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大萧条

合集下载

经济大萧条名词解释

经济大萧条名词解释

经济大萧条名词解释经济大萧条,又称为大萧条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期全球经济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它是一段经济衰退期,席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经济大萧条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名词和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1. 股市崩盘(Stock Market Crash)**经济大萧条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29年10月29日,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股市崩盘指的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发生的股票价格暴跌,导致许多股票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这一事件导致了投资者的信心崩溃,成为大萧条爆发的导火索。

**2.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正在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失业率急剧上升,许多人失去了工作,无法谋生。

这导致了社会动荡和贫困的扩大。

**3. 市场崩溃(Market Collapse)**市场崩溃是指不仅股市崩盘,还包括房地产市场、商品市场和其他市场的急剧下跌。

这一现象导致了大量财富的流失,许多人陷入贫困。

市场崩溃也对银行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4. 银行倒闭(Bank Failures)**大萧条期间,许多银行因贷款违约、资金流失和投资损失而倒闭。

这导致了人们失去了储蓄和信任银行系统的信心。

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来拯救一些濒临破产的银行,以防止金融体系的崩溃。

**5.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经济大萧条后,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未来发生类似的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其中之一,于1944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制定。

该体系建立了一种固定汇率制度,以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并鼓励国际贸易的发展。

**6.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经济大萧条导致了广泛的贫困和社会不安。

为了减轻这一问题,美国政府于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安全。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2.欧洲联盟(1)欧共体(创立时间:1967年)的机构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3)影响:①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欧元形成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4.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组织的特点: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影响: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互弥补经济发展的不足,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是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5.亚太经合组织(1)正式成立:1989年11月,堪培拉会议,。

(2)中国于1991年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

6.世界贸易组织(WTO)(1)依据:乌拉圭回合(2)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3)性质: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4)成立的意义: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7.中国入世(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入世的影响:机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呈现出了日益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局面。

这种趋势的加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了世界经济脆弱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动态特征及其所带来的风险感知。

本文拟从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这一角度来探讨如何理性对待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上经济活动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中,资本、商品、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流和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市场趋同性。

随着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程度的增加,各国市场之间的竞争的趋同性也在不断增强。

这种趋同性表现为各国消费品的同质化和国际价格趋向同步化。

2.商业活动国际化。

既包括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也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国际商业活动。

3.跨国生产。

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分别在不同国家完成,最终产品向全球市场销售。

这种模式被称为“全球价值链”。

4.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越来越明显。

二、金融危机的类型和特点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中某个环节或多个环节的崩溃,从而引起全局经济危机的现象。

金融危机通常分为流动性危机和信用危机两种类型,具体表现为:1.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指的是金融机构资产转换为现金时无法满足债务偿还的情况,导致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形。

2.信用危机。

信用危机指金融市场中信用风险因素的出现和加剧,导致市场的恐慌情绪加剧,从而形成信用失衡和信用总量减少的危机。

三、全球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之间存在微妙的联系。

全球化加速了跨国资本的流动和跨国公司的盈利,同时也加剧了金融危机的传播,给全球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1.金融全球化加剧了金融危机的传播。

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高度融合,金融资本的自由流动和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播。

全球金融危机与“大萧条”比较及启示

全球金融危机与“大萧条”比较及启示

全球金融危机与“大萧条”比较及启示提要美国次贷问题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被认为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它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重要影响。

本文比较本次金融危机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起源地、货币制度环境、政府救市政策、形成原因等方面的异同点,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差异;相似性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都给世界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两者都带来了股市崩溃、高失业、银行倒闭、通货紧缩等危害。

对当前金融危机和大萧条进行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把握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两次危机的差异性(一)危机起源地不同。

本次金融危机是美国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和房地产泡沫导致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倒下,进而引起全球流动性的紧缩。

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前,房地产自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成为美国经济又一轮增长引擎,同样出现了近八年的长期繁荣。

美联储长期低利率政策造成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再次威胁经济发展信贷急速膨胀引发过度消费,并导致房市泡沫过度膨胀而破灭。

资本市场中高度衍生化的金融产品设计者的道德缺失和投资者的贪婪同样聚集大量金融风险,金融杠杆率过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促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全面崩溃,尤其是几百万亿美元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崩溃,直接消灭了大批流动性,更为严重的是,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转型或追求资产安全,纷纷在场外金融衍生品上去杠杆化,使各国央行释放的流动性陷入“流动性黑洞”,全球一度陷入流动性枯竭的局面。

关于大萧条的起源地,笔者以为大萧条虽以1929年10月29日华尔街股市的崩溃为导火索,但德国等欧洲国家都在1929年之前就遭受了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袭击,这说明当时欧洲经济危机至少部分独立于美洲发展,大萧条若简单地解释为是以美国为起源地是有失偏颇的。

