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数学专项解析:频数与频率

合集下载

初三中考数学专项练习 频数与频率

初三中考数学专项练习 频数与频率

频数与频率一、选择题1. (•海南,第12题3分)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3个分别标有3,1,﹣2的球,这些球除了所标的数字不同外其他都相同,若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两个球,则这两个球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为负数的概率是()A.B.C.D.w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这两个球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为负数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列表得:3 1 ﹣23 ﹣﹣﹣(1,3)(﹣2,3)1 (3,1)﹣﹣﹣(﹣2,1)﹣2 (3,﹣2)(1,﹣2)﹣﹣﹣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6种,其中两个数字之和为负数的情况有2种,则P==.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二、填空题1. (•黑龙江龙东,第4题3分)三张扑克牌中只有一张黑桃,三位同学依次抽取,第一位同学抽到黑桃的概率为.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由三张扑克牌中只有一张黑桃,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三张扑克牌中只有一张黑桃,∴第一位同学抽到黑桃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 (•黔南州,第14题5分)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都匀市有40名同学进入复赛,把他们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一第四组的人数分别为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率是0.1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先用数据总数乘第五组的频率得出第五组的频数,再求出第六组的频数,然后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即可求解.解答:解:∵都匀市有40名同学进入复赛,把他们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一第四组的人数分别为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2,∴第五组的频数为40×0.2=8,第六组的频数为40﹣(10+5+7+6+8)=4,∴第六组的频率是4÷40=0.1.故答案为0.1.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用到的知识点:频数=数据总数×频率,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三、解答题1. (•广西来宾,第20题8分)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大课间活动的跳绳情况,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每分钟跳绳的次数进行统计,把统计结果绘制成如表和直方图.次数70<x<90 90<x<110 110≤x<130 130≤x<150 150≤x<170人数823 16 2 1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2)本次调查中每分钟跳绳次数达到110次以上(含110次)的共有的共有19人;(3)根据上表的数据补全直方图;(4)如果跳绳次数达到130次以上的3人中有2名女生和一名男生,学校从这3人中抽取2名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求恰好抽中一男一女的概率(要求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写出分析过程).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频数(率)分布表;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根据图表给出的数据可直接得出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2)把调查中每分钟跳绳次数达到110次以上(含110次)的人数加起来即可;(3)根据图表给出的数据可直接补全直方图;(4)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抽中一男一女的情况,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8+23+16+2+1=50;故答案为:50;(2)本次调查中每分钟跳绳次数达到110次以上(含110次)的共有的共有人数是:16+2+1=19(人);故答案为:19;(3)根据图表所给出的数据补图如下:(4)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共有6种情况,恰好抽中一男一女的有4种情况,则恰好抽中一男一女的概率是=.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到的知识点是样本容量、概率公式,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2.(年贵州安顺,第24题12分)学校举办一项小制作评比活动.作品上交时限为3月1日至30日,组委会把同学们交来的作品按时间顺序每5天组成一组,对每一组的作品件数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度比为2:3:4:6:4:1.第三组的件数是12.请你回答:(1)本次活动共有60件作品参赛;各组作品件数的众数是12件;(2)经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10件和2件作品获奖,那么你认为这两组中哪个组获奖率较高?为什么?(3)小制作评比结束后,组委会决定从4件最优秀的作品A、B、C、D中选出两件进行全校展示,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刚好展示作品B、D的概率.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众数;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直接利用频数除以频率=总数进而得出答案,再利用众的定义求出即可;(2)利用总数乘以频率=频数,进而分别求出获奖概率得出答案;(3)利用树状图列举出所有可能,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出,本次活动参赛共有:12÷=12÷=60(件),各组作品件数的众数是12;故答案为:60,12;(2)∵第四组有作品:60×=18(件),第六组有作品:60×=3(件),∴第四组的获奖率为:=,第四组的获奖率为:;∵<,∴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3)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知,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为12种,其中刚好是(B,D)的有2种,所以刚好展示作品B、D的概率为:P==.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应用以及众的定义以及树状图法求概率等知识,正确画出树状图是解题关键.3.(•湖北黄石,第21题8分)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某校举行了以“爱我黄石”为主题的图片制作比赛,评委会对200名同学的参赛作品打分发现,参赛者的成绩x均满足50≤x<100,并制作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第1题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若依据成绩,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赛同学中抽40人参加图片制作比赛总结大会,则从成绩80≤x<90的选手中应抽多少人?(3)比赛共设一、二、三等奖,若只有25%的参赛同学能拿到一等奖,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多少?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1)利用总人数200减去其它各组的人数即可求得第二组的人数,从而作出直方图;(2)设抽了x人,根据各层抽取的人数的比例相等,即可列方程求解;(3)利用总人数乘以一等奖的人数,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1)200﹣(35+40+70+10)=45,如下图:(2)设抽了x人,则,解得x=8;(3)依题意知获一等奖的人数为200×25%=50.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80分.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4.(•浙江绍兴,第19题8分)为了解某校七,八年级学生的睡眠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七,八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已知抽取七年级与八年级的学生人数相同,利用抽样所得的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组别睡眠时间xA x≤7.5B7.5≤x≤8.5C8.5≤x≤9.5D9.5≤x≤10.5E x≥10.5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统计图中的a;(2)抽取的样本中,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C组的有多少人?(3)已知该校七年级学生有755人,八年级学生有785人,如果睡眠时间x(时)满足:7.5≤x≤9.5,称睡眠时间合格,试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合格的共有多少人?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确定出a的值即可;(2)根据图1求出抽取的人数,乘以C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结果;(3)分别找出七八年级睡眠合格的人数,求出之和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a=1﹣(35%+25%+25%+10%)=5%;(2)根据题意得:(6+19+17+10+8)×35%=21(人),则抽取的样本中,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C组的有21人;(3)根据题意得:755×+785×(25%+35%)=453+471=924(人),则该校七、八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合格的共有924人.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以及扇形统计图,弄清题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5.(•江西,第20题8分)某教研机构为了解在校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现状,随机抽取某部分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中考数学 考前小题狂做 专题15 频数与频率(含解析)

中考数学 考前小题狂做 专题15 频数与频率(含解析)

频数与频率1. 如图是九(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由图可知,人数最多的一组是()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2.某射击队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名选手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然后从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环)及方差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甲、乙、丙的成绩分析如表所示,丁的成绩如图所示.甲乙丙平均数7.97.98.0方差 3.290.49 1.8根据以上图表信息,参赛选手应选()A.甲B.乙C.丙D.丁3.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13141516年龄:(岁)人数1542关于这12名队员的年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众数是14 B.极差是3 C.中位数是14.5 D.平均数是14.84.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A.0.1 B.0.2 C.0.3 D.0.45.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年龄/岁13141516频数515x10﹣x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中位数B.众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 D.中位数、方差6.下表是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年龄/岁13141516频数1173则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岁.7.某种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发芽试验的结果如表:每批粒数n 100 300 400 600 1000 2000 3000发芽的频数m 96 284 380 571 948 1902 2848发芽的频率0.960 0.947 0.950 0.952 0.948 0.9510.949那么这种油菜籽发芽的概率是(结果精确到0.01).参考答案1.【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哪一组的人数最多,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条形统计图可得,人数最多的一组是4~6小时,频数为22,故选B.2.【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丁的成绩的方差,根据方差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丁射击10次的成绩为:8、8、9、7、8、8、9、7、8、8,则丁的成绩的平均数为:×(8+8+9+7+8+8+9+7+8+8)=8,丁的成绩的方差为:×[(8﹣8)2+(8﹣8)2+(8﹣9)2+(8﹣7)2+(8﹣8)2+(8﹣8)2+(8﹣9)2+(8﹣7)2+(8﹣8)2+(8﹣8)2]=0.4,∵丁的成绩的方差最小,∴丁的成绩最稳定,∴参赛选手应选丁,故选:D.3.【答案】D.考点:众数;中位数;极差;平均数.4.【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第1~4组的频数,求出第5组的频数,即可确定出其频率.【解答】解:根据题意得:40﹣(12+10+6+8)=40﹣36=4,则第5组的频率为4÷40=0.1,故选A.5.【考点】统计量的选择;频数(率)分布表.【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14岁,即对于不同的x,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考点】加权平均数;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3×1+14×1+15×7+16×3)÷12=15(岁),即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为15岁.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7.【分析】观察表格得到这种油菜籽发芽的频率稳定在0.95附近,即可估计出这种油菜发芽的概率.【解答】解:观察表格得到这种油菜籽发芽的频率稳定在0.95附近,则这种油菜籽发芽的概率是0.95,故答案为:0.95.【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表格中的数据确定出这种油菜籽发芽的频率是解本题的关键.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频数与频率典型题解析

