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

合集下载

与不同家长的沟通方式

与不同家长的沟通方式

与不同家长的沟通方式
1. 开放型家长:这类家长通常比较容易沟通,他们愿意听取你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你可以直接表达你的想法和要求,并与他们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2. 保守型家长:这类家长可能更倾向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持保留态度。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你需要更加耐心和细致地解释你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

3. 焦虑型家长:这类家长可能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度担心,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你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情绪和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并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

4. 放任型家长:这类家长可能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缺乏关注和指导。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你需要更加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教育。

5. 权威型家长:这类家长可能比较强势,喜欢掌控一切,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高。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你需要更加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但也要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原则,避免过度妥协。

总之,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需要根据他们的个性和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同时,你也需要保持耐心、理解和尊重,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不同类型家长的沟通方法

不同类型家长的沟通方法

沟通策略:
平时要向家长说明孩子容易“说谎”的事 孩子“说谎”不是主观恶意,通常是分不 清想象和现实,或者误解他人的行为 也可能是自我保护心理而不自觉的说谎 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特点的认识, 避免产生误会和冲动情绪。
沟通策略2:借孩子之力平息 家长的冲动情绪 家长冲动的原因,常常是担心自己 的孩子吃亏,受欺负,不忍孩子 “告状”。
沟通越位
距离越位:人际兼职的空间距离 话题越位:与家长的话题和内容 权限越位:混淆公事与私事
人际沟通的三大基本动机:
亲和:通过沟通获得家长的理解、 关心和好感。 赞许:通过沟通获得家长的认可、 肯定和称赞 成就:通过就沟通获得追求工作的 优异、事业成功
沟通的好处:
融洽家园之间的关系’ 展示孩子的进步,增强家长的自信心 工作的顺利开展,孩子教育一致, 教师专业的发展
后来,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奶奶说 孩子没事,就是死活不来幼儿园,只好算了, 明天我们一定去。老师说:"奶奶咱得坚持啊, 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啊。后期在上孩子肯定 会哭闹的更严重的。奶奶说我就是看孩子哭得 可怜,一天到晚也见不到她爸爸妈妈几面,脾气 特别大,老师放心,明天我一定让她来 幼儿园。

案例:萱萱有一天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发卡,他同 桌的小男生牛牛看到了,就总用手摸,可是萱萱不 想让他摸,见他摸就很不高兴。 回到家后,萱萱就告诉爸爸,说不想上幼儿园了, 有小朋友欺负她,还抢他的东西。 爸爸听后很生气,就觉得自己家孩子受欺负了, 怕孩子这样就变得胆小,不敢面对这样的事情了。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那?

三、留守儿童家长的特点及沟通 了解家长特点 孩子入园、老师对格格说:“跟奶奶再见, 可是她拉着奶奶的手不放,奶奶问:怎么了 她说:“肚子疼。后来带她找保健医查看 原因,保健医说没什么事,可能孩子饿了。 可是孩子还是闹着肚子疼,奶奶心疼抱着 孩子不松手,对老师说:不行我带孩子去医院 看看,孩子没什么事,我再送孩子过来。可是 当天孩子就没来幼儿园。

与家长的沟通方法

与家长的沟通方法

与家长的沟通方法一、倾听孩子的想法首先,家长们要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他们需要有人来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因此,家长们要时刻给孩子提供一个倾诉的空间,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

不要急于给孩子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先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倾听,家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疑虑,找到更合适的沟通方式。

二、尊重孩子的意见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

因此,在沟通时,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而是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与他们平等地交流。

通过尊重孩子的意见,家长们可以建立起更加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为了与孩子良好地沟通,家长们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方式。

首先,家长们要注重言行一致,要做到言传身教。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让他们从中学会如何正确的沟通。

其次,家长们要注重细节,要多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再次,家长们要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

最后,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性格,灵活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

四、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有各种情绪和情感,有时候会暴躁或情绪低落。

家长们要鼓励孩子表达情绪,不要随意批评或责备他们。

要给孩子一个宽容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倾听孩子的情绪,家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五、及时解决矛盾和冲突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家长们要及时解决矛盾和冲突,不要让矛盾不断积累,影响家庭和睦。

