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专业热控仪表评级标准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f42ff0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f.png)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一、国家是用仪表的最大相对百分误差的绝对值作为准确度等级,其中:一级标准仪表的准确度是:0.005 0.02 0.05二级标准仪表的准确度是:0.1 0.2 0.35 0.5一般工业用仪表的准确度是:1. 1.5 2.5 4.0相对百分误差=(北测参数的测量值-北侧参数的标准值)/(标尺上限值-标尺下限值)*100%二、我国仪表精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基本误差:基本误差又称引用误差或相对误差,是一种简化的相对误差。
仪表的基本误差定义为:基本误差=(最大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检测仪表的指示值-被测量真值)MAX /(测量上限-测量下限)*100% 精确度(简称精度)为了便于量值传递,国家统一规定了仪表的精确度(精度)等级系列。
将仪表的基本误差去掉“±”号及“%”号,便可以套入国家统一的仪表精确度等级系列。
目前,我国生产的仪表常用的精确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4,0.5,1.0,1.5,2.5,4.0等。
如果某台测温仪表的基本误差为±1.0%,则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0级。
如果某台测温仪表的基本误差为±1.3%,则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5级。
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
科学实验用的仪表精度等级在0.05级以上;工业检测用仪表多在0.1~4.0级,其中校验用的标准表多为0.1或0.2级,现场用多为0.5~4.0级。
工业检测用仪表多在0.1~4.0级。
我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如下3种不同的说法:1.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并标志在仪表刻度标尺或铭牌上。
2.我国电工仪表共分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
热工测量仪表的选择与精度分析
![热工测量仪表的选择与精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91e8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6.png)
热工测量仪表的选择与精度分析摘要:热工参数的准确测量是保证热工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正确的使用热工测量仪表则是保证测量准确度的基础,一些企业一般由于选择仪表不当而发生测量的问题,甚至会导致有些热工设备无法安全、稳定的运行。
本文针对热工参数测量中关于仪表的选择提出了选择时需要秉承的原则,同时结合实例,探讨应该如何根据被测量范围以及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仪表的精度与量程,并且分析在仪表选择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热工测量仪表;选择方法;精准度分析热工仪表的选择的原则为:根据被测对象来选择相应的仪表类型;根据被测量范围和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仪表的精度和量程。
测量仪表选择上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关于精度和量程的选择,一般无法根据生产工艺对测量精准度的要求来进行仪表精度的选择,分析原因,是因为对测量精度和仪表精度的概念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两相混淆,因此则出现了“生产工艺要求测量精度达到1.5级则选择1.5级测量仪表”的情况,但实际上,仪表的选择无法单一的通过测量精度来选择,同时要保证热工参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不仅要选择正确的仪表,还要注意监测点的合理分配以及仪表的正确安装,其中仪表正确安装是基础工作,否则就算监测点分配再合理、仪表安装和应用再准确也无法保证热工参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一、仪表精度、测量精度与误差对于某热工参数测量要求的准确度主要通过测量精度来表示。
比如说,要求的测量精度为1.5级,那么就要求在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不可超过±1.5%,测量精度一般是用户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来确定的。
仪表的精度这是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允许误差来划分的,某个精度仪表的误差表示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国家规定的这一类仪表允许的最大误差,通常用%来表示,比如说,精准等级为1级的仪表,允许误差不可超过±1%,在该仪表进行测量的时候,全程范围中得到各个指示值的允许误差也不能超过1%,一旦超过那么就评判为不合格产品或非1.0级精度的仪表。
热控专业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范围划分表
![热控专业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范围划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41c500500b1c59eef9c7b419.png)
√
表4.4.2-5
10
制粉压力和流量取源部件安装
√
√
√
01
煤粉管道压力取源装置安装
√
√
表4.4.3-2
02
喷嘴及标准孔板安装
主控
√
√
√
表4.4.4-1
11
制粉物位测量装置安装
√
√
01
电容式物位计安装
√
√
表4.4.5-5
02
超声波(雷达)物位计安装
√
√
表4.4.5-6
12
燃油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
主控
√
√
01
汽水压力取源部件安装
主控
√
√
表4.4.3-1
04
汽水流量取源部件及节流装置安装
主控
√
√
√
01
喷嘴及标准孔板安装
主控
√
√
√
表4.4.4-1
02
组合式长径喷嘴安装
主控
√
√
√
表4.4.4-2
03
均速管流量计安装
主控
√
√
表4.4.4-3
07
靶式流量计安装
主控
√
√
表4.4.4-7
10
电磁流量计安装
02
电磁式振动测量装置安装
主控
√
√
√
表4.4.7-2
03
电涡流式测量装置安装
主控
√
√
√
表4.4.7-3
04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安装
主控
√
√
√
表4.4.7-4
05
热工仪表检修工技术等级标准