频数与频率典型题解析

频数与频率典型题解析频数、频率是初中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区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实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相对数据,所有频率之和是1.1.有关频数与频率概念的辨析题.例 1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小明和小芳分别在各自班级里竞选班长.小明得了25票,小芳得了23票.可以断言,小明在班内受欢迎的程度比小芳高.解不正确.虽然小明比小芳的得票多,但受欢迎程度不依赖于得票出现的频数,而是依赖于得票出现的频率,由于各班总人数没有给出,因此,无法计算出频率.说明频数表示的是某一对象出现的次数,而频率则是某一对象的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从本例可知,频率能更好地反映出某一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2.有关频数与频率的简单计算题.例2在英语单词frequency(频数)和英语词组relative frequency(频率)中,频数最大的各是哪个字母?它们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解析数出各字母在单词或词组中出现的次数即为频数,而字母出现的频率字母出现的频数.在单词frequency和词组relative frequency中,频数最大的字母都=所有字母的总个数2.在词组relative frequency中,e的频数是e.在单词frequency中,e的频数是2,频率是94.是4,频率是17说明(1)频率是个比值,它可以用小数、百分数、真分数来表示,但当结果不能除尽时,只能选择用真分数来表示.(2)在两组数据中,某两个对象的频数相等,但频率不一定相等,频数大,不一定频率大.在同一组数据中,某两个对象的频数相等,频率也相等;频数大,频率也大.你能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吗?3.频数与频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3学期结束前,班主任想知道同学们对班长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表现的满意程度,特向全班40名学生(除班长外)作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1)请计算每一种反馈意见的频率;(2)你认为本次调查对班长下学期的连任有影响吗?为什么?解析(1)非常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频率分别为0.075,0.5,0.3,0.1,0.025; (2)本次调查对班长下学期的连任没有影响.因为对班长一个学期以来工作表现满意的同学占绝大多数,频率是0.85.说明在下结论时,要根据调查的数据来说话,不能抛弃数据,只顾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只能以偏盖全,最终达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本题的解答让我们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到频数与频率在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中的重要性,让我们体会到“数据也能说话”:班长的工作是负责的,他可以连任.。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什么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什么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什么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频率=频数/样本数,频数是在统计学中,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频数,频率是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个组的频率,频率=频数÷样本容量。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频率=频数/样本数,频数是在统计学中,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频数,频率是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个组的频率,频率=频数÷样本容量。

频数是某个事件出现的次数:例如,在20个球里任意选出10个,出现了6次黄球,6就是黄球的频版数。

6/20就是黄球的频率,也就是用频数/总体。

频数(Frequency),又称“次数”。

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按分组依次排列的频数构成频数数列,用来说明各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值所起作用的强度。

各组频数的总权和等于总体的全部单位数。

频数的表示方法,既可以用表的形式,也可以用图形的形式。

频数是什么
1、频数(Frequency),又称“次数”。

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2、按分组依次排列的频数构成频数数列,用来说明各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值所起作用的强度。

3、各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总体的全部单位数。

频数的表示方法,既可以用表的形式,也可以用图形的形式。

1初中数学“频数与频率”知识点全解析

1初中数学“频数与频率”知识点全解析

高中数学“频数与频率”知识点全解析一、引言频数与频率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频数与频率”相关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二、频数与频率的定义1.频数:频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某个特定数值或特定范围内数值出现的次数。

频数通常用符号f表示。

2.频率:频率是指某个特定数值或特定范围内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频率反映了该数值或数值范围在数据集中的相对重要性。

频率通常用符号F表示,计算公式为F = f / N,其中N为总次数。

三、频数与频率的性质1.非负性:频数和频率都是非负数,因为它们表示的是出现的次数或比例。

2.归一性:对于一组数据,所有不同数值的频率之和等于1,即∑F = 1。

这是因为频率是相对于总数的比例,所以所有频率的和应该等于整体。

3.相对性:频数是绝对的,而频率是相对的。

频数表示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而频率表示该数值出现的频率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四、频数与频率在统计中的应用1.数据分布描述:通过计算各个数值或数值范围的频数和频率,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例如,可以绘制频数分布表或频率分布表,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概率计算:在概率论中,频率常被用来近似概率。

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会趋近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因此,在实际问题中,可以通过计算频率来估计概率。

3.决策分析:在决策分析中,频数和频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选项的相对重要性。

例如,在投票中,可以计算每个选项的频数和频率,以了解选民的意见分布。

五、应用举例1.抛硬币试验:假设我们进行多次抛硬币试验,并记录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

通过计算正面和反面的频数和频率,我们可以近似得到硬币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

2.考试成绩分析:在考试成绩分析中,可以计算各个分数段的频数和频率,以了解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

这对于评估教学效果和制定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3.市场调查:在市场调查中,可以通过计算不同选项的频数和频率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

中考数学必备知识点统计中的频数与频率

中考数学必备知识点统计中的频数与频率

中考数学必备知识点统计中的频数与频率中考数学必备知识点-统计中的频数与频率统计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规律和特征。

在统计中,频数和频率是两个基本概念,是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描述的重要工具。

一、频数频数(Frequency)指某个数值在给定数据集中出现的次数。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用频数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数据的集中程度和分散程度。

例如,下面是某班级30位学生的身高数据(单位:厘米):160, 150, 155, 165, 168, 170, 160, 160, 165, 172, 156,168, 170, 172, 160, 158, 160, 170, 180, 165, 162, 155,150, 160, 165, 170, 180, 165, 158, 160我们可以对这组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列出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150出现2次155出现2次156出现1次158出现2次160出现6次162出现1次165出现5次168出现2次170出现4次172出现2次180出现2次通过统计频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数值在数据集中出现的次数,从而对数据的分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频率频率(Frequency)指某个数值在给定数据集中出现的相对次数,是频数与总数之间的比值。

频率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数据集之间进行比较,并更好地把握数据的分布特点。

频率可以用百分数或小数形式表示。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频率 = 频数 / 总数继续以上述身高数据为例,共有30个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数值的频率:150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55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56的频率为1 / 30 ≈ 0.033 ≈ 3.3%158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60的频率为 6 / 30 = 0.2 = 20%162的频率为1 / 30 ≈ 0.033 ≈ 3.3%165的频率为5 / 30 ≈ 0.167 ≈ 16.7%168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70的频率为4 / 30 ≈ 0.133 ≈ 13.3%172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80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通过计算频率,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比较数据集中不同数值的出现情况,了解每个数值的占比和分布情况。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全国120份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精析:频数与频率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全国120份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精析:频数与频率