以德国为例,在一战后它的财政金融就一直处于混乱状态。

解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与挑战

解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与挑战

解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与挑战1. 引言1.1 概述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通过贸易、投资、资本流动等方式相互联系与交流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通讯网络的普及,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系统。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对世界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2 背景经济全球化发展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和航运技术的突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并推动了贸易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当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革命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经济全球化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进行解读。

通过对经济增长与贸易发展、投资流动和跨国公司角色以及贫富差距和就业情况变迁等关键领域的分析,探讨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和应对挑战。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注:由于平台限制,无法提供图表、超链接或其他特殊排版格式。

以上回答中可能包含您要添加到文章中的超链接,请根据需要自行添加。

2.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1 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多边合作与互利共赢的发展形态,涉及贸易、投资、金融、劳动力流动等各个领域。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之间通过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跨国投资等方式,加强了经济联系与合作。

2.2 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始于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以来,并在20世纪后期得到进一步加强。

以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技术创新和工业革命推动下,商品国际贸易开始增长。

此时期出现了先驱者如英国和荷兰,他们通过拓展殖民地、建立海上贸易网络等方式开启了国际贸易与投资。

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二战前夕,由于工业化与科技进步的加速推动,跨国公司兴起,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

大萧条名词解释

大萧条名词解释

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9年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经济危机起源于美国,但很快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萧条是现代经济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困扰。

大萧条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末期的美国。

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繁荣期,股市也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的,许多人开始借钱购买股票,以期望通过股市的繁荣来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投机行为导致了股市的泡沫,股票价格迅速上涨,但实际价值并没有相应增长。

1929年10月24日,股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崩盘,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这一天,股票价格暴跌,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崩溃。

这次崩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银行开始面临挤兑,许多人纷纷将存款提取出来,导致银行资金链断裂。

同时,企业也面临着严重的困境,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

失业率迅速上升,人们的购买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

大萧条期间,全球贸易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需求下降,许多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强对进口商品的限制,导致国际贸易大幅减少。

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衰退,使得各国经济陷入了困境。

大萧条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

其次,大萧条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境。

此外,大萧条还导致了政治动荡,许多国家的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应对大萧条,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实施的“新政”政策。

新政政策包括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如增加政府支出、扩大社会保障、加强金融监管等。

这些措施帮助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衰退,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大萧条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理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与后果

理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与后果

理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与后果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9年间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的时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这场经济危机起源于美国,但波及了整个世界。

本文将详细探讨大萧条的原因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后果。

一、引子:美国股市崩盘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发生了历史性的崩盘,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成为大萧条爆发的导火索。

让我们来看看大萧条爆发的原因。

二、原因一:经济过热和金融泡沫192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长时间的繁荣,人们纷纷投资于股票市场和不动产。

然而,这种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松散的信贷政策和过度乐观的心态上的。

银行放贷宽松,大量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形成了巨大的金融泡沫。

一旦泡沫破灭,带来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三、原因二:贸易壁垒和关税政策在大萧条前夕,许多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实施高关税和贸易壁垒,试图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

然而,这种政策导致了全球贸易的急剧下降,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

美国的《斯毛特-震撼法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大幅提高了各类商品的进口关税,加剧了全球的经济疲软。

四、原因三: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大萧条爆发前,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采取了金本位制度,即货币和金本位相挂钩。

然而,由于各国大规模印制货币以应对经济危机,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金本位制度崩溃了。

这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复苏的可能性,加剧了大萧条的持续时间。

五、原因四:逐步收紧的货币政策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许多国家纷纷收紧了货币政策,提高了利率。

然而,这种做法导致了信用紧缩,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投资和消费需求进一步下降。

这进一步加深了经济衰退的程度和范围。

六、后果一:经济危机蔓延和世界贸易下滑大萧条导致了全球经济的普遍下滑,各国纷纷陷入经济衰退。

失业率飙升,社会动荡和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全球贸易锐减,各国间保护主义情绪上升,加剧了经济的下滑。

近代世界的大萧条与经济危机

近代世界的大萧条与经济危机

近代世界的大萧条与经济危机近代世界的大萧条是20世纪30年代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萧条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经济学和政策的启示。

一、大萧条的原因大萧条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

在此之前,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繁荣期,股市投机热潮带动了股票价格的飙升。

然而,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许多投资者借贷购买股票,形成了泡沫经济。

当股市崩盘时,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票价格暴跌,投资者陷入巨大的债务危机。

此外,大萧条还受到了国际贸易的冲击。

1929年股市崩盘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其它国家也受到了波及。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各国纷纷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进一步削弱了全球经济。