![热工仪表检修工技术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008c4d852458fb770b56d2.png)
热工仪表检修工技术等级标准规范类型: 11-036热工仪表检修工规范内容:工种定义检修、校验和维护热力设备的检测仪表,保证其灵敏、准确、可靠地运行。
工作内容根据热工仪表的检修规程,对热工仪表进行检修、校验、调试;参加分级验收,填写各项记录,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搞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时处理缺陷;加强热工监督,提高设备运行水平。
技术等级本工种设初、中、高三级。
对初级工,要求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并经初级工培训考核合格;对中级工,要求经中级工培训考核合格;对高级工,要求经高级工培训考核合格。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供电等部门从事压力、流量、温度等热工仪表检修的工人。
学徒期二年,其中培训期一年,见习期一年。
热工仪表检修工-初级规范类型: 11-036热工仪表检修工规范内容:知识要求:1 简单热工仪表工作原理图、电气接线图的识图知识。
2 电力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
3 电工学、电子学、热工测量仪表及自动调节的初步知识。
4 热工计量基本概念,法定计量单位有关内容及其换算方法。
5 仪表的精确度等级、基本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修正值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6 热工仪表的种类及其在机炉生产运行中的作用。
7 简单热工仪表的工作原理、结构、检修维护方法及质量要求。
8 一般测量元件的种类、结构及安装方法。
9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基本知识。
10 一次和二次仪表、表管、电缆、补偿导线的安装敷设以及台盘配线的一般知识。
11 专业技术规程、热工监督制度中与本岗位有关条文的规定。
12 常用校验设备、仪器和工具的名称、型号、结构、使用规则和维护、保养知识。
13 常用原材料和电了元器件的规格、用途、保管方法。
14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事故调查规程》及消防规程中与本岗位有关条文的规定。
15 安全用电及紧急救护常识。
16 常用消防用具的名称、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
17 与本岗位有关的热力设备及系统的初步知识。
热工程控保护工技术等级标准
![热工程控保护工技术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b23202f7ec4afe04a1dfc0.png)
热工程控保护工技术等级标准热工程控保护工规范类型: 11-038 热工程控保护工规范内容:工种定义检修、调试和维护热力设备的热工信号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程控装置和保护装置,保证其灵敏、准确、可靠地运行。
工作内容根据热工信号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程控装置和保护装置的检修、调校、运行规程,对热工信号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程控装置和保护装置进行检修、校验、调试;参加分级验收,填写各项记录,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搞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时处理缺陷;加强热工监督,提高设备运行水平。
技术等级本工种设初、中、高三级。
对初级工,要求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并经初级工培训考核合格;对中级工,要求经中级工培训考核合格;对高级工,要求经高级工培训考核合格。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从事信号、保护、程序控制等热工程控保护装置检修的工人。
学徒期二年,其中培训期一年,见习期一年。
热工程控保护工-初级规范类型: 11-038 热工程控保护工规范内容:知识要求1 简单热工信号系统、程控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及电气接线图的识图知识。
2 电力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
3 电工学、电子学、热工测量仪表及自动控制的初步知识。
4 热工计量基本概念,法定计量单位有关内容及其换算方法。
5 全厂热工信号与保护的整定参数。
6 单元机组热工保护的主要内容。
7 热工信号与保护信号源的安装位置与发信号的方式。
8 热工信号回路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9 本岗位程控、保护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位置、调试方法及一般故障的处理方法。
10 热工信号、程控与保护装置的安装、管路电缆敷设、台盘配线的一般工艺要求。
11 专业技术规程、热工监督制度中与本岗位有关条文的规定。
12 常用校验设备、仪器和工具的名称、型号、结构、使用规则及维护、保养知识。
13 常用原材料及备品备件的规格、用途和保管方法。
14 一般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及鉴别方法。
15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事故调查舰程》及消防规程中与本岗位有关条文的规定。
热工维护保养、评级、管理系统实用标准
![热工维护保养、评级、管理系统实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0b377f0b4e767f5acfceaa.png)
热控维护保养、评级、管理标准1、热控设备维护保养标准2、热控设备评级管理制度3、热控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4、热控仪表管路定期冲洗和吹扫管理制度5、热工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标准热控设备维护保养标准1、总则:1.1为了贯彻落实《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DL/Z870-2004),充分发挥设备管理五层防护体系的作用,使热控设备达到“四标准”(即:设备保持外观整洁,无泄漏;设备应保持结构完整;应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要求,制定热控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1.2编制依据《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DL/Z870-2004)。
