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带例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ls内将重为1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0.2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4N,不计绳重和滑轮轴间的摩擦。

在上述过程中,下列物理量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动滑轮的重量为1NB.总功功率为2WC.额外功为0.4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答案:CA.由公式F=1n(G物+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G 动=nF−G物=3×4N−10N=2N故A错误;B.拉力F移动的距离s为s=nℎ=3×0.2m=0.6m 则总功功率为P=W总t=Fst=4N×0.6m1s=2.4W故B错误;C.总功与有用功分别为W总=Fs=4N×0.6m=2.4JW有用=Gℎ=10N×0.2m=2J 则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2.4J−2J=0.4J故C正确;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用W总×100%=2J2.4J×100%=83.3%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起瓶器D.钢丝钳答案:B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C.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甲装置中,空吊篮A重25N,B处绳子承受的拉力足够大,C处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

小壮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A上升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

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5NB.在1~2s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为30JC.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160N重的货物D.此装置运载货物最高机械效率为92.5%答案:DA.由图可知,在1~2s内吊篮匀速上升,此时拉力为20N,该滑轮组n=2,则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动滑轮的重力G=nF1−G A=2×20N-25N=15N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1~2s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W额=G动ℎ=G动vt=15N×2m/s×1s=30J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C处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当拉力最大时,运载货物的重力最大G 大=nF大-G动-G A=2×100N-15N-25N=160N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运载货物的重力最大时,机械效率最高,此装置运载货物最高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G大ℎ(G大+G吊篮+G动)ℎ×100%=160N160N大+25N+15N×100%=80%故D错误,符合题意。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压强》中考试题精选(原卷+解析卷)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压强》中考试题精选(原卷+解析卷)

《压强》中考试题精选一.选择题(共36小题)1.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A.1250帕B.2500帕C.5000帕D.12500帕2.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是自制压强计,用它还可以制成高度仪,若瓶中装满水,还可制成液体温度计B.如图是机翼的截面图,飞机获得升力是因为其上表面空气流速小于下表面空气的流速C.如图所示装置中,水受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不会对探头产生向上的压强D.如图是嫦娥四号探月器,其静止时对月球和地球水平表面产生的压强相等3.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类比法B.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吮血液,利用了甲、乙的实验结论D.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载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利用了乙、丙的实验结论4.如图,某工厂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将工件(其重心为O)由图示位置从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则传送带受到的压力F、压强p及工件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B.C.D.O5.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 <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 )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6.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全册)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②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1mm=103μm 1μm ==103nm2.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最常用);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点诠释: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5:透镜及其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5:透镜及其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本章知识体系物距u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 >2fu=2fv=2f 等大倒立实像f <u <2fu <f 二、知识点例题呈现知识点1:凸透镜、凹透镜光路图例:完成下列光路图。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例: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 处移到15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1、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2、凸透镜的几个要素:主光轴、光心O 、 F 、 f 、(物距u , 像距v 。

)3、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凹透镜,它对光线 有 作用。

4、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2) 过焦点的光线;(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透镜及凸透镜成像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 透镜,眼球好像一架 ,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 、 的 像。

2、近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或后),矫 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

