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合集下载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绪论20世纪21世纪初的历史八大方面1.刻骨铭心的两大灾难——热战与冷战核武器——悬挂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石破天惊的两大震撼——十月革命与苏东剧变3.方兴未艾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和平的威胁:局部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武器扩散4.锐不可挡的两大潮流——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大国力量兴衰消长,世界多极化格局日渐明朗经济发展,市场开放,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锐不可挡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其基本特征是商品、技术、信息特别是资本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

5.反差悬殊的两大方阵——南北贫富差距6.天怒人怨的两大祸源——全球霸权主义与“三股势力”即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7.意图迥异的两大口号——美国提出由它主宰的“世界新秩序”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8.难以逾越的两大选择——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和本国特点的资本主义本课是社会科学,要把事件放在时空(条件)中,才能理解。

分析国际问题要抓住利益这条主线。

国家利益最大化是研究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外交的主线,对所有主权国家是没有问题的。

利益是变化的主线。

国际规则(背后是利益)都是大国在主导,规则变建立在实力变的基础上。

国际格局既有动态性,又有静态性。

第一章当代世界总格局二战以来宏观的发展变化过程1.政治格局的演变2.经济格局的演变体现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3.军事格局的演变随着苏联解体,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在过去,海上武装力量强大,意味着能走多远,经济实力能扩大多少。

现在主要看核力量。

影响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世界政治美国的外交战略非常成熟。

得益于智库。

智库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出谋划策,包括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

美国的民间智库研究更为客观,脱离了政治色彩。

◆世界政治是世界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相互间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

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

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

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第一讲当代世界的经济第一节.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世界经济有两层含义,广义的含义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即各国经济的简单相加;狭义的含义,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区域内的自给自足、画地为牢的状态而越来越具有了社会化、国际化的属性,最终使得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的经济组成相互关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有机整体,这个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实际上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

这里所用的―世界经济‖是用其狭义的含义。

一、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实体。

它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其二,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其三,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其四,拥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国际行为主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其基本职能和活动领域为依据,国际行为主体可以分为世界经济行为主体和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主要有三类: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企业即跨国公司。

国际经济组织按照其活动区域和影响力分为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

其中世界经济组织的地位较高、作用较大。

在当今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经济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前向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

它成立于1945 年12 月,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产物。

1947 年11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仍然维持独立运作。

以固定汇率制度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系瓦解后,1976 年国际货币基金理事会在牙买加召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浮动汇率合法化的―牙买加体系。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会员150 多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着枢纽和核心的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宗旨和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的维护国际收支的平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对于加强国际货币的合作、建立多边支付体系、稳定国际汇率、促进国际收支的调整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教学要点:1、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和运行机制变2、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3、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4、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1——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的相互依存和竞争迄今为止,主权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

世界上有200多个主权国家:按社会制度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大体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经过战后几十年的演化又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处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之中。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过不懈努力,战后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据统计,1950年至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9.1%提高到16.5%。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严重困难和危机,被人们称作“失去的十年”。

这种状况迫使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整与改革,亚非拉不同地区和国家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一方面,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抓住了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出口贸易,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它们被称作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发展程度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水平过渡的阶段。

(韩国处于工业社会的过渡期;香港达到知识社会的发展期;台湾达到知识社会的起步期)?与此相对应,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南亚地区的40多个国家经济长期停滞,贫困现象进一步恶化,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继续拉大,它们被称作最不发达国家。

因此,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发展中国家内部已经分化为不同类型。

2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笔记整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笔记整理

第一节战后世界经济与世界经济格局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世界经济】是一个由各个国家、各区域性经济集团、各企业单位、商业与金融机构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的统一体。

a.主权国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

⏹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b.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重要的非国家主体【跨国公司】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子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非国家行为主体。

c.各种世界和区域性经济组织是国际经济调节中的主要杠杆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②.世界银行(WB)③.世界贸易组织(WTO)二.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脉络1.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a.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b.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c.实施“马歇尔计划”d.推行“第四点计划”⏹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不发达国家的技术援助和投资,加强经济政治渗透,抑制共产主义的影响,扩展美国的势力范围,从而奠定战后美国处理民族国家的基调,实质上这是新殖民主义政策。

⏹这是对马歇尔计划的补充e、封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技术联系⏹1949年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1951年巴特尔法案(禁运法案)f、抗衡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莫罗托夫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2.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之一是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

原因之二是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使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价格体系受到冲击原因之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

从70年代开始的世界经济多极化局面具有以下特点:a.资本主义世界从一国独霸逐渐转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经济危机、通货膨胀频频爆发发展速度落后于西欧和日本,国际地位下降1958年1月,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当代世界经济性质矛盾结构和运行特征.doc

