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测量长度和时间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最新8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最新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最新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2.1动与静 2.2长度与时间测量

2.1 动与静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变化叫机械运动。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的。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________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但是不能选___________;(2)选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时,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一定”)不一样;(3)一般选________或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4)一般不以抽象的太遥远物体为参照物(如东方、地平线、天边、天空)。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相对静止的条件:①速度大小,方向;②相对位置_________。
物理,最好的人生指南!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物”理:刻舟人最终没有有找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而沉底的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
“悟”理:那失落的宝剑就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伤,但它已经留在原地,只刻了一道浅浅的疤痕,而我一直在前行......生活处处有物理,和小伙伴一起讨论吧: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说这句话的人和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刮大风前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在刮大风后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一般人不相信一口大井会被大风吹到篱笆外去,因为他们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基础过关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山和水D.水和山2、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车正在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南行驶,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向南移动,他们各自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甲车、乙车B.甲车、地面C.乙车、地面D.地面、甲车3、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行构成了巨大威胁。
(完整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
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物理学后,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具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还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能力弱。
学生乐于动手实际操作,缺乏对规范操作规程的掌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重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理念】: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本节的重点在于:(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本节的难点在于: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进入了物理学的世界,现在我们先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1、隔掌吸钉2、纹丝不动3、成像奥秘(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新课教学师:长度测量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如要量体裁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长度的测量。
先请同学们作个智者,用什么方法判断:(1)二位同学的高矮;(2)上海的东方明珠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谁高。
(学生讨论)师:测量是比较的过程,是指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教)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认识国际单位制。
2、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理解一些特殊的长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课前知多少】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50 ;(2)教室门窗的高度大约是200 ;(3)、学校准备在元旦节举办一个文艺晚会,预计晚会时间为3 。
【知识解读】一、测量单位1、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换算关系:nm m m mm mm cm cm dm dm m m km 333101,101,101,101,101,101======μμ3、时间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换算关系:s ms ms s s h μ33101,101,60min 1min,601====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见刻度尺:钢尺、皮尺、卷尺等。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认:①认清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测量范围);③认清分度值。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3)放:①“正”,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要歪斜;②“贴”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③“齐”,零刻度线磨损的,应另选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应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值。
(4)“看”: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5)“读”:读数时,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记”:记录测量结果应注明单位,一个正确的结果包括三个部分:精确数、估读数和单位。
3、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然后这些小物体的,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棉线法:以直代曲,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导学案带答案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2.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学习重难点重点:长度与时间的单位及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难点:长度单位换算二、自主研学1.长度单位基本单位为______,比米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_,比米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为________,比秒大的单位有_________,比秒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2)(3)(4)(5)3.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例23.32cm,三部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测量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试一试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5h= s 5mm= m23m= nm 12dm= m cm6.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某同学身高1.50_____, 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7.李明同学对于同一物体进行五次测量,记录如下:15.2cm 15.1cm 15.3cm 17.3cm 15.3cm 其中有一次测量明显错误,它 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
8.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 ,则准确值是 cm , 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乘以进 率的倒数) 一张纸的厚度为7.5×10-5m = 75 μm= 7.5×10-8 Km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m = 8.84443 Km= 8.84443×106 mm
2.长度单位换算
你知道我国以前使用的还有哪些长度单位?与米的 换算关系如何?
没对齐、
没紧贴
没放平、 没紧贴
没紧贴
正确
4.刻度尺分度值为 0.1cm 木块A的 2.35cm 厘米 长度是_______
5、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 一木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 长度是( B ) A、1.8厘米 B、1.85厘米 C、7.85厘米 D、7.8厘米
长度的估测 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估测长度。估测长度的方法 很多,可以目测,还可以用身体的某部分或身边的 某物品去测量。 怎样使估测更准确,更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呢? 1cm 1dm
作业:
P22页1、2、4
2.78cm
分度值 1㎜ ;物 体长度 2.78㎝ .
分度值 1㎝ ; 物体长度2.7㎝ .
