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
我国各地社区自治的模式比较与思考
我国各地社区自治的模式比较与思考作者:李文静来源:《领导之友》2011年第12期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伴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推进、居住格局的变化、流动人口的剧增、单位制的松动、社会职能的分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社区建设中社区互助、自治发展成为一个核心问题,也成为今后社区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近年来已陆续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其中最有名的有沈阳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等。
一、我国各地社区自治的代表模式(一)东北地区——沈阳模式1.将社区定位在“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的层面上沈阳市对社区边界与规模进行了重新调整,提出“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的社区定位。
并根据社区的不同特点,把新成立的社区区分为“板块型社区”、“小区型社区”、“单位型社区”和“功能型社区”四种类型。
2.坚持“议政分离”,创新社区自治的组织形式按照“社区自治,议政分离”的原则,沈阳建构了新的社区组织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领导层、决策层、议事层和执行层,分别由领导层——社区党组织、决策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议事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执行层——社区管理委员会构成。
3.作为执行层的社区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按照“公开招贤、定岗竞争、择优入围、依法选举”的原则和办法,按照每300位居民配置1人的标准,全体居民选举出享受政府补贴的管委会成员(亦称居民委员会成员),并吸收驻社区民警和物业公司经理组成社区委员会,作为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办事机构,行使社区管理、服务、教育和约束的四项职能。
(二)华东地区——上海卢湾模式上海模式又被学者称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治理模式,但在操作中政府充分考虑了社区自治的需要,扶持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
1.把社区定位于街道一级,赋予其准政府的权力通过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赋予街道一级准政府的权力,实现人、财、物在基层的调配使用。
2.社区基层民主中的“三三制”,实现了议行分设、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这是上海市社区自治最突出的特点,“三三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区组织层面上的三分开,具体分为议事决策层、社区工作者的执行操作层和社区代表的监督层。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与分析作者:何海兵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374 更新时间:2007-8-24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中出现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一批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应运而生,导致原有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体制和街居体制相继失效或失灵。
将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探讨了社区治理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介绍了我国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三种典型的治理模式,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各自特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我国社区治理的最终方向和阶段性过程目标。
“治理”一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
在最具权威的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或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
与此巧合的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社区建设的步伐,主要的背景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再象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靠行政权力垄断所有的资源,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2],个人从单位体制中解放了出来,而原有的主要管理“社会闲散人员”的街道和居委会体制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症状,与此同时,社区中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等,居民也越来越重视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开始参与一些社区公共事务。
社区治理的新模式
社区治理的新模式社区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组织、管理和参与活动,实现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秩序维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足,需要创新和改进。
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它们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期提升社区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一、社区共治模式社区共治模式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同管理。
通过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居民议事会等机构,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实现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强调群众自治、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促进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社区共治模式在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它能够有效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推动社区事务的民主化和专业化发展,并有利于解决社区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二、数字化社区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社区模式逐渐兴起。
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起新型的社区治理平台和服务体系。
通过在社区建设智能化设施,推行智慧社区管理模式,实现社区事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数字化社区模式能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解决社区管理中的瓶颈和难题。
