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旅游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2018年旅游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9c4dd932f60ddccdb38a043.png)
2018年旅游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多年来,我们依托天柱山,紧扣撤县建市目标,始终坚持把县城作为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县城已不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集中展现出**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三区并举”和工业、旅游“两翼齐飞”的跨越发展新形象,而且正向着皖西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加速迈进。
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提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在全县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之际,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高标准风景旅游城市建设,这是牵动**县和**市乃至更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课题。
为此,我们带着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县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XX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8%,城市规模逐渐扩张、功能日益完善,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的聚集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一)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我县县城总体规划始编于1982年,1994-1995年进行了第一轮修编,XX-XX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与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统一修编。
城市总体规划日趋完善,城市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县城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所在地”,是“工商贸协调发展的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这是充分考虑我县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而作出的定位,切合**依托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
第二轮规划修编,充分体现了“山城一体、山城相融”的发展理念,将天柱山风景区120.72km2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区总面积达169km2,形成了“山城一体”、“一主两翼(主城商贸区、开发区、度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各项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先后编制了经济开发区、旅游产业园区、县城中心区以及皖潜大道两旁、雪湖公园等控制性详规,编制了县城绿化、燃气、防洪、给水、排水、环保等专项规划。
2018年景区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景区旅游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a769e0700abb68a982fbc7.png)
2018年景区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4月目录一、行业近年来发展状况、现状和发展趋势 (5)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0)1、行业主管部门 (10)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2)(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2)(2)行业主要政策 (13)①《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 (13)②《“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13)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15)④《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15)⑤《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15)⑥《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16)⑦《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16)⑧《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17)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17)三、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变动情况 (18)1、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8)2、行业主要企业情况 (18)(1)九华旅游 (19)(2)长白山 (19)(3)峨眉山 (20)(4)张家界 (20)(5)桂林旅游 (21)(6)丽江旅游 (21)(7)黄山旅游 (22)(8)西藏旅游 (23)(9)三特索道 (23)(10)喀纳斯 (24)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4)(1)行政许可壁垒 (24)(2)资金壁垒 (25)4、市场供求状况和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 (25)(1)旅游行业竞争格局、行业区域化特征、规模效应以及变化趋势 (25)(2)旅游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 (26)(3)旅游行业的整合风险较小,对行业利润水平的影响有限 (27)四、行业主要特点 (27)1、行业经营模式 (27)2、行业主要特征 (27)(1)周期性 (27)(2)地域性 (28)(3)季节性 (28)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9)1、有利因素 (29)(1)宏观经济增长 (29)(2)行业扶持政策的陆续推出 (30)(3)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32)2、不利因素 (34)(1)旅游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34)(2)旅游业节假日特征与旅游服务设施需求之间的矛盾 (34)(3)国内旅游市场管理还有待完善 (35)六、行业上下游的关联性 (35)。
2018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2018旅游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35b79a02d276a200292e27.png)
6、交通改善为旅游发展助力
以高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强交通系统远距离输送游客的 能力。中国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高铁网建设规划。根据铁道部发布的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0-2014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基本建成 的时间段,到2012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1 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 里程将达1.3 万公里,而到2014 年,我国将基本形成以“四纵四横”为 框架的高铁网络。 我们认为,高铁对于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运输乘客速度大大 加快。这意味着,城市周围的1 小时经济圈范围将大大扩大,传统上300 公里以下的短途距离,将升级为同城距离,输送总人次大大增加。高铁 运输的频次大大高于普通铁路,价格有优势,促进长途旅行。在高铁运 行初期,高铁票价较高,但与民航票价相比,仍有一定优势,随着铁路 网的辅开,高铁将进一步体现规模经济。价格上的优势,有助于促进全 民长途旅行。
5、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驱动力
在一线城市居民开始“走出去”时,拥有4.8 亿人口的湖北、河南、湖南 以及成渝等中西部省份,正在重复上海过去10 年的历史,这些省份当前人均 GDP 在2 万元左右,在产业加速转移以及中部城市群形成的大背景下,其区 域经济的崛起将造就一批新兴景区,而位于这些区域的成熟景区(如黄山、 峨眉山)也将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我们回顾长三角地区过去十年旅游业的发展,上海人均GDP 由1998 年 2.45 万元增长到2009 年的7.7 万元,上海的经济繁荣成就了周庄、乌镇等 一批江南旅游小镇的兴起,区域经济增长的力量不可忽视
3、消费结构升级重塑旅游消费习惯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需求也从最初的食物、衣 着等生存需求逐渐升华至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的需求,必需消费 品占比逐渐降低,非必需消费逐渐成为主导。 消费结构升级重塑旅游消费观念,对旅游消费的提升作用显著。而作为 发展性、享受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是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 保障之后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居 民消费的重要选择和组成部分。除2008 年受地震、金融危机等影响,旅游收 入同比增长率低于GDP 同比增长率以外,其他年度旅游收入增速均高于同期 GDP 增速,有力地证明了旅游业已经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典型受益行业之一。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有望从传统的奢侈消费转变为大众化消 费甚至是必需消费,消费结构升级将重塑居民旅游消费观念。