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资料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资料1](https://img.taocdn.com/s3/m/c6e2ad91da38376baf1faee5.png)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选择项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15题共30分)1、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 ( B ) 来决定的。
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B、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C、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D、外接导线的变化2、不能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 D ) 。
A 位移B 材质鉴别C 探伤D 非金属材料3、不能采用非接触方式测量的传感器是:( C )。
A、霍尔传感器;B、光电传感器;C、热电偶;D、涡流传感器4、通常所说的传感器核心组成部分是指:( B )A、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B、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C、转换元件和调理电路D、敏感元件、调理电路和电源5、下列四种光电元件中,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元件是:( C )A、光敏二极管B、硅光电池C、光电管D、光导管6、为提高电桥的灵敏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C )。
A、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电阻应变片;B、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电阻应变片;C、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D、增大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
7、一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10%到90%所需的时间是( B )。
A、延迟时间B、上升时间C、峰值时间D、响应时间8、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C )。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C、迟滞、重复性、漂移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9、(本题为多选题)利用霍尔片,我们可以测量一步到位哪些物理量( ABCD )。
A、磁场;B、电功率;C、载流子浓度;D、载流子类型。
10、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B )。
A、重复性B、固有频率C、灵敏度D、漂移11、影响金属导电材料应变灵敏度系数K的主要因素是( B )。
A、导电材料电阻率的变化B、导电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C、导电材料物理性质的变化D、导电材料化学性质的变化12、电阻应变片的线路温度补偿方法有( B )。
A、差动电桥补偿法B、补偿块粘贴补偿应变片电桥补偿法C、补偿线圈补偿法D、恒流源温度补偿电路法13、如将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接成差动形式,其灵敏度将( B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dd66edaeaad1f346933f14.png)
第一章传感器基础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
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
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主称——传感器,代号C;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2;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3;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
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
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
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9e6c4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d.png)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试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填空:(20分)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
(2分)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4.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Eab (T ,To )=T B A TT BA 0d )(N N ln )T T (e k 0σ-σ⎰+-。
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
(2分)6.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2分)7.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 相对误差 ② 绝对误差 ③ 引用误差)来表示的(2分)8.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 变面积型 ② 变极距型 ③ 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
(2分)1、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2、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值之间的关系中,(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是线性的关系。
3、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 的大小与原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副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回路中磁阻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
4、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试题2套含答案.docx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试题2套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3b35b11aeaad1f347933f5a.png)
学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A)一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30分)1. ()数据采集卡的主要功能是将模拟量信号和计算机的数字量信号进行相互转换。
2. ( ) RS232是一种标准化的并行口。
3. ()虚拟仪器一般采用专门化的处理机进行后续电路处理。