频数与频率一、选择题1. (2020•安徽省,第5题4分)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根棉花纤维进行测量,其长度x(单位:mm)的数据分布如下表所示,则棉花纤维长度的数据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为()A.0.8 B.0.7 C.0.4 D.0.2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求得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是:2+8+6=16,则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是:=0.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用到的知识点是:频率=频数÷总数.2. (2020•山东淄博,第3题4分)如图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车速(单位:千米/时)情况.则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8,6 B.8,5 C.52,53 D. 52,52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中位数;众数.专题:计算题.分析: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速度即为众数,将车速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求出中位数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52千米/时,车速分别为50,50,51,51,51,51,51,52,52,52,52,52,52,52,52,53,53,53,53,53,53,54,54,54,54,55,55,中间的为52,即中位数为52千米/时,则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2,5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频数(率)分布直方图,中位数,以及众数,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河南新闻节目”是必然事件(B)某种彩票中奖概率为10%是指买十张一定有一张中奖(C)神州飞船发射前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抽样检查(D)了解某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答案:D解析:根据统计学知识;(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河南新闻节目”是随机事件,(A)错误。

(B)某种彩票中奖概率为10%是指买十张一定有一张中奖是随机事件,(B)错误。

频数和频率的公式

频数和频率的公式

频数和频率的公式频数和频率这俩概念,在咱们的数学世界里可有着挺重要的地位。

先来说说啥是频数。

频数啊,简单说就是某个数出现的次数。

比如说,咱班里考试成绩, 80 分出现了 10 次,那 10 就是 80 分这个成绩的频数。

频率呢,就是频数除以总数。

比如说班里一共 50 个人考试, 80 分的频数是 10 ,那 80 分的频率就是 10÷50 = 0.2 。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家伙特别可爱。

当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堆数字,然后让大家来找每个数字出现的频数和频率。

其中有个数字“7 ”,出现了 8 次。

我就问大家:“那 7 的频率是多少呀?”大部分同学都很快算出是 8÷总数。

可就有那么一个小男生,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走过去一听,原来他在小声嘀咕:“这咋算呀,总数是多少来着?”我一听,乐了,就提醒他:“总数不就在前面写着呢嘛,好好看看。

”这小家伙恍然大悟,一拍脑门,赶紧算出了频率。

咱再深入讲讲这频数和频率的公式应用。

比如说做一个市场调查,统计不同品牌饮料的受欢迎程度。

咱调查了 100 个人,喜欢 A 品牌的有 30 人,那 A 品牌的频数就是 30 ,频率就是 30÷100 = 0.3 。

通过这样的计算,就能清楚知道哪个品牌更受欢迎啦。

还有啊,在统计学生们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时也用得上。

比如参加足球活动的有 25 人,总人数是 150 人,那频数是 25 ,频率就是25÷150 。

总之,频数和频率的公式就像是我们探索数据世界的小工具,能帮我们从一堆杂乱的数据里找出有用的信息。

在实际生活中,频数和频率的用处可多了去了。

就像我去菜市场买菜,想知道哪种蔬菜卖得最火,我就可以问问摊主不同蔬菜的销售频数和频率。

要是某种菜频率高,说明大家都爱买,那我也跟着多买点,准没错!回到学习上,同学们一定要把频数和频率的公式牢记在心,多做练习。

这样在遇到各种数据问题时,就能轻松应对,就像武林高手拿着宝剑,啥“敌人”都不怕!可别像刚开始我提到的那个小男生,一遇到问题就抓耳挠腮。

2020年中考数学考点提分专题十五 概率初步(解析版)

2020年中考数学考点提分专题十五 概率初步(解析版)

2020年中考数学考点提分专题十五概率初步(解析版)必考点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必然事件”是指事先可以肯定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P(A)=1(2)“不可能事件”是指事先可以肯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P(A)=0(3)“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是指结果的发生与否具有随机性的事件。

0<P(A)<1【典例1】(2008·吉林中考真题)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发生的是()A.水中捞月B.拔苗助长C.守株待兔D.瓮中捉鳖【举一反三】1.(2019·湖北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1B.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投一枚图钉,“钉尖朝上”的概率不能用列举法求得2.(2011·四川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机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落地后反面一定朝上。

B.从1,2,3,4,5中随机取一个数,取得奇数的可能性较大。

C.某彩票中奖率为36%,说明买100张彩票,有36张中奖。

D.打开电视,中央一套正在播放新闻联播。

3.(2019·湖北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B.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C.方差可以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方差越大,波动越小;方差越小,波动越大D.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必考点2 用频率估计概率(1)事件的频数、频率。

设总共做n次重复实验,而事件A发生了m次,则称事件A发生的次数m为频数。

称比值m/n为A发生的频率。

(3)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

【典例2】(2019·江苏中考真题)小明和同学做“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获得的数据如表: 抛掷次数 100 200 300 400 500 正面朝上的频数 5398156202244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1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 ) A .20B .300C .500D .800【举一反三】1.(2019·湖北初三期末)某学习小组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时,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下折线统计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最有可能的是( )A .袋中装有大小和质地都相同的3个红球和2个黄球,从中随机取一个,取到红球B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向上的面的点数是偶数C .先后两次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都出现反面D .先后两次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两次向上的面的点数之和是7或超过92.(2019·广东初三期末)一个不透明的袋子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2个白球和n 个黑球.随机地从袋中摸出一个球记录下颜色,再放回袋中摇匀.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摸出白球的频率稳定在0.2附近,则n 的值为( )A .2B .4C .8D .103.(2019·辽宁初三期末)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0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若小英每次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经过多次重复试验,小英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逐渐稳定于0.4,则小英估计袋子中白球的个数约为( ) A .50B .30C .12D .8必考点3 树状图与列表法求解概率列表法: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其中一个因素作为行标,另一个因素作为列标.树状图法: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典例3】(2019·辽宁中考真题)不透明袋子中装有红、绿小球各一个,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放回并摇匀,再随机摸出一个,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A .23B .12C .13D .14【举一反三】(2019·广西中考真题)小李与小陈做猜拳游戏,规定每人每次至少要出一个手指,两人出拳的手指数之和为偶数时小李获胜,那么,小李获胜的概率为( )A .1325B .1225C .425D .1214.(2019·广西中考真题)“学雷锋”活动月中,“飞翼”班将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小晴和小霞从“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三个场馆中随机选择一个参加活动,两人恰好选择同一场馆的概率是( ) A .13B .23C .19D .2915.(2019·湖北中考真题)从1、2、3、4四个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a 、c ,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ax x c ++=有实数解的概率为( ) A .14B .13C .12D .231.(2019·湖北初三期末)“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这个事件是( ) A .确定事件 B .必然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不确定事件 2.(2019·山东中考真题)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B.13个同学参加一个聚会,他们中至少有两个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C.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D.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3.(2019·四川中考真题)小强同学从1-,0,1,2,3,4这六个数中任选一个数,满足不等式12x+<的概率是()A.15B.14C.13D.124.(2013·山东中考真题)有三张正面分别写有数字-1,1,2的卡片,它们背面完全相同,现将这三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以其正面数字作为a的值,然后再从剩余的两张卡片随机抽一张,以其正面的数字作为b的值,则点(a,b)在第二象限的概率为A.16B.13C.12D.235.(2019·海南中考模拟)从﹣2,﹣1,2这三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为正数的概率是()A.23B.12C.13D.146.(2019·山东中考真题)从1,2,3,4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a和b,则2219a b+>的概率是()A.12B.512C.712D.137.(2019·山东中考真题)一个盒子中装有标号为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球除标号外都相同,从中随机摸出两个小球,则摸出的小球标号之和大于5的概率为()A.15B.25C.35D.458.(2019·江苏中考真题)如图,转盘中6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9.(2019·江苏中考模拟)如图,转盘中6个扇形的面积相等,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的数小于5的概率为_____.10.(2019·天津中考真题)不透明袋子中装有7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和2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绿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_.11.(2019·辽宁中考真题)一个小球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地板上自由滚动,并随机停留在某块地板上,每块地板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那么该小球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__.12.(2019·辽宁中考真题)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红球、白球共20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袋子中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意摸出1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共摸了100次,其中有30次摸到红球,由此可以估计袋子中红球的个数约为( ) A .12B .10C .8D .613.(2019·湖南中考真题)在一个不透明布袋里装有3个白球、2个红球和a 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不同其它没有任何区别.若从该布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该球是黄球的概率为12,则a 等于_____. 14.(2019·江苏中考真题)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有2个红球,1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1)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2)搅匀后先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不放回),再从余下的球中任意摸出1个球.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用树状图或表格列出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15.(2019·甘肃中考真题)2019年5月,以“寻根国学,传承文明”为主题的兰州市第三届“国学少年强一国学知识挑战赛”总决赛拉开帷幕,小明晋级了总决赛.比赛过程分两个环节,参赛选手须在每个环节中各选择一道题目.第一环节:写字注音、成语故事、国学常识、成语接龙(分别用1234, , , A A A A 表示); 第二环节:成语听写、诗词对句、经典通读(分别用123,,B B B 表示) (1)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小明参加总决赛抽取题目的所有可能结果(2)求小明参加总决赛抽取题目都是成语题目(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成语听写)的概率。

