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张洪程-稻麦两熟协调发展问题及对策(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4
5
6 7
5/20-6/20
8Fra Baidu bibliotek
9
10
11 12
11/1-11/7
1
2
3
4
5
6 7
5/20-6/25
8
9
10
11 12
水稻抛秧+小麦机播 365+30-7=3880
水稻生育期:165 小麦生育期:228
11/1-1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手栽中大苗+ 小麦机播 365+35-7=393
800
北推进,由原先长江流域向北延伸到黄淮地区 (35°N)。 温光是稻麦两熟地区高产最基本资源条件,这些地区,稻麦轮作既能适时 b a 成熟,又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利于周年高产。
0 1950 25 1970 1990 2010 0 1950 25 1970 1990 2010 400
(degree) Temperature 温度(℃ )
(3) 苏 南(2种模式) 早熟、中熟晚粳毯状小苗机插 — 机条撒播春性小麦 迟熟中粳或早熟晚粳机直播 — 偏迟机条撒播春性小麦
5/20-6/10 11/1-1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毯苗机插+小麦机播 365+20-7=378
水稻生育期:165 小麦生育期:213
6/5-6/12
稻麦两熟协调发展 问题及其对策
扬州大学 张洪程
汇报提纲
一、江苏概况 二、改革与成就
三、问题及成因 四、发展方向与对策
我国稻麦两熟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四川、重 庆、河南、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 常年种植面积约8000万亩。
2
Precipitation (m
800 800 随着气候变暖,如近60年来年南京、郑州低温、年均温增高,稻麦两熟向 400 400
生态区 项目 平均气温 (℃) 平均日照 (小时) 平均降水 (毫米)
小麦 苏中 11.0
苏南 10.9
1389.6
270.3
1242.6
386.9
1023.5
474.8
(二)江苏稻麦两熟稳定发展,在粮食生产中地位极 为重要
1980年来,江苏通过种植制度改革(双季稻改单季稻、单季稻改稻麦 两熟等),实施稻麦两熟制为主体种植制度后,水稻、小麦面积总体稳定
全生育期积温增加5%
光照时数增多 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强 亩产增5-10%
蒸煮食味品质改善
总产值增加
纯效益增加20-30% 更适合机械化生产
江苏稻麦两熟种植面积中,粳稻—小麦两熟约 2400 万亩,
籼稻—小麦两熟约300多万亩。
2.研究与创新种植方式,建立轻简化、机械化生产 的稻麦两熟制
由传统作业程序繁多的稻麦两熟转变为轻简化、机械化稻麦两熟
南京
郑州
0 19 25
20 T_max = -0.001x + 22.6 15 T_avg = 0.01**x - 10.0 10 T_min = 0.03**x - 43.5 5 1950 18 1970 1990
年高温20
20 T_max= 0.01x + 0.73 15 T_avg = 0.02**x - 28.9 10 T_min = 0.03**x - 51.0
11/5-11/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稻机直播+小麦机播 365-7-7=351
水稻生育期:146 小麦生育期:205
水稻生育时期 小麦生育时期
(二)改革创新稻麦两熟关键技术
1.培育出众多粳稻新品种(超级稻),部分春性耐迟播小麦品种
我省已培育适应稻麦两熟制下水稻亩产 700kg以上、小麦亩产500kg以上潜力 的一批品种。 武运粳24、南粳49、武运粳27、连粳7号等超级稻品种;以武进农科所等育成 的高产粳稻品种促进扩粳; 里下河农科所培育的耐迟播春性小麦扬麦16等,适应小麦适当推迟播种。 品种合理搭配,利于新型稻麦两熟高产。
小麦
品种 济麦22 济麦22 宁麦13 扬麦16 扬麦16
周年
