,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和边防建设。

二、明朝的社会政治制度明朝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实行了一系列相对封建的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是指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存在领地关系,地主对农民有相对的支配权。

在明朝时期,政治上实行集权制,皇帝权力至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明朝的官制是采用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弟有机会进入官僚阶层,成为朝廷官员。

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但也导致了官员层层推卸责任、欺压百姓的现象。

另外,明朝时期还实行了户口制度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对于农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束缚,也带来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三、明朝的军事战争明朝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着内外重重的困难,不仅需要巩固国内的统一,还需要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做斗争,以维护国家的安全。

明朝历史上发生的较为著名的战争有崖山海战、国门战役、捉虏渡、土木围城等。

其中,崖山海战是明朝与倭寇之间的战争,明朝与倭寇有着长期的矛盾,最终在崖山战役中明朝取得了胜利。

而国门战役则是明朝与北方胡人的战争,明朝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较为重要的胜利。

这些战争都体现了明朝在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展示了明朝的军事实力和军事策略。

四、明朝的文化与科技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在文化和科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知识点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知识点复习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知识点复习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知识点复习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政治上: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三司,将中书省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司法上,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

3.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的利弊得失: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正农夫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统治埋下危机。

4.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造成的危害:明朝改革科举考试,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同时许多读书人埋头苦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出。

来的“人才”多是严守规矩和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不利于选贤任能。

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明朝知识点

明朝知识点

明1、“三司”是指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掌一省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掌地方军政)。

作为皇帝“喉舌之司”的是通政使司(长官通政使,管奏章出纳和封驳)。

裁撤中书省后,相权分归六部。

明成祖时正式有“内阁”之称。

“票拟”:宣宗时让内阁和个别部的尚书对中外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于疏面进上。

英宗即位年幼,内阁票拟制度化。

号称“代天子巡狩”的官职监察御史(属于都察院)。

负责稽查各部的制度六科给事中制。

仅管理军籍和军政的机构五军都督府。

明军在编制上采取了卫所制度。

“京军三大营”是指“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皇帝亲军系统主要有金吾诸卫、羽林诸卫、府军诸卫、锦衣卫。

明太祖时期的法律《大明律》、《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

乡试(考点在省会,过关者为举人)、会试(考点在京师)、廷试(殿试,过关者为进士)。

一甲赐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文章的格式规定为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胡蓝之狱”中“胡”指胡惟庸,“蓝”指蓝玉。

燕王夺取帝位的事件靖难之役。

明成祖把都城迁到了北京。

轮班是指地方工匠轮流到京师服役。

住坐(永乐时产生)是指从民间征集,在京师居住,隶属于工部,主要替皇族生产。

“屯田子粒”“屯粮”是指军士屯田以分计,按分纳税。

“开中”商屯:政府允许商人运粮到指定地点用米换取盐引,凭盐引到两淮转运盐使司所属盐场领取盐,再到指定地点贩卖。

商人为节省运费,于纳仓附近就地开荒种粮,输纳开中。

2、明初田赋分夏秋两次缴纳。

夏交米麦,称“夏税”;秋交米,称“秋粮”。

纳粮的称为“本色”;折成银、钞、绢、布、棉等缴纳的称为“折色”。

3、粮长制:太祖时,大体上以每收粮万石为一区,挑选纳粮多的地主充任粮长,负责一区的税粮征收,并督运到京。

4、黄册(赋役黄册)是户口总册,鳏寡孤独者附在册后,不派徭役,称为畸零户。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明代文学史知识点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明代文学史知识点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明代文学史知识点明代文学史是指明朝(1368年-1644年)时期的文学发展史。

明代文学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趋势和风格,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下面就明代文学史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文学思潮的转变1. 明代初期文学思潮的转变:明初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平实真实的风格,以“家庭民情”为主要题材,强调人民生活的真实性。

明代初期文学作品以小说《西游记》、戏剧《汉宫秋》等为代表。

2. 明代中期文学思潮的转变:明中叶以后,文学思潮逐渐从以民间为主转向以社会为主。

明中叶以来的文学作品以明清小说、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如《红楼梦》、《西厢记》等。

3. 明代晚期文学思潮的转变:明晚期文学思潮转向追求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注重对人性的深入探索。

