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水质标准

合集下载

油田回注水国家的标准

油田回注水国家的标准

油田回注水国家的标准
油田回注水国家的标准如下:
油田采出水回注水质标准是指将采出的含油水进行处理后再重新注入到油田中进行二次采油的一种环保措施。

其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化学成分:回注水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主要是指水中的COD、BOD、氨氮、石油类等指标,其数值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2.微生物指标:回注水中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主要是指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指标,要求回注水中不能含有致病菌,大肠菌群数应低于规定标准。

3.悬浮物及沉淀物:回注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含量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以保证回注水的清洁度和稳定性。

4.重金属含量:回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主要是指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其数值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综上所述,油田采出水回注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以保证回注水的质量和稳定性,达到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目的。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

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

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

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水井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

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1、悬浮物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

所以,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指标应从储层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三方面来综合考滤2、油分注入水中的油分产生的危害与悬浮固体类似,主要是堵塞地层,降低水的注入性。

注水站明确本站的水质指标级别

注水站明确本站的水质指标级别

注水站明确本站的水质指标级别1、脱水环节参数控制。

原油脱水的效果是水质达标的前提,目前站点脱水设备是三相分离器。

(1)控制平稳进液。

当设备处理液量在73m3/h以内时(折合1750m3/d,设备额定处理能力为1800m3/d),设备运行较好且水质达标。

因此制定站点平稳进液管理办法,当进液量过大时将部分站点来液改进沉降罐。

(2)控制合理加温。

油温过低时油水分离不充分,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因此控制合理温度为40~50℃。

(3)控制排污周期。

通过长期对三相分离器排污周期的调整,设备排污周期在3~5天,且每年清罐检修时能保证三相分离器脱水水质达标(含油、悬浮物≤50mg/L)。

2、除油环节参数控制。

采出水除油是水质达标的重点,落实每年清罐及每月定期两次排污工作,能有效保证节点水质达标。

3、过滤环节参数控制。

采出水过滤是水质达标的核心。

目前采用的过滤设备是一体化油田水处理装置。

(1)严控反洗周期。

结合水质监测结果,当一体化装置反洗周期≤26h时,滤后水质达标。

因此规定每天定时反洗。

(2)严控运行压力。

当设备压力>0.1MPa时,滤料易板结,悬浮物、含油持续上升。

因此落实压力定点监测,当压力接近0.1MPa 时,加密反洗。

(3)保障排污效果。

一方面是罐顶排污口连续排污;另一方面落实罐底每天排污1次。

4、回注环节参数控制。

为了巩固末端水处理效果,主要强化加药、储罐维护、管线冲洗及洗井等工作的落实。

(1)完善加药制度,制定注水站加药指导卡。

(2)采出水回注井定期取样监测、对比水质,定期检串洗井并对比管柱腐蚀结垢等情况。

注入水水质标准及评价方法

注入水水质标准及评价方法

岩心加工
储层评价
敏感性评 价
岩心流动试验
综合研究 水质标准
四、 研究方法
1.1 储层岩矿特征(粘土矿物含量、胶结物 含量及种类) 1 储 层 评 价
1.2 储层物性特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
1.3 储层孔隙类型及特征(包括喉道半径、
孔喉结构)
1.4 储层敏感性评价(包括盐度敏感性、速
度敏感性、累计流量敏感性)
莫北9井区J1S2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粗中岩屑砂岩、中 粒岩屑砂岩、细中岩屑砂岩和不等粒岩屑砂岩,属低孔 中渗储层。S21砂层组平均孔隙度为12.6%,平均渗透率 为 9.31³10-3μ m2;S22砂层组平均孔隙度为12.1%,平 均渗透率为34.4³10-3μ m2。纵向上表现为自上而下由 J1s21~J1s22砂层物性变好。
硫酸钙结垢趋势预测
浓度积 1.19*10-5 1.04*10-5 9.75*10-6 8.62*10-6 7.84*10-6 6.90*10-6 6.08*10-6 5.21*10-6 4.61*10-6 3.65*10-6 3.00*10-6 判断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无结垢趋势
五、实例介绍
表2
储集层 J1s21 J1s22 水敏感性 中等偏弱 中等偏强 临界盐度 mg/L 12680 12680~16906.97
莫北 2 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敏感性评价
速度敏感性 弱 中等偏弱 体积敏感性 中等偏强 中等偏强
临界速度 m/d 11.88~32.21 20.62~无
敏感性评价表明莫北油气田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为“强 -中等”水敏性、强—中盐敏性、中等体积流量敏感性和中 等速度敏感性,临界矿化度>12000 mg/L。因而在注水开发 时要把握好注入水的矿化度,避免注淡水,防止产生水化膨 胀,同时,要控制注入速度,以免储层中的主要粘土矿物— —高岭石发生微粒迁移,堵塞流通通道,造成注入能力的下 降和注入压力的升高。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

