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3.4 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课题洗衣服的学问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六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存在差异。
2、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3、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重点会做洗涤用品去污实验,了解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
难点学会控制变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怎样去掉衣服上的灰尘、汗渍、墨水、油污、果汁等污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讲授新课1、了解不同洗涤用品的洗衣效果差异a、做这个实验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呢?(1)同种污物(2)污物大小相同且相同材质的布料。
(3)烧杯中水的体积相同。
(4)搅拌力度、搅拌方向、搅拌次数相同。
(5)同时放入且浸泡时间相同(6)肥皂粉和洗衣粉的量相同。
总结:控制变量法: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洗涤用品的洗衣效果差异。
实验材料: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植物油、沾有“污物”的布料(浅色),筷子实验步骤:(1)往2个装有同样多的水的烧杯里分别放入一学生头脑风暴、根据之前探究的实验,思考控制的变量并总结。
通过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的过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自己充分融入到实验中,亲自参考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学习意识。
小勺洗衣粉和一小勺肥皂粉,分别搅拌三分钟。
(2)每组选择一种污物,并把两块带有同样污物的布条分别浸泡在2种溶液中。
(3)观察布条上污物的变化,填写实验记录。
2、选择更多的洗涤用品做实验,统计结果小结:(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尽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2)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洗净。
3、观看视频:肥皂去油污道理总结: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
模拟游戏:学生分角色扮演水、油污、洗涤剂,并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洗涤过程和去污原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洗涤剂的作用、污渍的去除方法。
2. 正确的洗涤方法:分类洗涤、正确使用洗涤剂、洗涤剂的用量。
3. 洗涤实验:观察洗涤剂对污渍的去除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的洗涤方法。
难点:洗涤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洗涤剂、污渍布料、清水、实验器材。
2. 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洗衣现象,引发学生对洗衣服学问的兴趣。
2. 讲解洗涤原理:介绍洗涤剂的作用、污渍的去除方法。
3. 演示洗涤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洗涤剂对污渍的去除效果。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洗涤剂的用量、分类洗涤的重要性。
5. 讲解正确的洗涤方法:洗涤剂的选择、分类洗涤、正确使用洗涤剂。
6. 课堂小结:强调洗涤原理和正确洗涤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洗涤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的去除效果。
8. 板书设计:洗衣服的学问1. 洗涤剂的作用2. 污渍的去除方法3. 正确的洗涤方法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分类及其特点,如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等。
2.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探讨如何减少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洗衣服学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洗涤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3.4 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洗衣方法,了解洗涤剂对于清洁衣物的重要性。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生活中经常接触洗衣服,但对于洗涤剂的种类和去污原理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正确洗涤衣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良好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洗涤剂的种类和去污原理。
2.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洗涤剂的作用和重要性。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洗涤剂的去污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洗涤剂、衣物、实验器材等教学用品。
2.制作PPT,展示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洗衣服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洗涤剂的作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衣物难以洗净的问题吗?是如何解决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洗涤剂的种类(如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等)和去污原理。
讲解洗涤剂的工作原理,如乳化、溶解等。
同时,展示正确使用洗涤剂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实验器材和衣物。
让学生亲自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的去污效果。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讨论哪种洗涤剂更适合哪种衣物。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洗衣服的学问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3、泥浆水到哪儿去了呢?(溶化到水里去了)板书:溶化那么布条上的油有没有溶化到水里去呢?(没有)4、你有没有办法让布条上的油洗干净,也像泥浆水这样溶化在水里?学生交流用哪种洗涤剂。
