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关键性研究.
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与示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与示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中的人口和建设规模不断增长,而城市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和生态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镇绿色基础设施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
城镇绿色基础设施是指通过植被、土壤和水体等自然要素构建的、以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基础设施系统。
本文将探讨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并通过示范案例的分析,展示这些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首先,我们将介绍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和作用,明确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重点阐述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包括植被恢复与保育技术、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湿地建设与管理技术等。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应用模式,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模式、雨水管理模式等。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和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分析示范案例,展示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此外,我们还将对未来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旨在促进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研究者和实践者有所启发,并推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展开: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城镇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和功能的解释,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绿色基础设施在城镇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为后续的技术与模式介绍部分做好准备。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研究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展开探讨,带您一起了解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传统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智慧城市注重应用信息技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智能能源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可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规划的核心思想智慧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因素。
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手段,实现城市的智慧化管理与运行。
规划需要充分融合城市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打造一个具有活力、智能、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要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个关键要素,包括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环境监测等。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的智能调度,减少交通拥堵问题;智能能源系统则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多个领域形成有机联动,才能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智慧城市规划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推动智慧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制定一系列具体可行的策略。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等;其次是加强城市信息化管理,提升城市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最后是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环保、资源节约等因素,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乎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技创新,可以打造更智能、更便捷、更宜居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期待智慧城市建设给我们带来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浅析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信息类设备配置实施方案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3月上 65浅析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信息类设备配置实施方案幸建廷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100006摘 要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新技术为支撑,实施“文物+”战略,实现基础设施先进、数据融合共享、运维管理高效、观众服务精准,参观环境舒适的国博智能生态系统……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是信息设备软硬设施,信息设备设施部署、集成等实施方案决定设备的优良和售后服务的品质。
关键词 信息设备;实施方案;需求方案Brief Analysis on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Demonstration Information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for Smart Museums Xing Jian-ting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Beijing 100006, ChinaAbstract With the support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 Internet, block chain, virtual real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Cultural Relics+” strategy is implemented to achieve intelligent ecosystem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such as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data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effici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ccurate audience service,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visi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bove functions i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quipment software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information equipment and facility deployment and integration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equipment and after-sales service.Key words information equipment; implementation plan; demand plan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的存在方式、运营方式,展现方式都在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洗礼,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新技术推动国家博物馆智慧化转型。
2024年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2024年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2024年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单选:()正在成为科学技术研究的典型特征。
A.数据精细型B.数据密集型C.数据分散型D.数据智能型答案:B单选:()安全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异常、跟踪溯源、反制、威慑。
A.边界B.终端C应用D.舆情答案:A单选:()不属于智慧康养平台的体系化优化方向。
A.路程规范化B.可支付体系C.品牌化D.连锁化答案:A单选:()的心灵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
A.青少年B.少年儿童C.青年D.中年答案:B单选:。
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答案:A单选:•()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A.绿色经济B.农业经济C.数字经济D.工业经济答案:C单选:()负责指导做好“大思政课”全媒体宣传工作。
A.国家文物局B.生态环境部C.中央网信办D.国家卫生健康委答案:C单选:()集成分布式网络、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基于不易篡改、可追溯等特点,有望解决数字空间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推动互联网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变革,重构数字产业体系。
A.数字挛生B.虚拟现实C.5GD.区块链答案:D单选:。
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A.文化软实力B.文化向心力C.文化影响力答案:A单选:()就是计算能力,指的是数据的处理能力。
A.超局清视频B.虚拟现实C.IPV6+D.算力答案:D单选:()决定着发展的动力,进而决定着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
A.创新B.协调C.绿色D.开放答案:A单选:()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A.社会性B理论性C.实践性D.科学性答案:c单选:()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教育部批准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并纳入新设立的交叉学科门类,这是国家安全学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课件