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

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

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水井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

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1、悬浮物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

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

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

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水井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

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1、悬浮物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

所以,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指标应从储层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三方面来综合考滤2、油分注入水中的油分产生的危害与悬浮固体类似,主要是堵塞地层,降低水的注入性。

储罐注水标准

储罐注水标准

储罐注水标准一、注水方式储罐注水应采用自流注水或泵送注水方式。

自流注水方式适用于储罐高度较小、液位较低的情况,而泵送注水方式适用于储罐高度较大、液位较高的情况。

在选择注水方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确保注水过程的安全性。

二、注水压力注水压力应根据储罐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

在保证储罐不变形、不损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注水压力。

通常情况下,注水压力不应超过储罐的设计压力。

三、注水量注水量应根据储罐的容积和实际需求确定。

在保证储罐内液体充填密实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注水量,以降低能耗和减少浪费。

在注水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储罐的液位高度,确保液位高度符合要求。

四、注水水质注水水质应根据储罐内液体的性质和实际需求确定。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水质要求的储罐,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注水。

在注水过程中,应确保水质清澈、无杂质,防止因水质问题引起的储罐内部腐蚀、沉淀等问题。

五、注水设备注水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合格证和许可证。

在选择注水设备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易于操作和维护。

在注水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六、注水时间注水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保证储罐内液体充填密实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注水时间,以提高效率。

在注水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储罐的液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注水流量和速度,确保液位高度符合要求。

七、储罐检查在注水过程中,应对储罐进行定期检查,查看储罐是否存在变形、裂缝、渗漏等问题。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和相关数据。

同时,应对储罐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环境安全、整洁。

八、操作人员资质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注水工作。

操作人员应熟悉注水设备、流程和安全规定,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确保注水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九、安全措施在注水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

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

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水质标准可以保障农田灌溉水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保护土壤和环境的健康。

因此,了解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首先,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根据《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的水质应符合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指标。

其中,化学成分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物等指标,而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杆菌、菌落总数等。

这些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农田灌溉水的安全性和对农作物的影响。

其次,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还应根据具体的农作物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

不同的农作物对水质的要求有所不同,一些作物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而一些作物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在确定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土壤的特性,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水质标准。

另外,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田灌溉水的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确定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浪费和污染,从而保障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最后,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不同的地区由于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对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确定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时,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从而制定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水质标准。

综上所述,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的水质标准可以保障农田灌溉水的安全性,保护土壤和环境的健康,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在确定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农作物和土壤条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水质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田灌溉水的安全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油田注水水质检测与分析

油田注水水质检测与分析

第一篇:水质检测第一章: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第一节: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在油田注水中水质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

2、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

3、水中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

4、对注水设施腐蚀性小。

5、当采用二种水源进行混合注水时,应首先进行室内实验,证实二种水的配伍性好,对油层无伤害才可注入。

6、评价注水水源,确定注水水质应按第二篇,第二章的要求进行。

第二节: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见下表注:1、1≤n≤10。

2、清水水质指标中去掉含油量。

第三节: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包括溶解氧、硫化氢、侵蚀性二氧化碳、铁、PH值等。

规定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水质的主要控制指标已达到注水要求,注水又较顺利,可以不考虑辅助性指标,如果达不到要求,为查其原因可进一步检测辅助性指标。

2、采出水中溶解氧浓度最好是小于0.05mg/L,不能超过0.10mg/L。

清水中的溶解氧要小于0.50 mg/L。

3、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等于CaCO3达到溶解平衡所需的量时此水稳定;大于溶解平衡所需的量时此水可溶解碳酸钙并对注水设施有腐蚀作用;小于溶解平衡所需的量时有碳酸盐沉淀出现。