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
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cm 0.08cm 准确值为: 2.7cm 估读值为: 单位为:
此时物体长度为: 2.78cm
。
数字: 单位:
准确值
+
估计值
由分度值决定
有且仅有一位
1、有卷尺(分度值1cm)和游标卡尺(分度 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 的工具:
探究活动:估测教室内黑板 的长度和宽度是多少?并说 出你的估测方法。
通常测量时间用什么工具? 你知道时钟的演变过程吗?我们 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1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两课时)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重点难点】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课时】1课时【教具】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教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什么是参照物?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二.新课引入我们打一生下来就开始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了,在大家还不懂事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就教大家认东西了,数数等。
事实上大家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在进行比较了。
而测量就是一种比较,人类最早的测量就是数数,当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测量不能只停留在数数上。
下面看:1、观察两只铅笔。
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长短不一样。
长短比较2、问: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大清早凉,中午热。
这是冷热比较3、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也是一种比较。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三.新课讲授1.测量的意义:出示红、蓝两根铅笔,用双面胶把它们固定在黑板上,让它们呈“T”形,让学生凭感觉说出哪根铅笔长?学生回答后,互换两铅笔的位置……学生惊讶的发现了,原先觉得较长的铅笔这时却“变得“较短。
最后,取下两铅笔并排对比,发现它们长度相同。
出示自制活动挂图如下:可以方便的把直线的实际情况与看到的结果对比的。
出示大面挂钟,让学生看着秒针感受一下1分钟的长度,然后闭眼估计1分钟的时间(全班同一时刻开始估时,认为一分钟到的就睁眼对照一下时钟,但不能出声)。
上述这些例子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感觉器官的判断并非总可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得出的结论可靠吗?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
2.测量单位: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教案标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和时间的概念,并能准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和时间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准确观察和测量的能力,并培养对长度和时间的敏感度。
教学重点:1. 长度的测量和单位转换。
2. 时间的测量和单位转换。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长度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3. 时间测量工具,如时钟、秒表等。
4.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示例物品,如绳子、书籍、钟表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长度和时间的物品或图片进行引导。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时间吗?探究:1. 长度测量:a. 介绍常用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千米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b. 示范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测量结果。
c. 给予学生一些示例物品,让他们自己测量并记录物体的长度。
d. 引导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练习,如将厘米转换为米,或将千米转换为米等。
2. 时间测量:a. 介绍常用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b. 示范使用时钟或秒表测量不同事件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测量结果。
c. 给予学生一些示例事件,让他们自己测量并记录事件的时间。
d. 引导学生进行时间单位的转换练习,如将分钟转换为秒,或将小时转换为分钟等。
总结:1. 回顾所学内容,强调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和单位转换。
2. 强调准确观察和测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寻找一些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解决和讨论。
2.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小实验或游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评估:1. 布置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实际测量中的表现和准确性,并给予反馈。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1.物理观念:(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
(2)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4)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科学思维:(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领会测量的实质是定量比较;知道要测量一个物理量,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量作为“单位”。
(2)学习用列表和条形统计图两种方法处理数据。
3.科学探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学会正确处理数据。
4.科学态度与责任:(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
教学重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难点:区分误差和错误;测量的规范要求。
常见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
一、情景引入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要进行时间的测量。
请大家思考,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长度单位(1)介绍长度单位的演变和统一让学生理解单位其实是一种规定的标准,是为了定量比较物体的长度而人为引入的。
统一单位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
从而引入国际单位制。
简单介绍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2)长度单位及换算方法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103 m;1 dm=10-1 m;1 cm=10-2 m;1 mm=10-3 m;1 μm=10-6 m;1 nm=10-9 m。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践,学习测量长度、时间的基本技能。
2.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分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的换算。
2.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课件展示课题: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二. 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
2.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3. 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4. 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三. 新课教学(一)测量单位教师: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物品、自然界的某些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的单位。