1.3本标准适用于******热工班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1.4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行2、设备维护保养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是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技术支持,可以有效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周期。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缺陷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定期试验和维护、设备的“四保持”工作等。
2.1所有热控设备应保持外观整洁、物见本色,达到四无标准。
所有设备标记齐全、正确。
2.2热控温度测点保护罩应保持完整,结合面无漏泄。
2.3热控压力、差压、流量测量设备各个密封点严密、无漏泄;2.4热控控制盘、台、箱、柜内外无积灰,盘、台、箱、柜的门、盖安装牢固,固定螺丝齐全。
2.5热控仪表盘内、外干净、整洁,门锁齐全无损坏。
2.6热控设备电缆布置合理,绑扎牢固,无脱架。
2.7各热控控制盘内继电器、开关安装牢固,无松动和拉弧烧损痕迹。
2.8各热控设备接线牢固,工艺满足要求,标记齐全,无绝缘层破损现象。
2.9气动执行机构气源管路无变形、破裂现象,各密封点严密无泄漏。
2.10气动执行机构所有控制设备安装牢固,电磁阀无过热和异音,行程开关安装牢固,接触良好。
2.11电动调节门电机无过热,减速箱无漏油。
MCC及电动门的各个指示灯无损坏。
所有电动执行机构的拐臂、连杆定期巡视、检查、紧固,确保牢固,无松动。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013bdf74693daef5ef73db8.png)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国电安运 [1998] 483 号)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的通知国电安运 [1998] 483 号各电力集团公司,各省(市、区)电力公司,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电规总院:为了加强热工技术监督工作,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原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原《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进行了全面修改补充,更名为《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现颁布执行。
本规定由中国电力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国家电力公司(章)一九九八年九月三十日目次1 总则2 监督范围3 监督机构及职责分工4 设计施工监督5 调试及试生产期监督6 运行监督7 检修监督8 量值传递9 技术管理10 附则附录A 发电厂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附录B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三率”统计办法附录C 试生产期及大修后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考核指标附录D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附录E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合格率、投入率统计报表附录F 引用标准附录G 条文说明1 总则1.1 为加强热工技术监督工作,保障和促进火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规定。
1.2 对发电设备及系统的热工参数进行检测的仪表为热工仪表;对热力设备及其系统的工艺过程进行调节、控制、保护与联锁的装置为热工控制装置。
本规定对热工仪表及热工控制装置的统称为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简称为热控装置。
1.3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的任务是:通过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正确的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以及周期性的日常检定、校验、维修和技术改进等工作,使之经常处于完好、准确、可靠的状态,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1.4 本规定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工作的依据,各有关设计、安装、运行单位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使热工管理全过程的有关环节均满足本规定的要求。
2 监督范围2.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的范围2.1.1 热工参数检测、显示、记录系统2.1.2 自动控制系统2.1.3 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系统2.1.4 顺序控制系统2.1.5 计量标准器具和装置2.2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内容2.2.1 检测元件(温度、压力、流量、转速、振动、物位、火焰等物理量及其他的一次传感器)2.2.2 脉冲管路(一次阀门后的管路及阀门等)2.2.3 二次线路(补偿导线、补偿盒、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电缆、电缆槽架、支架、二次接线盒及端子排等)2.2.4 二次仪表及控制设备(指示、记录、累计仪表、数据采集装置、调节器、操作器、调节执行器、运算单元及辅助单元等)2.2.5 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设备(保护或联锁设备、信号灯及音响装置等)2.2.6 顺序控制装置(顺序装置器、顺序控制用电磁阀、气动装置及开关信号装置等)2.2.7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2.2.8 计量标准器具及装置3 监督机构及职责分工3.1 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各有关部门应按本规定要求切实贯彻和加强对热工技术监督工作的领导,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技术监督体系,落实技术监督责任制,及时解决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为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主要考核指标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主要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dfe6556aaea998fcc220e93.png)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主要考核指标C1 机组在试生产期及大修结束后(无试生产期的则在机组整套启动试运移交后),热控装置应满足以下质量标准。
