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B)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2.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A.亚罗号事件B.虎门销烟C.太平天国运动D.领土争端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

该地在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4. 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他的主要依据是( C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5.中国近代外国军队中首次入侵北京的(B)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D.日本军队6.“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C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7.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8.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A.侵略国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B.侵略国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C.侵略国继续割占中国领土D.侵略国仍强迫清政府增加赔款数额9.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

八年级上册历史突破训练知识点专题(部编版)课题02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突破训练知识点专题(部编版)课题02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版)

课题02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梳理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南北朝时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他是()A.祖冲之B.贾思勰C.顾恺之D.胡昭【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相关史实。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解答】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以下四个选项,其中三个是同一类的,另一个是不同类的,这个不同类的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贾思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

【解答】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BC 均是医学家。

故选:D。

3.独创楷书书法的书法家是()A.钟繇B.胡昭C.刘邦D.李斯【分析】本题以独创楷书书法的书法家为依托,考查钟繇。

【解答】独创楷书书法的书法家是钟繇。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楷书是由锺繇独创的。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

故选:A。

4.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有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看下面“马”字的书写,哪一个是行书?()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书法。

【解答】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有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观察图片可知,A是行书。

故选:A。

5.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

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D.佛教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分析】本题考查佛教传入我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预习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预习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6-1842.8年1、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2)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时间:1856.10-1860.1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3)结果:①1858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③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法国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带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间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5.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6.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尼布楚条约》7.“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8.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A.英国B.日本C.俄国D.法国9.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0.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13.“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经过:1856 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3.《天津条约》(1)主要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2)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知识点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4.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5.《北京条约》(1)经过: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

奕被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主要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知识点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6.概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下列事件中被认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的是 (A)A.英国侵略军炮轰广州B.“马神甫事件”C.“亚罗号事件”D.英法联军攻陷广州2.1858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练习(含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练习(含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题“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

”这里的“危机”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第2题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起义,为镇压太平军,当时的清政府不得不调离了北方的戍边部队。

某国趁火打劫,大军压境,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

该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法国第3题近代史上,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改订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第4题1856年10月,一艘名为“亚罗”的商船的船员被广东水师以参与海盗活动为由扣押。

事发后,英国驻广州领事想借此机会挑起事端,便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确在香港注册,但扣押时已经过期)且悬挂英国国旗为由,向中方抗议。

此事件成为( )A.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借口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C.中美《望厦条约》签订的结果D.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第5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暴行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C.洗劫并放火焚毁了圆明园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第6题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 )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第7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第8题“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第9题参观了下面这一遗址后,你最大的感想是( )①落后就要挨打②战争是破坏文明的罪魁祸首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我们的责任④袁世凯早该被打倒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第10题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八上历史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八上历史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训练1.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

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A.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D.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2.英法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俄国公使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协助英法的军事行动。

相关场景出现在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关于下图《中国主要通商口岸及周边城市贸易往来示意图(1885-1890年)》表述正确的是()①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①“五口通商”中的香港成为南方贸易中心;①最早开埠的上海是南北口岸贸易枢纽;①天津居于北方口岸贸易的中心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材料表明A.鸦片战争持续时间长B.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列强侵略中国不断深入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向来洋药(鸦片)……等物,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唯该商止准在口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

”以上规定使清政府()A.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开始大量进口外国药品C.采取禁止鸦片贸易的措施D.对所有进口货物征重税6.示意图反映出,与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①数量增加①分布范围更广①集中在北方沿海①沿长江向内地延伸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7.随着马首铜像于2020年12月1日回归圆明园,圆明园十二兽首(如右图)中的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等七尊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剩余五尊仍下落不明。导致十二兽首流失海外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经过这场战争,北京的官员就这样创立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新秩序,而滞留在长城以外承德避暑山庄的朝廷则怀恨在心。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A. 英国、法国B. 英国、俄国C. 法国、俄国D. 美国、英国2. (2017·泰安)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 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与材料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C.黄海大战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4.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A.俄国B.法国C.日本D.英国5.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