二、大萧条的影响大萧条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许多国家陷入了经济衰退。

失业率飙升,工业产出下降,许多企业倒闭。

人们生活水平下降,贫困和社会不安加剧。

在经济学领域,大萧条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自我调节能够维持经济稳定,但大萧条的发生打破了这种观点。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以促进就业和稳定。

政策层面上,大萧条促使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

例如,美国实施了“新政策”,通过公共工程项目和社会保障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国际社会也加强了经济合作,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来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三、大萧条给我们的启示大萧条的教训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往往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经济结构的脆弱性。

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警惕金融泡沫的出现,并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此外,应该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减少对某些行业的过度依赖,以提高经济的韧性。

另外,大萧条也告诉我们国际合作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加强经济合作,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

总之,大萧条是近代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大萧条时代的全球经济与社会影响

大萧条时代的全球经济与社会影响

大萧条时代的全球经济与社会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

这场危机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从而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大萧条时代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其影响的主要方面。

一、全球经济受到的影响1. 经济衰退:大萧条时期,全球经济衰退严重,许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急剧下降。

许多银行和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

人们的购买力下降,消费减少,投资也大幅减少。

这种经济衰退持续了很长时间,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 国际贸易下滑:大萧条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大幅下降。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纷纷采取贸易壁垒和关税措施,限制进口。

这导致了全球贸易量的锐减,国际贸易体系受到挑战,进一步使世界经济陷入困境。

3. 货币问题:在大萧条时期,许多国家的货币价值大幅下跌,通货膨胀严重。

比如,美国的金本位制度瓦解,导致美元贬值。

其它国家的货币也受到波及,引发了财政和货币危机。

二、全球社会受到的影响1. 失业问题:大萧条时期,全球范围内的失业率飙升。

大量的企业倒闭或者削减产能,导致工人失去工作。

失业率上升带来了贫困和社会不稳定,扩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2. 社会动荡:大萧条时期,社会不满情绪高涨,人们对政府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

这导致了社会抗议和政治动荡的增加,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国家。

一些极端主义思潮也得以抬头,对社会稳定形成了威胁。

3. 福利改革:大萧条使许多国家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

在面对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同时,政府也开始推出一系列的福利改革,提供失业救济、社会保障等福利措施,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萧条对全球的长期影响1. 变革经济体系:大萧条加速了许多国家的经济体系转型。

在危机之后,一些国家开始采取新的经济政策,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实施经济计划,以稳定经济和社会。

2.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大萧条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并促使各国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

大萧条的原理

大萧条的原理

大萧条的原理大萧条,即经济大衰退,是指上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它起源于美国的股市崩盘,随后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大萧条的原理包括金融危机、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循环、供需失衡以及政府政策的反应等多个方面。

首先,大萧条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危机。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时期,不少人借贷购买股票。

然而,由于许多股票被高估,以及借贷买股票的过度炒作,股市泡沫越来越大。

当投资者开始抛售股票时,市场信心迅速崩溃,导致了1929年的股市崩盘,标志着全球性大萧条的开始。

其次,大萧条是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循环的体现。

在繁荣期,投资活动和消费水平都持续增长,经济景气。

这会导致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扩大生产,促进就业增加,进而增加了消费和投资。

然而,繁荣时期也伴随着通货膨胀、过度借贷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当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触发经济衰退。

在大萧条中,由于股市崩盘引发了信用紧缩和投资下降,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

第三,大萧条的原因之一是供需失衡。

在繁荣期,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而消费需求有限。

这导致了企业生产过剩,无法销售所有产品。

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滑,造成了更多公司倒闭和失业。

最后,大萧条中政府政策的反应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许多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

然而,这种政策限制了国际贸易,导致全球市场进一步萎缩。

同时,政府未能及时制定有效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经济衰退持续了很长时间。

综上所述,大萧条的原理涉及金融危机、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循环、供需失衡以及政府政策的反应等多个方面。

大萧条不仅对当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后世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原理,并从中吸取教训,以期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避免类似的危机发生。

世界经济大萧条全球经济体系的崩溃

世界经济大萧条全球经济体系的崩溃

世界经济大萧条全球经济体系的崩溃20世纪初,世界经济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称为世界经济大萧条。

这场危机不仅使得全球经济体系陷入混乱,也对许多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稳定造成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导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以及它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崩溃所造成的影响。

首先,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股市崩盘。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股市崩盘,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此后,股市持续下跌,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价暴跌。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投资者信心受挫,资金流动性大幅度收紧。

股市崩盘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经济的信心,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扩张计划,使得全球经济体系进一步陷入困境。

其次,全球贸易的萎缩也是导致经济大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金融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美国股市的崩溃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