3、远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

眼睛和眼镜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知识点3: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知识点4:眼睛和眼镜例: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中考真题呈现】1.(2019·威海)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总复习 练习题教学课件PPT初二公开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总复习 练习题教学课件PPT初二公开课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 机械运动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021山西阳泉期末]小明同学为方便学习,预备网购一台口袋打印机,卖家提供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口袋打印机的宽度为( )A.8 mmB.8 cmC.8 dmD.8 m答案1.B 【解题思路】 一般手机的宽度在7 cm左右,由题图可知,口袋打印机的宽度与手机宽度接近,约为8 cm,故B符合题意.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A.7.5 m=7.5 m×100 cm=750 cmB.270 mm=270 mm÷1 000=0.27 mC.360 km=360×1 000=360 000D.45 m=45×100 cm=4 500 cm答案2.D 【解题思路】 “7.5 m×100 cm”得到的单位不是“cm”,A错误;270 mm=2701 000 m=0.27 m,B错误;“360×1 000”得到的数值无单位,C错误;D换算过程正确.3.[2021湖北十堰张湾区期中]请你在数字后补充合适的单位.八年级人教版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7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某中学生的身高为1.68 ;教室宽约为60 .答案3.【参考答案】 mm cm m dm4.[2021河北秦皇岛海港区期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C.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答案4.C 【解题思路】 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B、D正确;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不是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也可从任一整刻度线测起,故C错误.5.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正确的是 (填选项代号),这支铅笔的长度为 .答案5.【参考答案】 D 4.65 cm【解题思路】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A错误;测量时一般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任一整刻度线测起,B 错误;放置刻度尺时,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C错误.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题图D所示,这支铅笔的长度为4.65 cm.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其长度时,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3.6 cmB.4 cmC.3.61 cmD.3.612 cm答案6.C 【解题思路】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为3.6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故A不符合题意;读数为4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dm,故B不符合题意;读数为3.61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C符合题意;读数为3.612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m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小明用刻度尺正确地测出了课桌的长度是6.72 dm,其准确值是 ,估读值是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答案7.【参考答案】 6.7 dm 0.02 dm 1 cm【解题思路】 课桌的长度为6.72 dm,倒数第二位数字7对应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最末一位数字为估读的数字,其余数字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6.7 dm,估读值为0.02 dm.8.一木板的真实长度是1.054 32 m,甲同学用分度值是1 cm 的刻度尺去测此木板的长度,测量结果接近 m;乙同学用另一把刻度尺测量,测得的结果是1.054 3 m,则乙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估读到 .答案8.【参考答案】 1.054 1 mm 0.1 mm【解题思路】 该木板的真实长度是1.054 32 m,当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接近1.054 m;当测量的结果是1.054 3 m 时,倒数第二位数字4所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因此估读到了0.1 mm.9.观察停表表盘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表盘: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分钟,一个大格是 分钟,一个小格是 分钟.(2)大表盘: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秒,一个大格是 秒,一个小格是 秒.(3)读数:先读小表盘对应的 ,再读大表盘对应的 .(均填“分”或“秒”)(4)图中停表的示数是 s.知识点4时间的测量答案9.【参考答案】 (1)15 1 0.5 (2)30 1 0.1 (3)分 秒 (4)337.5【解题思路】 (4)先读小表盘对应的分,即5 min;再读大表盘对应的秒.读大表盘时要注意,若小表盘指针指在前半个格,则对应大表盘指针应在0~30 s 间读数,若小表盘指针指在后半个格,则对应大表盘指针应在30~60 s 间读数.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小表盘指针指在后半个格,故大表盘应读作37.5 s,所以停表的示数是5 min 37.5 s=337.5 s.10.[2021山东临沂兰陵期中]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错误B.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C.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答案10.C 【解题思路】 误差和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A错误;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 错误,C正确;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等的影响而产生的,而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故D错误.11.[2021河北唐山迁安期中]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下列说法不可行的是( )A.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测量数据不合理时,可进行适当修改C.更换更精密的测量工具D.改进测量方法答案11.B 【解题思路】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等.故A、C、D正确.测量数据不合理时,不可进行修改,要实事求是,B错误.故选B.12.[2021四川成都十一中期中]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 cmB.2.357 cmC.2.35 cmD.2.4 cm答案12.A 【解题思路】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表明物体的长度测量了三次,应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求得的平均数若是除不尽的,应计算到比测量值的位数多一位,然后四舍五入,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故物体的长度为L=(L+L2+L3)÷3=(2.35 cm+2.36 cm+2.36 cm)÷3≈2.36 cm.113.物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把钢尺在 20 ℃时是准确的,如果在0 ℃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填“小”或“大”).这个偏差属于测量中的 (填“错误”或“误差”).答案13.【参考答案】 大 误差 【解题思路】 由于热胀冷缩,所以在0 ℃时钢尺收缩,长度变小,但上面的数字并没变,故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这个偏差属于测量中的误差.1.[2020山东聊城期末]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kuǐ)”,举足两次为“步”,即迈出两足是一步.根据题中所述,古代所说的一步的距离大约是(以成人为例)( )A.0.7 mB.1.5 mC.15 cmD.70 dm答案1.B 【解题思路】 举足一次为“跬(kuǐ)”,举足两次为“步”,根据题中所述,古代所说的一步即“举足两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迈了两步,距离大约为1.5 m.2.[2021广东深圳实验学校期中]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零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C.