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州领事馆的空间变迁及分布特点
建国后广州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研究
商 品交易会 的早 期展 馆等 。这个 时期 的展 馆建 设 主要特 点为 展 另一个是西堤一带 。朱光副市长最后决 定馆址定在西堤灾 区。西
表 2 建设条件打分表 ( 按照各项分析得分 )
序 号
1
件要求 , 对周边 生态环 境影 响较小 。5 可 以利 用现 状道路 , ) 现状
项 目
6 结 语
大型市政基础设施项 目选址 的影 响因素复杂 多样 , 分析 的方 法也有 多种 , 采用 多因素权 重分析法对 市政基础 设施 方案选址 进 行 分析研究 , 可使 选址 项 目的科 学性 和可操 作性 得 到加强 , 同时 也使规 划管理的工作依据更为充 分 、 决策更加 科学 合理 。 目前 项
地 理 位 置 1
方 案 பைடு நூலகம்
权 重 方案 一 素 二 方 案 三 方
05 . 1 06 .
道 路经拓宽改造可 以满 足项 目运行 要求 , 须新 建道 路 ; 网敷 无 热 设 长度最短 , 工条件 较好 。6 项 目外部 主要 投资 最少 , 约建 施 ) 节
设 投资 ; 占用基 本农 田, 不 有利 于工程 建设 。 因此 , 规划推荐 方案二为南郊热源厂选址 首选 方案。
根据规划选址原 则及 多方 案 比较 和评价 , 案 二与 方案 一 、 技术支 持。 方 参 考文献 : 方案三相 比有 以下优 点 :
1 邢 康 火电厂选 址 最优规 划 中的层 次分 1 位置 比较适 中 , ) 与供热 服务 中心 区直 线距 离最近 , 和周边 [ ] 吕 蓬 , 棉 , 怡. 析 法[ ] 华北 电力学院 学报 ,9 4 1 ( ) 8 J. 19 ,2 4 :. 村庄距离较远 , 对居 民生活 的影 响最 小。2 选址 场地周边 和场地 ) 2 谢 基 J. 内地势都 比较平 坦 , 建设 条件好 , 于 场地 内工程 建设 和外 部交 [ ] 李仕友 , 水波. 于城 市垃圾 卫生填埋场选址 的分 析[ ] 便
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
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驻外大使馆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庄重感,同时融入现代建筑的创新理念和功能需求。
首先,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强调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传统中国建筑追求的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因此,驻外大使馆通常采用封闭的院落式布局,由围墙围合而成,以营造出独立、尊贵的环境。
建筑物通常以传统的黄色琉璃瓦覆盖,墙体则选用红色砖石,以展现中国的古老传统和独特风貌。
建筑中常见的回廊、天井和水池等元素,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借鉴和延续。
其次,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注重创新与现代化。
作为现代国家的外交代表机构,驻外大使馆不仅承担着传统外交使命,还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功能设置,以适应现代外交的需求。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融入现代元素和技术,以满足使馆的工作职能。
比如,在建筑外观设计中,常见的玻璃幕墙和金属构件等现代元素被广泛采用,以展现出现代都市建筑的气息和国际化形象。
内部空间的设计也注重实用性和科技感,例如设有先进的通信网络、交流设施和会议室等,以支持外交活动的举办和交流。
此外,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还注重文化与艺术的融入。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常常通过艺术装饰和文化元素的运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在建筑外部常常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元素,如山水画和中国纹样等,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和展示。
内部空间则常常布置有中国传统艺术品,如陶瓷、书法、绘画等,以增加文化氛围和独特韵味。
综上所述,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产物。
它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和庄重感,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创新理念和功能需求。
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中国驻外大使馆在国际社会中具有高度辨识度,并且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文化自信和城市形象。
关于广州历史的局部地点概况与探索.doc
关于广州历史的局部地点概况与探索古城新旧,文蕴无穷——关于广州历史的局部地点概况与探索摘要:本文论述了对广州几处包含本地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旧址的探索。
主要探讨广州新旧变化在这些地方的缩影。
前言:广州城,是一个自然与科技、繁荣与地道、富裕与美丽并存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公元前214年秦朝设尉开始,至今已有2233年的历史了。
荏苒时光飞逝,在这一段悠久的流金岁月中,广州城中仍然有许多勾人心魄的文化存留,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之中经久不衰。
时值广州暖冬,耀阳当头,正是探索广州历史与建筑的好时刻。
为此,我们小组决定对广州几处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进行师弟探索,希望能够亲身感受到广州历史在这些地方浓烈的文化氛围。
一、南越王墓中的广州历史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展现了千年以前广州城前身南越王国的真实面貌。
(一)历史沿革1983年,南越王墓发掘工作完成后,广州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就地建设南越王专题博物馆,保护古墓,陈列出土文物”的决策。
1984年3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正式由市政府立项并划地征地,随后开始了方案设计、论证、筛选,最后确定采用中科院院士、市规划局总工程师莫伯治先生的设计方案。
1986年12月27日举行建馆奠基仪式,首期工程加固维修古墓。
1988年2月8日,综合陈列楼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1989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进行了墓室维修加固、墓室光棚、东回廊的建设。
1993年2月8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第二期工程主体陈列楼竣工。
同日,《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开幕,标志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全面建成。
1995年和1997年配合建筑工程先后清理出一座大型石沟水池和一段长150米的石沟曲渠,两者同属于一个整体,为南越国王宫御苑的园林人工水景。
1996年下半年,还在宫苑大石池之西50米处,发现了砌筑特别考究的宫署食水砖井。
(二)建筑布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上盖覆斗形钢架玻璃防护棚象征汉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
广州的历史风貌与文化传承一座古老城市的独特力
广州的历史风貌与文化传承一座古老城市的独特力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承。