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83b164a26925c52cc5bf53.png)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收入增长、城镇化推进、交通改善均利好旅游业发展 (5)1、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高,我国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出游率有望继续提高 (5)2、城镇化推进,旅游市场有望继续扩张 (6)3、交通改善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6)二、国内游散客化趋势明显,多元业态应运而生 (7)1、周边游热度渐高,线上预订、自助出游成趋势 (8)2、亲子游、自驾游产品热度高、前景好 (10)三、欧洲游快速增长,韩国游明年有望复苏 (14)1、欧洲游复苏明显,休闲游、深度游产品受青睐 (14)2、中韩关系现改善迹象,明年韩国游有望好转 (16)四、行业供需改善结构调整,中端酒店发展势头良好 (17)1、供需改善,有限服务型酒店龙头经营回暖 (17)2、酒店市场面临结构调整,中端酒店市场广阔 (20)3、中端酒店市场发展良好 (22)4、中端酒店盈利能力较强 (24)五、免税品市场空间大,龙头竞争优势明显 (25)1、中产阶级壮大、高净值人群消费力强、消费回流利好免税品销售 (25)2、中免规模扩张,毛利率提高值得期待 (27)六、重点公司简析 (30)1、中国国旅:规模效应有望提升毛利率,三亚免税业绩快增值得期待 (30)2、锦江股份:行业复苏还未结束,中端龙头轻资产扩张持续 (32)3、黄山旅游:内生增长动力充足,外延扩张利好景区扩容 (33)4、宋城演艺:公司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静待业绩释放 (34)5、中青旅:门票提价利好明年业绩增长,轻资产扩张模式有望开启 (36)6、凯撒旅游:旅游资源优质,关注公司控股权之争 (37)收入增长、城镇化推进、交通改善利好旅游业发展。
预计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程度和交通便利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些因素和全国出游人次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预计我国旅游业将继续较快增长。
国内游散客化趋势明显,多元业态应运而生。
在国内游客数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向散客化发展的趋势。
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b4f936a2161479171128aa.png)
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目录CONTENTS 01旅游行业发展背景--------------------0302国内旅游市场分析--------------------1203出境旅游市场分析--------------------3104入境旅游市场分析--------------------4905旅游行业发展趋势--------------------571旅游行业发展背景GDP 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以来,GDP 增速逐年放缓,传统的外需驱动型经济模式受到挑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2013年对比,2017年,第一和第二产业增长相对缓慢,以商品和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59.5264.4068.9174.3682.717.80%7.30% 6.90% 6.70% 6.90%201320142015201620172013-2017年中国GDP及其增长速度GDP(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第一产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18.3%27.7%53.6%5.536.5526.2033.4627.8042.7020132017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3 vs 2017年中国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化单位:万亿元6.617.348.199.1310.39%10.80%11.01%11.04%20142015201620172014-2017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GDP 的综合贡献(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对GDP 的贡献额持续增长。
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11.04%,与2014年对比,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增长了2.52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比重亦有所提升。
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02d520b52acfc789ebc9e3.png)
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投资案件关键假设点1、景区类公司的长期经营由其本身附属的自然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不受短期事件性外部因素的影响;2、景区类公司收入具有持续性与稳定性,DCF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3、客流量角度:自然景区的客流增长符合正常的S型曲线,即使考虑到消费者代际更替后的偏好转变,凭借目前中国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化进程,优质景区仍会趋近于满负荷状态。
4、客单价角度:价格体系在现有条例的要求下预计符合阶梯性提升的规律,长期来看考虑以CPI指数作为参考指标,假设稳定期收入上涨与物价指数相对应。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1、市场认为景区个股的相对估值水平过高,缺乏投资价值。
我们认为景区个股的现金流入要远高于其表观的净利润,在DCF绝对估值和EV/EBITDA相对估值方法中具有合理性。
相比其他消费品行业,景区类业态受价格竞争,市场变迁影响小,低经营风险及自然资源禀赋的成本优势体现使得其具有较好的估值溢价。
2、市场认为景区类公司可以简单以成长股估值体系类比,我们认为由于景区经营能力不受短期事件影响,进入成熟期后更看中的是长期永续经营能力,由于短期外部因素波动而导致的阶段性高增长并不具备参考意义,应该从客流-客单价-经营杠杆的逻辑推算合理估值区间。