许多国家的出口市场急剧萎缩,贸易额大幅度下降。

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纷纷加强了贸易壁垒,限制了进口商品的流动。

全球贸易的萎缩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体系的衰退,使得各国陷入了困境。

第三,金融体系的崩溃加剧了经济大萧条的严重程度。

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因为经济衰退和投资损失而面临破产,导致信贷市场的紧缩。

人们的储蓄被抽干,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金融体系的崩溃使得经济大萧条的影响进一步加深,许多国家陷入了恶性循环。

世界经济大萧条对全球经济体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逐渐疏远。

各国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贸易和资本流动,加剧了经济的分裂。

其次,大规模失业和社会动荡给各国的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不满情绪升级,各种政治极端势力得到滋长。

此外,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也对全球金融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金融监管体系,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大萧条是一场对全球经济体系造成重大破坏的危机。

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的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的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的知识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济大危机是一种经济领域的重大危机,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会波及到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

而在九年级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历史经济大危机的知识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吧。

经济大危机,一般指的是经济体系中发生的一连串经济崩溃的事件。

这样的事件通常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物价的急剧下跌、金融机构的崩溃等一系列问题。

而在历史上,有多次著名的经济大危机,其中最著名且影响最深远的,要数1929年的“黑色星期四”引发的大萧条。

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震荡的导火索。

它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大萧条的爆发源于美国股市的崩溃,标志性的事件是1929年10月24日,即“黑色星期四”,股市在一天内暴跌,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股市整体崩溃。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恐慌,进而导致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经济的大萧条。

大萧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1920年代美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在此期间,美国内部的经济过热,股市飙升,大量资金涌入证券市场。

然而,1929年股市的崩溃暴露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整个经济形势一落千丈。

另一方面,大萧条的爆发也与国际贸易有关。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但在大萧条期间,国际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抬头,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困境。

大萧条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其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年。

在美国国内,失业率飙升,企业破产,农民生活困难,社会动荡不安。

这样的情况也使得美国社会对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的认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政府的干预成为了经济恢复和稳定的关键。

同时,大萧条也促使了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法规,旨在防止类似的经济危机再次发生。

世界各国对于大萧条的应对方式也各不相同。

例如,纳粹德国借助大萧条造成的经济危机,成功地利用了社会动荡,实现了政治上的崛起。

经济大危机简要概述

经济大危机简要概述

经济大危机简要概述经济大危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全球或特定地区的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和不稳定状态,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投资信心下降等一系列经济衰退现象。

下面将对历史上几次重大经济危机进行简要概述。

1. 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大萧条。

崩盘的原因之一是过度投机造成的泡沫破灭,导致股票价格急剧下跌。

此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失业率上升,贸易停滞。

各国政府采取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大规模贸易壁垒,加深了全球经济的萧条。

2. 198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曾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1989年,泡沫经济破灭,日本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衰退。

泡沫破灭的原因之一是过度信贷和地产投机,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暴跌。

此后,日本面临长期经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银行不良贷款激增,政府债务水平剧增。

直到21世纪初,日本经济才逐渐走出困境。

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次贷危机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持有大量不良资产。

危机爆发后,全球范围的金融机构出现信任危机,银行互相不愿借贷,导致资金市场冻结。

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

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和金融改革,才逐渐扭转了经济的颓势。

这些经济大危机的共同特征是:经济衰退和不稳定、失业率上升、投资信心下降等。

危机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由于金融市场的泡沫破裂导致的,有的是政府政策的失误造成的。

危机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许多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为了防范经济大危机的发生,各国政府应加强监管和监测,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防止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泡沫;同时,需要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避免短期盲目的刺激措施导致长期经济问题的积累。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