4、系统中硫化物增加是细菌作用的结果。

硫化物过高的水也可导致水中悬浮物增加。

清水中不应含硫化物,油层采出水中硫化物浓度应小于2.0mg/L。

5、水的PH值应控制到7±0.5为宜。

6、水中含亚铁时,由于铁细菌作用可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当水中含硫化物(S2-)时,可生成FeS沉淀,使水中悬浮物增加。

第四节:标准分级及使用说明1、从油层的地质条件出发,将水质指标按渗透率小于0.1、0.1~0.6、大于0.6um2分为三类。

由于目前水处理站的工艺条件和技术水平有差异,对标准的实施有困难,所以又将每类标准分3级要求。

注入水质标准和水质监测

注入水质标准和水质监测

注入水质标准和水质监测采油厂注入水质标准和水质监测一、水质基本要求(一)水质平衡,与油层流体辨证性不好,不产生结晶。

(二)水转化成油层后,不并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收缩或悬浊。

(三)水中不应当随身携带可知悬浮物,以免阻塞备注水井温泉水端面及渗流孔道。

(四)对注水设备及管线腐蚀性小。

(五)当使用两种水源展开混合灌水时,应当首先展开室内实验,证实两种水的辨证性不好,对油层并无危害才可以转化成。

(六)评价注水水源、确定注水水质指标计算方法应按《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94的要求进行。

二、灌水水质辅助性指标(一)水质的主要控制指标已达到注水要求,注水又较顺利,可以不考虑辅助性指标。

如果达不到要求,为查其原因可进一步检测辅助性指标。

包括溶解氧、硫化氢、侵蚀性二氧化碳、铁、ph值等。

(二)水中存有溶解氧时可以激化锈蚀。

当锈蚀率为不合格时,应当首先检测溶解氧,油层合叶水中溶解氧浓度最出色大于0.05mg/l,无法少于0.10mg/l。

清水中的溶解氧必须大于0.50mg/l。

―1―(三)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等于零时,此水平衡;大于零时,此水可溶解碳酸钙并对灌水设施存有锈蚀促进作用;大于零时,存有碳酸盐结晶发生。

侵蚀性二氧化碳:-1.0mg/l(四)系统中硫化物减少就是细菌促进作用的结果。

硫化物过低的水也可以引致水中悬浮物减少。

清水中不应含硫化物,油层合叶水中硫化物浓度应当大于2.0mg/l。

(五)水的ph值应掌控至7±0.5为宜。

(六)水中不含亚铁时,由于铁细菌促进作用可以将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而分解成氢氧化铁结晶。

当水中不含硫化物(s)时,可以分解成fes结晶,并使水中悬浮物减少。

三、水质标准转化成水质指标按照《2021年缩短油田灌水水质标准(实施)》ⅱ级继续执行。

2021年缩短油田灌水水质标准(实施)标准分级及转化成层平均值空气渗透率,1×10-3m2水质指标悬浮物含量,mg/l颗粒直径中值,um往下压含油量,mg/l制平均值锈蚀率为,mm/a指标硫酸盐还原成菌,个/ml腐生菌,个/ml铁细菌,个/ml辅总铁量,mg/l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1.01.0~1010~5050~100≥100≤2≤2≤3≤3≤2≤5≤5≤3≤8≤0.076≤10≤102≤102≤0.5≤8≤3≤10≤10≤5≤202-―2―助ph值指标溶解氧,mg/l硫化物,mg/l辨证性侵蚀性二氧化碳,mg/l6.5~7.5≤0.05(油层水)、≤0.5(清水)清水0、油层水≤2.0较好(岩心危害率为≤30%)-1.0~1.0四、水质监测制度(一)转化成水采样边线:水处理设备出口、分体式水间、井口。

油田注水水质实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实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

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

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

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水井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

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1、悬浮物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

所以,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指标应从储层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三方面来综合考滤2、油分注入水中的油分产生的危害与悬浮固体类似,主要是堵塞地层,降低水的注入性。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之令狐文艳创作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之令狐文艳创作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令狐文艳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

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

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

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水井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

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1、悬浮物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