明晚期的代表作有戏曲《长生殿》、《桃花扇》等。

二、明代戏曲的发展1. 明代传统戏曲的发展:明代戏曲逐渐形成了五种流派,即元曲、南曲、北曲、西曲和杂剧。

明初的戏曲以元曲和南曲为主,元曲以元朝戏曲为基础,南曲以南方的音乐风格为主。

2. 明代杂剧的发展:明代杂剧是一种综合性戏曲形式,吸收了元曲、南曲、西曲等戏曲元素。

杂剧以剧情丰富、角色多样、音乐丰富多样、表演技巧精湛为特点,代表作有《汉宫秋》、《虬髯公》等。

3. 明代戏曲的改革创新:明代戏曲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创新,如增加了音乐元素、增强了舞蹈演出的实力、注重剧本的创新等。

三、明代小说的发展1. 明代传统小说的发展:明代小说以神魔小说和志怪小说为主要创作方向。

其中,神魔小说以《西游记》、《水浒传》等为代表,志怪小说以《聊斋志异》为代表,这些作品在后世文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2. 明清小说的发展:明代晚期至清初,明清小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突破。

《红楼梦》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四、明代散文的发展1. 明初散文的发展:明初散文以杂剧、小说等戏曲形式为主要创作方向。

《明史》必考知识点梳理

《明史》必考知识点梳理

《明史》必考知识点梳理
1. 明朝建立和发展
-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其统治时间为1368年至1644年。

- 明朝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亚洲和世界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的繁荣和创新。

2. 明朝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 明朝的政治体制实行封建制、官僚制和科举制。

- 明朝的社会结构分为五个等级:士农工商和兵。

3. 明朝的经济和文化
- 明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手工业和商业。

- 明朝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和综合性,其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4. 明朝对外交往
- 明朝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其与西方及周边国家的关系都有所发展和变化。

- 明朝时期官方的对外外交有海禁政策和三官殿贸易等条约和制度。

5. 明朝的内忧外患
- 明朝的内忧表现为社会阶层矛盾、经济危机、民生困苦等方面。

- 明朝的外患主要来自于边疆民族的侵扰和海外势力的挑战。

以上是《明史》必考知识点的梳理,学习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明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知识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朝,其时期自1368年至1644年,共存在276年之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其文化、经济、政治、科学等领域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成就。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知识点。

一、建立明朝的建立始于1368年。

在这一年,朱元璋于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明朝。

此时,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而朱元璋则凭借其出色的才能以及领袖魅力,带领起义军成功推翻元朝的统治。

二、统治自1368年至1627年间,明朝共由16位皇帝统治。

明朝的统治采用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即朝廷掌控着各个省份以及地方政权,同时设立了东厂、西厂等专门负责监控百姓的机构,这种统治方式使得明朝的政治稳定且有序。

三、疆界明朝在历史上的疆界地图非常庞大,包括了中国大陆、蒙古、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区。

而明朝所辖的领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稳定,这也为明朝的繁盛和富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科技明朝时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

明朝的科技成就以其造船、火药、纸张、印刷等领域为代表。

明朝时期,开创了南京盐场、工部钞关等制度,加快和促进了沿海经济、矿区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

五、经济明代的经济相当繁荣,主要以农业为主导,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明朝時期,農業逐漸由自然灌溉轉向簾牆灌溉與土地輪作,實行了农田水利、土地制度的改良。

同時,官营和民营的交通运输业逐年增加,从而促进了商品的交换和各地的经济协调发展。

六、文化明朝文化以文学、历史学、美术等领域为代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代的文学创作主要以楹联、对联、诗歌、散文等为主。

而在美术领域,明朝时期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格外受人喜爱。

综上所述,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之一,它的文化和经济成就对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影响。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于明朝的了解和认识。

明朝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明朝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明朝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明朝的建立和初期1.建立:明朝是在明太祖朱元璋领导下建立的,1368年他推翻了元朝政权,建立了明朝。

2.政治体制:明朝初期采取了军阀政治,将赏戚制度推广到各地,这是明朝初期政治体制的一个特点。

3.改革:明太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废除丞相之职,设立东厂、西厂等。

4.南京迁都:明朝建立初期,将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也是明朝初期重要的事件之一。