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答案2.C 【解题思路】 A、B、D项均是错误,而不是误差;C项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的数值不准确,这是误差,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3.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和真实值一样D.无法判断答案3.B 【解题思路】 将皮卷尺拉得太紧,皮卷尺刻度线间的距离将变大,则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4.[2021河南漯河期中]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刻度尺最合适的是( )A.量程3 m,分度值1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答案4.A 【解题思路】 C、D项刻度尺的量程太小,不符合题意;躺着和站立时的身体长度相差不大,应选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即A符合题意.5.[2021河北石家庄高邑期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正确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0.151 0 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最右边的“0”无意义,可以去掉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C.小明测量过程中方法准确无误,所以没有测量误差D.该测量结果还可以记录为15.10 mm答案5.B 【解题思路】 最右边的“0”是估读值,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正好在整数刻度时,我们就应估读为“0”,故A错误.由题图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B正确.小明测量过程中方法准确无误,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C错误.0.151 0 m=151.0 mm,故D错误.6.[2020上海大同初中月考]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三个数据:2.32 dm、23.20 cm、232.0 mm,则分度值相同的刻度尺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都不相同答案6.B 【解题思路】 对于2.32 dm,3对应的单位是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对于23.20 cm,后面的2对应的单位是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对于232.0 mm,后面的2对应的单位是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7.如图1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min s;如图2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min s.答案7.【参考答案】 3 48 3 18【解题思路】 题图1、图2中大表盘的秒针指示的位置相同,关键是看小表盘的分针指示的位置.题图1中,分针指示在3.5 min以后,因此秒针指示的时间是48 s,即示数是3 min 48 s;题图2中,分针指示在3 min到3.5 min之间,因此秒针指示的时间是18 s,即示数是3 min 18 s.8.[2021 辽宁锦州期末]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B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 (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答案8.【参考答案】 0.1 3.25(±0.01) 3.3(±0.1) A【解题思路】 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从零刻度线开始测,物体的长度为3.25 cm;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从零刻度线开始测,物体的长度为3.3 cm;A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用A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更精确.9.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 cm、12.83 cm、12.8 cm、14.82 cm、12.80 cm.(1)各位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2)其中测量结果明显错误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的 不同.(4)如果上述四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5)用这把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的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答案9.【参考答案】 (1)误差 不可以 (2)丁 可以 (3)分度值 (4)丙 没有估读值(或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12.82【解题思路】 (5)若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则只有甲、乙、戊三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则钢笔的长度L=12.82 cm+12.83 cm+12.80 cm3≈12.82 cm.专项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2021天津河西区期中]如图所示的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1.C 【解题思路】 A选项,测量的长度不是硬币的直径,错误;B选项,硬币左端未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对齐,错误;D选项,硬币下端未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对齐,错误.故选C.2.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相同的纸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把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答案2.D 【解题思路】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相同的纸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采用的是累积法,故A做法正确;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细金属丝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采用的是累积法,故B做法正确;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故C做法正确;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三角板和刻度尺各一把,故D做法错误.故选D.3.某同学测量细钢丝的直径时,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1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钢丝圈的长度是 cm,细钢丝的直径是 mm.若由于疏忽,在数钢丝圈数时少数了一圈,则所得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若在绕圈时钢丝之间有空隙,则所得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若第二次测量时排绕了5圈,与第一次相比,第 次测量的误差较小.答案3.【参考答案】4.95(±0.01) 1.2 偏大 偏大 一【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钢丝圈的长度L=4.95 cm,n=41,故细钢丝的直径d=4.95 cm41≈0.12 cm=1.2 mm.若少数一圈,测量的长度不变,则计算时分母变小,所得结果将偏大;若钢丝间有空隙,则测量得到的钢丝圈长度将变大,所得结果也将偏大.4.[2021 河南洛阳伊川期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答案4.【参考答案】 1.85【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四枚硬币的直径和为7.40 cm,所以一枚硬币的直径为1.85 cm.5.左图表示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那么曲线的长度L= .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 mm、10 mm,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均正确,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 (填“甲”或“乙”)的测量结果较准确.答案5. 【参考答案】 nl 甲【解题思路】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越接近两脚之间曲线的长度,所以甲同学的测量结果较准确.6.[2021 河北唐山丰南区月考]一条纸带厚薄均匀,小亮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填“A”或“B”).A.2−1B.2−12答案6.【参考答案】 B7.请写出用刻度尺测量地图上从北京到上海铁路线(京沪铁路)长度的方法以及如何计算出京沪铁路实际里程.(辅助器材不限)答案7.【参考答案】 找一段柔软的棉线,使棉线与地图上的京沪铁路线完全重合,然后测出这段棉线的长度,就得到了地图上京沪铁路线的长度.用该长度除以比例尺,即可得出京沪铁路实际里程.归纳总结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 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的数据.