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案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案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5814f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3.png)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案例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是,校本课程校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是有机的一个整体,是有机的整合,而不是孤立的上一节课,搞一种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整体发展的观念,即:开发的可持续性。
必须有整体的学校课程的框架,即:综合和开放的特点。
这一主导思想的确立对我校来说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由糊涂到清楚的过程。
是我们在研究有关文件,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确立的开发观。
我们将校本课程生成的过程视为素质教育在我校深化的过程,视为具体体现“三个面向”的过程;视为体现这次课改基本理念的过程,我们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形成的需要、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分析对校本课程需要进行了评估。
从而确立一个中心:创新精神的培养。
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大学生生活经验,厚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动作,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
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因此,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合。
明确一个原则:体验。
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现一个特点: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的设置我们的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分为课程拓展部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部分。
(一)课程拓展部分1、双语游戏课立足学生生活,从日常实际出发,通过日常口语交际、游戏、歌曲演唱、情景会话等形式,教会学生礼貌待人,文明交际。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广泛乐趣,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会正确评价同学的优缺点,有自己的见地,并能用准确的言语表达出来。
会正确掌握自己的情感。
可以进行分组进修。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和创造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2、探索与创造课程类型:课程改编类型以我校传统教材《学创造》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改编,以科学家或科学探索故事为主线,从观察、XXX、想象、发散、集中、转化、组合、定势突破等方面入手。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a604a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8.png)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育的开展已经从重视知识的灌输逐渐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现行的语文课程仍然存在着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动手少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开发一门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语文校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提供丰富的语文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语言文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1. 调整课程结构: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拓展、写作实践和文化研究四个板块,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
2. 制定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合理设定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确保学生在课程中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3. 确定教材内容: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科技文献等丰富多样的教材,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和思考。
4. 设计教学活动: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语言游戏、小组合作、主题写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四、课程实施:1. 培训师资: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确保教师对新课程的把握和实施。
2. 课堂实施: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教师按照设计好的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教学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创造力。
3. 评价与反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如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期中、期末考试等,进行定期和终期评价。
同时,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预期效果:1.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使语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八一路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案例分析
![八一路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ebc6fc783e0912a3162a5f.png)
八一路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小吴门外,八一桥畔,清水塘边,八一路小学就坐落在这样一个有着长沙历史文化一条街之称的地方,这里是文化、革命教育基地,有着较优越的外部教育环境。
更何况长沙历来文风昌盛,三闾大夫屈原流于湘沅之地,西汉文学家贾谊谪居于此,唐有老杜写句,北海题碑,长卿作赋;宋存岳麓与城南书院,朱张会讲,一时饮马池枯,使得潇湘之地与洙泗齐名;清代王夫之的船山学社,近代湘军的文学突起……厚积的历史,馥郁的文风促使我校选择了经典诵读这一课程,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基于以上各点,我校制订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发的背景:一)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3、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4、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1、人文与地理背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许多文化源头著作——如《论语》、《老子》、《唐诗三百首》等,具有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限制,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范文(4篇)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3f33e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e.png)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范文(4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1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校的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增强审美意识,为向往艺术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目标。
二、课程开发的目的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绘画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艺术。
把绘画作为我校校本课程,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特长爱好,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开展绘画教学与研究,我校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
