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手工艺品介绍
藏族传统手工艺发现西藏独特的手工艺传统

藏族传统手工艺发现西藏独特的手工艺传统藏族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独特的文化。
其中,藏族手工艺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西藏独特的手工艺传统,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雕刻艺术雕刻艺术是西藏手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藏族雕刻师傅们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将独特的藏族文化与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无论是佛像、经幡还是家具,都展现出了西藏独特的艺术气息。
其中,以雪莲花、龙和金刚杵为图案的雕刻作品,更是成为西藏手工艺的代表之一。
二、刺绣艺术刺绣艺术是藏族手工艺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技法。
藏族妇女们以针线将丝绸、羊绒和棉线等材料编织成美丽的图案,通过镶嵌、缝制和打结等方法,打造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衣饰和装饰品。
藏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花纹图案,彰显了藏族文化的魅力。
三、银器工艺藏族银器工艺在中国传统工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藏族人民长期以来将银器视作宝贝,被广泛用于装饰、礼仪和婚庆等场合。
藏族银器以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雕刻和高纯度的银材,成为藏族传统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纺织工艺纺织工艺是藏族手工艺中最为基础的一种技法。
藏族人民以天然的纤维材料,如羊毛、马海和麻纤维,通过纺织、染色和编织等工艺,制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帐篷和地毯等产品。
传统藏织布艺术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纹饰,成为藏族文化和手工艺中的瑰宝。
五、木雕工艺木雕工艺是西藏手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源匮乏的高原环境下,藏族人民善于利用当地的树木和木材,通过手工雕刻的方式,制作出精美的家具、佛像和装饰品等。
这些木雕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细的雕刻和高超的技艺,融入了藏族文化和信仰,成为了藏族手工艺的重要代表之一。
六、皮革工艺皮革工艺作为西藏手工艺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藏族人民通过各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将动物的皮毛加工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鞋子和装饰品等。
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巴塘弦子

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巴塘弦子巴塘弦子是一种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作为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巴塘弦子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成为了藏族人民文化传承的生动载体。
在藏区,巴塘弦子更是被誉为“东方琴”的美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巴塘弦子源自藏区巴塘县,它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
在巴塘县,有着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人们在生活中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存,更是通过手工艺品的传承和制作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巴塘弦子的制作过程非常繁复,从选材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把关和精细的加工。
首先是挑选材料,巴塘弦子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檀香木、水牛角等,这些材料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和积累而成,具有天然的原始韵味。
然后是加工和打磨,制作巴塘弦子的师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训练,才能够掌握制作的技艺。
他们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要求的形状和大小,然后再进行打磨和抛光,最终呈现出一件完美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巴塘弦子的制作者需要对材料的质地和形状有着精准的把控能力,这对于工艺师傅来说需要有着极高的技艺和经验。
巴塘弦子的款式多样,主要有佛教典籍、藏书、宝宝罗、罗锅、文饰、农具等多种造型,这些造型都是富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和民间传说,在制作过程中都需要师傅们对这些造型的含义和特点有着深刻的理解。
佛教典籍的造型需要有着庄严宏伟的气势,它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不仅需要外表的雕刻精美,更要体现出内在的心灵寄托和升华。
又在宝宝罗的造型中,师傅需要对这种民间传说有着透彻的理解,从而在巴塘弦子的制作中更好的表达出宝宝罗的神秘和美丽。
巴塘弦子作为藏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藏族人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的象征。
近年来,巴塘弦子的制作技艺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不仅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更是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
巴塘弦子的工艺品不仅仅对藏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布达拉宫是西藏的象征之一,它以其壮丽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除了建筑之外,布达拉宫还保留了许多重要的藏族传统手工艺。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卓越的技艺,还传承了藏族人民几百年来的智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唐卡绘画唐卡绘画是布达拉宫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唐卡是一种借助棉织物或纸张上绘制的宗教肖像画,通常代表佛教的神灵、佛陀或其他重要人物。
这些画作通常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具有浓郁的宗教元素。
藏族艺人制作唐卡时必须细致入微地绘制每一个细节,因为唐卡被视为佛教信仰的象征,并被用于教育和启发信众。
唐卡绘画不仅在布达拉宫中得到了广泛的展示,而且还成为西藏文化的代表之一。
二、雕刻雕刻是布达拉宫另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艺。
藏族工匠善于使用木材、石头和金属等材料制作精美的雕刻品。
这些雕刻品包括佛像、香炉、唐卡框架等,装饰着复杂而精细的花纹和图案。
雕刻品的制作过程需要工匠耐心而细腻的技巧,他们经常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这些精美的雕刻品在布达拉宫内外被广泛使用,以展示藏族工匠的技术造诣和对美的追求。
三、锻银锻银是西藏传统手工艺中最为著名的一项。
银器在西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用于庆祝节日、宗教仪式以及装饰用途。
布达拉宫内的银器制作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
藏族工匠使用传统的锤子、锉刀和银线等工具,将银块锻造成各种形状的物品,如勺子、香炉、杯子等。