C1.1 热工监督“三率”指标应达到如下要求。
主要仪表(测量参数)合格率为100%。
保护投入率为100%自动调节系统应投入协调控制系统,投入率不低于95%(有DCS的机组)。
计算机测点投入率99%,合格率99%。
C1.2 有关热控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数据采集系统(DAS)设计功能全部实现。
顺序控制系统(SCS)应全部投运且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应全部投运且动作无误。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DEH,MEH)应全部投运且动作无误。
旁路控制系统(BPS)具备投运条件。
自动调节系统应满足如下功能:协调控制系统各种运行方式的切投功能正常。
机组负荷指令闭锁功能正常。
机组自动减负荷功能正常。
机组迫升、迫降功能正常。
如设计有其它特殊功能要求(如快速切负荷、自动发电控制)应按设计要求或按有关规定考核。
C2 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品质指标调节品质考核应在机炉协调方式下进行,其静态(负荷变动率<1%)品质、动态品质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
机组主要自动调节系统品质指标序被控参数动态偏差静态偏差号1 机前压力±0.6MPa ±0.3MPa2 主蒸汽温度±10℃±5℃±10℃±5℃3 再热蒸汽温度4 汽包水位±60mm ±30mm5 烟气含氧量±2% ±1%6 炉膛压力±200Pa ±100Pa7 除氧器水位±250mm ±100mm8 凝汽器水位±200mm ±100mm9 高加水位±70mm ±35mm10 低加水位±70mm ±35mm11 发电功率±3%MCR ±1.5%MCR说明:1.试验在70%~100%MCR工况下进行,负荷变动幅度10%~15%MCR,负荷变化速率3%MCR/min(锅炉调功)或1.5%MCR/min(汽机调功)。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误差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误差](https://img.taocdn.com/s3/m/c042004eaaea998fcd220e0f.png)
误差、仪表精度等级的概念一.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别。
真值: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一般是无法得到的。
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的百分比。
仪表精度等级又称准确度级,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划分成的等级。
引用误差的百分数分子作为等级标志。
我国仪表精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35、0.4、0.5、1.0、1.5、2.5、4.0等。
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
二、电工仪表的精度等级电工测量指示仪表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其最大基本误差的百分数称为仪表精度等级a其中,、1.5、2.0、、2.5、3.5、5.01.2.要提高测量精度,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选用精度等级高的仪表;二是使仪表尽可能运用在满偏转状态。
因此应合理选择仪表的量程。
3.非线性刻度的仪表其示值相对误差不能用上述方式计算。
例如,对于万用表电阻档,当指示值Rx=中心值=R0时,测量误差最小。
因此,为了减小误差,一般以指针在中心电阻值的0.2~2.5倍之间为宜。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一、国家是用仪表的最大相对百分误差的绝对值作为准确度等级,其中:一级标准仪表的准确度是:0.005 0.02 0.05二级标准仪表的准确度是:0.1 0.2 0.35 0.5一般工业用仪表的准确度是:1. 1.5 2.5 4.0*100%为:MAX /±1.0%,则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0级。
如果某台测温仪表的基本误差为±1.3%,则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5级。
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
科学实验用的仪表精度等级在0.05级以上;工业检测用仪表多在0.1~4.0级,其中校验用的标准表多为0.1或0.2级,现场用多为0.5~4.0级。
工业检测用仪表多在0.1~4.0级。
我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如下3种不同的说法:1.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并标志在仪表刻度标尺或铭牌上。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2d43b26137ee06eff91893.png)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D1评级原则D1.1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结合机组检修,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
D1.2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必须在消除缺陷,并经验收评定后方可按标准升级。
D1.3仪表测量系统为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表、压力表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1/2。
D1.4热工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计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方可列入统计设备;热工自动保护应能随设备同时投入运行。
D1.5热工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应符合本条例附录C的要求。
D2评级标淮D2.1热工仪表D2.1.1一类:D2.1.1.1.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D1.3规定。
D2.1.1.2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信号动作正确、可靠。
D2.1.1.3.仪表及其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及抗干扰措施。
D2.1.1.4.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有明显的标志牌。
D2.1.1.5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全。