4. ()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下,应该选用热电阻进行温度测量。
5. ()压力检测一般检测的固体所受压力。
6. ()电阻应变片中,电阻丝的材料一般选用蓝宝石。
7.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检测主要反映在图像传感器中。
8.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稳定程度高。
9. ()频率超过20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10. () 光栅位移传感器主要由标尺光栅,指示光栅、光路系统和磁敏元件组成。
11. () 磁栅尺的转换原理与摄像机的原理基本相同。
12. () 位移检测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两种。
13. () 光电二极管具有双向导通性质。
14. () 温度传感器的量程范围为100°C,若相对百分误差为0.5%,最大误差不超过0.5C。
15. () 信号的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相互转换。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 () 一般情况下,采用频率域进行信号描述的合适场合是:对声音进行分析B,对温度进行分析180度 270度()如右图所示为光栅尺内部结构示意,动尺与定尺栅线应韦 A,超过9。
度的角度 B,很小的角度C,超过180度的角度 D,完全平行6. ()如右图所示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厚度差,采用图示的传感,测量姿态原因为:C,对压力进行分析 D,对位移进行分析2. ()采用光电耦合器件进行信号传输的优点是: A, 增加信号的敏感性 B, 转换电压信号为电流信号C, 避免强电电路对一般弱电信号的干扰作用 D,使得电路复杂,没有什么优越性3. ()测量电路所需要的电流是2A,电压是12V,则需要开关电源的功率是:A, 48W B, 100W C, 24W D,50W4. ()右图所示为感应同步器原理,滑尺的两个感应线圈相位差应该是: [mniuinmuib 1/4T T <- I凹凹A, 激光光线没有障碍,在边角处能够准确测量B, 激光光线的照射斑点需要与平板运动方向垂直C, 没有太多约束,可以采用任何方向D, 避免测量头损坏7. ()振动测量中,采用拾振器的主要目的是:A, 构成一个惯性系统B,构成一个弹簧-质量惯性系统C,构成一个阻尼系统D,构成一个弹性-阻尼系统8. ()右图所示为振动测量加速度计,为了便携,一般采用测量头形式为:A,螺纹测量头B,重型测量头C,粘接测量头D,磁吸测量头9. ()应变测量力中,采用电桥测量的好处是:A,消除温度漂移B,消除供电电压误差C,消除计算误差D,消除测量中的粗大误差10. () 热电阻测量温度,利用的是:A,热电效应B,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C,电阻与电压之间的关系D,热电阻可以自行产生电动势三名字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传感器2.光电效应3.虚拟仪器4.压电效应5.热电效应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Rs232串口的连接方法2.试述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精度影响因素3.简述激光三角法测量4.简述检测装置的静态特性五论述题(10分)使用数据采集卡模拟量接口传输电阻尺信号。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43a05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3.png)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2010.51、根据国标,传感器的定义是:P22、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3、绝对误差4、相对误差5、系统误差6、随机误差7、引用误差8、对一台确定的仪表或一个检测系统,最大引用误差是一个定值9、测量仪表一般采用最大引用误差不能超过的允许值作为划分精度等级的尺度。
10、某仪表的精度等级为0.1级,是表示。
在使用时它的最大引用误差不超过±1.0%;即在整个量程内它的绝对误差最大值不会超过其量程的± 1.0 %。
11、精度等级已知的测量仪表只有在被测量值接近满量程时,才能发挥它的测量精度。
12、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入输出关系。
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迟滞特性、重复性、灵敏度、分辨力和阈值、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漂移、静态误差等。
13、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有:固有频率、阻尼系数、频响范围、频率特性、时间常数、上升时间、响应时间、过冲量、衰减率、稳态误差、临界速度、临界频率等。
14、分辨力(分辨率)指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的输入增量,可用绝对值、也可用满量程的百分数表示。
15、阈值:自控系统中能产生一个校正动作的最小输入值。
16、分辨力说明了传感器的最小的可测出的输入变量;阈值说明了传感器的最小可测出的输入量。
17、传感器的命名由主题词加四修饰语构成:主题词一一;第一级修饰语一一;第二级修饰语一一;第三级修饰语一一;第四级修饰语一一。
传感器的代号依次为:主称一一被测量一一转换原理一一序号。
主称一一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一一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转换原理一一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序号一一用数字标记,厂家自定。
18、传感器的标定是利用精度高一级的标准器具对传感器进行定度的过程,有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两种。
静态标定用于检验测试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如线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复习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81bff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5.png)
精选文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一 ) 选择题1.※ 依据传感器的构成,能直接感觉被测物理量的是(敏感元件)2.※ 经过动向标定能够确立传感器的(固有频次)3.※ 光导摄像管拥有的功能是(光电变换功能、扫描功能、存贮功能)4.※在人工视觉系统中,光亮度信息能够借助(A/D变换器)5. ※ 丈量不可以直接接触的物体的文档,可采纳的温度传感器种类是(亮度式)6. ※ 适用化的水分传感器是利用被测物质的(电阻值)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实现水分含量的丈量。
7.※ 属于传感器静态特征指标的是(线性度)。
8.※ 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敏捷度越高)。
9.※ 红外光导摄像管上的红外图像所产生的温度散布在靶面上感觉出相应的电压散布图像的物理基础是(热电效应)。
10.※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的 T 端称为工作端,又称(热端)。
11.※ 在典型噪声扰乱克制方法中,将不一样信号线分开而且留有最大可能的空间隔绝是为了(战胜串扰)。
12.※ 信号的方差大,表述信号的(颠簸范围大)。
13.※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 Y 与惹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量△ X之比,称为(敏捷度)14.※ 对传感器实行动向标定,能够确立其(幅频特征)。
15.※ 周期信号频谱不拥有的特色是(发散性)。
