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名词解释
化工分离工程01
化工分离工程 011. 引言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到物质的分离、净化和纯化等工艺过程。
本文将介绍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领域、工艺流程以及一些常用的分离技术。
2. 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离工程是指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者两者的组合,将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过程。
分离工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混合物中目标组分的纯度,并且尽可能地提高分离效率。
3. 分离工程的分类分离工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进行分类。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离工程可以分为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两大类。
物理分离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离,包括蒸馏、吸附、萃取等技术;化学分离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离,如化学反应、化学析出等技术。
4. 分离工程的应用领域4.1 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化工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离工程,可以将原材料中的有用组分与杂质分离开来,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例如,在石油炼制过程中,通过蒸馏工艺可以将原油中的轻质烃类和重质烃类分离出来,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4.2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离工程也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吸附、离子交换等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清水进行分离,从而净化废水,保护环境。
4.3 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化工分离工程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离工程将混合物中的有效药物分离出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活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5. 分离工程的工艺流程分离工程一般包括前处理、主分离和后处理等环节。
前处理是指对混合物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调整溶剂比例等;主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组分与杂质分离开来;后处理是指对分离后的产物进行处理,如晶体过滤、溶剂回收等。
不同的分离工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具体的流程可以根据混合物的特性和目标要求进行设计。
6. 常用的分离技术6.1 蒸馏蒸馏是一种基于组分的挥发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
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
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分离工程概述1.1 分离工程的定义分离工程是指利用特定的设备和工艺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以实现材料的纯化、浓缩或者提取等目的的工程过程。
分离工程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业过程。
1.2 分离工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离原理和分离过程,分离工程可以分为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两大类。
物理分离包括过滤、离心、蒸馏、结晶等;化学分离包括萃取、吸附、电泳、凝聚等。
1.3 分离工程的应用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原料的提取、产品的纯化、废水的处理等都离不开分离工程。
此外,分离工程也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二、分离工程的原理与设备2.1 过滤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物理分离方法。
常见的过滤设备包括板框压滤机、真空过滤机、滤筒式过滤器等。
2.2 离心离心是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不同密度的组分分离出来的物理分离方法。
离心设备有离心机、离心沉降机等。
2.3 蒸馏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的方法。
蒸馏设备包括塔式蒸馏装置、蒸馏锅、蒸馏塔等。
2.4 结晶结晶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结晶设备包括结晶器、结晶槽等。
2.5 萃取萃取是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化学分离方法。
萃取设备包括萃取塔、萃取槽等。
2.6 吸附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吸附的化学分离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2.7 电泳电泳是利用电场作用将混合物中的带电粒子分离的化学分离方法。
2.8 凝聚凝聚是利用沉淀剂将混合物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三、分离工程的工艺流程3.1 分离工程的基本流程分离工程的基本流程包括进料、分离、收集和处理废物四个步骤。