同时,它还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三、社区合作模式社区合作模式强调社区与外部资源的合作与协同。
通过与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和推动社区事务的管理和发展。
社区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外来资源,提供更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
同时,它还能够促进社区与外部的互动和交流,拓宽社区的发展空间和渠道。
社区合作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提升社区治理的水平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区共创模式社区共创模式突出了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
它通过激发居民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社区共创模式能够激发社区的活力和创造力,让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更好地满足社区的需求和利益。
农村管理方案中的社区治理模式
农村管理方案中的社区治理模式随着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农村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区治理模式是农村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的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农村管理方案中的社区治理模式。
一、社区治理模式的概念与特点社区治理模式是指在农村管理中,通过社区居民自主参与、公共资源共享、自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有效手段。
它的特点包括:以居民为中心、自治与法治相结合、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等。
二、社区治理模式的作用与意义社区治理模式在农村管理方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首先,它能够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管理中来,提升治理效果。
其次,社区治理模式能够统筹整合社区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
此外,社区治理模式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社区自治的重要性社区自治是社区治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提升社区的管理水平。
社区自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区自治能够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避免了单一的决策者对社区利益的独断专行。
其次,社区自治能够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促进社区内各利益主体的一致性和共识性。
最后,社区自治能够促进社区内的秩序与治安,确保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四、法治与社区治理的关系法治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社区治理模式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法治与社区治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治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使社区治理行为合法合规。
其次,法治能够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区内的公平公正。
最后,法治能够为社区自治提供制度上的保障,防止社区自治的滥权和不当行为。
五、多方参与的作用与需求社区治理模式需要多方参与,包括居民、政府、社会组织等各利益主体。
多方参与的作用与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方参与能够提供多元化的资源,满足农村社区发展的多样需求。
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模式
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治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更好社区生活的需求。
因此,探索和建立新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成为了当下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居民自治模式居民自治模式主张让居民自主参与社区治理的决策和管理过程。
该模式通过设立居民委员会或居民理事会,邀请居民代表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与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居民的参与程度增加,社区事务更加民主透明。
居民自治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然而,这种模式可能存在居民参与不均衡的问题,容易导致少数居民利益的被忽视。
二、社区合作模式社区合作模式主张社区内的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如社区企业合作、社区居民合作等。
在这种模式下,不同利益相关方可以共同制定和执行社区规划,共同承担社区建设的责任。
社区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强调了各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和合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利益的平衡。
然而,社区合作模式也面临利益分配不公、组织协调难等问题。
三、专业化治理模式专业化治理模式主张引入专业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士参与社区治理。
这种模式将社区治理交给专业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士负责社区规划、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等事务。
专业化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
但是,这种模式可能导致居民参与度降低,居民的诉求难以得到充分关注。
四、信息化治理模式信息化治理模式主张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
这种模式通过建立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社区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信息化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和平台,使居民可以随时了解社区动态和参与社区事务。
但是,信息化治理模式也存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有居民自治模式、社区合作模式、专业化治理模式和信息化治理模式等。
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
