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本、学生三者关系
浅谈语文文本解读的策略
从文本的定义出发 , 广义上指教学中所有 口头 或书面的言语材料 , 而狭义上讲则主要是教材 中的
课文。语文教学是基于文本的—种语言艺术素养的 熏陶过程 , 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载 体, 对文本的解读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此 , 立 足干文本解读,从文本教学中去带领学生感知生 活、 理解生活、 评价生活, 并从文本解读中收获深层
去散步”解读为对沉重的生活压力的一种释放, 将 “ 请女儿吃牡蛎”解读为渴望自己能够成为请漂亮
某一具体文章本身的解读上, 甚至可以说 。 “ 功夫在
课外” 。备课的根本在于教师要有着较好的文化底 蕴。读书多了, 教师的语文素养自然提高了, 解读文 本时自然也就更准确 . 更有新意。因此 。 教师不断读 书. 提高语文素养。 可为备课打下较好的基础 , 为解
和情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 又没任何一种教学的预 设可以完全涵盖和把握教学生成。 所以。 “ 精心” 预设
读文本奠定基础。
二、 脱离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信赖 , 完成对文本 真正意义上的解读
理解的虚荣, 而是作者想要为我们展示一个贫穷家
庭对抗灰色人生的倔强态度。所以。 王老师以悲悯
的同时, 一定要防止“ 精细” , 过于精细的预设会妨碍
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促进 了学生对文本的 解读。因此梅 预设教学流程 , 能促使文本解读更 好为教学服务, 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 , 囿于师生之间的体验、 理解、 阅历 、 知识
女士吃牡蛎的先生 . 渴望女J L I I ]  ̄够哪怕是短暂地
享受这样的美好和尊严 , 这些行为并不是大家通常
【 高校论坛 I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 U M 1
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其关系
叁整窒堑竺!!兰:量三二皇竺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其关系李宪勇李香娥(西藏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育系,山东聊城252000)摘要:对话教学是时代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回应,其基本形式包括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的自我对话和学生的自我对话。
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基础.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是对话教学的主体。
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升华。
关键词: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我对话当今世界人类已经步人对话的时代,对话精神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通过对话,人们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情感,理解别人,交流思想,丰富自己。
作为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同应,对话教学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对话教学中的对话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原则,它贯穿于整个对话教学中。
对话教学可能以对话方式在教学中呈现,也可能以其他方式呈现,“其他方式只要是在对话的精神支配下使用也属于对话教学”。
①由此可见,对话教学中的对话已经超越了语言学的世界.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还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文本之间。
这种对话主要通过人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展开.“对符号文本化的理解.不是了解该符号是什么,而是指向符号与文本的意义和信息”。
(讨话教学的内涵变得极为丰富起来,包含了人与人、人与文本之间的多种对话形式。
一、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1.师本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师在教学前的备课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师本对话也可以说是备课性对话。
但师本对话又不同于传统的备课,传统备课中。
文本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处于客体的地位。
对话教学中的文本已经成为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已不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充溢着文本作者的所思所想.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主体。
在研读文本时,教师与文本作者的生命相遇,作者的思想观点影响和启发着教师的思想;教师则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理解和体验。
因此。
一定程度上教师通过与文本对话形成超越文本的独特的理解,从而使自身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15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15篇)《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1《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和研究,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弄清楚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明确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索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能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一、教师充当了与学生平等中首席的角色,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本着这样一条原则:深奥难懂的课文,我通过点拨、启发等多种方法,理解透彻,汲取营养。
比较简单的课文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学的兴趣。
本课属于比较简单扼课文,我的设计意图就是引导学生自学。
我认为本节课的课堂上,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产生了共鸣。
我参与学生的讨论,检查他们的正误,与学生共同思考,参与他们的活动,创造了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气氛,所以师生关系特别融洽。
课堂上有笑声,有掌声,有争论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
课堂上学生自己解决第一节课自己提出的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自读、自想、讨论交流、填写教师设计的表格,自己找重点词句,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己去板书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教师只做问题的引领者,只起穿针引线,搭桥铺路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教师充当了“与学生平等的首席”角色。