当代世界经济性质矛盾结构和运行特征.doc

当代世界经济性质矛盾结构和运行特征当代世界经济作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种高度开放、激烈竞争和有机组合的全球化巨型综合经济集成系统,形成了统一的世界生产组织体系和特殊的世界社会再生产过程。

它内在具有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三位一体的特殊性质和矛盾,产生了统一的世界生产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国际经济有机体制、规则和秩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发展运动规律体系和作用机制系统.它们直接支配着世界经济发展运动的全过程,规范着各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调节着各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和行为,协调着各国经济利益之间的国际均衡,决定着世界经济有机整体的发展和效率。

因此,从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三位一体的角度,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世界经济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机理,对于我们“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加快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解决好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征程中所长期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为推进人类社会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世界经济是三位一体的世界生产组织体系和再生产系统世界经济作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巨型经济综合集成系统,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全球经济有机总体。

因此,世界经济通常被定义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通过各种经济纽带紧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我们知道,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各个产业部门及其活动组成的总和。

各个产业部门的总和构成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内部的统一的社会生产组织体系,形成了一体化社会再生产系统。

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国际结合,在形式上是各国各个产业部门的国际结合,在内容上是各国社会生产组织体系的国际结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名词解释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名词解释

1、雅尔塔体制:也称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等问题,通过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国际会议达成的一系列协议而建立的战后国际体制。

雅尔塔体制确定美、苏两国在欧洲及远东的势力范围和保持均势的各项措施,从而确定了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2、经济全球化:指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由于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活动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一种经济状态。

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世界经济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

3、超越遏制战略:布什政府在1989年以后,针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在不放弃对苏联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实行“改革”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影响,促使苏联削减军事力量,同美国合作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地区冲突,最终使苏联国内政治“多元化”,实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化。

该战略具有浓厚的“和平演变”色彩和突出的进攻性。

与以往美国所推行的“遏制战略”相比,目标更高;空间更广;手段更多。

成为促进苏东剧变的重要因素。

4、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对外政策。

戴高乐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谋求法国的平等地位;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谋求东西方的普遍缓和。

争取实现“欧洲人的欧洲”的目标,为促进欧洲联合奠定基础。

戴高乐主义的实质是民族主义,其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重点是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5、布雷顿森林体系。

该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两个挂钩: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

为了保证这一体系的运转,成立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了解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

了解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

了解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一、引言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

了解并掌握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对我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把握机遇、化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介绍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的动态。

二、宏观角度: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1. 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是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之一。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商品和人员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

这种密切联系使得世界经济变得更加相互依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2. 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是为了维护各国利益平衡和经济稳定而建立起来的。

主要通过国际组织、条约和协议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机制不仅规范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行为,还促进了贸易、投资、货币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微观角度: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之一。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的收益。

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涨;当供给超过需求时,价格下降。

通过供求的平衡调节,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 价格信号价格信号是市场经济中用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可以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

价格信号的作用是激励企业生产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引导消费者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

3. 竞争机制市场经济依赖于竞争机制来推动产业创新和提高效率。

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通过竞争,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遏制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维持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四、国际间的经济交往1. 跨国贸易跨国贸易是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之间通过跨国贸易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贸易的自由化和开放性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也提高了产业的效率,进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全球化经济形成机制与本质分析

全球化经济形成机制与本质分析
维普资讯
2 8卷 第 5 第0 0 6年 1 期 O月
J un l f hn h i iest f ia c n cn mi o ra o a g a Unvri o n nea dE o o c S 上海财 经大学学报 y F s
( 从 国民经 济到全 球化 经济 一)
全 球化 是 当代世 界经济 的本 质 。从简 单 的意 义上 讲 , 界 经济 即各个 国家 国民经 济 的 总 世 和, 世界 市 场作 为 国民经济 之 间的相 互联 系既 是世 界经 济发展 的初 期形 态 , 是不 同于 国民经 也 济 的经 济体 系 。但 是 , 在世 界市 场 的发展 阶段 上 , 界 各 国之 间 的经 济联 系主 要是 商 品 交换 , 世 因此 它只是 世界 经济 发展 的初 级 阶段 。它可 以视 为今 天 全 球化 经 济 的历 史 起 点 , 因为没 有 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 济全 球化 与全球 化 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各 国对外经济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国经济相互作用 、 各 相互依存的 程度 日 益加深 , 经济活动的全球性不断加强 , 商品、 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障碍呈现
日益 消 除的状 态与 趋势 。 经济 全球 化 的发展 正在 日益形 成一 个新 的意 义上 的世 界经 济—一 全球 化经 济 。世 界 经济 形成 的历 史可 以追 溯 到世 界 市场 。工业 化基 础 上 的世 界市 场 是世 界经 济 发展 的起 点 , 是 它 也 的初 级形 式 。1 9世纪 末 的 国际投资使 市 场经济 从少 数 国家 扩展 到 多数 国家 , 成 了较 为 完整 形 意 义上 的世 界经 济 。当然 , 当时 的世界 经济 不仅 在参 与 的 国家 范 围上是有 限 的 , 而且 在参 与方 式 上也 是不平 等 的 , 大 的后进 国家 和地 区是 以殖 民地方 式被 纳人这 一世 界经 济体 系 的 。 广