5.对外扩展:明太祖进行了对外战争,扩张领土,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

二、内忧外患和朱棣改元明成祖时期1.内乱:朱棣在明成祖时期发生了内乱,如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并采取了一系列斩尽杀绝的手段,击败了反对势力。

2.改元:朱棣改元明成祖,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改革。

3.对外战争:明成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扩大了国土,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

4.振兴经济:明成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植棉花、推广种植农作物,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5.修改行政管理制度:明成祖进行了一系列行政改革,如对官制的改革,建立了秦镇制等。

三、明朝中期和朱厚熜时期1.政治:明朝中期政治体制比较稳定,朱厚熜实施了一系列对外扩张政策。

2.改元:朱厚熜改元明英宗,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军事改革。

3.对外战争:在朱厚熜时期,明朝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扩大了国土,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

4.经济发展:明英宗时期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改革,如加强国家的财政管理,振兴国家经济。

5.文化:明英宗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繁荣期,如文学、绘画、舞蹈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四、明朝晚期和朱厚照时期1.政治:明朝晚期政治比较混乱,朱厚照实施了一系列对外扩张政策。

2.改元:朱厚照改元明孝宗,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军事改革。

3.对外战争:在朱厚照时期,明朝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扩大了国土,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

4.经济发展:明孝宗时期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改革,如加强国家的财政管理,振兴国家经济。

七年级下册明朝部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明朝部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明朝部分知识点总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时代之一,拥有辉煌的文化、军事和政治成就。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七年级下册明朝部分的知识点。

一、明朝的建立1. 朱元璋的起义和太祖时期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今江西省的农村家庭。

后来,他在金壇起义,反抗元朝的统治。

1368年,他击败元朝军队,建立了明朝,称皇帝,年号洪武。

在太祖时期,朝廷实行了官方农业、科举制度和中央集权等政策。

2. 永乐帝时期在永乐帝时期,朝廷实行了三大政策:海禁、矿产开发以及科技发展。

明朝的航海事业也由此迎来了鼎盛时期。

二、明朝的社会、文化和科技成就1. 社会明朝的社会分为三类人:士人、农民和工匠。

他们之间有不同的地位和待遇,但同样都受到了明朝统治者的关注和保护。

2. 文化明朝的文化成就非常显著,如小说《西游记》、《红楼梦》;诗人杨慎、唐寅、文征明的诗歌作品;画家徐悲鸿、吴昌硕、顾恺之的作品等。

3. 科技明朝的科技成就包括炮、地动仪、天文仪器、农具等。

这些科学发明、技术领先于当时的欧洲。

三、明朝的外交政策明朝的外交政策主要包括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使两国之间的贸易增加、派使臣走访异国等。

其中,明朝的与荷兰的合同和《天花粉秘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政治制度强调官员的职责和送官制度。

朝廷通过官场制度来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太监是特殊的官员,他们具有很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但在明朝后期,他们的官权逐渐被削弱。

五、明朝的灭亡和评价明朝的灭亡主要原因归结为内忧外患和腐败。

而历史上对明朝的评价则有高和低两个不同的看法,具体取决于不同的人对历史的理解和立场。

总之,明朝的辉煌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些遗产,继承和发扬明朝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七年级下册明朝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明朝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明朝知识点总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明朝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是七年级下册明朝知识点的总结。

一、明朝建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它是由朱元璋所创建的。

朱元璋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他出身贫寒,是一个贫穷的农民。

他在 1381年率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后来,他在经过多年的打拼之后,于 1368年正式定都南京,建立了明朝政权。

明朝的建立不仅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后期的开始,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明朝的政治明朝政治的特点是君主专制,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

在明朝,皇帝是绝对的君主,有着超然的权力。

官僚制度是按照官员的级别和职责划分,以监察和管理国家为重点来组织官员的体系。

科举制度是明朝一个独特的制度,它是根据科举考试的结果来选拔人才,并用于选拔官员。

这个制度为社会上升提供了好的途径,有助于改变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促进社会进步。

三、明朝的经济明朝的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也比较繁荣,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的出租和税收。

明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明朝时期,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成为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四、明朝的文化明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辉煌时期。

这个时期成就颇多,包括有大批的文学、艺术、建筑、科学、军事等领域的伟大成就。

在宗教方面,明朝时期的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也都蓬勃发展。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和思想在这个时期的演进和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