培养创新人才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能够提供丰富的科 技知识和创新资源,有助于培养高素 质的创新人才,为科技发展提供人才 保障。
对文化传承的支撑
保护文化遗产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对 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承 ,确保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
有效保护和传承。
弘扬民文化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全面的 民族文化展示和传播平台,有助于 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凝聚力。
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推动信息产业、文 化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 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对科技进步的推动
促进科技创新
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提供强 大的知识支撑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 。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提升国 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 竞争力,推动国家在全球科技领域的 地位提升。
创新教学模式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支持在线教育 、远程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使 得教学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促进科研合作与交流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便捷的 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研究。
提高科研效率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和工具 ,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所需资料,提高研究效率 和成果质量。
共享性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知识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提高了知识的利用效率和价 值。
公益性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般由政府或公共机构负 责,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推动国家的发 展和进步,具有公益性的特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技术体系
doi:10.3969/j.issn.1671-1122.2020.11.00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技术体系郭启全1,张海霞2(1.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北京 100741;2.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 100190)摘 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是当前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任务。
文章阐述了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涵盖采集汇聚层、数据治理层、智慧大脑层、业务应用层的技术体系架构,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新型技术,构建网络空间安全地图,利用智慧大脑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的情报挖掘、目标画像、行为推理和预测预警,支撑“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安全能力建设,为国家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和重要行业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智慧大脑;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地图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1-1122(2020)11-0001-09中文引用格式:郭启全,张海霞.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技术体系[J].信息网络安全,2020,20(11):1-9.英文引用格式:GUO Qiquan, ZHANG Haixia. Technology System for Security Protection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J]. Netinfo Security, 2020, 20(11): 1-9.Technology System for Security Protection of Critic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GUO Qiquan1, ZHANG Haixia2(1. Cyber Security Department,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 100741, China;2.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Abstract: Security assurance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s the core work of cyber secur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security assurance of critic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fterwards, it proposes the technical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ecollection and aggregation layer, data governance layer, intelligent brain layer and businessapplication layer.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analys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map are applied to construct cyber security geographic map, realize intelligent datamining,perform accurate portrait of critical targets, conduct behavior reasoning, provide threatearly-warning, and finally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systematic and normalizedsecurity abilitie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national cyber securityregulatory authorities and important industries to carry out the security assurance work of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Key words: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yber security; intelligent bra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yberspace map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1806504]作者简介:郭启全(1962—),男,河北,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网络空间地理学和人工智能;张海霞(1981—),女,河北,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
2022校园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者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关闭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
500010000500001000000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从首次审议到最终通过,向来备受各界关注,下列不属于网络安全法条例的是(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可采取“网络通信管制”,例如特定地区断网网络是虚拟的,因此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时网络运营者也可以为其提供相关服务任何个人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境外者组织从事攻击、干扰等危害国家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03.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采取下列措施,下面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定期组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进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有关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以及有关研究机构、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等之间的网络安全信息应保持独立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与网络功能的恢复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拒不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的网络运营者,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05.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 )普通性要求强制性要求建议性要求适当性要求06.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网络运营者应当保留网络日志不少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07.网络运营商会向我们提供日常生活中网络的服务,下列有关网络运营者的做法违反法律条规的是:( )网络运营者在用户未知情的情况下采集用户的其他信息来提供更好地服务网络运营者对一些用户的个人信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且不能复原之后,向他人提供这些个人信息网络运营者发现有法律、行 zd 规禁止传输的信息时,即将采取销除等处置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网络运营者对采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了用户信息保护制度08.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由( )另行规定国防部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共中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0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当收到网络信息安全的投诉和举报的时候,网络运营者对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研究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是指为全社会提供基础信息资源,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信息交流和协作、知识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设施。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建设方案,推动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进一步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
