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2024年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完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政策支持:制 定相关政策, 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提供有
力保障
资金保障:加 大财政投入, 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提供资
金支持
社会保障:完 善社会保障体 系,确保人民 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
公共服务:加 强公共服务建 设,提高人民 生活便利程度
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和考核。 强化问责制度,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地区和部门进行问责和整改。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和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辅相成,共同构 成国家发展的战略 目标。
现代化强国建设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发展方向,推动 小康社会向更高水 平迈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现代化强国建设 都需要全社会的共 同参与和努力,共 同推动国家发展。
持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展望
经济发展: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民生活:全面小康社会将带来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感 社会治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激发社会参与和群众积极性
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和参与度。
实施优惠政策,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中。 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进程。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长远意义
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小康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等方面达到一 定水平,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社会状态。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3意 义:
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 谐社会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更加卓有 成效地推向前进。
(2)新型工业化道路
提示:
1、从生态平衡和经济福利的角度看,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 失和洪水泛滥,甚至使人们失去了家园和生存空间,那么, 当初的GDP增长必将造成长期的贫困。 2、这是一种误解,GDP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准确的反映一个国 家的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但是,如果把GDP作为 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仅用GDP增长的幅度来评价政绩的大 小那就是片面的、错误的。这也就违背了科学的发展观。
一、看课本p98材料,思考讨论: 1.从这个例子看,GDP增长了,社会财富增加了 吗? 2.这种GDP的增长,对改善人民生活、国家发展 有益吗? 3.那么,要不要GDP指标呢?能不能把GDP作为唯 一指标?
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名词点击: 绿色GDP: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
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还在 不断扩大,制约着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我国的 长治久安。因此,必须统筹区域发展。 措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 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 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 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1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2 基本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全面发展 (3)坚持协调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教案:第六章第二节
【课题】第六章第二节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教材版本】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明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1、认知方面:了解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含义、作用;识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理解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途径及特点;掌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总体要求,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2、运用方面:会举例说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分析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能结合个人体验谈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3、觉悟方面:深刻认识党中央做出的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战略决策的意义,立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贯彻落实这一决策,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是振兴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
3、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因为本节的中心内容是讲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只有首先弄清什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其他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的理论性比较强,涉及的原理多,不容易理解,所以是一个难点。
制作PPT。
讲授法、问答法、案例说明、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3课时(135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提问]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引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实现的基础。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 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 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片面的。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 社会问题,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小知识
绿色GDP
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核算指标,但它没有扣 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为了校 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绿色 GDP作为新的国民经济的核算标准。将国民 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耗竭、矿产品耗竭和二氧化 碳的排量折合成美元,再对GDP进行核减, 形成绿色GDP,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源 损失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绿色 GDP占GDP比重越高,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的 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两坚持、三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 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国策。
知识拓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 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 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 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 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 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 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 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 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全章概述我国于1997年提前三年使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目前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
本课主要学习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问题。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新课标基本要求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新课程学习1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材料二: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他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措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措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经济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来推动社会全面小康的实现。
要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
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只有经济能够持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为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产业升级和转型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府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同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三,要加强农业农村发展。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
第四,要加强城乡发展的衔接。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全面小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同时,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五,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全面小康不仅要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还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等制度,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
第六,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要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全面小康不仅是国内的目标,也是与世界接轨的目标。
