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归纳学习资料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基础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公式-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表示和分析2.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质量和力的关系及单位3. 牛顿第三定律和摩擦力-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摩擦力的定义、分类和计算- 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4. 弹力- 弹力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弹簧的弹性和劲度系数5.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 两个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二章热能与机械能1.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2. 热能- 热能的性质和转化-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热平衡和热扩散的原理3. 物体的热传递-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和区别- 热导率和导热原理4. 热量与功- 热效率的计算- 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第三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原理和条件- 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声音的性质及频率和振动数与音调的关系2.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强度和音量的计算- 音速和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3. 声音的利用与保护- 声音的利用和应用- 声音的危害和噪音的防护第四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方式和性质- 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率-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特性和应用2.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 傍轴条件和全反射的条件- 折射现象和折射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3. 光的颜色- 光的分光和三原色- 颜色的形成和原理- 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五章电1. 电荷和静电- 电荷的性质和守恒定律- 电场和电势的概念- 静电的产生和现象2.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产生和方向- 电路的组成和分类-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3.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欧姆定律和电阻的关系-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4. 明暗电路- 用电表和铁丝电阻计测量电流和电压- 明暗电路的组成和分析- 明暗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第六章电磁与电磁感应1. 磁场与磁力- 磁场的定义和产生方式- 磁场的作用和性质- 磁力的大小和方向2. 电磁感应- 电流感生和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和电流3. 发电和电动机-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电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发电和电动机的应用和特点4. 变压器和电磁铁-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电磁铁的构造和应用- 变压器和电磁铁的性能和特点以上是八年级下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运动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磁学等方面的知识。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是指多个力的合力,分力是指一个力的分解。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 力的单位:牛顿(N)。
8.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引力常数有关。
9. 重力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
10.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11.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的粗糙程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12.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滑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即将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
14. 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发生形变时所具有的能量。
15. 弹簧的弹性系数:表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3. 动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4.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5.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的一半。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7.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当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3. 液体的压强特点: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体的压强传递规律:液体的压强通过连通器传递。
5. 浮力的概念:液体对物体的向上托起的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1.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反射:光在与物体表面接触时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2. 颜色的成因
- 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的反射和吸收决定的。
- 白色物体对所有颜色的光都进行反射。
- 黑色物体对所有颜色的光都进行吸收。
3. 镜子的成像
- 平面镜:镜面是平面的镜子,成像与物体相似且相等。
- 曲面镜:镜面是曲面的镜子,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4. 光的传播
-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最快的。
-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5. 镜头和光圈
- 镜头是用来调节光线进入相机的装置。
- 光圈是用来调节镜头进光量的装置。
6. 声音和振动
-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
7. 声音的特性和传播
- 音调:声音的高低。
- 响度:声音的强弱。
- 回音:声音在障碍物上发生反射后返回的声音。
8. 热传导和膨胀
-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传导方式传递。
- 膨胀:物体受热后会发生膨胀,受冷后会发生收缩。
9. 能量
- 能量是做功的能力。
- 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 热能:物体内部分子的动能。
10. 电的基本概念
- 电荷:带有电的物质。
-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
- 电压:电荷单位的能量。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1. 电与磁
-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伏安特性图和欧姆定律
- 电阻和电功率的计算
- 电源和电源对电路的作用
- 理解电的导体和绝缘体
- 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U=IR
- 磁铁和磁性物质的基本概念
- 理解磁场和磁力线
- 理解磁感应强度和磁感应线的概念
- 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环路定理和洛伦兹力定律
2. 光学
- 光的传播和反射
-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理解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指数比值- 理解图像的形成和成像公式:S₁/S₂ = D₁/D₂
- 理解光的总反射和全内反射的条件
- 理解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
- 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和成像规律
- 理解倒立、正立、放大和缩小的图像
- 理解光的散射和衍射的现象
3. 音与声
- 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理解声音的音高、音量和音色
- 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和震源到听者的距离的关系:V = fλ
- 理解声音的反射、吸收和衍射
- 理解共鸣和声音的倍增器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知识点,但以上内容应该能够涵盖大部分重要内容。
为了更全面地学习物理知识,建议参考教材或教师的讲解内容。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全)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全)和特点1、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2、重力的特点:(1)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方向始终指向地心。
(3)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4)是万有引力的一种特例。
知识点2:重力的计算1、重力的计算公式:Fg=mg,其中Fg表示重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g≈9.8m/s²。