从古至今,广州的历史风貌一直在变迁中展现着这座古老城市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等方面,探讨广州的历史风貌与文化传承。
一、城市规划与布局广州的城市规划与布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经历了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
古代广州城的规划以城墙为主体,城内设有街道、宫殿、庙宇、市场等功能区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逐渐取代了古代城墙的功能。
如今的广州城市规划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城市布局。
这种改变既保留了古老城市风貌的传统特色,又为广州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建筑风格的演变广州的建筑风格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
古代广州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富有岭南地区独特的风格。
传统岭南建筑注重空间布局和装饰细节,常常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以温馨和舒适的感觉。
而随着西方建筑的影响,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陆续在广州的天际线中拔地而起,使得广州的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
然而,尽管现代建筑发展迅猛,广州依然在城市更新中保留了部分传统建筑,如陈家祠、光孝寺等,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成为了广州独特风貌的一部分。
三、文化传统的延续广州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自秦朝以来,广州便成为了南方的商贸重镇,吸引了大量商人和移民。
这些人们带来了各自的语言、宗教信仰、饮食文化等,深刻影响了广州的文化传统。
广州的文化传统以岭南文化为主导,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
广府话作为岭南地区的方言,在广州得到了广泛使用,成为了广州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此外,广州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名,粤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技巧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美食之都。
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
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
这些大使馆建筑往往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导,融合了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以展示中国的独特魅力和形象。
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通常采用古代中国宫廷建筑的形式和特点。
例如,大使馆的主体建筑往往采用传统的四合院式布局,由四边围合而成一个中央庭院。
这种布局形式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能够提供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符合中国外交官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在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形态上,也常常使用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元素,如翘角飞檐、雕刻装饰和彩绘图案等。
翘角飞檐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指的是屋顶两端的向上翘起的翘角。
这种屋顶形式不仅起到排水和遮阳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装饰和美化建筑的效果。
另外,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外墙通常会进行雕刻装饰,如花草、动物等图案,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和多样性。
此外,一些大使馆的内部墙壁和天花板上也常常绘有精美的彩绘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外,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还会融入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以体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形象。
例如,一些大使馆的外部立面会采用现代建筑常见的玻璃幕墙设计,使建筑更加透明,同时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大使馆的内部布局和设施也更加符合现代办公和生活的需要,配备先进的通讯设备、会议设施和休闲场所等。
总之,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通过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和形象。
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使得大使馆更加符合现代化的需求,展示了中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形象。
这些大使馆建筑不仅是中国外交工作的窗口,也成为了展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
大元帅府纪念馆内部特点介绍
大元帅府纪念馆内部特点介绍
大元帅府纪念馆内部特点介绍如下:
1. 展览布局:展陈以时间为主线,以人物和事件为节点,通过场景复原、实物展示、多媒体视频等现代展示手法,展现了孙中山在大元帅府的革命活动及广州的保商护侨、抗战事迹。
2. 珍贵文物:纪念馆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孙中山使用过的大部分印章、墨宝,还有一些枪支、文件、照片等,充分展示了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历程。
3. 建筑特点:大元帅府纪念馆是民国时期典型的军营建筑,主体由主楼、两座炮楼和一座高台上的岗亭组成,同时还配套建设有炮台、围墙等防御性建筑。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建议访问官方渠道获取完整准确的介绍。
近代广州建筑风格及其美学特征
近代广州建筑风格及其美学特征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代表之一、近代广州的建筑风格与美学特征是由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本土文化的传统相融合而形成的。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和美学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以1200字以上进行详述。
首先,近代广州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
随着殖民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的传入,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广州的建筑中得到了体现。
例如,在广州的市区,可以看到一些西式建筑,如欧式别墅、西式街区等。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欧洲的建筑样式和造型,如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给人一种奢华、浪漫的感觉。