比如利用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利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的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
课件展示: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 m ),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 s )。
教师:同学们,除了“米”这个单位,你们知道长度还有哪些单位?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教师: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 m 1 dm=10-1 m 1 cm=10﹣2 m1 mm=10﹣3 m 1 μm=10﹣6 m 1 nm=10﹣9 m课件展示反馈练习:1 μm= mm 18 km= m 130 nm= m10 dm= mm 2×102 cm=m 78 mm= m教师:时间除了“秒”这个单位,你们知道时间还有哪些单位?学生回答。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就是这么简单——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就是这么简单——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
一、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一个普通的时钟每日可误差几秒,我们需要更准确的时间测量工具——标准钟。
标准钟中,比较常见的有原子钟和天文钟两种类型。
原子钟利用原子的自然震荡频率来制成钟,具有超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国家物理实验室研制的铷原子钟,误差不超过1秒钟/300万年以上。
也有氢原子钟误差更小,约为1秒/亿年。
目前,原子钟被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天文学观测、标准时间信号等领域。
天文钟则是利用恒星的视运动来测量时间,其误差较大。
天文钟的使用是建立在良好的天文观测基础之上,已经逐渐被淘汰。
二、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可以通过直尺、卷尺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
但在科研、工业生产等领域,需要更加精确的测量工具。
1.光学测量
在一些精密加工或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光学测量技术。
光学测量最基本的方法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进行的测量。
常用的光学测量工具有望远镜、显微镜、经纬仪等。
2.激光测量
激光可以进行超高精度的测量,特别适用于长距离、高精度测量。
激光测距仪、激光干涉仪、激光测量仪等都是利用激光技术进行长度测量的工具。
3.电磁测量
电磁测量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测量的技术,其精度取决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其代表工具是雷达、卫星定位系统等。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领域各异的。
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测量工具正在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了解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提供一些参考。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和时间的概念。
2.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长度的测量和使用。
2.时间的测量和使用。
教学难点:1.千米和米的换算。
2.秒和分钟的换算。
教学用具:尺子、米尺、手机、秒表。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课教师将一把尺子举起来,问学生这是什么,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长度。
引导学生认识长度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身边物体的不同长度。
Step2:学习长度的测量和使用1.教师展示一张有长度标尺的图片,介绍标尺上的刻度代表什么,并给出与刻度的对应关系表(如:1刻度=1cm)。
2.教师向学生解释如何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3.教师介绍千米和米的概念,并给出换算关系(如:1千米=1000米)。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
Step3:学习时间的测量和使用1.教师提问学生平时如何测量时间,收集学生的回答。
2.教师向学生介绍秒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要求学生使用秒表测量跑步的时间,并在教室里进行小组比赛。
3.教师向学生介绍分钟和秒的概念,并给出换算关系(如:1分钟=60秒)。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
Step4:复习与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和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
Step5:课堂作业请学生编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一天中不同时间点所发生的事情,并使用正确的时间单位进行描述。
(如:早上7点钟起床,上午9点钟上学等)Step6: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个别辅导和激励。
拓展活动:1.请学生收集并制作一份长度单位的海报,展示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标注相应的长度单位(如:米、千米、厘米)。
2.请学生编制一个时间表,记录一天中不同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计算每个活动的时间长度。
3.请学生使用手机或计算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练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②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1mm=103μm 1μm ==103nm2.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最常用);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4.截取法(化整为零):被测物体的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
儿童长度与时间测量教案

儿童长度与时间测量教案引言: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测量是一项基本技能。
测量长度和时间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测量领域。
因此,正确地对儿童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根据儿童的特点制定一份合理的教案,帮助儿童学会正确地测量长度和时间。
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的概念,掌握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方法。
2.能够正确使用标尺和钟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提高他们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小故事或实例切入,引导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意义及对他们的帮助。
例如:小明在森林里走迷了路,没有办法可以回到家中。
这时,他想到了用自己的脚步长度来计算出自己走过的距离,以便确定自己走的方向。
这个时候,测量就很有用了。
第二步:学习知识点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领取一把标尺和一个钟表,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标尺和钟表的刻度,向学生宣布测量长度和时间的规则,然后让学生自己体验,并完成简单测量。
例如:1.利用标尺测量教室的门宽。
2.利用钟表计时自己的快跑时间。
第三步:调查和研究让每一个小组在班级中进行一次简单的测量,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测量长方形的四条边,来确定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的结果。
第四步:展示和汇报将每个小组测量的结果整理成报告,让他们展示出来,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看看哪个小组测量最准确,哪个小组做的最认真;这样,就可以达到不同程度的目的。
第五步:评价根据小组和个人的表现,进行评比,根据评比结果,给出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这样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利用生活实例切入,帮助学生认识到测量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测量的兴趣和热情。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协作学习,在测量中加入一些趣味性,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可从中获得启发和激励,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沪科版:《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