生育期 生育期 (天) (天) 234 232 218 216 210 213 389 386 362 361 365 355 亩产 (kg) 1305.2 1304.6 1238.0 1229.3 1231.6 1216.4
苏北 苏中 苏南
年均温15 年低温 10
d
2010 5 1950 18
e
2010
1970
1990
南京、郑州温度近六十年年际间变化趋势
5 19 18 16 14
ne Hour (hr)
由于江苏稻麦两熟生产在我国有一定代表性,本团队研究重点在江 16 16
14 14
苏,因此,以江苏为例汇报稻麦两熟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江苏稻麦两熟生产概况
产量(kg/亩)
小苗 中苗 大苗
600
产量(kg/亩)
650
700 680 660 640
550
620
500 0 1 2 3 4 5 6 7 8:2 7:3 6:4 5:5 4:6 3:7 2:8 基蘖肥与穗肥比例 8
600 0 1 2 3 4 5 6 追肥叶龄期
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与产量关系
穗肥追施叶龄期与产量的关系
苏北
苏中
苏中(江淮之间)、苏
南。
苏南
江苏南北跨5个纬度,东西受海陆影响,气候复杂多样,属温
带向亚热带过渡性气候。
气温:可满足稻麦两熟生产需要,但苏北、苏中积温偏紧,须抢收抢种。
日照时数:水稻生育期区域间相差小。小麦生育期呈北多南少趋势,
表明苏北周年产量潜力更高。 降水:水稻生育期接近,小麦生育期北少南多,需注意北灌南排。
江苏不同生态区稻麦周年生产气象资源条件 水稻 苏北 苏中 苏南 苏北 全生育期 本田期 全生育期 本田期 全生育期 本田期 23.7 24.1 911.1 697.5 703.6 647.2 23.8 24.5 1018.1 822.4 742.3 670.3 24.8 25.4 975.7 855.2 710.9 652.0 10.2
(2015年,水稻3437万亩,小麦3268万亩)。水稻、小麦总产、单产总体
呈稳步上升趋势。在江苏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起到极其重要作用。
2500 2000
总产(万吨)
水稻总产 水稻单产
小麦总产 小麦单产
700 600 500
单产(kg/亩)
1500 1000 500 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建立了小麦定量施肥技术 小麦氮肥施用量及比例: 高产栽培每亩施纯氮15~18kg 基肥、促(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5:1:2:2 (弱筋小麦亩施氮量12~16kg、基肥、蘖肥、拔节肥比例7:1:2)。 穗肥施用时期:拔节孕穗肥倒3叶期,即叶色褪淡、高峰苗下降、基 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施用。
(1)苏 北(3种模式)
中熟中粳毯状小苗机插 — 偏迟机条撒播半冬性小麦
中熟中粳盘育中小苗抛秧—适期机条撒播半冬性小麦
中熟中粳旱育壮秧手栽中大苗 — 适期机条撒播半冬性小麦
6/1-6/20 11/5-11/12
毯苗机插+小麦机播 365+20-7=378
水稻生育期:157 小麦生育期:221
1
1.大面积扩种粳稻,建立粳稻-小麦为主干的稻麦两熟制度
1985-2014年江苏省粳稻、籼稻种植面积变化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江苏推进“扩粳”工程,由 85%籼稻转变到 粳稻占85%以上,由中籼—小麦两熟为主转变为粳稻—小麦为主。
扩种粳稻 增产增效明显
产量提高 生育期延长7-10天 灌浆结实期延长1周 品质改善 加工品质改善 显著提高整精米率 效益提高 物质成本增加, 人工成本减少
(2)精确确定稻麦最适群体起点(密度)
水稻基本苗计算公式:
中大苗
小苗或 直播
小麦基本苗计算公式:
江苏不同农区稻麦两熟大面积生产较适群体起点
水稻 适宜 基本苗 苏北 苏中 苏南 种植 方式 适宜 基本苗 小麦 种植 方式
5-6万
6~8万 6~8万 4~6万 6~7万 5~6万(常粳) 2.5~3万(杂粳)
江苏不同地区稻麦两熟高产品种组合类型
