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历年期末考试题

合集下载

河南大学专业测试卷及答案-单选

河南大学专业测试卷及答案-单选

1、城市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部分是()。

A.净水工程B.取水工程C.输配水工程D.调节构筑物2、当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建筑物的消防供水要求时,应设置水泵和水箱的给水系统,水箱的贮水量应满足()消防水量。

A.10minB.15minC.20minD.25min3、在确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时,现在经常采用不保证天数法,即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的日平均温度。

A.1天B.3天C.5天D.7天4、高层建筑供暖负荷的特点()。

A.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减小B.夜间辐射减小C.同一高度背风面冷风渗出量较小D. 热压引起的冷空气渗透减少5、城市排水系统中排水干管的布置形式有多种,其中截流式是()发展的结果。

A.平行式B.正交式C.分散式D.分区式6、下列取水构筑物属于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是()。

A.管井B.岸边式取水构筑物C.渗渠D.复合井7、反映水泵吸水性能的基本参数是()。

A.流量B.扬程C.气蚀余量D.转速8、重现期是()某个降雨强度的降雨过程重复出现的周期。

A.≥B.<C.=D.>9、()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A.热负荷B.值班供暖温度C.进入室内的冷空气量D.房间的失热量10、各种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是在龙头出口前具有一定的静水压力下测得的,此静水压力值称为()。

A.测压管水头B.流出水头C.水头损失D.最小服务水头11、()是阻止蒸汽通过,只允许凝水和不凝气体及时排往凝水管路的一种专门的装置。

A.水平干管B.膨胀水箱C.回水管D. 疏水器12、室内排水管道一般采用()。

A.无缝钢管B.排水铸铁管C.非镀锌钢管D.钢筋混凝土管13、雨淋喷水灭火系统中使用()喷头。

A.闭式B.开式C.干式D.湿式14、当空调系统所产生的噪声经过自然衰减后仍不能达到室内噪声标准时,需要设置()来控制噪声。

A.散流器B.熔断器C.消声器D.过滤器15、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及重大经济损失,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负荷是()。

2023年河南大学-085700资源与环境综合专业-真题

2023年河南大学-085700资源与环境综合专业-真题

2023年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适用专业:资源与环境综合院系:地理与环境学院
研究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7题,共35分。

)
1.环境污染
2.土地利用规划
3.气候变化
4.水环境容量
5.土壤污染
6.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7.大气能见度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5题,共75分。

)
1.我国水资源面临什么问题?
2.(1)土地污染特点和危害。

(2)空间叠合分析的原理。

(3)什么是城市意向地图,其基本要素有哪些?
(任选一道问题进行作答)
3.(1)什么是大气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3)什么是城镇等级体系规划?与城镇网络体系规划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任选一道问题进行作答)
4.(1)固体废弃物的特点和危害.
(3)什么是城市防震减灾规划?
(任选一道问题进行作答)
5.(1)水体污染的特点和危害。

(3)什么是居住用地规划?它与工业规划、商业规划有什么区别?
(任选一道问题进行作答)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
1. (1)重金属在土壤的转过主要途径和机制。

(2)什么是产业体系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制下产业体系规划专题如何进行?(任选一道问题进行作答)
2. (1)什么是持久性污染物?产生什么样的危害?
(2)郑州都市区和郑州都市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说明郑州“1+8”都市圈的必要性。

(任选一道问题进行作答)。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2023年修改整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2023年修改整理

§1 环境规划与治理概述1 P.19 1什么是环境治理?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治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阻碍。

环境治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 在时刻、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治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爱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爱护方案,其目的是在进展经济的同时爱护环境,使经济与社 会协调进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爱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关系。

答: 规划职能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治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简述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答:环境治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制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全然上 去解决环境问题。

从那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一项长期的全然的任务。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这三种行为都大概会对环境 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

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说明环境规划与治理的要紧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1 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爱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操纵规划等。