2、重力的单位:牛顿(N)。
3、重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注意要减去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四、摩擦力知识点1:摩擦力的概念和种类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知识点2: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和物体间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者相对静止的方向。
知识点3:摩擦力的影响因素1、物体间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
2、物体间的粗糙程度: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3、物体间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物体间的材质:不同材质的物体间摩擦力大小不同。
知识点4:降低摩擦力的方法1、涂油或涂蜡:可以减少物体间的摩擦力。
2、滑动或滚动:改变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减小摩擦力。
3、减小物体间的压力: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或减小物体的重量,可以减小摩擦力。
4、改变物体间的材质:使用低摩擦系数的材质,可以减小摩擦力。
万有引力是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的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是指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其符号为G,单位为N。
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有三点: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重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通常把重力的大小称为重量,其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
-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张力等。
2. 力的测量- 力的单位:牛顿(N)。
- 弹簧秤的使用:通过观察弹簧的形变来测量力的大小。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4.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速度和加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压强和浮力1. 压强-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 压强的计算公式:P=F/A,其中P是压强,F是作用力,A是受力面积。
-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力。
2. 浮力- 浮力的产生: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 浮沉条件: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关系决定物体的浮沉状态。
三、简单机械1. 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力臂、重臂、动力和阻力。
-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2. 滑轮- 滑轮的类型:固定滑轮和动滑轮。
- 滑轮组:多个滑轮组合使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 滑轮的省力原理:通过增加作用力的作用距离来减少所需的力。
3. 斜面和螺旋- 斜面:通过增加运动距离来减少所需的力。
- 螺旋:通过增加旋转的距离来达到省力的效果。
四、功和能1. 功- 功的定义: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作。
八下物理笔记整理大全
八下物理笔记整理大全摘要:一、前言二、力的概念与分类1.力的基本概念2.力的分类三、力的作用与效果1.力的作用2.力的效果四、力的测量1.测力计的原理2.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五、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2.第二定律3.第三定律六、功与能1.功的概念2.功的计算3.能量的概念4.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七、动量与冲量1.动量的概念2.冲量的概念3.动量定理4.冲量定理八、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2.变速圆周运动九、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定律2.万有引力应用十、静电学1.电荷的概念2.库仑定律3.电场与电势4.静电应用十一、电磁感应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楞次定律3.电磁感应应用十二、交流电与电磁波1.交流电的概念2.欧姆定律在交流电中的应用3.电磁波的概念4.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十三、光学1.光的折射2.光的干涉3.光的衍射4.光的偏振十四、现代物理1.量子理论2.核物理3.相对论正文:【前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从古代的哲学思考到现代的科学实验,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八年级下学期的物理课程,涵盖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与效果、力的测量、牛顿三定律、功与能、动量与冲量、圆周运动、万有引力、静电学、电磁感应、交流电与电磁波、光学和现代物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篇文章将按照课程内容的顺序,对八年级下学期的物理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
【力的概念与分类】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每一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分类:按照力的性质和效果,力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力的作用与效果】力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
力的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加速、减速、改变方向等。
【力的测量】测力计的原理: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仪器,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初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下学期的知识丰富且有趣,涵盖了力学、压强、浮力等重要板块。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5、相互作用力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施力。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二、弹力1、弹性与塑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塑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3、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使用方法:测量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零;测量时,拉力方向要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 = mg,其中 g =98N/kg(在粗略计算时,g 可取 10N/kg)。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四、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五、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完整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归纳
力的大小――――――――――线段长力的方向――――――――箭头的指向 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其中:△x =x -x 0 表示弹簧的形变量。
一、力的基本概念: 第七章 力1、定义:力是的作用。
(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符号:)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 ,并且作用在②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和受力物。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一可以改变物体的,二可以使物体的改变。
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运动 的变化,二是物体运动的改变。
4、力的、 和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有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
二、弹力1、知道什么是塑性和弹性:2、什么是弹力?3、弹簧弹力的的大小:(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拉动弹簧:轻轻拉动几下,防止其卡住。
2) 、了解量程:知道测量力的最大范围(量程)是多少。
3) 、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知道每一大格,最小一格表示多少牛(N )。
4) 、校零:检查指针是否对齐零刻度线,若没有对齐,需要调节至对齐。
使用中:1)、不能超量程使用。
2) 、测力时,拉力要沿着弹簧轴线方向。
3) 、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都是 )2、重力的方向总是。
3、重力的大小(重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
G = mg其中: g = 9.8N / kg ,表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
4、重心:物体上各部分重力集中效果的等效作用点。
1)物体上各部分都有重力;2)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它的几何中心;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5、不同状态下物体重力的示意图: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1、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发展历程:亚里士多德: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物体不受力,将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尔:物体不受力,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1. 力学基础