2020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专题29 可能性、频率和概率(解析版)

2020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专题29 可能性、频率和概率(解析版)

专题29 可能性、频率和概率一、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1、确定事件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

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

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三、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1、概率的意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的概率p,可记为P(A)=P四、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1、确定事件概率(1)当A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P(A)=1(2)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0 1概率的值不可能发生必然发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例1】(2019秋•杭州期中)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标有1,2,3,4,5,6六个数字的立方体骰子,骰子停止后,出现可能性最大的是()A.大于4的点数B.小于4的点数C.大于5的点数D.小于5的点数【分析】求出各个选项概率即可判断【解答】解:A、121 63P==;B、231 62P==;C、31 6P=;D、442 63P==.骰子停止运动后出现点数可能性大的是出现小于5的点.故选:D.【例2】(2019秋•温岭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年出生的400人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相同是必然事件B.某彩票的中奖概率是5%,那么买100张彩票一定有5张中奖C .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中靶与不中靶,所以他击中靶的概率是12D .一个袋中装有3个红球、5个白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35 【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判断.【解答】解:A .“在同一年出生的400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是必然事件,故此选项正确;B .某彩票的中奖概率是5%,那么买100张彩票不一定有5张中奖,故此选项错误;C .某运动员射击一次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中靶与不中靶,它们发生的可能性不等,故本选项错误;D .一个袋中装有3个红球、5个白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38,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例3】(2019秋•温州期末)一个盒子中装有2个蓝球,3个红球和若干个黄球,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取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0.5左右,则黄球有( )个.A .4B .5C .6D .10【分析】设黄球有x 个,根据=黄球总球黄球的频率,列出算式,求出x 的之即可. 【解答】解:设黄球有x 个,根据题意得:0.523x x=++, 解得:5x =,答:黄球有5个;故选:B .1.(2019•上城区二模)事件:在一个仅装有2个红球和8个黑球的袋子里,摸出一个白球.这个事件是( )A .可能事件B .随机事件C .不可能事件D .必然事件【分析】根据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在一个仅装有2个红球和8个球的袋子里,摸出一个白球这个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故选:C .2.(2019•北仑区模拟)若实数0a <,则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 .30a >B .30a >C .30a +<D .30a -<【分析】首先由不等式的性质确定30a <,30a -<,30a >;当3a <-时,30a +<,当3a =-时,30a +=,当30a -<<时,30a +>;然后根据随机事件定义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0a <Q ,30a ∴<,30a -<,30a >;当3a <-时,30a +<,当3a =-时,30a +=,当30a -<<时,30a +>;故A 属于不可能事件,B 属于不可能事件,C 属于随机事件,D 属于必然事件.故选:D .3.(2019•海宁市一模)下列事件中,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A .抛出的篮球往下落B .在只有白球的袋子里摸出一个红球C .地球绕太阳公转D .购买10张彩票,中一等奖【分析】随机事件就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根据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A 、抛出的篮球会落下是必然事件,故本选项错误;B 、从装有白球的袋里摸出红球,是不可能事件,故本选项错误;C 、地球绕太阳公转,是必然事件,故本选项错误;D 、购买10张彩票,中一等奖是随机事件,故本选正确.故选:D .4.(2019•长兴县一模)“莉莉1分钟内做了200个仰卧起坐”这一事件是( )A .必然事件B .不确定事件C .不可能事件D .随机事件【分析】根据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莉莉1分钟内做了200个仰卧起坐”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故选:C .5.(2019•苍南县模拟)事件:“在只装有2个红球和8个黑球的袋子里,摸出一个白球”是( )A .可能事件B .随机事件C .不可能事件D .必然事件【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得答案.【解答】解:事件:“在只装有2个红球和8个黑球的袋子里,摸出一个白球”是不可能事件,故选:C.6.(2019•苍南县一模)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一名代表,甲被选中的可能性是()A.12B.1C.23D.13【分析】让甲被选中的情况数除以总情况数即为所求的可能性.【解答】解:选一名代表共有以下情况:甲,乙,丙三种情况.故甲被选中的可能性是13.故选:D.7.(2019•海曙区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游戏中奖的概率是110,则做1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B.为了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应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C.一组数据8,8,7,10,6,8,9的众数是8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1,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2,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小【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可判断出A的正误;根据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意义可判断出B的正误;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可判断出C的正误;根据方差的意义可判断出D的正误.【解答】解:A、一个游戏中奖的概率是110,做10次这样的游戏也不一定会中奖,故此选项错误;B、为了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此选项错误;C、一组数据8,8,7,10,6,8,9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8,故此选项正确;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1,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2,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大;故选:C.8.(2019•台州模拟)某种幼树在相同条件下移植实验的结果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移植总数最大时成活的频率是0.902,所以这种条件下幼树成活的概率为0.902 B.由于表中成活的频率的平均数约为0.89,所以这种条件下幼树成活的概率为0.89 C.由于表中移植总数为1500时,成活数为1335,所以当植树3000时,成活数为2670D.从表中可以发现,随着移植数的增加,幼树移植成活的频率越来越稳定在0.90左右,于是可以估计幼树成活的概率为0.90【分析】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据此判断可得.【解答】解:从表中可以发现,随着移植数的增加,幼树移植成活的频率越来越稳定在0.90左右,于是可以估计幼树成活的概率为0.90,故选:D.9.(2019秋•萧山区期末)已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有2个白球,3个黑球,1个红球.现从中任意取出一个球,()A.恰好是白球是必然事件B.恰好是黑球是不确定事件C.恰好是红球是不可能事件D.摸到白球、黑球、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分析】根据得到各种球的可能性判断相应事件即可.【解答】解:A、恰好是白球是随机事件,错误,不符合题意;B、恰好是黑球是不确定事件,正确,符合题意;C、恰好是红球是随机事件,错误,不符合题意;D、摸到白球、黑球、红球的可能性不一样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19秋•温州期末)下列各选项的事件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相等的是() A.小明去某路口,碰到红灯,黄灯和绿灯B.掷一枚图钉,落地后钉尖“朝上”和“朝下”C.小亮在沿着Rt ABC∆三边行走他出现在AB,AC与BC边上D.小红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朝上的点数为“偶数”和“奇数”【分析】要求可能性的大小,只需求出各自所占的比例大小即可.求比例时,应注意记清各自的数目.【解答】解:A、Q交通信号灯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但是红黄绿灯发生的时间一般不相同,∴它们发生的概率不相同,∴选项A不正确;B、Q图钉上下不一样,∴钉尖朝上的概率和钉尖着地的概率不相同,∴选项B不正确;C、Q“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不相同,∴小亮在沿着Rt ABC∆三边行走他出现在AB,AC与BC边上走,他出现在各边上的概率不相同,∴选项C不正确;D、小红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朝上的点数为“偶数”和“奇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故选:D.11.(2019•温州一模)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n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9个黄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30%,估计盒子中小球的个数n=.【分析】根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摸到黄球的概率为30%,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n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930%n=,解得30n=,所以这个不透明的盒子里大约有3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的小球.故答案为:30.。