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大萧条

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大萧条

全 球 化 与 世 界 经 济 大
富分配 ,全球化将 给所有人都带
来 好 处 。然 而 , 我 看来 , 球化 在 全 不但 会 造 成全 球 两极 分化 而且
会使 世界经济衰退 。 在本文中 , 我 将试 图阐述以贸易 自由化 投资 自由化 和资本流动 自由化为核心
的全 球化 如何 导 致 世 界 市 场 需 求
争的结 果 , 《 是 财富》杂志 50强 0
在世界范围内垄断了煤 、 石油 、 钢 铁、 汽车 、 飞机 、 船舶 、 化工 、 机床 、 发电设 备、 半导体 、 计算机 、 软件 、 电信 、 传媒等各主要行 业。 最近十 多年来 ,在发 达国家出现 了所谓 强强联 合的大规模兼并潮 ,以案 值 30 5 0亿美元 的美 国在线 购并 时代华 纳案为最高峰 。 值 得注意 的是 ,一个产业陷
在悄悄生 长 例 如十 九世纪 七十年代美国铁 路危机 导致全局 经济危机时期 百油工业却 由于洛克非勒完成托拉斯化而利
润 丰厚
达 二十 多年 的 繁 荣期 也 就 不 可 能 出现 。
机的酝酿 、 爆发 和解决过 程 , 都是 主导产业投资过度 , 竞争 激化 , 以 致主导产业原 材料 成本上 升 ,产 品价格下跌 , 和润萎缩 , 大量企业 破产倒闭 , 成危机 。 酿 而随着企业
大 量 破 产 ,加 以新 的 主导 产 业 的
味着任 何一个产业都陷人危机 但是, 一旦经济 增长 的主导产业 ,
付而限制贸易 。最重要的是 . 美国以防止德 、 日再冼浸略他国 为名 , 制定了拆 毁德国、 日奉军事 【业的计划 . . 从根乖消 这
两 个新 兴 工 业 强 国 的竞 争能 力 如 果 这一 切 都 成 为现 实 则 美 国将 成 为新 的 世界I . 欧 洲 和 日率将 成 为 美 国 的 原材 F 而 料 及初 级 产品 加 工地 那 里 的经 济 需 求将 无法 增 民.一 个 K

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的黑暗岁月

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的黑暗岁月

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的黑暗岁月在人类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无疑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黑暗岁月。

它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席卷全球,给无数人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和人们的命运。

那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假象被无情戳破的时代。

在危机爆发之前,各国经济看似一片繁荣,股市飙升,工业生产蓬勃发展,人们沉浸在虚假的繁荣之中,盲目乐观。

然而,这种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过度的信贷扩张、不合理的投资、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以及金融市场的监管缺失,都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当危机来临,其破坏力之巨大令人瞠目结舌。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金融市场,股市暴跌,无数投资者瞬间倾家荡产。

银行纷纷倒闭,人们的存款化为乌有,信用体系崩溃,资金流动陷入停滞。

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订单减少的困境,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和减产,失业率急剧上升。

街头巷尾,到处是失业的人群,他们神情沮丧,为了生计四处奔波。

在大萧条时期,普通民众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那些曾经拥有稳定工作和舒适生活的人们,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

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无法支付房租、水电费,甚至连基本的食物都难以保障。

许多家庭被迫分离,孩子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

饥饿和贫困成为了普遍现象,人们在绝望中挣扎求生。

农业领域也未能幸免。

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们的辛勤劳作换来的却是微薄的收入,甚至无法收回成本。

大量的农产品滞销,堆积如山,只能被销毁。

农村经济陷入萧条,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涌入城市寻找生计,却发现城市中也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国际贸易也遭受了重创。

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

这使得国际贸易急剧萎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被切断,彼此孤立,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

在社会层面,大萧条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恶化,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社会动荡不安,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抗议活动此起彼伏。

世界经济危机与大萧条的影响

世界经济危机与大萧条的影响

世界经济危机与大萧条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初,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

这场危机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经济衰退,还带来了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本文将探讨世界经济危机与大萧条对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1.全球贸易萎缩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全球贸易量的大幅下降。

贸易壁垒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下降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量急剧减少,这对出口依赖型经济特别具有冲击。

许多国家的工业产量大幅下滑,导致大规模的失业和工厂倒闭。

2.金融体系崩溃在危机期间,金融体系遭受了重创。

银行倒闭、股市崩盘以及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使得金融体系陷入混乱。

许多人失去了所有储蓄,并且无法获得贷款来维持生计。

这导致了人们对金融体系的不信任,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衰退的程度。

3.全球经济衰退由于全球贸易和金融的崩溃,世界各国的经济陷入了衰退。

工业产能过剩,投资下降,消费不振,这使得经济增长几乎停滞。

大规模的失业和贫困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

二、社会影响1.失业和贫困大规模的失业是世界经济危机和大萧条造成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

许多工厂倒闭,企业裁员,导致了大量的劳动力失去了工作机会。

失业率的飙升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贫困人口,许多人生活无着,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2.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和失业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人们对政府和政治体系的不满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

工人抗议和罢工活动在各地频繁发生,社会秩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一些国家还出现了极端主义和极右翼势力的崛起。

三、政治影响1.政治不稳定世界经济危机和大萧条给各国政治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政府的无力应对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导致了政府不稳定的局面。

一些国家的政权发生了更迭,出现了极端政治力量的崛起。

全球政治格局发生剧变,各国之间的关系紧张。

2.国际关系紧张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经济保护主义抬头,导致了国际紧张局势的升级。

大萧条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大萧条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大萧条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启示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大萧条。