3、市场认为景区的自然资源属性模糊,难以对应到价值上,我们认为其价值凝结在经营中不被消耗的自然景观上以及节约的资本投入上,对应到利润和现金流增厚的折现价值,也就是包含在公司整体估值体系中。
核心假设风险1、全国性的外部性事件(如重大疫情,自然灾害)对于行业存在短期打击;2、不确定的外延项目导致资本开支加大,影响未来现金流。
目录1.景区业态高度稳定,绝对估值体系探寻价值 (7)1.1 景区类上市公司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双高 (7)1.2 DCF估值方法下部分景区公司存在低估 (8)1.2.1 经营情况预测 (8)1.2.2 CAPEX情况预测 (10)1.2.3 营运资本净变化情况预测 (12)1.2.4 DCF模型测算-景区公司绝对估值被明显低估 (14)2.景区业态稳定发展,经营杠杆推动增长 (16)2.1 景区利润对收入存在明显的弹性 (16)2.2 经营杠杆与景区估值的关系探究 (19)3.构建相对估值体系,资源价值的论证 (20)3.1 历史复盘,市场情绪影响景区公司估值体系 (21)3.2 自然资源禀赋的价值解析 (24)3.3 投资收益率与估值溢价 (26)4.淡旺季行情使得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投资机会 (28)4.1 景区行业存在明显季度效应 (28)4.2 景区行业存在春节节假日效应 (30)4.3 景区行业有明显寒暑假超额收益效应 (33)5.春节行情下,景区类公司存在投资机会 (35)图表目录图1:景区类公司自由现金流分析框架 (8)图2:CPI预测平均值 (8)图3:景区业务拆分的基本框架 (17)图4:黄山旅游10年复盘 (21)图5:峨眉山10年复盘 (21)图6:黄山旅游PE vs上证综指PE (22)图7:黄山旅游PB vs上证综指PB (22)图8:峨眉山PE vs深圳成指PE (22)图9:峨眉山PB vs深圳成指PB (22)图10:申万景点指数10年复盘 (23)图11:黄山旅游PE与净利润增速的变化关系 (23)图12:峨眉山PE与净利润增速的变化关系 (23)图13:黄山旅游估值指标 (25)图14:峨眉山A估值指标 (25)图15:景区公司溢价的主要因素 (27)图16:第一季度景区行业收益率比较 (28)图17:第二季度景区行业收益率比较 (28)图18:第三季度景区行业收益率比较 (29)图19:第四季度景区行业收益率比较 (29)图20:2008-2017元旦景区行业表现 (31)图21:2008-2017春节景区行业表现 (31)图22:2008-2017劳动节景区行业表现 (31)图23:2008-2017端午节景区行业表现 (31)图24:2008-2017中秋节景区行业表现 (31)图25:2008-2017国庆节景区行业表现 (31)图26:10-17寒假前后景区行业收益率比较 (33)图27:10-17暑假前后景区行业收益率比较 (33)表1:自然景区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分布 (7)表2:黄山旅游、峨眉山税收优惠情况 (9)表3:黄山旅游、峨眉山整体所得税率统计 (9)表4:黄山旅游和峨眉山经营端预测(单位:亿元) (9)表5:黄山旅游近10年对CAPEX影响较大的在建工程情况一览 (10)表6:黄山旅游CAPEX调整情况(单位:亿元) (11)表7:峨眉山近10年对CAPEX影响较大的在建工程情况一览 (11)表8:峨眉山CAPEX调整情况(单位:亿元) (12)表9:黄山旅游NWC调整情况(单位:亿元) (12)表10:峨眉山NWC调整情况(单位:亿元) (13)表11:WACC预测 (14)表12:FCFF各阶段预测(单位:亿元) (15)表13:黄山旅游股权价值(单位:亿元) (15)表14:黄山旅游两阶段增长率对合理价格的敏感性测试(单位:元) (15)表15:峨眉山A两阶段增长率对合理价格的敏感性测试(单位:元) (16)表16:景区公司营收成本拆分 (18)表17:黄山旅游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18)表18:峨眉山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19)表19:丽江旅游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19)表20:水电、机场板块公司经营杠杆与PE水平 (20)表21:P/FCFF估值方法 (24)表22:景区行业合理估值方法 (25)表23:景区公司与其他典型公司收益率拆分 (26)表24:2000年-2017年景区与休闲服务业季度平均超额收益率 (29)表25:2000年-2017年行业与行业内标的季度绝对收益胜率 (29)表26:2000年-2017年行业与行业内标的季度相对收益胜率 (30)表27:2000年-2017年景区与休闲服务业节假日前后平均超额收益率 (32)表28:行业与行业内标的节假日前后绝对收益胜率 (32)表29:行业与行业内标的节假日前后相对收益胜率 (33)表30:10-17寒暑假行业平均超额收益 (34)表31:行业及行业内标的寒暑假绝对收益概率 (34)表32:行业及行业内标的寒暑假相对收益概率 (34)表33:景区类公司盈利预测 (36)1.景区业态高度稳定,绝对估值体系探寻价值1.1 景区类上市公司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双高景区类公司业务一般包括门票、景区内交通(车船索道等)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
休闲领域: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休闲领域: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c337dec8d376eeafaa311f.png)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产业链分析 (3)二、行业基本情况 (3)1、行业概况及市场规模 (3)2、浙江省旅游业行业概况及市场规模 (5)3、xxx县旅游业市场规模 (6)三、行业发展趋势 (7)1、跨界融合 (7)2、全域旅游 (7)3、线上旅游消费将继续渗透 (8)4、全球化趋势明显 (8)四、行业进入壁垒 (8)1、资源壁垒 (8)2、资金壁垒 (8)3、经营模式及管理经验壁垒 (9)4、资质壁垒 (9)五、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1、有利因素 (9)(1)行业扶持政策不断推出 (9)(2)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10)(3)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10)2、不利因素 (11)(1)旅游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11)(2)国内旅游市场管理还有待完善 (11)六、行业基本风险 (11)1、行业风险 (11)2、市场风险 (12)3、不可抗力风险 (12)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一、产业链分析(1)上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旅游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等相关行业。