所以,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指标应从储层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三方面来综合考滤2、油分注入水中的油分产生的危害与悬浮固体类似,主要是堵塞地层,降低水的注入性。

采油工艺技术管柱设计及注水水质指标

采油工艺技术管柱设计及注水水质指标

采油工艺技术管柱设计及注水水质指标一、采油工艺技术管柱设计1.管柱材料选择管柱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工作环境、井深和井温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管柱材料有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碳钢具有价格低、加工性能好和抗蚀性较好等优点,常用于一般油井。

合金钢具有高强度和耐蚀性较好的特点,常用于高压油井和浅水井。

不锈钢由于其抗腐蚀性能更好,常用于海洋油井和特殊工况的油井。

2.管柱直径选择管柱直径的选择需要根据油井的产能和井眼的直径来确定。

一般来说,井眼直径较大的油井对应的管柱直径也较大,以便实现更大的产油量。

但是,管柱直径过大会导致流体阻力增大,对于深井或高粘度油井来说,输送效率会降低。

因此,在选择管柱直径时需要综合考虑井身直径、产能需求和输送效率的平衡。

3.管柱墙厚选择管柱墙厚的选择需要根据井眼环境、井温、井深和井压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井深越深,井压越大,对应的管柱墙厚也要相应增加。

另外,墙厚还需要考虑井温的影响,高温油井会引起金属材料的蠕变和机械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增加墙厚来保证管柱的强度和稳定性。

注水是一种常用的油田采油方式,通过向油层注入水,增加油井压力,推动油的运移,促进油井的产出。

然而,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注水效果和油井生产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注水水质指标。

1.悬浮物含量悬浮物含量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可以通过测定水样中悬浮物的质量浓度来判断。

悬浮物的高含量会导致注水管道和过滤设备堵塞,降低注水效果。

因此,注水水质中的悬浮物含量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油含量油井注水时,水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油,油含量的高低会影响注水效果。

高油含量会导致水与原油混合,降低注水液体的有效性。

因此,注水水质中油含量应控制在低水平。

3.pH值pH值是反映水样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对注水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注水水质的pH值应接近中性,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管道和设备产生腐蚀性影响,降低注水效果。

4.含盐量含盐量是指水中溶解盐的含量,可以通过测定溶解盐浓度来判断。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

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

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

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水井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

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1、悬浮物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

所以,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指标应从储层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三方面来综合考滤2、油分注入水中的油分产生的危害与悬浮固体类似,主要是堵塞地层,降低水的注入性。

油田回注水标准

油田回注水标准

注水水源与地层适应性的评价 分析资料 分析注入水与油层水各种离子浓度的主要分析项目有: 阳离子:钠、钾(或钠与钾总量)、钙、镁、钡、锶、三价铁、二价铁、铝等; 阴离子:氯、碳酸根、重碳酸根、二价硫、硫酸根等; 其它:可溶性二氧化硅、游离二氧化碳、硫化氢;pH值及水的总矿化度;
04
03
01
02
一般储层的评价方法
脱氧部分主要用真空、气提和化学脱氧。
4.海水处理
当水源水含有大量的过饱和碳酸盐,如重碳酸钙和重碳酸镁钙及重碳酸亚铁等,因其化学性质都不稳定,注入地层后因温度升高可能产生碳酸盐沉淀而堵塞孔道。因此,在注入地层前用曝晒法使其沉淀除去。 此法常在露天的沉淀池中进行。
01
曝晒
02
水处理工艺ຫໍສະໝຸດ 地面淡水处理 地面淡水主要是河流、湖泊水,常常含有少量的机械杂质、细菌等,需要沉淀、过滤与杀菌等,经处理的水沿输水管道送到注水泵站。
人工石英砂法利用在石英砂表面人工制成的活性滤膜,可加快三价铁氧化,效果与天然锰砂相近。
2.地下水处理
3. 含油污水处理 (1)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含油污水处理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油及悬浮物,处理方法主要有: 1) 自然沉降法。靠污水中原油颗粒自身的浮力实现油水分离,除去浮油及颗粒较大的分散油。 2) 絮凝分离法 含油污水中油粒小于10 μm以下时,自然沉降难以分离。通常油粒带有负电荷,若选择在水中溶解后产生正电荷的絮凝剂就能使油滴聚集上浮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实验证明,氯化亚铁、硫酸亚铁作絮凝剂,有较好效果。
3.杀菌
4. 脱氧 地面水源与空气接触常溶有一定量的氧,有的水源水中还含有碳酸气和硫化氢气体,这些气体对金属和混凝土均有腐蚀性,因此注水前要用物理法或化学法除去注入水中所溶解的O2 、CO2 、H2S等气体。 (1) 化学法脱氧 脱氧剂Na2SO3、 N2H4等可脱除水中的氧。 常用Na2SO3的价格低、使用方便,其原理为:

