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导学案答案版

合集下载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篇一:《短歌行》导学案】:《短歌行》课时安排:2第一课时【课前学习】(一)字词积累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譬()如子衿()呦呦()鹿鸣阡陌()何时可掇()绕树三匝()对酒当()歌();去日()苦多;但()为君故;枉()用相存();契()阔谈宴();高;周公吐哺()(二)了解必要文学常识(1)“歌行体”:①定义:“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②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尝试学习】1、请默写《观沧海》2、请默写《龟虽寿》【课堂学习】第一课时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

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

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看待诗人的“忧”。

短歌行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短歌行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7.1 短歌行导学案重难点:一、文学知识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二、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作时期各说不一,归之有两种说法:一是赤壁之战之前。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

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

酒酣,操取槊(长矛)立于船头,慷慨而歌。

二是赤壁之战之后。

第一种说法以章回小说为据,不可靠。

第二种说法也无史政。

所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尚无定论。

三、作者介绍曹操(155~220),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

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作品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

四、文言知识1.词语释义几何:多少。

掇:拾取,摘取。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篇一:《短歌行》导学案】:《短歌行》课时安排:2第一课时【课前学习】(一)字词积累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譬()如子衿()呦呦()鹿鸣阡陌()何时可掇()绕树三匝()对酒当()歌();去日()苦多;但()为君故;枉()用相存();契()阔谈宴();高;周公吐哺()(二)了解必要文学常识(1)“歌行体”:①定义:“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②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尝试学习】1、请默写《观沧海》2、请默写《龟虽寿》【课堂学习】第一课时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

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

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看待诗人的“忧”。

《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导学案(含答案)

《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导学案(含答案)

《短歌行》《归园田居》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比兴、化用、白描等手法与熟知质朴刚健、平淡舒缓的诗风。

2.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因声求气——结合注解、找诗眼、抓意象/事件——置身诗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解读诗歌的感情,理解与体会不同诗人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比兴、化用、白描等手法与熟知质朴刚健、平淡舒缓的诗风。

2.解读诗歌的感情,理解与体会不同诗人的人生追求。

难点:1.理解不同的诗歌风格2.理解不同诗人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二、学习任务1.课前预习任务(1)借助课文注解,预习两首诗歌,疏通诗歌大意。

(2)给诗歌划分节奏,找出韵脚,在早晚读时朗读。

2.课中学习任务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二:置身诗境,以意逆志诵读诗歌时,我们感受到了曹诗的“忧”与陶诗的“悠”,那你是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这种情感的?诗人又是为何产生这种情感?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诗歌感情(原诗)为何忧?为何悠?(原诗)概括短歌行归园田居学习任务三:文本细读,艺术鉴赏曹诗所抒发之情为忧但整首诗却显质朴刚健,陶诗所抒之情悠然就显平缓舒淡,为何两首诗歌显示出如此大的风格差异?请小组讨论,完成下列的表格。

角度曹诗陶诗音韵,节奏感情意象、事件艺术技巧第二课时任务五:牛刀小试,学以致用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1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C .《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

短歌行导学案答案版

短歌行导学案答案版

《短歌行》导学案曹操[学习目标]1. 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 体会诗中比喻,用典等表现手法的艺术作用。

3. 把握诗中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学习作者慷慨高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1.重点:从文中理出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把握诗人情感基调。

2.难点:分析本文用典的手法及其作用。

一、了解感知1.知人论世—作家简介曹操,字孟德,东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建安时期文坛领袖诗人。

他的诗内容丰富,气魄雄伟,风格苍凉,散文则善于以质朴简约的语言直抒胸臆,文风清峻通脱,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②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譬如(pì)慷慨(kāng kǎi )契(qì)阔谈讌(yàn)掇(duō)匝(zā)呦呦(yōu yōu)子衿(jīn)周公吐哺(bǔ)3.再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几何:多少去日苦多: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慨当以慷:当以慷慨何以解忧:以何解忧青青子衿: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忧从中来:内心乌鹊南飞: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绕树三匝:三,泛指多次;匝,圈、周山不厌高:满足当歌:对着何以:用什么悠悠:长久沉吟:低声吟诵可掇:采取阡陌:田间小路苹:艾蒿枉用相存:枉,屈就存,问候契阔:久别重逢谈讌:通“宴”欢宴4.文章多次出现“忧”字,作者为何而忧?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功业未就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17.《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参考答案

17.《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参考答案

阳山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案(20180920)1.了解《短歌行》以及曹操基本知识。

2.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诗眼”和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全诗,理解《短歌行》用典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4.体悟曹操思贤若渴及统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诗眼”和感情层次;理解《短歌行》用典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学习方法】诵读、交流【学习过程】【预习案】一、生字与词语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譬.( pì)衿.(jīn )呦呦.(yōu )笙.( shēng )瑟.(sè)掇.( chu ò)阡.( qiān )匝.( zā)哺. ( bǔ ) 契.(qì)阔谈宴.(yàn )2.解释词语。