(3)都市环境规划:包括都市大气污染操纵规划、都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治理、噪声污染操纵规划等。

郑大大气环境化学习题 (本科期末考试及研究生复试)

郑大大气环境化学习题 (本科期末考试及研究生复试)

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向上到55km左右的气层称为平流层。

对流层:对流层是靠近地面的大气的最低层,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

对流层中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90%以上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中,大气中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雾、雨、雪、雹等都形成在此层内。

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有机污染物: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及某些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为组成的污染物。

可分为天然有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两大类颗粒物污染: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不论长期或短期)因对生物和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而称之为颗粒物污染。

颗粒物的种类很多,一般指0.1-75μm 之间的尘粒、粉尘、雾尘、烟、化学烟雾和煤烟。

气溶胶:是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他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PM10:通常把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

PM2.5: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VOCs: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温室气体: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

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

温室效应: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臭氧耗损物质(ODS):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 的照射,分解出Cl.自由基和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摧毁10 万个臭氧分子。

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称为“臭氧耗损物质”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的是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很长的半衰期,且能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机化学物质。

环境规划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环境规划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定位:1.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

2.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

3.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牛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4. 主要内容是预先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

5.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6.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明确全国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目标; 而国家性环境规划则应具有国家级的法律效力,能够协调各行政区域、各部门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冲突问题,且实现资金管理的国家统筹规划。

环境规划的功能:1•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环境规划的原则:①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利环境建设同步原则②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③遵循牛态规律,合理利用坏境资源原则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⑤系统原则⑥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⑦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环境规划的类型:1 •按规划期划分①长远:10年以上②中期: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入。

)③短期:年度环境规划-一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心2•①长远规划:制定长远坏境目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②年度坏境规划:具体,不全面3.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1)经济制约型⑵协调型⑶环境制约型4•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5.按性质划分(1)生态规划(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3)自然保护区规划(4)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1•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现状调查。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用原料气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2、为监测污染源对河段的影响,应设置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采样断面。

3、污水生物系统法将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流按其污染程度和自净过程,自上游到下游可划分为四个污染带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作用于某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65dB、6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____。

5、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水环境化学包括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6、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了13种第一类污染物,请列举其中的6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包括急性毒性、______、______、放射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其他毒性。

8、校准曲线包括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9、降水样品分析时,可以用测完pH的样品测定电导率和离子组分。

()10、用测烟望远镜法观测烟气林格曼黑度时,连续观测的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11、大气污染物监测布设网点时,如果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12、碱性KI-NaN3溶液进行固定。

@17、干灰法适宜用于测定易挥发性物质。

()13、水的色度一般是指表色而言的。

()14、环境样品预处理目的:使欲测组分达到测定方法和仪器要求的形态、浓度,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15、某一地表水体适用于水产养殖及鱼虾的产卵场,其水质应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要求。

()16、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执行时应首先考虑国家标准。

()17、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是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

()18、开展环境监测时,选择监测分析方法的原则是首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历年期末考介绍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历年期末考介绍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历年期末考试题生态学试卷A卷答案、填空(共16分,每空1 分)1、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2、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一年生植物3、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分析、模型与模拟研究、生态网络与长期研究4、随机分布、集群分布5、地衣、苔藓、草本、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3分)1、生命表:是概括种群不同生命阶段或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存活率、死亡率等信息的表或图。

2、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种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物量高、生活力强的种,即优势度较大的种。

3、生物群落:指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外貌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4、光周期现象: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带来了地球上日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长期生活在这种昼夜变化环境中的动植物,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5、景观格局: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形式,根据植物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着生位置的高低来划分。

三、简答(共36 分)简述种群中r-对策者和k-对策者的主要区别。

(6分)1、3、简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7分)r 对策种群: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的种群 (1分),其死亡率通常与 种群密度无关(1分),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 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1分)。

k 对策种群: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的种群(1分),其死亡率大都由与 密度相关的因素引起(1分),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 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1分)。