注水水质标准

注水水质标准

b)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 c)水中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 d)对注水设施腐蚀性小; e)当采用二种水源进行混合注水时,应首先进行室内实验,证实二种水的配伍性 好,对油层无伤害才可注入。 4.2 不含聚合物注入水水质控制指标 空气渗透率 um2 项目 <0.02 0.02~0.1 0.1~0.3 0.3~0.6 >0.6 指标 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um ≤1.0 悬浮固体含量,mg/L 含油量,mg/L 平均腐蚀率,mm/a SRB 菌,个/mL 腐生菌,个/mL 铁细菌,个/mL 注:表中 0≤n<10 4.3 水驱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 4.3.2 油层采出水中溶解氧浓度不能超过 0.10mg/L 。清水中的溶解氧要小于 0.50mg/L。 4.3.4 清水中不应含硫化物,油层采出水中硫化物浓度应小于 2.0mg/L。 4.3.5 水的 pH 值应控制到≥6.5 为宜。 4.3.6 地下清水中含铁量应≤0.5mg/L。 5 油藏注水水质分析方法 5.1 取样前的准备和采集水样的要求 5.1.1 采集注水系统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 5.1.2 取样前应准备好接头和胶皮管线。以便于取样端与注水系统的连接 5.1.3 取样前将取样阀门打开,以 5L/min~6L/min 的流速畅流 3min 后再取样 5.1.4 溶解氧、硫化物需在现场及时测定 5.1.5 腐生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含量分析应在现场接种,同时测定水温, 室内培养。若无测试瓶,应现场取样,24h 内送实验室接种。 5.1.6 含油量分析取样时不得用所取水样冲洗取样瓶,应直接取样。 5.1.8 采样后随即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取样日期、时间、地点、取样条件及 取样人。 5.2 悬浮固体含量 ≤25 ≤25 n×102 n×102 n×102 n×102 ≤1.0 ≤5.0 ≤2.0 ≤3.0 ≤8.0 ≤2.0 ≤5.0 ≤10.0 ≤0.076 ≤25 n×103 n×103 ≤25 n×103 n×103 ≤25 n×104 n×104 ≤3.0 ≤5.0 ≤15.0 ≤3.0 ≤10.0 ≤20.0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之欧阳理创编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之欧阳理创编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

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

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

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水井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

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1、悬浮物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

所以,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指标应从储层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三方面来综合考滤2、油分注入水中的油分产生的危害与悬浮固体类似,主要是堵塞地层,降低水的注入性。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之欧阳索引创编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之欧阳索引创编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欧阳家百(2021.03.07)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

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

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

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水井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

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1、悬浮物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

所以,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指标应从储层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三方面来综合考滤2、油分注入水中的油分产生的危害与悬浮固体类似,主要是堵塞地层,降低水的注入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Q/SY DQ0605-20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庆油田油藏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水质指标、分析方法及水质监测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油田油藏不同渗透层对注水水质的要求和油藏注入水的水质分析。

含聚合物注水和三元驱注水暂时参照执行该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3916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SY/T 5329-1994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523-2000 油气田水分析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 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悬浮固体通常是指在水中不溶解而又存在于水中不能通过过滤器的物质。

在测定其含量时,由于所用的过滤器的孔径不同,对测定的结果影响很大。

本标准规定的悬浮固体是指采用平均孔径为0.45um的纤维素脂微孔膜过滤,经汽油或石油醚溶剂洗去原油后,膜上不溶于油水的物质。

3.2 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mean value of diameter of suspended particles颗粒直径中值是指水中颗粒的累积体积占颗粒总体积50%时的颗粒直径。