政府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日益清晰。
作为全体中国人民的责任和使命,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小康社会的建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1. 教育与培训教育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关键。
作为学生,我们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可以志愿参与教育志愿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教育资源。
2. 就业与创业就业与创业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为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我们应该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鼓励创新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进步。
我们要提倡文明礼仪,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可以参与志愿者服务,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传递爱心和温暖,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好习惯。
同时,推广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与环保组织的活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
5. 社会公益事业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也是重要的贡献力量方式之一。
捐款捐物,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与救助,关心世界和平,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6. 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引擎。
我们可以关注最新科技动态,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竞赛,为社会提供更多创新成果和解决方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7. 孝老爱亲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是美德的代表。
关爱老人,尊敬家长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重要方面。
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需求,陪伴他们度过晚年,并提供关怀和帮助。
8. 法律意识与公民素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我们应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素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小康社会是指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必要条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只有实现小康社会,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小康社会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得到了加强。
实现小康社会,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小康社会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也得到了加强。
实现小康社会,可以让人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小康社会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也得到了加强。
实现小康社会,可以让中国在国际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
小康社会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得到了加强。
实现小康社会,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支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等方面。
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宏伟目标,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而制定的重要目标。
小康社会是指全体人民能够达到相对富裕的生活水平,也是一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发展、得到满足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首先,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要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活力,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助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此外,政治稳定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必须依法治国、科学立法、党建带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民的精神文明,提升国家的文明素养和软实力,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因此,要加强文化建设,激发文化新创意,发挥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引领作用。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不仅要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水平,还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构筑社会和谐,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生态环境建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优化环境治理、推行绿色发展、削减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态文明,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因此,每个人都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积极拥护、支持人民群众的各项公益事业,营造人人自发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氛围。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伟大愿景,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建设,全力以赴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奋斗,把小康社会建设成为大家共同的美好家园。
高一政治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建成小康社会的措施
建成小康社会的措施引言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成小康社会的措施,包括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
经济发展措施经济发展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致力于提升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鼓励创新创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通过削减产能、去杠杆、降成本等措施,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农民收入水平。
4.发展数字经济:中国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互联网+战略,加快5G网络建设,推广电子商务、远程办公等方式,推动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
改善民生措施改善民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祉:1.扩大就业:中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就业率和居民收入水平。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提高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保障水平,确保人民基本生活需求。
3.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中国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公平。
4.健全医疗卫生体系:中国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加强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社会治理措施社会治理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强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1.深化依法治国:中国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司法公信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2.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中国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推进社会组织法治化,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济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包括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
同时,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治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公民权益保障,构建和谐稳定的政治生态。
文化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这包括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文化素养。
社会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这包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生态文明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这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政府应加强领导,制定科学规划和政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应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广大市民应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持续努力。
我们要坚定信心,紧密团结,共同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在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篇1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表现: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GDP)。
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实现时间:本世纪头二十年2、全面小康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即:六个“更加”)3、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目标: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市场体系。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福足的生活。
4、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1、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追求GDP 的增加,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篇2一、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措施(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主体必须遵循市场规则。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高一政治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1957年,我国有6亿人口而棉花产量只有160万吨,人均只有5斤棉花,远远不够人民群众的需要。那时候我国工业落后,没有化纤物品来代替棉花,普通家庭都采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 三年”,布票的控制出现了“有被子盖、就没有衣服穿”捉襟见肘的境地。自从黄建英阿姨担任慈溪县委,兴建里杜 湖水库、四灶浦水库建设,来解决棉花地的水利灌溉,黄建英阿姨还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对选种、育苗、治虫、打顶等技术进行了改良,当年就让棉花亩产量达到了百斤,这是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两倍 多,这是多少棉农想都不敢想的产量。为了让全国大多数棉农掌握慈溪经验技术,黄建英阿姨派出了大批农技人员到河南、安徽指导农民植棉,带动了全国棉产量的生产。黄建英阿姨也因此受到周总理 的亲切接见,被周总理称为“棉花姑娘”。经过数年努力,到1965年全国棉花产量已经提高到210万吨,黄建英阿姨功不可没。足球赛事