进料是将混合物送入分离设备,分离是利用特定的原理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收集是将分离出来的组分进行收集,处理废物是处理分离工程产生的废弃物。
分离工程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1、分离过程: 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那些操作。
2、分离工程: 研究分离过程中分离设备的共性规律,分离与提纯的科学。
3、传统分离过程的绿色化:对过程(如蒸馏、干燥、蒸发等)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充分考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环境影响最小(或无影响)为目标,进行过程集成。
4、传质分离过程:一类以质量传递为主要理论基础、用于各种均相混合物分离的单元操作。
可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遵循物质传递原理。
5、平衡分离过程:大多数扩散分离过程是不相溶的两相趋于平衡的过程,而两相在平衡时具有不同的组成,这些过程称为平衡分离过程。
6、速率控制分离过程:是通过某种介质,在压力,温度,组成,电势或其它梯度所造成的强制力的推动下,依靠传递速率的的差别来操作,这类过程称为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7、泡点温度:是指液体在恒定的外压下,加热至开始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
8、露点温度:在恒压下冷却气体混合物,开始凝聚出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
9、汽化率:液体汽化所减少的质量占原液体质量的比率。
10、液化率:e=液化量/总加入量=L/F11、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表示组分i及j之间没有被分离表示组分i富集于1相,而组分j富集于2相表示组分i富集于2相,而组分j富集于1相12、分离剂:在两种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之间、材料与模具之间隔离膜,使二者间不发生粘连,完成操作后易于分离的液剂。
种类为:(1)石膏分离剂(2)树脂分离剂(3)蜡分离剂(4)其他分离剂如硅油、凡士林等。
13、固有分离因子:αij称为固有分离因子,也称相对挥发度,它不受分离设备的影响。
14、机械分离过程:分离对象为两相以上的混合物,通过简单的分相就可以分离,而相间并无物质传递发生。
15、膜分离:是利用液体中各组分对膜的渗透速率的差别而实现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或电位差作推动力,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分离工程
1、 简述分离工程的定义、应用领域、重要作用。
定义: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不相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产物的操作。
应用:分离过程除了在化工、环保及能源领域、冶金行业(矿物中金属的提取和精制)、食品工业(食物脱水、果汁提纯)、核工业(同位素分离)、生化行业(生物分离,培养液和发酵液的分离)等。
作用:分离操作在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方面,在提高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什么是分离因子,其数学表达式是什么?影响分离因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任何一种分离过程中任意两组分间能够达到的分离程度称为分离因子或分离因数。
数学表达式:分离因子反映组成差别及传递速率的不同,与分离设备的结构及流体流动的情况也有关。
3、 说出分离剂的种类并就每类分离剂列举出3个以上的实例。
分离剂是能量(热量、冷量或功等),称为能量分离剂, 分离剂是物质(或另一种原料),成为质量分离剂,分离剂还可以是某种强制力(如压力梯度、温度梯度、电场力、磁场力)及特殊膜等。
4、 简述分离过程的分类,每类列举出5个以上的实例,并说明其分离机理。
(1)分离过程按所加分离剂的不同可以分为:A.能量分离剂的平衡过程:这类过程的共同点是所加的分离剂均为能量(热量、冷量、减压等)。
简单冷凝、简单蒸发、部分冷凝、部分蒸发、节流、减压精馏等。
B.质量分离剂的平衡过程:吸收(以不挥发性液体作为分离剂)、气提(以不凝性气体作分离剂),吸附和离子交换(分别以固体吸附剂和树脂作分离剂)及萃取(以不互溶液体做分离)等属于这类过程。
C.使用一个以上分离剂的平衡过程:萃取精馏和恒沸精馏过程就是同时使用能量和质量分离剂(加入热量和适当液体)速率控制过程:有些过程通过某种介质,在压力、温度、组成、电势或其他梯度所造成的强制力的推动下,依靠传递速率的差别而操作,叫速率控制过程。
电渗析、反渗透、膜分离等(2)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过程和传质分离过程两大类。
A.机械分离过程是指分离装置所接受的是多于一个相的非均相进料,只要简单地分相就可以。
化学工程中的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在化学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各 种化学物质的制备、提纯和精制,是实现物质分离与纯化的 关键环节。分离工程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 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
相平衡理论
相平衡理论是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研究物质在不同相之间的平衡分配 关系。通过相平衡理论,可以了解物质在两相之间的溶解度、分配比等参数,为 实现物质的分离提供理论依据。
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分离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详细描述
离子液体在分离工程中主要应用于萃取、吸附、精馏等领域。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可以有效地分离不同种类的物 质,同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分离效果。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分离和纯化。
人工智能在分离工程中的应用
然气分离、油品精制等方面。分离工程技术用于将石油和天然气中的不
同组分进行有效的分离和提纯。
02
制药工业
制药工业中,分离工程技术用于药物的制备、提纯和质量控制。通过分