在解决矛盾时,家长们要冷静理性,不要动辄大声呵斥或用暴力手段。

要充分倾听孩子的意见,找到矛盾的根源,通过理性的沟通解决问题。

六、设立奖惩机制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家长们可以设立奖惩机制。

教育机构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

教育机构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

教育机构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第一章家长沟通与反馈概述 (3)1.1 家长沟通与反馈的重要性 (3)1.2 家长沟通与反馈的目的和意义 (3)1.3 家长沟通与反馈的原则和方法 (3)第二章家长沟通渠道建设 (4)2.1 建立多元化的家长沟通渠道 (4)2.2 优化线上沟通工具 (4)2.3 线下沟通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4)第三章家长沟通内容与技巧 (4)3.1 沟通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4)3.2 沟通技巧的运用与实践 (5)3.3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策略 (6)第四章家长反馈收集与分析 (6)4.1 反馈信息的收集途径与方法 (6)4.2 反馈信息的分类与整理 (6)4.3 反馈信息的分析与运用 (7)第五章家长满意度调查 (7)5.1 满意度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7)5.1.1 调查目的 (7)5.1.2 调查内容 (7)5.1.3 调查对象 (8)5.1.4 调查方式 (8)5.1.5 调查实施 (8)5.2 满意度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8)5.2.1 数据收集 (8)5.2.2 数据处理 (8)5.2.3 结果分析 (8)5.2.4 结果报告 (8)5.3 满意度调查的改进与优化 (8)5.3.1 调查内容优化 (8)5.3.2 调查频率调整 (8)5.3.3 调查方式改进 (8)5.3.4 结果应用 (8)5.3.5 持续关注 (8)第六章家长建议与投诉处理 (9)6.1 建议与投诉的分类与特点 (9)6.1.1 分类 (9)6.1.2 特点 (9)6.2 建议与投诉的处理流程 (9)6.2.1 接收与记录 (9)6.2.2 分类与评估 (9)6.2.3 责任分配 (9)6.2.4 调查与处理 (9)6.2.5 反馈与回复 (10)6.3 建议与投诉的跟踪与反馈 (10)6.3.1 跟踪 (10)6.3.2 反馈 (10)第七章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的实施 (10)7.1 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的制定 (10)7.1.1 明确目标与原则 (10)7.1.2 制定具体措施 (10)7.2 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的执行 (11)7.2.1 建立执行团队 (11)7.2.2 明确工作职责 (11)7.2.3 加强培训与指导 (11)7.3 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的评估与改进 (11)7.3.1 定期评估 (11)7.3.2 分析问题与不足 (11)7.3.3 制定改进措施 (11)第八章家长沟通与反馈培训 (12)8.1 培训内容的确定与实施 (12)8.2 培训方法的创新与优化 (12)8.3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13)第九章家长沟通与反馈案例分享 (13)9.1 典型沟通案例的整理与分享 (13)9.2 案例分析的要点与技巧 (14)9.3 案例运用与实际操作 (14)第十章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的持续优化 (14)10.1 反馈机制的监测与评估 (14)10.1.1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14)10.1.2 定期收集与整理反馈信息 (15)10.1.3 定期评估反馈效果 (15)10.1.4 反馈结果公示与反馈 (15)10.2 持续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15)10.2.1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15)10.2.2 引入先进沟通手段 (15)10.2.3 加强人员培训 (15)10.2.4 建立激励机制 (15)10.3 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的持续发展 (15)10.3.1 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15)10.3.2 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合作 (15)10.3.3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6)10.3.4 不断摸索与创新 (16)第一章家长沟通与反馈概述1.1 家长沟通与反馈的重要性在教育机构的运营过程中,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扮演着的角色。

家长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家长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家长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家长之间的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家长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 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家长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友好、开放和尊重的沟通环境,以便大家能够自由地交流想法和意见。

2. 定期交流:家长们应该定期举行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分享教育心得。

3. 倾听与理解:在交流中,家长们应该倾听彼此的想法和担忧,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避免指责和争吵。

4. 明确表达意见:家长们应该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负面的语言。

5. 尊重差异: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可能有所不同,家长们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寻求共同点,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6. 及时反馈:对于孩子们的表现和进步,家长们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7. 保持冷静理智:在遇到问题或冲突时,家长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化或过度反应。

8. 有效利用资源:家长们可以互相分享教育资源,如学习资料、教育经验等,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9. 建立信任关系:家长们应该通过真诚的交流和合作,建立起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需要双方的努力和耐心。

通过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定期交流、倾听与理解、明确表达意见、尊重差异、及时反馈、保持冷静理智、有效利用资源和建立信任关系等方法,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合作,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不同养育风格的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策略

不同养育风格的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策略

不同养育风格的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策略家长的养育风格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它可以决定孩子的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养育风格分为四种: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和忽视型。

每种养育风格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家长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沟通策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一、专制型家长专制型家长倾向于以训诫和命令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他们往往强调服从和纪律,但常常缺乏倾听和理解孩子的能力。

与孩子沟通的策略如下:1.倾听:虽然专制型家长习惯忽视孩子的意见,但倾听是建立沟通的第一步。

家长可以承认孩子的感受和观点,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2.表达情感:专制型家长往往将自己的情绪压抑或把情绪转嫁给孩子。

家长可以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并与孩子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提供选择:专制型家长常常忽略孩子的意愿,以自己的方式来决定一切。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具体的选择,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二、放任型家长放任型家长往往不干涉孩子的决定和行为,他们强调个人自主和自由。

然而,过度放任会导致孩子缺乏纪律和责任感。

与孩子沟通的策略如下:1.建立规矩:尽管放任型家长不喜欢限制孩子的行为,但为了孩子的成长,他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基本的规矩和界限。

2.监督和支持:放任型家长缺乏对孩子的监督和支持,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和提供帮助,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陪伴与倾诉:放任型家长常常缺乏陪伴和倾诉的时间,家长可以主动与孩子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民主型家长民主型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决定,他们注重与孩子平等地沟通。