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概述

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概述

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经济体制多种多样,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经济制度和运作方式。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主要的经济体制进行概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全球经济的多样性和特点。

一、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是最常见的经济模式,该体制下,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政府的干预相对较少。

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在于供求关系的调节,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市场价格的形成是其基本特征。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采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和竞争的程度。

二、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是另一种主要的经济体制,该体制下,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集中调控和计划安排。

国家对资源分配和生产决策拥有绝对权力,市场的作用相对较弱。

中国、古巴等国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但近年来许多国家逐渐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加强市场的作用。

三、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体,既有市场机制的自由和竞争,又有政府的调节和干预。

许多国家在实践中采取了混合经济制度,以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

瑞典、加拿大等国就是混合经济制度的代表,政府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新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制度,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同时保持社会主义的分配机制和公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典型的例子,政府在推动市场自由化的同时,保持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

五、传统经济制度传统经济制度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经济模式,主要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分工,决策权在家族或部落长者手中。

传统经济制度在一些非洲和南美洲的部落社区中仍然存在,但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该体制逐渐消失。

六、新兴经济制度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新兴经济制度不断涌现。

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创新经济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新兴经济制度以创新和技术为驱动力,以低成本、高效率和灵活性为特点,塑造了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今天的大学生肩负着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他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了解和认识当今变化着的世界。

为了适应新的形式和新的任务,使我们能够“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中宣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05方案”要求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

(二)课程特点1、政策性强2、现实指导性强3、针对性强(三)课程组成1、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总体介绍和说明2、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中主要国家或地区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分析3、对中国对外关系,对外政策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说明与分析4、对当前世界热点问题进行的说明和分析(四)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主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极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心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和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与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五)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世界2、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观念,即矛盾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当今世界3、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研究当今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前言一、教学目标1、明确课程性质,了解课程内容2、探讨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3、思考本课的教学方式二、授课方式讲授、讨论三、重点难点(一)明确课程的性质(二)了解课程内容四、教学内容(一)课程介绍1、这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2、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这门课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4、这门课对选课学生有什么要求?5、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6、这门课如何进行考试?(二)本课性质这是我院为广大学生开设的“世界与中国”类人文素质选修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点笔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点笔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重点世界经济是指: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在世界经济领域中相互关系的总和,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

三大要素组成:各国国民经济,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整体的问题和规律。

世界经济主体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之中,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并对其发展变化产生一定影响的经济实体。

它分为主权国家所构成的基本行为主体和非国家的经济行为主体,如跨国公司地区或国际性组织和机构。

基本行为主体分为先进经济体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非国家主体分为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同时进行国际规模生产,销售投资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要有三个条件,一个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子公司,二而统一的决策,信息资源共享,特征:以母公司为主,在多个国家生产,销售经营。

全球化战略的有利影响,一个科技开发水平可以获得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对资本,技术,人力,原料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合,它的不利影响,技术垄断,造成环境污染以盈利为目的。

国际经济组织是指在世界经济运行过程中,一种组织协调机构。

在当今主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美国在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有关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问题。

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其目的是建立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

(3)该体系是美国一手建立的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为美国建立世界性霸权奠定了基础。

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国际贸易及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金融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发展。

国际投资主要指投资主体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将货币,实物以及其他形式的资产或要素投入国际经营的一种经济活动,国际投资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
杜鲁门主义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苏联莫洛托夫计划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连成一片形成了同帝国主义阵营相对抗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1950年美军进驻中国台湾封锁台湾海峡以及1954取得胜利的越南人民抗法战争实际上是战后两大阵营间的军事较量虽然未引发两大阵营的全面热战和世界大战但明显加剧了它们之间的军事对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
(一)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霸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逐步确立的。 美国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远离战场使它没有 像其他国家那样遭受战火的破坏,战时《租借法 案》的实施为它的军火生产和过剩的农产品打开 了销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
尽管出现了诸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但 总的来说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各种不同类型的国 家和地区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世界经 济发展的调整不断深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 化趋势。 当前,全球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经济组织和经济 合作协定已经超过100个,其中70%以上是20世 纪90年代以后建立的。其中,西欧、北美、亚太 三个地区的区域经济组织发展趋势最引人注目, 形成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局面。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
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20年的快速 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已成为实力雄厚的 经济大国,同时,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明 显。到70年代末,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相继出现停滞下滑。 在世界经济不稳定、增长速度减缓的大背景下, 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了带根本性、转折 性的经济调整与改革,构成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 济的主旋律。