D2.1.1.6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切换灵活,对位指示准确可靠;D2.1.1.7.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符合。
D2.1.2二类D2.2.2.1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D.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D2.1.2.2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D2.1.2.3仪表内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能满足正常使用下的要求。
D2.1.2.4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
D2.1.3.1不能达到二类仪表标准者。
D2.2热工自动调节装置D2.2.1一类D2.2.1.1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晰,整齐,校调合格,达到制造厂出厂技术要求。
D2.2.1.2取样管路和取样点装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
D2.2.1.3电缆、线路、盘内装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
热控专业质量验评划分20070813
![热控专业质量验评划分20070813](https://img.taocdn.com/s3/m/db24776a1ed9ad51f01df21a.png)
√ √ √ √ √ √ 主要 √ √ √ 主要 √ √ √ 主要 √ √ √ 主要 √ √ √ 主要 √ √ √ √ √ 主要 √ √ √ √ √ √ √ √ 主要 √ √ √ 主要 √ √ √ 主要 √ 主要 √ √ √ 主要 √ √ √ 主要 √ 主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热3.2.1-3表
热3.3.1表
√
热 4.2-5 章 节 热 4.2-4 章 节
√ 热4.7.1-5表 √ √
热5.6表 热6.4-5表 热控第九章 热 5.2-4 章 节 热6.2.1-5表
√
√ √
热 6.8.13/5/8表 热9.4.4表 热7.5.1-3表
电气线路安装 主要 √ √ √ 接线盒和恒温箱(冷端补偿盒) √ √ 安装 电线管及电线安装 √ √ 电缆桥(支)架和保护管安装 电缆敷设 电缆头制作与接线 管路敷设 测量管路敷设 气动控制管路敷设 管路严密性试验 热控回路校线试动作 测量回路校线 控制回路校线试动作 全厂公用系统热控安装工程 水处理热控安装 补给水热控安装 热控盘(箱、柜)安装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测量和控制仪表设备安装 电气线路安装 管路敷设 热控回路校线试动作 5 主要 √ √ √ 主要 √ √ √ 主要 √ √ √ 主要 √ √ √ 主要 √ √ √ √ √ √ √ √ √ 主要 √ √ √ √ √ √ 主要 √ 主要 √ 主要 √ √ √ √ √ √ √ √ √ √ √ √ √ √ √ √ √ √ √
热7.2.1/2表 热7.5.2表 √ 热7.3.1表 √ 热7.4.1表
√ √ 热8.3.1表
热8.2.1-2表
热8.2.1表 热8.3.2表 热8.2.1-2表 热8.3.1表 热8.2.1-2表 热8.3.1表 热8.2.1-2表 热8.3.1表 √ 热8.2.1表
热量表系统等级
![热量表系统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21577079b84ae45c3b358c52.png)
热计量表等级的划分标准如下:计量精度热量表共分为三个精度等级,即:一级表、二级表和三级表。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热量表的精度等级不能用一个固定的误差数字来描述,比如2%或5%等等,因为即便同一精度级的计量精度热量表,随着工作条件不同,对它的误差要求也是不同的。
整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编辑由于整体式热量表的各计量部件在逻辑上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它的精度必须由标准装置一次性给出,它的误差极限分别由下述公式给出:一级表:E=2+4Δtmin/Δt+0.01qp/q二级表:E=3+4Δtmin/Δt+0.02qp/q三级表:E=4+4Δtmin/Δt+0.05qp/q其中:E——相对误差极限,%Δtmin——最小温差,℃。
Δt——使用范围内的温差,℃。
qp——常用流量,m3/h。
q——使用范围内的流量,m3/h。
分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编辑分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是由组成热量表的三个部分: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和积算器各自的计量精度共同决定的,其误差极限是上述三个部件各自误差的算术和(也就是绝对值的和)。
其中,各部分的误差极限公式如下:流量计误差极限公式:一级表:E=1+0.01qp/q二级表:E=2+0.02qp/q三级表:E=3+0.05qp/q其中:qp——常用流量,m3/h。
q——使用范围内的流量,m3/h。
配对温度传感器的误差极限公式:E=0.5+3Δtmin/Δt其中:Δtmin——最小温差,℃。
Δt——使用范围内的温差,℃。
积算器误差极限:E=0.5+Δtmin/Δt其中:Δtmin——最小温差,℃。
Δt——使用范围内的温差,℃。
可以看出,在分体式热量表中,由于流量计精度分为三个级别,所以导致分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也分为三个级别。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统计细则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统计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f0c1130eefdc8d376ee322b.png)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统计细则一. 设备评级的时间要求:1. 设备评级每季进行一次;2. 设备大修后及设备技术状况有明显的变化;(如经过大小修消除了重大缺陷或异常运行引起设备技术状况改变等)二. 设备评级的方法1. 由班长主持专责参加;2. 各专责工对自己所管辖的设备按系统进行评级,同时提出消除三类设备的技术措施,并将评级结果报检修公司,经公司审核后,将评级结果按规定的表格于季末前三天报生产部一式两份。
3. 评级过程自自始至终贯彻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防止走过场。
4. 设备评级标准分为一二三类。
一二类设备统称为完好设备。
完好设备与全部设备的比称“设备完好率”完好率的基础数按“系统数计算”;三.各类设备的评级标准(1)一类设备的主要条件;1. 信号、保护装置及主要的指示仪表等完整良好,指示正确动作正常;2. 主要自动控制装置经常投入运行;3. 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七漏”基本消除,标志编号明确醒目;(2)二类设备是基本设备的设备。