五、明朝的外交与战争明朝时期在国际政治和外交方面也有很多特点和成就。

随着《永乐大典》的完成,明朝的文化也向外扩散。

在对外关系方面,明朝与列强国家均保持了很好的关系,并通过对外贸易的途径,在经济方面和文化方面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广泛交流;而通过与蒙古、台湾、女真、越南等地的战争,明朝也逐渐成为强大的国家。

明朝时期知识点总结

明朝时期知识点总结

明朝时期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制度1.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明朝,自称“洪武”,并迁都至南京。

2. 政治体制明朝的政治体制以皇权至高、严格的官僚制度为特征。

朱元璋实行“一条鞭法”,确定官员的俸禄等级与品级,打破了世袭制,提倡科举制。

3. 科举制度明朝实行了一套完整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优秀人才,使得社会阶层得到了相对的流动。

科举制度对于明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 重农抑商政策明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农业至上,限制商人财富的积累。

同时还实行了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5. 征课制度明朝实行了征课制度,以保障国家财政的收入,这也使得农民的负担变得沉重,引发了不少民变和农民起义。

二、经济文化1. 农业明朝时期自然灾害较少,农业飞速发展。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了屯田制,使得南方的荒地得到充分利用。

后期加强了对水利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2. 商业在明朝早期,“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商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城市也得到了较大的繁荣。

3. 文化明朝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时期,文学、绘画等艺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明朝的文学以戏曲、小说为代表,艺术也充满了生动和活泼的特色。

4. 科技明朝时期科技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朱元璋下令修订了《武经总要》,重视火器的发展。

在农田水利、纺织、造纸、印刷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外交政策1. 对外战争明朝前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扩张,先后与元朝、北元、琉球等进行了战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但到了后期,明朝的对外战争渐渐陷入了被动局面。

2. 对外贸易明朝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明朝对外贸易主要以东南亚国家和中亚、中东、非洲等国家为主,贸易的规模颇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社会制度1. 奴婢制度明朝时期社会上存在着奴婢制度,大地主家庭和寺庙对奴婢的剥削依然存在。

2. 农民起义明朝时期由于税收压力、天灾等原因,引发了许多农民起义。

七年级下明朝知识点

七年级下明朝知识点

七年级下明朝知识点明朝,也称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它拥有了独特的文化、政治和军事传统,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深远。

下面我们将详细了解七年级下明朝知识点。

一、明朝的建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领导的封建王朝,明朝的政权是由朱元璋建立的。

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家庭,但他非常聪明、机智,并擅长军事。

后来,在他的领导下,人民军队推翻了辽、金和元朝,最终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明朝。

二、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政治制度相对于过去的统治制度非常富有特色。

它采用了封建王朝的制度,实行“皇帝至上”的原则。

朝廷设有六部,负责管理国事。

官员的选拔考试称为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先例。

此外,明朝还实行了农民起义后期建立的土地政策,解放了民间贫苦农民,提高了社会生活水平。

三、明朝的文化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朝代之一,它创造了大量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成就。

其中著名的艺术品有瓷器、绘画和书法。

大明和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文化发达、艺术成就显著的时期。

四、明朝的军事明朝时期,它拥有了庞大的军队,其中的步兵和骑兵都是非常精锐的。

明朝的武器也相对较先进,例如神机火器和长城。

这让明朝能够顽强地保卫国家,抵御来自外族的入侵。

五、明朝的国际关系明朝的国际关系发展迅速,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此外,明朝还进行贸易,派遣使节赴欧洲和非洲等地。

其中,著名的七下西洋中派遣的郑和船队是中国古代对外海上贸易的象征之一。

六、明朝的衰落明朝在数百年后迎来了自己的衰落和崩溃。

朝廷内部腐败,统治者的无能与无节制,加倍了来自外来势力的冲击,致使明朝最终崩溃。

清朝中兴时期,继承了明朝的文化遗产和政治传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明朝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上这个独特而重要的朝代。

明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明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第八编明代文学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一,明代文学的大致分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作为元代文学的余波和明代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以看作是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嘉靖以后,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近古的新时代。