其次,近代广州建筑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尽管近代广州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中国传统建筑在当地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广州的传统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庙宇、园林和建筑群中。
庙宇建筑通常采用传统的屋顶飞檐、雕花门窗等元素,给人一种古朴、庄严的感觉。
而广州的园林则注重场景的布局和景观的营造,以水、建筑、植物为主要元素,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再次,近代广州建筑注重功能和实用性。
近代广州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其建筑风格也反映了这一特点。
近代广州的建筑注重功能和实用性,强调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和空间利用的效率。
例如,广州的商业楼宇通常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和技术,使得商业活动更加便利和高效。
而广州的公共建筑如火车站、体育馆等也注重功能的实现和使用的便利性。
最后,近代广州建筑追求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近代广州的建筑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来表达现代化的理念。
例如,在建筑结构上,近代广州的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建筑更加稳固和坚固。
在建筑装饰上,近代广州的建筑多采用玻璃幕墙、彩色玻璃等材料,使得建筑更加现代化和时尚。
此外首先,近代广州建筑美学注重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近代广州的建筑美学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和谐。
在建筑布局上,广州的建筑通常遵循“一园一街一坊”的布局原则,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呼应。
通过做到建筑的色彩和比例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得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广州的现代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
广州的现代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其现代建筑风格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城市的发展脉络,也彰显了其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精神。
广州现代建筑风格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层化与密集化。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变得越发珍贵。
为了满足居住和商业需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这些高楼大厦不仅在高度上令人瞩目,其密集的布局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天际线。
例如珠江新城一带,众多摩天大楼相互辉映,如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等。
它们以挺拔的身姿和现代化的外观,展现出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繁荣与活力。
在建筑外观设计上,广州的现代建筑注重线条的简洁与流畅。
摒弃了繁琐的装饰,以简洁的几何形状和直线条为主,营造出一种简洁大方、富有现代感的视觉效果。
同时,大量使用玻璃幕墙和金属材料,使得建筑外观更加通透、明亮。
玻璃幕墙能够反射出天空和周围的环境,使建筑与城市景观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
金属材料的运用则增加了建筑的质感和坚固感。
建筑功能的多元化也是广州现代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
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居住或商业用途,许多建筑集办公、商业、居住、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这种综合性的设计理念,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例如一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内部设有购物中心、电影院、餐厅、写字楼和公寓等,人们可以在一个地方满足多种需求,无需在城市中四处奔波。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广州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也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许多建筑采用了绿色屋顶、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等环保设施。
绿色屋顶不仅能够美化建筑外观,还能起到隔热、保温、降低雨水径流的作用。
太阳能板的使用则为建筑提供了部分清洁能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雨水收集系统则可以将雨水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节约了水资源。
在建筑文化方面,广州现代建筑展现出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
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中国驻外大使馆是中国在国外的外交代表机构,其建筑风格既要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又要与所在国家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富有特色和独特魅力。
首先,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悠久的建筑传统,如古代的宫殿、庙宇、园林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许多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参考了这些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使其在建筑风格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保持一致。
比如,在一些驻外大使馆的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屋顶,如飞檐、斗拱等,寓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
此外,一些大使馆的建筑还运用了传统的装饰艺术,如砖雕、木雕、画作等,以展示中国的独特魅力。
其次,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也兼顾了所在国家的建筑特色。
中国驻外大使馆建筑的设计要尊重并融入所在国家的建筑风格,以展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些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采用了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例如,在欧洲一些古老的城市中,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常常融入了当地的古典建筑元素,如希腊柱、罗马拱门等,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这样的建筑设计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体现了对所在国家文化的尊重。