2.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以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会进行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测长度的方法;2.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用估测法去研究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体会刻度尺的使用和正确读数。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卷尺、铅笔、钢笔、停表、手表、棉线、硬币、地图、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导学提纲】1.测量需要有,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叫做单位.我国现在的法定单位采用制。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其符号是。
3.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通常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读数。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其符号是。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选:;会看:;会放:;会读:;会记:值+ 值+ 。
【激情导入】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物品、自然界的某些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的单位。
比如利用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利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的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教案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多种途径。
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怎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准确测量。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法教具准备:计时工具:电子表、停钟、机械表等;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课件引入新课:展示卷尺和钟表,这些器材是用来干什么的?问什么要使用它们?新课教学一、单位:阅读15页科学世界了解国际单位制的作用:1、单位定义: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它们选取的自然界中比较稳定的事物作为标准,叫国际单位制。
3、我国法定单位用国际单位制。
那么,长度和时间测量的仪器和单位是什么呢?阅读课本第一页要知道物体的大小等,凭感觉是不准确的,所以需要用仪器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及其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国际单位:米(m)国际上对标准“1米”的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了解人体身上的米、分米、厘米1km=1000m=103m 1m = 10dm1 dm =10 cm 1cm=10 mm1mm=1000μm 1μm=1000nm练习:1.3×10-2cm= μm 110cm= m28m= mm 50mm= dm(2)阅读课文第13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沪科版)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姐姐拉着我的手:小弟,父亲要走了,要去很远的地方,再也见不到了! 懵懂的年龄,我知道扛起这个家的责任,已经转移到我的肩上了。父亲曾说:是男人,就应该撑起一片天,哪怕巴掌一样的天空,去呵护需要你呵护的人,去为你的亲人遮风挡雨,有泪微笑着咽下,有血悄悄地舔舐,给你最爱的人,最温暖的呵护,无怨无悔。
父亲的话语不多,却用他的行动教育着我们,善良有爱,谦和温良,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关爱需要温暖的人,付出的同时,收获着快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那个时候,每一家的生活都是很拮据的,好在父亲是大队的一个干部,多多少少拿一点报酬可以补贴家用,可是有多病的爷爷奶奶,需要比别人家艰辛很多,母亲的娘家是地主成份,日子过的可想而知。尽管如此,父亲还是拿出一些钱财衣服,给那些更穷的家庭,为此和母亲拌嘴呢。然而,父亲一笑了之,仍然为这个社会减轻一丝丝负担。这些微乎其微的小事,放在如今这样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多少人可以坦然面对?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

小资料
有趣的人体尺度
侦察员常用这个原理来破案:海滩上留下了罪犯的 光脚印,量一下脚印长是25.7厘米,那么,罪犯的身高 大约是多少呢?(25.7cm×7=179.9cnl)
小琴为妈妈买鞋,她忘了妈妈的鞋号,只记得妈妈 身高是168厘米,你能帮她算一算买几号鞋吗?全国统一 鞋号是根据脚长编定的,如24号,就适合脚长为24厘米 的人穿,算出脚长就可以算出鞋号了。
记对
课堂巩固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05m=__________cm (2)5mm=__________m (3)0.007μm=__________nm
4.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
正确的测量图是( B)
5、 安装窗户上的玻璃时,最好选用( C )
A. 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 B. 分度值为1dm的20m长的卷尺 C. 分度值为1mm的2m长的直尺 D. 分度值为1cm的2m长的直尺
给下列数据写上单位。 A、张华身高174.0 cm . B、硬币的厚度2.0 mm . C、人头发的直径70 µm . D、珠穆朗玛峰高度为
8844 m . E、课桌高度约70_c_m__;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基本工具:刻度尺
卷尺
游标 卡尺
千分尺
或螺旋 测微器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认(观察):
伦敦奥运会 博尔特 9秒63
情景: 一天,小东和小明比谁家离
学校近。放学后,他们各自回家, 一边走一边数步子,小东走了 452步,小明只走了448步,小明 家离学校比较近吗?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 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 叫做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 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 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
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米(m) •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 换算关系: • 1km=103m 1dm=10-1m • 1cm=10-2m 1mm=10-3m • 1 µm=10-6m 1nm=10-9m
3、阅读并填写课本刻度尺的使 用方法
刻度尺的使用
1.正确观察刻度尺 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
零刻度线。
正确使用刻度尺
2.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
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不 能歪斜。
正确使用刻度尺
3.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
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
线要于尺面垂直
×
√
正确使用刻度尺
4.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位,并记下单位。 (注意:读数结果应包含两部
分钟
一开始 二停止 三清零
停表的读数:(不用估读)
59 0 31
28 57
14 0 13
1 2
2
26
12
3
55 24
11
4
10
5
9 8 76
53
33 4 35
6
37
22
8
51
39
20
49 18 47 16
10
41 12 45 14 43
小圈的分钟数+大圈的秒钟数 秒钟
停表的读数是:3min 4.5s
分:数字和单位)
木块A的长度是___2_.3_5__厘米
木块A的长度是___2_.4_____ 厘米
1、下列刻度尺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 例题 一位同学刻度尺去测一物体的长度, 为21.3cm,则它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B ( )
• A、1mm • B、1cm • C、1dm • D、1m
由于受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
活动一:观察刻度尺
观察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并了 解有关内容(按表格).