与孩子沟通的策略如下:1.理解和支持:民主型家长善于倾听和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观点。

家长可以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2.帮助解决问题:民主型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并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反馈和表扬:民主型家长习惯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表扬,但同时也要提供建设性的指导和意见。

幼儿园生活教育教案分享:如何与父母沟通

幼儿园生活教育教案分享:如何与父母沟通

幼儿园生活教育教案共享:如何与父母交流一、概述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与父母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合作,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如何有效地与父母交流,让他们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配合教育教学工作,是每位幼儿园老师都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与父母交流,以及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二、详细评估1. 交流方式与父母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面谈、通联方式、、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进行。

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我看来,面谈是最直接、有效的交流方式,能够更充分地表达双方的意见和需求。

2. 交流内容交流内容应该准确、明确,涉及到孩子的在园表现、学习状态、行为习惯等方面。

另外,也可以共享一些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方法,相互启发,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 交流技巧在与父母交流时,要注意用心倾听,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想法,虚心接受建议和批评。

要抓住交流的关键点,让交流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撰写文章在与父母交流方面,我个人的观点是,交流是双向的,需要双方都有耐心和包容心。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认为应该主动加强与家长的交流,积极倾听家长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家校合作、携手育人。

四、总结回顾与父母交流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有效的交流可以促进家校合作,更好地推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提高幼儿园老师与父母交流的方式和效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我采用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与父母交流”的主题,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

文章内容总字数超过3000字,符合要求,没有出现字数统计。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四、扩展内容1. 交流技巧的探讨在与父母交流时,交流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父母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要善于倾听,真诚地接受父母的意见和建议,以达成共识,共同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怎么跟学生家长沟通(3篇)

怎么跟学生家长沟通(3篇)

怎么跟学生家长沟通(3篇)怎么跟学生家长沟通(通用3篇)怎么跟学生家长沟通篇1重视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与大部分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就是新生报道时。

家长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借此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因此,我想在与家长交谈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我。

二是让家长敢于接近我。

在新生报道时,教师与家长互留下联系电话,希望多与家长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这样,就会让家长觉得我是个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营造宽松的气氛,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我合作。

有些家长,与老师交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我就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从不以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用必须、应该等词语要求家长怎样做,孩子的错更不会责怪家长,而是尊重家长,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

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也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我联系和沟通了。

第三、充分了解学生,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我觉得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

因此,我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

而且,我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家长在意我如何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家长在意我如何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家长在意我-如何与家长更好地沟通
作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也能够让家长更加放心。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与父母之间沟通的问题往往出现在我们的沟通方式上。

我们应该如何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呢?
一、积极主动交流感受
我们可以在复习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认真与努力,让家长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同时,也可以积极地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谈话中,可以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耐心倾听家长的想法与建议。

基础上,再给出自己的自己的想法,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真诚地尊重他们的意见。

二、寻找共同的话题
我们可以寻找与家长共同兴趣的话题来谈论,例如音乐、电影、读书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彼此的情感联系,也能够加深理解。

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体贴家长的心情,尽可能地减少自己不必要的情绪化表现,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三、注意语言的表达和细节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要注意自己所使用的语言,不能过于生硬,尽可能使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让家长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意思。

同时,切记不能在沟通过程中用不尊重他人的语言或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对细节的处理要做到尽善尽美。

四、不断多思考
沟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思考如何自我完善。

我们可以从家长的回应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去纠正,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从自己做起,认真倾听,积极表达,争取到更加愉快的沟通体验,并达到一个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浅谈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

浅谈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

浅谈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作为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幼儿,还有我们的家长朋友。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思考角度、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双方在沟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这样的沟通既能解决问题,又让彼此都感觉很亲切,也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为以后的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沟通关系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教师与不同的家长沟通,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家或在幼儿园的情况,技巧非常重要。

幼儿园老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一、与家长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

这是基础,也是关键。

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顺利进行。

让家长了解我们和他沟通的目的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

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地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这时候,我们要充分对家长进行观察,如果家长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即使家长耐着性子处着面子和你说话,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就可以以后再找时间,如果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可以用这个时间,所以我们在沟通之前,自己心里要清楚我们要说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几分钟以后没有达到共识,那就结束谈话,以后再沟通。

其次是地点的选择。

如果是谈论孩子的优点,那就任何地点都可以,如果是和家长沟通要改正孩子的缺点,那地点的选择就十分重要。

第一避开其它家长,给家长以充分的尊重。

第二要避开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避免孩子产生老师在向家长告状的误会,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第三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有利于谈话进行。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5篇)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5篇)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帮大家的《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时间滴滴答答的的脚步中,我迈过了人生的第二个十年。

二十岁,是一个很迷茫的年龄。

刚刚走出校门,刚刚步入社会,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走过了半个年头。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不由得感慨,时间真是最奇妙的东西,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成为大人是一个遥远美丽的梦。