此外,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也体现了现代化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建筑风格逐渐在中国驻外大使馆中得到应用。
这些大使馆的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钢铁、玻璃、混凝土等,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
同时,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也注重了大使馆的功能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外交事务。
例如,大使馆的布局设计,既要满足办公工作的需要,又要提供便利的访客接待区域。
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使中国驻外大使馆更加符合当代的需求,展现出中国外交的发展与成就。
总的来说,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筑风格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特色,又兼顾了所在国家的建筑特点和现代化的要求。
这种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对外交往的重视,同时也为外国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历史和现代成就。
广州印象——特色空间的尺度感受
广州印象——特色空间的尺度感受学号:20100940112姓名:申展飞班级:10级城市规划广州印象——特色空间的尺度感受摘要:在城市认知实习调研中,广州城以其鲜明的个性,特有的包容的城市文化,以及特色空间的不同尺度感受,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
回想起来感觉到她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城市。
为什么广州给我们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分析珠江新城核心区,西关地区,沙面小洲等特色空间的图底关系,建筑尺度,街道空间比例,给人带来的不同的尺度感受,来解析城市给人们的印象。
关键词:珠江新城西关沙面空间尺度一.珠江新城核心区1. 珠江新城核心区简介珠江新城—广州新城市中心,北有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和大批住宅区, 以及天河火车站和大批办公楼、旅馆、大型商场等,西面是全国闻名的五羊新村大型居住区,南面隔江相对的是建设中的华侨新村和广州外事区。
新城核心区主要是黄埔大道、华夏路、冼村路、艺洲路围起来的地区。
珠江新城的轴线自燕岭公园, 经天河火车站、天河体育中心、天河商贸城及中央林荫道、海心岛旅游公园, 至对岸的赤岗塔。
站在广州电视塔顶层可以清晰地看到珠江新城利用自然地形和已有的城市道路, 结合建筑群形成新城市景观轴线。
新城核心区地面交通与地下交通结合形成立体交通网, 车行线与人行线并行形成人车分行的的交通机制。
新城核心区的空间塑造,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广场,结合四大公共建筑和东塔、西塔、广州电视塔等地标性建筑,将东西两侧城市空间连接起来,对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予以协调控制。
广场设计中运用不同的广场形式,平面广场、上升式广场、下沉式广场,同时结合丰富的景观元素,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室外环境。
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歌剧院广州电视塔珠江新城核心区夜景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2. 珠江新城空间尺度感性感受核心区的建筑物尺度大,外部空间开阔,遮蔽物少,夏日的白天不宜人停留,白天这里的人气极少,特别是海心沙广场,广场上特别空旷,极缺少遮蔽物,在中午气温特别高,白色的涂料反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睛。
广东展示厅设计理念
广东展示厅设计理念
广东展示厅设计理念
广东展示厅是一个集展览、演示、交流为一体的空间,旨在展示广东省的特色文化、科技成果、发展成就,吸引人们的关注和赞赏。
设计团队的理念是打造一个具有现代感、创意性和吸引力的展示厅,使参观者能够全面了解广东的魅力和实力。
首先,设计团队注重展示厅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
通过巧妙的空间划分和流线引导,参观者能够有序地游览和参观展品,不会产生拥挤和混乱的感觉。
同时,展示厅的空间布局要与展品的主题和风格相呼应,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其次,设计团队注重展示厅的造型设计和装饰风格。
展示厅的造型设计要具有现代感和创意性,给人一种独特而新颖的感觉。
装饰风格则要与展品的主题相协调,既突出展品的特色,又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氛围。
再次,设计团队注重展示厅的灯光设计和音效氛围的营造。
灯光设计要根据展品的特点和展示的要求,做到突出重点、烘托气氛,让展品呈现出最佳的展示效果。
音效则是通过声音的传递和营造,使参观者能够更好地融入展品的世界,增强参观体验和感染力。
最后,设计团队注重展示厅的交互设计和互动体验。
参观者不仅可以静观展品,还可以通过互动设备和装置与展品进行互动,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通过交互设计,参观者不仅可以
被展品所吸引,还可以积极参与展品的创作和表达,体验到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展览内容。
综上所述,广东展示厅设计团队在设计理念上注重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造型设计和装饰风格、灯光设计和音效氛围的营造,以及交互设计和互动体验。
通过这些设计,展示厅将展示出广东特色和实力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
广州领事馆空间变迁及分布特点
广州领事馆空间变迁及分布特点
浅析广州领事馆的空间变迁及分布特点摘要:领事馆是一国驻在他国某个城市的领事代表机关的总称,负责管理当地本国侨民和其它领事事务。
一个城市领事馆的数量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和国际认可程度。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历史上就与国外众多国家有着频繁的商务往来。
自唐宋时期,就有外国人聚居区[1]。
建国后,广州成为各国领事馆驻扎在中国的首选地之一,在数量上仅次于上海。
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总结现状,得出近代到建国后广州领事馆的发展沿革以及现状领事馆空间分布特点,广州领事馆发展与城市历史、城市空间发展轨迹以及城市地位的相关性,进而与上海领事馆做出对比,明确广州领事馆空间分布特点和不足,总结影响领事馆选址的共性因素。
最后对未来进行展望,对广州的使馆区选址与规划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领事馆空间分布规划
一、领事馆的职能与作用
领事馆(consulate)是一国驻在他国某个城市的领事代表机关
的总称,有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等,负责管理当地本国侨民和其它领事事务。
作为一国政府派驻对方国家某个城市并在一定区域执行领事职务的政府代表机关,领馆有不同的领区,比如驻广州领事馆,大多数国家领事馆的领区除了广东之外还包括广西、福建、海南,有些还包括湖南、江西,甚至云南、贵州等省。
领馆作为外国常驻官方机构,推动了派遣国与领区的交流与合。
各国领事馆在中国的分布
各国领事馆在中国的分布大使馆是一国在建交国首都派驻的常设外交代表机关。
领事馆是一国政府派驻对方国家某个城市并在一定区域执行领事职务的政府代表机关。
两个国家断交,一定会撤销大使馆,但不一定撤销领事馆。
大使馆的职责范围遍及驻在国各个地区,领事馆只负责所辖地区。