离工程技术,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药物成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性。
03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中,分离工程技术用于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环保性原则
在设计和实施分离过程时,应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 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可靠性原则
分离过程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和稳定性,以确保生产过程的
连续性和产品质量。
分离过程的优化方法
数学模拟与优化
实验设计与优化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分离 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
生化分离工程名词解释
生化分离工程:为提取生物产品时所需的原理、方法、技术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总称,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和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提取、分离纯化、富集生物产品的过程。
富集因子concentration factor:富集后浓度与富集前浓度之比。
分离因子separative factor:产物与杂质富集因子之比。
回收率recovery:产物料中的浓度与原始料中的浓度之比。
纯化因子purification factor:对于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酶,分离前后目标产物的比活之比。
电泳electrophoresis: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在基质中向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区带电泳Zone electrophoresis:在支持物上电泳后分离的各组分因迁移速度不同被多孔的凝胶或固体等支持物所稳定分布成区带的电泳技术。
电渗:在电场的影响下,带电荷的液体对携带相反电荷的固定介质进行相对运动的现象。
离子淌度:在一定溶剂中单位电场强度下离子的迁移速率,单位是m2s-1V-1。
等速电泳Isotachophoresis:将样品置于含有慢离子和快离子的缓冲液中电泳,快离子的电泳迁移率大于其他所有的离子,使其后面的离子浓度降低,形成一个低电势到高电势的梯度区,减慢了快离子的迁移速度,并促使后面的离子加速向前移动;而慢离子电泳迁移率小于其他所有的离子,同理会加速向前移动去靠近比它迁移快的离子;结果所有的离子都被压缩在慢离子和快离子之间,以几乎相等的速度迁移。
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g:在凝胶内中添加两性电解质,阳极用酸,阴极用碱,形成均匀的pH梯度,蛋白质或核酸在电场中迁移到等于其等电点(pI)的pH处,最后形成稳定的区带。
反应界面:凝胶电泳中酸碱相互反应形成的界面。
二维凝胶电泳:第一相是等电聚焦电泳,第二相是SDS凝胶电泳,两者组合在一起的电泳方法。
自由电泳:不使用支持介质而用缓冲液来作为分离介质的电泳方法。
化工分离工程正文
化工分离工程正文绪论一:分离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分离工程定义:将混合物分成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2.化工生产装置:反应器+分离设备+辅助设备(换热器、泵) 3.分离工程重要性:(1)纯化原料:清除对反应或催化剂有害的杂质,减少副反应、提高收率。
(2)纯化产品:使未反应物质循环。
(3)环境治理工程:去除污染物。
4.分离工程发展现状:5.分离过程在清洁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废物减少(分离系统有效分离和再循环)废物直接再循环+进料提纯+除去分离过程中加入的附加物质+附加分离与再循环系统二: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1.过程:(1)机械分离:两相以上的混合物分离(过滤、沉降、离心分离、旋风分离、静电分离)(2)传质分离:均相混合物分离(精镏、吸收、结晶、膜分离、场分离、萃取、干燥、浸取、升华)△平衡分离过程:分离媒介(热、溶剂、吸附剂)使均相混合物变为两相体系,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平衡的两相分配关系的差异实现分离。
(精镏、吸收、结晶、萃取、干燥、浸取、升华)△速率分离过程:推动力(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组分选择性透过膜,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实现分离(膜分离、场分离)三:分离过程的集成化:新型1.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化学吸收、化学萃取、催化精镏、膜反应器2.分离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萃取结晶、吸附蒸馏、电泳萃取3.过程的集成:传统分离过程的集成(共沸精镏—萃取、共沸精镏—萃取精镏)传统分离过程与膜分离的集成(渗透蒸发—吸附、渗透蒸发—吸收、渗透蒸发—催化精镏)膜过程集成(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第一章蒸馏与精馏§1—1 概述一:蒸馏定义和特点:1.定义: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差异进行分离提纯。
2.特点:工艺流程短、使用范围广、工艺成熟;但能耗大(汽相再冷凝)二:分类:1.蒸馏方式:闪蒸、简单蒸馏、精馏、特殊精馏、反应精馏 2.操作压力:加压蒸馏、常压蒸馏、真空蒸馏 3.混合物组分:两组分精馏、多祖分精馏 4.操作流程:间歇蒸馏、连续蒸馏三:精馏操作流程:精馏段精馏段提馏段图:连续精馏操作流程图:间歇精馏操作流程1—精镏塔 2—再沸器 3—冷凝器 1—精镏塔 2—再沸器 3—全凝器 4—观察罩 5—贮槽§1—2 简单蒸馏和闪蒸组分挥发度相差较大、分离要求低——预分离一:工艺流程:图:简单蒸馏图:平衡蒸馏(闪蒸)1—蒸馏釜 2—冷凝器 3—接受器 1—加热器 2—节流阀 3—分离器1.简单蒸馏:一次进料,馏出液连续出料(出料浓度逐渐降低),釜残液一次排放——压力恒定、温度变化 2.平衡蒸馏: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出料浓度恒定)——压力、温度恒定混合液→加热器→温度>料液泡点(分离器压力下)→节流阀(降压)→分离器→料液部分汽化、并在分离器中汽液分离(相平衡)二:原理:1.前提条件:理想物系——液相为理想溶液(拉乌尔定律);汽相为理想气体(道尔顿分压定律) 2.原理:汽液共存区饱和蒸汽线(露点线)过热蒸汽区饱和液体线(泡点线)液相区图:苯—甲苯混合液的t—x—y图图:苯—甲苯混合液的x—y图图:简单蒸馏t—x—y图图:平衡蒸馏t—x—y图(1)简单蒸馏:任何瞬间,蒸汽与液相处于平衡。