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硬币的厚度等.(2)平移法:当一些物体的长度(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隐藏在物体内部时,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利用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和圆锥高度的示意图,其中硬币直径为7.50 cm-5.00 cm=2.50 cm.甲 乙(3)化曲为直法: 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可以用一段不可伸长的细线与曲线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记号间的长度,也就是曲线的长度.(4)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花坛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滚动的圈数就可得出花坛的周长.利用此方法还可测量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的长度等.(5)化整为零法:若被测量物体的长度远远超过了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如测一卷铁丝的长度),或不便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可先选取物体的一小部分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然后设法(如称重)测出整个物体与这一小部分的倍数关系,最后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求出整个物体的长度.第2节 运动的描述第一章 机械运动1.我们说某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是指该物体( )A.正在运动B.正在改变运动的快慢C.处于静止状态D.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答案1.D 【解题思路】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2.【关注传统文化】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2.D 【解题思路】 水向东流,水的位置随时间在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孤帆一片日边来”,船的位置随时间在变化,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C 不符合题意;“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物体的颜色,不是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答案3.B 【解题思路】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具体选哪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事先选定参照物,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毫无意义.故B正确,A、C、D错误.4.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 ;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于日晷的盘面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4.【参考答案】 参照物 运动【解题思路】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首先选择参照物;影子和日晷的盘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5.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答案5.C 【解题思路】 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而该车相对于车内的驾驶员,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6.[2021福建漳州期末]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同步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是 的,以太阳为参照物是 的.(均填“静止”或“运动”)答案6.【参考答案】 静止 运动7.[2021山西大同期末]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静止的( )A.发射架B.运载火箭C.月球D.地球答案7.B 【解题思路】 发射升空过程中,嫦娥五号探测器相对于发射架距离越来越远,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题意,运载火箭携带嫦娥五号探测器升空的过程中,嫦娥五号探测器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不变,所以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8.下面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里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答案8.B 【解题思路】 月亮躲进云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是以云朵为参照物的,A不符合题意.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是被研究的物体,太阳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符合题意.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被研究的物体是树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树木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观光电梯里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被研究的物体是地面,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学校运动会上4×100 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答案9.B 【解题思路】 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保持相对静止,为了节省时间,取得好的成绩,两运动员需在奔跑过程中完成传接棒,故B正确.10.[2021 广东广州白云区期末]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答案10.D 【解题思路】 题中关键部分“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动”,说明甲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A 错;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的相对位置在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既然甲车是静止的,那么乙车必然是运动的,C错;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应是运动的,B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是运动的,D 对.故选D.11.[2021 黑龙江哈尔滨五常期末]在一张白纸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一个小球放在图中草地上.分别进行以下操作:①纸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②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两种情况下小球的运动结果 (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过程说明了 .答案11.【参考答案】 相同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解题思路】 纸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和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都是使小球进入“洞”中,不同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①中小球相对于地面某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②中小球相对于地面某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由此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2021 广东广州海珠区月考]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不变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D.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答案1.D 【解题思路】 A项,空气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B项,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参照物,否则无法确定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C错误,D正确.故选D.2.棋盘上摆放有三个棋子,如图甲所示,图乙则是三岁的小宇移动了棋子后的样子.相对于棋盘,位置发生了变化的棋子是( )A.只有3号B.只有2号和3号C.只有1号和3号D.1号、2号和3号答案2.D 【解题思路】 比较可知,1号、2号棋子均向右移动了1格;3号棋子向下移动了2格后又向右移动了1格.所以三个棋子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复习题1.如图所示,某工人重600N,站在水平面上,用100N的拉力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提起一浸没在水中体积为1.2×10−2m3,重360N的物体。