二、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学习第三段时学生读懂了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很高这个内容后,启发学生找出表现蝙蝠飞行本领高的词语“夜里”“还能捕捉”“无论怎么……都”“即使……也”。
学习第五自然段试验准备的句子中,从重点词语“横七竖八”“许多绳子”“许多铃铛”,体会出科学家工作的细腻。
阅读是教师、学生、编者和文本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有了多重对话,文本价值才有生命,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领悟才有意义。
对话,是民主平等的心灵约会;是不同时空思想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教学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无痕生成。
对教育教学而言,主要有一下四种对话。
一、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教授关系”,而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
两者在阅读中都是对话的主体,只是担任的对话角色不同。
教师是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扮演着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启发发散思维 ,适当点拨指导,引领学生顺利而高效地走进文本。
二、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是阅读对话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互动过程。
新课标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这种对话过程更具实践性。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交流讨论、你争我辩、相互激励、评价补充和共同分享,最能撞击学生智慧与思想的火花,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相互对话的氛围,创建学习小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
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很多老师不放心学生自己阅读文本,担心学生的阅读速度,担心学生的阅读方法,担心学生的阅读质量……其实,这样的老师太“溺爱”学生了,孰不知自己已经剥夺了学生与文本的心灵约会,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理应沉得住气,在对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引领下,把阅读的主动权充分地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去感受、去体悟,切忌“反客为主”。
四、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教科书文本的选编,有严格的筛选程序,每篇课文的编排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接受能力。
每篇文章被选入教科书后,经过适当的改动或增减,都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引领学生分析教材之间的联系:单元提示、课前导读以及课后练习,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浅谈如何吃透教材
教学信息新教师教学主要内容如何才能吃透教材? 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要从整体入手,加强前后知识点之间的沟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教材。
教师要在备课时吃透教材。
要做到以下几点:1.吃透教材,应先吃透文本。
教师只有潜心琢磨,认真品味,深入浅出的教学,才能吃透文本。
2.吃透教材,还应吃透学生。
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同时,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3.吃透教材,还应备好教师。
教师除了备好文本,还应备好教师本身。
4.吃透教材,才能跳出教材。
教师在吃透教材,跳出教材的同时,要根据课标,合理把握,科学运作,要多种并举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是我们每个做教师每天的工作,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要想做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就要解决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吃透教材,那应该如何吃透教材呢?我也来谈自己几点浅薄的见解。
一、吃透教材,应先吃透文本每一篇教材的编写者他们的学科功底永远高于我们普通教师,那应如何把他们对教材的理解转换为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中再渗透对学生的理解呢?现以《画杨桃》为例,我先不看教参、教学设计集萃之类的参考书,以免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先静心细细地品读文本,读了三四遍便读出了题目虽写出了作者“《画杨桃》”,但文本的重点内容却不是写出作者在一节美术课上《画杨桃》的场面,而是重点写出老师的话包含深刻的哲理来教育全班学生。
然而,仅此备课还是不够的,于是我又思索文本的编排者他们的写作意图又是如何?于是,又细细品味,用多种姿态进入文本。
首先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转换为作者,“我”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读出自己把杨桃画成五角星被同学嘲笑的情景,想借助此机会给学生们上一次,“君子”的品德渗透到学生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其次,我又“千万次地”问文本,你在编排中插进了老师让几位嘲笑过作者的同学来作者的座位坐一坐这是为何?在教师在问第一位同学现在你看到杨桃是什么样的,这是为何?你在教师的严肃的态度的时候,为何又出现了学生的“吞吞吐吐地回答”?你为何又写出了老师与学生们“琴瑟对唱”的一幕?……在千万次的问中,让学生了解原来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在领会老师和父亲的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与学生们浓浓的师生情以及作者与父亲的父子情啊!教师只有吃透文本,潜心琢磨,认真品味,才能将教材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再深入浅出的教学,才能使“阅读教学真正做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生成性教学含义
生成性教学含义
“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
它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
因此,“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是一种提升的教学。
生成性教学也是相对于预设式教学而言的,与预设式教学的被动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构建,与预设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
可以说,“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
生成性教学教学的提出,是对教学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生成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行为
(二)正确认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三)反思教学过程使生成价值最大化
二、生成性教学的构建
(一)达成生成性的教学目标。
(二)选择生成性的教学内容。
(三)组织生成性的学习方式。