小康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小康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小康社会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动力,它对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消费升级带动经济增长小康社会建设鼓励人们提高消费水平,推动消费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促使了商品和服务的升级,推动了经济的不断发展。
消费升级不仅拉动了内需,也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人们对高品质的产品、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增加,促使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高端消费品、绿色环保产品以及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不断壮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助推经济提质增效小康社会建设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核心位置,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让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产业升级。
另外,科技创新还能够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比如,共享经济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动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三、社会保障稳定人心小康社会建设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人们创造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障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石,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问题,还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会保障的完善不仅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有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可以更加安心地投身于经济活动,更加安心地开展创新创业。
同时,社会保障也能够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人们不用过分担心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就会更加愿意消费、投资,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四、城乡融合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倡导城乡融合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经济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学案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学案基础知识结构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总体小康水平:①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表现;②总体小康成就的宏观表现总体小康:①总体小康含义:总体小康就是总体上平均计算达到了小康水平。
②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目标——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即全面小康:①全面小康的含义:全面小康是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将惠及十几亿人口,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全面小康的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小康和总体小康的关系:①联系: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②区别:,含义不同;第二,特点不同;第三,二者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总体小康是我们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是十六大为我们制定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是更高水平的小康;第四,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第五,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经济建设的目标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表现和后果:科学发展观: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内涵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①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原因:B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b,要形成以……产业格局。
简述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发展内涵
简述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发展内涵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发展内涵新发展理念是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推出的深刻改革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政策理念。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发展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坚持人为本,重视创新。
新发展理念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创新,把创新的动力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要强化就业创业政策,增加市场供给,完善市场体系和法律法规,激发新增长的动力;要积极推动教育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提升科学水平;要建立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创新,打造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基础设施,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成果的服务支持机制。
二、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保护好环境。
新发展理念要求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中心,推进节约型、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回归经济资源的本源,把绿色环保的思维融入到各个领域,各种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中去。
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推进绿色发展,以提高节能减排能力为核心,推进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发展;要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优质健康的生态环境,发挥生态文明文化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
新发展理念要求鼓励市场主体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资,改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产品,形成新型产业,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使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提升。
要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创新活动;要改变支出结构,健全投资机制,增加投资力度,优化投资构成,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领域;要改变发展模式,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强化政策协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四、坚持以公正市场为引擎,促进均衡发展。
新发展理念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投资及营商环境,加强监管效果,保护投资者、企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510”发展目标
3510”发展目标3510发展目标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涉及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等等。
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前进、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优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3510发展目标的构成3510发展目标,主要包括:1、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社会稳定、充满活力、平等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质量空前提升,为把握经济发展机遇作准备。
3、科学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完善法治政府、社会管理制度、治理环境生态和生态文明建设、能源开发管理等,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
4、完善依法治国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合法权利的充分保障。
5、积极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和多边主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设尊重各国、公正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秩序。
三、实施3510发展目标的措施1、加强产业政策改革,实施科学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变革升级。
2、改革和完善市场规范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宏观经济政策的完善,促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供给侧改革,发展智慧经济,促进发展新动能。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机会,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居民收入水平。
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开发新兴科技产业,促进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发展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五、结束语3510发展目标,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对发展现代化经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要把握好3510发展目标的全局,紧紧抓住机遇,抓紧抓实抓细实施3510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8月整理知识分享
3.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P105
4.统筹区域发展
--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 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工业化的山林村庄 航拍受污染的松花江
尊重地球, 爱我家园; 清洁生产, 绿色开发; 适度享受, 合理消费;
宁夏原州区宁储希望小学的师生
(一)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
1.