随有一般的缺陷,但能安全,满出力运行,效率也能保持一般水平;(3)三类设备是有重大缺陷的设备。
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出力降低,效率很差或“七漏”严重;(4)主要设备和一些经济技术指标规定如下:主机炉的评级必须同时根据电气、热工专业对该机组附属设备的评级情况综合考虑;(5)设备评级的要求:1. 设备评级必须从实际出发,以运行考验为主要依据,全面反映设备的技术状况及时应全面考虑主机炉和附属设备的技术状况和运行情况,及其对机组安全运行和出力的影响。
机组的个别仪表和自动装置的准确程度或可靠程度较差,对安全,经济运行没有显著影响者,可以不做为评三级的条件;2. 根据部颁《发电厂检修规程》中评级规定及本标准制定本专业管辖范围内主、附设备评级标准。
报生产部,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四. 热工专业设备评级范围参照设备管辖专业的评级单元,专业进行评定、评级内容包括:1. 主要热工仪表;2. 热工自动设备;3. 热机保护信号装置;。
热控设备评级标准
![热控设备评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db081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a.png)
设备评级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搞好设备评级和升级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健康水平,确保各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我公司在实现设备评级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颁发的《设备检修标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修订本管理制度,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1、设备评级任务和要求1.1设备评级是全面检查和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促进管好、用好设备的一项重要工作。
1.2设备评级必须实事求是,以运行状况的好坏作为评价设备的主要依据,准确地反映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地考虑主机和辅助设备的技术状况(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及其对机组安全运行和出力的影响。
1.3设备评级实行公司、专业和班组三级管理。
1.4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评级的时间规定:1.4.1设备大小修后或设备技术状况有明显的变化时。
1.4.2每月对所有主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评定。
1.4.3新设备正式移交生产前,由生产单位与基建单位共同进行评级.2、设备评级的标准2.1设备评级标准为一、二、三类。
其中一、二类设备统称完好设备,完好设备数量与参与评级的设备数量之比例称为“设备完好率”。
2.2各类设备的评级标准如下:2.2.1一类设备是经过运行考验,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安全、经济、满发的守则。
主要条件是:2.2.1.1能持续达到铭牌,或上级批准的出力。
2.2.1.2热效率能达到设计水平或国内同类型设备的平均先进水平。
2.2.1.3各种主要运行指标及参数符合设计或有关规程规定。
2.2.1.4设备本体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部件和零件完整齐全,腐蚀、磨损轻微。
2.2.1.5附属设备技术状况及运行情况良好,能保证主要设备安全运行和出力、效率。
2.2.1.6保护装置、信号及主要测量仪表等完整良好,指示正确,动作正常。
2.2.1.7主要自动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2.2.1.8主要的标志、编号能满足生产要求。
2.2.1.9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七漏”基本消除。
2.2.2达不到一类设备标准,个别部件有一般性缺陷,但能经常安全满发的设备为二类设备。
热工仪表的主要质量指标分析
![热工仪表的主要质量指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265fac31b765ce04081409.png)
热工仪表的主要质量指标分析针对热工仪表质量指标的问题,对仪表质量和精确度进行分析以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率。
标签:热工仪表;精确度等级热工仪表在现代的工矿企业中的应用很广泛。
它主要包括: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压力校验仪、热工信号校验仪、就地温度计、热电阻、热电偶、液位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压力传感器、智能数显仪、压力校验装置;温度校验装置等。
对于热工仪表的主要质量指标正确地认识,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率。
下面就介绍一些常用仪表的主要质量指标。
1精度和精度等级仪表的精确度简称精度,是指仪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进行测量时,测量结果与实际值接近的程度,在数值上通常用仪表的允许误差与测量范围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
允许误差是指仪表在一定精度等级下所允许产生的最大误差,所以,仪表的允许误差是随其精度等级而确定的。
在热工测量中,为了便于表示仪表的质量,并用以估计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采用了精度等级的概念。
精度等级是指仪表精度的数字部分,也就是仪表精度去其百分号。
国家规定的仪表精度等级是一系列标准数值,一般用0.01、0.02、0.05、0.1、0.2、0.5、1、1.5、2.5、4表示。
仪表精度等级是衡量仪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2基本误差基本误差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仪表具有的最大误差,它可以用绝对误差或引用误差的形式来表达。
一块从制造厂出厂的仪表或检定合格的仪表,其基本误差不允许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电源电压波动,外部干扰等超过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而造成附加误差,因此,要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还应注意仪表的正确安装和使用,以及不间断地定期校验、调整。
3变差变差也称回程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仪表正反行程在同一点示值上被测量值之差的绝对值。
它通常由仪表运动系统的摩擦、磨损、间隙和弹性元件的弹性滞后等原因造成的。