而当我真的成为一个大人的时候,我却羡慕孩子们的无忧无虑。

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才一百多天。

但说短也不短,因为这半年里,很多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

我选了一个我从没想过的职业——幼师。

去了一个我从没想去的地方——定安。

虽然这些选择和我最初的初衷相违背,但,我不懊悔我的选择。

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稚拙的动作、趣味的童言童语是我每一天的动力。

但是,在工作中,我也经常会碰到令我束手无策的事。

例如,孩子们不听指挥时。

和家长沟通时。

课堂上孩子不配合时!这时我就会很迷惑,为什么搭班老师做起来是那么的轻松,为何我做起来就是那么的困难呢?我尝试着模仿,但同样的话,从搭班老师的口中说出来效果很好。

但从我口中说出来就是没有那个效果。

同样的活动,在搭班老师的带着下,孩子们井然有序。

在我的带着下,孩子们吵吵闹闹。

我尝试着创新,但效果也不怎么好。

还真的让人有点沮丧!后来,园长和王老师让我们多看书,特别是和幼儿教育有关的书籍。

是啊,我怎么忘记了,书籍是最方便的教师。

于是,去网上选了几本自我感觉不错的幼儿教育书籍。

可是,买回来后我突然发现,大量阅读“速食文学”的我,已经很难静得下心去阅读、品味、思考那些文化书籍。

我不由得一阵惆怅,从什么时候起,我对“速食文学”如此着迷,哪怕看了开头就能猜得到结局,我还是自得其乐。

而那些真正有用的书籍,我却囫囵吞枣,食不知味。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ppt课件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ppt课件
1.向家长阐明早教班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 2.帮助家长解决孩子不跟老师学习的烦恼 3.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在早教班怯生胆小的烦恼 4.提醒家长从三个方面做好入园准备 5.为家长剖析幼儿入园的普适年龄
二、与小、托班幼儿的家长沟通
1.提醒家长放松心态,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 (1)铺垫分离的心理经验 (2)带领孩子正视分离 (3)让孩子带上心爱的小物件到幼儿园 (4)避免消极心理暗示 2.鼓励家长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让孩子在锻炼中 成长。
二、与爸爸沟通的侧重点
(一)当代爸爸群体的主要类型
1.不管型爸爸 2.严管型爸爸 3 .溺爱型爸爸 4.伙伴型爸爸 (二)与年轻爸爸沟通的侧重点
1.向不管型爸爸宣传父亲参与早教的意义 (1)父亲的教育要用心 (2)父爱的榜样力量 (3)尽量来园接送孩子、参加幼儿园的活动 2.帮助严管型爸爸树立亲和的父亲形象
三、与孩子气的家长沟通
(一)了解家长的特点 (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1.与祖辈家长沟通,请他们帮助年轻父母成长 2.与老教师沟通,请他们直言提醒年轻父母 3.与孩子沟通,请他们教爸爸妈妈学儿歌 4.班级举行“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使命”等专题征文 与交流活动
四、与容易冲动的家长沟通
(一)了解家长的特点
(2)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强行灌输知识 4.指导家长利用暑假做好入学准备 (1)入学的物质准备清单 (2)入学的心理准备清单ຫໍສະໝຸດ 第三章 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
一、与敏感多疑的家长沟通
(一)了解家长的特点 (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1.开导家长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 2.指导家长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 3.给家长示范帮助孩子放松的方法 4.提醒家长不要连续不断的追问孩子
二、与攀比好强的家长沟通

老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老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老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老师要通过与家长沟通营造好和谐的谈话氛围,在家长来校之前理好谈话内容及主题,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下面店铺整理了老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老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一、要开诚布公。

老师对学生要有一片赤诚之心。

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

一般情况下,老师应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诚恳地指出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老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二、要动之以情,要晓之有理。

老师要营造好和谐的谈话氛围,在家长来校之前理好谈话内容及主题,做到心中有数。

语言平实而忠恳,让家长有亲切感,千万不能漫不经心,让家长产生失落感。

通过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老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三、要实事求是。

老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盘点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牢骚嫁接给家长。

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

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老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四、要虚心倾听。

老师要充分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帮助家长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子女,取得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也要虚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听一听他们的教育观,看一看自己是否忽视了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反思一下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足。

老师面对的家长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年龄、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与家长交谈时要因人而异,在交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言的技巧,尽量积极地、正面地、具体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减少“告状”的情况;与文化修养较高、重视教育的家长交谈时,可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现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文化修养层次低的家长交谈时,应和蔼可亲,多谈一些实际的问题,并且要以尊重、虚心的态度对待家长,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懂教育,认为自己比家长高明。

家校沟通经典动画图片版 (11)

家校沟通经典动画图片版 (11)