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1 分离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最早的分离技术可以追朔到中国夏,商朝的酿酒业中的蒸酒技术;古人制糖和盐 掌握了蒸发浓缩和结晶技术;用蒸馏方法从煤焦油中提取油品。
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 命,使化学工业这个巨人真正诞生和发展起来,随之分离工程也诞生并发展起来。
1901 年英国学者戴维斯在其著作《化学工程手册》中首先确定了分离操作的概念, 1923 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和麦克亚当斯合著出版了《化工原理》,从而确立了分离工程 理论。
2 分离工程简介 分离工程就是使混合物得以分离成为二种或 二种以上的较纯物质的—门工程技术、 它是化学工 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分离过程可分为机械分离 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2.1 机械分离 机 械分 离过程 的对 象都是 两相 或两相 以上 的 非均相混合物,只要用简单的机械方法就可将两相分离,而两相间并无物质传递现象 发生常见的机械分离有过滤、沉降、离心分离等。
过滤:用滤纸或其他多孔材料分离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颗粒、有害物质的一 种方法。
2.2 传质分离 传质分离过程的特点是相间传质,可以 在均相中进行,也可以在非均相中进行。
传 质分离可分为: 1)平衡分离过程如精馏、吸收、萃取、 结晶、吸附等,借助分离剂使均相混合物系 统变成两相系统,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 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的不等同分配而实现分 离。
精馏:一种利用回流使液体混合物得到 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广泛用于石油、 化工、轻工、食品、冶金等部门 吸收:物质从一种介质相进入另一种介质相的现象。
萃取: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 (或微溶 )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 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而提取出来的过程。
物理吸附吸附:当流体与多孔 固体接触时, 流体中某一 组 分 或 多 个 组 分 在 固 体表 面处产生积蓄, 此现象称 为 吸 附 。
吸 附 方 式 有 物理 吸附和化学吸附。
生物分离工程名词解释
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或者:利用具有一定选择性透过特性的过滤介质进行物质的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 在吸附剂与溶液间发生离子交换,即吸附剂吸附离子后,它同时要放出等当量的离子于溶液中。
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分子对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使生物分子分离纯化的技术。
过滤:是在外力作用下,利用过滤介质使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
或者:利用薄片形多孔性介质(如滤布)截留固液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
重结晶:是利用杂质和结晶物质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再次结晶,以获得高纯度的晶体的操作。
分辨率:也称分离度。
它是指相邻两色谱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底宽平均值之比。
晶体:形成新相(固体)需要一定的表面自由能。
因此,溶液浓度达到饱和溶解度时,晶体尚不能析出,只有当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后,才可能有晶体析出。
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是结晶的前提;过饱和度是结晶的推动力。
初级分离:指从菌体发酵液、细胞培养液、胞内抽提液(细胞破碎液)及其他各种生物原料初步提取目标产物,使目标产物得到浓缩和初步分离的下游加工过程。
截留率:表示膜对溶质的截留能力,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真实截留率和表观截留率)自溶:通过调节温度、PH值或添加有机溶剂,诱使细胞产生溶解自身的酶的方法,也是一种酶溶法。
: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份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保留体积VR体积。
:指色谱柱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死体积VM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当后两项很小而可忽略不计时,V M可由t m与流动相体积流速F0(ml/min)的乘积计算。
理论塔板高度:单位理论塔板的长度称为理论塔板高度。
它等于色谱柱长度除以理论塔板数。
用理论塔板数与板高表示柱效率时是等价的。
分离工程各章知识点总结
分离工程各章知识点总结分离工程是指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和提纯的工艺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分离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原料的提取、产品的纯化、废物的处理等诸多方面。
分离工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分离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以获得纯度较高的单一物质。