这场危机对美国及全世界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一、大萧条对美国的影响1. 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开始的“黑色星期四”引发了股票市场的崩盘,市场崩塌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随着银行倒闭和工商业的不景气,美国进入了一段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期。

图表显示,自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近一半,失业率达到了25%,许多家庭陷入了贫困。

2. 社会动荡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失业者们走上街头抗议,对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例如“福特工人之旅”中的暴力事件就造成了数十人死亡。

3. 新政策的产生大萧条导致了美国政府在经济和社会政策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创新政策。

总统罗斯福颁布了“新政”计划,包括建设公共设施、提升社会保障、控制工资和经营者的收入、实行劳工法等政策,以减缓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二、大萧条对世界的影响1. 国际贸易下滑大萧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十分深刻。

由于全球经济联系密切,美国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

许多国家的国际贸易受到严重影响,经济进出口跌至谷底。

2. 主权国家磨合大萧条的影响也导致了各主权国家之间的磨合。

许多国家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施加关税和出口限制,试图提高其自身国内产业竞争力。

3. 新的国际秩序大萧条导致了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

美国的经济量稳步下降,苏联的经济量和国际影响力慢慢增强。

这一时期的主要国际趋势是抵制经济和政治霸权,发展独立的国际政治关系。

三、大萧条的启示1. 经济的周期性经济是有周期性的,难以避免经济周期性的问题,即使采取一些措施,也难以完全消除它。

政府和私人企业需有充分准备应对这种周期性的问题。

2. 稳健的金融制度金融制度和监管机构对经济繁荣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必须严格监管,防止经济风险和金融市场的崩溃。

20世纪的全球化和经济增长趋势

20世纪的全球化和经济增长趋势

20世纪的全球化和经济增长趋势随着世界科技的日新月异、数据的快速流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深入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然而它并不是新兴事物,20世纪中全球化已经体现出迹象,经济增长也出现了一些趋势。

全球化的兴起全球化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代。

当时欧洲各国为夺取贸易权和资源而探险,发现了新大陆,把新世界带入了世界。

后来工业革命爆发,欧洲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发达国家在当时建立了简单的金本位货币体系,并在其它国家建造了工厂,降低了成本,直接输入原材料,间接输出高附加值商品。

这一流程被称为“资本输出”,正是全球化中投资的组成部分。

全球化之于20世纪的世界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时期。

在20世纪初,全球资本市场由于世界大战和大萧条,陷入了瓶颈期。

但在二战之后,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的跨国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将全球化推向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我们看到了新的全球循环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形成。

经济增长趋势20世纪初,美国和英国占据全球GDP的近50%,但到70年代,这一比例已降至22%。

在这期间,欧洲和亚洲的国家逐渐发展起来,取得了快速增长。

通过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亚洲的发展模式变得更加高效。

接下来,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迎头赶上,发展为全球新兴经济体。

20世纪末,全球经济增长从欧美转向亚洲和新兴经济体。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增长曾达到3%-4%的高速增长。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波动,但亚洲和新兴经济体仍然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率。

2010年,中国的GDP已成为世界第二。

全球化和经济增长趋势在20世纪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动荡,但建立在全球化上的经济增长趋势还在继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全球化,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国家也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和投资。

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是指各个国家经济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的过程。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但真正步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则是在20世纪末。

在19世纪末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并开始寻求新的市场和资源来源。

这导致了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

西方国家将大量生产资本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输送,并通过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形式将这些国家引入国际经济体系。

这一时期的全球化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的控制和帝国主义的经济实力驱动的。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

各国之间的保护主义措施增加,贸易壁垒加剧,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此后,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经济都陷入了衰退和混乱。

战后,随着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以及冷战结束后的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塑,第二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出现了。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市场也愈发国际化。

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更加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促使不同国家的企业通过分工合作来提高效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平等性加剧了贫富差距,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和落后的困境。

另一方面,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潮抬头,一些国家开始对全球化进行反思,并采取保护国内产业的措施。

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工业革命时期的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开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中断,然后在20世纪后半叶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全球经济仍在朝着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一体化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大萧条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运城民企,该从何处迈入WTO的大门本文摘自《工作与研究》2002年1月9日作者:张旭婧在WTO没来之前,因为不了解WTO所带来的这匹“狼”有多么厉害,它有哪些习性国内民营企业中确实有过一阵恐慌。

现在,WTO真的来了,民企老总倒是多了些平静,少了些惊慌:一部分认为,虽说是“狼”来了,还不是跟没来时一个样没啥,WTO与离我还远着呢!另一大部分倒是很有危机感,因为市场经济毕竟是一种看不到硝烟、见不着敌人的无声“战斗”,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民营企业家,很想借助这次中国入世之机,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家门,走向世界。