2020年中考数学热身频率与概率含解析46

2020年中考数学热身频率与概率含解析46

频率与概率1.在一个暗箱里放有a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这a个球中红球只有3个.每次将球搅拌均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暗箱.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那么可以推算出a大约是()A.12 B.9 C.4 D.32.随机掷两枚硬币,落地后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是()A.1 B.C.D.3.某火车站的显示屏,每间隔4分钟显示一次火车班次的信息,显示时间持续1分钟,某人到达该车站时,显示屏上正好显示火车班次信息的概率是()A.B.C.D.4.在李咏主持的“幸运52”栏目中,曾有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是: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获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且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有一位观众已翻牌两次,一次获奖,一次不获奖,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A.B.C.D.5.甲、乙两名同学在一次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的实验中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出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可能是()A.从一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取到红球的概率B.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1点的概率C.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D.任意写一个整数,它能被2整除的概率6.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则这个骰子向上的一面点数是奇数的概率为()A.B.C.D.7.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白球1个,黄球1个,红球2个,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A.B.C.D.8.初三年(1)班要举行一场毕业联欢会,规定每个同学同时转动下图中①、②两个转盘,若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的数字之和为奇数,则这个同学要表演唱歌节目;若数字之和为偶数,则要表演其他节目.试求出这个同学表演唱歌节目的概率(要求用树状图或列表方法求解).9.一粒木质中国象棋子“兵”,它的正面雕刻一个“兵”字,它的反面是年平的.将它从一定高度下掷,落地反弹后可能是“兵”字面朝上,也可能是“兵”字面朝下.由于棋子的两面不均匀,为了估计“兵”字面朝上的概率,某实验小组做了棋子下掷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请将数据补充完整;(2)画出“兵”字面朝上的频率分布折线图;(3)如果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的数据,这个实验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请你估计这个概率是多少?10.小明和小颖做掷骰子的游戏,规则如下:①游戏前,每人选一个数字;②每次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③如果同时掷得的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与谁所选数字相同,那么谁就获胜.(1)在下表中列出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设纵列为第1枚骰子掷得的点数,横排为第2枚骰子掷得的点数.(2)小明选的数字是5,小颖选的数字是6.如果你也加入游戏,你会选什么数字,使自己获胜的概率比他们大?请说明理由.11.在一次抽奖活动中,中奖概率是0.12,则不中奖的概率是.12.四张扑克牌的牌面如图①,将扑克牌洗均匀后,如图②背面朝上放置在桌面上.若随机抽取一张扑克牌,则牌面数字恰好为5的概率是.13.小明与父母从广州乘火车回梅州参观叶帅纪念馆,他们买到的火车票是同一排相邻的三个座位,那么小明恰好坐在父母中间的概率是.14.有大小、形状、颜色完全相同的5个乒乓球,每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中的一个,将这5个球放入不透明的袋中搅匀,如果不放回的从中随机连续抽取两个,则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频率与概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在一个暗箱里放有a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这a个球中红球只有3个.每次将球搅拌均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暗箱.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那么可以推算出a大约是()A.12 B.9 C.4 D.3【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即=25%,即可即解得a的值.【解答】解:∵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25%,解得:a=12.故本题选A.【点评】本题考查: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2.随机掷两枚硬币,落地后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是()A.1 B.C.D.【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全部正面朝上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列表如下: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4种,其中全部正面朝上的情况有1种,则掷两枚硬币,落地后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为.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3.某火车站的显示屏,每间隔4分钟显示一次火车班次的信息,显示时间持续1分钟,某人到达该车站时,显示屏上正好显示火车班次信息的概率是()A.B.C.D.【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由于显示屏每间隔4分钟显示一次火车班次的信息,显示时间持续1分钟,所以显示屏上每隔5分钟就有一分钟的显示时间,某人到达该车站时正好显示火车班次信息的概率是.【解答】解:P(显示火车班次信息)=.故选B.【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在李咏主持的“幸运52”栏目中,曾有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是: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获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且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有一位观众已翻牌两次,一次获奖,一次不获奖,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A.B.C.D.【考点】概率公式.【分析】只需找到第三次翻牌时的所有情况和获奖的情况,即可求得概率.【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全部还有18个商标牌,其中还有4个中奖,所以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故选B.【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5.甲、乙两名同学在一次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的实验中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出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可能是()A.从一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取到红球的概率B.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1点的概率C.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D.任意写一个整数,它能被2整除的概率【考点】模拟实验;频数(率)分布折线图;概率公式.【专题】图表型.【分析】分析四个选项中的概率,为33%左右的符合条件.【解答】解:A、从一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取到红球的概率是≈0.33;B、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1点的概率是;C、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D、任意写一个整数,它能被2整除的概率,即为偶数的概率为.由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的统计图可知当试验次数到600次时频率稳定在33%左右,故符合条件的只有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6.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则这个骰子向上的一面点数是奇数的概率为()A.B.C.D.【考点】概率公式.【专题】压轴题.【分析】掷一次骰子有1、2、3、4、5、6这六个结果,奇数点为1、3、5,所以结果为二分之一.【解答】解:根据题意知,掷一次骰子6个可能结果,而奇数有3个,所以掷到上面为奇数的概率为.故选:A.【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7.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白球1个,黄球1个,红球2个,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A.B.C.D.【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转化思想.【分析】列举出所有情况,看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情况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解答】解:∴一共有12种情况,有2种情况两次都摸到红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故选:C.【点评】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8.初三年(1)班要举行一场毕业联欢会,规定每个同学同时转动下图中①、②两个转盘,若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的数字之和为奇数,则这个同学要表演唱歌节目;若数字之和为偶数,则要表演其他节目.试求出这个同学表演唱歌节目的概率(要求用树状图或列表方法求解).【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此题需要两步完成,所以采用树状图法或者采用列表法都比较简单;解题时要注意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此题属于放回实验.列举出所有情况,让这个同学表演唱歌节目的情况数除以总情况数即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解法一)列举所有等可能的结果,画树状图:(4分)由上图可知,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有6种:1+1=2,1+2=3,1+3=4,2+1=3,2+2=4,2+3=5.其中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有3种.∴P(表演唱歌)=(8分)(解法二)列表如下:由上表可知,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共有6种,其中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有3种.∴P(表演唱歌)=(8分).【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9.一粒木质中国象棋子“兵”,它的正面雕刻一个“兵”字,它的反面是年平的.将它从一定高度下掷,落地反弹后可能是“兵”字面朝上,也可能是“兵”字面朝下.由于棋子的两面不均匀,为了估计“兵”字面朝上的概率,某实验小组做了棋子下掷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请将数据补充完整;(2)画出“兵”字面朝上的频率分布折线图;(3)如果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的数据,这个实验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请你估计这个概率是多少?【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频数(率)分布折线图.【专题】阅读型;图表型.【分析】(1)(3)根据图中信息,用频数除以实验次数,得到频率,由于试验次数较多,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2)将频率作为纵坐标,试验次数作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可得折线图.【解答】解:(1)所填数字为:40×0.45=18,66÷120=0.55;(2)折线图:(3)根据表中数据,试验频率为0.7,0.45,0.63,0.59,0.52,0.55,0.56,0.55稳定在0.55左右,故估计概率的大小为0.55.【点评】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作图时应先描点,再连线.用到的知识点为:部分的具体数目=总体数目×相应频率.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0.小明和小颖做掷骰子的游戏,规则如下:①游戏前,每人选一个数字;②每次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③如果同时掷得的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与谁所选数字相同,那么谁就获胜.(1)在下表中列出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设纵列为第1枚骰子掷得的点数,横排为第2枚骰子掷得的点数.(2)小明选的数字是5,小颖选的数字是6.如果你也加入游戏,你会选什么数字,使自己获胜的概率比他们大?请说明理由.【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分析】首先分析题意:根据题意作出树状图,通过列表统计事件的总情况数,或讨论事件的分类情况.作树状图、列表时,按一定的顺序,做到不重不漏.列举出符合题意的各种情况的个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比较即可.【解答】解:(1)在下表中列出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填表正确;(2)由上表可以看出,同时投掷两枚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种,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同.所有的结果中,满足两枚骰子点数和为5(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4种,即(1,4),(2,3),(3,2)(4,1),所以小明获胜的概率为P(A)==;满足两枚骰子点数和为8(记为事件B)的结果有5种,即(2,6),(3,5),(4,4)(5,3),(6,2),所以小颖获胜的概率为P(B)=;要想使自己获胜的概率比他们大,必须满足两枚骰子点数和出现的结果多于5种,由所列表格可知,只有两枚骰子点数和为7(记为事件C)的结果多于5种,有6种,即(1,6),(2,5),(3,4)(4,3),(5,2),(6,1),所以P(C)=.因此,要想使自己获胜的概率比他们大,所选数字应为7.【点评】本题考查借助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11.在一次抽奖活动中,中奖概率是0.12,则不中奖的概率是0.88 .【考点】概率的意义.【分析】中奖与不中奖的总概率和为1,只要用1减去中奖的概率即可得出不中奖的概率.【解答】解:不中奖的概率为:1﹣0.12=0.8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概率的性质,概率的总和为1.12.四张扑克牌的牌面如图①,将扑克牌洗均匀后,如图②背面朝上放置在桌面上.若随机抽取一张扑克牌,则牌面数字恰好为5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分析】共四张扑克,其中有两张为5,利用概率公式直接求得结果即可.【解答】解:四张牌中,有二张“5”,故其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13.小明与父母从广州乘火车回梅州参观叶帅纪念馆,他们买到的火车票是同一排相邻的三个座位,那么小明恰好坐在父母中间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三张同一排相邻的火车票,小明可以坐其中的任意一个座位,但恰好坐在父母中间的只有一种,让1除以总选择数3即可.【解答】解:因为同一排相邻的三个座位,那么小明恰好坐在父母中间占一种情况,所以其概率是.【点评】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14.有大小、形状、颜色完全相同的5个乒乓球,每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中的一个,将这5个球放入不透明的袋中搅匀,如果不放回的从中随机连续抽取两个,则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列举出所有情况,看所求的情况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解答】解:列表得:∴一共有20种情况,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8种情况,∴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点评】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还要注意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频率与频数的关系公式