大使馆通常受政府和外交部门的直接领导,而领事馆通常接受外交部门和所在国大使馆的双重领导。
许多国家在多数国家只设大使馆,不设领事馆。
设不设领事馆、设哪个级别的领事馆,主要看侨民和领事业务的多少以及所在地区的重要性,并依照对等原则进行。
目前有不少国家在中国一些城市设立了领事馆,外国领事馆选择所在城市,一般考虑的因素主要有:1.政治地位:例如大多选择直辖市和省会城市;2.经济实力:一般多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3.地理位置:一些亚洲邻国通常选择位置与其比较接近的城市。
综合来说,外国领事馆多的城市一般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都比较高。
所以一个城市外国领事馆的数量也往往代表了它的地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陆各大城市的具体外国领事馆分布情况(注意:不包括北京,因为北京是首都,与其它城市没有可比性。
也不包括港澳台。
只包括已经正式开馆的,不包括准备开馆的。
)一、上海(共51家)——外国驻华领事馆最多的城市,这也反映了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地位。
除北京以外,大陆其它城市远远无法与上海相比。
阿根廷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比利时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巴西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柬埔寨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馆智利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古巴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捷克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芬兰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希腊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匈牙利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印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意大利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墨西哥合众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荷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新西兰驻上海总领事馆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秘鲁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菲律宾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波兰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罗马尼亚驻上海总领事馆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塞尔维亚和黑山驻上海总领事馆新加坡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斯洛伐克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南非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瑞典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瑞士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乌克兰驻上海总领事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美利坚合众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牙买加驻上海名誉领事馆摩纳哥驻上海名誉领事尼泊尔王国驻上海名誉领事。
全球化与广州跨国机构的空间分布演变与特征(1949-2012年)
全球化与广州跨国机构的空间分布演变与特征(1949-2012年)薛德升;梁家健;黄耿志【期刊名称】《城市规划》【年(卷),期】2016(040)010【摘要】跨国机构指从事跨国行为的政府性和非政府性组织,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在世界城市研究风靡全球学术界的浪潮下,城市跨国机构已引起日益增多的关注.在回顾全球城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和访谈材料分析与空间句法的应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跨国机构的发展过程、空间分布演变与特征开展研究.广州跨国机构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发展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机构的数量得到增长、类型变得多样、业务得到扩展,空间分布的重心随城市中心的东移而东移,表明了其区位的中心性及与主要全球化空间临近的性质.跨国机构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包括:(1)中心性或趋向交通便捷度高的地区;(2)对安全、交流与所在地段的知名度有需求;(3)不同类型跨国机构的空间区位具有不同的整合度;(4)一些特定功能的机构倾向于分布在与其功能有联系的城市片区.【总页数】9页(P44-51,64)【作者】薛德升;梁家健;黄耿志【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K901.4【相关文献】1.广州市医疗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及服务能力分析 [J], 林丹淳; 刘凯; 谭敏; 周淑丽; 柳林2.1960-2015年西南水稻干旱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 [J], 曾晓珊;冯利平;高嘉辰;余卫东;伍露;王春雷;闫锦涛;李亦卓3.2010~2019年宁夏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特征研究 [J], 李佳芯;张琼慧4.广州市1990—2000年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 [J], 袁媛;许学强;薛德升5.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 [J], 周春山;许学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领事馆区二十年难产新址显城市规划短视
⼴州的领事馆区在哪⾥,到底是沙⾯、国际⼤酒店、还是中国⼤酒店?不仅是市民,甚⾄连政府⼯作⼈员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
缺少⼀个集中⽽上规模、上档次的领事馆区,⼀直是⼴州的遗憾。
据了解,⼆⼗多年前,⼴州就已开始领事馆区的规划,距今已近四分之⼀世纪。
上⽉终於由⼴州规划*出公⽰,欲定址於⾚岗地区,此规划的选址与原来的选址基本是同⼀位置。
⼀个功能区历经⼆⼗多年后,仍然停留在规划状态,可谓难产之⾄。
⽽回望中国改⾰开放近三⼗年来,由于⼴州的领事馆分散于市内各处,且⼤多数都是租⽤场地,不仅办公⾯积受限,⼀旦租约到期,存⾝之处都有可能“不保”。
⽽分散的地理位置,不仅让市民办事不⽅便,⽽且⼤⼤折损⼴州作为中国第三⼤城市的形象。
据悉,中国⼤陆前三个使领馆最为集中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州。
京沪早就形成了使领馆的集中区,⼴州却尚处於规划公⽰阶段。
对于⼴州领事馆区难产,有关专家认为,规划选址的不合理是主因。
据相关专家称,领事馆区的事务特性,设置於中⼼城区当属⽆疑。
但特⼤型城市的业态分布,同区域与机场的距离是有讲究的。
⼀般⽽⾔,国际化的外事区最适宜设於靠近机场的市中⼼部分。
对外事务是国际化的事务,讲求对外往来的⽅便,离国际机场近,不仅可以⽅便⼈员的往来,同时也是出於安全的考虑,万⼀出现*,可以快速便捷地撤侨。