分离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离原理:分离工程的基础是分离原理,它包括各种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如溶剂抽提、蒸馏、结晶、萃取、吸附、色谱等。
2、分离设备: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包括离心机、蒸馏塔、萃取塔、结晶器、过滤器、冷凝器等。
3、分离过程:分离过程包括前处理、分离操作、后处理等环节,其中前处理包括混合物的预处理和预分离,分离操作包括各种分离方法的应用,后处理包括得到的产品的进一步提纯和废物的处理。
在分离工程中,要充分考虑原料的性质、产品的要求、成本的限制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和设备,设计出合理的分离工艺流程。
第二章:溶剂抽提溶剂抽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它适用于多种情况下,如萃取有机物质、提取植物精华、分离金属离子等。
溶剂抽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适的溶剂,溶解目标组分,并将其与底物分离。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将混合物和溶剂加热混合,再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将底物和溶液分离开来,接着通过蒸馏等方法将溶剂去除,得到目标组分。
溶剂抽提的优点包括操作简单、效率高、选择的溶剂可以回收利用等。
但也有其缺点,如溶剂的选择和回收比较麻烦,产生的有机废物处理也相对复杂。
第三章:蒸馏蒸馏是一种基本的分离方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组分的情况。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某些组分蒸发,再通过冷凝,将蒸气凝结收集下来,从而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
蒸馏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分馏、连续蒸馏等多种类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蒸馏方法。
蒸馏的优点包括分离效果好、操作相对简单、适用范围广等。
但它也有缺点,如耗能大、设备成本高、不适用于非挥发性组分的分离等。
生化分离工程名词解释
生化分离工程:为提取生物产品时所需的原理、方法、技术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总称,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和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提取、分离纯化、富集生物产品的过程。
富集因子concentration factor:富集后浓度与富集前浓度之比。
分离因子separative factor:产物与杂质富集因子之比。
回收率recovery:产物料中的浓度与原始料中的浓度之比。
纯化因子purification factor:对于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酶,分离前后目标产物的比活之比。
电泳electrophoresis: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在基质中向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区带电泳Zone electrophoresis:在支持物上电泳后分离的各组分因迁移速度不同被多孔的凝胶或固体等支持物所稳定分布成区带的电泳技术。
电渗:在电场的影响下,带电荷的液体对携带相反电荷的固定介质进行相对运动的现象。
离子淌度:在一定溶剂中单位电场强度下离子的迁移速率,单位是m2s-1V-1。
等速电泳Isotachophoresis:将样品置于含有慢离子和快离子的缓冲液中电泳,快离子的电泳迁移率大于其他所有的离子,使其后面的离子浓度降低,形成一个低电势到高电势的梯度区,减慢了快离子的迁移速度,并促使后面的离子加速向前移动;而慢离子电泳迁移率小于其他所有的离子,同理会加速向前移动去靠近比它迁移快的离子;结果所有的离子都被压缩在慢离子和快离子之间,以几乎相等的速度迁移。
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g:在凝胶内中添加两性电解质,阳极用酸,阴极用碱,形成均匀的pH梯度,蛋白质或核酸在电场中迁移到等于其等电点(pI)的pH处,最后形成稳定的区带。
反应界面:凝胶电泳中酸碱相互反应形成的界面。
二维凝胶电泳:第一相是等电聚焦电泳,第二相是SDS凝胶电泳,两者组合在一起的电泳方法。
自由电泳:不使用支持介质而用缓冲液来作为分离介质的电泳方法。
生物分离工程名词解释
2、Cell isolation and disruption差速离心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大小差别区带离心zonal ~:差速S;平衡ρ滤饼的重量比阻r B:表示单位滤饼厚度的阻力系数,是衡量过滤特性的主要指标。
随操作压力差的提高而增大。
终端过滤Dead-end filtration:即料液流向与膜面垂直。
膜表面滤饼阻力大,透过通量很低。
错流过滤Cross-flow filtration:固体悬浮液流动方向与过滤介质平行。
能连续清除过滤介质表面的滞留物,使滤饼不能形成,整个过滤中能保持较高的滤速。
3、初级分离沉降系数:颗粒在单位离心场中粒子的速度。
沉淀Precipitation:物理环境的变化引起溶质溶解度降低,生成固体凝聚物的现象。
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等分离。
盐析Salting-out: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发生沉淀的现象。
β—盐浓度为0时,蛋白质溶解度的对数值。
与蛋白质种类、温度、pH值有关,与盐无关;盐析常数Ks:,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种类有关,与温度、pH值无关。
等电点沉淀:蛋白质在pH值为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净电荷为零,蛋白质之间静电排斥力最小,溶解度最低。
利用蛋白质在pH值为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溶解度下降的原理进行沉淀分级的方法。
热沉淀thermal precipitation:利用在较高温度下,热稳定性差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的现象。
用于分离纯化热稳定性高的目标蛋白。