二、探究去污实验,理解洗衣服的学问1、每组任选你们认为合适的洗涤剂,在小盆子里洗“衣服”。
2、教师参与实验并随时引导学生用夹子把洗好的布条夹在黑板上的铁丝上观察。
3、根据各组挂在黑板上的布条进行研讨:观察各组的洗涤效果,发现什么?(一)探究去污的原理(1)油污都洗掉了。
现在知道油污到哪儿去了呢?(到水中去了)(2)它是怎么到水中去的呢?可以先讨论,再交流。
(洗衣粉的作用能够把油拉到水中,最后变成污水)(3)是不是这样呢?教师播放肥皂去污的课件。
(4)这下你明白了什么?(原来油和水不溶解,是洗衣粉的作用把油污到水了溶解了,衣服洗干净了)(二)探究加热是否影响去污的效果。
1、过渡:除了发现各组都把油污洗掉了,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用的洗涤剂的去污效果上发现问题)2、学生比较各组的洗涤效果提出问题:发现肥皂的去污效果没有洗衣粉和洗衣液好。
对策:(1)先请学生读一读:肥皂包装盒上的去污能力的广告,发现什么?(发现肥皂的广告上说肥皂的去污效果很好,能去除多种污渍。
)(2)寻找原因:那为什么我们在实验时肥皂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可能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肥皂的洗涤效果?学生交流猜想原因(如水太多了温水要好一点)(3)过渡:那么用温水洗是否对其他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也会好一点呢?(4)引导探究加热是否影响各种洗涤剂的去污效果A、用冷水洗涤和用温水洗涤进行比较,你觉得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先加热至温水然后放相同的洗涤剂,最后在两个烧杯中滴两小滴相同的油渍,搅拌观察两杯中油的变化。
B、学生实验教师介入指导。
C、交流研讨:刚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对冷水中的油污和温水中的油污进行比较。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3.4 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种类、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来清洗衣物。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洗涤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洗涤剂并不陌生。
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可能并没有深入思考过洗涤剂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洗涤剂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来清洗衣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探究洗涤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难点:洗涤剂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来清洗衣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洗衣服的场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洗涤剂的作用。
2.探究洗涤剂的种类和原理: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不同种类洗涤剂的清洗效果,探讨洗涤剂的原理。
3.学习洗涤剂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掌握洗涤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清洗衣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与反思: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正确使用洗涤剂。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洗衣服的学问 |苏教版

《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2、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2、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2、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做洗涤用品去污实验,了解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
难点:学会控制变量。
二、教学材料:1、演示:烧杯1个,1双筷子,1块有污渍的白布;2、分组:3个烧杯、3双筷子,3种洗涤用品(洗衣液、洗涤精、皂液),有6种污渍的布条(油污、果汁、番茄酱汁、菜汤汁、水粉颜料、血渍)选1种。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洗过衣服没有?出示1块有污渍的白布,谁来帮我洗一洗。
2、出示“原始洗衣机”(烧杯加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
3、你们有什么发现(问题)?洗的方法不对,该怎么洗?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小结准确方法后演示模拟洗衣机。
三种污渍怎么办呢?(放在一个烧杯里一起搅拌)污渍洗不干净,怎么办?生:还要用洗涤用品。
4、师:你们知道有哪些洗涤用品?生说。
(二)探究去污实验,知道不同的污渍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1、师:用洗涤用品就能洗干净了,是不?2、同学们看一下桌上的表格,这里有6种污渍(油污、果汁、墨汁、菜汤汁、血渍、水粉颜料),还有3种液体的洗涤用品(洗衣液、洗涤精、肥皂液)。
3、你认为这种三种污渍用哪种洗涤用品效果好?我们先来假设一下:(你认为效果好的,请在对应表格中打“√”。
)4、学生假设,进行交流。
5、你们想不想验证自己的假设?老师展示一组实验器材,你们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选择其中的一种污渍,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学生小组讨论。
6、学生说,老师及时归纳引导:做这个实验需要控制哪些条件?(不过在做之前,我们要有几个问题要考虑好,先把事情想周全了我们再做。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洗衣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洗衣服的基本原理2. 正确洗衣的方法3. 洗衣机的使用4. 衣物保养与护理5. 常见衣物污渍的去除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洗衣的方法,洗衣机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衣物保养与护理,常见衣物污渍的去除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衣物污渍的去除方法。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洗衣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若干件衣物,模拟不同污渍的情况。