20071204考研政治冲刺精讲笔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1204考研政治冲刺精讲笔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研政治冲刺精讲笔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前言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属性和特点(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文科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公共理论课程。

具有综合性、理论性、现实性、政策性很强的特点。

(二)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发展趋势,正确的判断国际环境;分析不同社会类型国家及主要世界战略力量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增强爱国意识和国际责任意识。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1.课程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课程由导论和八章构成: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与基本特点和趋势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与基本特点和趋势第三章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第四章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五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七章冷战后东欧国家与独联体成员国的经济与政治第八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对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时代主题与国际秩序进行宏观概括和综合分析,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等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战略进行分类介绍和分析,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发展变化、对外战略思想以及对外关系进行重点分析。

2.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体会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发展特点、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研究对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国家主体(两种社会制度、多种国家类型)⏹非国家主体(跨国公司:定义、实质、发展、影响)当代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世界贸易: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国际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 60 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即世界经济格局的一元化阶段;第二阶段, 70 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即世界经济从一元格局向多元格局过渡的阶段;第三阶段, 80 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即世界经济多元格局初具雏形的阶段。

三、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2、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3、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4、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四、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1、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2、人口膨胀与粮食危机⏹3、资源短缺与环境安全⏹4、可持续发展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具体表现:⏹第一,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迅速增加。

⏹第二,南北收入差距迅速扩大。

⏹第三,南北经济结构与质量差距扩大。

⏹第四、南北差距扩大呈加速发展之势。

可持续发展问题⏹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ª¡ª¡ª¡ª《我们共同的未来》 .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1987年⏹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经济的可持续是基础⏹(2)、生态的可持续是条件⏹(3)、社会的可持续是目的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2)、持续性(3)、共同性4、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行动⏹(1)、《斯德哥尔摩宣言》(2)、《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3)、《京都议定书》⏹(4)、《巴厘岛路线图》当代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国际组织的分类按照组织的基本性质和职能可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按照地域范围可分为:世界性组织和区域性组织;按活动性质可分为:政治性组织、经济型组织和军事型组织;按主体构成情况可分为:政府间组织与非政府间组织当代世界政治的三种基本状态:⏹1、国际竞争⏹2、国际合作⏹3、国际冲突影响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1、国家利益2、国家实力3、国家战略4、国家关系5、国际组织6、国际事件7、世界经济世界政治的运行机制⏹1、国际体制:联合国体制、世界经济体制、国际军控体制、国际人权体制等。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期末考试复习参考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期末考试复习参考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要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世界经济P6国际行为主体在世界领域中相互关系的总和,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相互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2.世界经济主体P11世界经济主体是指在世界范围的经济活动中,能够独立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并对其发展变化产生一定影响的经济实体3.跨国公司p13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国际规模的生产、销售、投资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4.国际经济组织p13国际经济组织是指世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种组织协调机构,在当今主要有国际货币进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世界贸易组织(WTO)5.国际货币体系p16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了适应国际经济交往和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的职能作用及其他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制定的协定、规则,建立的相关组织机构的总称6.经济全球化p25经济全球化是指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主体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各种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这样一种历史过程7.区域经济一体化p27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连成一片或相邻近的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的民族经济实体,由参与国家或地区出面,以协议、组织机构、定期联席会议等形式建立丰富和深化相互间经济联系的国际经济实体的具体表现8.知识经济p34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9.世界政治p49世界政治是相对于国内政治而言的国际社会的政治。

它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及其他国际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普遍的政治关系10.国际行为主体p50国际行为主体是指独立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有一定形式和内容的国际行为实体。

它是构成世界政治最主要的内容11.雅尔塔体系p55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得名于1945年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一)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二)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重要的非国家主体(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跨国公司的优势非常明显。

它资本雄厚,科技开发水平先进,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并且拥有良好的信誉。

就其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国际高额垄断利润。

就其影响来看,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不足,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传播,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它在加强各国联系、增进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因此,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跨国公司持扶植和欢迎的态度。

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跨国公司,改变了跨国公司是发达国家专利的状况。

跨国公司的中心活动是对外直接投资。

吸引直接投资的经济动因各异,其中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占领国际市场、避开关税壁垒、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等。

由于各国对资金的迫切需要,对外直接投资被誉为“全球经济的血液”。

跨国公司的最新发展是企业兼并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

兼并多是强强联合,是为了优势互补,巩固垄断地位而携手谋求长期发展的合作战略。

在这场方兴未艾的兼并浪潮中,得益最多的是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将经受重大挑战。

)(三)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商品、劳务、技术、管理及其他知识所有权方面的交换关系的总和,由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