我校拥有高素质的美术教师和优美如画的校园环境;全校学生对学绘画兴趣极大,参与积极性很高,家长也很支持;“办特色学校,育合格人才”“全面发展,追求卓越”是我校办学的宗旨和目标,培养学生特长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一贯的追求。
实施绘画教学,有利于整合我校的资源优势,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我校的发展。
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考虑,决定将国画作为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并积极组织实施。
三、课程组织机构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四、课程实施目标1、让学生认识中国绘画这门民族的传统艺术,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使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
2、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和热爱。
3、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和特点,初步掌握以线造型和追求意象的特征及绘画技法,使他们的造型能力、色彩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学素养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具有绘画的欣赏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为学生走进绘画艺术殿堂奠定基础。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一)、低年级1、了解点、线、面的关系。
民俗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民俗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60306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4.png)
民俗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一、课程开发背景。
咱们学校啊,就在一个充满民俗风情的小地方。
周围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到处都藏着有趣的民俗文化。
可是呢,现在的孩子们对这些东西了解得越来越少,天天就知道玩那些电子玩意儿。
所以呀,我们就想着开发一门民俗校本课程,把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传给孩子们。
二、课程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孩子们知道咱家乡有哪些独特的民俗,像过年时的各种习俗、传统的手工艺啥的。
学会一些简单的民俗技艺,比如说剪纸、编草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老人等方式,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让孩子们在参与民俗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孩子们对家乡的民俗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家乡自豪感。
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课程内容。
# (一)民俗故事大集合。
1. 第一节课,就像开一场故事会。
老师先讲几个超级有趣的民俗故事,像为啥过年要贴春联。
传说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老是出来捣乱,后来人们发现它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就有了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
孩子们听了都瞪大了眼睛,觉得特别神奇。
2. 然后让孩子们分组去收集其他的民俗故事,下节课回来分享。
孩子们可积极了,有的去问爷爷奶奶,有的在网上找。
回来分享的时候,那场面可热闹了,什么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端午节屈原投江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
# (二)民俗手工艺之旅。
1. 这部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我们请来了村里的剪纸高手王奶奶。
王奶奶一拿出剪刀和红纸,就像变魔术一样。
只见她的手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窗花就出来了。
孩子们都“哇”地叫了起来。
2. 然后每个孩子都拿到了工具,开始跟着王奶奶学。
一开始,那剪出来的东西简直是“四不像”,但是王奶奶特别有耐心,一个一个地指导。
慢慢地,有的孩子就能剪出简单的图案了,像小花朵、小动物啥的。
除了剪纸,我们还安排了编草绳的课程。
孩子们到田野里去收集干草,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编出各种小玩意儿,像草戒指、草编的小篮子。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f2ec1d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8.png)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我爱汶河”综合实践活动学校⾃2010年开始,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开发,进⾏了“我爱母亲河——汶河”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并成功举办了潍坊市级现场会,得到与会领导及⽼师们的⼀致好评。
⼀、校本课程开发背景横贯的汶河,是悠悠⽂明的见证和⽂明的发祥地,因⽽被⼈民称为母亲河。
汶河有着丰富的⽂化遗址群,有着众多美妙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经过⼀代⼜⼀代⼈民的⾟勤耕耘,形成了美丽汶河⼈⽂景观。
我校北临汶河,丰富的⼈⽂景观,灿烂悠久的⽂化,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因此为了让学⽣了解汶河,探究汶河,热爱汶河,我校开展了“我爱母亲河——汶河”⼤型实践活动。
开发了“我爱母亲河----汶河”这⼀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设计(⼀)总体⽬标培养学⽣实践能⼒,提⾼学⽣创新精神。
(⼆)具体⽬标1、培养学⽣的个性发展,培养学⽣学会利⽤多种⽅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统计分析制表,写调查报告的能⼒。
2、培养学⽣动⼿制作能⼒、动⼝表达能⼒、协作能⼒、归纳总结能⼒。
3、培养学⽣热爱汶河、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尚情感。
4.丰富学⽣的课余⽣活,使他们健康快乐全⾯地成长。
(三)课程内容本校综合实践课程分三个维度实施:⾃然与环境、社会与道德和⾃我发展。
⾃然与环境:以汶河为课程开发点,内容包括汶河的树⽊花草、鸟类鱼类、污染及治理情况等。
社会与道德:以汶河孕育的汶河发展为开发点,内容包括汶河的变化、特⾊⽂化、名⼈、古迹等。
⾃我发展:安全、⽣活⾃理、动⼿操作、⽂明礼仪等。
(四)课题开展⽅法:根据学⽣的认知规律和主题特点,我们采⽤的⽅法是从⼤主题向⼩主题开发,边开发边实践的⽅法。
由学校中⼼教研组确定⼀级,⼆级主题⽬标,在⼆级主题的基础上,征集三级主题,中⼼教研组将征集的主题归类总结,形成学校三级主题,各班根据⾃⼰实际情况⾃主选择课题,开展活动。
同样,在三级课题的基础上,征集四级课题并开展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30d9a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9.png)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色、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需求,结合当地的社会文化和教育资源,自主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某中学位于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传统的课程体系中缺乏与农业相关的课程,学生们对于农村发展和农业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决定开发一门校本课程,名为《农村发展与现代农业》。
首先,学校成立了由教师和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确定了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他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
接下来,小组对课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他们确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了教学大纲和教材。
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涵盖了农村发展的历史演变、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知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方法方面,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实地考察、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后,学校组织了教师进行了相关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教授这门新课程。