(四)设计生成性的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通用5篇)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通用5篇)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第1篇第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明确阅读教学目标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所以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应该改变以往教学光讲授的模式,让学生多阅读,并告诉学生明确的阅读学习目标。
这一点,我开头已经讲过,新的课程标准上面也有明确的要求。
我们应该和学生共同围绕每节阅读课的学习目标,帮助并指导他们完成。
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完善自己,从阅读中受益。
语文阅读教学不一定都能把学生培养成语言学家、文学家,但要以高品位的文学作品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人的情感参与,所以应该专注于人的世界、人的内心感受,倡导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它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成为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为学生一生的成长铺垫好坚实的基础。
第二、注重示范引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
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通常来讲,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
范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
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夜晚的实验》这一课时,我先有声有色的范读,对于描写蝙蝠飞行特点的语句,蝙蝠飞行技巧的语句,我在阅读时有意识地重读。
当读到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上”这一部分时,我故意降低语调、声音低沉,让学生去感知蝙蝠的耳朵对于飞行是否有作用?通过这样的示范引领式的范读,能够让学生品出课文不同的意味,领悟到课文的深刻内涵。
另外,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采用整体背诵(如诗歌、短文)和分步背诵(长的课文),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
新课程下如何构建师生和谐-愉快的课堂
新课程下如何构建师生和谐\愉快的课堂现在有许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太难管了!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女儿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儿子更是太上皇。
加上互联网、游戏厅等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都比较大,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学习态度差,学习不感兴趣。
再加上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孩子在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个性比较强。
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之事,比比皆是。
老师和学生的冲突之事愈演愈烈。
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构建师生和谐、愉快的课堂呢?一、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时俱进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能博观而略取,厚积而薄发。
教师不应长期停留在自己所教学科的钻研上,要加强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自然等科目的学习和研究,做到一专多能,向多样化发展。
教师只有广泛涉猎,才能去伪存真,披沙拣金,才能真正做到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
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能力。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要能长流水”。
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坐标点。
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正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对于构建师生和谐、愉快的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进行平等对话要摒弃“唯师”“唯书”“教师中心”“知识本位”的思想倾向,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关系平衡,学生不能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
教学课堂上要充满平等、民主的精神气息,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心理安全与精神舒展,师生才能进行一种积极的、融洽的、持久的沟通理解,课堂才能呈现和谐、愉快的氛围。
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作者:潘云娥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02期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
在新课程下的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确保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效地完成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生摸索的自读自读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自己研读课文。
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只是一味地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新课标下,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应当积极自主地参与课文内容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使自主阅读成为学生培养个性和感悟求知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学阅读课文,通过先搞懂文章的字、词、句,然后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脉络,再到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步一步达到求知解惑的教学目的。
例如《皇帝的新装》一文,考虑到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阅读时相对简单有趣,因此,我首先采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按照拟定的导学案自行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后,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情节,对课文进行分段,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段落大意。
二、教师指点的精读阅读教学不是就教材教教材,而是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