二,城市文化形态形成的因素:1)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2)市民队伍扩大、复杂化,以及由之而来的新的读者群的壮大3)审美趣味的变化雅文学和俗文学的融合和双向流动4)出版、书肆等硬条件的成熟三,王学左派的兴起1)随着朱元璋、朱棣这样铁腕人物的消失,政治高压政策难以为继2)禅宗思想的影响3)时代的呼唤,新的市民阶层对代言人的需求四,王学左派对文学的影响:1)对情、欲的肯定成为潮流2)冲破僵化的思维,在创作中强化主体意识3)冲破旧有藩篱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同时,其非理性、非道德的倾向也给文学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俗文学的发展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词海》)。

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变迁包括:A、小说创作状况的历史演变B、小说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六个阶段一、酝酿阶段(先秦、汉代)(一)创作:没有现代意义的小说创作1、神话、传说、寓言:生动的故事性——丰富的形象——浪漫主义——讽刺性——对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的艺术积累与素材。

2、史传文学:《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等。

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A、叙事艺术(战争描写、政治斗争等);B、描写艺术(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环境);C、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记传体)——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环境烘托、性格对比等;2、杂记、笔记:《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言短篇小说的先导。

(二)观念:1、先秦时期没有文体意义小说观念,所谓小说是指肤浅琐屑的言论:《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与大达亦远矣。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所有知识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存在着整整276年,从1368年到1644年,期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同学们需要学习并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一一为大家列举。

一、明朝建立和朱洪武的贡献明朝的建立是在1368年,而朱洪武是它的开国皇帝,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比如他成立了保甲制度、颁布了新法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官僚集团的权力、鼓励农桑、增加了军队的战斗力等等。

这些都有助于明朝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二、明朝中期的繁荣和开放明朝中期是它的繁荣和开放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例如:1.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设,使得明朝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更加顺畅,中外货品大量流通。

2.文化方面,明英宗时期的文化政策“重文轻武”,为明代文化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朝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化巨匠,如唐伯虎、文征明等人。

3.科学技术的进步,明朝科技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和进展。

明代以青铜铸造的“太和钟”和“华表”,至今仍在很好地保管着。

此外,明代还出现了传世名著《四库全书》。

三、明朝末期的动乱和瓦解明朝末期的动乱时期时间较为漫长,主要因为明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如腐败现象严重、贪官污吏横行、农民起义频繁、外族侵扰等。

这些问题的集中爆发,导致了明朝的瓦解。

最终,1644年党项族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四、明朝的文化贡献明朝在文化领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诸多方面,例如:1.文学:明朝文学豪放自由、清新婉约,其中既有以散曲为主的宋辽元文风格,又有乐府词曲、白话诗歌等新文学形式。

2.艺术:明朝的艺术品种独特多样,除传统的绘画、书法、篆刻外,还创造了播磨窑、青花瓷等独特的工笔花鸟画和陶瓷技艺。

3.建筑:明代建筑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达到了高峰,如万里长城、明十三陵等,人们至今仍为它们的宏伟气势所折服。

以上便是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所有知识点的总结。

明清所有历史知识点

明清所有历史知识点

明清所有历史知识点明朝(1368年-1644年):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革除腐败、重振农业、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明朝的基础。

2.户口调查与土地整顿:明朝开展了大规模的户口调查和土地整顿,以确保赋税的合理征收和土地的合理分配。

3.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土木堡事件后,朱棣(后来的明成祖)在父亲朱棣被权臣将军韩雍软禁的情况下发动的政变,最终夺取了皇位。

4.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对外扩张,修建了明朝的宏伟建筑明孝陵和紫禁城。

5.正统之治:明宪宗朱见深(明英宗的孙子)在位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农田水利工程。

6.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是明朝的杰出统治者之一,他积极地推行文化教育的,并将国家重心放在了农田水利和军队上。

7.明末农民起义:明末时期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包括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和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等。

清朝(1644年-1912年):1.李自成的入京: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顺政权。

不久后,清军入侵,李自成被迫逃离。

2.顺治帝:顺治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加强了清朝的统治和巩固了辽东地区。

3.康熙帝:康熙帝是清朝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他推行了多项政治、军事和经济,使得清朝达到了顶峰时期。

4.乾隆帝:乾隆帝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他的统治被认为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极大发展。

5.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由洪秀全领导,持续了十多年。

6.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冲突,其导火索是英国贩卖鸦片,导致中国内地出现广泛的吸毒问题。