一、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点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个层面,包括计算机、通信及其设备、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等。
它的特点是广泛性、通用性、共性、必要性、先导性和公共属性。
广泛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范围覆盖面广,几乎涉及到所有领域的生产生活。
通用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具有通用性和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业务领域和用户的需求。
共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具有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功能和规律,能够提供一些通用的解决方案。
必要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持信息化和数字化社会建设的根本,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先导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创新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公共属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和公共财富,应该受到社会的共同管理和保护。
二、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是指通过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与应用的整体规划和部署,构建和完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对促进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提升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支撑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系统建设和业务管理四个方面。
其中,顶层设计是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化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中最关键的环节,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网络、数据中心等硬件设施的选型和配置。
智慧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智慧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市政建设也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慧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智慧城市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一、智慧城市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涵盖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城市生活、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概念。
在智慧城市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运转城市的关键。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灯光、道路、桥梁、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等。
与普通的城市相比,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核心是数字化和信息化。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智能化,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城市安全等级。
例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人行横道由数字化道路路面、电子警察、智能信号灯和行人监测器组成,通过实时监测行人的数量和时间,实现智能调控信号灯的时长以缓解人口拥堵的现状。
在智慧城市的交通系统中,智能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了公共交通的组织和管理效率。
比如,政府可以通过通过集成的GPS系统和智能分配系统来组织公共交通,以提高公共交通运行的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未来趋势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速,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预计将会出现许多新设施和新技术,例如高科技公共交通、智能公共耗材和VR体验等。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将更加智能化,如地下停车场自动化、智能化垃圾处理系统等。
同时,自动化技术在城市安全管理中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更注重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
未来的城市将以更加环保、节能、人性化为主题展开城市的改建。
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将得到提高,城市运行将更加健康和清洁。
三、结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不断革新的状态。
通过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智能,工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管理更加规范和统一。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关键性分析报告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关键性研究2015年07月23日10:15 来源:中国经济网[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手机看新闻]目前,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经被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以立法形式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网络空间安全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实践。
开展在针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的研究中,首当其冲的理清关键基础设施(CI)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的关系问题。
在对CII的研究中发现,国际社会虽然对CI有着基本的共识,但对CII 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分歧。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接入互联网,CII涵盖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
1. 国际社会CI与CII的相关概念(1)关键基础设施相关概念国际社会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CI)的概念由来已久,这些设施的关键性在于关系国计民生,为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产品和服务。
1. 美国2001年《爱国者法案》认为,CI是指关系到美国生死存亡的,无论是物理还是虚拟的系统和资产,这些系统和资产的功能丧失或遭到破坏,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国家公众健康与安全或这些要素的任何结合产生严重影响。
2. 欧洲委员会于2004年10月20日发布的通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加强CI保护》中针对CI作出了定义,明确CI是指如果被破坏或摧毁,会对公民的健康、安全、稳定或经济福祉或成员国政府的有效运转造成严重影响的物理和信息技术设施、网络、服务和资产。
CI横跨经济的诸多部门和重要政府服务。
4. 德国的CI保护的主要理念是政府和社会在总体上严重依赖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转,在基础设施中,凡是其故障会导致供应短缺或给大部分人口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元素都被定义为关键的。
德国在其《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国家计划》中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为:给定基础设施中IT部分的总和。
5. 荷兰明确规定,对于社会不可或缺的,其损坏速度造成全国性紧急状态,或者会在更长时间内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基础设施,为CI。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框架40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框架40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框架在推动产业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框架40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概述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框架40(ITSS Framework 40)是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简称ITSS分会)牵头制定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
该框架旨在为信息技术服务提供者、需求者以及相关方提供一个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南,以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框架内容ITSS Framework 40包括服务分类、服务组成、服务生命周期和关键绩效指标(KPI)四个部分。
1、服务分类:根据信息技术服务的特性,将服务分为咨询规划、系统集成、数据处理、运营服务等四大类。
每类服务又细分为多个子类,如咨询规划包括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规划、业务连续性规划等。
2、服务组成:针对每类服务,框架明确了其核心组成要素,包括人员、过程、技术和资源等。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支撑服务的提供。
3、服务生命周期:框架将信息技术服务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即需求分析、设计规划、部署实施、运营维护和优化改进。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予以。