一篇优秀的文章整体是优美的,但是会有个别重点段落是需要学生精读的。
用好教材,就要对文章逐字逐句的进行理解,对作品进行精读,在精读中感悟思想、欣赏文学价值。
因此,教师应针对重点段落,深入地挖掘教材,精心地选择切入点,让学生进一步的感知、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体验,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学生了解了课文大意,理清段落大意之后,我针对课文第一段进行分析:“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皇上在更衣室里。
中公 师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中公师生人际关系的类型摘要:1.师生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2.师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及其特点3.促进师生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4.对教育者和学生的启示正文:一、师生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师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及其特点1.权威型关系:教师在这种关系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敬畏服从。
这种关系在我国传统教育中较为常见,特点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2.友好型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友好、平等的关系,教师关心学生,学生尊重教师。
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
3.协作型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共同参与、协同完成任务,形成合作共事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引导型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关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三、促进师生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要具备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2.增进沟通与交流: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
3.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要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4.加强教育引导: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师生关系的引导,推动教育改革,倡导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对教育者和学生的启示1.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学生要尊敬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教师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点燃对话激情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点燃对话激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安世遨摘要:教学具有深刻的探究性,课堂教学应是一种生动对话的互动教学。
对话将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三者有效联结起来,并能使任何一方的潜力达到最大化,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生成的内在机制。
以教学中的六种对话即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综合对话和反思对话为切入点,点燃课堂教学的对话激情,有效整合和发动课堂中的各种积极因子,能够最大限度地协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对话;课堂对话;对话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对话”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时髦的词汇和理念。
随着社会科学众多学科领域对对话理论的阐发和应用,对话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语言交谈的范畴,它不仅蕴含着“主体间性”“视界整合”“存在方式”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也标示着一种民主、平等、开放、自由、理解、包容的新的精神和文化,更体现为一种交往、沟通、互动与合作的情境、关系与氛围。
可见,对话不仅存在于语言之中,也存在于语言之外;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于人与物之间;它具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四位一体本性和意蕴。
E对话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生成。
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三因素之间的互动生成关系。
三者关系的任何疏离和任何一方的欠缺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对话将三者有效联结起来,并能使任何一方的潜力达到最大化,还能够改善和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效果。
教学中的对话包括六种类型,即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综合对话和反思对话。
以这六种对话为切入点,点燃课堂教学的对话激情,有效整合和发动大学课堂中的各种积极因子,能够最大限度地协同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双一流”研究重大项目“贵州大学打造'一流课堂'研究”(GDGJZD2018003)。
作者简介:安世遨,男,贵州思南人,博士,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评估中心(高教研究所)副主任(副所长)。
让学生从“边沿”回归“中心”,重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新秩序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非中文类大学生在结束了12年中小学语文学习迈入大学课堂后使其语文素养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途径之一。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有着明确的教学任务,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清晰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审美)、理解、评判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
从这一点来看,大学语文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看,都没有背离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点: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特质的正常发挥,并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展现,实现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个体特质发展方向的一致,并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围绕教材,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说明始终是教师课堂教学不能逾越的鸿沟,并强调对课程计划的忠诚实施。
