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

合集下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但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力资源短缺、融资困难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资金有限,许多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给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引入社会资本,加强政策引导等方式,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改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状况,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

其次,人力资源短缺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许多高素质的人才会选择去发达地区工作,导致县域地区人才资源流失。

为了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升县域地区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与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机构,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劳动力素质,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或留在当地就业。

第三,融资困难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由于县域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于县域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持保守态度,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为了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可以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满足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

此外,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长期以来依赖天气、地力等自然条件,生产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心开始向县域经济转移。

然而,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为了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制定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例如,可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负;提供贷款贴息政策,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建立创新引领基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有效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

其次,要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

建立县域经济协作机制,加强县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

县域之间可以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共同开展研发合作、互派专家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可以建立县域经济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再次,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撑。

政府可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县域发展。

同时,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县域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提供培训和实践机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最后,要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加科研项目资金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技术转移中心,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持。

总之,要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支持,并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要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并以创新为驱动,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这些举措的推动,相信县域经济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继续加大县域经济的政策支持,政府还可以制定并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通过扶持重点产业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受限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往往相对滞后。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

政府应加大改革力度,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服务机制,减少企业办事成本。

此外,应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技术创新、科技支撑、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提升县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建设。

通过改善县域交通状况,加速农村公路硬化和城市道路建设,提升县域的物流效率和商品流通能力。

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县域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县域经济的核心是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培育和引进新兴产业,扶持小微企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力度。

通过建立人才引进政策,为县域提供吸引力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高素质人才留在县域工作和生活。

同时,加强对当地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综上所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县域经济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才能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推出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保障,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县域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乡村振兴对县域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探讨如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之一。

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发挥我国种业等农业科技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起标准化的农业产业链和生产链,推进农业的品牌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提高农民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二、发挥乡村旅游和文化传承的特色优势,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乡村特有的旅游和文化传承资源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充分挖掘乡村旅游和文化资源的价值,推进农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同时注重维护乡村旅游环境和农民文化传承。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快农村电网、通信网络、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县域数字化建设,优化县域发展环境。

四、推进农村人口转移,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宗旨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

要加快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同时注重留住稳定的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间的人口和技术的交流融合,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五、加强县域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打造共赢共享的发展局面县域政府和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要加强县域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推进农村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家和农地流转,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创新、农民参与的县域合作发展新机制,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乡村旅游和文化传承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加强县域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我们可以推动县域经济朝着更加高质量、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期愿景。

县域经济发展亮点经验典型做法

县域经济发展亮点经验典型做法

县域经济发展亮点经验典型做法
首先,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做法值得关注。

该区通过建设绿色产
业园、推动冷水滩核心区三个集群等方式,发展了一大批绿色产业,如电
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

通过这些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县
域经济的增长,还改善了农民收入和生态环境,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其次,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的做法也值得借鉴。

该县抓住当地“蒸纳
膏粱”的特色产业优势,发展了盘锦大湾植物油产业园和盘县学本产业发
展合作社等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的推动,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加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此外,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该区通过实施农村
产业融合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改善了农民收入和乡村生态环境。

比如,该区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了乡村旅游产业,吸
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的做法也给我们很多启示。

该区通过实施
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比如,该区建设了无
锡创新创业中心,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了县域经济由传统
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该区还通过整合农村资源,发展乡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以上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县域经济发展亮点经验和典型做法。

这些经
验和做法都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同时,这些做法也可以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和参考,帮助他们在县域经济
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县域发展交流会发言稿

县域发展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县域经济发展这一重要议题。

在此,我代表XXX县,向大家分享我们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产业强县”这一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产业集群。

具体来说,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优化产业结构。

我们坚持“优二兴三”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我县已形成了以XXX产业为主导,XXX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县已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三是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

我们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通过设立人才基金、优化人才政策等手段,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我们要着力提升县域经济质量。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计划,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我们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经济承载能力。

最后,我们要加强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

我们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二是加强法治建设。

我们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工业园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汇报经验材料

工业园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汇报经验材料

工业园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汇报(二)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提高现代化水平,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尽可能多的转移出来。