这些银器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展示了藏族人民对美的崇尚和对宗教信仰的虔诚。
四、刺绣刺绣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手工艺,在布达拉宫保留了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术。
藏族妇女们传承着这一技艺,将各种精美的图案绣在绸缎上。
刺绣通常用于装饰衣物、家居用品和宗教用品等。
刺绣品的花纹多样且色彩鲜艳,常常以佛教故事和自然元素为主题。
藏族刺绣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线条清晰、细腻,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不仅展示了西藏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技术,还传承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
藏香制作技艺

藏香制作技艺藏香是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藏香制作技艺独具匠心,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
本文将从藏香的起源、材料选择、制作工具、制作步骤、加工技巧等方面详细介绍藏香制作技艺。
一、藏香起源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佛教传入西藏后,为满足信仰需要,西藏人开始使用各种天然植物和药材制作供佛用的香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作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手工艺——藏香。
二、材料选择1.主要原料:沉香、白薇木、青蒿草等。
2.辅助原料:檀香粉、龙涎香等。
3.配方比例:不同品牌和不同类型的藏香配方比例不同。
一般情况下,主要原料占总量的70%左右。
三、制作工具1.研钵:用于研磨原材料。
2.木棒:用于搅拌和混合原材料。
3.木板:用于揉捏、压缩和切割香料。
4.炉子:用于烘干香料。
四、制作步骤1.原材料处理:将沉香、白薇木等原材料清洗干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
2.混合配方:按照特定的比例将各种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3.揉捏成团:将混合好的香料放在木板上揉捏成团,压缩成形。
4.切割成条:用刀将揉捏好的香料切割成条状,长度和宽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晾晒风干:将切割好的香条放置在通风处晾晒风干,以便后续加工。
6.打磨光滑:用细砂纸或者细锉将香条表面打磨光滑,去除毛边和不平整的部分。
7.包装出售:经过以上步骤后,藏香就可以进行包装出售了。
一般情况下,藏香会用红色或黄色的布料包裹,然后用彩色绳子扎起来。
五、加工技巧1.研磨要均匀:原材料研磨时要注意力度和时间,以保证粉末的均匀度。
2.揉捏要用力:揉捏香料时要用力,以保证香料的密实度。
3.切割要准确:切割香条时要准确,长度和宽度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晾晒要适当:晾晒时间过长会导致香料流失,过短则会影响香气的质量。
5.打磨要细致:打磨时要细致耐心,去除毛边和不平整的部分,以保证藏香表面光滑。
总之,藏香制作技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
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选择、配方比例、制作工具、制作步骤、加工技巧等方面。
藏族手工艺品设备清单

藏族手工艺品设备清单一、概述本文将介绍藏族手工艺品制作所需的设备清单。
藏族手工艺品是藏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藏高原上流传千年。
手工制作藏族手工艺品需要经过繁琐的工序和细致的手工技艺,因此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来协助制作。
二、传统手工艺品的分类藏族手工艺品主要包括金银器、木雕、铜器、珠宝、刺绣、毛线编织等。
每种手工艺品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设备需求。
1. 金银器金银器是藏族手工艺品中的精品,制作金银器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银器制作设备:•电子秤:用于称量金银原料和成品的重量,确保制作过程的准确性。
•火炉:用于熔化金银原料,制作金银制品。
•锤子和锤模:用于打造金银制品的形状,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锤子和锤模。
•镊子和钳子:用于精细的操作和固定金银制品的部件。
2. 木雕木雕是藏族手工艺品中的重要分类之一,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具来雕刻木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木雕设备:•雕刻刀: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刀具,用于雕刻和切割木材。
•雕刻机器:用于加工大型木材,可以快速进行雕刻和切割。
•砂纸和磨刀石:用于打磨木雕作品,使其光滑细腻。
3. 铜器铜器是藏族手工艺品中的重要代表,制作铜器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铜器制作设备:•火炉:用于熔化铜材,制作铜器。
•锤子和模具:用于打造铜器的形状,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锤子和模具。
•焊接设备:用于将铜器的零件焊接在一起。
4. 珠宝藏族珠宝是藏族手工艺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珠宝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珠宝制作设备:•珠宝切割机:用于将宝石或珠宝原料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珠宝打磨机:用于打磨珠宝,使其光滑亮丽。
•高温炉:用于烧制珠宝的金属或琉璃背景。
5. 刺绣刺绣是藏族手工艺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制作刺绣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刺绣设备:•绣布架:用于将绣布固定在上面,方便进行刺绣。
•针线:用于刺绣的主要工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针和线。
青海最具代表性的藏式手工艺品有哪些特色

青海最具代表性的藏式手工艺品有哪些特色青海,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深厚的藏族文化。
藏式手工艺品作为藏族文化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在众多的藏式手工艺品中,有几种极具代表性,它们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要说的是藏毯。
藏毯在青海的藏式手工艺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以其优良的材质、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编织工艺而闻名。
藏毯通常采用羊毛或者牦牛毛为原料,经过精心的筛选、清洗和梳理,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和柔软度。
在编织过程中,工匠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将各种色彩鲜艳的毛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案。
这些图案多以佛教元素、吉祥八宝、自然风光等为主题,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美好的祝愿。
藏毯的图案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且,藏毯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能够为家居增添一份温馨和独特的风情。
唐卡也是青海藏式手工艺品中的瑰宝。
唐卡是一种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它的绘制过程极为复杂和精细,需要画师具备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宗教知识。
唐卡的颜料多采用天然矿物颜料,如朱砂、石青、石绿等,这些颜料色彩鲜艳且持久不褪。
画师们在画布上一笔一划地勾勒出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形象,以及佛教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