16.※ 在传感器与检测系统中,假如被丈量有细小变化,传感器就有较大输出,表示该传感器的(敏捷度高)17.※ 对传感器实行静态标定,能够确立其(线性度)18.※ 下传记感器,不合适丈量静态力的是(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19.※ 一般来说,压电式加快度传感器尺寸越大,其(固有频次越低)20. ※ 为了丈量多点的均匀温度,能够将同一型号的热电偶的同性电极参照端相(并联)21. ※关于信号 x(t)和 y(t),若互有关系数 P xy(t)=1,表示两信号(完整有关)。
22.※ 变磁通式速度传感器测转速时,若传感器转子的齿数越多,则输出的感觉电动势的频次(越高)23.※某转动轴的径向截面上贴有4 块磁钢,利用霍尔元件与转轴上的磁钢靠近时产生脉冲的方法丈量轴的转速。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542bd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9.png)
一、单选题1.通过直接测量与被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计算确定结果的方法为( )。
A、直接测量B、间接测量C、感官测量答案: B2.随机误差的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称为( )。
A、单峰型B、对称性C、有界性答案: A3.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
A、测量残差B、测量标准差C、测量误差答案: C4.所指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测试系统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
A、灵敏度B、线性度C、重复性答案: C5.()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能量。
A、电阻B、无源C、有源答案: B6.随机误差的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次数相等,称为()。
A、单峰型B、对称性C、有界性答案: B7.在一阶系统中是决定了测试装置的适用的频率范围参数( )。
A、τB、tC、ω答案: C8.( )信号的幅值和独立变量均为离散量。
A、模拟B、数字C、随机答案: B9.把被测量转换为感应电动势的常规传感器之一是:()。
A、电容传感器B、压电传感器C、变磁阻电感传感器答案: C10.滤波器的上下两截止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 )。
A、截止频率B、带宽C、品质因数答案: C11.能体现软件就是仪器这一概念的是。
A、传统仪器B、测试仪器C、虚拟仪器答案: C12.所指测试系统的输出与输入间实际曲线偏离所求直线的程度的描述()。
A、灵敏度B、线性度C、重复性答案: B13.通过测量仪器,将被测量参数与同一物理量的标准量直接比较的测量是()。
A、直接测量B、间接测量C、感官测量答案: A14.实现数字量到模拟量转换的装置称为 ( )。
A、A/DB、D/AC、F/V答案: B15.( )传感器是将被测的非电量转换为电参数。
A、电荷B、无源C、有源答案: A二、判断题1.只要保证两组相对桥臂阻抗大小之积相等条件,就使直流电桥及交流电桥达到平衡。
[ ]A、正确B、错误答案:错误2.提高滤波器的阶次可以改善其频率选择性。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722f3933d4b14e842468e3.png)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一、填空题(每题 3 分)1、传感器往常由直接响应于被丈量的敏感元件、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变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理变换电路构成。
2、金属资料的应变效应是指金属资料在遇到外力作用时,产活力械变形,致使其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金属资料的应变效应。
3、半导体资料的压阻效应是半导体资料在遇到应力作用后,其电阻率发生显然变化,这类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4、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同样点是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活力械变形,从而致使资料的电阻发生变化。
5、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不一样点是金属资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资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资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致使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
6、金属应变片的敏捷度系数是指金属应变片单位应变惹起的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叫金属应变片的敏捷度系数。
7、固体遇到作使劲后电阻率要发生变化,这类现象称压阻效应。
8、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9、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10、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变换为电阻的变化。
11、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变换为电阻的变化。
12、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变换为电阻的变化。
13、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变换为电阻的变化。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c851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c.png)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电感式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不包括( C )。
A. 交流电桥B.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C.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D. 谐振式测量电路2、电感式传感器采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测量电路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衔铁上、下移动时,输出电压相位相反B. 衔铁上、下移动时,输出电压随衔铁的位移而变化C. 根据输出的指示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D. 当衔铁位于中间位置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3、对于差动变压器,采用交流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既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也能反映位移的方向B. 既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也能消除零点残余电压C. 既不能反映位移的大小,也不能反映位移的方向D. 既不能反映位移的方向,也不能消除零点残余电压4、当变隙式电容传感器的两极板极间的初始距离d0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 D )A.灵敏度K0增加 B.灵敏度K0不变C.非线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减小5、当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初始距离d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 B )。