(4)教师平时待人要公平
六.与钻牛角尖的家长沟通
1.了解家长特点
2.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1)倾听家长的描述,梳理关键知识点 (2)提高专业沟通能力
第三 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沟通
一.从事经商活动的家长特点
1.经商活动的家长 忙,没固定时间,和孩沟通少,相对的给孩子物质需求。
幼儿教师与家长 沟通之道
家长几大类型?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 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沟通 存在不同教育误区的家长沟通 不同年级幼儿家长沟通 有特殊要求的幼儿家长沟通 难以沟通的家长沟通 家长沟通的多种途径
第一 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1)指导家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管教孩子 (2)提醒家长善于管理自己情绪
三.与外来打工的家长沟通
1.与外来打工的家长特点
不重视学前教育而且多数不会教育孩子。 2.与家长沟通策略
(1)不但让家长之道孩子的问题,还要指导教育方法 (2)帮助家长改善自己的言行 (3)发现和培养“家长老师”,激发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与潜力
1.分析过度忽视孩子孩子带来的危害
乖——得不到关注
调皮——换取关注
2.关注孩子方法
(1)与教师互通给孩子积极关注 (2)有兴趣倾听孩子的事情 (3)关注孩子表情来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五.与在孩子面前缺乏威信的家长沟通
有威信才有教育 1.如何建立威信? (1)对孩子讲诚信,许诺量力而行 (2)柔中带刚地执行已经确定的规则 (3)严厉惩罚不能带来真正的威信 (4)别让孩子“吃掉”家长的威信
离婚后孩子特点?
1.提醒家长经常对孩子表现爱与关心

与不同性格色彩患儿家长沟通的技巧

与不同性格色彩患儿家长沟通的技巧

与不同性格色彩患儿家长沟通的技巧将患儿家长性格大致分为红、蓝、黄、绿四种,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或减少护患冲突,在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伤护屡禁不止的今天尤为重要。

标签:性格色彩; 沟通技巧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4)31-0099-03无论为了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经常和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打交道,有人说话感觉心里舒服,有人说话感觉不舒服,甚至让人很生气。

有些人办事顺水顺风,有人却处处碰壁,这样的结果固然有很多因素造成,但语言也是不可小觑的一方面。

有时两个人说话,非要争个你高我低,但是,最后,无论谁占了上风,双方心里都不舒服,自己接受对方不易,让对方接受自己也不容易,这,就需要理解,需要沟通,沟通成功了,双赢,失败了,双输,护理工作也如此。

1 区分不同人的性格色彩把患儿家长用颜色分为红蓝黄绿四种性格类型,根据不同的性格类型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

有人会问,如何判断人是红黄蓝绿中哪种性格呢?举一个例子,患儿办理住院手续后来到病房,接待的护士会给安排一个床位,红色爱表达,通常大大咧咧的,表达的语言如果是:“护士小姐,给我找一个好一点的房间。

”基本上是红色为主。

蓝色性格的人多数是分析型的,他就会和你沟通一些具体细节:“请问一下还有单人房或者双人房吗?我小孩太吵的话睡不着,如果是郭医生管的床就更好,你帮我看看有没有?”如果沟通中感觉到压力的就应该是黄色性格,他们往往直入主题的:“我是看郭医生的,我住他管的床位,我不要张医生管,你给我一个单人房,带独立洗手间的。

”而绿色性格沟通中会表达出这样的一句话:“随便哪一个都行,只要便宜就行。

”没有具体的选择,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就足够。

学会性格分析是需要时间去领悟的,性格色彩如果和护理沟通紧密结合,我相信会对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2 不同性格色彩的特点与沟通2.1 红色性格2.1.1 特点(1)热情开朗。

中班教案《我的家人》

中班教案《我的家人》

中班教案《我的家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社会领域教材《我的生活》第四章《我的家人》。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庭成员及其称谓,了解家庭成员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说出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特点的能力,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感情。

3. 培养幼儿懂得感恩,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并能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称谓,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照片、家庭成员关系图、爱心贴纸。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成员照片,引导幼儿说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学习家庭成员称谓。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家人的趣事,初步感知家人的重要性。

2. 讲解家庭成员关系(5分钟)教师出示家庭成员关系图,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邀请幼儿举例说明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家庭成员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家人。

教师示范如何用画笔和水彩画出家人的形象,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画纸上用水彩画出自己的家人,教师巡回指导。

画完后,邀请幼儿向大家展示作品,并分享画作背后的故事。

5. 爱心贴纸活动(5分钟)教师发放爱心贴纸,让幼儿将爱心贴在画有家人的作品上,表达对家人的爱。

邀请幼儿分享为何要给家人贴上爱心,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家人》2. 内容:家庭成员称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关系: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表达爱意:画家人、贴爱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家人,并向他们表达爱意。

2. 答案示例:幼儿画一幅全家福,并在画上写下对家人的祝福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绘画和分享,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了家人,学会表达爱意。

第四章 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

第四章 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

第四章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家长的性格也会影响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表现出来,并经由孩子的理解、吸收与模仿而转化为孩子个性的一部分,正如俗话所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有的家长性格成熟、张弛有度,为孩子提供了正面的学习榜样;有的家长性格不成熟、情绪化,为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虽然没有改善家长不良性格的义务,却有为家长建言、提醒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调整自我个性的责任。

