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三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背景介绍校本课程是指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由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
相对于传统教材和标准化课程,校本课程更贴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开发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3.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与探索欲4.突破传统学科边界,培养学科交叉能力三、开发步骤1.需求调研: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专家介入等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需求和期望。
2.方案设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调研结果,确定校本课程的开设范围、学分要求、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
3.内容编写: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校本课程的内容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综合素质。
4.试点实施:在一小部分学生中进行试点,并收集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反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5.全面推广:根据试点数据和经验,逐步推广校本课程,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6.持续改进:根据学校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实施措施1.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学科壁垒,提高学科整合能力。
2.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校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使其更好地开展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4.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校本课程,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和绩效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建立校本课程评估机制,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
五、预期成效1.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2.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展涉及学科交叉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3.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校本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校本课程:从开发到实施的过程
校本课程:从开发到实施的过程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定需求和教育目标,由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
它与传统课程相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下面将简要介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
1. 需求分析:开发校本课程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
学校需要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和特点,了解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爱好。
通过调研和讨论,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向和重点。
2. 设计课程框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校本课程的整体框架。
包括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确保课程设计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框架,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确定每个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进度、教材使用、教学活动等。
教学计划需要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和资源,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
4. 教材编写和选择: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编写或选择适合的教材。
教材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研究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材的内容需要与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相一致。
5. 师资培训: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需要进行师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课程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教学。
6. 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当及时收集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意见,进行评价和调整。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进一步改进课程和教学方法。
7. 持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学校应当根据实施效果和教学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效果。
总结起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与选择、师资培训、实施与评价以及持续改进。
学校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确保校本课程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发展。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7篇)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7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1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
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
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一、开发背景我校位于镇文化区,镇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
如:“江北第一苹果之乡”之美誉,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大棚种植,有日照巨书摩崖石刻,有全国重点建设工业镇之称。
辖区居民文化层次高,关心和重视教育,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二、指导思想:(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
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
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县直学校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发现,我校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较强活动能力的农村教师和学生。
这是我们的优势。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我们认为我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范文(4篇)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范文(4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1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校的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增强审美意识,为向往艺术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目标。
二、课程开发的目的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绘画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艺术。
把绘画作为我校校本课程,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特长爱好,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开展绘画教学与研究,我校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
我校拥有高素质的美术教师和优美如画的校园环境;全校学生对学绘画兴趣极大,参与积极性很高,家长也很支持;“办特色学校,育合格人才”“全面发展,追求卓越”是我校办学的宗旨和目标,培养学生特长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一贯的追求。
实施绘画教学,有利于整合我校的资源优势,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我校的发展。
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考虑,决定将国画作为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并积极组织实施。
