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合集下载

南城县中医院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

南城县中医院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

南城县中医院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健全病案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结合我院现状就病案管理作出如下规定:一、病案质量管理实施全程监控(一)、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由病案室、病案质量评审小组、科室质控小组组成。

在业务院长的领导下,医务科、护理部负责组织对门诊、住院病历进行检查。

业务院长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医务科护理部病案室病案质量评审小组科室质控小组医师、护士(二)、病案质量评价小组、质控小组1、院病案管理委员会下设院病案质量评审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周家麟副组长:胡文进程冬耕郑政春张志强成员:丁应发郑先发彭吉萍邓文娟李小霞刘兰芳黄晓玲严媛辉黄琴2、各专科质控小组人员应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一名高年资医师组成。

(三)、实行“病案质量三级管理制度”一级管理:各临床科室质控医师(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认真检查每份出院病历,对书写格式、内容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对疑难、危重、死亡病例、重大手术病例(甲类手术)应重点检查,检查后科主任或高级职称医师审签。

经科主任或高级职称医师审签的病历都应达甲级病历。

护士长应检查与护理有关的记录。

各临床专科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病历的质量监控,应认真记录检查内容。

二级管理:医务科、护理部及病案室负责检查出院病历,及时将不足之处反馈给临床医师及科主任,在规定的时间及范围内予以完善。

三级管理:医务科负责定期组织病案质量检查,对现病历(包括门诊病历)、出院病历进行评价,及时归纳、总结病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

二、病历书写要求病历书写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言通顺、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严禁刀刮、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一)住院病历质量要求1、病历书写应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2、由实习医师书写的病历,住院医师要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住院医师另写住院记录(入院志)。

住院医师书写的病历,主治医师应审查修正并签字。

金乡县中医院医院等级评审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金乡县中医院医院等级评审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金中医字[2013]37号金乡县中医院等级评审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各科室:二级中医院评审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院顺利通过了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

但是,我们的工作离《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二级中医院评审决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个使医院持续改进、持续发展的长期工作。

因此,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5号)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实施中医药特色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的通知》(济政办字【2011】127号)要求,为进一步提升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在评审工作结束后直接转入中医医院持续改进活动阶段,结合评审时专家的反馈意见,为了使我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科室成立质控小组科室质控小组职责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3、在医务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5、完成按医院要求的各项工作。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中医院提高医疗质量整改措施

中医院提高医疗质量整改措施

中医院提高医疗质量整改措施中医院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医院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面临一些问题,为了整改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

首先,要加强医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中医学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医生需要熟悉中药、针灸、推拿等各种治疗方法,同时也需要掌握现代医学知识。

因此,中医院可以加大对医生的培训力度,组织定期的学术交流会议和培训班,推动医生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其次,中医院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医疗服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就容易出现混乱和错误。

中医院可以借鉴现代医院的管理经验,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配置、工作流程、医疗记录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提高效率和质量。

第三,加强医疗设备和医疗环境建设。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要有适宜的医疗设备和环境支持。

中医院可以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不断更新设备,提升诊断和治疗水平。

同时,要确保医院的环境整洁、舒适,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第四,加强医患沟通和交流。

中医治疗需要患者的有效配合,因此,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非常重要。

中医院可以组织医患双方的座谈会或病例讨论会,让医生和患者共同讨论治疗方案,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提高患者对中医治疗的认识和了解,增加患者的参与度和依从性。

第五,加强医疗质量评估和监督。

中医院可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估和监督制度,包括定期的医疗质量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接受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最后,要加强医疗安全工作。

中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医疗安全是首要任务。

中医院可以制定详细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医生和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中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一、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1.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2.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患者投诉及时跟踪处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患者满意度。

3.拓展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范围,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中的治疗方案选择和决策,增强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信任感。

二、加强医疗资源管理1.建立医疗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2.建立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对医疗人员的医疗行为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促使医护人员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3.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并进行合理更新和配置,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落实医疗标准化管理1.制定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加强医疗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2.建立医疗质控中心,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过程中的问题,保障医疗质量。

3.加强院内培训和教育,对医疗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推行信息化管理1.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2.建立医院信息化平台,实现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开展电子化医疗服务,推行在线挂号、预约等服务,方便患者就诊,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建立医院质量改进评估机制1.建立医院质量改进小组,对医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持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2.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自评活动,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定量化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3.建立医疗质量改进档案,记录医疗质量改进的过程和成果,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中医院将能够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效果,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声誉。

3、1、1: 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3、1、1: 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3、1、1: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为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有效地监督医疗、护理质量。

经研究决定,成立全椒县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主任:王治龙
副主任:朱传年、盛宝军。

成员:胡太柱、吴学础、罗玉宝、於维霞、邢德和、孙忠华、
付作平、秦林、姜德玲。

下设医疗质控办:质控办下设科室质控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和本科室相关3-5医务人员组成。

主任:朱传年
副主任:盛宝军、胡太柱、邢德和、秦林。

成员:吴学础、罗玉宝、於维霞、孙忠华、付作平、姜德玲。

质控办下设7个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分别为:
内科质控小组:
组长:胡太柱
副组长:夏梅
成员:李明圣、张华、陈莉。

