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西综大纲

西综大纲

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就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得,具有选拔性质得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得就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就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得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得标准就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得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择优选拔,确保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得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得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得内科学(含诊断学)、外科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医学概念与原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得能力;临床综合能力部分重点考查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与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急诊处理等临床综合能力。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理学约14%生物化学约12%病理学约12%内科学(含诊断学) 约33%外科学(含骨科学) 约23%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15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B型题第116-135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X型题第136-16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得分隔与相互沟通;机体得内环境与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得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自身调节。

3、体内得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与前馈。

(二)细胞得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得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与膜泡运输。

2、细胞得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与核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31-西医综合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31-西医综合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校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5%;病理学约20%)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5%;外科学总论约5%)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 分,共135分第91~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分B型题第121~150 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X型题第151~18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019年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doc

2019年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doc

2019年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考研西医综合考试是一门全国性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该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能力的理解。

二、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考生应能:1、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理解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3、掌握并能够运用临床技能,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4、培养考生对医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临床思维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1、解剖学:要求考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骨骼、肌肉、内脏、神经系统等。

2、生理学:要求考生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调节机制,如细胞生理、血液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等。

3、病理学:要求考生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如炎症、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4、生物化学:要求考生掌握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

5、内科学:要求考生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6、外科学:要求考生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其中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例约为1:1。

五、考试难度和命题原则本考试的难度将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进行设置。

命题原则将注重基础性和应用性,以临床实际情境为背景,考察考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将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如逻辑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

六、备考建议针对本考试的特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系统复习医学基础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临床应用能力;3、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技术;4、多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答题技巧和速度;5、注意复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

2019年西医考研大纲

2019年西医考研大纲

2019西医综合研究生硕士考试大纲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西医综合考纲

西医综合考纲

西医综合考纲
西医综合考纲是一种考试内容的梳理方式,用于对西医理论知识
进行综合性考试。

该考纲通常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伦理学
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考察考生对西医理论的深刻理解与掌握程度。

考纲内容通常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西医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
阅读材料,理解西医学科中的关键内容和术语,分析病例并解答相关
问题,以展现其对西医学科理论的深刻理解。

因此,认真学习和掌握
西医综合考纲的内容对于考生顺利通过西医考试至关重要。

考研西医综合大纲

考研西医综合大纲

2009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I.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30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Ⅲ.考查范围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019年江苏大学专业课628西医综合一考试大纲

2019年江苏大学专业课628西医综合一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一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学术型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卫生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医学专业人才。

考试范围为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释临床常见疾病表现的症状、体征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熟悉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原则,同时适当了解一些本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基础医学约6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20%;病理学约20%)临床医学约40%(其中诊断学约30%;外科学总论约10%)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60分;X型题第121-16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III 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的三个水平;生命的基本特征,兴奋和抑制的概念,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主要方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机制。

兴奋的传导及传递,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及肌丝滑行理论。

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三)血液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及其功能,生理性止血,血型与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心脏的泵血功能的影响因素和血力储备,心音产生的原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特征,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2019年江苏大学专业课629西医综合二考试大纲

2019年江苏大学专业课629西医综合二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二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学术型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医学专业人才。

考试范围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适当了解一些本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基础医学约40%(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20%;医学免疫学约20%)临床医学约60%(其中临床基础检验学2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0%,临床生物化学检验15%)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60分;X型题第121-16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III 考查内容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肽键和肽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3.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 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的一级结构2.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3. 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4. 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技术(三)酶和维生素1.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活性中心2. 酶促反应特点与机制3. 酶促反应动力学4. 酶活性的调节5. 酶与生物医学的关系6. 维生素与辅酶第二篇物质代谢与调节(四) 糖代谢1. 糖的无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2. 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3. 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4. 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5. 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

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西医综合考研大纲西医综合考研大纲是指参加西医综合考研的学生所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总体规划。

西医综合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试科目,主要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内容。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来展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首先,解剖学是西医综合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组织、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

同时,学生还需了解人体各个器官间的相互联系和功能,掌握相关的临床解剖学知识。

其次,生理学也是重要的考核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还需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代谢过程、维持内环境平衡的机制,以及与临床相关的生理学知识。

病理学是西医综合考研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了解人体生理与病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和机制。

需要学习和理解肿瘤学、感染病学、心血管病学、免疫病学、神经病学、消化系统病学、呼吸系统病学等疾病的病理学知识。

药理学是西医综合考研的一项重要学科。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知识,掌握药物的分类、常用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此外,对于临床应用的常用药物,学生需了解其选择使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病理生理学是西医综合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生理与病理的相互关系,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机制,以及疾病对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和改变。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西医综合考研中的两个重要学科。

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各种微生物和病毒的分类、结构、生长特性和致病机制,掌握诊断微生物感染和免疫相关疾病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常见疫苗的原理和应用。

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也是西医综合考研的考核内容之一。

医学西综考研大纲

医学西综考研大纲

医学西综考研大纲西医综合考研大纲(一)诊断学1.常见症状学:包括发热、水肿、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血及黑便、咯血、昏迷。

