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近代建筑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近代建筑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董硕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10级2班山东青岛 266510
[摘要]中国近代史是伴随着不平等条约和炮舰而开始,而作为山东半岛西南的胶州湾上的青岛——历代的重要港口,自然成为列强瓜分的重点。青岛建筑的历史,也印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青岛建筑的形成历史,来回顾中国近代史。
[关键词]青岛近代德式建筑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西南的胶州湾,为我国历代的重要港口,明代时设有浮山防御千户所。清代因为采取对外闭关自守的方针,使青岛港口的地位下降,但该地仍设有粮仓及税卡。青岛因其天然良港的优势,让列强们垂涎欲滴。著名的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中国考察之后,在他的报告中提到:“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领胶州湾不可。”
青岛的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由于被过多的西方建筑文化的符号笼罩,所以常被世人简单成为“这是一座德国风格的城市”。但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后,这座具有欧洲建筑文化风采的城市,实际其在经过漫长发展过程同时,城市中的建筑从形式到式样都曾发生过较大的变化。走过了一段不断变革和技术材料的更新的全过程。
一德占时期
1897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由亨利亲王亲率舰队,侵占了胶州湾。德国人还在青岛树立了一座“占领纪念碑”。次年三月,德国强迫中国与之签订了《租借条约》,强行租借胶州湾99年,是青岛沦为德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德国人在其长达17年的统治中,完全按欧洲市镇的建造模式,修筑了一座典型的西方建筑文化理念的城市。
(一)青岛城市规划最初模式的形成
青岛地区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始自德国侵占之后,当是为将青岛建成德帝国主义在亚洲的军事基地以及掠夺中国资源的桥头堡,所以初启的设想是将这建成一处商埠和军事要塞二者并重的城市。由于条约上签订租借期99年,如此漫长的时间促使德国人将这里的建设自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设想,但这个指导思想是在这儿建设一处宜于欧洲人居住的生活场所。这一点从1897年的德国内发行的《胶州年鉴》创刊上可清楚得到答案。上面有这样一段记载:“面对胶州湾的地区,可能只建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因为这个地区没有东西能挡住冬季来自东北和西北的寒风,而且夏季也没有来自南面和东南面的海风,不适于欧洲人生活。居住区商业区只能布置于面对青岛湾丘陵地带的南侧。因此,就在这里规划各类建筑围绕青岛村成组布置。”对此已非常明确了德国人建城的指导思想是宜于欧洲人生活。
西方文化在青岛地区的最初表现形式,除早期个别完全欧洲风格的建筑单体外,(如胶海关大楼、德华银行),1900年推出的青岛总体规划。这是针对青岛地区的第一张规划图,然而表现的方式以及规划中所反映的建筑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大相径庭。这张规划图结合现状的地形,将城市设计为背山面海的开放式格局,而且道路网顺应自然地势布局呈放射状、自由式和棋盘式相互扭和的形式,淡化了中国古都大邑中道路网的“经纬”关系。结合道路网的布局,在不规则的交叉口处放置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这种模式展现了西方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先入为主的姿态,造成了青岛城市中道路方向感极不明显的今天这种状况,也有力地向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进行着冲击。这种建筑思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世代居住在这块土
地上的青岛人那些留传许久且已形成模式的旧生活网络。往日的青岛村,那古朴而自然的行行列列状青瓦石墙则显得与新规模毫不协调,况且规划中将青岛村、会全村等诸多村落已列入了搬迁的计划中,次亦说明这张初始的青岛城市图,根本不顾及这片土地上原有的中国民众那时代形成的居住网络。
可以说,当这片土地失去那种鬼中国人管辖的权力时,也就是这里失去民族特点之日,建筑艺术不再是土生土长的,这里的建筑已不再是表达居住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那份曾有过的相互依恋之情,当地人们已开始失去那种对自我创造的建筑艺术加以欣赏的快乐。甚至连许多在德占前已形成的集市、商街也被这张规划图掩盖,随后按此规划的建设创造更是在处处炫耀着西方的建筑文化。这一切标志着西方文化在青岛的弥漫已经拉开帷幕。
(二)青岛城市建筑风格的变化
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起,城市的建筑风格发生转变,大量的西方建筑文化符号符号流入青岛,一时间“古典复兴”“巴洛克”“洛克克”“新艺术运动”等风格流派伴着各种柱式和券式,几乎是一夜间涌来。
这些早期的建筑受当时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影响,强调装饰、讲究尺度,式样纷杂、特色迥异,但因同为西方建筑文化情调,相互间虽有变化,但共同点很多,特别是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建筑的屋面一般采用红瓦坡屋顶的形式,为了满足外墙上凹凸复杂的装饰变化,所以墙体均做的很厚,除为了满足隔热保温和承重的基本需求外,在材料使用上非常浪费。再加上凝重的花岗岩镶嵌,伴着德国建筑生硬严肃的面孔,这时期的建筑大都给人一种沉稳凝重典雅的感觉。
因为早期的建筑一般注重环境讲究,庭院效果所以在绿化的映衬下使城市景观中亲切感,而且空地越大,绿树越多,亦使得空间舒展,并不压抑,康有为先生曾这样描述过城市:“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这种观点后被世人认可,并渐渐成为青岛城市特点的缩影,而这种特点恰恰亦反映了早期西方文化对青岛城市的影响,表明了今天青岛城市风貌及特点的本色即是西方建城理念直接指导下所产生的结果。
(三)中西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里
由于德国人在建造青岛城市的初期,曾在城市南部靠海岸的地带划定为欧洲人区,为了将划定的欧洲人界区内原有的中国人外迁,德国人当时曾指定让华人迁至新市区的东北和西部两侧,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台东镇和台西镇的地方。
基于对中国人严格管理的目的,当时在这些街坊内,由于街坊过小再加之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居住形式的影响,使得街坊建造的中国人大院修成了一种以二层为主且围合成内天井状的院落式建筑,建筑一般一层临街设店铺,二层供居住。院落内一般各设一处集中“水龙头”和厕所,通过骑廊式过道有道路进入院内。
这种建筑模式是西方文化中竖立划分的商住一体的楼房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相扭合后出现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中西合璧,亦是西方文化对中国原有生活模式冲击后的具体体现。由于建筑的修造受德国人划定的道路街坊所限,也可以说是受西方规划思想的驱使,无法再形成列行式窄胡同壮的仅为南开门式中国院落,但中国人有深受世代流传的院落观念指使,最终将这儿的建筑搞成了此般摸样。
这种被局限在各个街坊内的内天井式建筑由于居住形式的制约,每栋建筑随之由这座楼房内居住的民众(一般约10至20户人家)相互一起构成已给相对独立的居住空间和新兴的邻里关系,这种即为单栋又似裙联的建筑,在青岛城市历史上被称为“里”。由于在以后的生活延续中,不管是日本统治,还是国民党管辖,青岛城市中因西方文化的影响所致,中国居民渐渐接受了此种模式,再加上西方文化建筑的笼盖和渗透,所以此类建筑在青岛市区内越来越多的兴起。据史料记载,青岛曾散布在市内各区域的“里”至建国是有40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