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设施,尤其是旅游景区(点)周边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国内航班不断增加、城际铁路日渐增多、高速公路遍布全国各地。
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餐饮业、酒店业及娱乐业等基础行业的日益兴盛也满足了旅游业不断增加的采购需求。
(2)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旅游业的下游直接面对购买旅游商品(服务)的游客,游客数量及其购买能力对旅游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游客群体大致可分为三类:初级游客为缺乏经验的观光客,旅游目的主要是观光,旅游目的地多为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多依赖于旅行社;中级游客为经验较丰富的大众市场游客,旅游目的多为探索居住城市以外的地区以丰富阅历,主要旅游活动是观光和娱乐,多数通过上网自制旅游计划;高级游客为经验丰富的富裕游客,旅游目的多为放松身体、释放压力,主要旅游活动是观光、娱乐和购物,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活环境要求较高。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a03423580216fc700afd3e.png)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3)1、行业管理部门 (3)2、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4)二、行业发展概况 (6)1、行业发展现状 (6)2、行业发展趋势 (9)三、行业市场规模 (14)1、市场规模 (14)2、上下游产业关系及市场空间 (18)3、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19)四、行业竞争格局 (20)五、行业进入壁垒 (20)1、资质壁垒 (20)(1)资源障碍 (21)(2)制度性障碍 (21)2、漂流、攀岩、射击等特种设备运营的进入壁垒 (21)3、资金壁垒 (21)六、行业风险特征 (22)1、经济周期风险 (22)2、旅游项目开发的风险 (22)3、重大疫情、自然灾害、天气等不可抗力对公司经营的影响风险 (22)4、安全性风险 (22)一、行业管理1、行业管理部门对于资源类旅游项目,涉及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许多不同类型的资源范畴。
按照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旅游资源按不同属性,分别由建设、文物、林业、国土资源、旅游等有关主管部门归口管理。
我国对旅游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主管旅游业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委)是地方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地(州、市)、县旅游局三级地方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地方各级旅游局是当地旅游工作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受同级地方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的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负责辖区内的旅游行业管理工作。
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能是:研究拟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各项旅游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运行;研究拟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培育和完善国内旅游市场;组织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研究拟定旅游涉外政策;制订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和等级制度并监督实施等。
中国旅游协会是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由中国旅游行业的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
2018年旅游行业研究报告-word范文模板 (12页)