V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take the community on the community autonomous as the direction, the cultivation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sense of participation two aspects to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The third chapter first key governed the pattern to the model three kind of overseas communitie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second in carried on the simple comparison to three kind of typical models in the foundation the survey overseas community to govern the patter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experience.
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与转型
、
社 区治理 的两种 模式
从 学界 的研 究看 ,社会 治理 模式 可 以概 括为科 层式模 式 与合作 化模 式 。 目前 ,我 国城市 社 区 治理更 多地采用 科层 式模式 。
( )科层式模式。我国对于基层社会的管理,所遵循的是条块结合的科层式管理路径 。在 一 社 区 中的 “ ” 机构 ,主要 包括保 障 、民政 、 条 卫生 、公 安 、税 务 、工商 等职能 和专业 管理 ( 有些属 于垂直 管理 ) 机构 ,强调政 令 的_ 下 一 干 畅通 ;而 “ ” 主要 指 的是 区、县 、镇人 民 j 敛 ¨ 块
政 府及 区政府派 出机构 街道 办事处 等综合 性 管 纰 织 ,强 调 的是 一级 政府 的独立 与完 整 ,以及 内
部各 个部 门相互 之 间的协调 与配合 。从公 共 资源 的分 配来 看 ,强 调 的主要 是 自上 而下 的 配置 ,通 过 自上 而下的授权 使政 府权力 不断 向社 区延伸 ,从本 质上来 看依 然属 于科 层式 管 理路 径 。其 主要
要 “ 完善 社 区管 理体制 ,构 建社 区公共 资 源共 享 机制 和 综合 治 理 机制 ” 。城市 社 区作 为 整合 各 种
社会 资源 的基 层单 位 ,对 创立新 型城 市社 区管理模 式 的呼唤 也越来 越 强烈 ,创 新社 会治 理模 式对
于促进 城市社 会转 型有重要意义 。
关 键 词 :社 区 治理 ;科 层 式 模 式 ;合 作化 模 式 ;比较 ;转 型 中图 分 类 号 :D 6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43 (0 0 O —0 9 —0 693 0 8- 5 3 2 1 ) 2 o3 6 -
伴 随着社会 经济 的迅速 发展 ,社会功 能 和社 会组 织关 系 越 来越 趋 向 多元 化 。 《 江 三 角洲 地 珠 区改革发展 规划 纲要 (0 8 22 20 - 00年 ) 提 出 ,要 “ 照责权 利相统 一 的要求 ,构 建专 业 管理 相 》 按 对集 中 、综 合管 理 重 心 下移 的城 市 管 理体 制 ” ,要 “ 合 社 会 管理 资 源 ,增 强 基 层 自治 功 能 ” 整 ,
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
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社区治理一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居民的幸福感。
然而,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正在兴起。
一、社区治理的挑战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承担着居民生活服务、社会救助、安全保障等多重职责。
然而,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存在一些问题:1.信息不对称:居民对社区工作了解不足,难以发挥参与的积极性。
2.资源匮乏:传统模式下,社区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3.决策困难:由于居民参与度低,社区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有所下降。
二、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针对传统模式的问题,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积极探索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以提高社区参与度和治理效能:1.数字化社区:借助科技手段,建设数字化社区平台,提供居民在线参与决策、信息发布和问题反馈的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
2.社区共治:强调居民的自治能力,组织居民代表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与管理,形成社区共治的合力。
3.多元化服务:引入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4.智慧管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社区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实现社区治理的智能化。
三、创新模式的成效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在一些试点地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居民参与度提升:数字化社区提供了便捷的参与渠道,居民更加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并提出更多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2.决策效率提高:社区共治模式下,决策程序更加透明和高效,决策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得到了居民的广泛支持和认同。
3.服务质量改善:多元化服务满足了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提升了社区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4.社区环境改善:智慧管理模式下,社区的环境整治、安全管理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四、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挑战在推行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的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1.技术支持不足:数字化社区和智慧管理需要相关的技术设施和专业人才支持,推广过程中面临难题。
社区工作三大模式
A
2
• 2、社会计划模型
社会计划模型强调专业人员的参与,强调 理性设计的社会计划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只有专门的计划者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才能 制订合理的社会变迁计划,引导复杂的变 迁过程,才可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合适的服 务,解决犯罪、住宅、心理卫生等社会问 题。
A
3
• 3、社会行动模型
人口中居于劣势地位的人们,为了向社区提出适度的要求, 实现社会正义与民主,必须组织起来,采取行动,才能达 到目标。把"社会行动"付诸行动的有两种团体:一是对社 会不平等表示关切的团体,一是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情况下 居于劣势地位的团体。 社会行动的主要方法是辩论、磋商、直接采取行动或施加 压力,以促成社区制度、法规或政策的变迁。美国近代史 中的争取公民权的团体、工会、社会运动、福利权利运动 等都是社会行动的实例。
A
5