非离子型聚合物nonionic polymers聚乙二醇(PEG)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泡沫分离foam separation:是以气泡为介质,利用组分的表面活性差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根据表面吸附原理,利用同期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
临界胶团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浓度到达一定值,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聚集成胶团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随c增大而降低,表活在水溶液中形成胶团的最低浓度称为CMC。
生物分离工程总结
1,生物分离工程:是指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
它描述了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过程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因为它处于整个生物产品生产过程的后端,所以也称为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2,凝集:通过加入无机盐,在无机盐作用下,发酵液中的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凝集成块状絮凝体的过程。
3,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团的过程。
4,离心分离:是指在离心场的作用下,将悬浮液中的固相和液相加以分离的方法。
5,过滤:发酵液通过一种多孔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的过程。
6,滤饼过滤:固体颗粒沉积于过滤介质表面形成滤渣层。
7,深层过滤:固体颗粒进入并沉积于多孔孔道内,溶液经孔道缝隙流过滤渣。
8,细胞破碎: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是分离纯化细胞内合成的非分泌型生化物质的基础。
9,机械破碎法: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剪切力使组织细胞破碎。
10,物理破碎法:通过各种物理因素作用,使组织细胞的外层结构破坏,使细胞破碎。
生物分离工程(下游加工过程)11,化学破碎法: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对细胞膜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的外层结构破坏,使细胞破碎。
12,通过细胞本身酶系或外加酶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外层结构破坏。
13,超声破碎法:在超声波作用下,液体发生空化作用,空穴的形成,增大和闭合产生极大的冲击波和剪切力,使细胞破碎。
14,空化作用:指存在于液体中的微气核空化泡在声波作用下发生变化,声压达到一定值,在声波纵向传插负压区,空泡化增大,在声波传播的正压区,空泡闭合,在反复增大,闭合中,空泡化崩溃,崩溃的瞬间,产生巨大的剪切力。
15,酶解法:利用溶解细胞壁的酶处理菌体细胞,使细胞壁受到破坏后,再利用渗透压冲击等方法破坏细胞膜。
16,酶解—自溶作用:利用生物体自身产生的酶来溶胞,而不需要外加其他酶。
分离工程各名词解释
萃取1、分配定律分配常数分配系数萃取因子2、1)溶剂萃取:原理: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经反复多次萃取,部分化合物提取出来。
优点:(1)操作连续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2)对热敏物质破坏少;(3)采用多级萃取时,溶质浓缩倍数大,纯化度高。
缺点:(1)由于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对设备和安全要求高。
需要各项防火防水措施;(2)溶剂萃取会产生乳化现象。
2)双水相萃取原理:当两种分子聚合物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时,即一种聚合物分子的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排斥异种分子,当达到平衡时,即形成分别富含不同聚合物的两相。
优点:(1)两相间的界面张力小,易于分相,有利于强化相际间的的物质传递,操作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对于生物活性物质的提纯,有助于保持生物活性和强化相际传质;(2)自然分相时间段,传质与平衡过程速度快,回收率高,能耗低;(3)含水量高,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系中进行萃取,不易造成生活活性物质失活或变性。
(4)易于连续操作,设备简单,并且可直接与后续提纯工序相连接(5)一般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对环境污染小。
缺点:成相聚合物成本较高,大多数年度较大,不一定量控制,水溶相聚化合物难以挥发,使得需要反萃取,高聚合物回收困难。
3)液膜萃取:原理:是由水溶液或有机溶剂构成的液体薄膜,将与之不相溶的液体分隔开来,是其中一侧中的液体中的溶质选择性透过液膜进入另一侧,从而实现溶质间的分离,做到萃取和反萃取,及目标产物的分离和回收。
优点:(1)集成萃取和反萃取过程;(2)提高分离速度;(3)降低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
缺点:(1)液膜结构独特,操作投资大;(2)影响因素多,难以控制。
4)反胶团萃取;原理: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形成的反胶团,从而在有机相内形成分散的亲水性微环境,使生物分子在有机相(萃取相)内存在于反胶团的亲水微环境中,消除了微生物分子,特别是蛋白类生物活性物质难溶解在有机相或有机相中发生不可逆变性的现象。
分离工程总结
第一章定义:分离工程就是将混合物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较纯物质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按分离过程中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1、机械分离过程 对象:非均相混合物 特点:用机械法将非均相物系分离,而相间并无物质传递发生 2、传质分离过程 特点:相间有质量传递现象平衡分离 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理论板)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效率中。