(物体始终浸没在水中,且忽略水对物体的阻力,ρ水=1×103kg/m3,g=10N/kg)求:(1)已知工人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3×10−2m2,工人没有拉动绳子时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提起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工人最多能够提起多重的同种物体?【答案】解:(1)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600N,S=3×10−2m2,对地面的压强:p=F压S=600N3×10−2m2=2×104Pa;(2)物体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V=1.2×10−2m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V排g=1×103kg/m3×1.2×10−2m3×10N/kg=120N;(3)提起物体时,滑轮组受到的拉力:F 拉=G物−F浮=360N−120N=240N,由图可知:绳子的股数n=3,则提起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F拉ℎFs×100%=F拉ℎF×nℎ×100%=F拉nF×100%η=240N3×100N×100%=80%。

(4)根据η=W有用W总=F拉ℎF拉ℎ+G动ℎ=F拉F拉+G动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F拉η−F拉=240N80%−240N=60N;由于工人重600N,则最大拉力F最大=G=600N,根据F=F拉+G动n可知:滑轮组受到的最大拉力F拉最大=nF最大−G动=3×600N−60N=1740N;水中的同种物体的密度为ρ物=m V=G gV=360N10N/kg×1.2×10−2m3=3×103kg/m3;由于水中的同种物体受力情况为:F拉最大=G最大−F浮最大,即:F 拉最大=G 最大−ρ水V 排最大g , 所以,F 拉最大=G 最大−ρ水G 最大gρ物g ,则G 最大=F拉最大1−ρ水ρ物=1740N1−1×103kg/m 33×103kg/m 3=2610N 。

人教版(最全)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经典例题)

人教版(最全)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经典例题)

人教版(最全)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经典例题)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有着规律。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电阻: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 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如果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n。

电功: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电功率: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电流(I)=电压(U)/电阻(R);电压(U)=电流(I)×电阻(R)。

电阻(Ω)可以用公式R=U/I来计算,它与电流、电压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有关。

电能(J)可以用公式W=UIt或W=Pt来计算,其中W=I2Rt和W=U2t/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热(J)可以用公式Q=I2Rt来计算,在纯电阻电路中,Q等于W。

电功率(W)可以用公式P=UI或P=W/t来计算,其中P=I2R和P=U2/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以计算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灯的电阻。

如果已知灯两端的实际电压,可以通过公式P实=U实2/R来计算灯的实际功率。

串联电路的电阻有分压的作用,分压的大小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并联电路的电阻有分流的作用,分流的大小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精选习题-(1000)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精选习题-(1000)

人教版初中物理物理中考总复习精选习题一、选择题 1.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 A .小明午餐大约吃4kg 米饭B . 日光灯的长度大约是1.2mC .湛汪市六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D .空调的功率大约是100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超导体 、电磁铁属于高新技术材料B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铀矿产生的核能C .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排列为:夸克、原子、原子核D .光纤通信实际上是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反射形成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空隙,也可以没有空隙 B .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4.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 ) A .0℃的水内能为零B .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 .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 .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据ρ=mV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据Q =cmΔt 可知,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C .据v =st 可知,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 .据R =UI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6.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7.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人教版初中物理计算题专题、电学专题复习(含答案)(全)

人教版初中物理计算题专题、电学专题复习(含答案)(全)

初中物理计算题分类复习一、串、并联电路计算: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当S1、S3断开, S2闭合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求:(1)电源电压是多少? (2)当S1、S3闭合, S2断开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图12、图2所示,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的电压U1、L2两端的电压U2以及L1、L2串联的总电压U,请根据表盘读数回答下列问题:⑴L1两端的电压U1是多大?⑵L2两端的电压U2是多大?⑶L1、L2串联的总电压U是多大?⑷电源电压是多大?图2二、欧姆定律计算:3、如图3所示,R1=10 ,R2=15 ,电流表示数是1A ,求:(1)R 1中电流I 1和R 2中I 2各是多大?(2)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大?4、如图4所示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4 V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 V ;当电源电压增至12 V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

求电阻R 1、R 2的阻值。

三、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计算:5、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 ,R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3V 。

求: (1)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2)正常工作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型号DSP —19B 电源220V 50Hz功率 加热时 1200W 保温图3图5容量2L6、某电热水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

若热水瓶内装满水,在额定电压下工作7、(外界大气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

求:(1)保温时通过电热水瓶的电流是多少?(2)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电阻多大?(3)若瓶内20℃的水加热10min正好烧开,则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热效率是多少?(4)请你尝试画出电热水瓶的内部电路图。

7、某校同学在研究用电器的电功率时连接了如图6所示的电路,电路中电员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当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a时,闭合开关S2、S3与断开S2、S3,电流表的变化范围为0.4A~0.1A,电压表的变化范围为6V~4V;当断开开关S2和S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距a点1/2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带答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总结例题