当歌:应当放声高歌几何:多少何以:用什么但为:只是因为沉吟:低声吟诵相存:问候我契阔:聚散,此指久别重逢不厌:不满足,厌通“餍”二、整体感知1.感知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2.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师生点评)(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3)四、中心思想 (4)五、读文感知 (5)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6)一、学习目标深入理解《短歌行》这首诗歌,体会曹操作为一代豪杰的豪情壮志与深沉感慨。

通过诗歌的赏析,我们能够感受到曹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人才渴求的迫切以及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学习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诗歌语言。

这些手法和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提高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通过《短歌行》的学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曹操那种胸怀壮志、积极进取的精神,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事业发展提供动力。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短歌行》是_____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_____诗。

2. 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诗句是:“_____,_____。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_____的愿望。

二、选择题1. 下列对《短歌行》中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现了诗人面对美酒,感慨人生短暂的情怀。

B.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达了贤才在选择明主时的犹豫和困惑。

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和海自喻,表达诗人胸怀的宽广。

D.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周公典故,表明诗人礼贤下士的态度。

2. 下列关于《短歌行》的表述,正确的是()A. 诗歌的主旨在于表达对人生的消极悲观态度。

B. 诗歌全篇洋溢着慷慨悲凉的情调,难以体现曹操的豪迈情怀。

C. 诗歌通过宴会的歌唱,抒发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D. 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缺乏艺术感染力。

三、简答题1. 《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诗有何深意?2. 《短歌行》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全诗译文《短歌行》全诗翻译如下: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短歌行》练习案及答案2

《短歌行》练习案及答案2

《短歌行》练习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青青子衿.(j īn ) 呦呦..鹿鸣(y āo )榆柳荫.后檐(yìn) B .鼓瑟吹笙.(sh ēn ɡ) 绕树三匝.(zh ā)暧暧.远人村(ài) C .譬.如朝露(pì)越陌.度阡(mò)羁.鸟恋旧林(j ī) D .周公吐哺.(b ǔ) 枉.用相存(w ǎng )守拙.归园田(zhuó)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枉用相存 存:问候、探望 越陌度阡 阡: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B .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 子衿:衣领C .鼓瑟吹笙 鼓:弹奏 山不厌高 厌:满足D .何时可掇 掇:拾取、摘取 沉吟至今 沉吟:沉思吟味 3.下列对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现了诗人对天下贤士的仰慕之情。

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隐约可见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村落里的炊烟。

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句诗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杜康”代指酒,表明只有酒可以排解自己的忧愁。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4)《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人才的诗句是 “ , ”。

(5)曹操在《短歌行》中说一旦四方贤才光临,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是诗句是“ , ”。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素养目标1.积累基础知识,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理清思路,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曹操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曹操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1.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了解曹操的创作风格。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一、走近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作为军事家,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作为文学家,他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

其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

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二、了解建安风骨及歌行体:1.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就被称为“建安风骨”。

这一时代的作家,以“三曹”“七子”为代表,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7.短歌行、归园田居(导学案)-【三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同步导学练

7.短歌行、归园田居(导学案)-【三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同步导学练

第三单元导学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共收录八首古诗词,汇集了从魏晋至南宋,涵盖古体诗、近体诗、豪放词、婉约词等不同体裁的作品,编者把这八首诗分为三类,我个人认为这种分类方法非常合适。

第7课选取了魏晋时期的2首诗歌,名人名篇,一首是曹操的《短歌行》,一首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编者把两人放在一课里,很显然侧重的是“生命追求”的问题:一个积极入世,求贤若渴,欲建功立业;一个避世归隐,四仕四辞,欲终老山林。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分析两首诗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生命个体的人生选择。

不同追求,是由自身的价值观决定的。

第8课选取了3首唐诗,分别是盛唐时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唐时期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这三首诗中,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恣肆汪洋、不拘一格,杜甫现实主义风格沉郁顿挫、感时伤世,白居易现实主义风格直白率真、通俗易懂。

这一课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体会诗体形式对诗人情感的影响,从而理解诗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

第9课选取了3首宋词,两首豪放词:北宋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首婉约词: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

这一课段主要对比两种词风,通过分析语言风格、意象选取、艺术手法,让学生品读语言之美,诗人人格之美,从而尊重作品反映出来的生命张力与唯美效果。

本单元紧紧围绕核心任务“人文精神”,即“生命的诗意表达”,按照朝代顺序设定了3课内容,在内容上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核心任务。

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独一无二性,能拥有如此厚重的传统文化是国人之幸。

同时被古诗词丰富而曼妙的语言所感染,由此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到此便完成了教育目标。