• 社会计划模型有如下特点: 社区问题所在:社区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因为缺乏合理 的社会计划与实施能力而产生,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参 与。 变迁策略:"让我们获得事实真相,并采用合乎逻辑的下一步",侧重于资料 的收集、正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目标:与地方发展模型寻求解决问题的普遍面机制相比,社会计划更着重于 具体问题的解决。 社区工作者的角色:强调专家的角色与专家的参与。社会工作者从事调查研 究、方案拟订,并与各种不同科层体系及各种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建立关系; 他们是事实的汇集者与分析者,也是方案的实施者。 案主体系:整个社区或社区的一部分。 案主角色:案主更倾向于被看成为"服务的消费者",他们享受各种社会计划 的成果,如住宅、娱乐、福利等;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主要表现在服务的 消费上,而不是政策或目标的决定上。社会计划是社区权力精英所聘请的专 家制定的,所以,社会计划本身较多地反映了权力精英的共识。 公共利益的假设:倾向于理想主义,认为社区内各团体的利益不受政治利己 主义的影响,应当强调知识、事实与理论,应当采取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
城市社区治理两类模式绩效对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社区治理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活动,它体现为社区范围内的不同主体依托各自资源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模式。
一、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分析国外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大都有自己的特色,现代社区治理模式的差别往往取决于政府和社区之间权能配置的方式。
以政府和社区之间权能关系的不同,社区治理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自治型治理模式、行政主导型治理模式和混合型治理模式[1]。
1、自治型治理模式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包括欧美、澳洲、日本等,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到现代大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这些国家的城市社区自治组织机构健全,权限职责清晰。
社区一般都具有明确的地理界限,许多城市都订有自己的“宪章”或相应的法规,对各种社区组织机构的组成及权限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且具有法律保证。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方式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去规范社区内不同集团、组织、家庭和个人的行为,协调社区内各种利益关系并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而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则完全实行自主与自治。
在这种模式下,社区发展规划由政府部门负责并拨专款加以实施,但在规划过程中却充分体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
2、行政主导型治理模式一些发展中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属这种模式,其特点是政府部门中设立专门的社区治理管理部门,政府行政力量对社区治理有比较强的影响和控制力。
这种治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紧密结合,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并在社区设立专门的社区治理管理部门,政府行政力量对社区治理有较强的影响和控制力。
以新加坡为例,政府中设有国家住宅发展局负责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其主要职能包括:(1)对住宅小区、邻里中心和社区中心及其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
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及经验分享
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及经验分享社区治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创新并分享一些有效的经验。
一、社区居民参与的创新模式社区居民的参与是社区治理的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些社区治理中创新的居民参与模式:1. 社区议事会制度社区议事会制度允许居民通过轮值代表的方式参与决策,每个居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从而增强了居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2. 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居民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例如健身小组、文艺小组等。
这些小组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增加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社区的凝聚力。
3. 社区志愿者服务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可以通过志愿者组织开展社区清洁、环保等各类公益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二、社区资源整合的创新模式社区资源整合是社区治理中的关键环节,下面将介绍一些创新的社区资源整合模式:1. 多部门合作机制建立社区多部门合作机制,例如社区卫生站、警务室等,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公共设施共享积极推动公共设施的共享利用,例如社区图书馆、运动场等,让社区居民共享更多的资源,提升社区整体的服务水平。
3. 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例如社区文化协会、社区教育机构等,发挥其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
三、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模式社区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介绍一些创新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1. 电子公告栏建立社区电子公告栏平台,及时发布社区各类信息,方便居民了解社区动态和活动信息,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
2. 社区APP开发社区APP,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的社区服务,例如报修、缴费、活动报名等,方便居民的生活和管理。
3. 数据驱动治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社区治理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合理的决策参考和资源配置方案,提高社区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与“治理模式”比较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经历了多次变迁。
从传统的居委会制度到现代社区自治管理,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着新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
本文将从历史变迁和现代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一、历史变迁1. 传统的居委会制度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居委会制度。
这一制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社区治理主要是由行政机关通过派驻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实现社区治理的目的。