工业园区的建设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创造条件;其次,工业园区的形成将造成人口的相对集中,而人口的相对集中正是城镇化的基础。

而且,人口大规模的增长,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工业园区内形成的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是有助于形成和扩展专业化的区域市场。

使某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并形成核心产业,然后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众多企业围绕核心产业在区域内聚集,通过相互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组成一个上下游企业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同时催生一贯小企业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在区域内聚集,从而实现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的相互衔接,并最终形成专业化的区域市场。

二是有助于形成和维持整体的竞争优势。

众多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在特定的领域中,通过地理集中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各自围绕核心产业,发挥各自优势和群体协同效应,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组织方式的提升,浓缩和提炼众多企业的品牌形成“区域品牌”。

并逐渐形成规模企业。

三是有助于加强专业化。

集群经济对专业化的加强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整个园区对一个产业的专注。

这样才能把这个产业作出品牌,作出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来;另一个层次是企业间处于分工协作的需要而对生产链细分下的专业。

四是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在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特点在于,它用时常交易关系取代了内部管理关系。

它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被单拿出来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使得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在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而非其他关系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最终是交易成本最小化。

二、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热点。

县域作为一个较小的行政单位,其经济发展往往滞后于全球经济发展。

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各地经济部门所关注的焦点。

为此,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作一探讨。

一、发展优势产业每个县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其中有些县具备发展某些优势产业的条件。

比如一些著名的县,如温州、泉州等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具备了非常显著的产业优势,如民间工艺、纺织业、皮革制造业等。

县域为了发展经济,就必须考虑其优势产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特色,吸引投资,推动其经济发展。

二、培育创新和创业文化在现代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每个县都有可能出现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者。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推行创新和创业。

县域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靠谱的创新政策,例如专业创新孵化器、科技创新基地等,来推动县域经济向前发展。

这些政策有助于吸引大量的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加速创新创业的进程。

三、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前工业化及城市化的时代,城市组成单元之间的竞争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特点。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

因此,县域需要加强自身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力度,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这些措施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县域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

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营商环境越优越,企业的发展就越有利。

因此,县域要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其目的是鼓励更多的企业来到县域投资创业,同时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五、提高教育和人才水平人才和教育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县域需要从人口、教育和人才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比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人才,提高教育水平等。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一、背景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它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坚力量,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地域、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速度慢、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通过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于提升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要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要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此,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交通、通信、水利等方面进行全面改善和提升。

特别是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县域内部和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提高交通效率,便利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县域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四、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才能提高县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产业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提高产业链水平,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促进人才流动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只有吸引优秀的人才流动和留下人才,才能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为此,要加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引言县域经济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受制于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等因素,许多县域经济相对薄弱,发展速度缓慢。

为了改善县域经济状况,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这方面,县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在交通、能源和信息技术领域。

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输,加强县域与外界的联系。

在能源方面,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

在信息技术方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县域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2.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这方面,县政府应该注重发展具有地域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提高经济综合效益。

例如,对于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域,可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旅游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生态资源优越的县域,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此外,还应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3. 引进外资和技术引进外资和技术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县政府应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资企业和技术人才到县域投资和创业。

为此,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降低投资成本和创业门槛。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的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分享技术和经验。

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县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县域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方面,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到县域工作和创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产业结构不合理,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科技创新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明 显,发展动力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县 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 产品附加值低。
培育资本市场
支持县域内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上市企业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04
案例分析:某县域经 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基本情况介绍
某县位于XX省XX市,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万。该县资 源丰富,其中矿产资源储量大,农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该县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周边地区的经济中心。
某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 交通网络,便于物流和人流的进出。该县还拥有完善的基础 设施,包括水、电、路、通讯等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王建华. 2020. 新时代县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性及思路[J]. 宏观经
济研究, (5): 97-103.
张可. 2019. 县域经济发展的瓶 颈与对策[J]. 宏观经济管理, (4):
59-64.
THANKS
感谢观看
外的能源需求。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
强化基础教育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强公办学校建设,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发展职业教育
结合县域特色产业需求,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 素质和技能水平。
引进高端人才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到县域内工作和创新,为经济发展 提供智力支持。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
研究展望与建议