-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计算
- 力的平衡条件
-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2. 运动和力
-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
- 惯性定律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能量
- 能量守恒定律
-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能量转换和转移
4. 机械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运动的图象表示
- 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5. 流体力学
- 流体压强的概念
- 帕斯卡定律
-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 伯努利方程
6. 热学基础
- 温度的概念和测量
-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 热膨胀和收缩
- 热力学第一定律
7. 光学基础
-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现象
8. 电学基础
- 电荷、电流、电压的概念
- 电路的基本组成
- 欧姆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9. 电磁学
- 磁体和磁场
- 电流的磁效应
- 电磁感应现象
-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10. 物理实验
- 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
-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 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 常见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电压
1. 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 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 kV = 1000V,1 V = 1000 mV ,1 mV = 1000μV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 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2.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三、电阻
1. 电阻的概念
用导体材料制成的能阻碍电流通过的部件。
2. 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MΩ = 1000 kΩ,1 kΩ = 1000Ω
四、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
3.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R=U/I。
4.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电解液导电;适用于气体导电;适用于晶体二级管等电子元件的导电)。
不适用范围:不适用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
5.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的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6.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通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一条支路。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全归纳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全归纳初二下册物理主要包括机械、光学、电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按照各个章节逐一进行知识点的归纳:1. 第一章机械1.1 运动-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速度、加速度等相关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区别- 加速度的计算方法1.2 力和压强- 力的概念和分类- 牛顿运动定律-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杠杆原理和滑轮原理1.3 能量- 功和功率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的定义-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率的计算方法2. 第二章光学2.1 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方向和速度-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光的折射和色散- 光的衍射和干涉2.2 光的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成像的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 光学仪器的使用原理- 视觉的产生和调节3. 第三章电学3.1 电的基本概念- 电荷、电流、电压的概念-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的计算- 电阻、电导和电阻率的定义- 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3.2 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电路的基本规律-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电路的设计和应用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归纳,初二下册的物理知识主要涵盖了机械、光学和电学的基础概念和相关原理。
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各个概念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同时能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的运用,通过练习题和实验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和水平。
愿学生能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培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八年级下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知识点一、力。
1. 力是什么?力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它可以让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比如说,你捏一下橡皮泥,橡皮泥变形了,这就是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你推一下静止的小球,小球开始滚动了,这就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哦。
就像你打别人一拳,你自己的手也会疼,这就是力的相互性。
2.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就像是力这个小精灵的三个魔法棒。
大小决定了力的威力,方向决定了力要把物体往哪儿带,作用点就像是力的落脚点。
比如说,推门的时候,你在门把手上用不同大小的力、往不同方向推,或者在门的不同位置推,门的运动情况都会不一样。
3.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啦。
你可以想象1N的力大概有多大,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就是1N哦。
4. 弹力。
弹力是一种很神奇的力,就像弹簧一样有弹性。
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就会产生弹力。
比如说,你拉弹簧,弹簧变长了,它就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它的伸长量是有关系的,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得越长,弹力就越大。
生活中的弹力可多了,像我们穿的运动鞋底、沙发的坐垫,都利用了弹力,这样我们踩上去或者坐上去就会感觉很舒服。
5. 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不管你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只要有质量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就像苹果总是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
重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是G = mg,其中G表示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是一个常量,大约等于9.8N/kg。
这个g就像是地球给物体的重力“密码”,不同星球上的g值是不一样的哦。
二、运动和力。
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就像一个魔法规则。
它说的是如果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就好比一个在光滑冰面上的物体,如果没有外力干扰它,它要么静止不动,要么就一直匀速直线滑下去。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光的传播特性:直线传播、折射、反射、散射等。
2.晶格结构:晶体的组成、晶格参数、晶体的结晶方式等。
3.阻力与电阻: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受到阻力作用,表现为电阻,阻
力与电阻的计算方法等。
4.电路基本原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的串并联电路等。
5.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定义、磁场力线、磁通量等。
6.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与互感、电磁感应中的能量
转换等。
7.电磁波: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接收等。
8.热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9.相变现象:固体、液体、气体的相互转化过程及其规律,相变时物
质的热量变化。
10.火灾与消防:火灾的成因、分类及预防方法等,灭火器使用方法,火场逃生方法等。
11.机械功及能量守恒定律:力做的功与功率、机械能的类型及能量