这是因为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6.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两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均是中国禁烟运动③英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是侵略者④均使中国丧失了主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二、判断题1.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为英国和法国。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颐和园。

4.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国。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英国军舰炮轰广州城B.英法联军占领大沽炮台C.英法联军攻占北京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小明在参观某一纪念馆时看到右边这一幅图片,这一事件应发生在(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狂欢A.明末清初B.虎门销烟期间C.鸦片战争期间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3.历史题材的电影能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下列影片中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B.《虎门销烟》C.《火烧圆明园》D.《戚继光》4.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天津条约》C.中英《北京条约》D.中英《南京条约》附件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国领土( )A.60 多万平方千米B.40 多万平方千米C.150 多万平方千米D.100 多万平方千米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觉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

——《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1854 年) 请回答:(1)“自从条约缔结以来”的“条约”指什么条约?该条约是何时缔结的?(2)英国为什么提出“修约”的要求?(3)英国为达到“修约”目的最终采取了什么手段?中国因此遭受了什么劫难?1.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掠夺”,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2.“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属于下列哪一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3.电影《傲蕾·一兰》歌颂了达斡尔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英勇事迹,揭露了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略行径。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其中包括( )A.巴勒喀什池东南地区B.库页岛C.辽东半岛D.伊犁地区★4.某校举办了一次“写中华之荣辱,书民族之正气”的影视巡演活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1856年,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其企图是A.对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镇压义和团运动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的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法两国3.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这也意味着,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回归。

这个艺术珍品流失在海外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4.法国的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

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巴特雷认为的荣耀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下列哪一灾难是发生在这次远征中的?A.香港岛被割占B.圆明园被焚毁C.户部遭到抢劫D.中国人被赶出东交民巷5.如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之后,中国丧失的领土示意图。

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6.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7.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9.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A.近代化的探索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0.“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近代以来侵略我国的西方列强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A.英国B.俄国C.美国D.日本2.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更多的好处”是指A.获取中国大量赔款B.取得协定关税特权C.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D.掠得圆明园的大量珍宝3.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俄国得到的“好处”之一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共计()A.100多万平方公里B.150多万平方公里C.60多万平方公里D.160多万平方公里4.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B.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C.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5. 下列通商口岸不属于《天津条约》中开放的是()A.汉口B.南京C.福州D.营口6.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判断歌词与哪一事件相关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7.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A.1856年—1858年B.1856年—1860年C.1858年—1860年D.1840年—1842年8. 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

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A.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B.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C.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9. 1860年,在北京的居民有可能看到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是()A.嘉庆帝B.宣统帝C.咸丰帝D.同治帝10. “亚罗号事件”是哪个国家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11.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优化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优化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优化练习1.《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道:“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

”据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2.在下表情形之下,英国( )英国对华贸易额及流入中国的白银统计表(单位:万英镑)B.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再次发动侵略战争C.以调停为借口,大肆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D.要求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3.1857年,英国《泰晤士报》宣称:“由于这次爆发了军事行动,现有的各种条约就此作废了,我们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我们同中华帝国的关系了。

”据此可知,“这次军事行动”是指( )A.三元里抗英B.中英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第二次鸦片战争4.“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5.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这样称赞圆明园:“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

这个“奇迹”毁于谁之手( )A.英国侵略军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军D.八国联军6.“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B.义和团运动C.第二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7.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天津条约》签订后9.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岛)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再泪涛汹涌!”其中的“香港(岛)”和“九龙”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 )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10.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文期刊《中国丛报》刊载文章展现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题

⼈教部编版⼋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次鸦⽚战争同步练习题第2课第⼆次鸦⽚战争⼀、选择题1.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和割占中国领⼟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俄国、⽇本D.英国、俄国2.李⼤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这⾥的“两度劫”发⽣在()①鸦⽚战争②第⼆次鸦⽚战争③中⽇甲午战争④⼋国联军侵华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3.某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个条约有如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区给英国。