外科质控小组:
组长:吴学础
副组长:付昌凤
成员:欧民儒、郭世华、杨宏璐。

骨科质控小组:
组长:罗玉宝
副组长:付昌凤
成员:乐传利、鲁俊、许婷婷。

妇产科质控小组:
组长:於维霞
副组长:夏梅
成员:姜红玉、王永萍、童霞。

针推科质控小组:
组长:邢德和
副组长:夏梅
成员:张爱军、汤乐、冯德荣。

痣瘘科质控小组:
组长:孙忠华
副组长:夏梅
成员:晋元亮、彭永坤、梁婷。

儿科质控小组:
组长:付作平
副组长:夏梅
成员:潘成鹏、刘光萍、张华丽。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安全,医院必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本实施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原则1. 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2. 强化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3. 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三、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院委会成员组成,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和目标,监督和协调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工作。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各科室设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负责人、质控员和医务人员组成,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制定本科室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实施并进行定期评估。

(三)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各级医务人员要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医疗质量管理,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四、管理内容(一)医疗质量管理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2. 建立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包括诊疗规范、医疗流程、医疗文件管理等。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中医院作为国家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医院需要建立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机制,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本实施方案旨在为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二、实施步骤和措施1.确立质量管理团队:中医院应组建质量管理团队,由院长、医务部门负责人、科主任和质控人员组成。

质量管理团队将负责整体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

2.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中医院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和指南。

这些标准和指南将规范医院内部的医疗行为,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

3.建立质量监测机制:中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测机制,包括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监测和评估。

质控人员将负责对医疗过程进行监测,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汇报。

4.实施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医院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需求。

调查结果将作为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

5.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中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医院将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6.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中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意识。

医务人员将接受相关培训,包括医疗法律法规、患者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7.持续改进,并分享好的实践经验:中医院应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同时,医院应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交流,分享好的实践经验和探讨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行业的整体提升。

三、预期效果和成果通过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的落实,预期将获得以下效果和成果: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制定标准和指南,建立质量监测机制,加强培训和持续改进等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和改进患者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医疗质量专项行动方案

医疗质量专项行动方案

提升医疗质量专项行动方案为了加强我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提升我院医疗质量,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制定平舆县中医院提升医疗质量专项行动方案,以促进我院医疗质量改进,具体方案如下:一、行动目的通过实施提升医疗质量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切实履行监管、执行等具体职责,落实各项措施,强化提升医疗质量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实施范围全院各临床科室。

三、主要内容1、2023年2月根据我院医疗质量工作需要,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外派专人到上级医院学习为期三个月的全面医疗质控管理;2、2023年5月外派人员学习结束后,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按照学习内容要求和驻马店市中医院质控专家的指导,制定了我院质控工作方案及质控管理工作流程,首先建立我院三级质控体系,成立我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委员会和各级质控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了我院各级质控工作小组的职责,从2023年5月份中旬初步在我院开展全面医疗质控管理工作;3、2023年6月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在我院正式运行。

按照质控办制定的质控工作流程,质控办每周带领全院相关职能部门到各科室进行工作督导,质控办针对医务科抽检的现运行病历,做好问题汇总,每周以质控简报的形式做出问题分析及反馈发质控群内及各科室,督导医护人员针对抽检问题进行整改;4、根据质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质控办首先督导各质控小组召开一级质控会议,针对各科室、部门质控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重复出现没有及时整改的问题做出总结,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后效果评价;质控办召开季度二级质控会议,做近期全院质控问题分析,针对质控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持续改进方案;5、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现运行病历质控覆盖率,质控办申请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抽调资深医师参与现运行病历督导工作,组织高级职称人员对我院终末质控进行督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任务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缺陷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

使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科学、规范的良好运作状态。

日常医疗护理活动做到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操作常规化、程序化,行为规范化,设施标准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避免医疗缺陷,杜绝医疗事故。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保持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分管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成员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药剂科、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组成。

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院感、药剂、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事故(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负责制定、修改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质控护师等人员组成。

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定期检查和考核。

2、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

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的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逗硬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下列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1)首诊责任制;
(2)三级医师负责及查房制度;
(3)病例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例讨论制度);
(4)手术管理制度;
(5)会诊制度;
(6)危急病人抢救制度;
(7)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8)值班及交接班制度;
(9)医疗缺陷管理制度〔医疗缺陷(过失、纠纷、事故)登记处理、报告〕;
(10)专科(专病)收治病人制度;
(11)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
(12)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3)医嘱制度;
(14)查对制度;
(15)分级护理制度;
(16)医患沟通制度;
(17)业务学习制度等。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活动,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要把“三基”、“三严”的内容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知识、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7、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缺陷档案。

六、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1)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输血、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职能部门要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3)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

(5)各科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科室质控小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

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

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进行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订改进措施,并定期向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临床、医技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进行交叉评价,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科室主任联系会上通报。

(3)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信息科、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应将检查考核结果、医疗质量指标等,分析后提出整改建议,及时向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反馈。

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并上报整改措施。

(4)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总结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七、奖励与惩罚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和中医药特色建设管理办法,奖优罚劣。

医疗质量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定陶县妇幼保健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