县委书记如何提高总揽全局能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委书记如何提高总揽全局能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委书记如何提高总揽全局能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这为各级党委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指明了方向。

县委书记是县级党委的“班长”,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既是县级党委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原则,也是县委书记责无旁贷的主要职责。

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以为县委书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要领,总揽全局。

一、提思路,指方向。

思路凝聚人心,思路决定出路。

在总揽全局时,县委书记首先要明确提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以明晰正确的工作思路指明方向,统一思想。

县委书记要带头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指导实际工作。

要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了解本县历史现状,体察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在掌握理论和了解实际的基础上,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决定价值取向,细化目标原则,实现科学理论同客观实际相结合,形成既符合本地实际、又具时代特征的发展思路。

要根据不同时段的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县委中心学习组学习活动,组织引导县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深入分析县域实际情况,在讨论过程中形成共识,在理解基础上统一思路。

要在专家论证、民主决策基础上产生系统化、规范化文件,更好地统一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

二、定政策,掌好舵。

毛泽东同志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工作思路形成后,没有相应配套的政策规定,就不能保证思路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

政策是县委书记总揽全局的行动指南。

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其中很多政策已十分具体。

县委书记的主要任务是重申强调,加强监督,坚持原则,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得到遵守,党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使县域经济社会成为全国大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一、引言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面对资源禀赋不均、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县域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对策,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县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确定合适的产业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同时,还应加强与上级政府和其他县域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利用和良性竞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县域经济发展受制于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因此,县级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运输和能源供应的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四、培育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有活力的支撑。

培育新兴产业可以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同时,还应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县级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吸引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到县域发展,同时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只有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才能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六、加强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县级政府应加强农村产业规划和布局,发挥农村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还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七、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县级政府应加大体制机制创新,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和创新创业。

同时,还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部资源和市场需求,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结语县域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与经验概述——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与经验概述——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_安溪县 -永 春 县 _南安 市 -德化 县 _洛江 区
年纯 收入 不 到 10元 。 个 农 民从 茶 业 中所 得 的收 入 仅 3 2 每 9
元 。如 今 , 溪 已 发展 成 为 茶 叶 专 业 生 产县 , 入 全 国 县域 安 进 经 济基 本 竞争 力 百 强县 、 国 最 具 投 资 潜 力 中小 城 市 百 强 全 县 、 国 中小 城 市 科 学 发 展 ( 国综 合 实 力 ) 强 县 、 国 中 全 百 中 _ 。%
( 、 ) 于主导地位。 市 区 处
森 林 、 生林 , 次 气候 温 和 , 峦叠 翠 , 气 清 新 。安 溪 产 茶 历 史 悠 峰 空 久 。 “ 国 乌 龙茶 之 乡 ”茶 叶 已成 为 安 溪 县 农 业 、 村 的 是 中 , 农 主导 产 业 。但 是 在 18 9 5年 。 溪 还 是 全 国最 大 的贫 困 县 。 安

农 经 与 技21年 3 第0期(第2 期) 村 济 科 0 第2卷 6 总 9 2 5
会” .并 在 资 金 扶 持 方 面 优 先 支 持 科 技 人 员 服 务 企 业 的 研 发 项
目。
1 . ; 民人 均 纯 收入 8 0 0% 农 8 4 5元 ( 中 : 均 茶 叶 收 入 4 o 其 人 7 o元 ,
-泉港 区
_惠安 县 _丰泽 区
商 标 发 展 百 强 县 、 国 最 具 特 色 魅 力 旅 游 名 县 , 建 省 经 中 福 济 实 力 十 强 县 、经 济 发 展 十佳 县 。全 县 茶 园 面 积 达 4万 h 2茶 叶 总 产 量 63万 t涉茶 总产 值 8 亿 元 , 县 l3 m, . , l 全 1 万 人 口中 .就 有 茶 叶 种 植 农 户 l 户 、0万 人 从 事 涉 茶 行 6万 8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体系中,县级行政区域所承担的经济功能、经济活动以及资源禀赋所表现出的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府引导、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基础设施、培育人才等几个方面,探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政府引导县级政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这包括优惠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以及创业扶持政策等,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县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