A.灵敏度会增加 B.灵敏度会减小C.非线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不变6、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固体或液体物位时,应该选用( C )。
A.变间隙式 B.变面积式C.变介电常数式 D.空气介质变间隙式7、下列不属于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是( D )A.调频测量电路 B.运算放大器电路C.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相敏检波电路二、填空题(34分)1、电感式传感器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基础上的,电感式传感器可以把输入的物理量转换为线圈的自感系数或互感系数的变化,并通过测量电路进一步转换为电量的变化,进而实现对非电量的测量。
2、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在活动衔铁位于中间位置时,输出电压应该为零。
实际不为零,称它为零点残余误差。
3、与差动变压器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中,常用的有两种:差动整流电路电路和相敏检波电路。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复习题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4397a08762caaedd33d4f4.png)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复习题一、选择题1、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是(B)A.转换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电路D.调理电路2、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D)A.幅频特性B.阻尼比C.相频特性D.灵敏度3、属于传感器时域动态特性指标的是(A)A.阶跃响应B.固有频率C.临界频率D.阻尼比4、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C)A.量程B.灵敏度C.阻尼比D.重复性5、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D)A.线性度越好B.迟滞越小C.重复性越好D.分辨力越高6、衡量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的指标是(A)A.重复性B.稳定性C.线性度D.灵敏度7、一般以室温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输出的差异来表示传感器的(C)A.灵敏度B.线性度C.稳定性D.重复性8、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愈宽,表明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域内且传感器的(A)A.工作量程愈大B.工作量程愈小C.精确度愈高D.精确度愈低9、表示传感器或传感检测系统对被测物理量变化的反应能力的量为(B)A.线性度B.灵敏度C.重复性D.稳定性10、在明确传感器输入/输出变换关系的前提下,利用某种标准器具产生已知的标准非电量输入,确定其输出电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过程,称为(C)A.校准B.测量C.标定D.审核11、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以下传感器不属于能量转换型的是(D)A.压电式传感器B.热电式传感器C.光电式传感器D.压阻式传感器12、某温度计测量范围是-20℃~+200℃,其量程为(B)A. 200℃B. 220℃C. 180℃D. 240℃13、某温度测量仪的输入—输出特性为线性,被测温度为20℃时,输出电压为10mV,被测温度为25℃时,输出电压为15mV,则该传感器的灵敏度为(D)A. 5mv/℃B. 10mv/℃C. 2mv/℃D. 1mv//℃14、热电偶的T端称为(C)A.参考端B.自由端C.工作端D.冷端15、随着温度的升高,NTC型热敏电阻的电阻率会(B)A.迅速增加B.迅速减小C.缓慢增加D.缓慢减小16、有一温度计,测量范围为0~200o C,精度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A)A.1 o CB.0.5 o CC.10 o CD.200 o C17、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B)A.压电效应B.热电效应C.应变效应D.光电效应18、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包括(A )A.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B.接触电动势和非接触电动势C.非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 C.温差电动势和汤姆逊电动势19、将毫伏表接入热电偶回路中,只要保证两个结点温度一致,就能正确测出热电动势而不影响热电偶的输出,这一现象利用了热电偶的(C )A.中间温度定律B.参考电极定律C.中间导体定律D.中间介质定律20、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A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21、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被测物理量是(B )A.转速B.温度C.厚度D.加速度22、电阻应变片配用的测量电路中,为了克服分布电容的影响,多采用( D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b15c7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8.png)
级: 姓名: 学号:密封线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期末试卷考题书写要求:上下不得超过黑线两端点课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分数: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一般采用 和 描述。
2、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 效应。
3、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桥臂比为 时,电压灵敏度最大。
4、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 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一种装置。
5、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称为 。
6、电容式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电容传感器 电容传感器和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7、某些电介质当沿一定的方向对其施力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表面形成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8、不同的金属两端分别连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如果两端温度不同,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9、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 和 。