![2018年旅游行业研究报告-word范文模板 (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63a176fa3186bceb19e8bb94.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旅游行业研究报告篇一:旅游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旅游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目录一、摘要: ..........................................................3 二、我国旅游业呈现全面融合新特征 ..................................... 5 1、旅游业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 5 2、需求端:旅游消费升级,从浅层消费到深层体验 ........................ 7 3、供给端:从单一景点向全域化转变 ..................................... 9 三、旅游行业标品市场大局已定,非标细分领域成新争夺点 ................. 11 1、旅游行业产业链边界逐渐模糊 ........................................ 11 2、标品市场:交易规模比重下降,大局已定 .. (12)3、非标市场:细分领域尚未整合,小而美旅游企业受资本追捧 ..............15 四、寻找旅游行业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 16 1、寻找旅游行业龙头企业的布局空白 .................................... 16 2、游学市场:日趋专业化,专业游学机构迎发展良机 ...................... 18 3、医疗旅游:从高端小众市场向大众消费过渡 ............................ 24 4、非标住宿:行业竞争格局初现,关注行业龙头 .......................... 30 5、定制游:推标准化产品,破解规模化难题 ..............................34 五、投资策略 ........................................................ 39 1、新三板旅游行业投资策略 (39)2、重点公司推荐 ......................................................39一、摘要:旅游业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旅游业务链的基本节点,其具体经营单位有宾馆饭店、旅游客运公司、旅行社、旅游商品及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休闲娱乐场所等。
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6dd6e0458fb770bf78a55b1.png)
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景区股今年为何表现疲软? (4)自然景区客流增速低于预期 (4)景区估值和成长性相对不匹配 (5)景区股市值小不太匹配市场风格 (6)景区股成长性究竟几何? (8)自然景区深陷“门票经济”泥潭 (8)自然景区对票价依赖程度高,客单价低 (8)受天然禀赋限制,景区客流承载力有限 (9)休闲景区各方面表现较自然景区更加优异 (10)休闲景区扩容相对容易 (10)休闲景区提高客单价方式多样 (11)观光游转型休闲游符合行业趋势 (13)外部交通优化助力景区增长 (14)景区股估值是否调整到位? (15)重资产属性及国企机制不够灵活导致历史上估值偏高 (15)景区重资产属性决定利润短期难以释放 (15)景区国企居多,激励机制不够灵活 (16)国企经营风格变化带来新气象 (18)从PE估值看,优质个股估值成长相匹配 (20)从PB估值看,部分景区低于行业平均 (21)图表目录图1:景区股今年以来月度涨跌幅(%) (4)图2:17Q3中信餐饮旅游板块跑输大盘,而09-16连续八年跑赢大盘 (4)图3:景区板块净利增速放缓 (5)图4:景区板块估值高于免税板块 (5)图5:景区板块净利增速17年下半年以来小于家电行业及食品饮料行业 (6)图6:景区板块估值高于家电行业及食品饮料行业 (6)图7:2017年前三季度消费类板块中家电和食品饮料基金持仓比例较高 (6)图8:基金持仓中景区股比重2017Q3有所下降 (6)图9:家电和食品饮料行业中基金持仓比例较高的前三标的市值 (7)图10:景区股大多数市值在100亿以下 (7)图11:上市景区类公司中自然景区门票及景区客运收入占比为60%左右 (8)图12:中法美景区门票均价占人均月收入比重 (9)图13:景区门票价格受限 (9)图14:休闲景区客流接待增速近几年快于自然景区 (10)图15:休闲景区乌镇西栅客流增速17Q3明显快于东栅景区 (10)图16:古北水镇温泉度假区 (12)图17:古北水镇全链条产业集群下收入来源多样化 (12)图18:统计显示休闲度假需求接近40%,需求旺盛 (13)图19:A级景区休闲度假类占比不足16%,供给不足 (13)图20:京福高铁通车前后黄山景区客流增幅对比 (14)图21:成绵乐城铁通车前后乐山市游客接待量增幅对比 (14)图22:景区为重资产属性,固定资产比重高 (15)图23:黄山旅游期间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 (19)图24:黄山旅游近五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万元)及同比增速 (19)图25:景区整体市盈率已经降至中位数以下 (20)表1:2017上半年主要景区公司客流量情况 (4)表2:上市公司部分景区最大承载量与瞬时承载量 (9)表3:部分景区最佳心理容量 (10)表4:休闲景区宋城演艺异地项目拓展迅速 (11)表5:乌镇东西栅提价情况 (11)表6:乌镇提价可有效提高公司利润水平 (11)表7:乌镇景区主要服务内容及价格 (12)表8:景区外延转型布局 (13)表9:景区外部交通改善 (14)表10:景区项目投资回报期一般为7-11年 (16)表11:景区国企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大股东梳理(截至2017年9月) (16)表12:天目湖高管持股情况(截至2017年9月) (17)表13:宋城演艺高管持股情况(截至2017年6月) (17)表14:宋城演艺2013年1月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 (17)表15:2014年定增后公司第九届管理层持股情况 (18)表16:2017年初至今餐饮旅游板块上市公司董事长更迭频频 (18)表17: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17年度绩效考核办法 (19)表18:景区股估值及净利增速情况 (20)表19:主流估值方法优缺点分析 (21)表20:各景区PB一览表 (21)景区股今年为何表现疲软?景区板块1从年初至今(截至11月30日收盘)下调17.47%,相较免税板块上涨95.50%、首旅酒店上涨37.45%表现疲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1. 旅游景区行业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广阔 (4)