每一幅唐卡都蕴含着深邃的宗教意义和精神内涵,是藏族人民信仰和智慧的结晶。
唐卡的线条流畅优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色彩浓郁而富有层次感,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宗教角度来看,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再者,藏银饰品也是青海藏式手工艺品中备受瞩目的一类。
藏银并非纯银,而是一种合金,通常含有一定比例的铜。
藏银饰品的工艺独特,多采用镶嵌、雕刻、镂空等技法,将宝石、珊瑚、绿松石等珍贵材料与藏银完美结合。
饰品的造型丰富多样,有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每一件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藏银饰品上常见的图案有八宝吉祥、六字真言、万字符号等,这些图案都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藏羚羊手串辨别方法

藏羚羊手串辨别方法
藏羚羊手串是一种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可以作为装饰品佩戴。
辨别藏羚羊手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材质:藏羚羊手串通常使用的材质是真正的藏羚羊角和珠子。
藏羚羊角质地细腻而有光泽,珠子通常采用天然石材或者木材制成。
2. 颜色:藏羚羊手串的颜色通常有黑色、白色、棕色等多种颜色。
颜色应该均匀、自然,没有明显的褪色或者涂色痕迹。
3. 处理:藏羚羊手串如果经过精心处理,一般表面会光滑且有光泽;而一些劣质或者仿制品表面可能会有粗糙或者不均匀的痕迹。
4. 气味:正宗的藏羚羊角制品通常不会有刺鼻的味道,如果有异味可能是由于使用了化学材料进行处理。
5. 触感:藏羚羊手串应该触感光滑,手感舒适,不会有刺激或者粗糙的感觉。
当然,辨别手串的真伪还需要考虑到购买渠道和价格等方面的问题。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到正规的手工艺品店或者专柜购买。
拉萨法工艺流程

拉萨法工艺流程
《拉萨法工艺流程》
拉萨法是一种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制作工艺复杂、精细,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萨法的制作流程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至今仍然被传承并广泛应用于装饰、礼品等领域。
首先,拉萨法的制作需要选取上好的工艺原料,比如黄铜、银、木头等。
然后,工匠们会根据设计图纸,手工将原料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零部件,如花瓣、叶子等。
接下来,工匠们将这些零部件用焊接、拼接等方式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雕刻。
而后,工匠们会对雕刻进行细腻的打磨、修饰,确保表面光滑、无瑕疵。
之后,他们会使用工具对拉萨法进行各种装饰,比如雕刻纹理、上色等。
最后,拉萨法需要进行防锈处理,增加其耐用度。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精细的雕刻、铸造、打磨、雕纹、上色等多道工序,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
除了手工制作的拉萨法,现在也有一些工厂化的生产方式。
但是,这种工艺品的制作流程无论是手工还是工厂化生产,都需要非常严格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作出来的拉萨法品质上乘。
总的来说,拉萨法的制作流程是一项高度技术含量的工艺活动,需要工匠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
拉萨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手工艺品,融合了藏族民俗文化、艺术美学和工艺技术,
其工艺流程的传承和发展也凝聚了藏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藏族工艺品有什么特点

藏族工艺品有什么特点
来源:工艺品作者:西丽时间:2012-01-0120:23人气:166
特点:产品因是全手工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粗狂自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气息,规格和颜色有很多种,发货时少量的应以实物为准,大量单件订货可以按图片颜色定做。
挂件上文字为汉文和东巴文。
东巴文是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
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教所用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在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东巴文也是当今世界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
1、神秘
青藏工艺品大多蕴涵寓意丰富的宗教色彩,很多都是从法传佛教的法器中直接演化过来,他像青藏高原一样充满着藏传佛教的神秘色彩。
2、奇特
构成藏饰品的材料丰富多彩,从普通的石头加工的尼嘛石,到泥土和人的骨灰烧的“桑桑”,有用纯天然的矿物颜料画的唐卡,也有纯金、纯银线绣的唐卡。
3、美丽
在时尚的设计下,又蕴涵着仿古的风格。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是其它任何民族特色的饰品所不能代替的。
4、陈旧
藏饰全为绝手工制作,西藏人讲究将油涂抹于身上,代表健康。
喇嘛也是同样,所以有些藏饰上有一圈圈的垢,带有古朴的气息。
5、食品特点
藏族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
主食糌粑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
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
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
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
本文由工艺品排行榜独家编写
转载请注明/shougongyipin/73.html。
西藏的民俗手工艺亲手制作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

西藏的民俗手工艺亲手制作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西藏是中国的一块宝地,该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收藏家。
本文将介绍一些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以及如何亲手制作它们。
一、唐卡唐卡是西藏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藏传佛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唐卡是一种绘画作品,主要由彩绘的布或纸制成,通常描绘佛教故事、宗教人物或抽象图案。
制作唐卡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艺术家用细致的线条和鲜明的颜色来描绘细节。
如果您想亲手制作一幅唐卡,可以准备细密的画笔、彩料和专业的唐卡画布,然后根据您选定的主题开始绘制。
二、银饰品西藏的银饰品以其精美的设计和高超的工艺而闻名。
在藏族文化中,银饰品被广泛用于婚礼、节日和宗教仪式等场合。
亲手制作一件藏族银饰品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材料,如银丝、锤子和火炉。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设计灵感,使用银丝进行编织、锤击和雕刻,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银饰品。
三、绣品西藏的绣品以其精湛的刺绣技巧和丰富的图案而著名。
绣品通常用于装饰衣物、家居用品和庙宇内部。
如果您对绣品感兴趣,并想亲手制作一件,您需要绣针、绣线和绣布。
根据您选择的图案和风格,您可以使用各种刺绣技法,如十字绣、织锦绣和壮族绣等。
手工绣品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但是最终的成果将令您感到自豪。
四、木雕木雕是藏族手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于制作佛像、家具和建筑装饰。
木雕需要熟练的刻刀技巧和对木材纹理的理解。
如果您想亲手制作一件木雕作品,您需要选购适合的木料、刻刀和抛光工具。
然后,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想法,将刻刀慢慢地在木材上切割和雕刻,最终打磨出完美的作品。