但是,一时间又不知从何处下手,仍旧在茫然无措与探索之中徘徊行进。

事实上,在没有加入WTO之前,国内市场就已经或多或少地卷入到世界经济的风暴之中去了:台湾大地震,电脑内存条货源中断,曾使得国内IT市场上的内存条也跟着世界市场的价格脉膊一起涨了起来,货物缺了两个月。

美国事件一爆发,曾引起一阵油价上涨风。

一觉醒来,推开卫生间的门,我们就在使用着美国的宝洁香皂、安利的牙膏,喝的是瑞士的雀巢咖啡,用的是中国的联想电脑,里面却装着美国英特尔的芯……!如此种种,我们偌大的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市场,已是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民企朋友,WTO和跨国公司已悄悄地来到我们的家门口了,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原本属于我们的大蛋糕呢!难道你还没有发现,我们的蛋糕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市场也在变得越来越少,生意也在变得越来越难做那么,率先跟着WTO涌入我国的跨国公司,他们要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呢专家们分析,他们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通过控股消灭竞争对手及其品牌;②用我品牌,让你赚钱;③卖技术或标准,控制终端产品;④组织优势兵力占领尽可能大的市场;⑤用高薪挖走竞争对手的人才。

根据WTO所带来的市场巨变,我们民营企业的老总也要尽快改变生存观念,尽早在企业经营的战略与策略上和国际市场接轨。

在没有加入WTO之前,民企象一只被拴住脖子的羊儿,只能吃到周围的草,要想走出国门似乎很难。

现在,WTO来了,国家也把民营企业放开了,在我们原有的市场以外还有那么多肥美的水草在等着你吃呢!这次,若再找不到“市场”,抓不住潜在的机遇,那么留给我们民企自己的,就只有那结结实实的挑战了。

行家与专家预言,民营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主流,尤其是入世后,更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春天!好就好在,中国加入WTO是渐进发展的,我们还有5年的过渡期!这样,就给我们民企留下了充分的时间去做好迎对的准备。

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充分认识自己,不断创新变革,就一定能抓住WTO给民企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一、中国民企的当务之急是要搞好管理。

中国是一块大市场,我们在劳动力性能、价格、资源、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强烈地吸引着各跨国公司携带着大量的资金、技术而来寻求合作伙伴,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世界制造中心。

大凡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都非等闲之辈,他们会挑选那些有实力的、守规则的企业作为游戏伙伴。

在他们的心目中,不会注重企业姓公姓私,他们会更加看好那些管理规范、运行良好、有发展前景的民企,只有这样,才会确保他们的投资增值。

中国民企,多年来土生土长,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发展。

由于自身条件所限,缺乏对外交流的渠道和成功模式的借鉴。

加入世贸以后,国内市场国际化,民企中那些管理较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率先被推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在通过合作生产、特许经营、提供服务等途径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从而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逐步溶入国际市场,实现自身的空前发展。

所以,在入世最初的五年,民企老总的当务之急是要搞好管理。

前些日子,美中经贸促进会高级顾问王张令瑜在与中国企业领导人谈合作意向时,我方某些企业负责人便迫不及待地说,我们现在特别需要资金,你只要能帮我搞来钱就行了。

王张令瑜反问了一句,外国企业凭什么要给你投资呢如果没有规范化的管理,企业没有发展潜能,你凭什么引资凭什么合作她在为国内企业把脉时说,除了技术和人才,最大的危机在于企业管理。

在民企的管理者中,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管理培训,更没有相应的管理学位。

他们也许非常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对管理知识却知之甚少。

结果是,他们虽然开发出了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但又因为在管理与市场营销中犯了一些幼稚的错误,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短命。

西方企业历经了上百年的市场经济,已使自身在成本控制、工作效率、反应速度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均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再加之在电脑和国际互联网日益渗透到企业日常管理与经营的今天,又使得他们能够迅速地把眼光转向整个供应链条,从供应链的管理中寻求进一步缩短生产周期、加速物流的管理目标。

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经营发展现状,国内民企急需迎头赶上。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开放中,民营企业虽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社会生产中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社会群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管理体制方面,仍普遍缺乏建立在现代先进技术基础之上的管理体系,仍旧沿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思想,决策体系和手段严重滞后于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尚未走出创业初期的家族化管理、人治化管理阶段。

诸位民营企业家身陷具体事务之中,难以脱身、从内到外事必躬亲。

就民营企业家本人而言,对企业可谓忠心耿耿,敬业精神可歌可泣。

如果单从创业初期来看,这种精神可谓感动,但要使民企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规模发展,如果还要沿用这种管理方式,则会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注定是要失败的。