大纲变化新增内容:咳嗽及咳痰、黄疸、血尿、意识障碍。

2.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查。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检查,常规体液检查,骨髓检查,常用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

大纲变化:删掉了肺功能检查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超声波检查(常用腹部B 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镜及消化内镜检查)。

大纲变化:增加了肺功能检查新增:5常用临床操作: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导尿术、心肺复苏。

(二)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新增发病机制2.慢性胃炎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镜及组织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其治疗。

大纲变化:删除了病因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新增发病机制6.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7.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8.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9.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0.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新增并发症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019年医学综合(西医)(代码754)考试大纲

2019年医学综合(西医)(代码754)考试大纲

16. 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 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有氧化与无氧酵解的关
系。
3.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6/23
4. 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
5. 糖异生概念、过程、调节和意义,乳酸循环。
6.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2/23
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 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
射。
9.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
大 10. 核酸的一级结构,核苷酸。
11.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DNA 的双螺旋结构,RNA 与其它非编码 RNA
江 的分类与功能。 12. 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复性与杂交。 浙13. 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4. 酶的工作原理,酶促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5. 酶的调节,活性和含量的主要调节方式。
5. 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 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 相应的受体。
6. 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 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 和牵涉痛。

海南医学院2019考研大纲:卫生综合一

海南医学院2019考研大纲:卫生综合一

海南医学院2019考研大纲:卫生综合一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海南医学院2019考研大纲:卫生综合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海南医学院2019考研大纲:卫生综合一《卫生综合一》考试科目包括:流行病学、医疗保险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三门课程,各占100分,共300分。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一、说明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类、卫生事业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流行病学既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方法学,又是公共卫生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门实用科学。

本课程基本内容包括流行病学绪论、疾病分布、病因概念及其推断、流行病学观察法、实验法及代表我国目前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的一些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行疾病的研究方法和预防策略与措施以及现代流行病学一些新概念和新的分支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考核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其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常见重要的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二、考试内容(一)概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及诠释。

2.流行病学的原理及应用。

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分类。

4.流行病学特征或观点。

(二) 疾病的分布1.疾病分布的概念和意义。

2.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定义、计算及应用。

3.疾病流行强度。

4.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5.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及移民流行病学。

(三)描述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的概念。

2.现况研究的概念、目的、研究特点及种类。

3.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常见偏倚及其控制,优缺点。

4.生态学研究的定义、方法、应用及局限性。

(四)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研究目的、类型。

2.队列研究设计与实施。

3.队列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4.队列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优点与局限性。

5.队列研究的实例。

(五)病例对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类型。

2.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4.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优点及局限性。

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

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

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西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四)血液循环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353卫生综合.doc

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353卫生综合.doc

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353卫生综合Ⅰ.考试性质卫生综合考试是重庆医科大学为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有关卫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儿童少年卫生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预防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考试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环境卫生学约27%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约27%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约26%儿童少年卫生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共80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填空题:共60空,每空1分,共60分;论述题:共8题,每题15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一、环境卫生学(一)绪论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2.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 环境与健康1.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

2.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4.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5.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三)大气卫生1.大气圈、大气垂直结构、大气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2.大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常见污染物。

3.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4.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5.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SO2、NO X、光化学烟。

6.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种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择优选拔,确保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医学概念和原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综合能力部分重点考查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急诊处理等临床综合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理学约14%,生物化学约12%,病理学约12%,内科学(含诊断学)约33%,外科学(含骨科学)约23%,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15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B型题第116-135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X型题第136-16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作用,排便反射。

6.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特点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影响因素。

5.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7.排尿反射。

(九)神经系统的功能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及其功能。

3.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4.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和调质和概念,递质共存现象;受体的概念、亚型和调节;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5.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6.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

7.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

8.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折光异常,房水和眼内压;眼的感光换能功能,色觉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

9.听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功能,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10.平衡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11.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

12.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脊髓、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3.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情绪生理反应。

14.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5.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十)内分泌1.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概念、化学分类、作用机制和分泌调节,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2.下丘脑-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及其功能,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下丘脑-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3.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4.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钙三醇的生理作用和生成调节。

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一)生殖1.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丸功能的调节。

2.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卵巢功能的调节;妊娠和分娩。

二、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其他非编码RNA的分类与功能。

10.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

糖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的关系。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

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

胆固醇的转化。

胆固醇酯的生成。

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能及代谢。

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理功能。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

高血氨。

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意义。

24.含硫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及临床意义。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主要合成过程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嘌呤、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1.DNA复制的特征及复制的酶。

2.DNA半保留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

逆转录的意义。

4.DNA损伤(突变),修复及意义。

5.RNA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9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生化专题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

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2.血浆蛋白质的分类、性质及功能。

3.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4.血红素的合成。

5.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6.胆汁酸的合成原料、代谢产物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7.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及临床意义。

8.生物转化的类型及意义。

9.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

10.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产物、功能与肿瘤的关系。

1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

12.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

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

三、病理学(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细胞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及机制。

3.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4.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5.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损伤的修复1.再生的概念和类型,干细胞的概念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2.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3.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