北京的使馆区所在的酒仙桥地区接近机场⾼速的出⼊⼝,是离机场最近的中⼼城区部分。
上海的长宁区是最接近虹桥机场的中⼼城区之⼀,为领事馆和外交官邸最为集中的区份。
反观⼴州规划为领事馆区的⾚岗位於中⼼城区的东南部,同位於西北部的⽩云机场相去甚远,⼏乎是中⼼城区中离机场最远的区域。
这种规划选址显然有悖於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其受到冷落是可以预期的。
⼴州现有近三⼗个领事馆都选址於珠江的北岸,事务量的美国领事馆扩展办事机构,宁选址天河北,⽽不落户位于珠江南的⾚岗地区的领事馆区。
可见外事机构有选择的话,是不愿到远离机场的地⽅安置的。
法国领事馆旧址
法国领事馆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为广州沙面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沙面街翠洲社区沙面南街20号,建于中华民国四年(1915),楼高两层,坐北朝南,檐口高度为9.75米,总高为15.0米,建筑占地面积580平方米。
直坡四坡顶。
该建筑室内已经修辑,部分复原,外立面已经恢复至较早时期的式样,现为广东省外事博物馆。
原法国领事馆是典型的沙面早期亚洲殖民地式建筑,平面呈四方形,四边设回廊,中间设内廊。
从内廊可进入各个房间,并设楼梯上下各层。
四坡屋顶呈四棱锥状,遵循广州传统坡屋顶27°的坡度并铺广州传统建筑的陶瓦(素瓦)。
坡顶四周设与下面回廊等宽的平天台。
坡顶边缘竖起高高的壁炉烟囱。
正立面屋顶中部女儿墙迭级升高,突出重点,于背后设置旗杆支座。
正立面朝正南,前面有7米宽的空地,空地前设围墙。
侧立面和后立面都有次入口。
整座建筑显得很古朴,但是建筑细部采用古典装饰。
广州沙面建筑群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租界建筑群。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九年(1859),英法侵略者凭着签订的不平等的《天津条约》,以“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由中方履行赔款条约,雇工在北面挖人工河,叠石护岸,形成沙面岛,供英、法等国租用。
1996年1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南以沙面岛石砌堤岸为界,其余以基涌外侧石砌堤岸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为从保护范围边线起向外延伸100米。
沙基涌和沙面岛岸边以外的水面,不宜修筑露出水面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六二三路临街骑楼建筑应保持传统风格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The Site of the French Consulate, which is part of the Guangzhou Shamian complex, it is located at 20 Shamian South Street,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It was built in 1915, two storieshigh and facing south. The eaves are 9.75 meters high and the total height is 15.0 meters. The building covers an area of 580 square meters. The interior of the building has been partially restored and the exterior facade has been restored to its earlier appearance. Now it is the Foreign Affairs Museum of Guangdong Province.The building is typical of Shamian's early Asian colonial style. Its plane is square, with corridors on all sides. Each room can be accessed from the inner corridor, and staircase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floors. It follows the slope of 27 degrees of a traditional sloping roof in Guangzhou and lays pottery tiles (plain tiles)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 in Guangzhou. The top of the slope is surrounded by a flat roof equal to the width of the corridor below. There are tall chimneys at the edge of the top of the slope.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there is a 7-meter wide open space with fences in front of it. Both side and rear facades have entrances. The whole building is simple, but the details of the building are classical decoration.The Guangzhou Shamian architectural complex is a concession building group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Opium War, in 1859, the British and French aggressors forced the Governors of Guangxi and Guangdong to rent Shamian under the pretext of 'restoring foreign businesses' under the unequal Tianjin Treaty. Employees dug man-made rivers in the north and formed embankments by stacking stones, forming Shamian Island for rent to Britain,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In November 1996, the State Council announced that the Guangzhou Shamian architectural complex was added in the list of 'Cultural Relics of National Importance under the Protection ofthe State'.。
我国使馆建筑功能布局的特殊性
我国使馆建筑功能布局的特殊性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某使馆建筑功能现状介绍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使馆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环境,气候,文化等传统因素,同时还要符合它功能上的复杂性和政治上的特殊性。
关键词:使馆建筑、建筑的功能布局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显突出。
与此同时我国外交事业也更加繁重,驻外使领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也在逐步的加强与完善。
使馆是一个国家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外交机构的总称,代表本国办理外交事务。
是本国与驻在国家之间各方面交往的平台。
使馆建筑代表国家的形象,具有政治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礼仪性。
它是一类特殊的建筑类型,是办公,居住,娱乐的小型综合体建筑。
使馆建筑不仅要向外国人展示并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又要充分表现对所在国家地域文化的尊重,两者需要相互融合交流。