二、单元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通过品味涵泳,发挥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独立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时代背景,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的人生思考和人生选择。

短歌行导学案含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含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导学目标】(1)、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2)、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3、学会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三、【知识补充】“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

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的意思。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

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歌行体的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一、【自主检测】1、看课文注解,注意给生字注音:譬如朝露慨当以慷.青青子衿.呦呦鹿鸣鼓瑟吹笙.何时可掇.越陌度阡.契阔谈讌.绕树三匝.周公吐哺.2解释下列加点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时可掇.但为君故.乌鹊南飞绕树三匝.3.翻译下列诗句。

(1)去日苦多:(2)何以解忧:(3)契阔谈宴(4)越陌度阡:(5)月明星稀:(6)绕树三匝:(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8)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二、【引导鉴赏】赏析“忧思”的内涵1、在这首诗里“忧”字多次出现,上阕中“忧思难忘”中诗人“忧”的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

第三单元7《短歌行》导学案二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7《短歌行》导学案二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7《短歌行》(二)(1分钟)1.运用反复吟诵法,疏通诗句,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入手把握诗歌意象,进入诗歌意境。

2.尝试初步赏析诗歌,通过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来把握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歌主旨。

3.养成自觉珍惜时间的习惯,树立远大志向,具备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3分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他曾经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尽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尽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枭雄”之别,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一个大气磅礴、慷慨激昂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诗《短歌行》。

(6分钟)1.认识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重要的诗人。

他爱好音乐,又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因此创作了许多歌辞。

他现存的二十几首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这些乐府歌辞虽然用的是旧调、旧题,却一扫两汉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腐朽诗风,而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

其中绝大部分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的惨状,或抒写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或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宏伟抱负。

曹操又是继《诗经》以后重振四言诗的第一位诗人,他的五言诗也颇具乐府民歌的色彩,文章更是写得简约严明,不拘旧格。

鲁迅先生曾经把曹操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2.写作背景关于《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及创作背景,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通常认为这首诗歌作于赤壁之战以后,由于曹操在军事上的失利,统一事业面临严重的危机。

曹操当时53岁,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难免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招贤纳士,建功立业。

3.文学常识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和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们的诗歌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学案:短歌行+Word版含答案

学案:短歌行+Word版含答案

1.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赏析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

3.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夜阑人静,银月满地,听,是谁在对酒当歌?一腔建功立业的壮志,一片对贤才的渴慕之心,都寄托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的吟唱中。

檐后种榆柳,堂前栽桃李,把酒望南山,菊花开满园。

一代诗宗陶渊明毅然归隐田园,留下了多少感人的诗篇!两首诗歌,两种风格,两种心情,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教师用书独具)对酒当.(对)歌,人生几何..(多少)!譬如朝露,去日苦.(极、非常)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代指酒)。

请概括层意:写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

青青.子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摘取)?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枉驾)用相存.(问候、探望)。

契阔谈讌(同“宴”),心念旧恩。

请概括层意: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周、圈),何枝可依?山不厌.(满足)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天下归心。

请概括层意: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于己的抱负。

对 酒 当 歌,人 生 几 何!譬 如朝一边喝着酒,一边听着歌,人生的日子能有多少?就像那早晨的露, 去 日 苦 多。

慨 当 以 慷,露水一样短暂,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

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忧 思 难 忘 。

何 以 解 忧?搜揽人才完成统一大业的忧思难以忘怀。

用什么排解忧愁? 唯有 杜 康。

只能借助美酒。

⎣⎢⎢⎡当:也是“对”的意思。

几何:多少。

譬如:比如,好像。

去日:过去的日子。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 青 子 衿,那些有学识的贤才呀, 悠 悠 我 心 。

但 为 君 故,我一直都盼望你们到来。

《7.1 短歌行》教案、导学案和同步练习

《7.1 短歌行》教案、导学案和同步练习

《7.1 短歌行》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3.体会诗人浓烈的忧患意识。

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脑筋急转弯:三国里,谁跑得最快?——曹操。

曹操历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奸诈、残忍、狡诈、阴险的人物,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曹操他善用人才,统一了北方,在文学上他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文学风格。

是的,没有一个光辉圣洁的英雄身上没有缺点,也没有任何一个暴徒心灵没有一方净土。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短歌行》,走进曹操的内心世界,看看曹操除了奸诈之外,还有怎样令人敬佩的一面。

活动2:讲授《短歌行》教学过程一、解题《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

行是古代诗歌体裁。

分为长歌行与短歌行。

区别:是针对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

长歌是奔放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多抒发内心忧愁苦闷。

二、了解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他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他的诗歌朴实无华,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他的主要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

三、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

当时曹操已经53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四、听音频朗读,整体感知全诗1.听录音朗读,纠正字音,并把握朗读情感和节奏停顿。