10、工业上通常采用 法进行传感器的标定,俗称背靠背法。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传感器的敏感元件通常情况下直接感受被测量;( )2、压电传感器能测量恒定不变的信号;( )3、电容式传感器采用差动结构可以提高灵敏度和减小非线性; ( )4、涡流式电感传感器属于互感型的电感传感器; ( )5、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小。
( )6、电阻式传感器中,差动电桥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为零。
( )7、光栅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用光栅的莫尔条纹现象进行测量。
( )8、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有源传感器。
( )9、热电阻温度计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 )10、霍尔元件不等位电势产生的原因是极间电阻分布不均匀。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 ),被列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A.汽车制造 B.数据采集 C.测量技术 D.传感技术 2.传感器主要完成两方面的功能:检测和( )。
电大《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及详细答案参考
![电大《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及详细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a9c0d3880eb6294dc886c7c.png)
基础知识自测题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传感器是检测中首先感受,并将它转换成与有确定对应关系的的器件。
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通常用其特性和特性来描述。
当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处于动态时,测得的输出一输入关系称为特性。
3.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下,传感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称为传感器的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和等。
4.传感器实际曲线与理论直线之间的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其中的与输出满度值之比称为传感器的。
5.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变化量与化量的比值。
对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是常数。
6.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测量时,其输出对输入的特性。
7.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关系的其它量的元件称为元件。
8.只感受由敏感元件输出的,并且与成确定关系的另一种非电量,然后输出电量的元件,称为元件。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1.电阻应变片是将被测试件上的转换成的传感元件。
2.电阻应变片由、、和等部分组成。
3.应变式传感器中的测量电路是将应变片转换成的变化,以便显示或记录被测非电量的大小。
4.金属电阻应变片敏感栅的形式和材料很多,其中形式以式用的最多,材料以用的最广泛。
5.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就是依据应变效应建立与变形之间的量值关系而工作的。
6.当应变片主轴线与试件轴线方向一致,且受一维应力时,应变片灵敏系数K是应变片的与试件主应力的之比。
7.电阻应变片中,电阻丝的灵敏系数小于其灵敏系数的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8.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中,若采用电桥补偿法测量应变片时,工作应变片粘贴在表面上,补偿应变片粘贴在与被测试件完全相同的上,则补偿应变片不。
9.用弹性元件和及一些附件可以组成应变式传感器.10.应变式传感器按用途划分有: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等。
11.电阻应变片的配用测量电路采用差动电桥时,不仅可以,同时还能起到的作用。
12.电阻应变片的配用测量电路大都采用交流不平衡电桥,其目的是配接和克服的影响。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测试题3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测试题3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b7b049e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8.png)
期末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来决定的。
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B、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C、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D、外接导线的变化2、不能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A、位移B、材质鉴别C、探伤D、非金属材料3、不能采用非接触方式测量的传感器是:()。
A、霍尔传感器B、光电传感器C、热电偶D、涡流传感器4、通常所说的传感器核心组成部分是指:()A、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B、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C、转换元件和调理电路D、敏感元件、调理电路和电源5、下列四种光电元件中,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元件是:()A、光敏二极管B、硅光电池C、光电管D、光导管6、为提高电桥的灵敏度,可采取的方法是:()oA、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电阻应变片;B、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电阻应变片;C、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D、增大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
7、一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10%到90%所需的时间是()。
A、延迟时间B、上升时间C、峰值时间D、响应时间8、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C、迟滞、重复性、漂移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9、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oA、重复性B、固有频率C、灵敏度D、漂移10、影响金属导电材料应变灵敏度系数K的主要因素是()。
A、导电材料电阻率的变化B、导电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C、导电材料物理性质的变化D、导电材料化学性质的变化11、电阻应变片的线路温度补偿方法有()oA、差动电桥补偿法B、补偿块粘贴补偿应变片电桥补偿法C、补偿线圈补偿法D、恒流源温度补偿电路法12、如将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接成差动形式,其灵敏度将()。
A、保持不变B、增大为原来的一倍C、减小一倍D、增大为原来的两倍13、试题关键字:变间隙式。