引进一些优势企业和项目,通过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政策咨询和项目申报等服务,进而提升县域的经济实力。

优化产业结构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产业基础。

县级政府应根据其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

首先,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产业。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贷款支持等手段,吸引企业投资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其次,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各县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旅游业、手工艺品制作等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的附加值。

提升基础设施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例如,加大公路铺设的力度,改善县域的交通状况;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推进绿色能源开发和利用,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不仅可以改善县域的生产条件,也能够吸引更多投资和产业发展。

培育人才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首先,要加强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

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适当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要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和创业支持,为有意愿返乡创业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县域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县域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县域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材料一:我校近期组织了一次县域发展经验交流会,邀请了多位县级政府官员和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参加,共同分享各自在县域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会议中的一些精彩观点和经验分享:1. 深耕特色产业:许多与会代表都认为,县域发展关键在于发掘和利用本地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特色文化旅游等产业,能够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吸引外部投资和游客,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2. 强化产业链条:有代表提到,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和制造业产业已经无法满足县域经济的发展需求,需要加强产业链条的建设。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可以提升县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县域经济向高端发展。

3. 政策支持与创新:有代表分享了其所在县的成功经验,强调了政府在县域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并且要与企业家和创新人才紧密合作,鼓励创新创业,推动县域经济转型。

4. 教育和人才培养:有代表提到,培养优秀人才是县域发展的基础。

他们强调了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材料二:近日,我所在的县级政府组织了一场县域发展经验交流会,与其他县级政府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以下是会议上一些有关县域发展的观点和经验分享:1. 优化创业环境:有代表强调,在县域发展中,创业环境的良好与否至关重要。

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减少创业成本,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相应的政策激励,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创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代表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域发展的基石。

只有将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落户,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增强文化软实力:有代表认为,在县域发展中,文化的力量不可忽视。

县级政府应该注重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通过文化旅游、文化活动等方式,提升县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醮做法与经验——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醮做法与经验——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9 5 . 7 万元 ,是20 年 的1 7 , 3 05 . 倍 年均增长 1. 6 08 %;农 民人均纯收入 80 元 ( 中: 45 其
人 均茶 叶收入40 元 ,占全县农 民人均纯收入 的5 %),是2 0 年的1 3 , 70 6 05 . 倍 年均增长 1. 6 03 %。
48 ・ l农+科技 201 . RS l目 十 I 2 07 C T
调研世界 } ee rh R sac
授茶叶科技知识 ,做好茶叶技术咨询。
集 团与福建农林 大学 等开展广泛合作 ,
自愿组成一个联保小组 ,由每一个 联保
第二 。抓好 “ 农村 科技信息综合平 建立博 士后 工作站 、学生实践基地 ,扩 小组统一向合作社 申请入社。如虎邱镇 台”建设 。收集外来信息和编写发送本 大合作 内涵 ,加强项 目对 接 ; “ 山乌 美庄茶叶专业合作社 。 高 地信息为主 ,紧紧围绕农村 、农业 、农 龙茶优 质高效栽培技术与产业化示范”
调研 世界 I e e rh s ac R
农业和农村 经济是县域经济 的基础 ,县域经济是 “ 承启城 乡 联接工农 ” 的重 要环 节 ,是促 进农 民增收 、解 决 “ 三农”问题和发展现 代农业的潜力
所在 、关键所在 。福建省安溪县 要加速 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 业化 ,必须依 靠先进科 技提供强力支撑 ,必 须把农 业和县域经济 的发展转 到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农 民素质上来 ,为农业 、农村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科技兴农推进县域 经济发展 的 做 法 与经 验
— —
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吴华刚
■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建省安溪县经过 改革开放3 多年的发展 和积蓄 ,农业优势产业持续提升 ,区域科 技创新 能力不 0