7.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遭受了沉重的外国压迫。

8.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清朝末年推行的一系列,旨在振兴中国,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古代文学明代笔记

古代文学明代笔记

明代文学概括●商业经济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形成明中叶,工商势力活跃,市民阶层迅速扩大,新的读者形成。

作品内容市民化,艺术趣味世俗化,文学商品化。

●王学兴起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王阳明等发展宋代陆九渊的“心学”。

心学与禅宗结合,促进了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人生、自我,为明代掀起了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创造了一种气氛。

☐李贽“童心说”☐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临川派“至情论”(汤显祖)☐《金瓶梅》、三言二拍☐张扬个性对人欲的肯定☐提高小说、戏曲地位●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冯梦龙认为小说《论语》《孝经》的感染力“捷且深”●小说勃兴☐长篇章回体小说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为标志☐短篇“三言”“二拍”●戏曲兴盛☐嘉靖后,“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问世☐“四大声腔”的昆腔、弋阳腔火爆汤显祖《牡丹亭》,徐渭《四声猿》标志明代戏曲最高水平●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争论。

不同文学群体形成(拟古vs反拟古)明代文学争论特点变革意识强,但往往矫枉过正文学论争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起来。

✧讲史《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元末明初出现一批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水浒传》✧明中叶后,章回体小说发展更成熟《西游记》《金瓶梅》P.S:1.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产生和宋元的讲史在内容形式都有直接传承。

2.从作品内容来看,后期长篇小说涉及生活各方面,现实感强;从格调看,趋势是由俗而雅。

《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湖海散人)(历史演义)●主要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西晋之后的文人著作、民间传说。

●过程:元,《全相三国志平话》基本构成《三国演义》框架;宋元时期戏曲艺术发展三国故事以舞台形式传播;元末明初,罗贯中在正史及文人记载、民间故事传说基础上加以创造。

古代文学之明代文学笔记

古代文学之明代文学笔记

第一节汤显祖生平思想和创作•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自署清远道人,晚号茧翁,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

•一、生平•(一)从出生到二十一岁,故乡完成学业。

两位老师:徐良傅、罗汝芳•(二)二十一岁至三十四岁,步入科举之道。

与张居正的矛盾•(三)三十五岁至四十九岁,正式踏上仕途。

《论辅臣科臣疏》•(四)五十二岁至六十七岁,隐居乡居岁月。

•二、汤显祖思想1.在哲学上,师承泰州学派的罗汝芳,又与李贽和佛学大师达观禅师交往密切,形成了反对程朱理学、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

2.在政治上,显祖反对专政统治,关心民生疾苦,主张宽简仁厚。

3.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把情与理放在对立地位上而尊情抑理。

•汤显祖至情论,内容有三:①世界是有情世界, 人生是有情人生。

②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

③¡°至情¡±的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

•三、汤显祖作品传奇五种:《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这五种中,《紫钗记》是《紫箫记》的改编本。

后四种合称为“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

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以及《玉茗堂文集》。

•传奇作品《紫箫记》和《紫钗记》《紫钗记》是《紫箫记》的改编本,二者都是叙述李益和霍小玉的悲欢离合故事,而前者意义更为深刻。

《紫箫记》是汤显祖的第一部传奇作品,剧本取材于唐人小说蒋防的《霍小玉传》。

《紫钗记》是《紫箫记》的改编,作者《紫钗记题词》他说:“《记》初名《紫箫》,实未成。

……南都多暇。

更为删润,讫,名《紫钗》。

”——汤显祖《紫钗记题词》王思任对《玉茗堂四梦》曾经各以一个字概括,他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明代戏剧家的杰出代表是汤显祖,他思想上师承泰州学派,并受到李贽与佛学大师达观的深刻影响,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其文艺思想与当时崇尚个性解放的思潮是一致的。

他认为“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主张“以情格理”的“情至”观,强调“性无善无恶,情有之”。

2.《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汤显祖戏剧创作的代表作,成为明代戏曲最杰出的代表。

明代沈德符《顾曲杂言》称:“《牡丹亭梦》一出,家传呼送,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以及《法苑珠林》李仲文、冯孝将儿女事,搜神记》、《列异传》谈生事。