五、羊毛制品西藏是一个高原地区,有许多藏民相信使用羊毛制品可以保暖。
羊毛制品通常包括羊绒衫、围巾、手套和帽子等。
如果您对羊毛制品感兴趣,想亲手制作一件,您需要有一定的织布经验和基本的缝纫技巧。
各民族手工艺品

藏族手工艺品——藏毯藏毯是藏族手工艺品中又一亮点。
藏毯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以其精良的制作,具有浓郁民族、宗教特色的图案,讲究美学搭配的着色闻名于世。
藏毯分各种不同尺寸的大小,不同形式的风格,如高贵素雅型的、浓重华贵型的,有地毯式的,有挂毯式的,样样均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精品。
拉萨地毯厂啊生产藏毯的权威企业,它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引进了电脑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制图设计等工序。
藏毯远销欧美,行销内地,无疑是来到西藏的您应该选购的商品之一。
藏毯大体分为三种,一种用牦牛绒捻纺的毛线和羊毛套织而成的长毯,可以变了样式不变花纹,质地柔软、美观大方、重量轻,适宜在藏南气候温和的地方用。
第二种是用绵羊的细毛捻的毛线织成,这种藏毯有素色和花样两种,花样藏毯用彩色毛线织成,这种毛毯也较薄,城市居民普遍喜欢。
第三种是用牦牛毛和羊毛线混纺织成,混纺强的藏毯,黑白分明,煞是好看,深受农牧民的欢迎。
这种藏毯,比较粗厚,耐磨耐脏,适合外出旅行之用。
维吾尔族手工艺品和田玉雕和田玉石主要产于昆仑山,古书称和田之南有“玉山”,指的就是那些玉矿。
和田玉石分脂玉、墨玉、翠玉等。
脂玉温润如羊脂,洁白无瑕,墨玉黑而透亮,都是雕琢玉品如戒指、玉镯、印章、嚣玩的名贵材料。
翠玉色泽绿如翡翠,价值更高。
和田玉自古闻名,据历史学家考证,它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曾是封建帝王珍爱的西域贡品。
英吉沙小刀说起维吾尔族的手工艺品,那得先说说刀具。
刀,对于维吾尔族人已不仅仅是生活用品,它还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更是工作生活上必不可少的好助手,所以维吾尔族人对于刀有着传统深厚感情,几乎是人人携带,形影不离。
一般的刀具分为两类:装饰刀和工具刀。
无论是装饰刀还是工具刀,都非常讲究制作工艺,既要美观大方,又要方便实用。
装饰刀当然以装饰为主了,所以制工格外的讲究,尤其是刀柄和刀鞘。
为了美观,刀柄或弯或直,被制成各种样式,有的干脆用羊角、鹿角直接来做刀柄。
藏族传统工艺品西藏的手工艺品购物之旅

藏族传统工艺品西藏的手工艺品购物之旅文章正文:藏族传统工艺品西藏的手工艺品购物之旅西藏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品。
其中,藏族的手工艺品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如果你对手工艺品感兴趣,不妨来一次西藏的手工艺品购物之旅,探索这一独特的文化宝库。
一、藏族手工艺品的丰富多样性藏族的手工艺品种类非常丰富,涵盖了绘画、雕刻、刺绣、木工、银器等多个领域。
这些手工艺品多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主题,展示了藏族人民对信仰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1. 绘画:西藏绘画以壁画和唐卡闻名。
壁画是在寺庙内部的壁上绘制的图案和故事,常常表现了佛教教义和历史事件。
唐卡则是以绢或棉布为背景,在上面绘制佛教题材的绘画,图案繁复、色彩鲜艳,富有藏族独特的审美风格。
2. 雕刻:西藏的雕刻技艺独具特色,尤以木雕和石雕最为著名。
木雕常常用于制作佛像、经幡和家居装饰品,纹饰精美、线条流畅,展示了艺术家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石雕则以雕刻出的人物形象或神话传说为主题,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3. 刺绣:藏族的刺绣工艺以蒙古包、帽子和衣物上的装饰最为常见。
刺绣图案多以禽兽、花草、佛教符号等元素为主,线脚细腻、色彩鲜明,给人一种华美的感受。
4. 木工:藏族木工技艺精湛,在家具、建筑装饰和生活用品制作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
木雕门窗、家具和餐具既实用又具有艺术价值,展示了藏族人民丰富的建筑和生活智慧。
5. 银器:银器在藏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常被用于制作首饰、装饰品和器具。
藏族银饰的图案常常包括佛教图腾和传统纹饰,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
同时,银器也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婚礼、节日和寺庙仪式。
二、西藏手工艺品购物之旅的特色1. 观赏制作过程:在西藏购买手工艺品的过程中,你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到艺人们的制作过程。
无论是绘画、雕刻还是刺绣,艺人们会将他们的技艺展示给你,让你亲眼目睹他们的巧手和精湛工艺。
2. 选购心仪的作品:在西藏手工艺品市场,你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手工艺品,从佛像、唐卡到银饰和木工制品,应有尽有。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布达拉宫作为西藏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除了其壮丽的建筑和庄严的宗教意义外,布达拉宫还以其丰富多样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而闻名。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代表了西藏独特的文化传统,还展示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索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并了解它们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意义。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来源于多个领域,包括织布、雕刻、石刻和金银器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品之一是西藏地毯。
西藏地毯以其华丽的图案和高质量的制作工艺而著名。
它们通常由精细的羊毛手工编织而成,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制作西藏地毯的传统工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技艺精湛,世代传承。
西藏地毯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常被用于装饰宫殿和寺庙。
除了地毯,西藏的雕刻艺术也是布达拉宫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雕刻作品常常以佛像和宗教图案为主题,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信仰和哲学。
这些雕刻作品通常用木材、石材、骨材和金属等材料制作而成。
每一件作品都经过艺术家的精心设计和手工雕刻,呈现出精细的细节和极高的技术水平。
西藏雕刻作品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对佛教信仰的表达和崇敬。
此外,布达拉宫还展示了西藏的石刻艺术和金银器艺术。
西藏的石刻艺术通常出现在寺庙和石窟中,通过雕刻和浮雕的方式表达了宗教和历史的故事。
这些石刻作品不仅形象生动,还彰显了西藏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西藏的金银器艺术则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外观而闻名。
这些金银器常常用于寺庙的佛像和宗教仪式,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崇敬。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西藏文化的代表。
它们承载着藏族人民的历史和信仰,通过代代相传的手工艺制作技艺,保留了藏族文化的独特特点。
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繁琐而细致的步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艺术家的耐心和技巧。
其中不乏一些技艺只有少数传人,所以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在今天变得更加珍贵和难得。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凝聚了西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是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九寨沟的特色手工艺品有哪些?