居委会制度在当时的社区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即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度的出现。
1982年,我国开展了社会主义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随之而来的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度的建立。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在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广泛发动居民自觉参与,依法管理社区和公益事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这一制度的出现,有效地加强了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推动了城市社区治理向更加民主、法治的方向发展。
3. 现代社区自治管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日益向现代社区自治管理转变。
现代社区治理强调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现代治理理念,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自治组织,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和社会协商共治。
二、现代发展1. 提高社区管理水平随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在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现代社区治理强调的是社区自治,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推动社区协商共治,加强社区治理的法治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通过建立社区居民自治机构和组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管理体制,提高社区民主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的管理水平。
2. 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现代社区治理模式还注重促进社区居民的自治参与。
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
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社会治理是指由政府、市民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合作,通过协商、合作和共同建设等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和推进社会发展。
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强调社区居民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决策和管理,以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并以我所在的福利社区为例进行分析。
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基于居民议事会的模式:居民议事会是一种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居民通过议事会参与社区的决策与管理。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使居民的利益更好地得到保障。
例如,在福利社区中,居民议事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社区事务,并作出决策。
居民代表通过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向政府提出建议和诉求。
2. 基于居民社区组织的模式:居民社区组织是一种自发组织的形式,由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并组织起来,共同管理社区事务。
这种模式强调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通过自愿参与和互助关系,推动社区的发展。
在福利社区中,居民社区组织通过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和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融入感。
通过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助,形成更加紧密的社区关系网。
3. 基于科技平台的模式: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也在发生变革。
各种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为居民提供了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渠道。
通过这些平台,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同时,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例如,在福利社区中,政府可以开设专门的社交媒体账号,与社区居民进行在线互动,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
通过参与社区决策和管理,居民能够更加了解社区的发展需求,增强自治意识,并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
参与社区服务的组织载体。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 中介组织, 或被政府民政部门界定为“民办非企业单
四地, 由于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组织发育比较成熟, 位”的组织, 可以看作是这一类组织。
整个社会以及社区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非营利组
同时, 深圳与 纽约、东京、新 加坡、香港相 比, 社
织, 这些非营利组织依靠志愿者人力资源, 在社区的 区的组织体制上存在着若干不同。一是社区组织体
性特征
组 织 问 题 、社 会 治 安 问 题 、教 育 问 题 、医 疗 卫 生 问 题 、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社区治理的制度安排和 社会保障问题、城市综合配套设施问题等, 面对接踵
实践存在一些共性的特征。( 1) 形成了一种“政府行 而来的各种各样问题, 本身尚处在发育过程中的社
政介人、社区组织自治、社区公民参与”的三位一体 区难免陷于各种困境, 存在众多的社会矛盾和利益
及社区委员会与非营利 组织之间, 按 照政府、社 会、 础设施、提供一些福利项目及有关服务等。
公民的应有权利和功能进行合理的职权分工, 社区
3. 东京的社区治理
治理的各方参与者职责明确, 并以《纽约城市宪章》
东京的社区治理是一种介于美国与新加坡之间
形式予以法制化。二是社区治理中非营利组织发挥 的混合模式。它的最大特色是在地方自治代表采取投票直选的方式
与深圳的社区建设相比,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
产生, 在区内实行区议员一人负责制。区议会由区议 港的社区发展历程远长于深圳。发展的时间差衍生
员联席而成, 主要由直选产生的区议员和委任议员组 出发展境况的差异。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在社区
全体同学, 本着学习 研究、实事求 是的态度 , 以深圳 民联络所以及居民委员会或邻里委员会等, 各级组
中国城市社会社区治理的四种模式
5 2
田国民政 I 2 0 1 7 0 1
治理模 式 。需要说 明的是 ,多种 治理主体 和治 个 规 划 师 ,他 自 己就 是 该 社 区 的 居 民 , 同时 也 理机 制往 往 同时存在 于 同一 个社 区的 实际运行 具有理想主 义 色彩 ,他和社 区里的林先 生商量 : 之 中,因此这 四种模 式在很 大程 度上是基 于一 “ 难道我们就 不能 自己组织 ,把 自己的社 区建设 种理论抽 象意义上的划分。
国民政 》秉持 “ 传
播 思 想 、影 响 民 政 ”的办 刊理 念 ,
民参与不 够 ,居 民常常 比较被 动。
一
个缺点 ,就 是专 家在 的时候 能运作 很好 ,但