2. 准备洗衣粉、洗衣液、柔顺剂等洗衣用品。
3. 准备洗衣机、晾衣架等洗衣设备。
4.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洗衣方法、衣物保养与护理等。
【导入】教师出示一件衣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件衣物是怎么洗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洗衣服的基本原理。
【新课导入】一、洗衣服的基本原理1. 教师讲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包括乳化作用、溶解作用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洗衣粉、洗衣液的成分及作用。
二、正确洗衣的方法1. 教师讲解正确洗衣的方法,包括分类洗涤、浸泡、洗涤剂选择等。
2. 学生模拟洗衣过程,掌握正确洗衣的方法。
三、洗衣机的使用1. 教师讲解洗衣机的操作步骤,包括洗涤、漂洗、脱水等。
2. 学生动手操作洗衣机,学会正确使用洗衣机。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洗衣方法和洗衣机使用技巧。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洗衣任务,运用所学知识。
2. 观察家人洗衣服的过程,发现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3.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衣物污渍,了解去除方法,下节课分享。
六、衣物保养与护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衣物保养与护理的基本知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四课。
本单元是属于“物质世界”版块中的“物质在变化”范畴,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初步认识化学变化是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本课是通过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学会控制实验中变量进行探究,并在实验中观察到洗涤剂能与污渍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然后用语言文字表达所观察到变化,明白不用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剂去除。
在探究中意识到控制变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渍产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知识与技能会做不同洗涤用品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实验。
能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描述所观察的变化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可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意识到洗衣服也需要学问。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
难点:学会控制变量,做对比实验。
四、教学准备:各组250ml烧杯×3、纸杯×3、洗衣粉、肥皂粉、漂白粉、勺×3、搅拌棒×3、各种污渍的布条×3、500ml烧杯一个、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平常都看电视广告吧,今天也带来了段广告,请同学看吧!展示一段广告谈话:这段广告说了洗衣粉能去除衣服上的污渍,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用洗衣粉去除不了的污渍吗?如果给你洗衣粉、肥皂粉、漂白水这三种洗涤剂你觉得哪种能最有效的去除它?今天我们就是要研究哪种洗涤剂能最有效去除生活中常见的墨水呀、颜料呀、等污渍。
我们现已去除墨水污渍为例,哪种洗涤剂去除墨水最有效?(板书:探究问题哪种洗涤剂去除墨水最有效?)怎样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二)、讨论变量,制定方案1.讨论变量1)谈话:要对比哪种洗涤剂能最有效地去除墨水污渍,实验该怎么做呢?哪些条件应该一样呢?小组同学商量商量2)小组讨论并记录3)汇报(板书记录学生的讨论结果)板书一样的条件:水的用量、洗涤剂的用量、搅拌的次数、浸泡的时间、搅拌的力度、污迹的面积等汇报了这么多一样的条件,有不一样的条件吗?不一样的条件:不同的洗涤剂2.制定方案1)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不过,在具体操作中怎样才能保证这些条件都一样,所以我们要想想具体的实验该怎么做,那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的实验器材吧:500ml烧杯一个(用来分装水)、250ml烧杯×3、装着洗涤剂的杯子3个,分别装洗衣粉、肥皂粉、漂白粉,分装洗涤剂的勺子、用来搅拌洗涤剂的搅拌棒使用时要注意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带有污渍的布条,布条上的污渍有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墨水、水彩颜料、油渍、果汁,今天我们就分四个大组来研究,第一组做去除果汁污渍的对比实验,第二组做去除墨水污渍的对比实验,第三组做去除水彩颜料污渍的对比实验,第四组做去除油渍污渍的对比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1、提出怎样洗去污渍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如何洗衣服;
2、利用对比实验,进一步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不同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
3、通过资料,形象生动的向学生解释肥皂去除污渍的化学原理
学习者分析
1、洗衣服是大多数学生都曾经做过的事情,基本上知道清洗衣服的过程
2、学生不知道各种洗涤用品是否有不同的清洗效果以及如何进行比较。
3、学生不知道如何清洁顽固的污渍。
4、学生对于探究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洗衣服活动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渍的常用方法。
2、通过教师的引导,进一步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技能。
3、通过对比实验,知道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存在差异。
1、大家知道了怎样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不同洗涤用品在去除不同污渍时的效果。
2、你们想不想知道洗涤用品在洗衣盆了发生了怎样神奇的化学现象呢?