三、课程组织机构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四、课程实施目标1、让学生认识中国绘画这门民族的传统艺术,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使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
2、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和热爱。
3、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和特点,初步掌握以线造型和追求意象的特征及绘画技法,使他们的造型能力、色彩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学素养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具有绘画的欣赏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为学生走进绘画艺术殿堂奠定基础。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一)、低年级1、了解点、线、面的关系。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8篇)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制作成长册,总结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激励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启发引领学生及时交流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促进活动更好地完成。
3、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合材料的能力。
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做”中体验,“学”“做合一,共同发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兴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
大家想不想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一本“我的成长册”。
二、帮助学生规划自己想做的成长册。
1、讲清要求:成长册要对自己六年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总结性,要比较全面,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会给成长册取个个性化名字。
2、分组讨论:制作一本怎样的成长册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3、全班交流,互相借鉴。
4、小结。
“我的成长册”可分成一些板块,如“成长记录”“我的照片”“我的爱好”“优秀作业”“作品展示”“献爱心”“我读过的好书”“老师寄语”“同学赠言”“家长留言”等。
三、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学习对资料分类、挑选。
1、过渡:为了让成长册丰满起来,我们需要哪些资料?2、帮助学生设计表格,根据表格按图索骥,完成搜集程序。
我的成长册名称所需资料搜集渠道处理方式备注3、小结,提出希望。
希望大家能按照设想,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去搜集资料,为精心制作“成长册”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一、揭示本节课活动内容。
经过长期的准备,同学们已经制作成了“我的成长册”。
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大家的作品,推选出精美的作品,并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让自己的成长册更丰满精美!二、评议、展示大家作品。
1、讲清评议方法:从内容的充实、选材的恰当、图文并茂等方面评议。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第一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课程开发背景XXX创办于1988年,位于常州市火车站东,历经几代人艰苦的努力,学校规模由小变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质量也逐步提高。
近年,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
新课程改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更为学校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学校认识到要发展务必进行创新,务必努力探索贴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育人途径。
我们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以艺术为抓手,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给学生有足够的时空去选取和创新,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
在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学校一致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剪纸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料,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好动、爱玩,个性喜欢动手。
学生喜欢用自我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我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我的作品表达自我的情感。
剪纸正好利用了这一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2.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构成。
从1988年起,学校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开设了学生剪、刻纸兴趣小组。
学生兴趣浓厚,剪、刻纸水平日渐提高。
学生剪、刻纸作品先后在市少年宫、省美术馆、XXX、英国、捷克等地方展出,并且结集出版,具有必须的基础,内部条件十分成熟。
社区内有许多民间剪纸爱好者,喜爱用剪纸作品美化家庭和社区环境。
开发剪纸课程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3.剪纸历史悠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学习,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融民族性、时期性、趣味性、发明性于一体的剪纸,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就可在剪纸创作中获得胜利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同时,剪纸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资料的自由性和评判标准的多样性,能带给学生发明举动最适宜的情况,有利于造就学生的立异精神和实践潜力。
《校本课程开发》课件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校本课程 开发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多元化评价和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发展。
02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课程理论
课程设计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 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确 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
实用性。
课程实施
根据课程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将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 ,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教师的专 业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01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 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0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设计、实 施和评价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 专业素养。
情感学习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 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 学生感悟和体验。
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建 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 和促进者,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
构。
行为主义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强调通过刺激反应机制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师作为控制者和指导者,帮
注重实践与体验
详细描述
该小学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开发了一系列实践性强的校本课程,如“小小园丁”、“烹饪 小能手”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案例一:某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总结词
跨学科整合
详细描述
该校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入校本课程中,如将语文与美术 结合,开设“绘本创作”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艺 术创造力。
校本课程开发
四、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一、参与者 教师 学理环境 软性环境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策略