守恒定律等。
12.气压和浮力:气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浮力原理及其应用等。
13.物性: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
14.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热效率的计算及其应用等。
15.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中的仪器、测量方法、误差及其控制方法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1 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射到平滑的镜面上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1.2 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中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一定比例关系,即正弦定律。
1.3 凸透镜成像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被透镜聚集成一点,称为焦点;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方时,透镜会将光线聚集成物体的实像。
第二章电的基本性质2.1 静电基本规律摩擦带电、接触带电、感应带电,电荷量守恒。
2.2 电路基本性质电流的定义及单位,欧姆定律(伏安定律),电阻的定义及单位,串联与并联电路。
第三章磁场与电磁感应3.1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产生、磁场的方向和大小、磁力作用的规律,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3.2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3.3 交流发电机与变压器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和组成,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
第四章物质的三态及状态变化4.1 物态变化的基本特征凝固、熔化、汽化、液化的基本特征和图像表示。
4.2 物态变化的分子解释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从分子角度出发解释物态变化。
4.3 物态变化的应用应用容器、塞卡定律等概念探讨大气压力和液体压强,探究液体的压强和液面高度的关系。
第五章声的基本特征5.1 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消失声波的产生,从发声物性质的角度认识声波的特征,声音的主要特征,声波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
5.2 声音的获取和利用声音的获取,声音的放大,利用超声波的应用,利用声波测深,探究空气和固体对声波传播的影响。
这里列出了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的本质和应用。
同时,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下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一、机械波1. 机械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
2. 机械波的传播特点:波的传播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3. 机械波的表示:波的图像和波的方程。
4. 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描述及应用。
5.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二、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光的全反射。
2.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光的色散:彩虹的产生原理和光的分光现象。
4. 热传导:热的传导方式和传导规律。
5. 隔热保温:热传导的应用,隔热保温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三、电学1.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的定义、电压的表达式和电阻的计算。
2. 电路连接: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 电功率: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应用。
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感应电流的产生。
5. 电磁铁原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四、磁学1. 磁场概念:磁感线的规律和磁场力的作用。
2. 磁铁的特性:吸引力和斥力、磁性物质的分类。
3. 磁场电流:安培环路定理和安培力的方向规律。
4. 电磁感应:霍尔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应用。
五、能源1. 能源的类型:化石能源、水能、风能、核能和光能等。
2. 能源的转化:热能、机械能、电能、光能之间的能量转化。
3. 节能减排: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优势和利用方式。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的重点知识点汇总,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祝大家学业有成!。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且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二、压强与浮力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正压力。
公式:p=F/S。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
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三、功与能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公式:W=Fs。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公式:P=W/t。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称为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
四、简单机械与功的原理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 物理量与单位- 物理量:描述物体性质或变化的特征。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 单位:对物理量进行度量和比较的标准。
常见的单位有米、千克、秒、米每秒等。
2. 速度-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3. 加速度-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 正加速度:物体速度增大的情况。
- 负加速度:物体速度减小的情况。
4. 力与运动- 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物体加速或形状改变。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功和能量- 功:力对物体做的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 能量: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运动而拥有的做功能力的属性。
-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 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6. 重力和弹力-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计算公式为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
- 弹力:物体被弹性物体压缩或拉伸时,弹性物体对物体的反作用力。
7. 阻力和摩擦力- 阻力:物体在流体中或其他物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8. 电路-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情况。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荷/时间。
- 电压:电源对电荷产生的电势差。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或限制作用。
- 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电流通过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电阻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压/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一、力的基本概念:1、定义:力是的作用。
(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符号:)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并且作用在②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和受力物。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一可以改变物体的,二可以使物体的改变。
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运动的变化,二是物体运动的改变。
4、力的、和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有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
1、知道什么是塑性和弹性:2、什么是弹力?3、弹簧弹力的的大小:(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拉动弹簧:轻轻拉动几下,防止其卡住。
2)、了解量程:知道测量力的最大范围(量程)是多少。
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知道每一大格,最小一格表示多少牛(N)。
4)、校零:检查指针是否对齐零刻度线,若没有对齐,需要调节至对齐。
使用中:1)、不能超量程使用。
2)、测力时,拉力要沿着弹簧轴线方向。
3)、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都是)2、重力的方向总是。
3、重力的大小(重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
mg G=其中:kgNg/8.9=,表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力的大小――――――――――线段长力的方向――――――――箭头的指向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其中:△x=x-x0表示弹簧的形变量。