3.临川四梦:汤显祖的《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以及《牡丹亭》,都有梦境的描写,故称《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4.《紫钗记》是根据作者早年写作的《紫箫记》改编而成,约写于万历十五年。

《紫箫记》取材于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

5.《邯郸记》和《南柯记》是汤显祖晚年写作的传奇。

《南柯记》取材于唐人小说《南柯太守传》。

《邯郸记》以唐沈既济《枕中记》为依据,但也吸取了元马致远《黄粱梦》杂剧的某些情节。

王骥德评此二剧“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两出剧标志着汤显祖在创作上从爱情题材扩大到社会政治题材。

从“以梦写爱情”到“以梦写政治”,这是作者在戏剧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唐代的《大唐西域记》,记录了玄奘取经的故事,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见于文字的最早雏形。

取经故事的基本定型是在元代,已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形象。

7.《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西游记》最早的完整刻本是万历二十年世德堂本。

《西游记》可分三部分:前七回写孙悟空的来历;第八回到第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和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到结束写取经的全过程及东返成正果。

8.明嘉靖至崇祯间,白话小说就题材而言可以分为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等类别,《金瓶梅》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

9.《金瓶梅》如实地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标志着中国长篇白话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10.《金瓶梅》现存最早的版本为万历四十五年“东吴弄珠客”序的《金瓶梅词话》,清康熙间又有张竹坡评点的《第一奇书金瓶梅》。

11.《金瓶梅》是从《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推演而成的,表面上所叙的内容是北宋末年的事,实际上却是明中叶以后社会生活的写照。

12.《金瓶梅》以后有影响的同类作品有《玉娇丽》。

13.神魔小说在《西游记》之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仿《西游记》的,如《四游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吴元泰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余象斗编;《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传》,即《北游记》余象斗编;《西游记传》,杨志和编)、《西游补》(董说著)、《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著);二是别叙故事讲神魔之争的,如《封神演义》(许仲琳著)。

14.历史演义小说中较著名的是冯梦龙的《新列国志》,这部作品是除《三国演义》外流传最广的通俗历史演义小说。

清代蔡元放又将《新列国志》修订润色,并加上评语,改名为《东周列国志》于乾隆年间刊行,其他如写明代的《英烈传》、《承运传》、《于少保萃忠全传》、《梼杌闲评》等。

15.英雄传奇小说中代表作是《北宋志传》,公案小说有《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和《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等。

16.中国的白话小说是由说话衍变而来的,据宋人笔记《都城纪胜》、《梦梁录》记载,当时说话伎艺分为讲史、小说、讲经、合声四科。

讲史话本成为我国长篇白话小说的先驱,小说话本则成为白话短篇小说的远祖。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将明后期专门的白话短篇小说作家的作品称为“拟话本”。

17.话本在宋元至明代时期,都是以单篇的形式流传的,明嘉靖年间洪●(木加便)编刊的《六十家小说》,即《清平山堂话本》,成为最早的话本专集。

原书分为六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

每集分上下两卷,每卷五篇,共六十篇,现存二十七篇。

《京本通俗小说》是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

18.明后期拟话本小说最著名的集子是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

此外,有凌濛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

19.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墨憨子。

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被合称为“吴下三冯”。

他对李贽推崇备至,奉为“蓍蔡”。

在审美理想上,他主张“情真”,作品内容要“理真”。

20.冯梦龙在文学上的成就,以“三言”的编著最为世人称誉,代表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三言”中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刊于天启四年,《醒世恒言》刊于天启七年,每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

21.“三言”中反映社会现实的有《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灌园叟晚逢仙女》、《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滕大尹鬼断家私》、《汪大尹火焚宝莲寺》;爱情家庭方面的作品有《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人伦道德的作品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市民生活及商业活动,如《施润泽滩阙遇友》、《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22.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又名凌波,别号即空观主人,他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是在冯梦龙“三言”的影响下产生的。

“二拍”共收七十八篇作品,大多是凌濛初据“古今来杂碎事”创作而成的。

23.“二拍”中嘲讽程学理学的有《硬勘案大儒争闲气》,描写商人活动的有《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描写社会生活的有《青楼市探人踪》、《迟取卷毛烈赖原线》、《宣徽院仕女秋千会》、《进香客莽看金刚经》、《赵司户千里遗言》。