)(四)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业由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

所谓国际金融,就是资金在国际范围内融通,即金融机构通过债券、股票和外汇等金融工具经营货币资金,实现巨额货币资金的转移运动,支持各国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提高全球资金的利用效率。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动力机制与未来走向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动力机制与未来走向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动力机制与未来走向崔乃霞(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主流趋势之一,是众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普遍交往的产物㊂文章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考察,从演变进程中总结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即资本的扩张和生产力的发展㊁科学技术的推动及国际组织的支撑㊂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潮流暗涌,但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仍未减弱,全球化进程最终会在重塑中曲线向前㊂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动力机制;未来走向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12 0003 04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㊂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众多国家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为争取更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对于重塑经济全球化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涨㊂另一方面,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市场持续低迷㊂美国政府所作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系列举动,再次助推逆全球化潮流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贸易全球化受阻,全球贸易链条遭到极大破坏,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㊂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将如何走向成为重大现实问题,只有对其进行动态把握,回顾过去,着眼当下,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㊂1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演进逻辑,可以为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提供现实依据㊂从历史逻辑来看,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直接关系到全球化进程㊂因此,根据资本扩张的不同表现,可以将经济全球化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㊂1.1经济全球化的初始阶段15世纪 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加速了人类对于地球面貌的认知过程,自此,东西半球相互隔绝的状态成为历史,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往来正式开启㊂地理大发现随后的两百多年里,欧洲各国纷纷采用公司股份制(如东印度公司)进行海外殖民统治,从而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为建立世界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㊂地理大发现不仅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创造了空间条件,同时还打破了各国家自给自足的状态,从而使资本扩张成为大势所趋㊂1.2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英国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㊂这场重大的技术革新完成后,蒸汽机被广泛投入使用,物质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㊂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机器大工业所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资本生产迫切要求开辟国际市场㊂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取得了 世界工厂 的地位,其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均来自海外,并且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远销国外,成为全球消费品的重要供应商㊂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尤为加速㊂在此期间,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再次提升了社会生产力㊂新的交通㊁通信手段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为世界各地的产品㊁资本㊁技术流通带来了更多便利㊂与此同时,随着资本的不断累积,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开始采用垄断组织㊁跨国公司等方式对外输出商品㊁争取廉价资源,以获取更多垄断利润㊂ 资本输出的增加㊁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扩大,标志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标志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商品交流的外在联系发展到了生产分工的内在融合㊂ [1]1.3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初,垄断资本持续扩张,各垄断集团之间的利益竞争十分激烈,帝国主义国家资源分配不均,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身局限2023年6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 u n e2023 12526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E c o n o m y N o.12T o t a l N o.526收稿日期:2022-10-21作者简介:崔乃霞(1999 ),女,山东日照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研究㊂性,其基本矛盾不可消除㊂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萧条,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㊂这一危机持续时间长㊁破坏性极大,不仅导致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也直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㊂但与此同时,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因此进入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代 ㊂这一时期,由于微电子㊁新材料㊁新能源在生产中被广泛运用,国际贸易空前增长,跨国公司数量迅速增多,国际分工再次细化,国家间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经济全球化再次登上新台阶㊂1.4经济全球化的成熟阶段20世纪后半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对峙时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格局由两极化开始向多极化发展㊂人类在进入21世纪前后,经济全球化达到了阶段性顶峰,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革命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跨国公司规模空前扩大,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不同程度的制度创新,开始重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障碍;世界贸易组织(W o r l d T r a d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WT 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设立与不断升级,对世界经济的运行进行规范化管制与调控,尽可能减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㊂这些表现都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㊂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走向成熟并不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帆风顺,世界市场总是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而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始终遵循着 