4、关键绩效指标(KPI):为了衡量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框架为每个服务阶段制定了相应的KPI。
这些KPI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满意度、服务可用性、服务性能等。
三、框架的意义与价值ITSS Framework 40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明确的服务分类和服务组成要素,框架有助于提供者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进而提供更为精准和优质的服务。
同时,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监控,可及时发现并改进服务质量的问题。
2、推动产业发展:ITSS Framework 40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有助于实现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这不仅能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企业调查报告中的企业信息化水平
企业调查报告中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信息化现状,我们对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情况,旨在为企业管理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与重要性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企业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减少繁琐的手工操作,从而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其次,有助于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准确、及时的信息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使决策更加明智和精准。
再者,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创新手段和平台,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推动企业不断创新。
二、调查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硬件设施,如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然而,不同企业之间的基础设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大型企业拥有先进的信息化机房,配备了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网络覆盖全面且稳定。
这些企业在硬件方面的投入较大,能够满足企业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并发业务的需求。
相比之下,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计算机配置较低,网络带宽不足,甚至存在部分设备老化、性能下降的情况。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和发展。
三、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使用情况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涵盖了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等。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已经引入了一些常见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模仿真研究进展
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模仿真研究进展
胡晓峰, 李志强, 曹 强, 罗 批
(国防大学 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教研部, 北京 %""")%) 摘要: 自上个世纪 )" 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支撑国家正常运转的关键基础设施复杂度和脆弱性的不断 增长, 以及其面临的局部自然失效和可能的蓄意恐怖袭击带来的连锁反应, 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模仿真 组成要素、 基本特点 研究逐渐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 本文首先介绍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 和建模仿真研究的必要性, 然后重点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几个典型的 建模仿真系统, 最后, 根据我们当前的研究工作和远期构想, 讨论了下一步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 基础理 论与方法和关键技术等基本问题 * 关键词: 国家关键基础设施; 复杂系统; 虚拟战争空间; 建模与仿真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0 ,-.)%/)
20200420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定义及范围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定义及范围一、“新基建”定义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
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
”伍浩补充。
至此,“新基建”概念有了正式、明确的官方定义。
在此之前,关于新基建,市场上普遍解读认为,包括了七个方面的内容: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能够明显看出,和此前的流行解读相比,此次发改委对“新基建”的解释,涵盖范围更大,也更具有延展性: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发改委明确指出其涵盖5G基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
“融合基础设施”,发改委指出是“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这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条"创新基础设施",即“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发改委指出其包括(但不限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新型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与思路
2022年第6期(总第323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6ꎬ20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23新型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与思路邓㊀㊀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ꎬ北京100006)摘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ꎬ而创新基础设施则是科学技术重要的生产力ꎮ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ꎬ全球技术进步和迭代加速ꎬ我国自身也进入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新发展阶段ꎮ建设全球领先的新型创新基础设施ꎬ对于推动中国科技水平不断逼近世界前沿㊁建设创新强国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ꎮ新型创新基础设施是一个复杂系统ꎬ应该将公共资源集中于重大科学装置㊁超级科学工程和稀缺验证平台的建设ꎬ构筑创新基础设施的核心主体ꎮ新型创新基础设施的 新 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肩负新的使命ꎬ夯实我国成为全球领先创新国家的基础条件ꎻ二是扩展新的领域ꎬ重点满足重要使能技术和未来技术的创新需求ꎻ三是创造新的载体ꎬ有效打通产学研用通道ꎻ四是应用新的模式ꎬ促进民营经济参与重大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ꎮ关键词:新基建ꎻ创新基础设施ꎻ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F124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2)06-0141-07基金项目:研究阐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21ZDA021)作者简介:邓洲ꎬ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ꎬ经济学博士ꎮ㊀㊀新基建的概念首次出现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ꎻ2020年3月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提出要加快5G网络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ꎻ同年4月ꎬ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三个重要方向: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础设施ꎻ深度应用互联网㊁大数据㊁人工智能等技术ꎬ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融合基础设施ꎻ支撑科学研究㊁技术开发㊁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创新基础设施ꎮ新基建提出以来ꎬ中央和各地方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新基建的策略ꎬ出台了一些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ꎬ不仅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ꎬ同时带动了投资持续和高质量增长(郭朝先ꎬ2020)[1]ꎮ然而ꎬ新基建三个重要方向的起点和建设速度并不完全一致ꎬ相较于信息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ꎬ新型创新基础设施是一个更新的方向ꎬ学术上尚未形成权威概念ꎬ政策实践上也没有形成统一认识ꎬ研究上的空白造成针对新型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导向不准确㊁目标不明确ꎬ相应的政策措施难以有的放矢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ꎮ在新工业革命爆发㊁全球产业链回缩趋势增强㊁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背景下ꎬ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加强新型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ꎬ是满足发展阶段㊁发展条件㊁发展环境㊁发展目标变化的重大举措ꎬ是保障中国式创新继续发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重要依托ꎬ是形成未来我国综合国力㊁产业竞争力ꎬ实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㊁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基础保障ꎮ㊀㊀一㊁创新基础设施是强国建设的基础条件国家竞争力的表象是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ꎬ但其根本是科学技术的领先程度ꎬ而创新基础设施是形成世界领先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地位的先决条件ꎮ技术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特征ꎬ能够通过外部性惠及不同的产业和地区ꎬ因此在一些创新研究中把技术研发归为 