这种教学体系和传统课程体系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的课程体系把知识作为客观的外在,当作普遍存在的、让人掌握的客观真理,忽视作为个体独立存在的人的价值和意义,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这样的认识使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教教材”上,强调“教”,永远把学生视为“无知者”,以此来凸显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而不是与学生一起探索“学生正在经历的一切”。
这样的师生关系只是一种师承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是“知识权威”,学生自然成为“无知者”,二者之间永远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关系,当然也就无法超越教师和学生的有限视界,填平二者之间的鸿沟。
这种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使学生一直处于课堂教学的边沿。
“在传统的知识观念支配下,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理智力量,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导向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学生主体性在知识建构中的缺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陷入被知识奴役的处境。
这是极为不幸的事件,因为它从认识论意义上动摇着知识创新、民主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根基。
一体六维:我的文言文教学主张及教学实践
2018·01名师名校文言文难教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问题,走进了“拘泥于字句落实,落空于无效拓展”或者“言文分离”的困境。
经过多年思考和凝练,笔者提出“一体六维教学“策略”:“一体”是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母语情结;“六维”是探究文本教精妙,依据体式择内容,观照考试培素养,重视读思得方法,立足课程重学情,传承文化塑公民。
摘要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主张;一体六维一体六维:我的文言文教学主张及教学实践钟斌(厦门第一中学,福建厦门361003)一、我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主张文言文难教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问题,走进了“拘泥于字句落实,落空于无效拓展”或者“言文分离”的困境。
究其原因是课程目标功利教条,教学内容机械呆板,教不得法,照本宣科,失之枯燥。
拘泥于字句落实:以应试为目标,围绕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知识掌握程度,不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反复操练文言文语言语法规则。
考试更多侧重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堂就上成了翻译课、语法讲解分析课、解题训练课。
课堂教学内容僵化固定,单一枯燥,导致学生不爱学,害怕学。
落空于无效拓展:走向前面的另一极端,也是不顾及学生语言能力,虚化文言语言的学习,架空语句,大谈文化,空谈人文,上成了道德课、文化课。
看似课堂热闹有趣,但学后依然无法“阅读浅易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目标远未完成。
言文分离:两者虽有兼顾,但泾渭分明。
既讲了“言”,也学了“文”。
文言语言知识点集中上完,接着处理文学、文化。
割裂言与文,看似解决了前面的两个问题,其实集中了前面两个问题。
以言积用:文言文教学的根基则是由语音、词汇、语序、句法的学习掌握而达思想内容的领会解悟。
因此,诵读背记加之涵泳,才是这种方法的精髓。
其次,教师的引导点拨和学生的抄读评析相映成趣的方法,教师的阐发讲评和学生的熟读精思相辅相成的方法,则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陈日亮老师指出,语文教学的主体是侧重言语形式的探究;语文教学要指向历练自学,要强化教师主导;语文教学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融新。
“入—总—分—出”: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入—总—分—出”: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作者:程俊花彭小明来源:《语文建设》2009年第06期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是建立在一定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型。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是对教学内部规律的揭示,是对复杂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结构化研究的产物。
它可以用简约的形式,再现性地描述现实存在的复杂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行为过程以及操作要领等结构要素被直观地表现出来,成为人们认识和操作教学过程的一种便捷的工具。
语文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没有良好的语文教学模式,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孙春成说:“课堂教学模式化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语文教学无论怎么改却始终没有一个适当的模式。
基础教育改革,说到底是一个教育创新的问题。
近年来具有较大影响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实质是教学创新的结晶。
要搞好语文教育改革,就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
一、“入—总—分—出”语文教学模式的提出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教育体制僵化、教学理念滞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程序呆板、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无理、教师素质不高等。
特别是传统的教学程序“旧五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语文教学程序“新八股”(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正音释词—划分段落—分析课文一归纳中心—总结特点)消极影响极大。
进入新时期后,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解构与建构,如“三主四式导读法”“六步课堂教学法”等教学模式,都对语文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已有的教学模式赖以存在的教育哲学主题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功能目标与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在已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新的教学模式。
这里结合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入—总—分—出”四步教学法。
2023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标准范文(2篇)
2023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标准范文1、背景(1)新课程实施将近两年,语文课改的方向已经十分明朗,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方式等也已经为我们理解和接受。