高涨 萧条 复苏 的发展规律㊂2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多种主体参与和多种主客观因素 合力 作用的结果[2]㊂如何整合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主客观因素,从什么角度和途径来把握全球化的动因,需要围绕全球化的内容,结合全球化的影响因素和趋势变化进行分析㊂2.1资本的扩张经济全球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几乎是并驾齐驱的㊂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起,资本便主导着一切生产过程,资本无限扩张的本性要求它冲破时空的限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㊂一方面,资本要求突破地域限制,将整个世界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另一方面,它力求缩短商品交换的时间,加速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㊂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 为了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3]㊂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扩张是全球化开始并不断前进的源动力㊂2.2生产力的发展资本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方式的革新,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进而直接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㊂生产力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要表现为:①生产力水平越高,商品经济就越发达㊂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越高,产品和各生产要素在市场主体间的流动就越自由,从而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提供现实基础㊂②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分工就越细化㊂在世界市场中,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为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各国通常会凭借自身优势负责全球生产链中的某一环节㊂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结果就是跨国界的经济联系成为普遍现象,这样,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又将进一步丰富经济全球化的内容㊂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其中,最直接的推动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其主要表现形式㊂2.3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驱动力之一㊂手工业生产时期,早期科学技术的萌芽使得农业㊁手工业之间的界限划分逐渐清晰,社会分工初具雏形㊂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蒸汽和电力的使用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社会分工的范围逐渐突破地域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㊂信息时代,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体系使得经济全球化得到更为全面深入的发展㊂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科学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捷路径和物质动力㊂首先,科学技术革命使得国际分工更为细化㊂三次科技革命使现代工业产品的制作更加复杂,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完成重大项目的全部工作,全球范围内垂直分工成为必然;同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各国家充分结合自身优势,负责全球生产链上某部总第526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分的生产,国际水平分工也不断深入发展㊂其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国际贸易发展㊂由于各个国家在全球生产链上所处的地位不同,商品的跨国界出售成为必然㊂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贸易额大大增长,国际贸易的内容也从产品贸易逐渐发展到金融贸易㊁服务贸易㊁技术贸易等等㊂最后,科技革命大大推动国际金融业的发展㊂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送的速率大大提升,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大规模资金流动可以在瞬间完成㊂例如, 通讯卫星和计算机全球网络等通信手段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现代化,使得从纽约㊁伦敦㊁巴黎到香港和东京每天24小时营业的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得以实现㊂ [4]总之,科学技术的变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和强大的加速度,使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㊂2.4国际组织的保障国际组织作为主权国家的集合体,是国家间进行多边合作的固定组织形态,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律制定者㊁法律执行者和管理监督者,其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㊂①国际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㊂例如,联合国宪章㊁关贸总协定都对贸易自由化进行了明文规定,这对削减关税壁垒㊁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具有重大意义;WT O规则体系涵盖范围更为广泛,从贸易投资到知识产权㊁从传统农业到高新产业,几乎涉及国家间经济合作的方方面面,且WT O对成员国的强制约束力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加合理有序㊂②国际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运作提供管理与协调㊂例如,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等合作组织制订和通过了有关治理大气㊁海洋㊁濒危物种㊁南极和有毒废物的贸易等数十项重要的国际环境协定 [5],适时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方面制定国际金融资金的流动方案,另一方面调整监督金融市场的不合理行为㊂③国际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争端提供解决机制㊂例如,从国家违法行为到环境保护再到国际投资,联合国国际法院所裁决的诉讼涉及方方面面;被誉为 经济联合国 的世界贸易组织专门成立争端解决机构(D S B),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中发挥巨大作用㊂3经济全球化未来的可能走向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根植于各国生产与贸易的各个领域㊂从新的历史条件来看,资本对外扩张的形式或许会发生变化,但其扩张本性并不会彻底消失;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会不断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国际组织面对新的时代需求则会不断改革㊁完善㊁提升,以更好地为经济全球化服务㊂由此可以得知: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会在自身层面上有所变化,但其不会消失,这便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前进大势不会逆转㊂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为反思并重塑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各国合理构建一种更为合理㊁均衡的新型全球化将是经济全球化的未来走向㊂3.1各国协作应对疫情危机并稳定经济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定时爆发以及对经济造成的严重阻碍,使各国遭遇双重危机,事实证明,当面临严峻挑战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㊂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国才能保全自己㊂后疫情时代,各国暂时搁置矛盾,携手抗击疫情,稳定世界经济,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和出路㊂一方面,各国应携手抗击疫情㊂当前新冠病毒疫苗在世界范围内的分配极不均衡,不发达国家无法实现群体免疫,鉴于疫情的流行病特征,各国需要共同协作,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获得疫苗,才能保证自身安全[6]㊂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暴露出世界卫生组织存在的种种缺陷,世界卫生组织改革势在必行,而牵连各方利益的改革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广泛成员的共同推动㊂另一方面,各国应合作恢复经济㊂在后疫情时代,各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复苏,单凭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㊂各国在有序恢复国内生产的同时,还需加强外贸供应链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接,稳定国际产业供应链的运作,为经济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㊂3.