时代的发展已经使使馆建筑功能变得更为复杂和重要,有其特殊性。
1.办公区是使馆的主要功能区,处理外交方面的具体事务,满足使馆必要的接待,因此使馆具有公开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使馆还是本国在驻在国的高度安全机构,需要使馆具有一定的安全保密功能。
2.居住区是使馆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区,包括为馆员及家属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居住条件。
一、使馆建筑的形式目前我国在各国当地驻在情况不同,使馆建筑群体组合形式也各不相同,总体上分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式,另一种是分散式。
但从日常使用管理考虑以集中式为佳;分散式较差。
集中式馆区建筑群包括办公楼(有领事签证处,办公对外接待区,内部办公区),大使官邸,馆员公寓楼及运动场地(或活动中心)等等。
全体馆员基本在一个与外界相对独立的工作、生活空间里,为工作的及时联系起到了方便作用。
这种形式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如:不利于与外界交往,缺少与当地民众联系,对驻在国民俗民风了解有限。
分散式使馆建筑群只有办公区。
馆员生活住房全部在使馆办公区以外,以租住当地民居为主。
因使馆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分散式建筑群在工作时间以外,遇到紧急事务有时不能及时取得联系处理,各方面使用中就会突显不够方便。
广州沙面建筑群――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广州沙面建筑群――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广州荔湾沙面是中国广州市珠江上的一个人工小岛,地处白鹅潭北部,面积约0.3平方公里,宛如一颗翡翠点缀着整个城市。
目前是多个国家驻广州领事馆所在地和在穗外国人的主要活动地区。
广州市沙面建筑群鸟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凭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雇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岛。
英、法两国在岛内分设领事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主宅,另外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传教士。
沙面建筑群-现代主义建筑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建国后市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管理来管理广州沙面建筑群。
沙面建筑群-拱券廊式建筑欧洲建筑群大观园-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也称古典复兴,它是文艺复兴运动在建筑界的反映和延续。
新古典主义提倡建筑要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装饰。
特点:是构图规整,追求雄伟、严谨。
一般以粗大的石材砌筑底层基础,以古典柱式和各种组合形式为建筑主体,加以细部装饰。
沙面建筑群-折衷主义建筑代表建筑: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在沙面比较多,沙面南街18号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沙面南街60号的英国圣公会教堂以及沙面大街54号胜利宾馆,新荔枝湾酒家等。
其中,胜利宾馆是沙面西洋建筑群中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最典型代表。
该建筑建于1920年,曾作英国汇丰银行,前身是二十世纪初英国人建造的“维多利亚大酒店”,是广州市目前唯一一家保存西欧古典建筑风格的星级酒店。
这栋建筑在正面檐口或者是在门柱上,有三角形的山花装饰,与底层的重块石有互相呼应的效果,屋顶沿街或转角部位还加有穹窿顶阁楼亭,很有古希腊建筑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广州领事馆的空间变迁及分布特点摘要:领事馆是一国驻在他国某个城市的领事代表机关的总称,负责管理当地本国侨民和其它领事事务。
一个城市领事馆的数量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和国际认可程度。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历史上就与国外众多国家有着频繁的商务往来。
自唐宋时期,就有外国人聚居区[1]。
建国后,广州成为各国领事馆驻扎在中国的首选地之一,在数量上仅次于上海。
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总结现状,得出近代到建国后广州领事馆的发展沿革以及现状领事馆空间分布特点,广州领事馆发展与城市历史、城市空间发展轨迹以及城市地位的相关性,进而与上海领事馆做出对比,明确广州领事馆空间分布特点和不足,总结影响领事馆选址的共性因素。
最后对未来进行展望,对广州的使馆区选址与规划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领事馆空间分布规划一、领事馆的职能与作用领事馆(consulate)是一国驻在他国某个城市的领事代表机关的总称,有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等,负责管理当地本国侨民和其它领事事务。
作为一国政府派驻对方国家某个城市并在一定区域执行领事职务的政府代表机关,领馆有不同的领区,比如驻广州领事馆,大多数国家领事馆的领区除了广东之外还包括广西、福建、海南,有些还包括湖南、江西,甚至云南、贵州等省。
领馆作为外国常驻官方机构,推动了派遣国与领区的交流与合作,为谋求双方合作发展提供真实可信的资讯服务,发挥着稳定长期的桥梁作用。
尤其是广州,每年的广交会、高交会等重大经贸活动,驻穗领馆都会应邀派员前往参加,充分了解各种商机,为派遣国与广东各地市和部门之间的互利合作牵线搭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因此,外国在广州设立领馆,主观上是满足自身的需要,但客观上也为广东扩大对外交往、促进对外合作提供了许多的便利。
二、广州领事馆的历史沿革广州领事馆的历史可追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59年后,广州沦陷,英法两国强行割占沙面岛为租界,其后英国对沙面进行了较完整的规划,建设了多国的领事馆、银行、教堂、学校、公园等建筑。
虽然许多外国驻广州的领事馆存在了一百多年,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西方列强为维护本国的利益和在华特权,实际上并未承认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平等地位,“弱国无外交”,中国同西方列强之间没有也不可能建立真正平等的领事关系。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底,由于国家制定的“另起炉灶”的方针以及后来“世界革命的思想”和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加之冷战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对态度,中国在世界上一度处于十分孤立的状态,外国在中国设立的领馆只有4个,即波兰驻上海和广州总领事馆,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馆以及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的对外关系逐渐缓和,美国率先于1979年在广州开设总领事馆,随后外国驻穗领馆不断增加,于2000年达到16家。
尤其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之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强,截止2010年3月,共有38个国家在广州设立领事馆,另有伊朗、也门、智力、秘鲁等9个国家驻穗领事馆处于筹建状态。
