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化作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一、风化产物类型
碎屑物质 溶解物质 难溶物质
风化产物
二、残积物 残积物: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
包括:残留原地的碎屑以及新形成的矿物。 其结构松散,其中岩石碎屑大小不均,棱 角显著,通常不具有层理。
堆积物:岩石风化物经迁移在异地堆积的 物质。
主要分布在分水岭、山坡,矿物成分与基岩一致。
<钾长石<白云母<粘土矿物<石英<铝、铁氧化物
方解石也属于易风化矿物。
2.岩石性质
2.1 岩石成分 沉积岩的破坏是风化与剥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石英砂岩:机械破碎为主 粘土岩:风化与剥蚀共同作用,易成洼地。 石灰岩:干旱地区-机械风化;湿热地区-化学 风化。 变质岩:矿物组成越多,岩石越易风化
2.岩石性质
三、风化壳
风化的产物成为一个不连续的薄壳覆盖在 基岩上,称为风化壳。 包括:残积物+堆积物。 被较新岩层覆盖而保存下来的风化壳,称
为古风化壳。
3.1 风化壳剖面
以花岗闪长岩岩体发育的风化壳为例,按 照风化的性质和程度分层: Ⅰ Ⅱ Ⅲ Ⅳ 土壤 残积层 半风化岩石 基岩(未风化岩石)
3.2 风化作用的阶段 移动性元素迁移序列
第二节 主要岩石的风化特点及 岩石地貌特征
一. 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
环境条件 岩石特征
1.环境条件
气候---气温(纬度,海拔) 降雨量 生物活动(植被,微生物) 地形---地势高低(海拔) 坡度 坡向
P117-118
2.岩石特征
2.1 岩石成分 主要造岩矿物抵抗风化能力由小到大的次序是: 橄榄石<钙长石<辉石<角闪石<钠长石<黑云母
在自然界,各种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是综合作
用的。
内因:潮湿条件下,花岗岩-高岭石+石英砂; 石英砂岩难以风化 外因:石灰岩,湿热条件下极易化学风化;干 热(缺乏含CO2的水)条件下不易风化。
二、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变化p120
三、主要岩石的风化特点及岩石地貌特征
p120-123
花岗岩:天涯海角 玄武岩:柱状节理,峨眉山顶 页 岩:四川“天府之国” 砂 岩:丹霞地貌 石灰岩:岩溶地貌 石英岩: 大理岩:
2.2 岩石的结构、构造
岩石中矿物或碎屑物颗粒的粗细、分选程度、 及胶结程度决定岩石的致密度和坚硬度。 薄层岩石、具有层理(沉积岩)、片理(变 质岩)构造岩石风化速度快。
2.岩石性质
2.3 节理发育状况 节理密集之处风 化作用最强烈
球状风化
球状风化产生的条件:
①岩石具有厚层或块状构造; ②发育几组交叉裂隙;
生物在其生命活动对岩石、矿物产生的机械 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
物理 形式 化学 形式
根劈作用 穴居动物(蚂蚁、蚯蚓、穿山甲和田鼠) 的挖掘 人工的开山、碎石、耕作等 生命活动及动植物残体产生的CO2,及 根系分泌物(如有机酸、氨基酸、酶 等)、微生物分解岩石或矿物
三类风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 物理风化 • 化学风化 • 生物风化
本章思考题
风化作用、风化壳的概念; 风化作用的类型; 影响物理、化学、生物风化的因素; 风化作用的阶段;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常见矿物、岩石的风化特点
第五章 风化作用
目的和要求:了解风化作用的类型;掌握影响岩 石风化的因素和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中的表现。
风化作用:即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水 的联合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 响下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
按作用因素与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P114-117
2.化学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在H2O、O2和CO2等的作 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并
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影响因素: H2O、CO2和O2
P115-117
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
溶解作用: 内因+外因;常见矿物溶解顺序 水化(合)作用: CaSO4+2H2O→CaSO4· 2O 2H 水解作用
4K[AlSi3O8]+6H2O →Al4[Si4O10] (OH)8 +8SiO2 +4KOH 钾长石 高岭石 Al4[Si4O10] (OH)8+nH2O →2Al2O3· 2O+ 8SiO2+4H2O nH 高岭石 铝土矿 P115-117
3.2.3 化学风化为主的中期阶段(酸性硅铝阶 段(风化壳遭强烈的淋溶作用) Ca、Mg、Na、K淋失,H2SiO3部分淋失 ,呈酸性反应。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埃洛石为 主。多见于秦岭、大巴山谷地及江淮丘陵的红 棕或棕色黄棕壤。
3.2.4 化学风化为主的晚期阶段(富铝的阶段)
风化壳受到彻底的分解淋溶,粘土矿物部分破 坏,盐基、H2SiO3淋失,残留的是铁、铝氧化 物。多见于华南沿海的红色砖红壤。
③岩石难于溶解;
④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
海南:天涯海角
位于福建海坛岛西北处海面的“半洋石帆” 是目前发现的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 柱。两块巨石分别高达33米和17米,如鼓起的 风帆,而托起“船帆”的石岛恰如船身。这艘 “不沉之舟”与福建人顽强而勇敢地奔向大海 。
差异风化: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节理 状况不同的岩石共生在一起,他们抵抗风 化能力不一致,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 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这种现象称为 差异风化。
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
碳酸化作用
4K[AlSi3O8]+4H2O +2CO2→Al4[Si4O10] (OH)8 +8SiO2 +2K2CO3
钾长石 氧化作用
高岭石 黄铁矿→褐铁矿
4FeS2 +14H2O+15O2→2( Fe2O3· 2O) +8H2SO4 3H
不能用作建筑材料
3、生物风化
3.3 风化壳形成的因素
风化作用的阶段受气候(温度、降雨)、 地形(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 水热条件)、矿物成分(矿物组成、 结构、构造)时间等因素所控制。
3.4 元素的地质循环
风化过程中,某种元素一方面迁移淋失, 另一方面会在合适的条件下停留累积。 在风化壳发展演变中,各种元素不断迁 移,并由一种形态演变为另一种形态, 这种过程叫做元素的地质循环。
1. 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在外力影响下,机械地分裂成碎 屑,只改变形状大小,不改变成分 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4种方式:
矿物岩石的差异性胀缩
水的冻融变化产生的冰劈作用 盐分结晶的撑裂作用
层裂或卸荷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
地区、高山与两极等缺少植被
覆盖的地区。 温度是主导作用。
元素迁移序列
1. 强烈移失的 2. 易移失的 3. 可移失的 4. 略可移失的
迁移序列的组成
Cl (Br, I), S Ca, Na, Mg, K
SiO2(硅酸盐的), P, Mn
Fe, Al, Ti
5. 实际上不移失的
SiO2(石英)
3.2.1 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机械破碎为主的碎 屑阶段) Cl、S 发生移动。 3.2.2 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早期阶段(饱和硅铝 或钙淀积阶段) Cl、S 淋失,Ca、Mg、K 、Na在风化壳中发生 移动,呈碱性或中性反应。部分钙与CO32-结合 成CaCO3,沉淀在岩石碎屑空隙中,形成富钙 生物残积层,粘土矿物以蒙脱石、水云母为主 (内蒙、新疆、东北的黑钙土、栗钙土、灰钙 土、漠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