3、视频展示洗涤用品去污的过程。
观看视频
教师小结
分享一些去污小窍门
1、从口红难洗入手,对于一些特殊的顽固污渍,在清洗时还有一些小窍门,谁知道,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回答了,给予表扬;如果没回答,老师介绍几种。
3、引导学生说出假设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谈话
讨论变量
确定实验
中需要注
意的事项
1、“老师现在就做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要及时喊停并纠正”老师故意错误操作,提醒学生实验中要控制变量。(及时表扬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
2、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要注意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3、学生交流,老师板书。
4、教师引导学生知道刚才设计的是对比实验以及对比实验的特点。对比实验的特点是相同条件很多,不同条件就一个,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洗涤用品。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3-4、洗衣服的学问

阳邑乡中心校学案备写纸学校里美庄年级六科目科学教师何振泰时间2010.11、.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内容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质在变化”里的一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的范畴,研究不同洗涤用品的不同洗涤效果,力图让学生知道洗衣服的学问,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丰富生活经验,提高解决身边麻烦事的能力,增强用科学改变生活质量的意识。
本课主要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怎样洗去污渍的问题。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开展对比实验,了解不同的洗涤用品的特点。
第三部分、通过一段资料和漫画,向学生解释肥皂去油污的道理教学目标:1、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产生变化。
2、知道不同的污物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3、做不同洗涤用品去污能力的鉴别实验。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实验。
5、能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描述所观察的变化情况。
教学重点:会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鉴别实验。
教学难点:会控制变量。
教学准备:250ml烧杯×3、纸杯×3、洗衣粉、肥皂粉、洗洁精、搅拌棒×3、各种污迹、500ml烧杯一个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问题及设计意图反思重构导入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们走进超市,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琳琅满目。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洗涤用品呢?然后进行实验研究。
学生自由发言,讲述类似经历。
(展示自己沾有污迹的衣物)讲述:这两天我碰到了一个难题,我在大扫除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师出示一件沾有各种污迹的衣服)我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污迹,你有过这样的烦恼吗?目标二实验探索在这个实验中,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
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
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
提问: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布条上( )的变化│││││││├────────┼──┼──┼──┼──┼──┼──┤│布条上( )的变化目标三分组实验探索1 布置实验:我看到你们自己带来了沾有污迹的衣服,那么你们可以用刚才找出来的洗涤这种污迹效果最好的用品来试一试,看看是否能洗掉呢?汇报实验结果:看到了什么效果?为什么会这样?按照上述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开展探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课题洗衣服的学问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2、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3、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学会洗衣服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学情分析洗衣服对学生来说不陌生,但是如果让他们自己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我按照课本的要求,让学生准备好两种洗衣液,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实验。
教材简析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穿的衣服沾上汗渍、菜汁、油污的情况,有时不小心还会蹭上墨汁、果汁、血迹等,令人十分烦恼。
如何除去各种各样的污物,里面大有学问。
洗衣服的过程既包括物理变化也包括化学变化。
其中,水冲刷走衣服表面的灰尘和泥土属于物理变化,而对油污的清除则属于化学变化。
本课以洗衣服为载体,复习巩固对两种变化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洗涤剂的特点和去污原理,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差异法实验的要求。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烧杯、角勺、镊子,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自制污物布条,抹布。
学生准备:向家长或利用网站了解洗衣服的学问。