前竞争阶段 (Aspremont&Jacque ̄141minꎬ1988)[2]ꎮ但事实上ꎬ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ꎬ知识和技术会成为一个国家或企业的专属品ꎬ并逐渐成为决定国家和企业竞争力高低最重要的原因(Antonelliꎬ1994ꎻFarrell&Salonerꎬ1985)[3][4]ꎮ如果说标准㊁专利㊁品牌㊁商业秘密是构成知识和技术成为私人品的 软手段 ꎬ那么创新基础设施则是造成国家间技术差距的 硬条件 ꎬ 软手段 的作用是保护创新成果和巩固技术地位ꎬ而 硬条件 才是获得全球领先技术的基础ꎮ正是因为创新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ꎬ乃至国家竞争力起到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ꎬ因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尽其所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ꎬ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㊁与未来产业相关领域的创新基础设施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技术本身的竞争ꎮ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ꎬ中国独特的创新模式和路径取得巨大成功ꎬ 中国式创新 也成为很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对象ꎬ对创新基础设施的持续高投入则是 中国式创新 最成功的经验之一ꎮ英㊁法是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ꎬ它们的技术进步主要是内部经济结构变化所引致ꎬ而对于后发国家ꎬ包括美国㊁德国㊁日本㊁韩国和中国在内ꎬ其最早的技术创新都是从模仿领先国家开始的ꎮ但是ꎬ在众多国家都奉行模仿创新的情况下ꎬ为何只有极少数后发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达到能够和发达国家抗衡的水平?必须指出的是ꎬ中国式创新的成功秘诀不能仅仅被归纳为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路风等ꎬ2003)[5]ꎬ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和快速跨越一些低能级的创新阶段是中国式创新的独有特征ꎮ无论是自主创新活动的实现还是不断向更高能级创新阶段的攀升ꎬ我国除了具有制度上的优势ꎬ还有其他国家难以借鉴和复制的经验ꎬ那就是在长达70余年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40余年的发展中ꎬ不断建设和升级创新基础设施ꎮ寻求低标准替代的 捷径 是很多国家都经历过的模仿创新发展阶段(金碚ꎬ2017)[6]ꎬ但却只有很少国家成功跨越这一阶段ꎬ而更多的国家则停留在这一阶段ꎬ无法实现向更高能级创新阶段的跃升ꎮ中国一度是受人诟病的 山寨 之国ꎬ但遭到诟病的时间却非常短ꎬ最具代表的就是手机产业ꎮ我国第一台所谓山寨机出现在2005年前后ꎬ2009年达到巅峰ꎬ2012年之后山寨机就逐渐退出国内市场ꎮ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ꎬ中国就从一个生产山寨手机为主的国家赶超日本㊁欧洲和韩国ꎬ成为全球最大的自主品牌智能手机生产国ꎮ回顾历史不难发现ꎬ在山寨手机能够创造巨大利润的时候ꎬ以大唐科学技术研究院及其下属的移动通信实验室等为代表ꎬ一批创新基础设施构建了中国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创新体系ꎬ为具有远见的国内手机企业不断输送自主创新成果和技术人才ꎬ使得华为㊁中兴ꎬ以及后来的oppo㊁小米等智能手机的崛起成为可能ꎮ无独有偶ꎬ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说明了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ꎮ20世纪80年代全球铁路市场出现萎缩ꎬ国外很多著名的铁路研发设施因市场原因被荒废ꎬ而我国却坚持了铁路领域的自主创新和对创新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ꎮ2000年以后ꎬ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高速铁路技术研发㊁产业验证全套设施的国家ꎬ德国㊁日本等传统高铁强国的很多新技术㊁新系统都只能在中国的高铁列车上得到验证和应用ꎬ最终也成就了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铁第一大国和强国ꎮ创新基础设施是中国式创新在过去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ꎬ同样也是中国式创新在未来再创新高的必要条件ꎮ新中国成立以来ꎬ我国在各个发展时期ꎬ即使面临巨大困难都从未放松过对各类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ꎬ也正因如此ꎬ中国并未出现过长期的㊁全局的技术 受制于人 情况ꎮ诸多创新基础设施的兴建和应用不仅保障了中国技术水平的长远进步ꎬ还使得中国对技术发展的轨迹有很高的自主权和选择权ꎬ并未在 模仿创新 中受人牵制ꎮ当前ꎬ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ꎬ创新基础设施的重大意义更加凸显:暴露出来的诸多技术短板和 卡脖子 风险ꎬ需要特定的创新基础设施进行弥补ꎻ同样ꎬ为了在未来的技术竞争和产业竞争中博得先机ꎬ也需要大胆和超前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基础设施ꎮ㊀㊀二、新型创新基础设施的内涵与特征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ꎬ以及基于工程设施运转的公共241服务系统ꎮ相应的ꎬ创新基础设施服务的对象是技术创新活动ꎬ其目的是为各种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ꎮ和其他类型基础设施一样ꎬ创新活动所需各类设施中有一部分是企业或个人难以建成和运转ꎬ或者由于收益的不确定性不愿意建设的ꎬ这就是国家从公共产品供给角度建设创新基础设施的主要原因ꎮ当然ꎬ不同国家国情不同ꎬ面临的技术创新国际环境不同ꎬ所能够组织和配置的资源要素也不同ꎬ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ꎬ但总体上看ꎬ技术大国和技术强国一般都会建设体系更完善㊁涵盖全部技术门类和技术发展方向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ꎮ新型创新基础设施的 新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ꎮ一是阶段上的相对性ꎬ为了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新的技术浪潮ꎬ创新基础设施需要有新定位和新功能ꎻ二是国别上的相对性ꎬ每个国家应该有满足自身技术创新目标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ꎮ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ꎬ新型创新基础设施是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ꎬ发挥我国 新举国体制 优势ꎬ调动国内外各种力量ꎬ为科学探索㊁科技研发㊁人才培养㊁成果产业化等活动提供支撑的设施㊁装置㊁软件系统㊁平台ꎬ以及其附属的体制所构成的综合体系ꎮ为了更好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在构建创新型国家㊁加快弥补技术短板㊁破解 卡脖子 现实问题中的作用ꎬ以及为未来科技竞争㊁产业竞争打好设施基础ꎬ当前我国新型创新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具备继承性㊁综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ꎮ继承性是指新型创新基础设施必须是已经建成的一系列创新基础设施的继承㊁升级和完善ꎬ使得我国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既能够继续支撑已有技术路线下的做大做强ꎬ也能够在新的技术路线上很好地借助之前形成的优势ꎮ综合性是指新型创新基础设施既包括实体部分也包括制度部分ꎬ既能够服务技术创新活动本身也能够服务整个创新链各个环节ꎮ导向性是指新型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意志ꎬ在特定方向汇聚创新资源和力量ꎬ服务国家创新战略ꎮ我国创新基础设施与世界领先基础设施还存在明显差距ꎮ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ꎬ随着自主创新㊁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ꎬ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ꎮ2020年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宣布已经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ꎬ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ꎮ总体上看ꎬ我国已经在主要的基础学科㊁前沿学科领域布局建设了诸多国际领先的创新基础设施ꎬ但是ꎬ与美国㊁日本㊁欧洲等比较ꎬ创新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规模偏小㊁数量偏少ꎬ学科布局系统性㊁前瞻性不够等问题ꎮ此外ꎬ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体制机制还比较陈旧ꎬ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撑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ꎬ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还很少参与建设大型创新基础设施ꎬ要使用公立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基础设施也面临诸多障碍ꎮ受限于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上的各种缺陷ꎬ我国无论是能够引领全球科技进步的顶尖科学家ꎬ还是能够在较长时间决定技术发展方向的开创性创新成果都还很少ꎬ而这两项无疑都是衡量技术强国的必要指标ꎮ㊀㊀三、新型创新基础设施的三大支柱创新基础设施是一个复杂系统ꎬ但其中只有核心部分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ꎬ例如决定一个国家技术创新水平的上限㊁创新要素的配置能力㊁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能力等ꎮ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ꎬ基于当前我国技术创新环境和条件ꎬ新型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支柱是:世界领先的ꎬ支撑基础和前沿科学研究的重大科学装置㊁有明确战略目标的超级科学工程㊁实现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有效对接的稀缺验证平台ꎮ1.