24.在“三言”、“二拍”之后,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高潮,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陆人龙的《型世言》,此外,还有席浪仙的《石点头》,古狂生的《醉醒石》,周清原的《西湖二集》等。

明末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中的选取四十篇故事,编成一部《今古奇观》小说选集。

25.“后七子”是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的并称,而以李、王为首。

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复古主义主张,相互标榜,在当时文坛上影响极大。

26.李攀龙,号沧溟,是后七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论诗文强调“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他的诗文以模拟为能事,诗歌长于近体,少数忧时和抒怀的作品有真情实感。

27.王世贞,号弇州山人,他對戲曲多有精辟之見,後人將其議論輯為《曲藻》,著名傳奇《鳴鳯記》,一說為他所作。

28.谢榛,著有《四溟集》,他是后七子初期的代表人物,最早提出论诗的主张。

他在理论上认为“文随世变”、“有意于古,而终非古也”。

他擅长近体,五律尤见功力。

他曾言:“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

29.宗臣,在后七子中,散文成就较高,代表作《报刘一丈书》。

30.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31.王慎中,号遵岩居士,散文代表作《游清源山记》、《海上平寇记》、《金溪游记》。

32.唐顺之,著有《荆川先生文集》,提出师法唐宋而要“文从字顺”的主张,又要求诗文写作应“直据胸臆,信笔写出,”师法前人而“卒归于自为其言。

”散文代表作《竹溪记》、《信陵君救赵论》、《西峪堂草堂记》,《明史》评其文章“洸洋纡折,有大家风”。

33.茅坤,别号鹿门,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34.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是唐宋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通俗畅达,如抒情散文《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反映社会现实的《备寇事略》、《书张贞女死事》、《壬戌纪行》、《送县大夫杨侯序》。

35.李贽,号卓吾,他提倡“童心”(真心),他反对复古,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有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并大力提倡通俗文学,评点过《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琵琶记》等。

李贽的文学思想,集中代表了明后期社会发展对文学的要求和文学发展本身的要求,事实上成为明后期新的文学思潮的纲领,整整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和创作。

36.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著有《袁中郎全集》;袁宗道,字伯修,著有《白苏斋集》;袁中道,字小修,著有《珂雪斋集》。

37.公安派:由于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世称为“公安派”。

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主将。

在思想上,公安派受到李贽的影响,在文学理论上更是如此。

他们认为文学应与时俱进,更激烈地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性灵说”即,“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把文学创作看作是性灵的表现。

“性灵说”有利地批判了复古主义的文学理论,强调“性灵”,注意到作家的个性,具有反对假道学的意义,这与李贽的“童心”是相通的。

公安派的文学成就主要是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突出表现了他们的创作主张,独抒性灵,随意书写,清新洁净,是具有革新意义和个性的作品,对明以后的散文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直到本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学运动,还隐约可见公安派的影响。

美中不足的是,公安派的作家过于偏重抒发个人情趣,未能做到广泛描写社会生活。

袁宏道的散文是公安派的文学成就的代表,代表作《满井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观第五泄记》等,他的传记文最著名的是《徐文长传》。

38.竟陵派:由于这一文学流派的两个代表人物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北竟陵人,故称之为“竟陵派”。

他们也反对拟古,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在诗文中开眼界,与公安派的“性灵”有明显不同。

他们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

39.明中期散曲代表作家有陈铎、王磐等。

陈铎,号秋碧,教坊子弟称之为“乐王”。

有《滑稽余韵》、《月香亭稿》、《秋碧轩稿》;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有《王西楼乐府》散曲代表作《朝天子·咏喇叭》。

40.明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冯惟敏,号海浮山人,有《海浮山堂词稿》他继承了元代豪放派曲家的传统。

代表作归田小令《玉江引·农家苦》、《胡十八·刈麦有感》、《玉芙蓉·喜雨》等;薛论道,字谈道,别号莲溪居士,著有散曲集《林石逸兴》代表作《黄莺儿·塞上重阳》;朱载堉,号句曲山人,并自称“狂生”,他专心研究乐律和历学,写成《乐律全书》,完成七音的学说。

散曲代表作《山坡羊·钱是好汉》、《山坡羊·十不足》、《黄莺儿·骂钱》;薛绍莘,号峰柳浪仙,著有散曲集《花影集》,代表作《琐南枝·佞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