但新课程理念要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黄冈市语文中考的命题思路及语文试卷的格局、题型等已经基本定型,从去年开始,试卷的命题思想和意图已经与新课程基本接轨,且保持连续相对稳定。
(3)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属于新大纲向新课标转轨的最后一套过渡教材,它基本上是以新大纲为依据编写的,但也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思想,在编排体系和教材内容上与新教材相比也许略显不足,因此,我们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观照和使用它,是新学期初三语文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4)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进入总复习阶段,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现状从教师方面看:实施新课程一年多来,通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培训和教学实践,可以说每一位教师基本上都认同或接受了新课程的理论,在教学中也能尽可能体现新课程的特点。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加上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的教学行为,具体表现为(1)教师的主导意识太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学生基本上还是忠实的听众。
(2)教师放弃对学生的指导点拨权利,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对学生的所有发言,不辨优劣,不作分析,都给以肯定回答,课堂看似热闹,其实没有任何思维含量。
(3)课内阵地丢失,忽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课文阅读走马观花,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搭花架子,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4)把多媒体课件当作语文教学的灵丹妙药,不管有无必要,逢课必用,把大量精力放在课件制作上,而对课文却不作深入的研究,结果是上课教师围着鼠标转,学生看得眼花缭乱,课本却没有很好地看一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欢迎阅读!《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爬山虎的精读课文,是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的一篇名作。
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这一课的教学给我留下了许多的思考空间,课后反思又给我许多的启示:一、尽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亲切谈话、课题质疑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渴望的欲望。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句子,并和小伙伴进行交流,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图上,这些地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对理论和实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课堂教学形式:运用不同的教学法。
通过读与画,发现孩子们对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存在的问题,根据孩子的需求,抓住文本重点词语,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
这些方法都紧抓儿童年龄特点,通过激发求知欲,铺路搭桥,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三、不足之处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
文章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什么样子,但是,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读懂第三自然段,因此,有不少学生不知道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另外,学生对植物的一些知识了解得少,什么是植物的茎?植物的叶柄长在什么位置?部分学生也不清楚。
孩子弄不清爬山虎的“脚”与“细丝”的关系。
如果细读第三自然段就不难发现:爬山虎的脚就是在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小圆片”只不过是爬山虎在生长过程中,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头上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文本·学生三者的互动关系
当我看见“藤在树内,树在藤中”这句话的时候,不由地使我联想到教师,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提出要求语文学习是探究的学习,发现的学习,合作的学习。
其中有一个出彩的亮点就是“以人为本”。
而如今,“以人为本”的提法几乎成了各行各业最新的发展理念,在这样的光环笼罩之下的“以人为本”,人人各执一词,于是,在愈演愈烈的“人本”思潮中,语文教育在逐渐地迷失自我。
当前许多的语文课,整堂课下来学生热热闹闹,从天文到地理,从历史到文化,惟独就是不见了语文!而笔者以为,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不能脱离语文,不能抛开语文去抽象地空谈“人本”,在课堂教学中,更简单一点说就是不能脱离了“文本”
去谈“人本”。
也只有让“动”与“静”结合,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加适应新的形势。
而这“动静”结合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双方
套用2004年的“非典”,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词语“非典型性学习”,我们要创造的是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一群适合教育的学生。
学生在新的学习中已不仅仅停留在接受的层面,他们还需要输出,输出他们有个性的思想火花。
教学应该成为真正的“教”、“学”。
著名作家海明威把创作比喻为“冰山”,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海明威的意思大概是说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显得伟大,是因为作品背后蕴含的思想内容比文字本身表露的内容更为丰富,或者也可以说作家的创作底子越宽厚,他的创作就可能成功。
对于我们教学来说同样如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如果把教学过程设计得面面俱到,这就好象让整座冰山都露在了水面上,反倒没有了那种让人回味的底蕴,这样的教学设计由于不能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势必造成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
反之如果明确教师和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人,教师和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合作体,教师的指导,组织和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向上,锐意进取亦带动了教师的热情,这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例如笔者曾困扰于农村教育的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由于农村孩子家庭的影响以及从小的农村生活经历很难让他们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到有关学习的活动中去。