重大科学装置从20世纪开始ꎬ全球技术进步明显加速ꎬ在一个世纪时间内先后爆发了电力革命和信息革命ꎬ人类工业文明进入空前高度ꎬ并推动工业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ꎮ与工业革命爆发相互辉映的是多次技术浪潮的出现(贾根良ꎬ2013)[7]ꎬ科学技术不仅进步加速且在全球传播和应用也提速ꎬ技术周期明显缩短ꎬ同时还出现与之前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相比的一个显著区别:具有里程碑和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几乎全部依托于世界领先的大型科学装置㊁专职的科学研究人员和专门的科341学研究项目ꎬ而依靠偶然性或者由非专业科技人员在大型科学装置之外获得重大创新成果变得越来越少ꎮ人类数千年对科学的猜想和假设几乎都已经得到证明㊁证伪和应用ꎬ科学研究进入了专业化㊁融合化和复杂化的发展时代(Freeman&Soeteꎬ1982)[8]ꎬ必须依靠大型精密科学装置来探求最基本的科学理论㊁模拟复杂的环境ꎬ才有可能实现新的突破ꎮ在这种情况下ꎬ重大科学装置成为战略性和基础性技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ꎬ对于国家的重大战略意义不言而喻ꎮ可以说ꎬ重大科学装置的先进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在相关领域依靠自身力量技术创新水平的天花板ꎬ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在最基础和最前沿的国际技术竞争中是否有胜出的可能性ꎮ当然ꎬ由于重大科学装置对资金㊁技术㊁人才的极高要求ꎬ很多国家都无法独立实现一整套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维护ꎬ而是依靠多国间的合作共同获得重大科学装置的使用权ꎮ即便如此ꎬ是否掌握重大科学装置关键核心技术㊁工艺和零部件ꎬ也是一个国家能否有机会参与全球领先科技创新活动ꎬ在全球科技创新分工中占有不可替代地位的基本门槛ꎮ由于重大科学装置的战略意义ꎬ各科技强国都在物理㊁天文㊁生命工程等领域加大投入ꎬ通过建设更先进的科学装置作为聚集全球顶尖人才㊁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保障ꎮ对于赶超国家而言ꎬ要真正改变在全球技术创新分工中的从属角色ꎬ重大科学装置更是不可少ꎬ否则无法在基础和前沿科学领域获得与传统科技强国对等的科技资源和研发基础ꎮ我国在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之后ꎬ重大科学装置的规划和建设都明显加快ꎬ一大批 世界第一 甚至 世界唯一 的装置先后投入使用ꎬ彻底改变了我国在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由于缺少自主可控装置不能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利局面ꎬ这是我国在最近二十年成为全球创新投入大国㊁论文发表大国和专利申请大国的重要基础ꎬ大大夯实了我国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ꎮ例如ꎬ2015年建成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21世纪全球唯一新建的综合性火箭发射基地ꎬ这使得我国空间探索和载人航天能力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差距大大缩小ꎻ2016年投入使用的全球最大直径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一举将我国天文观测能力推向世界最领先水平ꎻ同样是2016年投入使用的深圳国家基因库是全球四大基因库之一ꎬ且样品规模㊁存储量和可访问数据都居全球第一ꎬ为我国生命科学相关技术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ꎮ2.超级科学工程技术创新的跨学科㊁技术应用的跨行业趋势不断增强ꎬ要获得一项创新成果或实现成果的转化ꎬ就需要能够聚集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平台或载体ꎮ具有特定目标㊁稳定资金和人员投入的研发计划能够带动各种创新要素的整合和聚集ꎬ目标宏大㊁影响深远的超级科学工程则能够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汇聚力量并投入到统一方向的技术创新活动ꎮ超级科学工程的设立一般是国家意志的体现ꎬ面对激烈的国际经济㊁政治和军事竞争ꎬ各个国家都需要在存在短板的薄弱环节设立一系列由中央政府资助的超级科学工程ꎮ当然ꎬ势力较弱㊁资源有限的国家很难面面俱到ꎬ只能将有限的资源应用于最紧迫的计划ꎬ或设立较低层次的计划ꎬ相比较ꎬ大国和强国则能在各个领域实施影响全球科技走向㊁决定国家未来命运的超级科学工程ꎮ通过超级科学工程的设立和实施ꎬ一系列创新基础设施能够被建设和投入使用ꎬ在实现自身创新目标的同时往往也会附带产生众多技术成果ꎮ例如ꎬ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先后实施了水星计划㊁双子星计划㊁阿波罗计划㊁太空实验室㊁星球大战㊁航天飞机㊁国际空间站㊁太空的士㊁登陆火星等一系列航天领域的超级科学工程ꎬ虽然这些计划并非全部出于技术进步的目标(很多是在冷战背景下提出的)ꎬ但确实推动了全球航天科技飞速发展ꎬ还附带众多创新产出ꎬ聚酯纤维㊁生命传感器㊁纳米管㊁纳米陶瓷㊁光学传感器等现在被广泛应用的技术㊁材料㊁工艺和产品都源自美国一系列航天计划ꎮ我国科技之路异常坎坷ꎬ技术路线多次被打断ꎬ可以说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发展阶段ꎬ都面临或大或小㊁来自不同国家和阵营的技术封锁风险ꎮ为了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ꎬ改革开放之后ꎬ我国先后在1986年3月启动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㊁1997年3月441启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ꎬ逐步构建形成了超级科学工程的基本架构ꎮ借助数万技术创新项目组成的若干超级科学工程ꎬ在影响经济发展的短板㊁决定未来科技竞争的关键环节和领域展开了一系列高投入㊁长周期的科学研究ꎬ不仅取得载人航天㊁杂交作物㊁海洋油气勘探开发㊁高速铁路系统㊁高难度隧道和桥梁设计施工㊁移动通信㊁高端黑色和有色冶炼㊁大型LNG船㊁特高压输电㊁第三代核电机组等众多影响深远的创新成果ꎬ还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ꎬ形成了跨单位㊁跨国界的合作创新关系ꎬ我国能源㊁材料㊁生物㊁信息㊁装备等产业部门的不断升级ꎬ都离不开诸如863计划 973计划 等超级科学工程的实施ꎮ3.稀缺验证平台大规模㊁低成本的产业化是创新的最终目的ꎬ在一些学术研究中ꎬ将是否实现产业化看作是区别单纯 科学研究 与 技术创新 的判断标准[8]ꎮ虽然有很多基础性㊁前沿性的技术研发不能直接实现产业化创造经济价值ꎬ或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有价值的商业应用ꎬ但也会通过后续的应用开发促进新的产品㊁服务㊁工艺和手段发展ꎬ推动产业升级ꎬ改善人类福祉水平ꎮ相对于技术研发活动本身ꎬ产业化的环节往往被忽视ꎬ或者难以与技术研发活动形成有效衔接ꎬ造成大量耗资巨大的技术研发成果束之高阁ꎮ有很多研究把这一问题归咎于我国创新体系的体制问题ꎬ 两张皮 造成了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脱节(吕政ꎬ2012ꎻ金碚ꎬ2011ꎻ吕铁ꎬ2013)[9][10][11]ꎮ但事实上ꎬ从 实验室 到 工厂 远非仅仅依靠制度上的优化就能解决所有问题ꎬ并且ꎬ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间的脱节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ꎬ相反ꎬ中国在一些领域的成果转化能力并不输于其他技术强国和大国ꎮ新材料㊁新工艺㊁新流程的采用ꎬ新产品上市之前ꎬ都需要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ꎬ用以验证和优化改进㊁改善技术创新成果ꎬ因此制造业有严格的 小试 中试 大试 三阶段流程ꎮ对于一些复杂程度较高㊁颠覆性较强的技术创新ꎬ产业化验证就需要大范围㊁大规模调动资源ꎬ以及拥有能够承担全部验证功能的平台ꎮ例如ꎬ铁路运输是一个复杂系统ꎬ由于安全性要求高ꎬ世界铁路组织和主要国家都对铁路新产品在商业化应用前的实验验证有极其严苛的规定ꎮ在过去ꎬ传统铁路强国都建设有专业化的铁路试验线路用以验证铁路系统各类创新ꎬ例如原苏联的莫斯科谢尔宾卡环铁试验场㊁罗马利亚法乌列依环铁试验场㊁中国北京铁科院环铁实验基地等都在世界铁路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ꎮ随着机车速度越来越快㊁系统越来越复杂ꎬ封闭式的环线试验场和短距离的直线加速线路已经很难满足铁路系统创新成果产业化验证的需要ꎬ这也是阻碍很多国家相关技术研发成果不能应用到最新的高速铁路系统上的重要原因ꎮ我国在2000年后开始发展高速铁路并很快迈过以引进技术和标准㊁进口整车和主要零部件的阶段ꎬ进入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新阶段ꎮ大规模的建设不仅使我国迅速成为全球高速铁路通车里程第一国ꎬ大量在建但未投入使用的实际线路为铁路系统技术创新产业化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平台ꎮ例如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复兴号 动车组从立项到商业运行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ꎬ其中关键的60万公里实验验证就是在尚未完工的大西线(大同 西安)上完成的ꎬ而日本㊁德国㊁法国等最早投产高速铁路机车的国家都无法获得这样的验证平台ꎮ㊀㊀四、建设新型创新基础设施的目标与政策思路中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水平都领先全球ꎬ人民生活也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加富庶(Josephꎬ1954)[12]ꎬ但是从19世纪开始ꎬ由于没能及时跟上源自英国席卷欧美日的工业革命ꎬ科技水平逐渐落后ꎬ技术创新能力逐渐丧失ꎮ新中国成立之后ꎬ我国坚持对技术创新高投入ꎬ建设了一大批支撑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ꎬ虽然不同时期创新基础设施建设㊁技术创新活动有不同的主导方针和阶段性目标ꎬ但总体上都遵循追随世界领先的导向ꎬ以更快的速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ꎬ并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中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ꎮ当前ꎬ无论是我国科技整体水平㊁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ꎬ还是面临的技术创新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ꎬ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ꎬ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和满足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ꎬ我国技术创新活动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要略优先于工业化的54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关键性研究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关键性研究目前,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经被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以立法形式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网络空间安全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实践。
开展在针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的研究中,首当其冲的理清关键基础设施(CI)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的关系问题。
在对CII的研究中发现,国际社会虽然对CI有着基本的共识,但对CII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分歧。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接入互联网,CII涵盖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
1. 国际社会CI与CII的相关概念(1)关键基础设施相关概念国际社会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CI)的概念由来已久,这些设施的关键性在于关系国计民生,为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产品和服务。
1. 美国2001年《爱国者法案》认为,CI是指关系到美国生死存亡的,无论是物理还是虚拟的系统和资产,这些系统和资产的功能丧失或遭到破坏,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国家公众健康与安全或这些要素的任何结合产生严重影响。
2. 欧洲委员会于2004年10月20日发布的通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加强CI保护》中针对CI作出了定义,明确CI是指如果被破坏或摧毁,会对公民的健康、安全、稳定或经济福祉或成员国政府的有效运转造成严重影响的物理和信息技术设施、网络、服务和资产。
CI横跨经济的诸多部门和重要政府服务。
4. 德国的CI保护的主要理念是政府和社会在总体上严重依赖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转,在基础设施中,凡是其故障会导致供应短缺或给大部分人口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元素都被定义为关键的。
德国在其《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国家计划》中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为:给定基础设施中IT部分的总和。
5. 荷兰明确规定,对于社会不可或缺的,其损坏速度造成全国性紧急状态,或者会在更长时间内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基础设施,为CI。