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新型全球化理念从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来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兴权利主体(如第三世界国家)主张和平发展㊁共同进步,呼吁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建立更加平等㊁合理㊁公正的市场秩序,以共享全球化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世界市场体系和全球治理机制是以资本逻辑为根本,其运行目的是维护和增进资本主义利益,在此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诉求被置之不顾,由此导致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全球经济显著失衡[7]㊂新冠病毒面前,某些国家无视多边主义的合作诉求,削减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进一步弱化了全球治理的有效性㊂人类崔乃霞㊃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㊁动力机制与未来走向2023年第12期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诞生于全球化全方位转型之际,它主张在尊重与包容不同民族和多样文明的基础上,寻求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坚决摒弃保护主义㊁单边主义㊁民粹主义等狭隘观念,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诉求,开展整体性与区域性合作㊂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旗帜鲜明地反对零和博弈 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整体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主张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以多边协商机制应对全球化问题,推动世界各国和谐共存㊂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高度契合大部分国家对全球化发展的期待,是世界各国多元价值中的共识焦点,将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成为引领新型全球化的新理念㊂3.3数字化成为全球化的新动力危机会刺激新技术的诞生㊂近年来,网络工具㊁人工智能等数字化科技发展迅猛,助推了相关行业的成长㊂数字化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㊁工业经济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㊂后疫情时代,人员㊁货物流动的受限将进一步倒逼各国新业态㊁新模式的加速开发,再次促进数字产业经济的发展㊂数字化是抗击疫情跨国界蔓延㊁实现经济跨国界合作的重要路径之一,例如,在新的国际安全环境下可以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将传统线下经济活动转移至线上,以数据流动代替传统人员流动,恢复产品供应链㊁商品贸易链条的正常运作,确保跨国公司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跨境医疗数字化,在避免跨国界蔓延的同时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各国医疗合作协同创新㊂总之,数字化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时间与空间的分离问题,为生产全球化㊁贸易全球化提供更为灵活便捷的选择,将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㊂3.4全球治理机制将更加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得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迫在眉睫,在未来,全球治理体系应朝着便捷沟通㊁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㊂①全球治理主体将更加多样化㊂全球化主导力量需要去中心化而追求多极化,否则会造成一家独大而为所欲为㊂当前,新兴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成为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也将进一步为新型全球化治理提供新的选择,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旧版全球治理模式将进一步瓦解㊂②全球治理议题将更加多元化㊂当前,公共卫生㊁生态恶化㊁恐怖主义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全球治理模式下,各国将更多地将非传统议题摆到战略地位㊂ 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㊂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㊂ [8]值得注意的是,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并非完全抛弃原有模式,而是取精弃糟,创新发展㊂未来的全球治理仍要坚持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核心,变革不合理安排,更加均衡地兼顾到各国利益,画出最大同心圆㊂4结束语历史反复证明:人类社会进程总是在曲折中向前推进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阻碍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经济全球化已然进入瓶颈期㊂同时,必须要看到,推动全球化前进的技术创新㊁生产发展㊁全球共识等力量仍然存在,全球化最终趋势将是曲线成长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各国应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源动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推动全球化走向普惠㊁共赢,使更多国家㊁更多人民从中受惠;中国也要在现有国际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制度性权利,以国家间共同利益为核心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成为新型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㊂[参考文献][1]赵景峰.论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9(6):33-37.[2]戴维㊃赫尔德,安东尼㊃麦克格鲁,戴维㊃戈尔德布莱特,等.全球大变革[M].杨雪冬,周红云,陈家刚,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03.[3]卡尔㊃马克思,费里德里希㊃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 [4]杨丽红.论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1):49-51.[5]T h e C o m m i s s i o n o n G l o b a l G o v e m a n c e.O u rG l o b a l N e i g h b o u r h o o d:T h e R e p o r t o f t h eC o m m i s s i o n o n G l o b a l G o v e r n a n c e[M].N e wY o r k:O x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5:208-209.[6]李双双.国际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困境及其经济政治逻辑[J].北方论丛,2021(6):63-71.[7]陈志敏.国家治理㊁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6(6):14-21. [8]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3):5-7.总第526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一)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二)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重要的非国家主体(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跨国公司的优势非常明显。