(带答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总结例题

(带答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2、如图是2021年12月9日下午4∶30在“神州十三号”上“太空授课”时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神州十三号”内陀螺仪的质量不发生改变B.在“神州十三号”内可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C.在“神州十三号”内无法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D.在“神州十三号”内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3、下列关于基本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C.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或凸液面的最高点保持相平D.使用排水法时,“适量”的含义是既能淹没物体,且放入物体后水不溢出4、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重约为0.5NB.教室门高约为10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初中生百米跑成绩约为6s5、a,b,c为三种不同的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A.若a,b,c的质量相同,a的体积最大B.若a,b,c的质量相同,a的体积最小C.若a,b,c的体积相同,b的质量最大D.若a,b,c的体积相同,b的质量最小多选题6、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分析图像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B.甲、乙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C.乙物质的密度为1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8:17、如图所示,先用注射器吸入10mL密度为1.5kg/m3的某种气体,再用橡皮帽将其密封,然后用活塞将该气体的体积压缩至3mL,则下列反映此过程里该气体密度、质量、体积变化关系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8、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g,将瓶里的水倒出,装入一些金属的颗粒,称出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再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1318g,则()A.瓶子的容积为500cm3B.金属颗粒的质量为440gC.金属颗粒的密度为11.3g/cm3D.金属颗粒的体积为60cm39、一块普通砖体积为500cm3,质量为1100g。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A.306.5sB.5.65minC.336.5sD.436.5s答案:C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6.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6.5s,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6.5s=336.5s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以下速度由大到小是()A.轻轨、动车、高铁B.高铁、轻轨、动车C.动车、高铁、轻轨D.高铁、动车、轻轨答案:D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为v动=55m/s×3.6km/h=198km/h高铁的速度v高=300km/h,轻轨的速度为v轻=132km/h,则速度由大到小的是v 高>v轻>v动所以,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铁、动车、轻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A.步长约为2mB.每分钟步行15kmC.平均速度为4km/hD.步行3km用时15min答案:CA.由图可知,步行3km步数为4718步,则步长l=3000m4718步≈0.6m/步故A不符合题意;BCD.由图可知步行3km用是45min,则步行的速度v=st=3km4560h=4km/h≈0.067km/min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甲、乙两小车从同一地点开始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乙比甲先运动16秒,若在某时刻测得两车相距12米,则()A.两车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两车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C.此时甲车的运动时间一定为4秒D.此时甲车的运动时间可能为28秒答案:DAB.由图可知,经过4s,甲车的路程是8m,乙车的路程是4m,甲的速度为v 甲=s甲t甲=8m4s=2m/s乙的速度为v 乙=s乙t乙=4m4s=1m/s乙比甲先运动16s,此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s1=v乙t1=1m/s×16s=16m在某时刻测得两车相距12m,两车的运动方向不能相反,如果运动方向相反,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16m,故AB 不符合题意;CD.甲追赶乙时,没有超过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2m,此时所用的时间为t2,则16m-v甲t2+v乙t2=12m代入数据16m-2m/s×t2+1m/s×t2=12m解得时间t2=4s此时甲车的运动时间可能为4s;甲超过乙,追上乙时所用的时间为t3,则v甲t3=16m+v乙t3代入数据2m/s×t3=16m+1m/s×t3解得t3=16s甲超过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2m,此时所用的时间为t4,则v甲t4-v乙t4=12m代入数据2m/s×t4-1m/s×t4=12m解得t4=12s此时甲车的运动时间可能为t=t3+t4=16s+12s=28s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用热水袋取暖C.反复弯折铁丝D.搓手取暖答案: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主要的区别是: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ACD.钻木取火、反复弯折铁丝、搓手取暖都是对其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CD不符合题意;B.热水袋温度高,手温度低。

取暖用热水袋取暖时,热水袋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热量从温度高的热水袋转移到温度低的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某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吸气冲程中,只有空气进入汽缸B.压缩冲程中,汽缸内物体的内能不变C.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转化为机械能D.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极少部分燃料释放的能量答案:CA.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故A错误;B.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气体的内能变大,此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错误;C.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大部分需要克服摩擦、发生热传递而散失,只有一少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在排气冲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大部分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冲程中柴油机气缸里的气体内能减小B.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搓手时感到暖和是因为产生了热量D.给手机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DA.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机械能转为为气缸内气体的内能,气体内能增大,故A错误;B.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热水沸腾过程和晶体熔化过程,物体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搓手时感到暖和是因为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了,故C错误;D.给手机充电,将电能转化为手机电池的化学能,故D正确。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D解析:D【详解】A.已知下坡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

此问题没有探究价值,A不符合题意;B.自行车无论如何运动,只要在运动,路程一定是增加的,此问题没有探究价值,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压力和路况是一定的,其它影响运动速度的因素不明确。