这个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丑条约》4.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鸦⽚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A.《虎门条约》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5.南京被开辟为通商⼝岸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瑷珲条约》6.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较⼀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件⼀⽬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C.⼤⼤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7.汇集了东西⽅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的颐和园毁于()A.鸦⽚战争B.第⼆次鸦⽚战争C.甲午中⽇战争D.⼋国联军侵华战争8.英法发动第⼆次鸦⽚战争的借⼝分别是()A.“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B.“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C.“亚罗号事件”和虎门销烟D.“马神甫事件”和虎门销烟9.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的国家有()A.⽇、法、俄B.英、法、美C.英、俄、⽇D.英、俄、德10.英法侵略者发动第⼆次鸦⽚战争的根本⽬的从下边哪⼀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看出来()A.《南京条约》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11.“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次鸦⽚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预习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预习单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速填】知识点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原因: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和“马神甫事件”。

3.《天津条约》的签订(1)签订时间:年。

(2)签订国:清政府与俄、美、英、法。

(3)结果: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自由航行等特权。

4.其他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知识点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背景: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2.概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北京条约》的签订(1)签订时间:年。

(2)签订国:清政府与英、法。

(3)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知识点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概况: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平方千米领土。

2.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自我检测】1.“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2.它的签订导致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边界完全被篡改,使沙俄不战而获得了黑龙江以北原属于中国的大片领土,它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它”是指()A.《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答案【预习速填】知识点一鸦片战争亚罗号事件 1858 北京长江各口岸《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知识点二圆明园 1860 九龙司地方一区知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50多万长江中下游半殖民地化【自我检测】1.C2.B。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B )A.虎门销烟阻止了列强的鸦片贸易B.列强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C.沙俄企图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D.英、法两国企图抢劫圆明园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D)A.英美联军B.美俄联军C.俄法联军D.英法联军3、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A)A.“亚罗号事件”B.“马神甫事件”C.虎门销烟D.闭关锁国4、“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C)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5、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D)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6、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D)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7、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B)A.《虎门条约》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8、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C)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D.获得大量赔款9、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D)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俄国、日本D.英国、俄国1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是因为(B)A.中国的资源被掠夺B.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C.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1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B)A、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B、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C、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D、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1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北京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的清朝皇帝是(D)A、乾隆帝B、嘉庆帝C、道光帝D、咸丰帝1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留守北京、担任议和大臣的是(C)A、林则徐B、琦善C、奕䜣D、陈化成14、下列各项,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的是(B)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北京条约>>二、判断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一、选择题1、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C.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D.中俄《瑷珲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2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 B •戚继光抗倭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三元里抗英3.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亚罗号事件’之后,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

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下列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①英国侵占香港岛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A.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④4.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镇压三元里起义C .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签订《南京条约》5.标志着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的事件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C.英法联军攻陷广州D.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6.1861 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B .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7.1856 年10 月,一艘名为“亚罗”的商船的船员被广东水师以参与海盗活动为由扣押。

事发后,英国驻广州领事想借此机会挑起事端,便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确在香港注册,但扣押时已经过期)且悬挂英国国旗为由,向中方抗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2. 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镇压义和团运动3.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 )A.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4.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B.浩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5.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日本6. 下图为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A.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第二次鸦片战争D.俄国割占东北领土7.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B.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C.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D.“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8.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9. 成龙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归祖国(电影剧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预习提纲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英——;法——又叫西林教案
2.参与国:(主凶);俄美(帮凶)
3.时间:1856-1860(在位)
4.1860.10月,洗劫和焚毁;
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
5.结果:
(1)1856《天津条约》清VS俄美英法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地点)
②增开、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各口岸自由航行【可以看出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VS英法美
内容:被迫承认合法化
(3)1860《北京条约》清VS英法
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为商埠
③割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6.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鸦期间列强的罪行
1.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
2.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趁火打劫】
中俄《》——割占领土最多
注:1861,清政府设“总理衙门”——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注:慈禧——咸丰帝的贵妃,同治帝的生母。

笔记
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
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割占领土最多
6、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