同时,学校还积极与当地的农业企业和专家进行合作,邀请他们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最后,学校进行了一定的课程试点和调整,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发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反应非常积极,他们的农业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课程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校的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6e9e76f01dc281e53af0da.png)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篇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5篇学优文库您的写作助手> > > 正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5篇已有.人查看过本文标签:方案,小学发布时间:2015-04-10100%好评一:开山“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我校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的英才奠定坚定宽厚的基础。
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编制本方案。
开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
本方案试行一年(20xx年9月——20xx年8月),可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进行修改。
一、需求分析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学校的优势和条件见课题研究方案)发现,我校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校园山丘、较强活动能力的农村教师和学生。
这是我们的优势。
在我校“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一课题的启发下,我们找到了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校本课程开发。
我们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支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887a16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3.png)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不仅可以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也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这个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发生在某中学。
该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意识到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改革。
为此,学校成立了由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首先,该校课程开发小组对学校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此基础上,课程开发小组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目标,明确了开发的重点和重要性。
其次,课程开发小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讨论活动,邀请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期望。
在此基础上,课程开发小组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范围,明确了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接着,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开发的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明确了开发的责任人和工作要求。
在此基础上,课程开发小组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明确了开发的目标和效果。
最后,课程开发小组按照制定的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效果。
在此基础上,课程开发小组总结了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意见,为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通过这个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需要明确目标和方向,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和启发。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也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够开展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游泳》-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案例
![《游泳》-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c744f93aef8941ea76e05d9.png)
校本课程案例:《游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游泳》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背景游泳运动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游泳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游泳又是一项终身体育运动,是主动获得健康的工程;游泳在世界上享有“21世纪最普及、时尚的运动的美誉。
游泳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同时也与智育、德育、美育有密切的关联。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更加意识到拥有更强的体魄才是学习、生活、工作顺利发展的基础。
最近几年,拥有游泳馆的学校越来越多,游泳已成为当今中学生最钟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在学校,它既是体育课程内容,又是身体锻炼内容,还是竞赛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本着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因此,学校领导对开发游泳校本课程很重视,张广利校长还提出,要让育才学校的学生全部学会游泳。
(一)《游泳》课程开发的必要性1、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游泳可使心肌发达,心脏的血搏出量增加,加强呼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体温调节、发展身体素质及促进体格的发展,还对预防和消除疾病有着很好的功效,是一项十分有益的体育运动项目。
2、增强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出现肥胖现象,容易引起自卑心理,影响学习和交际。
游泳是一项集健身、健美及体疗康复为一体的时尚运动,尤其是对许多慢性病(肥胖、糖尿病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通过游泳,可以塑造体形、调节心理状态,培养坚强意志,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掌握生存技能。
东营作为黄河入海的地方,东、北濒临渤海,海岸线约占山东省的1/9。
境内湖河纵横,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5条,每年青少年学生因游泳、嬉水而引发的溺水事故频频发生,其中学生人数居各类意外死亡人数的首位。
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老师管理的时段。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_共10篇 完整篇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_共10篇 完整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316de3ba1aa8114531d9d1.png)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_共10篇范文一:小西湖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1)小西湖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1)课题:合理设计购房方案适用年级:六年级设计目标:1.通过合理设计购房方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参与、参与生活。
设计说明:本案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材料》,即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主要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例题、练习或作业等,使用者为学生;第二部分为《教学设计》,即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教学过程,为教学此内容的教师提供参考,使用者为教师.第一部分学习材料:合理设计购房方案随着的进步,经济的,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家庭已经或正准备购买住房,以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在购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楼盘质量、地理位置、面积大小、状况、装**平等,其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购房、现有购房以及差价(结余)如何解决几方面。