3.3 含油oil-bearing含油是指在酸性条件下,水中可以被汽油或石油醚萃取出的石油类物质,称为水中含油。

3.4 铁细菌ferrobacteria能从氧化二价铁中得到能量的一群细菌,形成的氢氧化铁可在细菌膜鞘的内部或外部储存。

3.5 腐生菌(TGB)saprophytic bacteria腐生菌是指“异养”型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从有机物中得到能量,产生粘性物质,与某些代谢产物累积沉淀可造成堵塞。

3.6 硫酸盐还原菌(SRB)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硫酸盐还原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将硫酸根离子还原成二价硫离子,进而形成副产物硫化氢,对金属釉很大腐蚀作用的一类细菌,腐蚀反应中产生硫化铁沉淀可造成堵塞。

4 油藏水驱注水水质4.1 水质基本要求a)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b)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c)水中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d)对注水设施腐蚀性小;e)当采用二种水源进行混合注水时,应首先进行室内实验,证实二种水的配伍性好,对油层无伤害才可注入。

4.2不含聚合物注入水水质控制指标4.3 水驱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4.3.2 油层采出水中溶解氧浓度不能超过0.10mg/L。

清水中的溶解氧要小于0.50mg/L。

4.3.4 清水中不应含硫化物,油层采出水中硫化物浓度应小于2.0mg/L。

4.3.5 水的pH值应控制到≥6.5为宜。

4.3.6 地下清水中含铁量应≤0.5mg/L。

5 油藏注水水质分析方法5.1 取样前的准备和采集水样的要求5.1.1采集注水系统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5.1.2取样前应准备好接头和胶皮管线。

以便于取样端与注水系统的连接5.1.3 取样前将取样阀门打开,以5L/min~6L/min的流速畅流3min后再取样5.1.4 溶解氧、硫化物需在现场及时测定5.1.5 腐生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含量分析应在现场接种,同时测定水温,室内培养。

若无测试瓶,应现场取样,24h内送实验室接种。

5.1.6 含油量分析取样时不得用所取水样冲洗取样瓶,应直接取样。

5.1.8 采样后随即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取样日期、时间、地点、取样条件及取样人。

5.2 悬浮固体含量5.2.1 原理滤膜过滤法。

让水通过已称至恒重的滤膜,根据过滤水的体积和滤膜的增重计算水中悬浮固体的含量。

5.2.2 设备及材料微孔薄膜过滤试验仪或其他同类仪器;真空泵;烘箱;天平:感量为0.1mg;滤膜:孔径0.45um;装有氮气的钢瓶;量筒:1000mL;不含铅汽油5.2.3 分析步骤5.2.3.1 奖滤膜放入蒸馏水中浸泡30min,并用蒸馏水洗3~4次5.2.3.2 取出滤膜放在烘箱中90℃下烘30min,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冷至室温,称重5.2.3.3 按5.2.3.2重复操作。

直至恒重(二次称重差小于0.2mg)5.2.3.4 将欲测水样装入微孔薄膜过滤试验仪中5.2.3.5 将已恒重的滤膜用水润湿装到微孔滤器上5.2.3.6 用氮气加压,使薄膜过滤试验仪内压保持在0.1~0.15Mpa,打开阀门过滤水样,并记录流出体积5.2.3.7 用镊子从滤器中取出滤膜并烘干,用汽油冲洗滤膜直至滤液无色为止,取出滤膜烘干5.2.3.8 用蒸馏水洗滤膜至水中无氯离子5.2.3.9 再按5.2.3.2和5.2.3.3步骤操作5.2.4 计算结果C X=w qh V m-mC x——悬浮固体含量,mg/Lm h——试验后滤膜质量,mgm q——试验前滤膜质量,mgV w——通过滤膜的水样体积,L5.2.5 注意事项5.2.5.1 若水样不含油,则在分析步骤中可省去洗油操作5.2.5.2 若水中悬浮固体含量较低,则应增加过滤水样的体积5.3 悬浮固体颗粒直径中值5.4 含油量5.4.2 仪器及试剂分光光度计;感量为0.1mg;分析纯级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钠;不含铅汽油或石油醚;分液漏斗;细口瓶;移液管;比色管;1:1盐酸;量筒5.4.7 分析步骤5.4.7.1 将水样移入分液漏斗中,加1:2盐酸2.5~5.0mL 。