二、市场主 导模式 。市场主 导这 种模 式大 没有 专 家的 时候 还 能 持 续 吗?我 也 跟 课题 组
家最容 易理解 ,新 型商品房 小 区出现 以后 ,物 说 ,如果我们课 题组撤 出去后社 区不能继 续运
在 中国社会 结构 、城 乡社 区发 生 了巨大 变 百步亭等都是这种模式。成功的市场模式 离不开
迁的今 天 ,我 国城 市社 区治理 出现 了很 多新 问 其他 因素的支持 ,一个理 想主义的房地产商可以 题 ,包括 : 居委会行政 化 、政府服 务供给 与居 把社 区治理得很好 ,反之,如果没有理想,而仅
去 是 荒 地 , 田村街 道 出面 ,争 取 到 上级 政 府 区居委会 ,社 区类型复杂 多样 。 目前我 们在单
资 源 ,将 这 个 地 区开发 成 公 共 活动 空 间 ,同 位 大院型的毛 纺南社 区 、商品房 小区橡 树 湾社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变迁。
从传统的“街巷自治”到现代的“社区治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历了多次转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历史变迁、政策导向和实践探索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一、历史变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城市社区治理主要是通过“街巷自治”的方式进行的。
街巷自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治理模式,主要由街坊邻里自愿组建自治组织,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决民生问题。
这种形式的自治在古代社会中主要体现在城市的老城区和市井小巷上,人们依靠着邻里之间的互助和自我管理来维持治安和社会秩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的街巷自治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开始向现代化发展,政府渐渐介入并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社区治理模式。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政府逐渐承担起了社区管理的责任,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加强社区居民参与和自治,促进社区治理的合理化和民主化。
二、政策导向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总体方针。
社会化意味着政府不再是社区治理的唯一主体,而是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来共同治理社区。
这种治理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社区居民自治和社会组织参与之上,政府在其中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法治化意味着社区治理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依法治理。
政府要加强对社区治理的法制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社区治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社区治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专业化是指政府要提高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引进有关专业人才来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提高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多元化意味着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如社区居民自发组建的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等。
通过多元化的参与方式来共同治理社区,推动社区治理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三、实践探索在政策导向的指引下,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得到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和创新。
社区治理的四种模式
社区治理是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社区治理的模式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四种常见的模式:
代表民主模式:这种模式中,社区居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代表居民的意见参与社区决策。
这种模式可以保证社区决策的民主性,但存在代表个人意见而非全体居民意见的风险。
公民参与模式:这种模式中,社区居民直接参与社区决策,不需要代表。
公民参与模式可以保证社区决策的民主性和真实性,但要求居民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公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中,社区治理由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各方的资源和优势,但需要解决好各方利益冲突的问题。
自治模式:这种模式中,社区居民自行组织、自主决策,自行解决社区问题。
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居民的自治能力,但需要保证居民的自治权利不受侵犯。
社区治理模式有很多种,还有其他的模式,例如:
委员会模式:这种模式中,社区居民通过选举产生的委员会参与社区决策。
工作组模式:这种模式中,社区居民按照兴趣爱好或专业领域组成的工作组参与社区决策。
合作社模式:这种模式中,社区居民组成合作社,通过合作解决社区问题。
选择合适的社区治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
· 10·
广 西 民族研 究 2018年 第 1期 (总第 139期 )
民族 互 嵌 式 社 区治 理 :模 式 比较 、 现 实 困境 与 未来 走 向 木
张 鹏 张 为 波
【摘 要】民族互嵌 式社区治理是新时期处理民族关 系的必然选择 ,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 突破 口。通过 对 当前 民族 互嵌 式社 区治理 实践 的 多案 例 比较 ,归 纳 出三种 治理模 式 ,即 民生 内嵌 型 治理 模 式 、社 区一 高校 互嵌 合 作模 式 、少数 民族 居 民互助 帮扶 模 式 ,继而剖 析 民族 互嵌 式社 区治理 面 临的现 实 困境 。 以整体性 治 理理 论 为分析 工 具 ,提 出优 化 民族 互嵌 式社 区治 理 的政 策建议 ,从 多 元 主体 合作 互动 、 少数 民族居 民参 与互 助 、各 民族居 民友 善 互信 、多民族信 息 实 时互 享等 四 个维度 来 构建 民族 互嵌 式社 区治理 的整体 性框 架 。
,
治理模式 设 立 “民情 日记 ” “楼 门接待 岗”
表 1 民族互嵌 式社 区治 理 的模式 比较
序 号 民族 社 区 模 式 类 别
具 体 做 法
特 色创 新
天津河东 向
1.成立 民族 工作 领导小组 ,每季度 召开 一次 为少数 民族 同胞提 供个性化帮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体同学, 本着学习 研究、实事求 是的态度 , 以深圳 民联络所以及居民委员会或邻里委员会等, 各级组
社区治理为专题, 在学习国内外社区治理理论的基 织形成直接或间接的上下隶属关系。二是有关社区
础上, 先后深入到盐田区民政局及东和社区、南山区 建设发展的事务, 由政府部 门规划、组织 、实施和协
蛇口街道雷岭社区、上海市民政局及虹口区广中路 调。三是社区建设和治理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财
及社区委员会与非营利 组织之间, 按 照政府、社 会、 础设施、提供一些福利项目及有关服务等。
公民的应有权利和功能进行合理的职权分工, 社区
3. 东京的社区治理
治理的各方参与者职责明确, 并以《纽约城市宪章》
东京的社区治理是一种介于美国与新加坡之间
形式予以法制化。二是社区治理中非营利组织发挥 的混合模式。它的最大特色是在地方自治政治环境
!"