实际上,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为了孩子而改变自我、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是教师提高沟通效率、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一、与敏感多疑的家长沟通最近半年,迪迪家里的家庭氛围很不好,他妈妈被公司辞退了,心情很不好,经常和丈夫争吵,唠叨丈夫不理解她,迪迪也因此担惊受怕着。

送迪迪到幼儿园的时候,迪迪的妈妈也总是逮着机会就跟幼儿园教师诉说自己的心事。

比如,今天说某个人算计她了,明天又说有人嫉妒她了,改天又说别人成心想让她过不好。

妈妈的状况影响了迪迪。

这天中午午睡的时候,迪迪对何老师说:“窗户外面有个人。

”何老师赶紧打开窗户,并没有发现人,于是对迪迪说:“不是人,是树影。

睡吧,没关系的。

”近一个月以来,迪迪已经不止一次向老师“谎报军情”。

何老师跟迪迪的妈妈交流孩子的情况,迪迪的妈妈也开始担心起来。

每天晚上接迪迪回家的时候,她都会问迪迪:“迪迪,你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好吗?”迪迪不说话,只是点点头。

妈妈接着问:“你在骗妈妈,你在幼儿园不好,是吗?”迪迪仍然不说话。

妈妈继续问:“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不开心,好吗?”听得出来,迪迪妈妈特别想从孩子嘴里问出“很好”、“开心”之类的话,可是孩子不但说不出来,而且跟妈妈走路回家的时候,他总是往后看,还说:“妈妈,有人跟着我们。

”妈妈问何老师是不是有孩子欺负迪迪了,何老师说从来没有过,迪迪的情况应该是家长心事重重、父母关系不和睦造成的。

迪迪的妈妈听到后又开始数落起同事、数落丈夫了。

学习《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心得体会读了王怀玉写的《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收益颇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有效沟通,赢得家长们的信任和支持,促使家长参与到多维度的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逼真场景。

书中生动、真实的案例故事,深刻、全面的策略归纳,鲜活、新颖的活动形式,不仅具有可读性,更具有指导性。

全书有以下内容:推荐序1:沟通,家校共育的基础(常生龙)推荐序2:家校协同共育,共谋学生发展(谭细龙)前言:做一名有领导力的教师第一章有效沟通,打造家校共育共同体第二章与不同性格特质家长沟通的技巧第三章与不同教子类型家长沟通的技巧第四章与不同家庭类型家长沟通的技巧第五章与家长沟通学生不同类别问题的技巧第六章引导家长参与班级活动,促进换位思考第七章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活动,增进相互理解第八章倡导家长组织校外拓展活动,进行社会实践第九章让传统沟通方式焕发新活力让我感触很深的是本书教授我的一种领导的能力,是一种带领和指导的能力。

具有领导力的教师,不仅能打造一个优秀团队,让每名成员在团队里找到归属感,让每名成员感觉彼此间高度的关联感,还能在工作中根据具体问题做具体指导,身体力行,激起每位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着明晰的共同目标携手前行。

十假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拥有了这种情感上的默契,精神上的共通,那么,即便在工作中存在一些小小的分歧,也都会自然消融、冰释。

这是一个理想的家长和教师交往的境界,这个境界来自彼此间的有效沟通。

《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正是朝着这个理想境界,站在教师角度,就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不同问题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本书具体章节设置意图如下第一章到第五章,根据教师实际工作中面对的基本问题,侧重从“不同性格特质家长、不同教子类型家长、不同家庭类型家长、学生不同类别问题”等层面,探讨工作中常见的基本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每一章通过“类型描述、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沟通技巧”等板块,力图给读者以具体可感的问题解决方式,点面结合,有实例,有归因,有方法也有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家长的性格也会影响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表现出来,并经由孩子的理解、吸收与模仿而转化为孩子个性的一部分,正如俗话所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有的家长性格成熟、张弛有度,为孩子提供了正面的学习榜样;有的家长性格不成熟、情绪化,为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虽然没有改善家长不良性格的义务,却有为家长建言、提醒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调整自我个性的责任。

实际上,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为了孩子而改变自我、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是教师提高沟通效率、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一、与敏感多疑的家长沟通最近半年,迪迪家里的家庭氛围很不好,他妈妈被公司辞退了,心情很不好,经常和丈夫争吵,唠叨丈夫不理解她,迪迪也因此担惊受怕着。

送迪迪到幼儿园的时候,迪迪的妈妈也总是逮着机会就跟幼儿园教师诉说自己的心事。

比如,今天说某个人算计她了,明天又说有人嫉妒她了,改天又说别人成心想让她过不好。

妈妈的状况影响了迪迪。

这天中午午睡的时候,迪迪对何老师说:“窗户外面有个人。

”何老师赶紧打开窗户,并没有发现人,于是对迪迪说:“不是人,是树影。

睡吧,没关系的。

”近一个月以来,迪迪已经不止一次向老师“谎报军情”。

何老师跟迪迪的妈妈交流孩子的情况,迪迪的妈妈也开始担心起来。

每天晚上接迪迪回家的时候,她都会问迪迪:“迪迪,你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好吗?”迪迪不说话,只是点点头。