4线性度线性度又称非线性误差。
对于理论上具有线性“输入——输出”实际特性曲线的仪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特性曲线往往偏离线性关系,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值与量程范围之比的百分数称之为线性度。
热工专业热控仪表评级标准
![热工专业热控仪表评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260936a524de518974b7d46.png)
2.2.2.6试验报告、检修记录、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类:
2.2.2.7自动调节系统的对象特性试验不全,但调节质量基本符
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标准”的要求,统计周期内,处理系统缺陷时间累计不能超过12小时。
2.2.2.8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等有个别地方不正规但不影响系统的投入。
2.2.3.2整套装置及零部件安装牢固,清洁整齐,电气绝缘良好,防护措施完善。
2.2.3.3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系统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二类:
2.2.3.4定期校验时,发现整定值有变动,但未发生误动和拒动。
2.2.3.5个别零件有缺陷,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
2.2.3.6其它能符合一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
100%
2.2评级标准:
2.2.1检测仪表
一类:
2.2.1.1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中的规定。
2.2.1.2二次仪表的指示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接点动作正确。2.2.1.3仪表及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防干扰措施。
2.2.1.4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手轮齐全,并有明显标志牌。
二类:
2.2.1.9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4的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在校验有效期内有不超过三次的缺陷,消除时间累积不超过8小时。
2.2.10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现象,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2.2.1.11仪表内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可以满足正常使用下的要求。
2.2.1.12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
仪表分级ABC标准
![仪表分级ABC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0e361455270722192ef70a.png)
监视和测量装置分类(A、B、C)标准
为全面提升仪表及自动化的运行效率,改善仪表现有的工作状况,全面推进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自主维护保养,特制定本办法:
本标准中所称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执行器、分析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包括电子测量仪表,电工、温度、衡器和理化计量器具等仪表。
按在线仪表在生产中的作用及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 三个类别,其中:
A类:
用于对外贸易结算的能源物资量仪表
重大危险源点重要测点的仪表(对人身及设备易引起重大事故)
B类:
生产工艺上重要测点的仪表(容易造成停产及影响产品质量)。
重大危险源点一般测点的仪表
C类:
除A类、B类以外其它仪表
对于A、B、C类仪表管理如下:
A级管理的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管理,按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检定。
B级管理的计量管理属于严格管理,应根据使用情况要求实行周期检定或校准,检定或校准间隔可以随装置的检修期而定,但其计量性能必须保证满足使用要求。
C级管理属于长周期或寿命管理,实行一次性检定,即使用前和修理后检定或校准。
仪表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0606a1e4866fb84ae55c8d63.png)
仪表精度等级真值、测量值与误差【真值】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是一个理想概念,一般是无法得到的。
【约定真值】一个接近真值的值,它与真值之差可忽略不计。
实际测量中以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足够多次的测量值之平均值作为约定真值。
【相对真值】指当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仅为低一级的1/3以下时,可认为高一级的标准器或仪表示值为低一级的相对真值.【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别。
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绝对误差】指误差偏离真实值的多少。
绝对误差的实质,是仪表读数与被测参数真实值之差。
仪表的绝对误差只能是读数与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仪表的绝对误差与真值的百分比。
相对百分误差=(测量值-真值)/(标尺上限值-标尺下限值)×100%【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的百分比。
例如:2%F。
S.引用误差=(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基本误差】intrinsic error,又称固有误差。
在参比条件下仪器仪表的示值误差.其计算公式为:基本误差=测量值-真实值【基本误差】在标准条件下,基准值(量程)范围内的引用误差。
【基本误差】又称引用误差或相对误差,是一种简化的相对误差。
仪表的基本误差定义为:基本误差=(最大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MAX(仪表指示值-被测量真值)/(测量上限-测量下限)×100%【重复性误差】repeatability error,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对同一个输入值在短时间内多次连续测量输出所获得的极限值之间的代数差。