理。( 2) 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是社区服务。纽约、新加 有三类组织。第一类是城市政府对社区进行指导或管
坡、东京、香港的社区治理事务的范围比较广泛, 涉及 理的行政组织, 深圳社区的行政组织是区政府派出机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政治诉求、经济发展、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文娱活动、 构— ——街道办事处( 块) 及区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
区
于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加上公共事务的社会化程度
实
2. 纽约、新加坡 、东京、香港等 社区治理模 式与
践
与
不高, 社区的治理内容一直处于由少到多的扩张期, 现阶段深圳社区治理体制相比较, 最大的不同是: 深
理
论
而且种类繁多的社区事务中大部分属于行政指派的 圳的社区治理中, 政府行政组织的角色及力量过于
街道社区、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四区社区、宝 政拨款。据有关统计, 政府负责 90% 的社区基础设施
安区新安街道上合、宝民和文惠社区等单位调查研 建设费用和 50% 的日常运作费用。人民协会下辖的
究, 形成此报告。
100 多 个 居 民 联 络 所 、500 多 个 居 民 委 员 会 活 动 中
的质量; 第三类是企事业单位要开展与社区有关的项 处在经济体制及其他各项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发育、
目, 在项目展开前必须取得区议会的意见。政府机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旧区改造、农村城市化等同
内主要是 18 区的民政事务分署与其相对应。
步进行的城市快速变 迁背景下, 经 济、政治、社会 诸
5. 纽约、新加坡 、东京、香港社 区治理模式 的共 领域的各种问题集中出现, 如流动人口问题、新经济
一、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比较
心、70 多个邻里委员会, 每年需开支的经费约 15 亿
特
( 一)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的社区治理模式 元人民币, 其中 93% 由政府负担。新加坡建国以来一
区
1.纽约的社区治理模式
实
直由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 执政党为巩固执政的群
践
与
纽约的社区治理是典型的自治模式。它的特色 众基础和合法性基础, 以多种合法方式深度介入社
具有更多 的自主权 。东京的“地域 中心制”别具 一
2. 新加坡的社区治理
格。地域中心相当于我国城市中的街道, 因此, 地域
新加坡的社区治理代表的是政府主导模式。其 中心制的体制设计, 如地域中心的职能及机构设置、
显著特征是政府和执政党的党政强介入, 具有浓厚 地域中心与区政府的关系、地域中心与地域内自治
实际治理中充当主体角色。深圳社区的组织分化处 的组织化制度化程度不高, 绝大多数居民缺乏足够
在雏形阶段, 按照社区治理的应然规则来说, 社区管 的社区参与积极性, 实际参与行为往往局限于动员
理中存在角色越位、缺位 、错位的现 象, 最突出的 表 化的甚至是形式化的居委会选举。
现是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行政组织的角色过于强
特
区
的社区治理体制。也就是说, 在社区治理中, 社区自治 冲突, 存在大量的社会隐患。
实
践
组织不同程度地发挥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体功
2. 社区治理的组织体制比较
与
理
能, 政府承担适度的行政职能, 社区公民通过自治组
深圳与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相比, 参与社区
论
织、非营利组织等社区组织不同程度地参与社区治 治理的组织类别构成形态存在着一些相似性, 一般都
成熟的社区体制, 无论行政主导模式、自治主导模式
3. 社区治理的运行模式比较
还是混合模式, 事实 上都形成了 行政、自治、社 会三
就治理内容来看,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的社 种因素或力量综合的治理结构。深圳社区的发展远
区发展历程中, 治理内容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多 景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实现“行政、自治、社
1.社区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
的。区议员作为社区居民的代表采取投票直选的方式
与深圳的社区建设相比,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
产生, 在区内实行区议员一人负责制。区议会由区议 港的社区发展历程远长于深圳。发展的时间差衍生
员联席而成, 主要由直选产生的区议员和委任议员组 出发展境况的差异。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在社区
参与社区服务的组织载体。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 中介组织, 或被政府民政部门界定为“民办非企业单