4、重心:物体上各部分重力集中效果的等效作用点。
1)物体上各部分都有重力;2)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它的几何中心;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5、不同状态下物体重力的示意图: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1、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发展历程:亚里士多德: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物体不受力,将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尔:物体不受力,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①适用对象:一切物体;②适用条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也可适用于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③重要意义: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④建立基础:实验+科学推理。
3、“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实验”: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__________状态不变;(3)此实验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出现惯性力或惯性作用的说法)(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位置、速度等因素无关。
(4)认识常见的惯性现象,及惯性的利用与防范。
二、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 状态或 状态。
2、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等大,反向,共线)不同点:①受力物情况不同:平衡力是同一物体受力,而相互作用力为互为受力物。
②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平衡力可以求合力(合力为0),而相互作用力不能求合力。
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 的力。
2、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接触、有弹力(挤压)、相对滑动、接触面粗糙。
3、摩擦力的大小:(一)静摩擦力和匀速滑动时摩擦力的计算: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解:f F 注: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猜想:(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为了利用__________的原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如果要探究猜想②,应该选择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压力和接触面积相同的情况下,___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3)要探究猜想③,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那么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4、几个辨析:①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②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时不一定有摩擦力;③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以作动力;④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是静摩擦力,同理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不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4、常见的减小摩擦的措施和方法有:①减小 ;②减小接触面的 ;③变 摩擦为 摩擦;④加润滑油或使接触面分离。
平衡状态 平衡力不受力第九章 压强一、压强:1、压强的概念:(1)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受的 与 之比叫做压强。
(3)计算公式:SF P = (4)单位:2、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________的大小有关,而且跟________有关。
(4)在物理学中,用___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带砝码的小桌分别放在海绵、木板上,比较图a 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a 和图b 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 b 的大小关系为Pa____P b (选填“>”、“<”或“=”)。
(6)要探究猜想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将图C 木块切去一部分,发现海绵的形变程度相同,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那么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gh P 液ρ= 注:h -指液体的深度,不是高度。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 和 有关,与液体的多少和容器的形状等 关。
3、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图a 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 形管中液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 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3)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4)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为什么?(5)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压强计,如图2所示,把简易压强计浸入水中,橡皮膜将(选填“上凹”或“下凸”),增加简易压强计在水中的深度,细玻璃管中液柱会(选填“上升”或“下降”).(6)有两只大烧杯,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酒精.要想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3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 A和h B.发现h A<h B,于是认为B杯子中盛的是水.该实验过程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请你写出正确的判断方法:。
4、连通器:(1)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或原理):连通器中装有相同液体时,当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的液面高度总。
三、大气压:1、实验第一次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2、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原理:支持了管中的水银柱。
(2)实验时,必须保证管内水银柱上方是,若管内有少许空气,水银柱高度将改变,实验结果。
若操作过程中没有把管放竖直,且沿管的方向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则实验结果。
(3)玻璃管倾斜,液柱变,但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4)实验结果(水银高度)与玻璃管粗细,插入水银槽中的深浅以及槽中水银的多少关。
(5)实验结果: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 cm。
记为:P0= 76cm汞柱高=P a=1atm(标准大气压)(6)若用水代替水银,液柱的高度会达到米(保留一位小数),在普通实验室中不现实,因而不不可以用其他液体代替水银。
(7)如把玻璃管顶端敲一个小孔,在外部大气压强作用下,液体会不会从管顶喷出?(8)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①该实验中以_________(填“针筒”、“活塞”或“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利用_________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活塞向左的拉力F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对活塞向右的压力.②某同学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填“针筒”、“活塞”或“全部刻度”)的长度L.实验时测出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测力计读数为F.则此时大气压值p= .③实验过程中若注射器筒中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漏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偏______.3、液体沸点与海拔高度、大气压的关系是:海拔越高,大气压越,液体的沸点越。
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应用:如飞机的升力等。
第十章浮力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力叫做浮力。
2、称量法求浮力:3、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即为浮力。
表达式为:。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
表达公式为:进一步推导公式为:。
可见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和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5、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N.(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排=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原理.(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____.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5、6、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的“”办法,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而漂浮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