频率与频数的关系公式

频率与频数的关系公式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频率和频数这两个概念可是相当重要的。

那它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公式呢?别着急,让我来给您慢慢说道说道。

先来说说频数,频数指的是某个数值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

比如说,咱们班这次数学考试成绩, 80 分出现了 10 次,那 80 分这个成绩的频数就是 10 。

再讲讲频率,频率呢,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还是拿刚才考试成绩的例子来说,如果咱们班一共有50 个人参加考试,80 分出现了 10 次,那 80 分的频率就是 10÷50 = 0.2 。

那频率和频数之间的关系公式就是:频率 = 频数÷总数。

为了让您更清楚地理解这个公式,我给您讲个我在教学中的小经历。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统计咱们班同学每周阅读课外书的时间。

我把同学们报上来的数据都记了下来,比如说,每周阅读 5 小时的有 8 个人,每周阅读 7 小时的有 12 个人,每周阅读 10 小时的有 5 个人。

那 5 小时的频数就是 8 ,7 小时的频数就是 12 ,10小时的频数就是 5 。

而咱们班一共 30 个人,所以 5 小时的频率就是8÷30 ≈ 0.27,7 小时的频率就是 12÷30 = 0.4 ,10 小时的频率就是 5÷30 ≈ 0.17 。

通过这个小统计,同学们一下子就明白了频数和频率的概念,也搞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公式。

在实际生活中,频率和频数的关系公式也有很多用处呢。

比如说市场调查,要了解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喜好程度。

统计喜欢的人数就是频数,再除以总调查人数得到的就是频率,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这种产品受喜爱的程度啦。

还有在医学研究中,统计某种疾病在某个地区的发病情况,发病的人数是频数,除以当地总人数就是频率,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传播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之,频率和频数的关系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用处可大着呢!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运用,就能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

频数与频率典型题解析

频数与频率典型题解析

初中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区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实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相对数据,所有频率之和是1.1.有关频数与频率概念的辨析题.例1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小明和小芳分别在各自班级里竞选班长.小明得了25票,小芳得了23票.可以断言,小明在班内受欢迎的程度比小芳高.解 不正确.虽然小明比小芳的得票多,但受欢迎程度不依赖于得票出现的频数,而是依赖于得票出现的频率,由于各班总人数没有给出,因此,无法计算出频率.说明 频数表示的是某一对象出现的次数,而频率则是某一对象的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从本例可知,频率能更好地反映出某一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2.有关频数与频率的简单计算题.例2 在英语单词frequency (频数)和英语词组relative frequency (频率)中,频数最大的各是哪个字母?它们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解析 数出各字母在单词或词组中出现的次数即为频数,而字母出现的频率=所有字母的总个数字母出现的频数.在单词frequency 和词组relative frequency 中,频数最大的字母都是e .在单词frequency 中,e 的频数是2,频率是92.在词组relative frequency 中,e 的频数是4,频率是174. 说明 (1)频率是个比值,它可以用小数、百分数、真分数来表示,但当结果不能除尽时,只能选择用真分数来表示.(2)在两组数据中,某两个对象的频数相等,但频率不一定相等,频数大,不一定频率大.在同一组数据中,某两个对象的频数相等,频率也相等;频数大,频率也大.你能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吗?3.频数与频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3 学期结束前,班主任想知道同学们对班长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表现的满意程度,特向全班40名学生(除班长外)作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1)请计算每一种反馈意见的频率;(2)你认为本次调查对班长下学期的连任有影响吗?为什么?解析(1)非常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频率分别为0.075,0.5,0.3,0.1,0.025; (2)本次调查对班长下学期的连任没有影响.因为对班长一个学期以来工作表现满意的同学占绝大多数,频率是0.85.说明在下结论时,要根据调查的数据来说话,不能抛弃数据,只顾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只能以偏盖全,最终达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本题的解答让我们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到频数与频率在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中的重要性,让我们体会到“数据也能说话”:班长的工作是负责的,他可以连任.频数及其分布应用举例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有着广泛地应用,下面举例做一下简单的说明.例1李明和张健站在罚球处进行定点投篮比赛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上表数据显示,李明投中的频数是______;投中的频率是______;张健投中的频数是______,投中的频率是______,两人中投中率更优秀的是______.分析:本题已经给出数据,根据该数据可以判断两人在投中率上谁更优秀一些.从频数上看:李明投50个中30个,而张健投40个中25个,还不太容易看出谁的投中率更优秀一些.从频率上看:李明为3050=60%,而张健为2540=62.5%,故高于李明.所以张健的投中率更优秀一些.解:李明投中的频数是30,频率是3050=60%张健投中的频数是25,频率是2540=62.5%所以张健更优秀一些.小结:频数和频率是统计中两个重要的数字特征,它们反映了各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例2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20,则第六组的频率是().(A)0.10(B)0.12(C)0.15(D)0.18分析:可由已知条件得到第一组到第四组数据的频率分别为0.25,0.125,0.175,0.15,这六组的频率之和是1,因此,第六组的频率为1-0.25-0.125-0.175-0.15-0.20=0.10.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应选(A).小结:此题利用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这个性质.例3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63,84,91,53,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先将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学生出现的频数,填入下表.根据上表绘制直方图,如下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79.5分到89.5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最多,90分以上的同学较少,不及格的学生数最少.点击频数分布中考题一、图上获取信息由于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频率能反映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所以频数分布直方图能直观清楚地反映数据在各个范围内的分布情况,从而更全面、准确、细致地反映事物的属性.例1.如图,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回答问题:(1)总共统计了多少名学生的心跳情况?(2)哪些次数段的学生数最多?占多大比例?(3)如果半分钟心跳次数为x,且30≤x<39次属于正常范围,心跳次数属于正常的学生占多大比例?(4)说说你从频数折线图中获得的信息.简析:掌握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统计图中可以获知各组心跳情况的人数及分布情况.(1)总共统计了2+4+7+5+3+1+2+2+1=27(人)的心跳情况.(2)30≤x<33这个次数段的学生数最多,约占26%.(3)30≤x<39次数段的总人数有7+5+3=15人,15÷27≈56%,故心跳次数属于正常范围的学生约占56%.(4)从折线统计图中可知:折线呈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就是说心跳正常的人数较多.二、根据信息画图例2 .育才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同年龄的40名女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数据均为整数,单位:cm):168,160,157,161,158,153,158,164,158,163,158,157,167,154,159,166,159,156,162,158,159,160,164,164,170,163,162,154,151,146,151,160,165,158,149,157,162,159,165,157.请将上述的数据整理后,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直方图,并根据所画的直方图说明: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身高段?身高的整体分布情况如何?分析:由于有40个数据,最小的数据为146cm,最大数据为170cm,其差为24cm,可将数据分成5组,整理数据列出分布表,画出频数直方图,可从总体上把握数据的分布情况。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一、频数(Frequency)在统计学中,频数是指某一特定数值在数据集中出现的次数。