序号 尺的 零刻 刻度 量 名称 度线 单位 程 位置
1
2
3
4
5
分度 值
1、列出你虽未找到,但你知道 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名称。
2、仔细观察刻度尺上的1mm、 1cm、1dm、1m有多长,并在纸上 画1dm 、 1cm 、 1mm有多长,在 黑板上画1m有多长。
沪粤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1.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想一想,我们日常如何比较物体的大小、 质量、温度等,你会采取哪些方法,这些 方法是否准确?
比较事物
定性比较 定量比较
(例如:小明跟小红谁高?) (例如:高多少?)
测量
想一想,在定量的比较(测量)事物之前, 是否需要一种标准?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的建立:
这就是测量误差。
想一想: 1、误差可以避免吗?有哪些方法可以 减小误差? 2、误差与错误有什么区别?
减小误差的方法:
1、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举例)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
错误
定 义: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 操作方法的不 间的一种必然差异 正确
是否可以避免
不可以
可以
时 3、读:读数时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结果的记录:数据+单位
(准确值+估计值)
活动三:用直方图处理数据
• 阅读课本11页的统计表和12页的 直方图,完成填空
二、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毫秒 (ms),微秒( μs)纳妙(ns)
• 1km 1000 1m 1000 1mm 1000 1μm 10001nm
单位换算的格式
500m=_______μm 42cm=_______nm 500m=500×106μm=5×108μm 42cm=42×107nm=4.2×108nm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2×104dm=_______cm=________m 1.8×105mm_________m=________km 1×10-4m= _______ mm=_______ μm
课堂练习:
1、小明用一刻度尺测得木块的长度,测量
C 多次取平均值,以下哪个数据是错误的:
A、21.42cm
B、214.3mm
C、21.4cm
D、2.143dm
2、 四位同学用相同的刻度尺去测同一 物体的长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 他们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B • A、20.20mm
• B、0.0202m
读数应为 4.51 cm,铁丝横截面积的直径是 1.8 mm
小结: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 根据测量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用 前
使用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量程 和
分度值 ,并看清
1、放:
•把刻度尺平行紧贴于被测物体
•零刻线(或者某整数刻度线)作为起点
使 用
2、看:视线应与尺面(刻度线)垂直
活动四、测一测你的脉搏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一测你脉搏跳动10 次和80次所用的时间以及1分钟内你脉搏跳动 的次数。
脉搏跳动次数 10 80
所需时间 1min
记一记:生活中经常要估测某物体的高度 或长度。为提高估测的准确性,我们心中 要有“一把尺”,下列有助于你估测。
1、普通纸的厚度约为几十微米。 2、大头针的直径约为1mm。 3、成年人食指指甲宽度约为1cm。 4、成年人拳头宽度约1dm ,腰带到 脚的高度约1m。 5、教室的高度约为3m。
• C、0.2020dm
• D、2.020cm
1、小明用一刻度尺测得木块的高为21.5cm,
那么小明所使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
A、mm C、dm
B、cm D、m
(B)
2、用刻度尺测一本书厚度是7.0mm,这本书有200页,
那么这本书每张纸的平均厚度是____7__0___ µm.
3、如下图所示,铁丝一共缠绕了25圈,现在刻度尺的
单位换算:
h 60 min 60 s s 1000 ms 1000 μs 1000 ns
测量工具:常见钟表;
停表
59 0 31
28 57
14 0 13Biblioteka 1 2226
12
3
55 24
11
4
10
5
9 8 76
53
33 4 35
6
37
22
8
51
39
20
10
49
18 47 16
41
12 45 14 43
停表的使用:
观察桌上测量长度的工具
2.认识刻度尺:
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 测微器等)
你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吗?给你一把刻 度尺,你能测出物理书本的长度吗? 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相邻两刻度线间的量值。
它决定了刻度尺测量的准确程度,为了 使测量更加的准确,我们读数一般读到分度 值的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