整理短歌行导学案__精品含答案

整理短歌行导学案__精品含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
短歌行导学案
A4打印 / 可编辑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BCD
3、ABCD
4、D
5、B
6、A
7、A
8、ABCD
9、C 10、B
二、选择题
1 X
2 √
3 √
4 X
5 X
6 √
7 √
8 √
9 X 10 √
三、案例分析题
(一)答:
1、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症状在心理医学上叫做强迫症。

就是当事人总是身不由己地去考虑或是去作某些事情。

如果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为焦虑。

2、认知改变法,合理的信念,确立明确的目标。

结合厌恶干预方法与行为塑造法对该生进行行为干预。

(详细分析略)
(二)答:
1、不对。

班主任是一种激情与理智完美结合的职业。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如果缺乏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热爱,无论专业知识如何丰富,专业技能如何熟练,也很难成长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班主任。

而目前班主任道德情感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情感冷漠:对职业和学生的冷漠。

班主任道德情感的特点
(1)尊重感:班主任道德情感的起点
(2)公正感:班主任道德情感的基础
(3)责任感:班主任道德情感的关键
(4)幸福感:班主任道德情感的核心
2、略。

四、收获和建议
略。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第2页共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阳中学生命课堂导学提纲高一语文必修2-3 2014.11.10. 编制:熊焱黄文才
《诗三首》第二课时
《短歌行》曹操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 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 体会诗中比喻,用典等表现手法的艺术作用。

3. 把握诗中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学习作者慷慨高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从文中理出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把握诗人情感基调。

2.难点:分析本文用典的手法及其作用。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1.知人论世—作家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建安时期文坛领袖诗人。


的诗内容丰富,气魄雄伟,风格苍凉,散文则善于以质朴简约的语言直抒胸臆,文风清峻通脱,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譬如(pì)慷慨(kāng kǎi )契(qì)阔谈讌(yàn )掇(duō)匝(zā)呦呦(yōu yōu)
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4.文章多次出现“忧”字,作者为何而忧?
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功业未就
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二、深入学习
1. .运用比喻和典故,是古诗词中常用表现方法,用典就是引用、化用、改用
前人的成句或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愿望或情感。

试从文中找出这些比喻和典故,仿照示例说明其在表达作者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例:1典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情感:原是表现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期盼心情。

作用: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表达
了对贤才的渴求。

比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情感:对明月何时可摘的反问,忧虑。

作用:将贤才喻为明月,表现对贤才归来的渴望。

同时引出下文“忧从中
来”。

典故:
1.典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

情感:现
天子宴请群臣嘉宾的盛况和宾主间融洽的温情,作用此处用来说明贤才
若莱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体现作者对贤才的热切渴求。

2.典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
王之弟,素有礼贤下士之美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
天下之士。

”)情感:诗人此处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心悦诚服地归顺。

作用表现了诗
人接纳英豪的诚心,以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实现了情感由感伤到高
昂的超越。

比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将“乌鹊”比作“人才”
2.这首诗让人体味到诗人情绪的断续、起伏和变化,请结合具体诗句,理清作
者情感发展脉络,并归纳诗歌的感情基调。

1.“对酒当歌”本是高兴的筵席,诗人由乐生悲,发出人生苦短的感慨。

由喜
变忧
2.“青青子衿……鼓瑟吹笙”由人生苦短的悲叹转到对人才的渴慕上,诗人要转
变愁思,自我振作,忧暂时隐没。

3.“明明如月……不可断绝”人才不可求,又回到忧来。

“越陌度阡……心念旧
恩”对人才渴求。

4.“月明星稀……天下归心”,表现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总结: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先低落后高昂,最后由对理想和事业的不懈追求完全驱散了忧思。

风格慷慨悲凉。

板书
对酒当歌生忧忧思低落
人生短暂去日苦多
思贤成忧青衿苦心释忧
人才难求鼓瑟相迎
远道来访除忧
求贤如渴心念旧恩
士当择主奋进高昂
功业未就建功立业
吐哺相求
三、当堂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应当)对着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停止)拾取,采取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厌弃,嫌)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喂食)食物
2.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人生几何“既有人生苦短的时间上的感叹,也含有事业未成就的叹息。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的不可摘拾,比喻自己忧愁的不可断绝。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面对宴会上的文臣武将,表达对他们的尊重爱惜之
情。

D.”周公吐哺”,运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的典故,表达
自己的求贤之心。

四、迁移运用
1.基础过关
默写填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迁移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习题。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表现了作者对时光的珍视,同时鼓励青年人要努力进取,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3.能力提升
曹操的这首《短歌行》情调健康,诗中所表现的慨叹人生,既而招贤奋进的精神,能给我们鼓舞向上的力量,结合自身,谈谈对你的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