频数通常用来描述数据中每个数值的发生情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频数的计算通常使用以下公式:\[ f_i = \text{数据集中第i个数值出现的次数} \]其中 \( f_i \) 表示第i个数值的频数。

二、频率(Frequency)频率是指某一特定数值在数据集中出现的相对次数。

频率是频数和总体样本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用百分比或小数形式表示。

频率的计算通常使用以下公式:\[ f_i = \frac{f_i}{n} \times 100\% \]其中 \( f_i \) 表示第i个数值的频数,n表示样本总数。

频率描述了数据中每个数值在整个数据集中的相对位置和重要性。

三、频数与频率的关系频数和频率是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常用方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中各个数值的重要程度以及数据集的整体分布情况。

频数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f_i = f_i \times f_i \]这个公式表明了频率是频数的标准化表示,通过频率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据中各个数值在整个数据集中的重要性。

四、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我们举一个简单的实例。

假设我们有一组数据,如下所示:\[ 2, 3, 5, 2, 4, 1, 3, 4, 2, 5 \]我们可以计算每个数值的频数:•数值1出现的频数为1•数值2出现的频数为3•数值3出现的频数为2•数值4出现的频数为2•数值5出现的频数为2然后计算每个数值的频率:•数值1的频率为10%•数值2的频率为30%•数值3的频率为20%•数值4的频率为20%•数值5的频率为20%通过频数和频率的计算,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数据中各个数值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

结语频数和频率是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重要概念,通过对频数和频率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集中数值的分布情况,为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频数与频率 题型分类 含答案(全面 非常好)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频数与频率  题型分类 含答案(全面 非常好)

教学主题教学目标重要知识点1.2.3.易错点教学过程一、选择题1.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20户家庭某月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用电量(度)120 140 160 180 200户数 2 3 6 7 2则这2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80,160 B.160,180 C.160,160 D.180,180【答案】A。

2. 为调查某校20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调查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估算出该校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共有【】(A)300名(B)400名(C)500名(D)600名【答案】B。

3.数据5,7,5,8,6,13,5的中位数是【】A.5 B.6 C.7 D.8【答案】B。

4、数据8、8、6、5、6、1、6的众数是【】A.1 B.5 C. 6 D.8【答案】C。

5. 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成绩的【】A.平均数B.频数分布C.中位数D.方差【答案】D。

6. 某校羽毛球训练队共有8名队员,他们的年龄(单位:岁)分別为:12,13,13,14,12,13,15,13,则他们年龄的众数为【】A.12 B.13 C .14 D.15【答案】B。

7. 下列数据3,2,3,4,5,2,2的中位数是【】A.5 B.4 C.3 D.2【答案】C。

8. 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2:3:5,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已知来自甲地区的为180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扇形甲的圆心角是72°B.学生的总人数是900人C.丙地区的人数比乙地区的人数多180人D.甲地区的人数比丙地区的人数少180人【答案】D。

9. 某同学对甲、乙、丙、丁四个市场二月份每天的白菜价格进行调查,计算后发现这个月四个市场的价格平均值相同、方差分别为2222====S8.5S 2.5S10.1S7.4,,,.二月份白菜价格最乙丁甲丙稳定的市场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

北师版初三数学上册第三章概率知识点讲解附作业

北师版初三数学上册第三章概率知识点讲解附作业

九年级(上册)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一.频数与频率频数:在数据统计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频数,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即 频数频率总次数概率的意义和大小:概率就是表示每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一个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与1之间。

频率与概率的区别: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逐渐趋于一个常数,则把这个常数看做实验结果的概率。

注意:①频率就是频率,频率不是概念②频率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概率就通过计算得到的③通过频率估计概率时,只看最多实验次数一项的频率,此项的频率即等于概率,而不是求所有频率的平均值二.通过实验运用稳定的频率来估计某一时间的概率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当试验的次数很大时,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

我们可以通过多次试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

三.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重难点)①树状图的画法有两钟,可以横画也可以竖着画,其中树状图在画法上要写“开始”然后是“第一次”“第二次”“结果”②列表法的使用必须保证是两个元素的才方便使用,因为表格最方便的是使用两个轴向。

其中表格的类型有三种,一种是标准型,第二种是中间有一条斜线型,第三种是中间加数据型,比如和,奇数,偶数等四.概率题型①公平题②方程题③用频率估计概念④画树状图列表求概率(重点)⑤游戏设定1、 在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实验中,如果没有硬币,则下列实验不能作为替代物的是( )A 、一枚均匀的骰子,B 、瓶盖,C 、两张相同的卡片,D 、两张扑克牌2、密码锁的密码是一个四位数字的号码,每位上的数字都可以是0到9中的任一个,某人忘了密码的最后一位号码, 此人开锁时,随意拔动最后一位号码正好能把锁打开的概率是______.若此人忘了中间两位号码,随意拔动中间两位号码正好能把锁打开的概率是______.3、某商场在“五一”期间推出购物摸奖活动,摸奖箱内有除颜色以外完全相同的红色、白色乒乓球各两个.顾客摸奖时,一次摸出两个球,如果两个球的颜色相同就得奖,颜色不同则不得奖.那么顾客摸奖一次,得奖的概率是 .4、从一个装有2黄2黑的袋子里有放回地两次摸到的都是黑球的概率是 .5、如图所示的两个圆盘中,指针落在每一个数上的机会均等,那么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偶数上的概率是……( )A .1925 ;B .1025 ;C .625 ;D .5256、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我们从湖里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后,第二次捕得2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25条,通过这种调查方式,我们可以估计出这个湖里有______条鱼.7、在一个密闭不透明的盒子里有若干个白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的情况下,为了估计白球的个数,小刚向其中放入8个黑球,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中,不断重复,共摸球400次,其中88次摸到黑球,估计盒中大约有白球( ) A 、28个 B 、30个 C 、36个 D 、42个8、有一个抛两枚硬币的游戏,规则是:若出现两个正面,则甲赢;若出现一正一反,则乙赢;若出现两个反面, 则甲、乙都不赢。