6. 英国将关键国家基础设施(CNI)界定为由不间断向国家提供基本服务来说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组成的国家基础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关键性目前,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经被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以立法形式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网络空间安全制度建设的核心容和基本实践。
开展在针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的研究中,首当其冲的理清关键基础设施(CI)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的关系问题。
在对CII的研究中发现,国际社会虽然对CI有着基本的共识,但对CII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分歧。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接入互联网,CII涵盖的围也随之不断扩大。
1. 国际社会CI与CII的相关概念(1)关键基础设施相关概念国际社会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CI)的概念由来已久,这些设施的关键性在于关系国计民生,为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产品和服务。
1. 美国2001年《爱国者法案》认为,CI是指关系到美国生死存亡的,无论是物理还是虚拟的系统和资产,这些系统和资产的功能丧失或遭到破坏,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国家公众健康与安全或这些要素的任何结合产生严重影响。
2. 欧洲委员会于2004年10月20日发布的通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加强CI保护》中针对CI作出了定义,明确CI是指如果被破坏或摧毁,会对公民的健康、安全、稳定或经济福祉或成员国政府的有效运转造成严重影响的物理和信息技术设施、网络、服务和资产。
CI横跨经济的诸多部门和重要政府服务。
4. 德国的CI保护的主要理念是政府和社会在总体上严重依赖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转,在基础设施中,凡是其故障会导致供应短缺或给大部分人口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元素都被定义为关键的。
德国在其《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国家计划》中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为:给定基础设施中IT部分的总和。
5. 荷兰明确规定,对于社会不可或缺的,其损坏速度造成全国性紧急状态,或者会在更长时间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基础设施,为CI。
6. 英国将关键国家基础设施(CNI)界定为由不间断向国家提供基本服务来说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组成的国家基础设施。
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_概述及解释说明
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是指为了防止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受恶意攻击和破坏,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重要数据和控制指令,其安全性已成为维护国家水利系统稳定运行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会对该制度进行概述,包括定义、背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接着,文章将详细解释说明该制度的系统架构和组成要素、安全保护策略和措施以及监测与应对能力建设。
然后,通过国内外的实施案例分析,总结其中的经验与启示。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主要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探讨其重要性和挑战,解释该制度的相关要素和策略,并通过实施案例的分析总结经验与启示。
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引起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并促进相应研究的深入发展。
最终,为水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 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概述:2.1 定义和背景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对水利系统功能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各类信息系统、网络和设备。
这些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水文测报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工程运行控制系统等。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信息基础设施不仅对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2.2 重要性和挑战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是确保水利系统正常运行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
这一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威胁、网络攻击风险增加、外部恶意行为的威胁等。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保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3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方法探讨
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支撑系统和辅助服务系统两大类。通信业务网可划分
(2)适用性声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管理的电信
为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类型。底层支撑
网与互联网,承载公共通信并依托公共通信开展社会
网可划分为传送网、承载网、接入网、支撑网等类型。
服务,满足法律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要求,本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有很强参考意义。但其中的
施安全保护工作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若干指标同样存在过于宽泛和时效性较差的问题,较
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根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
难直接套用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之中。
工作中的实际操作需要,研究确定了本公司关键信息
在此基础上,河北联通针对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基础设施认定方法。
乃至国家安全。
技术规范。该“确定指南”是面向社会信息化环境的通
通常情况下,可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理解为:在信
·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CHNOLOGY No.4
网
络
技
术
《电信网技术》2017 年 4 月第 4 期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认定方法探讨
孔令飞 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部高级工程师
崔
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工程师
摘要:探讨了基础电信企业在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中可以遵循的一种方法。通过聚类、
归并分析等方式,识别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属性具有标识意义的要素,进而考察各要素间的关系,结合
已上线(或试上线)运行的所有通信生产网络和系统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关键性研究2015年07月23日10:15 来源:中国经济网[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手机看新闻]目前,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经被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以立法形式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网络空间安全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实践。
开展在针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的研究中,首当其冲的理清关键基础设施(CI)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的关系问题。
在对CII的研究中发现,国际社会虽然对CI有着基本的共识,但对CII 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分歧。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接入互联网,CII涵盖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
1. 国际社会CI与CII的相关概念(1)关键基础设施相关概念国际社会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CI)的概念由来已久,这些设施的关键性在于关系国计民生,为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产品和服务。
1. 美国2001年《爱国者法案》认为,CI是指关系到美国生死存亡的,无论是物理还是虚拟的系统和资产,这些系统和资产的功能丧失或遭到破坏,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国家公众健康与安全或这些要素的任何结合产生严重影响。
2. 欧洲委员会于2004年10月20日发布的通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加强CI保护》中针对CI作出了定义,明确CI是指如果被破坏或摧毁,会对公民的健康、安全、稳定或经济福祉或成员国政府的有效运转造成严重影响的物理和信息技术设施、网络、服务和资产。
CI横跨经济的诸多部门和重要政府服务。
4. 德国的CI保护的主要理念是政府和社会在总体上严重依赖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转,在基础设施中,凡是其故障会导致供应短缺或给大部分人口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元素都被定义为关键的。
德国在其《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国家计划》中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为:给定基础设施中IT部分的总和。
5. 荷兰明确规定,对于社会不可或缺的,其损坏速度造成全国性紧急状态,或者会在更长时间内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基础设施,为CI。
6. 英国将关键国家基础设施(CNI)界定为由不间断向国家提供基本服务来说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组成的国家基础设施。
没有这些元素,就不能提供基本服务,英国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害、巨大的社会破坏乃至严重的生命威胁。
虽然国际社会对CI中的关键性有着基本的共识,但由于其难以量化的特性,在具体实施认定层面中还是出现了大量的分歧。