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现在的小康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 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国家 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 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 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 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小康社会的实现与经济发展平衡
小康社会的实现与经济发展平衡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收官之年,而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
如今,我们看到,中国已经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首要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那么,小康社会的实现与经济发展平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小康社会是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比较充裕,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形态。
而经济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实现小康社会需要经济发展平衡的支撑。
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小康社会的贡献经济发展不仅是小康社会实现的保障,更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
经济的发展程度,意味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保障得以更加健全,促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促进多种领域的技术进步。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了国内市场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这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是互相促进的。
此外,经济的发展,也是国家和人民走向富强的基础。
在经济萎缩的时刻,一些人的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状况得以大幅提升,同时社会的各种管理也更加完善,社会治安也更趋稳定,这就间接地促进了小康社会的实现。
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深受相互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还要注意平衡。
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之间,有一个较为复杂的关系协调关系。
如果把重心放在经济上,或者单纯着眼于社会建设,都会导致不稳定和不成熟的后果。
在获得高经济收益的时刻,应更加优先处理好人民生活和环境的现实问题。
对于发展经济来说,人民幸福感和环境保护是永存的顶级问题。
在保证人民幸福和环境保护的同时,也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增长。
同时,在具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城乡均衡发展。
宏观经济因素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经济治理的需要并降低贫富差距。
这也可以给整个社会稳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只有在内容上全方位地考虑,才能使经济和小康社会共同成长,取得长足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 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 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21/3/9
37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告 别“ 皇 粮国税 ” ,财政承担 800亿元人民币的 缺 口。财政部负责人表示,到2007年,中国将没有专门针对 农民征收的税种,包括农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 税,牧业税。三个税种加起来税收约800亿元。减少的税 收收入,80%左右由中央财政承担,20%左右由有关的省 按照一定的政策承担,主要是东部地区,全额保证将减少 的这块收入转移支付给县乡。
18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服务业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
流通 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 部门 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
三
门
产 业
服务 部门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 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金融、保险、地质普 查、房地产、旅游、咨 询、信息等
文教、卫生、广电、体 卫、福利等
1 工业规模迅速壮大 2 工业生产迅速发展 3 工业门类比较齐全 4 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021/3/9
5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新中国50年的工业建设成就影像资料
2021/3/9
6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的工业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完成,与世界 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工业化的 目标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3)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传统产业 提供技术支撑
2021/3/9
17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四)全面发展服务业
1.服务业的含义
服务业也叫第三产 业,就是凭借一定的 物质技术设备,为社 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 供服务的各个行业的 总称。
2021/3/9
值产品短缺并存 4 区域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
2021/3/9
1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2.怎样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 振兴装备制造业。
2021/3/9
14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新型工业化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 展紧密结合。
2021/3/9
9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2.新型工业化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2021/3/9
10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
2 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能源、动力和原材料
3
国家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和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
4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
5 加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2021/3/9
4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国后我国工业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部门
国家和党政机关、军队 和警察、社会团体等
2021/3/9
19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不同类型国家及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从业人员在总就业 的比重( %) 人员中的比重( %)
发达国家
67.3
68.6
中等收入国家
50.0
51.2
低等收入国家
30.7
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 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战略举措,是确保我国现 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 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 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 础。
2021/3/9
36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
2021/3/9
7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2021/3/9
8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021/3/9
3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总体要求
2021/3/9
34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
设传计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
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
3.新型工业化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 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2021/3/9
11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1.为什么要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2021/3/9
1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我国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结构不合理
1 规模不经济,产业的集中率低 2 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3 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和高附加
2021/3/9
30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
2
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偏紧。
3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要牢固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不动摇
2021/3/9
31
我们要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要形成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 支撑、服务业全面发 展的产业格局。
2021/3/9
27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什么是农业
农业: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 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021/3/9
38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021/3/9
39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 (2)发展现代农业
2021/3/9
40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1)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 改造
2021/3/9
15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2)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为各行各业提供 先进技术装备。
2021/3/9
16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兴,各行兴;农民富,国家 富;农村安,天下安。”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
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 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 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 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江泽民
2021/3/9
21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2021/3/9
2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据预算,我国第三产 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1个 百分点,就可以多吸纳 150多万人就业。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
人员在总就业人员中的
比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2021/3/9
24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3.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水平
发展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 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发展现 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
——中共十六大报告
2021/3/9
25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发展服务业的方向:
重点 发展以信 息、科 技、法律 为代表的 现代服务 业
要面 向城乡居 民消费发 展服务业
2021/3/9
26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平。
下中 等收 入国
中等 收入 国家
上中 等收 入国
高等 收入 国家
中 国
家
家
4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 我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 城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