1【线性误差】实测曲线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偏差。
【线性度】校准曲线接近规定直线的吻合程度。
是测试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系统能否像理想系统那样保持正常值比例关系(线性关系)的一种度量.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ΔYmax)与满量程输出(Y)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线性度又称为“非线性误差”),该值越小,表明线性特性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9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4的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在校验有效期内有不超过三次的缺陷,消除时间累积不超过8小时。
2.2.10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现象,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2.2.1.11仪表内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可以满足正常使用下的要求。
热工专业热控仪表评级标准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热工专业热控仪表评级管理的内容及检查与考核。
2.管理内容
2.1评级原则:
2.1.1热控仪表应结合机组检修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
2.1.2由于主设备缺陷影响调节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不影响调节设备定级。
2.1.3热控仪表必须在消除缺陷,并验收评定后,方可标准。
2.2.2.6试验报告、检修记录、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类:
2.2.2.7自动调节系统的对象特性试验不全,但调节质量基本符
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标准”的要求,统计周期内,处理系统缺陷时间累计不能超过12小时。
2.2.2.8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等有个别地方不正规但不影响系统的投入。
2.2.2.9机组检修后正常运行72小时以内,自动调节系统可正常投入,在统计周期内累计投入运行时间在80%以上。
2.2.2.10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自动调节装置标准。
2.2.3保及信号报警装置:
一类:
2.2.3.1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的机械及电气部分良好,动作正确,灵敏可靠能随机炉及辅助设备连续投入运行,运行中不发生误动和拒动。
2.2.1.12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
三类:
2.2.1.13不能达到二类标准者。
2.2.2自动调节装置:
一类:
2.2.2.1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洁,整齐,校调合格,达到了制造公司的出公司技术要求。2.2.2.2取样管路的取样点布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
2.2.2.3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
2.1.4仪表测量系统的综合误差按均方根误差计算。各校验点误差不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要仪表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校验误差的1/2。
2.1.5热工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积时间占统计周期的80%以上,方可列入设备,热工保护设备应能随主设备同时运行。
2.1.6设备完好率为:
完好率=(一类设备)+(二类设备)/评级范围总数×
2.2.3.2整套装置及零部件安装牢固,清洁整齐,电气绝缘良好,防护措施完善。
2.2.3.3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系统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二类:
2.2.3.4定期校验时,发现整定值有变动,但未发生误动和拒动。
2.2.3.5个别零件有缺陷,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
2.2.3.6其它能符合一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
2.2.1.5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全。
2.2.1.6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应符合制造公司规定,切换灵活、对位指示准确可靠。
2.2.1.7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符合。
2.2.1.8表计校验有效期内,任何缺陷消除时间,累积不得超过6小时。
三类:
2.2.3.7不能达到二类设备的保护及信号装置标准。
3.检查与考核
3.1班组每季度末20日前对本班设备进行评级,由班长主持,并将评级结果上报专业。
3.2各班应认真参照评级标准对本班设备进行评级,对于管理设备较好的专责人应适当给予奖励,对于敷衍了事,不认真评级的班组,扣班长月奖50元。
3.3各班应及时总结本季度的设备状况,写好总结材料和下季度设备升级措施。专业每季度末25日对各班主要设备进行评由专工主持,各班班长或技术员参加,主要讨论审核各班设备评级情况,总结本季度设备健康状况,并提出下季度设备升级措施。若没按要求进行,扣专工月奖50元。
100%
2.2评级标准:
2.2.1检测仪表
一类:
2.2.1.1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中的规定。
2.2.1.2二次仪表的指示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接点动作正确。2.2.1.3仪表及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防干扰措施。
2.2.1.4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手轮齐全,并有明显标志牌。
3.4专业技术员应将各班主设备评级结果填于报表内,由专工审核签字后存档,否则扣技术员月奖20元。
2.2.2.4自动调节系统正式投入前应进行对象特性试验,投入后应做扰动试验,试验记录齐全,调节质量符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标准”的要求,在统计周期内,系统缺陷处理时间累计不超过8小时。
2.2.2.5机组检修后,正常运行72小时内,自动调节系统即能投入运行,在统计周期内累计投入运行时间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