1.1三大因素合力,推动旅游需求持续增长 (4)
1.1.1 人均收入提高,旅游需求增加 (4)
1.1.2 国家利好政策持续推出,助推行业发展 (6)
1.1.3 交通网络完善,“高铁游”成游客出行重要选择 (7)
1.2旅游景区行业规模持续扩容,休闲度假游产品最具发展潜力 (9)
1.2.1 旅游业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达7万亿 (9)
1.2.2 2016年旅游景区收入规模接近4000亿,预计2020年达6000亿 (11)
1.2.3休闲度假游市场规模超5000亿,预计2018年超7000亿 (11)
2. 旅游景区投资建设保持稳定,5A级景区数量稍显不足 (13)
2.1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建设占最大比重,新业态投资建设增速加快。
(13)
2.2我国景区数量较多,5A级景区数量略低 (14)
2.2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旅行社竞争充分,数量近3万家 (16)
3. 消费升级,旅游景区外延扩张、转型升级成主流 (17)
3.1自然景区转型休闲度假景区,推进国企改革带来增长新动力 (17)
3.1.1旺季客流量达到天花板,观光游增长乏力,国企改革仍需推进 (17)
3.1.2自然景区外延扩张、转型休闲度假是趋势,高知名度和重运营成决胜关键 (19)
3.1.3 国企改革为景区类企业增添新的动力 (19)
3.2主题公园迎来黄金发展期,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20)
3.2.1 主题公园未来行业空间巨大,2020年有望超800亿元 (20)
3.2.2 主题公园数量较多,竞争激烈,优质公园较少 (20)
3.2.3主题公园规模扩张,核心IP打造力度加大,轻资产输出或成主流 (21)
3.3人文景区受益周边休闲游,未来增长可期 (22)
3.3.1 人文景区的休闲游属性,发展速度较快 (22)
3.3.2乌镇和古北水镇运营程度,业绩靓丽,其他景区休闲游运营有待加快 (22)
3.3.3 人文景区休闲度假属性进一步增强,中高端产品成主流 (22)
4.投资建议及标的 (23)
4.1自然景区:关注外延扩张,转型升级休闲度假游,国企改革推进较快的 (23)
4.3人文景区:关注打造高品质休闲游、周边游标的 (24)
4.4主题公园:关注强IP、异地复制能力强、全产业链拓展的企业 (24)
图表1201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3.3万元 (4)
图表2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 (4)
图表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超3次 (5)
图表42016年旅游业总收入达4.69亿,同比增长13.6% (5)
图表52016年我国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5)
图表6人均GDP超5000美元时,步入度假游阶段 (5)
图表7旅游业利好政策密集推出 (6)
图表82016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2.2万公里 (7)
图表92016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13.1万公里 (8)
图表102016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保留达38台,国内家用汽车总保有量达1.94亿 (8)
图表112016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4.69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超7万亿 (10)
图表122016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增长15.29% (10)
图表13预计2020年,国内旅游收入将达6.17亿元 (10)
图表14以11.18%的增速测算,预计2020年,旅游景区行业收入约为5910.14亿元 (11)
图表15休闲度假游层次高于观光游 (12)
图表16预计休闲游度假市场增速将维持在15%,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 (12)
图表17旅游业投资增速达29%,分别高出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18和21个百分点 (13)
图表182016年旅游景区项目占全部旅游投资的56.7% (14)
图表19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投资建设增速加快 (14)
图表202015年,全国5A级景区212个,占比2.37% (15)
图表2111家旅游景区合计游客接待量达1.07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2.44%。
(15)
图表22国内旅游业总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达44亿人次 (16)
图表232015年国内旅行社数量达27621家 (17)
图表242015年国内旅行社收入为4189.0亿元 (17)
图表25以观光游为主的自然景区营业收入增长乏力 (18)
图表26景区板块的国企属性较强 (18)
图表27自然景区外延扩张,积极转型迎合休闲度假游 (19)
图表28景区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激发内生动力 (20)
图表29轻资产输出兴起,或成将来主要扩张模式 (21)
图表30特色IP打造与更新力度加大,为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 (21)
图表31三特索道和中青旅致力于打造高端、精品休闲游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