九寨沟的特色手工艺品有哪些?九寨沟,被誉为“人间仙境”的美丽地方,以其秀丽的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
而在这片风景如画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叹的特色手工艺品。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九寨沟的特色手工艺品,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神秘而独特的地方。
一、藏族刺绣九寨沟地处四川藏区,藏族刺绣是该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藏族刺绣以其绣工精湛、色彩艳丽而闻名,常常可以看到藏族妇女身上的漂亮刺绣服饰。
这些刺绣品通常以藏传佛教图案和花鸟图案为主题,既具有装饰性,又富有文化内涵。
制作藏族刺绣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他们手工细腻,用针线在细薄的绸缎上绣出各种图案,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二、彝族银饰在九寨沟周边的彝族村落,可以找到许多精美的彝族银饰。
彝族银饰通常由纯银制成,外形精美,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其中最有名的是彝族女子喜爱佩戴的银饰项链。
这些项链多由银珠串成,每一颗银珠上都雕刻着精致的图案和纹样,高贵而典雅。
彝族银饰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银锉、镶嵌、打磨等。
每一件银饰都蕴含着彝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祝福。
三、藏族手织毯在九寨沟的周边地区,藏族手织毯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特色手工艺品。
这些手织毯由藏族妇女用手工织布机编织而成,其色彩艳丽、图案精致,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
藏族手织毯的图案通常具有藏传佛教的意涵,如藏族的神兽、纹饰等。
制作藏族手织毯需要耐心和技巧,因此每一件手织毯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花纹价值。
四、彝族木雕彝族木雕是九寨沟地区的另一项独特手工艺品。
彝族木雕通常以当地的木材为原料,经过设计、刻削、磨光等工序制作而成。
彝族木雕的图案多样,包括动物、神龛、古代人物等,立体而生动。
彝族木雕在雕刻技巧和图案构思上非常讲究,工艺复杂而考究。
每一件木雕作品都体现了彝族人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积极追求,值得收藏和欣赏。
五、壮族绣品壮族绣品是九寨沟附近壮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壮族绣品以其线条流畅、色彩鲜艳而著称。
藏族包挂的编法

藏族包挂的编法藏族包挂是一种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编织方式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
在藏族文化中,包挂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不仅代表着美好的祝愿和祈福,还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藏族包挂的编法非常独特,通常由经线和纬线交错编织而成。
经线是包挂的主体,在编织过程中起着支撑作用,纬线则是用来编织图案的。
编织包挂需要经验丰富的手艺人,他们需要根据设计图案,巧妙地运用不同的编法来完成作品。
包挂的图案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藏传佛教的经文、神兽、花鸟、人物等。
这些图案富有象征意义,代表着吉祥、幸福、富贵等美好的寓意。
在编织过程中,手艺人需要根据设计图案,巧妙地运用不同的编法和颜色搭配,使包挂更加生动、鲜艳。
包挂的编法不仅要求手艺人有娴熟的技巧,还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需要根据图案的要求,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编法,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有些包挂甚至采用了复杂的编织方式,如十字编织、斜纹编织等,使得包挂更加精致、细腻。
编织包挂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
手艺人通常需要花费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来完成一件包挂。
在编织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仔细地处理每一根线,确保图案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只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编织,包挂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藏族包挂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传承和传统的象征。
在藏族人的婚礼、生日、节日等重要场合,包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会将包挂挂在家中的重要位置,以祈求家庭的幸福和吉祥。
同时,包挂也是一种寄托情感的表达方式,人们会将自己的祝福和思念编织到包挂中,送给亲朋好友。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影响,传统的手工艺品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然而,藏族包挂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仍然在继续传承和发展。
许多手艺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他们通过举办展览、开设培训班等方式,向更多的人传授包挂的编法和技巧。
藏族包挂的编法是一门独特而精细的艺术,在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也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
作为西藏文化的象征,布达拉宫的建筑不仅仅是宏伟壮丽,更是融入了丰富多样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
一、藏族传统手工艺品的背景和意义藏族传统手工艺品是藏族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
它们包括各种纺织品、银器、唐卡、木雕、珠宝等,以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这些手工艺品除了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外,更重要的是承载了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传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唐卡:色彩斑斓的佛教艺术唐卡是一种以绘画为主的藏传佛教艺术,多数是以帆布或细麻布为底,使用矿物颜料手绘而成。