可是,在民企中目前仍表现得比较悲哀的一点是:老总们还在认为他的这一套管理是有效的,是高质量的。

因为在这个企业里,所有的人都得惟他是尊,叫他往东不敢往西。

否则,不是罚你的款就是炒你的“鱿鱼”。

这,就叫做管住了、管好了。

这,也就正是我们管理水平的落后所在。

因为我们的企业只重“管”,而不重“理”,造成了一种管理上的畸形。

北京致远管理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管理工作的“管”与“理”遵照8:2的比例,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则遵循2:8的比例进行。

管:蕴含着权力,体现的是指挥与服从,支持管理的是一套规章制度。

理;蕴含着智慧,体现的是沟通与协作,支持“理”的是一套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家多数存在着管理不得法的困惑,所以在今日才显得奔波、劳顿、辛苦。

有的企业家每天要接近百个电话,甚至吃一顿早餐都得被电话打断五六次。

他们很想改变这种局面,但又无可奈何。

也很想向别人讨教一下“管理高招”,反思一下自己所走过的路,再来一段好心情,深思熟虑一下企业的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可是,不行!他们又面临着另外一种尴尬的境地:忙得没有时间!而越是这样高度地重复过去,越是没有时间去学习、去交流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结果就更忙得没有时间。

更为畸形的是,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在忙于企业的创造与开拓,却是在忙于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四处失火、到处消防。

相比之下,有一套好的管理机制,却使得国外的一些跨国公司的老板活得潇洒至极。

比尔·盖茨的企业可谓之“大”,可他总在周游列国,悠哉、游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韦尔奇先生却把“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作为最高的管理境界。

就是这么一些“清闲”的企业家,却把企业领导得红红火火!再看看我们国家的一些名企老总,在2001年元月份,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与哈佛大学商学院联手合作,推出为期仅为5天的顶尖管理培训项目——网络时代的管理,虽然学费被炒为天价,但65人的招生名额却引来了200多家报名企业,入选学员不乏TCL的李东升,神州数码总裁郭为……管理,对企业而言,是核心业务。

只有建立好一套高效运营的管理机制,才能正确对迎对WTO给民企带来的发展机遇,幸好我们还有保护期,在此期间,各家民企应苦练内功,强化自身素质,要想与“狼”共舞,首先要把自己驯化成为一匹强大的“狼”。

二、充分运用信息化,将是国内民企抢抓WTO机遇的一条捷径。

信息化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通行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被摆在了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地位。

在发达国家,一家大企业每年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要占到全年总投入的10%—30%,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却仅有1%—2%,具体到国内的民营企业中,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低!致使许多大中型企业从信息化的层面上来讲,拿到国际市场上,合作方总是认为我们是一家“小”企业。

网络化、信息化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现实。

当跨国公司向外扩张时,都会毫不犹豫地使用信息技术,借以扩大网络,用以降低生产与流通成本。

如果国内民企不想被淘汰在WTO的游戏圈外,将无可选择地要使用信息化手段,就像当年我们要迫切地买一部手机、买一辆名牌小轿车一样,因为她是先进工具、为民企带来的是生产力,实现的是效率和效益!离开它,我们的民企仅靠小米加步枪,再靠大步加快跑,就是再长上三头六臂也追赶不上原子弹的爆炸速度。

举例而言:在美国,有一家沃格林公司,创造了17年利润持续上涨的好成绩。

它经营的1700家药店分布在29个州,年获利7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而真正使企业如虎添翼的就是使用了信息技术。

2001年8月份,美国CVS公司的工作人员频频穿梭于我国几大城市,行将进入。

这匹来自美国的“狼”,去年的药品销售成绩是18亿美元,而我国最大的连锁店——重庆和平大药房,去年的销售额仅为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比起来令人气馁又寒心。

从本质上讲,实施信息化可以全面提升民企的国际竞争力。

全面提高企业的效率,而并非故弄玄虚。

以联想集团为例,实施信息化管理以后,仅库存周转一项就由1995年的72天降到了2000年的22天,所节省的资金以亿元计算。

例如,我国的中医药、专科门诊、特色医疗、偏方妙药等在世界上颇负盛名,并具有传奇色彩,但在一只只强大的对手面前,我们若还不能去借助一下信息化的手段,把自己送上一个高度,仍在使用传统的麻袋运输、杂乱存贮,人工查找、杆秤称量、手工抓分的落后管理手段,行吗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中国中医药在世界经济中的独特比较优势,把她做大做强,乘势进入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全球化。

根据我们民营企业目前的现状,要实施信息化,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推进:①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②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

③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

对于在民企中实施信息化的难点,有人说是缺技术,也有人说是缺资金,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缺少管理思想的转变和观念的更新。

民企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也就是引进现代化管理观念的过程,同时,也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际的管理思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