例温馨家园为配置电梯的多层住宅,均价每6800楼层系数如右表。
四楼D座面积98,购房价共多少万元七楼A座面积125,购房价多少万元6800元=0。
68万元0。
68×98×1。
1=73.304(万元)答:四楼D座购房价共万元。
答:七楼A座购房价共万元.活动: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小明家(三口人)因旧房拆迁,获拆迁补偿款32万元,家中原有存款10万元。
计划在以下几个楼盘中选购一套住房。
请帮助小明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表2备注:1.楼层系数见。
2。
购房款一次付清可5%。
3.方式:公积金、商业。
购房方案购房(地型楼):现有款项:相差(或结余)款项::设计理由:课后拓展:亲爱的同学,假设近期你家也准备购房,请你当好爸爸妈小参谋,共同设计一套最合理的购房方案,好吗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一。
引入:师:同学们,经过调查了解,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家庭都经历了或正准备购房.确实,随着的进步,经济的,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c1d7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f.png)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嘿,各位亲爱的教育同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打造一款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下面我会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基础,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案例的背景。
这是一所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重点高中,学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开发一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面向全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模块:科技创新理论、科技创新实践、科技创新竞赛、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1.科技创新理论: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科技创新的方法和技巧等。
2.科技创新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包括选题、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
3.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
4.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学生将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包括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实物展示等。
三、课程实施1.开设课程:学校在每学期开设科技创新课程,每周2课时。
2.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4.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课程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科技创新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价。
2.师资保障:学校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技创新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师。
3.经费保障:学校为课程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五、课程成果1.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积极性提高,每年均有大量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已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4b7e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a.png)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的重视。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出适合本校教学的课程。
下面,我们将以某中学的英语课程开发为例,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和成果。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该中学,教师们组成了课程开发小组,通过调研、讨论和研究,确定了英语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学生们也参与了课程需求调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确定了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后续的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
在该中学,英语课程开发小组在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他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确保了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实施。
最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不断的评估和调整。
在该中学,英语课程开发小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
他们通过课堂观摩、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课程实施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根据反馈意见,他们及时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确保了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以上的案例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需要不断的评估和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能够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dd59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8.png)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首先,某中学开发了一门名为《创新思维与实践》的校本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课程设置包括创新思维训练、实践项目设计、创客活动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各类创新比赛和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其次,一所小学开发了一门名为《生态环保实践》的校本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包括生态考察、环保实践、垃圾分类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发现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垃圾分类和节约资源的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实施。
另外,一所高中开发了一门名为《科学探究与创新实践》的校本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包括科学实验、创新项目设计、科研论文撰写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发现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各类科研竞赛和创新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总的来说,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环保意识、科学研究能力等;二是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三是通过实施效果的观察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升课程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鼓励各个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更多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通过这些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的分享,能够激发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游泳》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案例