它们以宗教题材为主,如佛陀、菩萨、护法神等。
唐卡作为艺术品,既可以供人欣赏,又可以用于宗教崇拜。
其制作过程需要专业的工匠们费时费力地精心制作,每一幅唐卡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银器:精湛的工艺技巧展现西藏银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银器的制作源远流长,藏族银器的造型独特,常常以动植物为主题,并加以精巧的雕琢和装饰。
银器不仅以其美观的外观吸引人们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藏族人民的情感和情谊,是重要的礼品和财富的象征。
四、纺织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西藏的纺织品在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藏区纺织品采用手工纺纱、手工编织的方式进行制作,常常以精致的图案和五光十色的颜色吸引人们的眼球。
而在现代社会,西藏的纺织品也逐渐与时尚元素结合,创造出更多风格独特、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新款式。
五、木雕和珠宝:独特的艺术形式木雕和珠宝是西藏传统手工艺品中的另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木雕以高原雕刻技法为基础,通过对不同树种的选择和技巧的运用,创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艺术品。
而西藏的珠宝则以纯银和名贵宝石为主要材料,经过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珍贵的价值。
总结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作为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品。
这些手工艺品通常以其精致的工艺、独特的样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它们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以下是中国各民族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品的介绍。
一、汉族传统手工艺品1. 中国结中国结是一种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以红色丝线编织而成,形状多为圆形,具有吉祥的寓意。
中国结在中国的婚礼、节日和庆典等场合中常常被用作装饰品,象征团圆和美好的祝愿。
2. 刺绣汉族的刺绣是一种以针线在织物上绣画的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
刺绣作品通常细腻精美,色彩鲜艳,常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传统图案为主题。
3. 瓷器中国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汉族瓷器通常以青花、五彩、斗彩等装饰技法为特色,代表作品有明代的明式青花瓷和清代的粉彩瓷等。
二、藏族传统手工艺品1. 唐卡唐卡是藏族的传统绘画,在绸缎上以颜料或者彩绘完成。
唐卡通常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画面细致入微,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宗教氛围。
2. 手工编织藏族人民擅长手工编织,其中以藏族的毛毯和地毯最为有名。
藏族毛毯采用高原羊毛织成,图案多为藏传佛教中的吉祥纹样,体现着藏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银饰藏族银饰是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饰多用于装饰头部、手腕和脖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装饰性。
三、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品1. 维吾尔族刺绣维吾尔族的刺绣工艺技法独特,多采用丝线绣制,以鲜艳的色彩和华丽的花纹为特点。
刺绣作品通常用于装饰服装、帽子和家居用品。
2. 皮革工艺维吾尔族的皮革工艺享有盛名,他们擅长利用动物皮革制作袋包、鞋子和帽子等。
这些皮革制品以其精细的手工和独特的装饰为人所称道。
3. 木雕维吾尔族的木雕工艺传承了中亚地区古老的木雕传统。
木雕作品形象生动,常以动物、植物和风景等为题材,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备受喜爱。
以上仅是对中国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简要介绍。
藏族手工艺品介绍

藏族手工艺品介绍藏毯藏装藏帽藏被藏靴藏垫木碗藏腰刀金银器藏围裙五金制品十六铃铛花条藏背包藏香藏族手工艺品——藏毯藏毯分为卡垫、地毯、靠垫、座垫、马具垫、挂毯等。
藏毯的原料为藏系绵羊毛,以纤维长、软硬度适中、弹性强为特点。
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和谐,美观大方,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不掉毛,经久耐用,加之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使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
卡垫藏语的意思是覆在上面的垫子,是藏毯生产业的主要产品,也是藏族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日喀则、江孜生产的卡垫在西藏卡垫业中更是首屈一指。
传统卡垫的规格以长方形为主,约长6英尺,宽3英尺,生产时以对为单位,很少按条生产,消费者也多成对购买。
藏族手工艺品——藏装因地区不同,藏装在用料、工艺上差别较大,但样式上大同小异。
一般来说,藏装有藏袍、便装和衬衫等。
藏袍是最常见的,为大襟服装,男式宽大,带袖,女式稍窄,分有袖、无袖两种。
城镇居民喜用高级毛料制作藏袍,农区用氆氇,牧区用毛皮。
男女藏袍袍都比较长,着装时要提起下摆,束以腰带,天热时只穿左袖,不穿右袖。
男式藏袍着装英武,女式潇洒秀丽。
衬衫也是大襟式,唯男式多白色、高领、有扣,女式多花色、翻领、无扣。
另外,女式衬衫袖子要比衣服长40多厘米,平时挽起,舞蹈时放下,翩翩起舞,特别优美。
农区便装在农区,比较喜欢着便装。
男式分上衣和裤子两件,上衣较短小,大襟,用料为氆氇,大多为黑、白两色。
女式仅有上装,对襟,用料为氆氇,黑色,着装时罩在袍外。
藏族手工艺品——藏帽日喀则日照强,气候多变,风沙大,群众都比较喜欢戴帽子。
又根据不同的身份、性别和地区,戴不同形式的帽子,所以日喀则的帽子种类繁多,式样各异。
最常见的是一种藏语称之为“次仁金克”的帽子,其意思是“汉地金丝帽”,帽子的里子用毡帽坯,帽顶复以金丝缎,边沿镶以丝带,帽沿有四,前后沿大,左右沿小,帽沿上缝以水獭等皮或毛毡,制作精细,做工讲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布达拉宫位于西藏的首府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同时也是西藏文化的象征之一。