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

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

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县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义、影响因素、发展现状和经验材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义县域经济发展指的是一个县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合理地利用资源、发挥优势、加强产业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逐步提升其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1.资源禀赋:不同地理位置的县域存在着差异化的自然资源禀赋,如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这些资源的不同分布状况将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2.人力资源:县域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保障,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等,在人才流动和分配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措施。

3.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产业集聚和区域发展,缺乏基础设施的县域难以发挥优势和吸引外来投资。

4.政策环境:县域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财政支持、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用地政策等,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政策的透明度将直接影响县域的发展实力。

三、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县域经济面临着转型困境,资源过度依赖、低附加值产品和劳动力寡头现象等问题日渐突出,一些传统企业和产业面临着倒闭和产能过剩的危险。

另一方面,县域经济也存在着“空心化”和“断骨”现象,一些县城和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和经济萎缩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四、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1.加强培育新兴产业:县域经济需要更多的新兴产业支撑,如创意设计、绿色能源、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等。

政府需要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创业者进入这一领域,同时加强产业协作和创新合作。

2.优化资源利用:县域经济需要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地将产业链条向上推进。

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者按:山东省邹平县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2000年经济实力在山东省140多个县市区中排名中游偏下。

近年来,邹平县立足实际成功走出了一条工业强县、统筹城乡、跨越崛起之路,连续8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行列,稳居山东省第一经济强县。

驻郑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邹平县“工业强县、统筹城乡”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供领导参阅。

山东省邹平县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一、基本情况邹平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濒黄河,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858个行政村,人口73万,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

(一)经济发展情况邹平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2000年经济实力在山东省140多个县市区中排名中游偏下。

近年来,邹平县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成功走出了一条工业强县、统筹城乡、共建共享、跨越崛起之路,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连续8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行列,先后超越山东省的寿光、滕州等经济强县(市)稳居山东省第一经济强县。

经过多年跨越发展,邹平县基本建立了以家纺服装、新型材料、食品医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高档用纸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培养壮大了以魏桥集团、西王集团、长星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

邹平先后被授予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荣誉称号,2011年,邹平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15位、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11位、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第3位。

(二)城乡统筹发展情况近年来,邹平县以建设生态园林型现代化鲁西中等城市为目标,坚持城乡一体、区域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实现大变化。

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4平方公里,人口39万,基本搭起了中等城市发展框架,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水平达到62%。

加快推进新农村和社区建设,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2个、省级3个,7个镇通过省级环境优美环境审核。

2008年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邹平县注重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共同发展。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教育投入34.3亿元,新增校舍面积31.8万平方米,幼儿园入园率达到98.36%。

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211取暖、“三免惠民”工程,对全县初中、小学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对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每年投入400多万元实施农村小学生乘校车补助工程,收益学生近2万人。

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深化创新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达到了每个镇办有一处规范的卫生院、每3000人左右有一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500人左右有一处卫生室的标准。

实施农村卫生普惠工程,为农村群众提供家庭保健式医疗卫生服务,被评为山东省唯一的县级“两好一满意”服务品牌,经验在全国推广。

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一级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最高达到85%,2011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创新力医改示范县。

2011年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县城。

(四)文化发展情况邹平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鲁上九县之一。

拥有文化景点80余处。

近年来,邹平在科学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基础上,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抓手,大力繁荣文化事业。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09年,邹平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五)民生发展情况邹平县坚持实施“民心工程”,切实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山东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5%以上,城乡低保分别提高到3840元和1600元,达到山东省最高水平。

2009年,邹平获得“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

二、经验与启示邹平能够仅用十年时间,实现产业的“接二连三”,完成从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到经济强县的转变,主要得益于坚持不懈抓解放思量,凝聚了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主要得益于坚持不懈抓工业强县,壮大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主要得益于坚持不懈抓企业培育,引领了产业集群发展;主要得益于坚持不懈抓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科学发展水平;主要得益于坚持不懈抓环境建设,全力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坚持解放思想,拉高坐标、明确定位,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邹平能够实现从全省末席到经济强县的巨变,首先体现在其永不停留、永不止步的发展境界和唯旗是夺、永争一流的精神风貌上。