(2)国际社会CII相关概念全球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维系关键基础设施服务持续运转的这一部分称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是全球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是确保一国关键基础设施服务得以持续运转的不可或缺要素,在很大程度上由信息和电信部门构成,但又并非仅仅包含信息和电信部门,还包括电信、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卫星、光纤等成分,这个术语还被用来统称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在其上传送的关键信息流。
1、美国在其2009年《国家基础设施保护计划》(2009NIPP)中也定义了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电子的信息和通信系统以及这些系统中的信息,其中信息和通信系统由对各类型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和通信的软硬件所组成,其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系统和网络。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一词是在1993年9月15日美国政府发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动议"(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genda for Action)这一文件中正式出现的,它的英文原词是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缩写为NII。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NII的同义词---信息高速公路。
美国这次提出NII是一个高水准的目标,它要求在全美建成通达全国各地的信息高速公路,也即一个由通信网、计算机、信息资源、用户信息设备与人构成互联互通、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通过它,为每个人及他(她)所用的信息设备提供接入NII的能力,将人、家庭、学校、图书馆、医院、政府与企业一一关联起来。
2. 澳大利亚,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称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1的一个分支,是由国家范围的电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和电子系统组成,包括互联网、公共交换网、公共和私有网络、有线和无线,以及卫星通信。
同时,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驻留在网络和系统中的信息、应用和软件。
3.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支撑物理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
CII保护之所以特别重要,主要有两点原因:1)它们在经济部门中扮演着价值不可估量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它们在各基础设施部门与保证其他基础设施随时运转的基本要求之间扮演着连接渠道的角色,此外还有若干种特性要求明确区分CI和CII。
首先,新兴信息基础设施的系统特点与传统体系(其中包括较早的信息基础设施)有着本质性区别,它们在规模、连接性和依赖性方面有别于后者。
这意味着需要用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来了解它们。
其次,由于网络威胁在性质和破坏力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因此,保护性措施必须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同时还不断需要新的方法。
(3)国际社会CI和CII的关系分析CIP所涉及的范围要广于CIIP(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而CIIP是CIP 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明显区别在于CIP牵涉一国基础设施的所有关键部门,而CIIP是全面保护工作的一个分支,侧重于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普遍网络化和信息化,犯罪分子、恐怖分子、邪教组织等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发起针对CI的攻击变得非常容易,攻击源分散且隐藏。
因此国际社会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逐渐聚焦于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保障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的边界逐渐模糊,两者的概念经常互相交错使用。
1998年美国签署的《关于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第63号总统令》中,设立了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国家目标,要求“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来迅速减弱关键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系统——在面临物理和信息攻击时的任何重大脆弱性”。
2003年2月美国发布的《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指出,“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免遭网络攻击、降低国家在网络攻击前的脆弱性、缩短网络攻击发生后的破坏和恢复时间”为“网络空间安全”的三大战略目标。
总的来说,随着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普遍网络化和信息化,美国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逐渐聚焦于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保障上。
同时,在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的边界逐渐模糊,两者的概念经常互相交错使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经逐渐与关键基础设施的边界趋同。
国际社会中,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也通常用于泛指那些需要进行网络安全保障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
2. 国内相关概念分析目前我国尚未从法律层面给出CI及CII的明确概念,在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时经常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
这但相关部门分别从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系统两个角度开展了安全保障工作。
随着这些重大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和信息化,通过将这些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重大基础设施认定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而可为从国家层面全面部署,统一开展安全保障工作打下基础。
(1)我国相关概念基础重大基础设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58号”中使用了“重大基础设施”的概念,并列举了公路、铁路、水运交通设施、大型水利设施、大型煤矿、重要电力设施、石油天然气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九种类别,但该定义过于偏重物理设施,涵盖范围较窄,可以作为关键业务梳理时的参考依据。
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系统:《2012年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总结报告》中指出,各重点领域共有XXXXX余个“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其中的调查报告则初步列举了我国XXX个关系国家安全、经济秩序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网络与信息系统”。
初步划定了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重点。
基础信息资源:《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文中提到,应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
加强地理、人口、法人、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
明确敏感信息保护要求,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严格规范企业、机构在我国境内收集数据的行为。
国家重要信息系统:2013年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重要信息系统调查工作的函”,对四级信息系统,以及第三级信息系统中跨省全国联网的大系统,对本行业、本部门重要业务起到关键支撑性作用或面向公众提供大范围服务(不包括政府网站)的信息系统,以及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极端重要系统,进行调查,并在2013年6月前上报。
该调查范围主要为三级、四级的等保定级对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2014年2月27日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提到,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势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等。
重点领域:指政府、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电力、石油天然气、石化、煤炭、铁路、民航、公路、广播电视、国防军工、医疗卫生、教育、水利、环境保护等行业,城市轨道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领域。
基础设施是通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physicalinfrastructure),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
早期的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包含了诸如通信管网(由光纤PSTN、同轴电缆、以太网线及其管道资源等组成)、无线基站、中继设备、各级机房以及相关配套的电源、建筑等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对国民生产生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概念共识早期,信息基础设施通常被理解为电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
是保障信息通信的金融、国家机关等国家重要领域基础设施正常运作的信息网络。
也有观点认为信息基础设施就是支撑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的基础平台,如电子签名认证PKI 中心、电子数据鉴定中心、网络安全测评与认证中心、网络安全应急中心、国家漏洞库等。
还有的观点认为在信息基础设施中起核心支撑作用的信息系统即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甚至认为关键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也应该列入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
综上所述,对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的认识存在不同层面上的差异,有的理解为物理设施,有的理解为信息系统,还有的理解为基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