作为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布达拉宫中展示的一些著名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包括唐卡、银器和雕塑等。
一、唐卡唐卡是一种以绢或棉布为底,用彩绘技法绘制佛教故事或宗教图像的藏族绘画。
布达拉宫中展示的唐卡被认为是西藏最精美的艺术品之一。
唐卡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文化内涵,绘制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准备和精湛的技巧。
这些唐卡通常采用鲜艳的颜料,画面细腻而富有动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银器银器是藏族手工艺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布达拉宫中展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银器通常由纯银打造,采用传统的雕刻和锻造技术制成。
这些银器包括饰品、器皿和佛教供品等。
银饰品通常具有纯银的亮度和质感,以及精细的雕刻和装饰。
银器器皿则常常具有独特的形状和图案,体现了藏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三、雕塑布达拉宫中的雕塑作品同样是藏族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
这些雕塑通常以佛教题材为主,包括佛像、佛塔和经堂等。
雕塑的材质多种多样,包括木材、石材和金属等。
这些雕塑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还承载着佛教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了西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深受世人的喜爱和推崇。
通过这些手工艺品,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西藏的历史和文化。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文化的重要场所,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还是藏族手工艺品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已经成为国内外艺术家和收藏家争相追捧的对象。
总结一下,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包括唐卡、银器和雕塑等,它们通过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西藏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承载了深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通过欣赏和研究这些传统手工艺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手工艺品介绍藏毯藏装藏帽藏被藏靴藏垫木碗藏腰刀金银器藏围裙五金制品十六铃铛花条藏背包藏香藏族手工艺品——藏毯藏毯分为卡垫、地毯、靠垫、座垫、马具垫、挂毯等。
藏毯的原料为藏系绵羊毛,以纤维长、软硬度适中、弹性强为特点。
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和谐,美观大方,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不掉毛,经久耐用,加之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使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
卡垫藏语的意思是覆在上面的垫子,是藏毯生产业的主要产品,也是藏族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日喀则、江孜生产的卡垫在西藏卡垫业中更是首屈一指。
传统卡垫的规格以长方形为主,约长6英尺,宽3英尺,生产时以对为单位,很少按条生产,消费者也多成对购买。
藏族手工艺品——藏装因地区不同,藏装在用料、工艺上差别较大,但样式上大同小异。
一般来说,藏装有藏袍、便装和衬衫等。
藏袍是最常见的,为大襟服装,男式宽大,带袖,女式稍窄,分有袖、无袖两种。
城镇居民喜用高级毛料制作藏袍,农区用氆氇,牧区用毛皮。
男女藏袍袍都比较长,着装时要提起下摆,束以腰带,天热时只穿左袖,不穿右袖。
男式藏袍着装英武,女式潇洒秀丽。
衬衫也是大襟式,唯男式多白色、高领、有扣,女式多花色、翻领、无扣。
另外,女式衬衫袖子要比衣服长40多厘米,平时挽起,舞蹈时放下,翩翩起舞,特别优美。
农区便装在农区,比较喜欢着便装。
男式分上衣和裤子两件,上衣较短小,大襟,用料为氆氇,大多为黑、白两色。
女式仅有上装,对襟,用料为氆氇,黑色,着装时罩在袍外。
藏族手工艺品——藏帽日喀则日照强,气候多变,风沙大,群众都比较喜欢戴帽子。
又根据不同的身份、性别和地区,戴不同形式的帽子,所以日喀则的帽子种类繁多,式样各异。
最常见的是一种藏语称之为“次仁金克”的帽子,其意思是“汉地金丝帽”,帽子的里子用毡帽坯,帽顶复以金丝缎,边沿镶以丝带,帽沿有四,前后沿大,左右沿小,帽沿上缝以水獭等皮或毛毡,制作精细,做工讲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种帽子因其保暖性能好,所以男女均喜欢戴,只是戴的形式不同。
女的一般把三个帽沿折进帽内,只留前面的一个大帽沿,下雪天戴时,四个帽沿均在外。
老人通常把四个帽沿都露在外面。
这种藏帽适应性极强,实为别的帽子所无法比拟,有许多国外来藏旅游观光者也非常喜爱这种帽子,并购买作为来藏旅游的纪念品。
藏族手工艺品——藏被藏被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是传代性的家财。
相传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就开始有了藏被,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藏被一般分为4种规格,即双股线、三股线、四股线织的和高级藏被,重量分别为10斤、14斤、16斤和25斤不等。
最普通的也能使用8年左右,好的能用一两代人。
高级藏被的用料纯为细羊毛,特别柔软,保温性很强。
一般说藏被具有细洁、平整、柔软、密度紧、质地厚、身骨硬挺等特点,并具有独特的编织方法。
藏族手工艺品——藏靴藏靴种类繁多,名目不一,大致有“松巴”、“嘎洛”、“多扎”、“扎松” 等几种。
“松巴靴”最为出名,由牛皮、棉线、丝线、金线、毛线、氆氇、呢子等材料用手工缝纳而成,色彩搭配十分讲究,有的还以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有的用金丝缎镶边、贴花。
靴尖更是有方有圆,有尖有钩,形式不一,很有特点。
只是各式藏靴靴腰后部,都留有10多厘米的开口,以便穿脱,所以穿藏靴都要系带。
靴带又是一种非常美丽而讲究的手工艺品,多用细毛线编织而成,带上有各种图案,两端留有彩穗,色彩艳丽,与藏靴配在一起,十分悦目。
“松巴靴”不仅深受城镇和农村群众的普遍喜爱,而且也是国外来藏旅游者争相购买和穿用的旅游产品。