政策支持 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开展广泛的 社会动员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 长 课程专家的支持策略 加大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提供经济和 物质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校为基础开 发课程,即“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 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 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 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 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完善课程体系:课程的纵向结构;课程 的横向结构 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 契机。 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一)需要评估(情境 分析) (二)确定目标 (三)组织与实施 (四)评价
(一)需要评估(情境分析)
需要评估包括校内与校外两个方面。 在校外因素方面: 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家长的期望 教师支持系统,例如教师教育机构或研究机 构的可能贡献 社会资源的情形 在校内因素方面: 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能力与需求 教师知识、能力、对校本课程的态度、价值 观与经验、特长、弱点等 课程现状与与缺点 学校气氛与权利结构的关系 校内相关资源的配合
三、组织实施:
校本课程总体方案的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 教师培训 组织教师申报与审议 学生选择与科目确定 课程实施与撰写《课程纲要》
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
课程类型;课时;日期。
第二讲 校本课程及其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完全自发、自主的课程开发, 是完全出于学校内部需要, 遵从“实践—— 开发——反思——改进”的“草根”模式。
需求主导模式:学生喜欢什么? 条件主导模式:学校能做什么? 目标主导模式:学 项目申请或发包 (2)研究小组 —— 自行研发 (3)教师个体 —— 自行或组团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
外部影响(法律要求、科学研 究、专业人员等)
环境分析
课程目标设置
课程组织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基础 (知识、学生、社会等)
(一)环境分析
1. 学生需求 (1)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特点等; (2)学生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更高层次的引导; (3)学生所携带的教育资源。
发现学生的现实需要与潜在可能
(2)活动课程类:艺、体及其他活动社团 (3)竞赛指导类课程:奥数、作文、艺术、制作等 (4)乡土课程:地方话、童谣、当地名人、礼仪、
学校历史、校友访谈等
(三)形成课程方案 1. 学校层面
(1)基本依据与学校背景 (2)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3)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课程安排(课表) (5)校本课程的管理细则
(二)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
➢ 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满足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发展需求
➢ 发掘、利用学校教育资源 ➢ 反映学校传统和办学特色 ➢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
(三)与校本课程相关的几组概念
➢ 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自主开发自己的独特课程(狭义) ➢ 校本的课程开发 :学校自主开发自己的独特课程
1.内容领域 2.学生自由度:
必选、限选、任选 3.课时 4.学分 5.实施与评价
2. 教师层面
(1)课程目标陈述 (2)专题、内容要点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一)涉及课程开发的所有要素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课程开发活动,它涉及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
而以往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仅仅是课堂的补充或延伸,不是一种课程开发活动,缺乏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
匚)以校为本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即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重视学校及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学校办学特色与理念的凸显,关注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自发、自愿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以其特色需求为目标的自发性课程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地区性或校际间的个别差异,有利于教师根据本地区、本校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
(四)一种持续、动态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能依照社会变迁与学生需求随时作出调整与改变,课程更富机动性、多样性与弹性。
它不提倡编写固定的、正规的教材,而是强调活动、过程, 以保持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适应性。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不能等同于学校课程(即学校内所实施的一切课程),它更强调行动与过程,不要求自编教材,可以是活动方案或活页资料。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开发属于儿童中心、兴趣中心、问题中心的课程,属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
在学术性课程与非学术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诸关系网络中,校本课程开发更定位于非学术性、选修类、活动类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一)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统一教育标准。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草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透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潜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实现目标多元资料宽泛,用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潜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料1.基础性课程:《‘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化学与健康》、《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用心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取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透过超多的创造性劳动,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教材。
学校主要是审核、并适当资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证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㈠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㈡进行前期论证1、结合现有资源,透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科目及资料。
2、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贴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如贴合需要的,学校负责可行性论证;如不贴合的,则取消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 二、校本课程相关概念分析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及意义
一、校本程进入我国的背景 中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1996年颁发
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 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 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 策,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 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 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
拿大、日本、德国 学校自主机制(校本课程):美国私立学校
❖ 课程开发活动 课程开发的范围 课程开发的方式 课程开发的内容 课程开发的条件、因素 课程开发的时间
(三)校本课程开发 ❖ 国内外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理解 国外学者的理解(60、70年代) 港台学者的理解(80、90年代) 大陆学者的理解(90年代中期以后)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 础和基本理念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哲学基础 1、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的主要思想 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 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 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 理论只是一种工具,其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 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 行动优于教条,经验优于僵化的原则 概念的意义来自其结果,真理的意义来自于应证