1-降雨与植被耦合关系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_以密云水库上游为例

1-降雨与植被耦合关系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_以密云水库上游为例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6): 1290-129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3);水利部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遥感监测二期工程(HW-STBC2004-03) 作者简介:张喜旺(1979年生),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研究。

E-mail: zxiwang@ 收稿日期:2010-05-02降雨与植被耦合关系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以密云水库上游为例张喜旺1,2,吴炳方2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要:基于TRMM 降雨降雨资料时间序列数据和MODIS-NDVI 16 d 合成产品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密云水库上游降雨与植被的耦合关系对侵蚀的影响。

结果表明:(1)侵蚀将发生在降雨强度大,同时植被覆盖差的时段,而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植被的年内生长曲线形态与降雨的分布形态相似性较大,表明研究区的植被具有较好的保护水土能力;(2)研究区侵蚀主要发生在7—8月,而在1—3月以及11—12月几乎不会发生侵蚀;(3)研究区侵蚀的发生与植被覆盖有很紧密的联系,大部分的侵蚀发生在植被覆盖差的“其他”类内。

研究方法可以清楚地了解研究区内降雨与植被的耦合关系及对侵蚀的影响,研究的结果将为在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段分析侵蚀状况提供很好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降雨;植被;耦合关系;土壤侵蚀;密云水库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0)06-1290-05土壤侵蚀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已是世界上倍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很多,如降雨、土壤可蚀性、植被盖度、地形因子(坡度、坡长)、土地管理以及人为活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环境及规划学院历年期末考试题生态学试卷A卷答案一、填空(共16分,每空1分)1、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2、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一年生植物3、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分析、模型及模拟研究、生态网络及长期研究4、随机分布、集群分布5、地衣、苔藓、草本二、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3分)1、生命表:是概括种群不同生命阶段或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存活率、死亡率等信息的表或图。

2、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种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物量高、生活力强的种,即优势度较大的种。

3、生物群落:指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外貌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及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4、光周期现象:地球的公转及自转,带来了地球上日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长期生活在这种昼夜变化环境中的动植物,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5、景观格局: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6、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形式,根据植物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着生位置的高低来划分。

三、简答(共36分)1、简述种群中r-对策者和k-对策者的主要区别。

(6分)r对策种群: 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的种群(1分),其死亡率通常及种群密度无关(1分),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1分)。

k对策种群: 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的种群(1分),其死亡率大都由及密度相关的因素引起(1分),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1分)。

2、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5分)(1)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1分)(2)主导因子作用;(1分)(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1分)(4)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1分)(5)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分)3、简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7分)(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1分)(2)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1分)(3)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1分)(4)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1分)(5)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1分)(6)具有一定分布范围;(1分)(7)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1分)4、简述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6分)(1)景观系统整体性和景观要素异质性;(1分)(2)景观研究的尺度性;(1分)(3)景观结构的镶嵌性;(1分)(4)生态流的空间聚集及扩散;(1分)(5)景观的自然性及文化性;(1分)(6)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及人类主导性及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1分)5、简述自然景观的特征。

(6分)自然景观景观没有明显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2分)。

自然景观基质的连通性高,斑块和廊道密度低,景观颗粒粗,多数斑块是环境资源斑块。

廊道数量少,而且几乎都是河流,景观元素间的边界呈曲线状,植被累积的生物量几乎总是最大,营养物质流入水中较少,生物多样性丰富(2分)。

自然景观的特点是它们的原始性和多样性,不论是由于地貌过程还是生态过程所产生的景观特有性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2分)。

6、简述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6分)对象:退化的生态系统,即那些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2分)内容:基础理论的研究:对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的生态学过程,包括各类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和驱动力、退化过程、特点等的研究(2分);应用技术的研究:通过生态工程技术对各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及重建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2分)。