![游泳》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c6309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8.png)
游泳》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案例1、学校条件的支持。
XXX拥有一座现代化游泳馆,配备了先进的游泳设施和专业的游泳教练,为开发游泳校本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学生需求的存在。
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游泳感兴趣,希望能够在学校研究和掌握游泳技能。
通过开发游泳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教育政策的支持。
国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游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游泳》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内容和方法1、课程内容游泳》课程的内容包括游泳基本技能的训练、游泳姿势的规范、游泳安全知识的普及等。
通过系统的教学训练,学生可以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提高游泳水平和自救能力。
2、教学方法1)分层教学法。
根据学生的游泳水平和能力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训练和指导。
2)示范教学法。
通过教练员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游泳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3)游戏教学法。
在游泳课程中加入游戏元素,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和练游泳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4)安全教育法。
在游泳课程中加强安全教育,普及游泳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游泳》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评估为了确保《游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效果,需要进行效果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学生游泳水平的提高、学生对游泳的兴趣和参与度、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等方面。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开发和实施《游泳》校本课程,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心理健康发展、掌握生存技能。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评估结果可以为课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力的依据,推动校本课程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注重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游泳教育。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8c9e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a.png)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一、前言。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和实施符合学校特色和教学目标的课程。
本文将以某小学为例,介绍该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二、学校概况。
某小学位于城市中心,学生主要来自周边居民区,学校规模较大,教职工队伍稳定,教学设施完善。
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1. 课程定位。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定位。
学校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制定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并将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2. 课程设计。
学校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教研活动和课程评价,不断完善课程设计。
在各学科课程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3. 教学实施。
学校注重教学实施的质量和效果,通过教师培训和教学督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4. 教学评价。
学校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学校还注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和反思,不断改进和提高课程质量。
四、成果展示。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成果也得到了教育部门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五、总结与展望。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学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和实践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六、附录。
1.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典型案例
![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26c37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6.png)
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典型案例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亟待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期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教育。
本文试图从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以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案例为依托,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模式与流程,以期进一步促进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开展。
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1、梁家坡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梁家坡小学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是一所以科学文化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公办小学。
学校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以校本课程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效果。
校本课程建设以“爱动聪明”为主要特色,结合学校的实际需要,开发了以下课程:(1)趣味游戏:主要是以小组游戏、多媒体活动为基础,通过各种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2)科学素养:主要是以科技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各种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思维及动手能力:(3)文化素养:主要是以文化活动为基础,通过各类语言、美术、文学、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4)社会素养:主要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实施各类调查、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心理咨询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社会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昌平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昌平小学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一所以实验教育、创新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示范小学。
学校一直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多元文化教育的效果。
校本课程建设以“百趣昌平”为主要特色,结合学校的实际需要,开发了以下课程:(1)体育活动:主要是以体育锻炼和体育游戏为基础,通过各种游戏、比赛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2)创新活动:主要是以创新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各种创新实践与课内教学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3)文化活动:主要是以中华文化活动为基础,通过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4)社会活动:主要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实施各类调查、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心理咨询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社会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介绍