通过不断“确立标杆,实现目标,跨越发展”,在不断超越中创造出奇迹。

近年来,邹平针对不同时期发展定位和不同阶段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先后开展了“远学江浙、近学魏棉,干事创业、跨越发展”、“学赶全国前十强、争当全省排头兵”、“弘扬三敢精神、推进跨越赶超”等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县上下始终保持了心齐风正劲足、团结和谐稳定、干事创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不断解放思想的同时,邹平实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2000年,提出了“奋战三年,跨入全省经济30强”的奋斗目标,两年时间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上升了24个位次,居全省第24位;2002年,提出“奋战两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百亿元”的奋斗目标,2003年GDP超百亿,达到110亿元;2007年,提出“学赶全国前十强、争当全省排头兵”、建设全面小康邹平的奋斗目标;2010年,提出“奋战两年,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前十强”,2011年,又提出“全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前十强”,成为引领邹平新一轮赶超跨越的强大动力。

(二)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

邹平通过坚持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第一推动力,按照“抓投入、上项目,培植大企业、建设大园区”的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千方百计增投入、扩总量、优结构、提质量,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用10年时间完成了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的跨越,工业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一,坚持不懈推进项目建设。

邹平坚持每年都筛选和确定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第二,坚持不懈建设经济园区。

坚持工业项目园区化,大力加强县域经济开发区和镇办园区建设,实现集约发展。

第三,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通过强化项目跟踪、协调与服务,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形成了鲜明的投资“洼地”效应,十年来累计引进县外资金997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9.3亿元。

同时扎实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全县上市企业达到9家,融资总额达到176亿元,上市企业个数和融资总额均居山东省第一。

全县银行达到11家,小额贷款公司达到4家,担保公司达到12家,被评为全国金融生态县。

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邹平整体上培植起了“三个一批”:一是培植了一批主导产业。

基本形成了家纺服装、新型材料、食品医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高档用纸等六大主导产业,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糖都”和“中国玉米油城”;棉纺织产业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二是培植了一批骨干企业。

全县新口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5家,其中利税过千万元的达到70家,过亿元的15家。

魏桥创业集团、西王集团分别列中国企业500强第69位和第384位。

三是培植了一批知名品牌。

现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山东名牌产品30个、山东著名商标16个。

2011年,邹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10亿元、增加值426亿元、利税2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9.4%和27.3%,分别是2000年的37倍、23倍和37倍,2006年的3倍、2倍和2.7倍。

(三)坚持大企业引进、大集团带动,以“群像”撑起经济“龙骨”邹平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第一推动力,由大型企业来担当具体发展重任,通过大型企业集团带动了园区发展、产业发展,引领了企业上市。

通过加快培植规模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了全县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形成了规模经济的强大竞争力。

(四)坚持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县域经济新增长极邹平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始终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生命线,突出自主创新、高新技术、节能减排等重点,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推动全县经济进入存量提升、增量优化、创新驱动、节能低耗的科学发展轨道。

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县建设。

全县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172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达到16个,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五年保持在50%以上,连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誉称号。

第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群,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抓好节能减排。

先后关停非法“土小”企业和“两高一资”企业500余家,全县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2万吨,市级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12家,被评为全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

(五)坚持软环境建设,全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邹平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立县之本、发展之策,不断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以优越的环境赢得人气、赢得优势、赢得发展。

第一,推进平安邹平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集中整治,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和下访制度,创新实施农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和百名干警驻百村“双百”民心工程,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推进文化强县建设,营造文明开放的文化环境。

大力弘扬“先忧后乐、创新超越”的邹平精神,扎实开展“统筹城乡学张家港、外向型经济学昆山、民营经济学萧山、现代服务业学东莞、现代农业学寿光、企业上市学江阴、体制创新学顺德、社区建设学诸城、市场建设学常熟、文化产业学长沙”的“十学”活动,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县城。

第三,推进效能效率建设,营造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深入开展“三优三满意”提升年、“三优三满意”巩固年、“行风评议”等活动,大力推广实施电子政务监察,规范效能监察连心网运行,设立50个优化发展环境监测联系点,营造出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2010年,邹平县被评选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3位、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市区)第4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