速率分离 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差、浓度差、电位差)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如半透膜)时的传质速率(透过率、迁移率、扩散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特点:所处理的物料和产品属于同一相态,仅有组成的差别。
通用 根据汽液相平衡组成将实际分离设备所能达到的分离因子与理想分离因子之间的差别用效率来表示: 效率第二章 吸收的定义:吸收是利用液体溶剂对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
吸收的类别: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吸收过程:吸收→吸收塔 解吸→再生塔 解吸方法(1)减压冷再生(2)气提冷再生(3)间接蒸汽热再生气液相平衡---热力学体系:等T ,等P 下: 又 则 气相 液相 平衡时 ―― 气液平衡常数 大多数气液吸收过程中溶剂的温度高于气体的T C ,此时,气体不再被冷凝而只是溶解于液相: 其中 饱和液体的逸度=饱和蒸汽的逸度Pis 为纯物质i 的饱和蒸汽压。
理想溶液 低压下:Pei (平衡分压)代替f i G 则 亨利定律 若以浓度Ci 代替xi ,则: 其中 C M 溶液的总摩尔浓度 高压下 其中:Hi 为溶液中i 组分的标准态逸度,Pi 为纯物质i 的压力。
xi (溶质浓度)非常小的非电解质溶液 其中:x 0为溶液中吸收剂的摩尔分率(x0=1-xi ), A 为常数,是温度、压力的函数。
对于理想溶液,A=0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理想溶液Kr=1 其中溶解时相平衡服从亨利定律: 连解得 ①:物理溶解,H A ②:化学反应,K A 化学平衡根据K A 求C A ,再根据亨利定律求P A 双膜论 可简化为 Fick 定律如下: G Li i μμ=ln ()i i RT f T μλ=+GL i if f ∧∧=G i i i f P y φ∧∧=L L i i i i f f x γ∧=G L i if f ∧∧=L i i i i iP y f x φγ∧=Li i i i ii y f m x p γφ∧==ln ()L is i i v i f V p p f RT -=-v s i i f f=G i i if H x ∧=ei i i p H x =ei i i p H C '=i i M H H C '=()ln ln G i i i i i f V P P H x RT ∧--=+20ln ln (1)Gi i i f A H x x RT ∧=--/m n M N a a b A B a a K K K a a γ==m n /M N a b A BC C K C C =m n M N a bA B K γγγγλ=/A A A p H C =/1//()m n aM N A A bBC C p H K C =A A C N dz dz t z ∂∂=-∂∂)()(Ai Al l Ai Al lAB l Ai Al AB AABA C C k C C D C C D zC D N -=-=--=∂∂-=δδA AC N t z∂∂-=∂∂j i j i ij x x y y =α对于液相 对于气相 渗透论 物料衡算+费克定律 可得到 求解得其中 l 正比表面更新论 模型参数S (表面更新率) 传质总系数 K G 和K L双膜论的要点1) 传质在稳态下进行;2) 传质阻力集中在相界面两侧的滞留膜中,膜内进行分子扩散传递;3) 相界面保持气液平衡, 无界面阻力。
分离工程各名词解释
萃取1、分配定律分配常数分配系数萃取因子2、1)溶剂萃取:原理: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经反复多次萃取,部分化合物提取出来。
优点:(1)操作连续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2)对热敏物质破坏少;(3)采用多级萃取时,溶质浓缩倍数大,纯化度高。
缺点:(1)由于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对设备和安全要求高。
需要各项防火防水措施;(2)溶剂萃取会产生乳化现象。
2)双水相萃取原理:当两种分子聚合物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时,即一种聚合物分子的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排斥异种分子,当达到平衡时,即形成分别富含不同聚合物的两相。
优点:(1)两相间的界面张力小,易于分相,有利于强化相际间的的物质传递,操作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对于生物活性物质的提纯,有助于保持生物活性和强化相际传质;(2)自然分相时间段,传质与平衡过程速度快,回收率高,能耗低;(3)含水量高,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系中进行萃取,不易造成生活活性物质失活或变性。
(4)易于连续操作,设备简单,并且可直接与后续提纯工序相连接(5)一般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对环境污染小。
缺点:成相聚合物成本较高,大多数年度较大,不一定量控制,水溶相聚化合物难以挥发,使得需要反萃取,高聚合物回收困难。
3)液膜萃取:原理:是由水溶液或有机溶剂构成的液体薄膜,将与之不相溶的液体分隔开来,是其中一侧中的液体中的溶质选择性透过液膜进入另一侧,从而实现溶质间的分离,做到萃取和反萃取,及目标产物的分离和回收。
优点:(1)集成萃取和反萃取过程;(2)提高分离速度;(3)降低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
缺点:(1)液膜结构独特,操作投资大;(2)影响因素多,难以控制。
4)反胶团萃取;原理: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形成的反胶团,从而在有机相内形成分散的亲水性微环境,使生物分子在有机相(萃取相)内存在于反胶团的亲水微环境中,消除了微生物分子,特别是蛋白类生物活性物质难溶解在有机相或有机相中发生不可逆变性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细胞分离:将组织材料分散制成细胞悬浮液后,从中获取目的的细胞的过程。
2、重力沉降:利用流体与颗粒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使颗粒与流体间产生相对运动。
3、离心沉降:利用沉降设备使流体和颗粒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于颗粒和流体存在密度差,所以颗粒沿径向与流体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颗粒和流体分离。
4、包含体:细胞内存在的蛋白质不溶性聚集体,包括目标蛋白和菌体蛋白等。