![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f618ffb6294dd88d0d26bc7.png)
“英语小导游”课程的校本开发-------针对湖南省张家界市某初级中学张家界市是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著名旅游城市,其境内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的目光,特别是随着张家界成为诸多影视剧取景地之后,其知名度更是大大提升,前来旅游的国外游客也越来越多。
为了使其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应对外国旅客前来张家界旅游过程中用英语所提的各类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外国旅客提供旅游上的帮助,从而进一步提高张家界的旅游形象和服务水平,**中学集中全校英语教师和校外相关社会机构(旅游管理部门),着手设计“英语小导游”这门校本课程。
一、情景分析1.学校外部分析(1)张家界旅游发展趋势据张家界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1至5月,全市各景点共接待旅游者1046.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42%,其中接待境外游客65.58万人次,同比增长17.89%;实现旅游收入65.93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15%。
短短五个月,张家界接待境外旅客65万余人,平均每个月就有超过13万外国旅客来到张家界市,其中为数不少都是自助游。
更引人注目的是,景区接待境外游客的人数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17.89%。
这么大的境外旅游人群进入到张家界市区,并在此进行正常的衣食住行等活动,自然需要张家界市的旅游服务人群乃至普通市民都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够帮助解答境外旅游者的相关问题和困惑,长远来说,这对于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乃至旅游软实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2)地区状况和社会的期望提高市民英语水平,特别是旅游相关的英语听说能力,对于张家界这样一个国际性旅游目的城市而言,是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的。
张家界地处湖南偏远山区,上世纪90年代因旅游兴起才开始成为地级市,旅游是其经济命脉,但是由于设市时间短,大部分市民都是有农民出身,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素养较低,英语水平更是极度欠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案例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是,校本课程校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是有机的一个整体,是有机的整合,而不是孤立的上一节课,搞一种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整体发展的观念,即:开发的可持续性。
必须有整体的学校课程的框架,即:综合和开放的特点。
这一主导思想的确立对我校来说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由糊涂到清楚的过程。
是我们在学习有关文件,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确立的开发观。
我们将校本课程生成的过程视为素质教育在我校深化的过程,视为具体体现“三个面向”的过程;视为体现这次课改基本理念的过程,
我们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形成的需要、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分析对校本课程需要进行了评估。
从而确立一个中心:创新精神的培养。
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
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因此,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明确一个原则:体验。
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现一个特点: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的设置
我们的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分为课程拓展部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部分。
(一)课程拓展部分
1、双语游戏课
课程类型:课程改编类型
立足学生生活,从日常实际出发,通过日常口语交际、游戏、歌曲演唱、情景会话等形式,教会学生礼貌待人,文明交际。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广泛兴趣,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会正确评价同学的优缺点,有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够进行分组学习。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和创造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
2、探索与创造
课程类型:课程改编类型
以我校传统教材《学创造》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改编,以科学家或科学探索故事为主线,从观察、联想、想象、发散、集中、转化、组合、定势突破等方面入手。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广域课
课程类型:课程自编类型
广域课的内容从以下五方面取材:
我和学校、我和社会、我和家庭、我和自然、我和科学。
“我”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我”。
广域课更多的关注的是“我”的参与、实践、体验、感悟、创造。
“生活即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
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同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的人”。
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广域课就是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用实践去验证,在生活的课堂中增长才干,完善自我。
让学生学会关注个人的未来,关注社会的未来,学会有责任感地生活。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
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才只是开始,有收获,也有不足。
从校本课程的实施来看,但是教师已经有了初步的变化。
1、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
教师由传授者逐渐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2、教师采取了一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由单兵作战的方式向紧密地合作、共同探讨转变。
例如在生活课程《认识我们的校园》一课的教学中,除了生活课程的老师外大队部、医务室、图书室的教师都给予了积极的配合。
一年级还建立了教师资料档案,把教师的教科研档案存入微机,做到资源共享。
3、教师逐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利用课程资源,校本课程需要寻找大量的教学资料,教研组长李小阳带领全组教师一起加班加点的学习上网、制作课件等知识。
在她的影响下一年级的实验教师现在各个都是使用微机的“高手”:制作课件,整理资料,下载文件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4、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相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开学以来,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的仅有的一些空地,组织学生种下了小麦,每一位教师都知道,小麦是否结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
5、新的评价观已经在指导教师积极探索,并在课改中落实。
学生学习的转变也发生了转变
1、合作学习,学生开始了合作学习的尝试,如在广域课中我们领着学生种植小麦,让同学们结成合作小组,一起找资料,一起记观察日记。
促进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2、注重学生体验自身生活。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使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我们组织的校园游活动,让六年级的大同学担任导游,带领一年级的小同学认识校园。
整个参观过程,秩序井然,这次活动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向小同学介绍自己的学校,但在实际活动,同学们得到的远不止这些,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意识得到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