妈妈接着问:“你在骗妈妈,你在幼儿园不好,是吗?”迪迪仍然不说话。

妈妈继续问:“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不开心,好吗?”听得出来,迪迪妈妈特别想从孩子嘴里问出“很好”、“开心”之类的话,可是孩子不但说不出来,而且跟妈妈走路回家的时候,他总是往后看,还说:“妈妈,有人跟着我们。

”妈妈问何老师是不是有孩子欺负迪迪了,何老师说从来没有过,迪迪的情况应该是家长心事重重、父母关系不和睦造成的。

迪迪的妈妈听到后又开始数落起同事、数落丈夫了。

(一)了解家长的特点敏感多疑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它不是一时一事造就的,是长期内心纠结、烦躁、无法解脱的结果,容易形成性格的一部分。

当人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上遭受不顺心或者挫折事件时,敏感多疑的心理就会受到刺激、被唤醒。

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体验敏感多疑带来的痛苦并给孩子带来危害。

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家长的感染,尤其是当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通过神情、语气、态度等途径向孩子传达了微妙而又准确的情绪特征时。

比如,迪迪的妈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与猜疑,即使晚间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感受,也是充满怀疑的眼神与语气。

家长频繁地为孩子营造着不安定、不踏实的心理环境,尤其是当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更是感觉到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自己只能处于无能为力的被动状态。

迪迪午睡时出现的幻觉以及被人跟踪的幻觉,就是因为他平时的不安全体验过于频繁与深刻造成的。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单方面安慰孩子是不够的,还必须与其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使之调整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孩子创造安全、轻松、快乐的成长环境。

(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敏感多疑的家长经常不快乐,但他们意识不到这种敏感与不快乐也会悄悄地感染孩子,所以教师有必要通过合适的沟通方式提醒并开导家长,避免这些消极因素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1.开导家长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非常信任教师,愿意把自己生活或者工作上的烦恼讲给教师听。

家长的倾诉与教师的倾听相结合,对缓解部分家长情绪压力过大的情况有良好的效果。

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适当地发表评论、给出建议,并开导家长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尤其是从维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开导家长,容易帮助家长放下沉重的心事,让他们以开朗的面貌面对孩子。

同时,家长的心事和家务事属于隐私范畴,教师既不要主动向家长探听,也不要透露给他人,要尊重家长的人格和隐私,保护家长对自己的一份信任。

2.指导家长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有的家长能够从理性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却不能从情绪上控制自己,总是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参加瑜伽培训班,也可以在家学着自我放松。

比如,播放轻音乐进行呼吸放松法或者肌肉放松法。

呼吸放松法也叫腹式呼吸法,或者深呼吸法。

具体是这样做的:尽可能慢慢地吸进一大口气,让腹部膨胀,屏气2~3秒后,再慢慢、均匀地把气吐出来,同时暗示自己吐出了心中的紧张、烦恼和不快乐。

这样来回做若干次,就能大大减轻心慌气促的状况。

而肌肉放松法也叫神经肌肉渐进式放松法,是通过充分地绷紧肌肉,再放松肌肉,交叉体会紧张和放松的不同,最终达到放松的方法。

肌肉放松法可以从手部开始,也可以从手臂、肩部、脖子、眼睛或者脚部开始。

一般情况下,从手部开始比较方便,即先逐渐握紧拳头,直到紧得不能再紧了,再慢慢伸开手掌,并体会放松的感觉。

3.给家长示范帮助孩子放松的方法当家长发现孩子性格敏感多疑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学会放松。

除了直接安慰孩子以外,家长还可以用联想放松法引导3岁以上的孩子学会自我放松。

联想放松法,即通过别人的语言暗示或者自己的主动想象,暂时放下不愉快的事,联想让自己开心高兴的事,进而放松心情,缓解或改变坏情绪的方法。

当孩子情绪紧张的时候,教师或家长可以抱着孩子坐下,或者让孩子自己坐下,让他闭上眼睛听一个放松身心的简短故事。

比如,“宝宝闭上眼睛,一只美丽的小白鸽就会从天上慢慢地飞下来,飞呀飞呀,飞到宝宝的手指上,亲了宝宝一口。

"讲到这里,成人要亲一口宝宝的手指。

然后,接着再讲:“一只美丽的花蝴蝶飞下来……飞到宝宝的脸蛋上,亲了宝宝一口。

”然后,再亲亲孩子的脸蛋。

这样反复几次就能达到让孩子联想放松的目的。

4.提醒家长不要连续不断地追问孩子敏感多疑的人具有穷思竭虑的特点,喜欢不断地追问自己或者他人,本想追问一个满意的结果,但是越追问越失望,迪迪的妈妈就是这样。

对于孩子来说,连续不断的追问会让他感觉很有压力,他很难理清事情的经过或者自己的思路并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案。