5、初步分离:是指从发酵液、细胞培养液、胞内抽提液及其他各种生物原料初步提取目标产物,使目标产物得到浓缩和出初步分离的下游加工过程。
6、盐析:是在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进而产生沉淀的现象
7、等电点沉淀:利用蛋白质在ph 值等于等电点的溶液中溶解度下降的原理进行沉淀分级的方法。
影响因素:温度、ph 值、搅拌速度、离子强度、样品浓度、金属离子的助沉作用
8、有机溶剂沉淀: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9、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10、泡沫分离:根据表明吸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体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的方法。
11、反渗透:在外加压力驱动下借助半透过膜的选择截留作用,溶剂由高浓度溶液透过半透膜向低浓度渗透。
12、超滤:根据高分子溶质之间或高分子与小分子溶质之间相对分子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
13、微滤:一种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成分的方法,是根据料液中的固形成分与溶液溶质在尺寸上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14、透析: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高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的亲水膜,将含有高分子溶质和其他小分子溶质的溶液与纯水或缓冲液分隔。
由于膜两侧的溶质浓度不同,高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在浓差作用下透过亲水膜进入缓冲液中。
这种溶质从半透膜的一侧透过膜至另一侧的过程,即为透析。
15、电渗析:利用分子的荷电性质和分子大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膜分离法,可用于小分子电解质的分离和溶液的脱盐。
16、渗透气化:根据溶质间透过膜的速度不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
17、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和浓缩的方法。
18、反萃取:。
通过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过程。
19、分配定律: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在其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熟,称为分配常数:21C A C ==萃取相浓度萃余相浓度
20、萃取因子:指萃取平衡后萃取相与萃余相中溶质质量之比,即S F
X E X =萃取相溶质质量萃余相溶质质量 21、分配系数:指溶质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其用来表示溶质的分配平衡平衡
22、结晶:从液相或气相生成形状一定、分子有规则排列的晶体的现象。
23、干燥:是利用热能除去目标产物的浓缩悬浮液或结晶(沉淀)产品中湿分(水分或有机溶剂)的单元操作。
24、液膜萃取:液膜分离是由水溶液或有机溶剂构成的液体薄膜,它将与之互补相溶的液体分隔开来,使其中一侧的液体中的溶质选择性地透过液膜进入另一侧,实现溶质之间的分离。
反胶团萃取:利用表明活性剂在有机相中形成的反胶团,从而在有机相内形成分散的亲水微环境,使生物分子在有机相内存在于反胶团的亲水微环境中,消除生物分子。
23、吸附:是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即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而从混合物中的分离的过程。
24、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25、固定床吸附:吸附柱内填充固相吸附介质,料液连续输入吸附柱,溶质被吸附剂吸附
26、膨胀床吸附:膨胀床是具有一定粒径或密度分布的吸附剂,在液体流速的分级作用下,大粒径或高密度吸附剂分布于床层底部,而小粒径或低密度的介质分布于床层顶部,从而在床层内形成稳定的吸附剂的分布。
27、移动床:吸附操作中固相连续输入和排出吸附塔与料液形成逆流接触流动,可实现连续稳态的吸附操作。
28、模拟移动床:是一种利用吸附原理进行液体操作的设备,它以逆流连续操作方式,通过交换固定床吸附设备的物料进出口位置,产生相当于吸附剂连续向下移动,而物料连续向上移动的效果
29、色谱法:根据混合物中溶质在互不相溶两相之间的分配行为的差别引起的随流动相移动速度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离的方法。
30、分离度:又称分辨率,是表达两种洗脱曲线相邻的溶质相互分离的程度,表达式为:两个相邻洗脱峰之间的距离和两个峰宽的代数平均值之比。
212()/12S R R R W W θθ=-+ 31、解离常数:解离常数(pKa)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离解度的溶质的的极性参数。
离解常数给予分子的酸性或碱性以定量的量度,pKa 增大,对于质子给予体来说,其酸性增加;对于质子接受体来说,其碱性增加。
32、阻滞因子:是在色谱系统中溶质的移动速度和标准物(与固定相没有亲和力的流动相)的迁移率之比,R=溶质的迁移距离/流动相在色谱系统中的迁移距离。
其意义在于体现某一溶质与固定相之间的亲和力大小。
33、理论塔板高度:将溶质达到一次分配平衡的色谱柱段称为一个理论板,该色谱柱段的高度称为理论板当量高度。
34、洗脱体积:是指色谱柱中,使溶质从柱内流出所需流动相体积。
35、凝胶过滤色谱::利用凝胶粒子(通常为凝胶过滤介质)为固定相,是根据料液中溶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法。
36、RCF :相对离心力又称离心分离因素,是离心设备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其所能达到离心力与重力的比值。
37、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是根据荷电溶质离子交换剂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差别进行溶质分离的洗脱色谱法。
38、亲和色谱: 利用亲和吸附作用分离纯化生物物质的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键合亲和配基的亲和吸附介质。
操作包括进料、杂质清洗、目标产物洗脱、色谱柱再生。
39、电泳分离:利用荷电溶质在电场中泳动速度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