当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初始距离d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oA、灵敏度增加B、灵敏度减小C、非线性误差增加D、非线性误差不变14、试题关键字:平衡条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纲[完整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纲[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addbc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e.png)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纲[完整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提纲题型:1、选择题(占24%)2、填空题(占24%)3、简答题(占24%)4、计算题(占20%)5、应⽤题(占8%)参考题:⼀、填空题:1、⾦属丝应变⽚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 ( B ) 来决定的。
A、贴⽚位置的温度变化B、电阻丝⼏何尺⼨的变化C、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D、外接导线的变化2、信号传输过程中,产⽣⼲扰的原因是( C )A.信号是缓变的B.信号是快变的C.⼲扰的耦合通道D.信号是交流的3、不能⽤涡流式传感器进⾏测量的是 ( D ) 。
A 位移B 材质鉴别C 探伤D ⾮⾦属材料4、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希望其固有频率( C )A.接近零B.尽量低些C.尽量⾼些D.任意5、为消除压电传感器电缆分布电容变化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可采⽤( B )。
A 电压放⼤器;B 电荷放⼤器;C 前置放⼤器D 电流放⼤器6、不能采⽤⾮接触⽅式测量的传感器是:( C )。
A、霍尔传感器;B、光电传感器;C、热电偶;D、涡流传感器7、通常所说的传感器核⼼组成部分是指:( B )A、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B、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C、转换元件和调理电路D、敏感元件、调理电路和电源8、半导体应变⽚具有( A )等优点。
A.灵敏度⾼B.温度稳定性好C.可靠性⾼D.接⼝电路复杂9、下列四种光电元件中,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元件是:( C )A、光敏⼆极管B、硅光电池C、光电管D、光导管10、将电阻应变⽚贴在( C)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A.质量块B.导体C.弹性元件D.机器组件。
11、关于光敏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光敏电阻既可作检测元件,也可作开关元件使⽤;B、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与光敏电阻本⾝材料有关,需选择合适光源配合使⽤;C、在⼀定的光照度下,光敏电阻所加的电压越⼤,光电流越⼤,⽽且⽆饱和现象;D、多数光敏电阻的时延都⽐较⼤,所以,它不能⽤在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
传感器期末复习资料
![传感器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d8b64352ea551811a68711.png)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B )。
A. 传感器+通信技术B. 传感器+微处理器C. 传感器+多媒体技术D. 传感器+计算机2、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A )。
A. 检测和转换B. 滤波和放大C. 调制和解调D. 传输和显示3、测量者在处理误差时,下列哪一种做法是无法实现的( A )A.消除随机误差 B.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C.修正系统误差 D.剔除粗大误差4、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C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 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C.迟滞、重复性、漂移 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5、电阻应变片配用的测量电路中,为了克服分布电容的影响,多采用( C )。
A.直流平衡电桥 B.直流不平衡电桥C.交流平衡电桥 D.交流不平衡电桥6、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7、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有( C )。
A.直流电桥 B.变压器式交流电桥C.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D.运算放大电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差动整流电路可以消除零点残余电压,但不能判断衔铁的位置。
B. 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方向。
C. 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但不能判断位移的方向。
D. 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也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
9、下列不属于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是( D )A.调频测量电路 B.运算放大器电路C.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相敏检波电路10、测量范围大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 D )A.变极板面积型 B.变极距型C.变介质型 D.容栅型11、石英晶体在沿机械轴y方向的力作用下会( B )A.产生纵向压电效应 B. 产生横向压电效应C.不产生压电效应 D. 产生逆向压电效应12、关于压电式传感器中压电元件的连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与单片相比,并联时电荷量增加1倍、电容量增加1倍、输出电压不变B. 与单片相比,串联时电荷量增加1倍、电容量增加1倍、输出电压增大1倍C.与单片相比,并联时电荷量不变、电容量减半、输出电压增大1倍D. 与单片相比,串联时电荷量不变、电容量减半、输出电压不变13、磁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中引入积分电路是为了测量( A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 D.光强14、磁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中引入微分电路是为了测量( C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 D.磁场强度15、工业上应用金属热电阻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时,为了消除或减少引线电阻的影响,通常采用( C )。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期末复习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6f7a405941ea76e59fa040e.png)
看前注意:红色为老师上课提到的,可能不全.蓝色仅作参考,黄色加亮是期末A卷考过的,补考不一定会考。
一.简答整理:【11】气敏传感器使用前为什么要预热?(10’)【问答Q:气敏传感器为什么工作在高温?】1.烧去附着在敏感元件上的尘埃、油雾。