在制作课题有关本乡本土饮食文化探究的过程中,笔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选取他们感兴趣的金庸的武侠为切入点让他们注意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学生感叹“到现在自己是中国人还不清楚中国的东西”时,适时导入,让他们从自己身边做起,从本乡本土做起,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学生有兴趣去了解,于是他们也就有动力去做。
虽然到截稿时止,笔者还没有完成课题,但学生的热情我看得到,相信前景也是光明的。
教师与文本——情感的唤醒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受到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
”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育也就是一种情感的教育。
情感的体验是读者与作品交流与共鸣的前提。
但是目前有的语文教师摒弃了对教材的个人化处理,而是完全的依赖于教学参考书,用教参代替了教材,用模式化的语言代替了自己个性的声音。
教师独立的鲜活的情感体验也因此消失。
合格的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个独立思考的阅读者。
歌德说的好:“有三种读者,一种是无判断地欣赏,第二种是无欣赏的判断,中间一种是欣赏着判断,判断着欣赏。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就应先是一个合格的欣赏者,是一个能主动思索问题且善于思考问题的读者,才有可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对一些重要的语句进行解释,“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按照教参解释为“在安乐椅上安详地去世”,当然这样的解释是正确的,但又是多么的苍白,因为它忽略了蕴涵其中的深厚的感情。
如果忽略了情感因素而只是解释了语句的“躯壳”,文字也仅仅是文字。
要想唤醒学生的情感
体验,让他们真情参与,那就必须先让教师的感情喷发。
如果教师自己个人本身都对文本产生不了兴趣,又谈何容易让学生对之动情。
因此对于教材的阅读应当是个性化的阅读与理解,这不是指教师特有的情感和特有的方法,而是指教师对文本的有个性有创意的阅读理解。
要读出文本的精神与魅力,要读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决不是一本教参“统帅全局”。
此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将会成为一种精神性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不是一种声音的独白,而是多种思想构成的有力的碰击,是不同思想和观念有力的奏鸣曲。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如此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独立思想的学生,没有个性的教师自然培育不出有个性的学生。
另外,来看语文的教学思路,这应该是一条文本教学的思路,也就是说应该按照文本的思路来确定教学思路。
文章思有路,延之了全局。
如果能自觉地注意文章思路的发展,这对于读与写都是有好处的。
让教学的思路与文本的思路相契合,或者在把握文本思路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切入口,那么在引导学生读文本的同时,也会便于学生来把握文本的内涵。
学生与文本——个性的对话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凭借,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语文的感知过程,是理解社会的过程,是丰富自身内涵的过程,人的情感培育主要不是依靠说理,而是依靠情感的传递,人总是从个人从他人的情感中汲取养分的。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允许学生有自己个性的火花。
接受美学的奠基者前西德的姚斯认为:“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接受文本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让学生全面的整体的准确的把握文章的内容,而不能让学生对于要掌握的文本一知半解,错误地理解文本原先的创作意图。
特别在教习一些离我们年代较远的文章时,由于学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脱节,节选的片断不能完全展示文本的深刻内涵,例如在《背影》中,会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行为,出现“父亲是违反了交通规则”之类的想法。
而这只能让人感到悲哀。
必须要整体把握文本,否则重新构建文本,产生新的视角等等都会成为无稽之谈。
在完成了对文本的整体关注之后,就是重视对文本的个人的思考。
学生与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平等的有个性的对话过程,个性与个性的碰撞才能产生共鸣的火花。
要充分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发言权,容许学生的异口异声。
教师不能强求学生接受某一权威的言论或是教师个人的观点,而是让学生自己对作品有个人的见解。
允许学生可以置疑名家,让他们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能漠视乃至压抑学生的创造精神。
比如对《孔乙己》的主题理解,习惯的定位于揭露科举制度罪恶的单一层次,而不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其主题的其他层次;比如对阿Q革命的理解,我们往往固守着阿Q革命的“合理正义论”,而对阿Q革命的“反革命”论不予理睬。
而这都将造成学生心灵的闭锁。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粗暴的将学生们思想的萌芽掐断,但教师有引导的义务,要有个性,负责地发表见解,评价学生。
另外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需要其把自己个人的生活体验也一并放入其中。
这样才会引起更强烈的情感的冲撞。
例如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小弗朗士的影子;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教室里的一员;让学生从当前的日本的蛮横行为想起;让学生体会亡国的痛苦;让学生回顾中国遭受外国的奴役历史;让学生重新来确定自己的责任;等等。
学生才会从自身出发更好的理解文本,理解人物,同时从精神境界上有了提升。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强烈的展现自我的愿望,给学生一个足以重建的思维空间,这是一个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良好平台。
文本与文本——发展中的希望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指与学生、教师相并列的不可或缺的教育要素之一。
具体到阅读教学中,“文本”就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材料的总和。
在新课标的提出之后,文本的内容也出现了不同的选项:“校本”(以“学校及其所在地
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为出发点)和“师本”(以“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为出发点),以及“生本”(以学生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为出发点)。
自然,从学生自身出发,着眼于学生的需求的“生本”教材是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佳选择,体现了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论,但是这样的教材历时颇长,从实践上来说很难实现。
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思维独特性的培养这一主要方向,始终会影响着教材的选择,文本内容的选择。
最后就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