此问题不容易探究,C不符合题意;D.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但是不是匀加速还是一般的加速运动,利用刻度尺(测绳)和秒表,测量不同路段(或时间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就可以得到不同路段(时间段)的速度及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测量结果就能确定速度变化的规律。

此问题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D符合题意。

故选D。

2.甲、乙、丙、丁为四辆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车,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甲、丙、丁D.乙、丙、丁A解析:A【详解】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甲的路程不变,说明甲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故符合题意;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乙的路程不断增大,并且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断增大,说明乙车进行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车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由速度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说明丙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故符合题意;由速度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增大,说明丁车进行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车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C解析:C【详解】A.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有测量就一定存在误差,故A错误;B.误差难免,但优化实验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C.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仍然存在,故D错误。

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总结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当动车加速时()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答案:B解析:当动车向右加速时,由于惯性,液体会向杯子左边运动,即变得左高右低,液面相当于顺时针转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则入射角变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角也会变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是一个三棱镜的截面。

三棱镜的左侧有一个物体P,若你在三棱镜的右侧观察,则所看到的物体P的像大致在()A.A点处B.B点处C.C点处D.D点处答案:A解析:如图,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通过三棱镜后,光线向底边偏折了,人眼看到折射光线,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而来的,因此感觉从A点发出的,所以A点是物点的像。

光路图如下: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答案:C解析: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C.选择相同的两个蜡烛,这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D.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

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C.日偏食是由于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D.队伍排列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解析:A.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故A正确;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把木板所在直线稍微与视线倾斜,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木板偏离视线的距离应该是均匀变化的,若某一处偏离太多,则此处凹陷,若某一处偏离太少,则此处上凸,这样就检查出是否平整了。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总结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对晓理说“请小声讨论,不要影响其他组同学讨论。

”这是提醒晓理要控制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答案:C解析:“请小声讨论,不要影响其他组同学讨论。

”是指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响度要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为一款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可10m内无线连接,手机实现无线音乐播放,关于该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B.音箱发出的乐音也可能成为噪声C.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D.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答案:B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蓝牙音箱发声需要振动,故A错误;B.音箱发出的乐音,如果妨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等也会成为噪声,故B正确;C.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故C错误;D.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会越来越小,但传播速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D.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答案:C解析: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A错误;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B错误;C.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当空气抽完后声音也消失,即真空中不能传声,故C正确;D.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了次声波B.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答案:B解析:A.超声波有良好的反射性,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了超声波,故A错误;B.护航官兵佩戴耳罩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D.音调的高低与振动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的长短不同,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故D错误。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不亮且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用电压表检测电路,当电压表分别接a、b两点和b、d两点时,电压表均无示数,接c、d两点时电压表有示数,则可判定()A.变阻器短路B.灯泡短路C.开关断路D.电流表断路答案:CA.如果变阻器短路,灯泡发光,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故A不符合题意;B.如果灯泡短路,那么灯泡不能发光,电流表有示数,故B 不符合题意;C.如果开关断路,电压表接a、b两点和b、d两点时,没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压表均无示数,接c、d两点时有示数,故C符合题意;D.如果电流表断路,电压表接c、d两点时,电压表无示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两个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无法观察到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

闭合开关时,两灯都正常发光。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灯两端电压都相等,则两灯肯定是并联B.若流过灯的电流相等,则两灯肯定是串联C.若取下一根导线两灯都不亮,则原来两灯肯定是串联D.若取下一灯,另一灯不亮,则原来两灯肯定是串联答案:DA.当两灯并联时,各个灯泡两端电压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但是当两个完全一样的小灯泡串联时,各个灯泡两端电压也会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所以若灯两端电压都相等,两灯也可能是串联,故A错误;B.若两个完全一样的小灯泡并联时,由于灯泡的电阻相等,两端电压相等,流过灯的电流也相等,所以若流过灯的电流相等,两灯也可能是并联,故B错误;C.在并联电路中,若在干路取下一根导线,两灯都不会亮,所以取下一根导线两灯都不亮,原来两灯也可能是并联,故C错误;D.串联电路是各用电器顺次连接,只有一条闭合回路,若取下一灯,就造成电路断路,另一灯就会不亮,所以若取下一灯,另一灯不亮,则原来两灯肯定是串联,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左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B.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C.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小D.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答案:D如图,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所在的支路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等于电源电压),故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所在的支路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干路的电流变大(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总结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