2.加速气体的吸附,提高其灵敏度与响应速度.【7】磁电式传感器与电感式传感器的异同?(10’)电磁感应的磁电式感应器与电感式传感器相似点是都有线圈,不同点是基于电磁感应的磁电式传感器有永磁体,而电感式的磁路中没有永磁体,因此两者原理和应用上有不同。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是有源传感器.【10】医学临床用B超的工作原理?(10')【填空Q:B超使用的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向一定方向传播时可以穿透物体,若碰到障碍物会产生回声,且不同障碍物产生回声不同,人们通过仪器将这种回声收集并显示在屏幕上,可用于了解物体内部结构。
【1】解释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各自起什么作用?【问答Q:我国国标(GB/T7665-2005)定义传感器?】传感器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
敏感元件是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信息(非电量)的元件,起检测作用。
转换元件则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的感受(或响应)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的部分,起转换作用。
【1】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提高与改善技术性能。
(途径:差动技术、平均技术、补偿与修正技术、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稳定性处理)2.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3.集成化。
4.智能化。
5.网络化.6.微型化。
【4】零点残余电压的产生原因?1.传感器的两个二次绕组几何尺寸和线圈电气参数不对称,导致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一样,构成零点残余电压的基波。
2.由于磁性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产生了零点残余电压的高次谐波.3.励磁电压本身含高次谐波。
【4】零点残余电压的消除方法?1.尽可能保证传感器的几何尺寸、线圈电气参数和磁路的对称.2.采用适当的测量电路,如差动整流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2010.51、根据国标,传感器的定义是:P22、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3、绝对误差4、相对误差5、系统误差6、随机误差7、引用误差8、对一台确定的仪表或一个检测系统,最大引用误差是一个定值9、测量仪表一般采用最大引用误差不能超过的允许值作为划分精度等级的尺度。
10、某仪表的精度等级为0.1级,是表示。
在使用时它的最大引用误差不超过±1.0%;即在整个量程内它的绝对误差最大值不会超过其量程的±1.0%。
11、精度等级已知的测量仪表只有在被测量值接近满量程时,才能发挥它的测量精度。
12、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入输出关系。
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迟滞特性、重复性、灵敏度、分辨力和阈值、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漂移、静态误差等。
13、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有:固有频率、阻尼系数、频响范围、频率特性、时间常数、上升时间、响应时间、过冲量、衰减率、稳态误差、临界速度、临界频率等。
14、分辨力(分辨率)指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的输入增量,可用绝对值、也可用满量程的百分数表示。
15、阈值:自控系统中能产生一个校正动作的最小输入值。
16、分辨力说明了传感器的最小的可测出的输入变量;阈值说明了传感器的最小可测出的输入量。
17、传感器的命名由主题词加四修饰语构成:主题词——;第一级修饰语——;第二级修饰语——;第三级修饰语——;第四级修饰语——。
传感器的代号依次为:主称——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序号——用数字标记,厂家自定。
18、传感器的标定是利用精度高一级的标准器具对传感器进行定度的过程,有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两种。
静态标定用于检验测试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如线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
动态标定是为了确定动态灵敏度、固有频率和频响范围等动态指标。
19、电阻式传感器是利用力、位移、加速度、角速度、温度、光照强度等非电学量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阻阻值的变化,从而将非电量转化为电量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20、电阻应变效应:导电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几何(机械)形变,引起其电阻值变化的现象。
21、金属材料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其线应变成正比。
22、压阻效应,是指当半导体受到应力作用时,由于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使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压阻效应有各向异性特征,沿不同的方向施加应力和沿不同方向通过电流,其电阻率变化会不相同。
压阻效应被用来制成各种压力、应力、应变、速度、加速度传感器,把力学量转换成电信号。
23、金属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时,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来制作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如Pt100的电阻变化率为0.3851Ω/℃,环境温度为0℃时,其阻。
Ω100值为24、三线制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为消除线路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采用了全等臂电桥。
四线制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用两条附加测试线提供恒定电源(接恒流源),另两条线测待测电阻的压降(换算出阻值),因电压表输入阻抗高(电流很小),故误差小,不必采用电桥。
25、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转换成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变化,再由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
常见的有自感式,互感式和涡流式三种。
26、电涡流效应是指金属导体置于交变磁场中会产生电涡流,且该电涡流所产生磁场的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一种物理现象。
27、电涡流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线圈,当给线圈通以交变电流并使它接近金属导体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就会被导体电涡流产生的磁场部分抵消,使线圈的电感量、阻抗和品质因数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与导体的几何尺寸、导电率、导磁率有关,也与线圈的几何参量、电流的频率和线圈到被测导体间的距离有关。
28、电容式传感器将被测的机械量,如位移、压力等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
它的敏感部分就是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
其最常用的形式是由两个平行电极组成、极间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容器。