四地, 由于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组织发育比较成熟, 位”的组织, 可以看作是这一类组织。
整个社会以及社区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非营利组
同时, 深圳与 纽约、东京、新 加坡、香港相 比, 社
织, 这些非营利组织依靠志愿者人力资源, 在社区的 区的组织体制上存在着若干不同。一是社区组织体
性特征
组 织 问 题 、社 会 治 安 问 题 、教 育 问 题 、医 疗 卫 生 问 题 、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社区治理的制度安排和 社会保障问题、城市综合配套设施问题等, 面对接踵
实践存在一些共性的特征。( 1) 形成了一种“政府行 而来的各种各样问题, 本身尚处在发育过程中的社
政介人、社区组织自治、社区公民参与”的三位一体 区难免陷于各种困境, 存在众多的社会矛盾和利益
了结构性功能。社区中活跃着各种区域性非营利组 中的“行政— ——自治”二为志愿者的组织载体, 吸纳社区公民广泛 单位是行政自治单位, 形成了一种“虚都实区”的行
参与社区的服务性、互助性 、兴趣性的 治理活动 , 使 政体制。作为基层区划的社区, 又有行政社区和居民
到少的演变过程, 也就是说, 社区发展初期的管理事 会”三位一体的体制模式, 或者说从目前行政强势主
务较少, 社区发展中期的管理事务增多, 社区发展后 导方式逐步走向行政、自 治、社会三方“共治”的方
期的管理事务又趋向于减少, 目前的社区治理基本 式。因为, 这种兼顾民主与效率的模式反映了社区治
特
上都属于服务社区的“内事务”。现阶段的深圳, 由 理的一般规则和发展趋势。
“外事务”。
强大, 衍生治理越位现象; 社区自治组织的角色及作
!"
从治理方式上看,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的政 用过于弱小, 一定程度上处于自治缺位状态。这一问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府通常不对社区进行直接的行政管理, 主要是通过 题的存在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从历史原因来看,
治理的资金来源, 既有政府的财政拨款, 又有慈善组 治组织分化程度不同。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社区
织、基金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捐款, 也有非营利组织 的组织分化程度较高, 在社区治理中行政组织与自
!学 术 沙 龙
治组织角色定位清晰、各司其职, 尤其是自治组织在 于居民与社区之间缺乏直接的利益纽带关系, 参与
理
论
是: 一是形成了一种市区两级政府行政参与、社区委 区事务。例如, 通过人民协会参与社区的领导和管
员会自主治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完整而规范的 理, 由本党的国会议员委任或推荐社区组织的领导
!"
制度, 两级政府之间、市区政府与社区委员会之间以 成员, 通过本党的社区基金组织为社区建设一些基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公益性、区域性、互助性的社会服务领域, 发挥了主力 制的成熟度不同。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的社区组
军作用。( 4) 社区治理的资金来源多元化。这是发达 织体制已经相对定型, 处在稳定发展的成熟期。深圳
国家或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现象, 现阶段社区组织体制还在实践摸索之中, 处于培育、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的社区发展同样如此。社区 不断重组、调整、改革的发育期。二是行政组织与自
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
黄中
深圳社区建设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 在社区 下有一套完整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 包括国家层面
体制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的社区发展、青年和体育部以及人民协会, 地区层面
我们行政机关处级干部任职研究班 B 班二、三组的 的社区发展理事会, 社区层面的公民咨询委员会、居
( 三)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社区治理模式的
大, 而作为社区主体自治组织的居委会的角色过于 几点启示
弱小。三是非营利组织的发育程度不同。纽约、新加
1. 如上所述, 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社区治理
坡、东京、香港的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尤其是社区 的一大共性特征, 就是形成了一种“政府行政介入、
公共服务 供给方面 发挥了无可 替代的主力 军作用。 社区组织自治、社区公民参与”三位一体的社区治理
教育培训、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 但绝大部分事务都 ( 条) 。第二类是社区居民选举或推选产生的自治组
可以归纳为服务性行为, 尤其是面向更需要帮助的老 织, 深圳社区中的居民委员会及业主委员会属于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