它资本雄厚,科技开发水平先进,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并且拥有良好的信誉。

就其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国际高额垄断利润。

就其影响来看,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不足,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传播,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它在加强各国联系、增进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因此,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跨国公司持扶植和欢迎的态度。

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跨国公司,改变了跨国公司是发达国家专利的状况。

跨国公司的中心活动是对外直接投资。

吸引直接投资的经济动因各异,其中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占领国际市场、避开关税壁垒、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等。

由于各国对资金的迫切需要,对外直接投资被誉为“全球经济的血液”。

跨国公司的最新发展是企业兼并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

兼并多是强强联合,是为了优势互补,巩固垄断地位而携手谋求长期发展的合作战略。

在这场方兴未艾的兼并浪潮中,得益最多的是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将经受重大挑战。

)(三)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商品、劳务、技术、管理及其他知识所有权方面的交换关系的总和,由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

)(四)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业由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

所谓国际金融,就是资金在国际范围内融通,即金融机构通过债券、股票和外汇等金融工具经营货币资金,实现巨额货币资金的转移运动,支持各国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提高全球资金的利用效率。

从表现上看,国际金融过程就是国际资本流动。

)迄今为止,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金融一体化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推动了国际投资的发展,使一国的经济规模不完全受制于本国的国内储蓄和资金积累,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起飞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另一方面,市场的多变使国际金融业务的风险不断加大,如不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就会爆发极具破坏性的金融危机。

(五)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世界经济协调,是指两个以上国家,为了解决涉及当事国各方利益的世界经济领域的问题与矛盾,通过某种形式的协商,采取共同干预行动的行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秩序的维护者,是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行全球性协调的最初尝试。

从理论上讲,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可使各国政策互相接近,使各国经济行为互相配合,起到防止危机、促进增长的作用。

在战后世界经济的实践中,尽管这种作用是打了折扣的,但其成效还是明显的。

正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协调机制使世界经济保持了总体稳定,经济危机程度减弱,周期拉长,减缓了危机在国际间的传递,在解决国际经济突发性危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发达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现行世界经济协调机制也有很大局限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在国际协调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国际经济组织,建立之初是受大国意志支配的,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和惯例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实践中逐步制定的,大国协调一直居于协调机制的核心地位。

但是,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惟有协调才是解决利益冲突的正确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人,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必将进一步完善。

)三、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相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

新科技革命更是提供了基本手段和物质条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客观上要求加强全球范围的合作。

经济国际化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即全球化的阶段。

经济全球化必将进一步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局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市场能够实现最佳组合,使各国有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区域集团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国家 (或地区)之间,在经济联系愈益密切的基础上,为了促使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在一定区域内更加自由的流动和有效配置,相互之间采取比对区域外国家更为优惠、开放、自由的政策,并在机制上结成联合体以至国家集团。

区域集团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客观上要求跨越国界更为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使各国经济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世界经济的贸易、金融、生产乃至经济政策领域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不可能实现。

目前,世界上的区域集团组织有100多个,其成员囊括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分别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从长远发展来看,现存的区域组织的成功能够产生出示范效应,带动一体化在更多地方、更高层次开展,先在区域范围制定共同的规则和程序,再向世界经济一体化转变。

因此,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具体形式,是最终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阶梯。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搞市场经济的国家由原来的日本、澳大利亚和西欧、北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扩展到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

这一趋势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世界的面貌。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市场经济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国内外社会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经济水平,选择、创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尽相同。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普及,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体制,使世界经济获得了通行的规则和共同的语言。

当今世界经济是一个多种模式共存竞争的体系,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经济模式的较量。

(四)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历史表明,科技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有利的手段,而且改变了各国实力对比,推动国际关系乃至人类历史的变动和演化。

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大大加强。

科学技术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

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新科技革命中的“火车头”作用,新科技革命也被称为信息革命。

信息技术是一种基础技术,它不仅可以使用于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可以应用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是一种知识产品,它消耗的自然资源少,可以反复使用,而且使用的次数越多获利越多。

信息技术还是一门年轻的技术,待开发的潜力巨大,在信息时代所要着重开发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而这一点是没有止境的。

基于高新科技在当前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些权威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认为知识经济正在替代工业经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如今知识经济只是初见端倪,它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会在未来逐步表现来。

四、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

“不平衡”既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不平衡规律的重要表现是最先进的国家发展迟缓,而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均势。

当前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作用的范围更广,也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最先走出西方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同欧日相比居于领先地位,产业结构优于欧日,失业率低,重新夺回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第一,总体实力转向加强。

日本和欧盟国家则因内部困难较多,经济调整进展相对缓慢。

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不平衡问题更为复杂化。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战后大部分时间里,南北不平衡突出反映在南北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虽然南北总体差距依然很大,但发展中国家中那些在经济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的骄娇者,它们的“后发优势”一旦得到发挥,将会对西方的优势产生强有力的挑战。

这是不平衡规律带来的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变化趋势。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最引人注目的是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增长差距十分悬殊,尤其是80年代,既是整个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十年”,也是南南差距明显扩大的十年。

进入21世纪,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差距虽在缩小,但发展中国家内部因不平衡而造成的两极分化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正是在上述三方面的不平衡的作用下,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大国力量逐步均衡化,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转变,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不平衡的加剧,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世界经济的脆弱性增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纷纷以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此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有发生。

金融动荡已经成为世界性危机,触目惊心的损失使之备受注目,被看作是“和平时期的头号杀手”。

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市场开拓、贸易往来、技术开发等,都依赖于国际资本流通、国际资金融通和国际金融服务的支持和保障。

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即在于此。

但金融市场的运作己脱离了物质生产和国际贸易活动而独立存在。

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

当大量国际资本投向金融市场,必然带来金融业的极度膨胀,对东道国的货币政策、银行系统和金融监督机制乃至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形成巨大压力,金融危机是现代经济中资本过分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

(三)可持续发展面临全新考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成为国际潮流。

它是针对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

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