3、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 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非理性的绝对人本主义 历史的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_共10篇 完整篇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_共10篇范文一:小西湖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1)小西湖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1)课题:合理设计购房方案适用年级:六年级设计目标:1.通过合理设计购房方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参与、参与生活。
设计说明:本案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材料》,即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主要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例题、练习或作业等,使用者为学生;第二部分为《教学设计》,即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教学过程,为教学此内容的教师提供参考,使用者为教师.第一部分学习材料:合理设计购房方案随着的进步,经济的,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家庭已经或正准备购买住房,以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在购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楼盘质量、地理位置、面积大小、状况、装**平等,其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购房、现有购房以及差价(结余)如何解决几方面。
例温馨家园为配置电梯的多层住宅,均价每6800楼层系数如右表。
四楼D座面积98,购房价共多少万元七楼A座面积125,购房价多少万元6800元=0。
68万元0。
68×98×1。
1=73.304(万元)答:四楼D座购房价共万元。
答:七楼A座购房价共万元.活动: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小明家(三口人)因旧房拆迁,获拆迁补偿款32万元,家中原有存款10万元。
计划在以下几个楼盘中选购一套住房。
请帮助小明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表2备注:1.楼层系数见。
2。
购房款一次付清可5%。
3.方式:公积金、商业。
购房方案购房(地型楼):现有款项:相差(或结余)款项::设计理由:课后拓展:亲爱的同学,假设近期你家也准备购房,请你当好爸爸妈小参谋,共同设计一套最合理的购房方案,好吗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一。
引入:师:同学们,经过调查了解,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家庭都经历了或正准备购房.确实,随着的进步,经济的,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篇1一、基本理念明德兴华中学在“文化立校,特色办学”思想的指引下,贯彻实行“全面+特长”的培养模式,追求高品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带着一门特长走出校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
二、课程目标1、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祖国、对湖南、对学校的认识和了解,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2、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引领学生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关注学校的发展,增强社会、集体生活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心理品质的养成。
4、增强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5、加强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开发原则1、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2、地域性和个性化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具体地区、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当地或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3、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4、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
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第一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课程开发背景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1988年,位于常州市火车站东,历经几代人艰苦的努力,学校规模由小变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质量也逐步提高。
近年,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
新课程改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更为学校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学校认识到要发展务必进行创新,务必努力探索贴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育人途径。
我们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以艺术为抓手,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给学生有足够的时空去选取和创新,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
在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学校一致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剪纸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料,原因有以下几点:1。
学生好动、爱玩,个性喜欢动手。
学生喜欢用自我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我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我的作品表达自我的情感。
剪纸正好利用了这一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2。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构成。
从1988年起,学校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开设了学生剪、刻纸兴趣小组。
学生兴趣浓厚,剪、刻纸水平日渐提高。
学生剪、刻纸作品先后在市少年宫、省美术馆、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英国、捷克等地方展出,并且结集出版,具有必须的基础,内部条件十分成熟。
社区内有许多民间剪纸爱好者,喜爱用剪纸作品美化家庭和社区环境。
开发剪纸课程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3。
剪纸历史悠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学习,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融民族性、时代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的剪纸,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就可在剪纸创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同时,剪纸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资料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带给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通用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通用8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一一、美术校本课程学习项目:漫画、陶艺我对项目的认识:A、漫画:夸张、搞笑,符合孩子的思维观念,贴近孩子生活,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B、陶艺:学生兴趣浓厚,更具有创造性;我校有电瑶、练泥机、泥板机、拉抷机、云台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学习项目目标:A、漫画:(1)本期目标: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行简单的绘画(简笔画)练习,培养造型能力;教会学生基本的涂色方法。
中高年级从简单的漫画入手,先从拟人化的动植物入手,逐渐过渡到漫画人物的学习,多练习,培养造型能力;学习色彩搭配知识,练习色彩搭配。
(2)一年目标:低年级除了基本造型外,学习绘画装饰,用各种符号装饰自己的绘画作品,丰富画面内容;涂色整洁、干净、美观。
中高年级能较准确的临摹漫画作品,能把握住人物的比例、动态;能搭配出丰富、统一、美观的色彩效果。
(3)三年目标:经过三年的学习、培养,我校能形成大的漫画绘画环境。
学生能较熟练的完成漫画作品,为我校的校园文化服务。
能把漫画这一绘画形式渗透到新郑市美术活动中去,并获得优异成绩,形成我校少儿漫画特色课程。
B、陶艺:(1)本期目标:教师个人学习探究陶艺,认识陶艺,掌握陶艺基本技法。
(2)一年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将陶艺引入教学,先组建兴趣小组,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陶艺小能手。
(3)三年目标:将陶艺推广到课堂,在全校掀起学习陶艺的浪潮。
三、实施措施:1、整体思路:(1)漫画课程分两个学段:低年级学段和中高年级学段。
采用课堂上普及,课下强化的手段。
每班的课堂教学按照一周国家课程,一周校本课程的规律推广、普及漫画校本课程。
课下以周二至周五下午第三节课的美术兴趣小组学习为主,进行强化学习。
(2)陶艺课程先从兴趣小组学习探索,逐步深入推广到各个班级,形成我校特色美术课程。
2、实施方法:A、漫画:(1)低年级学段。
依据学情一二年级作为低年级学段,主要学习简笔画造型及简单上色的方法。