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答案:A解析:ACD.小林通过窗户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夜晚和白天都可能通过玻璃成像。

白天、晚上射向玻璃的光都是部分透过,部分反射,而白天因环境光线太强,不易观察到玻璃中的像,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白天、夜晚所成的像的大小应相同。

故A正确,CD错误;B.射向玻璃的光,无论白天夜晚都是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是()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从后视镜观看车后景物C.手影游戏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答案:D解析: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从后视镜观看车后景物,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手影游戏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女演员的身上,观众看到她的A.上衣是红色,裙子是黑色B.上衣、裙子都是红色C.上衣是白色,裙子是黑色D.上衣、裙子都是黑色答案:A解析:解答: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照上就反射红光,呈现红颜色;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红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所以现象A正确.故选A.小提示: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不吸收任何颜色的光;蓝色物体只能反射蓝光,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4、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

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

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解析:A.妈妈拍照时,镜头是凸透镜,光经过凸透镜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在水面上形成的树木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观看水中的鱼,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小科的影子是光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小影),在光达不到的区域会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开关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2A,A的示数为0.36A。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R1的电流是0.24AB.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4AC.通过R2的电流是0.48AD.干路的电流为0.48A答案:B由图可知:R1和R2是并联关系,而且电流表A在干路中,电流表A1测量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R2的电流,其中电流表A1的示数是0.12A,即通过R1的电流是0.12A;电流表A的示数是0.36A,即干路的电流为0.36A;根据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可知,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I−I1=0.36A−0.12A=0.24A通过R2的电流是0.24A。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0.5A,I B=0.3A,I 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首先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答案:B由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A处测出的电流为干路电流,B处测出的电流为通过灯L1的电流,C处测出的电流为通过灯L2的电流。

由小明的实验数据可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一次实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应改变实验条件,即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再进行几次测量,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而改变电流表的量程则对实验结论没有很大的影响,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带有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独立进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A.B.C.D.答案:D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加热器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电动机不能独立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和加热器串联同时工作,再闭合S2时加热器被短路,只有电动机工作,而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电动机工作,只闭合S2时加热器工作,电动机和加热器均能独立进行,故D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馨四维冲刺班教学教案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一、知识点总结(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一、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二、典例透析透析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_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

透析点二:声音的特性【例二】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下列声音的说法中指音调的是________;指响度的是________;指音色的是________。

A“高声大叫”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B女高音歌唱家与男低音歌唱家C二胡与钢琴发出的声音不同D在山谷中说话听到回声透析点三:噪声的防治【例三】以下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_______,阻断噪声传播的是_______,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的是_______。

A. 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透析点四:声的利用【例四】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D.利用声呐测海深【例五】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透析点五:回声【例六】利用回声来测量海深的仪器,叫回声测深器.它装在海船舱底,由舱底向海下发出声音传至海底、暗礁、鱼群处,再经暗礁反射到海面,由舱底的灵敏回声接收器把回声接收下来,准确记下声音由发出到回声返回所经过的时间,可测海深及鱼群或暗礁的位置.如果接收器收到声音从海面发出到被某暗礁反射回海面共用了0.8秒,求暗礁在海中的深度.(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为1500米/秒)三、巩固提高1.学校联欢会上。

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_产生的,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在学校的走廊里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让学生保持肃静的做法是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2.雨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回声,那么小雨和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_____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这种方法________(“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3.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员“小沈阳”在节目中分别模仿了刘欢、阿宝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从物理角度说,他是模仿乐音三要素中的,特别是把阿宝的高音也能唱上去,其中“高音”是指高。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4.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得到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6.下列措施中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四、当堂检测1.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 )A.放在种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种罩内的空气抽掉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空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种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种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线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3.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A.频率不同 B.振幅不同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 D.响度不同4.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 B.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C.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 D.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5.如图8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_.五、课后拓展学案﹡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2.大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命运》、《田园》、《英雄》等,有些作品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你认为合理的是()A.他是把所作的曲子演奏给朋友们听,朋友们把感受通过文字告诉他,指导他创作B.他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演奏的声音C.自从他耳聋后,就随随便便作曲了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填空题1.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登上月球的两个宇航员面对面站着也不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2.有时我们接起电话,彼此间只说了声“您好”,对方还未来得及告诉我他是谁,如果他是我们熟悉的人,我们就能知道他是谁,这是根据________来判断的。

﹡计算题1.某人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在0.2s和0.6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声速为340m/s,求山谷的宽度。

➢第二章光现象一、知识点总结(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