生态区 水稻 目前主推品种 适宜品种类型 目前主推品种 小麦 适宜品种类型 半冬性中晚熟为主,生育期 连粳6号、7号、宁粳 徐麦30、济麦22、 中熟中粳:全生育期150天 约230天,搭配半冬性中熟 苏北 4号、徐稻5号、镇稻 烟农19、连麦5号、 内,培育大、中秧苗移栽 (如连麦5号、矮抗58)或 99、中稻1号等 淮麦29等 弱春性早熟品种 武运粳27、24,南粳 春性中熟为主,生育期约 迟熟中粳:全生育期155天 扬辐麦4号,扬麦16、 苏中 49,淮稻5号,淮稻7 220天,搭配春性中早熟品 内,培育中、小秧苗移栽 13、15,宁麦13等 号等 种(如扬麦13) 武运粳24、23、19, 早熟晚粳为主,搭配迟熟中 扬辐麦4号、镇麦9 春性中熟为主,生育期约 苏南 镇稻16,甬优8号, 粳、中熟晚粳:全生育期 号、生选6号、扬麦 210天 南粳46等 160天内,可培育小苗机插 16等
旱育抛秧
钵育机插 机插秧 旱育抛秧 机插秧 机直播
16万
16万 16万
机械条播
机械匀播 机条播 旋旋机播
15~18 万
(3)稻麦精确施肥
创建水稻差值法精确定 量与运筹等施肥新技术
水稻基蘖肥与穗肥精确比例:单季稻大苗栽培4∶6,中苗5∶5,
小苗6∶4;改革了生产上普遍重前期施氮肥的传统方法 水稻高效施用叶龄期:穗肥一次性追施倒4 叶、两次追施“倒4叶+倒2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稻机直播+小麦机播 365-7-7=351
水稻生育期:146 小麦生育期:205
5/10-6/15
10/25-1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手栽中大苗+ 小麦机播 365+35-7=393
水稻生育期:146(168) 小麦生育期:225
水稻生育时期
小麦生育时期
传统中大苗手栽水稻— 传统条撒播麦 水稻毯苗机插或抛秧或机直播— 小麦机条(撒)播
江苏省不同地区代表性稻麦周年轻简化机械化种植制度
水稻
生态区 种植方式 盘育机插 抛秧 抛秧 机直播 品种 连粳6号 连粳7号 淮稻5号 武运粳19 生育期 (天) 155 154 144 145 155 142 种植方式 机条播 机匀播 扩行机条播 机匀播 机匀播
400 300 200 100 0
1980年来江苏省稻、麦单产、总产变化
例如, 2015年,全省水稻、小麦亩产分别为 568 、 359 公斤,
总产分别为1952、1174万吨。稻麦年亩产927公斤,两季产粮3126 万吨。确保了江苏8000万人的口粮自给。
二、江苏稻麦两熟的改革创新与成就
(一)改革创新稻麦两熟制度
水稻生育期:141 小麦生育期:210
水稻生育时期
小麦生育时期
(2)苏 中(4种模式)
迟熟中粳毯状小苗机插 — 偏迟机条撒播春性小麦 迟熟中粳盘育中小苗抛秧 — 适期机条撒播春性小麦 中熟中粳机直播 — 偏迟机条撒播春性小麦 中熟中籼(粳)旱育壮秧手栽中大苗 — 适期机条撒播春性小麦
5/25-6/15 11/5-11/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毯苗机插+小麦机播 365+20-7=378
水稻生育期:164 小麦生育期:214
5/15-6/15
10/25-11/1
1
2
3
4
5
6 7
6/10-17
8
9
10
11 12
水稻抛秧+小麦机播 365+30-7=388
水稻生育期:168 小麦生育期:225
11/10-11/17
2.创建了稻麦轻简化、机械化精确栽培技术
(1)精确选择苏北、苏中、苏南最适播栽方式
苏北:粳稻首选抛秧,秧龄30~35天; 小麦首选少免耕机条播; 苏中:粳稻首选旱育抛秧(秧龄30天), 与20天秧龄机插秧并重; 小麦首选旋耕机条播,其次旋耕机 撒播或旋耕人工撒播;
苏南:粳稻首选小苗机插,其次机
直播; 小麦首选旋耕机条播或带状机播。
我国稻麦两熟制最集中的重要种植区为江淮下游,更是 江苏省的主体种植模式,常年面积2600-2800万亩,超过水稻 或小麦面积的3/4,是稻麦两熟种植面积最大省份。
稻麦两熟主产省面积及产量(2013)
(一)江苏发展稻麦两熟的生产条件较为适宜
江苏地处江淮下游,东
临黄海,地势平坦,耕
地与水利条件较好。分 为苏北、苏中、苏南三 大稻麦两熟种植区:以 淮河(苏北灌溉总渠)、 长江为界,将全省分为 苏北(灌溉总渠以北)、
盘育机插 武运粳27 盘育机插 武运粳24
半精量机匀播 扬辐麦4
3. 研究创新耕作培肥方式与技术,建立稻麦少免深
轮耕+秸秆全量还田的稻麦两熟耕作制度
建立并优化少免深轮耕制度
麦田种稻:麦秸秆全量还田 + 少免深轮耕
稻田种麦:稻秸秆全量还田 + 少免深轮耕
4.不同农区形成的稻麦两熟种植制度与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