若忽略边缘效应,平板电容器的电容为εA/δ,式中ε为极间介质的介电常数,A为两电极互相覆盖的有效面积,δ为两电极之间的距离。
δ、A、ε三个参数中任一个的变化都将引起电容量变化,并可用于测量。
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介质变化型三类。
29、热电效应:把两种不同金属导体接成闭合回路,如果两端温度不同(设T>TO),则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
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若两端的温差越大,产生的热电势也越大。
30、热电偶用于测温目的的基本性质可归结为以下四条。
1.等值定律用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闭合电路,如果两端温度不同,则会产生热电动势。
其大小取决于两种金属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与金属导线尺寸、导线途中的温度及测量热电动势在电路中所取位置无关。
2.均匀导线定律如用同一种金属组成闭合电路则不管截面是否变化,也不管在电路内存在什么样的温度梯度,电路中都不会产生热电动势。
3.中间导线定律在热电偶插入第三种金属,只要插入金属的两端温度相同,不会使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发生变化。
4.叠加定律在热电偶插入第三种金属,插入金属的两端温度不同,发生附加热电动势后的总热电动势,等于各接点之间所产生热电动势的代数和。
31、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有:恒温法,公式修正法,显示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补偿导线法,补偿电桥法等。
32、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取决于其两端的温度,只有在冷端温度保持恒定时,其输出的热电势才是测量端(热端)温度的单值函数。
33、压电效应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压电式传感器大多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制成的。
逆压电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又称电致伸缩效应。
34、压电传感器只能应用于动态测量:由于外力作用在压电元件上产生的电荷只有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才能保存,即需要测量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压电式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
35、压电传感器可用于力,压力,速度,加速度,振动等非电量的测量。
36、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这一现象是霍尔(A.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构时发现的。
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一现象便是霍尔效应。
这个电势差也被叫做霍尔电势差。
后来发现半导体、导电流体等也有这种效应,而半导体的霍尔效应比金属强得多,利用这现象制成的各种霍尔元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
37、霍尔效应是研究半导体材料性能的基本方法。
通过霍尔效应实验测定的霍尔系数,能够判断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及载流子迁移率等重要参数。
38、流体中的霍尔效应是研究“磁流体发电”的理论基础。
39、霍尔开关有碰头式,滑近式,磁屏蔽式,集磁式几种形式。
40、霍尔电流传感器原理与特点由于通电螺线管内部存在磁场,其大小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故可以利用霍尔传感器测量出磁场,从而确定导线中电流的大小。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设计制成霍尔电流传感器。
其优点是不与被测电路发生电接触,不影响被测电路,不消耗被测电源的功率,特别适合于大电流传感。
41、磁栅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P13042、使用磁栅尺进行位置测量时测量结果只与位置有关与速度无关,当磁尺与拾磁磁头间相对运动速度很低或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也能进行位置测量。
43、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光能量转换成电能。
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
44、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
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45、基于内光电效应的光电元器件有: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级管46、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光电流,亮阻;暗电流,暗阻。
47、光电元件选用时应注意的特性有:光照特性,光谱特性,伏安特性,频率特性,温度特性,响应时间等。
48、热释电效应:当一些晶体受热时,在晶体两端将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
这种由于热变化而产生的电极化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49、凡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环境,无所不有地发射出不同程度的红外线。
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
50、红外线的特性P16251、菲涅尔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或一组平行棱柱),它的纹理是利用光的干涉及扰射和根据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透镜的要求很高,一片优质的透镜必须是表面光洁,纹理清晰,其厚度随用途而变,多在1mm左右,特性为面积较大,厚度薄及侦测距离远。
.菲涅尔透镜的在很多时候相当于红外线及可见光的凸透镜,效果较好,但成本比普通的凸透镜低很多。
52、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红外信号折射(反射),第二个作用是将探测区域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探测区域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
53、菲涅耳透镜可以把透过窄带干涉滤光镜的光聚焦在硅光电二级探测器的光敏面上,菲涅尔透镜由有机玻璃制成,不能用任何有机溶液(如酒精等)擦拭,除尘时可先用蒸馏水或普通净水冲洗,再用脱脂棉擦拭。
54、如果你站在湖边,低头看脚下的水,你会发现水是透明的,反射不是特别强烈;如果你看远处的湖面,你会发现水并不是透明的,但反射非常强烈。
这就是“菲涅尔效应”。
55、人体在非聂耳透镜前,静止时传感器无输出信号,活动时则能检测到,故也称为人体运动传感器。
56、莫尔条纹:以透射光栅为例,当指示光栅上的线纹和标尺光栅上的线纹之间形成一个小角度θ,并且两个光栅尺刻面相对平行放置时,在光源的照射下,位于几乎垂直的栅纹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种条纹称为“莫尔条纹”(右图所示)。
严格地说,莫尔条纹排列的方向是与两片光栅线纹夹角的平分线相垂直。
莫尔条纹中两条亮纹或两条暗纹之间的距离称为莫尔条纹的宽度,以W表示。
57、莫尔条纹具有以下特征:(1)莫尔条纹的变化规律:两片光栅相对移过一个栅距,莫尔条纹移过一个条纹距离。
由于光的衍射与干涉作用,莫尔条纹的变化规律近似正(余)弦函数,变化周期数与光栅相对位移的栅距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