五、论述(共30分)1、论述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4分)(1)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已成为主流;(2分)(2)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理和定量研究;(2分)(3)分子生态学的兴起是现代生态学发展重要特征之一;(2分)(4)研究对象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2分)(5)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2分)(6)高新技术和理论的广泛应用;(2分)(7)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及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2分)2、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16分)(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4分)(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4分)(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doc/003d67b59b6648d7c0c746bb.html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2分)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

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

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

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

(2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2分)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2分)《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全)单项1 在下列城市中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是(C)A 南京 B苏州 C 常熟 D 扬州2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B)A 经济B 速度 C规范 D秩序3历史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途径:(A)①保持原用途②恢复原用途③纳入部分其他用途④改为新的用途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4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A)A.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B.城市规划C.历史沿革D.城市居民的认知5《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C)大类A.46B.68C.10D.73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例尺一般为(C)A、1/20000---1/5000B、1/10000---1/5000C、1/10000---1/2000D、1/30000---1/2000 7某消防站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车五辆,则该消防站为(B)A、一级消防站B、二级消防站C、三级消防站D、四级消防站8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C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A 4B 5 6 D 79下面哪个类型是内廊式住宅和外廊式住宅的变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

(C)A 并联式B 梯间式跃廊式 D 内天井式10(C)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内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B.人车共存C.人车混行D.人车部分分行11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以下属于它的有(C)A 商业服务内部的B 对外交通设施内部的C 包装加工车间的D 工业企业内部的 12郊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A疏散一些不适宜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B.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C城郊防护林待遭到破坏D农田蔬菜地遭受蚕食13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B)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A.10 B。

20 C。

30 D。

5014广场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及(A)相协调。

A 广场尺度B 广场布局C 广场规模D 广场功能15居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A 800~1000m B400~500m C 150~200m D50~100m16混合通道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约为(C)A.300辆/时B.350辆/时C.400辆/时D.450辆/时17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B)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A.城市区域环境B.城市经济活动C.城市人文系统D.城市交通设施18大连市是一个有名的城市,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便利,并且商贸也十分便利,那么大连市从城市类型来看属于什么城市(C)A.工业城市B.商贸城市C.交通港口城市D.综合性城市19 下列不是田园城市特征的选项是( B )A: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 B:公园在最外围C: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 D:沿公园建公共建筑20《城市规划法》制定的目的是( B ),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的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A 确定城市的划分方式B 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C 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D 确定城市的开发和改建的方向21在组织编制城市(A )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

A 总体规划B 详细规划C 控制性详细规划D 修建性详细规划22(C )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

A.城市建设B.城市发展C.城市规划D.城市管理23下列中不属于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情况(D )A 布置在远离城区的的工业B 城市边缘的工业C 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的工业D 在城市中心的工业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 居住用地是城市用地的功能及空间整体构成中不可分离的部件。

B 工业不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C 工业的布置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城市的空间布局。

D 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25按照价值规律,下面哪项不属于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的类别?(C)A 生产经营型 B 经营服务型 C 商品出租型 D 社会服务型2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A,城市生态绿化的功能表现在为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创造条件,提供休闲观光场所B,无锡市的山水城市布局方案使城市结合自然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应C,莫斯科的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满足居民休息需要,二是为了美化环境(保持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D,波兰华沙郊区的休息区规划将华沙的休闲活动场所构成从居住到整个城市地域的多级结构27下列关于货物流通中心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货物流通中心是组织、运转、调节和管理物流的场所B 按照功能和作用可分为地域性货物流通中心、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生活C 货物流通中心的布局是以运输卡社枢纽站为中心,包括仓库、批发市场等的综合体D 地域性货物流通中心的规模应根据货物流量、货物特征和用地环境的条件而定28下列关于火力发电厂的选址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及居住区的位置要适当,要有卫生及安全防护地带B 应充分考虑出线条件,留有适当的出线走廊C 应尽量避开天然基地,在山区应避开危岩及滚石地带D 供水系统必须可靠,直接供水系统应靠近水源29航空港及城市间的距离应该在__C__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