该产品式样有男女之分,质量价格等级以鞋底鞋面花色图案的繁简程度来确定。
藏族手工艺品——藏垫藏垫每块宽约40厘米,高30厘米,长90厘米,一般总是两个连在一起,既能平放,又能折叠,也有四联的。
垫子的面料采用金丝绒或牛皮或帆布或平布,内絮獐子毛、山羊绒、羊毛、牛毛或青稞秸杆。
用时下面支以木框架,以离地面,便于防潮。
垫子之所以受藏族群众喜爱,是因其简便、舒适、多用,充当坐具赛过沙发,充当卧具不逊于席梦思床垫。
藏族手工艺品——木碗木碗是深受日喀则各族群众喜爱的生活用品,主要产在吉隆等林区。
木碗一般采用桦木,“成巴”树或杂树的干、枝、节、根作料镟制而成。
木碗质地结实,不易破裂,具有光滑、细致、美观、适用、不烫嘴、不变味、携带方便等优点。
若配上银盖,或在碗边、碗托包上银皮,则更为美观、珍贵。
藏民喝茶多用木碗,有的木碗还要用银托底、加盖,银上多有各种雕刻。
制木碗的原料,一般用桦木、成巴树、杂木雕琢而成。
杂木做木碗,质地结实,不易破裂,花纹细腻,较为美观。
制作木碗不是简单的事。
一要上山选材,以节大、疙瘩多的树为佳;二是风干,造出的树节、树段风干十天左右,以免制成后破裂;三是制坯;四是细磨,这一工序要求精工细作,做到四周厚薄匀称,划线准确,碗底平稳;最后是上色,一般用西藏山区一种加鱼草挤汁涂抹碗壁内外,成为桔黄色,使木碗美观、色鲜。
西藏木碗的种类很多,有抓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的小碗,还有储存物品的盖碗。
木碗不易破裂,不烫嘴、不变味,藏民还多用皮质碗套,携带方便。
木碗中尤以普兰木碗最负盛名。
藏族手工艺品——藏腰刀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佩带腰刀的习惯,作为以牧业为主的藏族群众也有这一传统。
平时几乎人人都佩着腰刀,具有生产、生活、自卫、装饰四种效用。
藏腰刀分长刀、短刀和小刀三种,长刀最长的有1米长,短刀约40厘米左右,小刀则仅有十几厘米。
藏刀以钢材锻制而成,加工精细,刀面净光,刀刃锋利。
刀把以牛角或木料制作,并缠以银丝或铜丝、铁丝,刀把顶端箍铜皮或铁皮,有的还镶银饰。
刀鞘是很讲究的,有包铜、包银的,有的还刻有花卉动物图案,有的甚至镶嵌珠宝。
日喀则藏刀生产以拉孜、谢通门等地最为着名,是民族特需品,不仅为当地群众所喜爱,也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日喀则旅游线路:藏族手工艺品——金银器金银器是日喀则传统的工艺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为两类:•装饰品:如镯子、戒指、项链、头饰、胸饰、刀鞘及鼻烟壶上的装饰等;•生活用品:如酒壶、酒杯、勺、筷、碗、盘等。
有的以纯金、银制作,有的以金、银镶嵌、包裹。
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还能在金银器上做出各种图案,玲珑剔透,精致细腻,龙凤虎狮,维妙维肖。
铜器具是日喀则人民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诸如火炉、锅、瓢、盆、壶、缸、刀鞘、鞍饰、桶箍以及佛像、供器等,均以手工加工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具有浓厚的藏民族风格。
藏族手工艺品——藏围裙围裙藏语称邦典,是广大藏族妇女非常喜爱的装饰品,主要产于日喀则,系羊毛织品,编织精密,美丽大方,色彩鲜艳。
生产中先将羊毛纺成线,再染色,后织成条状,这可以算作是半成品。
围裙的纹样是横的,有宽纹和细纹两种,宽纹以强烈的对比色条相配置,具有粗犷明快的风格;细纹以纤细的相关色组成娴雅温和的格调。
这种半成品的条状织物除可缝合成围裙外,还可做服装和鞋帽上的装饰品。
围裙过去只限于已婚妇女系带,现在青年未婚妇女也非常喜欢,每逢节日喜庆,腰间系一围裙,犹如彩虹罩身,几人、几十人簇拥在一起,更是五彩缤纷,艳丽多姿。
藏族手工艺品——五金制品日喀则的五金工艺品大致分以下几种:•饮器:酥油壶、酥油碗、酥油桶、火锅、水壶、水缸等。
•佩器:头饰、手饰、胸牌、腰扣、银泡、火镰、钱包、弹夹等。
•其它:乐器、马饰、鼻烟壶、火盆、箱子等。
其中,以银雕茶盘茶架工艺最为精细,此产品通过铸、锻打、雕刻、焊接、打光等多道工序。
在制作过程中,雕刻是最主要的一道工序,茶架从上到下刻有“三骑士”、“虎、狮、鹏、龙”、“风、虎、仙、鹤、犀牛”等图案。
茶盖从上到下刻有“不和而和三表相”、“八仙图案”、“虎、狮、鹏、龙”、“四骑手”、“八仙群图”等图案,盖顶上有一颗珊瑚石,不但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其雕刻图案还有丰富的历史题材,既有实用价值,还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藏族手工艺品——十六铃铛铃铛有大有小,式样多种多样,用途各有所异,在日喀则地区生产和使用的铃铛种类有10余种。
其中大多用在牲口的装饰佩戴上,如用在牦牛、毛驴、马等的脖套上,也有部分用在背包上和儿童手腕上的。
所谓的“十六”铃铛就是当地人民长期的生活习惯中自然形成的而且人们自觉承认的一种规定,即马脖套上的铃铛数量为十六个,不少也不多。
这种铃铛形式美观,声音清脆,是当地工匠特有的专门技术。
这种产品现已成了游客作为旅游纪念的热门选择。
藏族手工艺品——花条藏背包农牧民的背包一般是自己纺织、缝制的,原料大都是纯羊毛,也有用纯牛绒、棉纱的。
目前由于化纤工业的发展,藏式花条背包的原料也有所改变,但它的式样没有过多改变,还是花条背带,上有3至5个小铃铛的小型长方型背包。
当地的小牧童及出远门赶牲口的人背着背包在高原偏僻的小道上赶路时,清脆的铃声使人忘记了疲劳和寂寞。
由于这种产品样式美观,实用性强,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而且价格便宜,携带方便,所以使用者众多。
藏族手工艺品——藏香自一千多年前《香的配方》一书由印度文译成藏文流传到西藏各地以来,藏香就成了信教群众所必须的祭祀祖先或敬神的供品。
藏香是采用纯天然原料配制而成的香。
藏香原料藏香主要以松柏为主,有麝香、穿山甲、金粉、银粉、铜粉、铁粉、藏红花、红檀香、白檀香、藏蔻、丁香、广木香、沉香、黑安息香、乳香、岩爬花、河子灌顶、溥拘罗、土砂红、冰片、藏酒、唐古特青蓝等二十多种原料,根据松柏的用量和藏香的作用、种类来确定其它原料配制的用量。
制造程序藏香制造的程序较复杂,要经过原材料的筛选、晒干、砸碎磨粉、搅拌、原料搭配、调合泥状,最后加工成根儿状。
保健功效公元857年间赞普赤松德赞邀请印度的莲花生来藏讲经时,莲花生对藏香的配方进行了研究,提出使用各种天然原料配制的藏香,具有治疗精神病,提神补脑,减轻剧痛,抗传染病等效用。
上中下等藏香目前造出的上等藏香叫“那拉”香,是以穿山甲和麝香为主要原料配制的,可提神醒脑,各大寺庙和有条件的家庭讲究早晨使用;中等藏香叫“那古”香,是以穿山甲和黑安息为主要原料,这种香香味浓,有益于修习佛法,讲究中午使用;其次为“赞古”香,是由檀香和黑安息香等原料配制的,能消除劳累,讲究晚上使用。
藏族的一切生活用品,不仅是实用的器具,也是对生活的装饰美化,以满足审美的需求,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精美的工艺品。
金银玉器德钦藏族擅长金银玉器技艺。
金银玉器大体分为三类:宗教器物:法器和寺院建筑饰物。
如金刚杵、手铃、手鼓、法号、“曼陀罗”、金壶、金瓶、玉碗、神灯、香炉等等。
这些器物多是用纯金、纯银、玛瑙、松石、翡翠和珍珠等精心雕镂镶嵌而成。
东竹林寺第七世噶达活佛是塔镶嵌有200多颗珍珠和珊瑚,纯银打制,黄金镂刻而成,精美绝伦,堪称巧夺天工。
宗教器物和法器造刑,凡属壶、瓶、碗、灯、炉等,其腹部多采用圆形或球体,质拙敦厚却又有一种旋转感,体现了“通圆无碍”的宗教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