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由学校教师、 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改革行为。它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满 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1、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培训和支持不足
2、教师培训和支持不足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一些学校对 教师的培训和支持不足,使得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时感到力不从心。同时, 教师的工作负担较重,时间和精力有限,也制约了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投入程 度。
3、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度不高
3、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度不高
1、课程类型多样化
1、课程类型多样化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当前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学科拓 展类、综合实践类、兴趣特长类和地方特色类等。这些课程类型的多样化,为学 校和教师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课程内容丰富化
2、课程内容丰富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拓展和延伸国家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 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课程内容涵盖了科学技术、人文社会、体育艺 术等多个领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课程实施规范化
3、课程实施规范化
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校遵循教育部门的相关指导意见,制定了一系列 规范化措施。例如,建立课程审议机制,确保课程内容科学合理;推行学分制管 理,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及时反馈课程实施效果等。
4、课程评价科学化
4、课程评价科学化
为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各学校越来越重视课程评价。通过建立科学 的评价体系,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和 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的课程权力——“校本课程开发” 国际背景
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的学校,受制于于本国、本 地区的教育行政体制,拥有不同程度的课程权力。 在英国,根据1944年教育法,有关课程的开设、 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和教材选择都由校长 与教师决定。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通过设立开设全 国课程等条款,削弱学校的课程权力,但由于担心过 分统一破坏多样化原则,仍然为学校保留了相当大的 自主性。尽管如此,这次改革仍遇到了学校的抵制, 甚至引起“罢教罢考”风潮,迫使政府减少对有限的 课程统一性的要求。英国学校明显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不仅不同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差别,即使在同一所学校 不同能力的学生也学习不同的课程,学校性质、规模、 教师的专业结构都会对课程设置产生影响。
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管 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 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及学生的适应性。”并提出:“学校在执 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 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 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 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 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 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校本课程开发是以课程权力的下为 前提
在国家课程的概念框架内,课程权力是集中于 国家的,即中央政府拥有课程决策权。在开发课程时, 由政府召集一批专家学者进行课程研制工作,研制出 的课程作为一种产品推向学校,由学校教师实施课程。 这样,国家课程剥夺了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责任和权 力,学校教师也只能作为既定课程产品的“消费者” 而被排除在课程开发过程之外。只有在课程权力不再 集中在中央、而是下放到学校后,校本课程才有发展 的空间。
(二)校本课程的实质
最早的菲吕马克(1973):“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 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 学生,为改善学校教育的品质,所计划、主导的各种学 校活动”。 麦克米伦(1973)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础的 课程发展工作。该课程发展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 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 斯基尔贝克(M.Skilbek, 1976):“校本课程开发, 是由学校教育人员负责学生学习方案的规划、设计、实 施与评价”。 马什等人(Marsh et al., 1990) :“校本课程开发 是一种强调‘参与’、‘草根式民主’的课程发展口号, 是一种重视师生共享决定、共同建构学习经验的教育哲 学,也是一项需要课程领导与组织变革的技巧”。
美国的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以及在教育
实践中都认为教育是州政府的责任。各州 普遍制定课程标准,一些州制定最低标准, 另一些制定了推荐标准,甚至有22个州控 制着课本的选择权。州设立学区,管理那 些为特定社区服务的学校。在一个大的学 区(5万名或更多的学生),专门设有课程 部,负责开发课程材料和指南,教师和校 长的作用降到最低限度,课程研制集中了 起来,学校通常是例行公事。然而,在小 的学区,许多教师和校长把课程研制看作 是日常事务。
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产生的缘起、实质和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是1973年7月欧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 新中心”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在这 次研讨会上,菲吕马克(Furumark, A.M. ) 和麦克米伦(McMullen,I. )对校本课程开 发的内涵及意义作了最早的界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权力转 移的角度提出并界定了校本课程,认为校 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主开发,促使学校、 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的权力责任再分 配的民主化课程。
法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行“中央集权制”,由中央政 府颁布指令性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但 早在20世纪初,就赋予学校自主选择教学用书的权力。 关于学校自主选择教学用书,如果被理解为学校自由 选择这套或那套、这本或那本教科书,其意义相当有 限。它实际上不仅指按照课程标准自由选编教学用书, 更把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学的尺度。即教师就课程标 准所列课题组织教学,而不一定按照这本或那本教科 书的顺序,讲授一本教科书中的知识。依照徐特立于 1919——1923年间在法国所见,教师在课堂上不仅 使用一本教材,而同时采用多本教材,学生所用课本 可同教师教学用书不一样,把机械的书本知识讲授变 成课题讨论或课题研习。
我国台湾学者黄政杰(1985):“校本课
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背景, 透过中央、地方与学校三者权力责任的再 分配,赋予学校教育人员权责。由学校教 育人员结合校内外资源与人力,主动进行 学校课程的计划、实施与评价”。 我国学者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 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 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 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 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确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 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 程和学校课程。”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行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 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 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 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 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 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 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 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 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等人编制、实施和评 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 机整体,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 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