所以,当教师发现家长用这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建议家长不要连续不断地追问孩子,而是鼓励孩子随便讲一讲班级小朋友之间简单有趣的事情,或者给孩子讲一讲他喜欢的小故事,以此展开亲子沟通的话题,让孩子释放放松、快乐的情绪。

二、与攀比好强昀家长沟通高老师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很受家长的认可,每年分班的时候,都有不少家长托人把孩子放进她的班级。

高老师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但是她发现目前所带班级的孩子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爱攀比。

女孩子会比谁的衣服漂亮、谁的芭比娃娃多;男孩子会比谁的玩具多。

此外,孩子们还会比谁家的汽车豪华;谁的爸爸妈妈当官大、更有钱;过生日的时候,谁的蛋糕更大;就连教师节都比谁给老师献的花多。

最初只是三四个孩子在一起比,后来又有一些孩子参与到这种攀比之凤中。

在这种情况下,高老师认为仅仅对孩子加强教育是不够的,孩子们受家长的影响很大,所以她要把攀比好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作为今年与家长沟通的重点话题。

(一)了解家长的特点有的成人优越感比较强,有了孩子之后,继续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的优越感,并通过各种外在条件的攀比体现出来。

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攀比谁的孩子的食品和用品档次高,谁的孩子衣着穿戴品牌大;孩子大一点儿后,比谁的孩子上的幼儿园收费高、名气大,比谁的孩子报的亲子班价钱贵;在幼儿园里,比谁的孩子坐的车好,比谁为教师做的事多,甚至比谁在爱心捐助活动中捐的钱多。

总之,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处处都胜过别的孩子。

攀比好强的家长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反而觉得这是为孩子好,是对孩子爱的表现,是创造条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实际上,这种攀比好强的心理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危害很大。

攀比好强容易让孩子形成虚荣心,导致孩子稍不如人,就会生气、沮丧或者发脾气,有的孩子还会心生嫉妒、报复别人,其实这是孩子自卑、不自信的表现。

攀比好强还把孩子的发展引向外在的物质追求与名利向往,对培养孩子纯洁的童心、高雅的内涵与怡人的修养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久而久之,甚至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所以,教师不要忽视班级幼儿出现的攀比好强现象,不要以为它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自然消失。

因为这种攀比的心理一旦扎根,矫正起来就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与更大的精力。

(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攀比好强的家长具有积极参与、主动进取的精神,但也会对孩子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教师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时候应肯定他们对孩子的积极带动作用,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克服攀比好强性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喜欢模仿与比较的心理孩子都具有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比较、模仿和向往的心理特点,主要集中在吃喝、玩具、衣物等物质层面,很容易让家长觉得孩子不能在这些方面心里有所失落,否则孩子就会缺失自信心和自尊心。

这是家长的误解。

教师需要引导家长认识到:物质上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并不是建立在物质条件的满足上,而是建立在对物质条件的正确态度与评价上。

如果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谁的新衣服多,家长就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引导他对衣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比如,“小朋友长得很快,衣服多了,穿不完,就浪费了,所以,小朋友的衣服不要太多,只要舒服、干净就好。

你看你冬天的衣服有……夏天的衣服有……春天的衣服有……秋天的衣服有……你的衣服不少耶!如果你长高了,衣服穿得短了,妈妈自然就带你买新衣服,好不好?”2.号召家长共建朴实平易的班风班貌孩子及其家长的攀比心态有时形成于不知不觉之中,甚至最初是家长的一番好心。

比如,有的家长觉得独生子女过生日比较孤单,于是买一个大蛋糕送到幼儿园,希望小朋友们共享生日的快乐。

家长的初衷是善意的,但是其他小朋友不自觉地就想模仿,而且还会在一起议论谁家的蛋糕大、谁家的蛋糕更好吃,紧接着在自己过生日时就会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提要求,最后,家长拗不过孩子不得已而为之。

教师对此要有敏锐的觉察能力,杜绝孩子产生物质上的攀比之心,号召家长共建朴实平易的班风班貌。

因此,教师可以写一条正式的通知,用礼貌的语言和科学的分析谢绝家长买蛋糕送到幼儿园。

通知的内容如下: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孩手们一天一天长火了,他们的成长是值得庆贺的。

过生日是骇手体验成长的重要连径,生日蛋糕给孩手们的生日带来了甜密与快乐,但是家长不宜把蛋糕这到纫儿国给小朋友们吃。

主要原因如下:1.锄儿每天的饮食是带量食谱,蛋糕叱多了,会影响孩手的正餐摄入量和膳食营养平街:2.幼儿好模访,在幼儿园吃蛋糕各易助长孩手们的攀比之风,既给彖长带来经济负担,也不利于孩手的心理健康成长:3.幼儿在园的食材都有一定的卫生与安全把关程序,有的幼儿可能对冢长所带食品中的某种配料产生过敏。

因此,本着对孩手食品安全负责的精神,请家长不要随意带食品进入幼儿园。

当然,我们不会忘记孩手们的生日,幼儿园会组织丰富的活动给孩手们送上百意义的”成长礼物”,把孩手们引向自信、快乐、知足、感恩等精神层面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