用50mL 汽油分两次萃取水样,每次都将洗取样瓶后的汽油倒入分液漏斗中并振摇1~2min 5.4.7.2 将2次萃取液都收集玉50mL 比色管中,用汽油稀释到刻度,盖紧瓶塞并摇匀,同时测量被萃取后水样体积,若萃取液混浊,应加入无水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钠,脱水后再进行比色测定5.4.7.3 用萃取剂(汽油)作空白样,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其光密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含油量 5.4.8 计算结果 Co=103woVmCo ——含油量,mg/Lm 0——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的含油量,mg V w ——萃取水样体积,mL 5.5 平均腐蚀率 5.5.1 原理将试片悬挂在注水体系内,在正常生产条件下,30d ±2d 后取出,根据试验前后试片的损失量计算平均腐蚀率。

5.5.4 准备工作 5.5.4.1 计算试片表面积5.5.4.2 用石油醚脱脂,在用无水乙醇清洗,取出试片用滤纸擦干,放于干燥器中4h 后称重,称准至0.1mg 。

5.5.5 配制试片清洗液 5.5.6 现场挂片将准备好的试片固定在试片夹座上,然后安装到注水流程上,应使其试片侧面迎着水流方向,挂片时间(30±2)d 。

5.5.7 试验后试片的处理试片取出后,用滤纸轻轻擦去油污。

放于清洗液中1~5min ,试片清洗后用蒸馏水清洗,在用乙醇脱水并用滤纸擦干表面,将其存放于干燥器中4h 后称重。

5.5.8 计算结果F=()ρ∙∙⨯-fhf gfts m m3650F ——平均腐蚀率,mm/am gf 、m hf ——试验前、后试片质量g s ——试片表面积,cm 2t f——挂片时间,dρ——试片材质密度,g/cm35.6 腐生菌TGB、硫酸盐还原菌SRB、与铁细菌含量5.6.1 原理采用绝迹稀释法,即将欲测定的水样用无菌注射器逐级注入到测试瓶中进行接种稀释,送试验室培养。

根据细菌瓶阳性反应和稀释的倍数,计算出水样中细菌的数目。

5.6.3 分析步骤推荐采用三次重复法,也可采用二次重复法。

5.6.3.1 将测试瓶排成一组,并依次编上序号,若测铁细菌时,应先用无菌注射器分别向其测试瓶中加入0.3~0.5mL指示剂。

5.6.3.2 按5.1.3步骤操作后,用无菌注射器取1.0mL水样注入1号瓶内,充分振荡。

5.6.3.3 用另一支无菌注射器从1号瓶内取1.0mL水样注入2号瓶内,充分振荡。

5.6.3.4 再更换一支无菌注射器从2号瓶中取1.0mL水样注入到3号瓶中,充分振荡。

5.6.3.5 依次类推一直稀释到最后一瓶为止。

根据细菌含量决定稀释瓶数,一般稀释到7号瓶。

5.6.3.6 把上述测试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控制在现场水温的±5℃内),SRB菌2周后读数,TGB菌和铁细菌7d后读数。

5.6.4 细菌生长的鉴别SRB瓶中液体变黑或有黑色沉淀,即表示有硫酸盐还原菌。

TGB瓶中液体由红变黄或混浊即表示有腐生菌。

铁细菌测试瓶出现棕红色沉淀即表示有铁细菌。

5.6.5 菌量计算通过查表5.7 溶解氧含量5.7.3 测氧管比色法5.7.3.1 原理将测氧管在流动水中折断,由于测氧管的负压作用,水样被吸入管内。

水中的溶解氧与管内试剂发生化学反应而显蓝色或红色。

颜色的深浅与溶解氧含量成正比,显色后与标准色阶对比即可测出水中溶解氧含量。

5.7.3.3 分析步骤a)打开取样阀门,以5~6L/min的流速使水畅流3min;b)将测氧塑料杯与取样胶管相接(不能漏气),将流速调至0.5~1.0Lmin,把测氧管插入杯内,待水流稳定后用力下按使测氧管尖端折断;c)用食指在水面下按紧断口,取出测氧管,擦干管壁并颠倒数次,直到水溶液混匀为止;d)立即同标准色管比较,直接读出溶解氧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