综上所述,广州领事馆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第一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状态,在外交中没有独立的主权,此阶段驻广州领事馆集中于沙面;第二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由于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势,领事馆的发展也一直停滞不前;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至今,是国外驻广州领事馆数量迅速增长的阶段,其馆址变迁和空间分布都有一定的特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三、广州领事馆的空间变迁广州领事馆的空间变迁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3]:1.1859-1949年——集中规划,就地扩张接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外国驻广州的领事馆一直集中于沙面。
(图1)沙面位于老城西南侧,北靠广州西关商贸区,南临珠江,是当时列强在广州的殖民统治机构所在地和政治军事活动中心,其历史是随着沙面租界的划定而展开的。
一开始由英国人按照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对整个租界进行了规划。
1865年,沙面租界已初具规模,同年,英国领事馆首先搬入沙面,随后,美、德、意、荷、葡等在沙面设立广州领事馆,其中1893年建成的美国领事馆一直沿用至今。
至1934年3月,沙面租界共有13个外国设立领馆,它们分别是英、美、法、德、日、意、瑞典、瑞士、芬兰、挪威、丹麦、荷兰、葡萄牙[4]。
2.1978-2001年——从无到有,选址于城市中心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截止2001年,外国驻广州的领事馆由1家增加到17家,其中大部分领事馆都选址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优越的城市中心区(图2),如广东国际大酒店(1992年开业,共6家)、花园酒店(1984年开业,共3家)中信广场(1996年开业,共6家)等。
3.2001年至今——由西向东变迁随着广州”东拓”和天河北-珠江新城新轴线的建设,广州市新的中心区逐渐落成。
国外驻广州的领事馆分布也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态势(图3),截止2010年3月,驻广州领事馆达到了38个,其中有26个位于广州市新轴线附近。
四、广州领事馆的分布现状1.各国驻穗领事馆发展概况作为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广州成为外国在华设领增长最快的地区。
改革开放之初,美国率先于1979年在广州开设总领事馆,随后外国驻穗领馆不断增加,于2000年达到16家。
新世纪头8年,外国驻穗领馆数量翻番达到33家。
截止2010年3月,共有38个国家在广州设立领事馆,仅次于上海。
在38个领事馆中,欧洲国家最多,亚洲国家其次(表1)(图4)。
最近两年新开设领事馆的国家主要是南亚、中东、南美、和非洲国家。
从新增情况来看,亚洲国家在数量上有望超过欧洲,南美洲国家也会有明显增加(图5)。
表1 2008、2009年在广州设领事馆的国家统计表(斜体为筹建当中的国家)亚洲印度、巴基斯坦、科威特、以色列、也门、伊朗 6南美洲墨西哥、阿根廷、厄瓜多尔、智力、秘鲁、巴西 6欧洲挪威、西班牙 2非洲埃塞俄比亚 1图4 驻穗领事馆各大洲所占比例图5 各大洲驻穗领事馆增幅比较2.领事馆分布现状领事馆基本多租用高档办公楼或酒店作为办公地点,主要分布在体育中心、火车东站、珠江新城、环市中路、流花路。
在广州各个区中,天河区分布最多,越秀区其次,荔湾区的沙面少有分布(图6)。
在环市路、流花路的领事馆多于2000年之前建馆,2000年之后建馆的以及另择新馆的国家多选择在天河区新的城市中轴线附近。
据统计现被租用作为领事馆办公地的商务楼共有14处,其中租用天河体育中心中信广场的国家最多,达到7个,粤海天河城大厦与林和中路天誉花园成为近年来的新宠,数量仅次于中信广场。
相比之下,越秀区的广东国际大酒店、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虽略显落寞,但仍是领事馆的集中地。
由于历史原因,沙面留有很多使馆建筑,只有波兰领事馆和少数国家领事馆的分支机构仍旧在这里办公。
图6 各分布地领事馆数量图3.空间分布特点外国人在广州的机构起初作为民间组织只是处理贸易事物,近现代发展演变为负责管理广州本国侨民及领事事务的领事馆。
从清代“十三行”的英国花园、美国花园到沙面租界再到今天的领事馆,外国人在广州的居住地与办事地的空间变迁从集中到分散、从边缘到中心,并与城市空间发展轨迹相一致。
1.交通可达性好穗沪两地的领事馆办公地多临近机场、地铁站点等,可达性好(图11)。
在过去,由于各国政局不稳、战乱频发,所以安全是领事馆首先要考虑的。
历史上领事馆多选择在靠近机场的地区。
例如上海的领事馆选址青睐最接近虹桥机场的长宁区。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我国内政外交的稳定,这一因素日趋淡化。
新设领事馆大多不再一味靠近机场,而是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地铁站点几乎必不可少。
近年来广州领事馆多选择在天河北路附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临近火车东站,与深圳联系方便能兼顾到深圳的领事事务。
图11 广州地铁交通与领事馆分布的关系(根据GOOGLE图自行绘制)2.靠近商圈商圈是城市建设的精华和城市发展的缩影,在对广州、上海的领事馆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领事馆多位于主要商圈附近,同时距离商圈有一定的距离,这样既能闹中取静,又能与城市的经济、政治等保持紧密联系。
广州领事馆多集中在商务区,靠近商业区(图12)。
领事馆集中在越秀区的靠近火车站商业区、北京路商业区;分布在天河区的靠近天河商业区、火车东站商业区等商业区;较有历史沙面的领事馆也靠近上下九商业区。
图12 广州主要商圈与领事馆分布的关系(根据GOOGLE图自行绘制)3.周围环境优美广州领事馆选择的商务楼周边多有有较大面积的公共绿地,或是靠近江边,可以欣赏到江景。
上海早先入驻的领事馆利用原来的领事馆基址,环境品质较高。
4.与外国人聚居区存在关联因为领事馆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管理所在城市本国侨民事务,在穗、沪两地工作的众多外国人也是很多国家选择在这里设领事馆的原因之一。
从理论上来说领事馆选址在据外国人聚居区较近的地方可以方便领事馆工作人员上下班,另一方面也便于与侨民联系,但是领事馆并无刻意选择在与外国人聚居区临近的地方。
领事馆多选择在城市商务区,与外国人较高阶层的聚居地存在着空间上的一定重叠,反过来领事馆所在区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较高阶层人士的聚居(图13)。
图13 外国人聚居地与领事馆分布的关系(根据GOOGLE图自行绘制)七、广州领事馆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展望1.广州领事馆区建设的必要性回望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广州领事馆分散于市内各处,且大多数都是租用商务写字楼。
这种方式虽然存在灵活性较高,初建成本低、可以利用现有城市设施的优点,但也应该看到租用商务写字楼也存在种种限制,例如办公面积受限,一旦租约到期,存身之处都有可能“不保”。
而分散的地理位置,不仅让市民办事不方便,也与广州作为中国第三大城市的地位不符。
领事馆区的规划与建设不仅给各国领事馆工作人员的日常事务带来便利,更为本地区的外国人和当地人带来方便。
比如领事馆区内的共享服务建筑——外交服务大楼可以为外国驻广州领事馆提供馆舍用房、中国雇员、外国车牌转换、国家驾照转换、汉语培训等服务。
2.广州赤岗领事馆区的评价综合各种因素考量,广州已经意识到确实需要一个新的领馆区来满足不断增多的外国驻穗领事机构的需求。
2009年2月26日,位于广州赤岗的广州新领馆区建设正式启动(图14)。
赤岗领馆区规划总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可供领馆建设用地面积约五点三万平方米。
目前已有印尼、越南、科威特、新加坡、韩国等六国提出在该区建永久性馆舍申请,泰国已经取得建馆用地。
随着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轴线的建设日趋成熟,位于新轴线南端的广州电视塔周边地块的基础设施也已经成熟,此地块所拥有的区位条件、空地规模与环境质量,是目前广州城区内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