初中数学 什么是频率

初中数学  什么是频率

初中数学什么是频率
频率是指某个事件在一定条件下重复出现的次数。

在初中数学中,频率是计算概率的一种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和统计事件发生的次数,我们可以推断出事件发生的概率。

具体来说,计算频率的步骤如下:
1. 首先确定要观察的事件。

例如,我们要统计投掷一个骰子时出现数字6的次数。

2. 进行一定次数的实验。

为了获得准确的频率,我们需要进行足够多的实验。

例如,我们投掷骰子100次。

3. 记录事件发生的次数。

每次实验结束后,记录下事件发生的次数。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记录下骰子出现数字6的次数。

4. 计算频率。

将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实验次数,即可得到频率。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骰子出现数字6的次数为20次,总实验次数为100次,则频率为20/100=0.2。

通过计算频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的概率值。

当实验次数足够多时,频率逐渐接近真实概率。

因此,频率是一种用来估计概率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频率与概率是有区别的。

频率是通过实验获得的相对频数,而概率是一个理论上的数值,表示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新人教版]2020中考数学二轮复习25_频率分布

[新人教版]2020中考数学二轮复习25_频率分布

中考复习25 频率分布知识考点: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和作用,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2、初步建立统计观念,提高运用统计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典例题:【例1】为制定本市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A、测量少年体校中180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B、查阅有关外地180名男生的统计资料;C、在本市的市区和郊县各任选一所完全中学,两所初级中学,在这六所学校有关年级的一班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出10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

(1)为了达到估计本市初中这三个年级男生身高分布的目的,你认为采用上述哪一种调查方案比较合理?为什么?(答案分别填在空格内)答:;理由:。

(2)下表中的数据是使用了某种调查方法获得的。

①根据表中数据,填写表中空格;②根据填写的数据,在下图1中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图1身高(厘米)图2身高(厘米)解:(1)选C;理由:方案C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样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被用来估计总体。

(1)①表格中频数从上往下依次是:15,33,96,33,3;②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

【例2】当今青少年视力水平的下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某中学毕业年级3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了一部分学生的视力,进行数据整理后:(1)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 (2)填写频率分布表中未完成的部分;(3)若视力为4.9,5.0,5.1均属正常,不需娇正,试估计该校毕业年级学生视力解:(1 (2)频率分布表的第一列应填4.25~4.55;第二列从上到下依次为:18,50;第三列从上到下依次为:0.46,0.36,(3)由于300×0.36=108(名),于是可以估计该校毕业年级学生视力正常的约有108名。

评注:在填写频率分布表时应注意:①分组时各组的组距相同,并且前组的终点是后面一组的起点;②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的总和;③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④由于小组的=频率数据总数频数,在频数、数据总数、频率三者之间,已知二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库独家】
频数与频率
一、选择题
1. (•安徽省,第5题4分)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根棉花纤维进行测量,其长度x(单位:mm)的数据分布如下表所示,则棉花纤维长度的数据在8≤x <32这个范围的频率为()
A.0.8 B. 0.7 C. 0.4 D. 0.2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
分析:求得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是:2+8+6=16,
则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是:=0.8.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用到的知识点是:频率=频数÷总数.
二.填空题
1.(年四川资阳,第12题3分)某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师生的总人数为1500人,结合图中信息,可得该校教师人数为120人.
考点:扇形统计图.菁优网
分析:用学校总人数乘以教师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1500×(1﹣48%﹣44%)
=1500×8%
=120.
故答案为:12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年山东泰安,第22题4分)七(一)班同学为了解某小区家庭月均用水情况,随机调查了该小区部分家庭,并将调查数据整理如下表(部分):
若该小区有800户家庭,据此估计该小区月均用水量不超过10m3的家庭约有户.分析:根据=总数之间的关系求出5<x≤10的频数,再用整体×样本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
解:根据题意得:=100(户),15<x≤20的频数是0.07×100=7(户),
5<x≤10的频数是:100﹣12﹣20﹣7﹣3=58(户),
则该小区月均用水量不超过10m3的家庭约有×800=560(户);故答案为:560.点评: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和频数、频率、总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总数和样本估计整体让整体×样本的百分比是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毕节地区,第24题12分)我市某校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开设的体育选修课有:A:篮球,B:足球,C:排球,D:羽毛球,E:乒乓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易门,学校李老师对某班全班同学的选课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
(1)请你求出该班的总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该班班委4人中,1人选修篮球,2人选修足球,1人选修排球,李老师要从这4人中人选2人了解他们对体育选修课的看法,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选出的2人恰好1人选修篮球,1人选修足球的概率.
则概率是:=.
2.(•孝感,第21题10分)为了解中考体育科目训练情况,某县从全县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中考体育科目测试(把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级:优秀;B 级:良好;C级:及格;D级:不及格),并将测试结果绘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测试的学生人数是40;
(2)图1中∠α的度数是54°,并把图2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该县九年级有学生3500名,如果全部参加这次中考体育科目测试,请估计不及格的人数为700.
(4)测试老师想从4位同学(分别记为E、F、G、H,其中E为小明)中随机选择两位同学了解平时训练情况,请用列表或画树形图的方法求出选中小明的概率.
)本次抽样测试的学生人数是:=40×=54
×=700
==
3.(•四川自贡,第20题10分)为了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保护汉字的意识,我市举办了首届“汉字听写大赛”,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加决赛,这50名学生同时听写50个汉字,若每正确听写出一个汉字得1分,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表: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求表中a的值;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为优秀,则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
(4)第5组10名同学中,有4名男同学,现将这10名同学平均分成两组进行对抗练习,且4名男同学每组分两人,求小宇与小强两名男同学能分在同一组的概率.
)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
则小宇与小强两名男同学分在同一组的概率是
4. (•湘潭,第23题)从全校120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情况:A、上网时间≤1小时;B、1小时<上网时间≤4小时;C、4小时<上网时间≤7小时;D、上网时间>7小时.统计结果制成了如图统计图:
(第1题图)
(1)参加调查的学生有200人;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全;
(3)请估计全校上网不超过7小时的学生人数.
÷=200
×=960
5. (•益阳,第17题,8分)某校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活动.“放飞梦想”读书小组协助老师随机抽取本校的部分学生,调查他们最喜爱的图书类别(图书分为文学类、艺体类、科普类、其他等四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被调查的学生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估计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有多少人?
(第2题图)

×
6. (•株洲,第19题,6分)我市通过网络投票选出了一批“最有孝心的美少年”.根据各县市区的入选结果制作出如下统计表,后来发现,统计表中前三行的所有数据都是正确的,后三行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表中a=0.1,b=6;
(2)统计表后三行中哪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该数据的正确值是多少?
(3)株洲市决定从来自炎陵县的4位“最有孝心的美少年”中,任选两位作为市级形象代言人.A、B是炎陵县“最有孝心的美少年”中的两位,问A、B同时入选的概率是多少?
=
7.(•呼和浩特,第20题9分)学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学生体育跳绳的训练情况,从初三年级各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了60秒跳绳的测试,并将这5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即60秒跳绳的个数)从低到高分成六段记为第一到六组,最后整理成下面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直方图中样本数据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一组?由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你能推断出学校初三年级学生关于60秒跳绳成绩的一个什么结论?
(2)若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各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求这50名学生的60秒跳绳的平均成绩(结果保留整数);
(3)若从成绩落在第一和第六组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用列举法求抽取的2名学生恰好在同一组的概率.
名学生恰好在同一组的概率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