教学活动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平常都看电视广告吧,今天也带来了段广告,请同学看一看这个广告主要说明的是什么?(展示一段广告)2、谈话:这段广告说了洗衣粉能去除衣服上的污渍,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用洗衣粉去除不了的污渍吗?如果给你洗衣粉、肥皂粉、这二种洗涤剂你觉得哪种能最有效的去除它?3、今天我们就是要研究哪种洗涤剂能最有效去除生活中常见的墨水呀、颜料呀、等污渍。
我们现已去除油污渍为例,哪种洗涤剂去除墨水最有效?4、提出课题《洗衣服的学问》二、讨论变量,制定方案1、讨论变量1)谈话:要对比哪种洗涤剂能最有效地去除油污污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回答学生猜测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学会洗衣服的方法。
难点:学会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水槽、烧杯、角勺、镊子,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自制污物布条,抹布。
学生准备:课前学习洗衣服,向家长或利用网站了解洗衣服的学问。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趣: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建议大家跟着妈妈学习洗衣服,洗过了吗?会不会洗呢?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洗衣服的?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洗衣服的过程——浸泡→搓洗→漂洗。
(课件出示)4、提问:从洗衣服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关于洗衣服,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5、学生交流。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洗衣服的学问。
原来洗衣服还有许多学问呢?(课件出示课题:洗衣服的学问)(设计意图:充分考虑五年级学生的实际劳动技能<劳动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学习洗衣服,了解简单的洗衣技能,通过实践,体会家长的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对家长的尊重和敬仰。
这里,需要通过学生检验上网的技能和对搜索到的知识筛选的技能。
)二、探究洗衣服的学问㈠、实验探究:洗衣粉和肥皂哪种洗涤剂去污效果好?1、教师解释:洗衣时,第一步是浸泡。
浸泡时,我们要加入洗衣粉,我们常把洗衣粉称为洗涤剂。
2、问:你知道你家里有哪些洗涤剂吗?3、学生交流。
4、激趣:说白了,洗衣服其实就是用洗涤剂给衣服去污,实现衣服洁净的目的。
(板书:洗涤剂→去污→洁净)虽然我们家里都有较多的洗涤用品,但是洗衣粉和肥皂都是必备的。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提出怎样洗去污物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如何洗衣服”的关注,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猜测,为后面探索“哪种污物用哪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做好铺垫。
第二,指导学生开展对比实验,了解不同的洗涤用品的特点,进一步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技能。
学生在四年级学习《物体的运动》单元时,曾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在《铁钉生锈了》一课,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铁生锈的因素,本节课继续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影响洗衣效果的主要因素。
教材通过卡通动物提示学生:做实验要控制条件,如:“同样污物的布条”、“同样多的水”、“一小勺肥皂粉、洗衣粉”、“搅拌3分钟”……然后通过观察各种污物的变化,总结“哪种洗涤用品除去哪种污物效果好”的规律。
教材选用了六种学生常见的污物,不是要求每组都做,而是希望每个组选择一种污物,分别用肥皂、洗衣粉试一试,然后全班汇总,从而发现洗“衣服”的更多学问。
第三,通过一段资料和漫画,向学生解释肥皂去油污的道理。
由于肥皂去污的原理比较复杂,涉及到高中化学知识,为了帮助小学生理解,教材提供了小资料,并配上了漫画,借助卡通动物告诉学生:虽然各种污物的成分各不相同,但是只要跟与之匹配的洗涤用品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穿的衣服都会碰到沾有汗渍、菜汁、油污的情况,有时不小心还会蹭上墨汁、果汁、血迹等,令人十分烦恼。
如何除去各种各样的污物,里面大有学问。
洗衣服,学生一般都洗过,只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洗衣服。
但洗衣服里究竟隐含了什么样的学问?有什么科学道理?学生也许没有想过,也没有自主探究过。
所以本课主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习目标1.知道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存在差异。
2.能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3.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洗衣服的学问教学目标: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学生准备:相同的布料、筷子。
教学过程:1、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汗渍,墨水,油污……,你知道怎样去除它们吗?2、通过怎样去除衣服污迹的问题,开展讨论。
围绕洗衣服的话题,展开讨论。
引出“哪种污物用哪种洗涤剂用品效果好”的问题。
3、探究洗衣服的学问。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的猜测,没有选一种洗涤剂的,对于一种污渍,有的选洗衣粉,有的选肥皂,有的选洗洁精,究竟哪一个好用,想不想知道?现在我们就做?生:好!师:知道怎么做吗?生:知道。
师:真的,不过在做之前,我们要有几个问题要考虑好,先把事情想周全了我们再做。
例如我们要去除钢笔水这个污迹,我们在一个杯子中放一勺洗洁精,在另一个杯子中放两勺洗衣粉,在另一个杯子中放三勺肥皂粉,这样可以吗?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不可以?生:分布不均匀,去污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师:用的量要一样,也就是在实验中我们必须保证一件事,什么事儿?生:洗涤用品的量要一样。
师:相同条件就这一个吗,还有没有呢?小组里商量商量怎么样?(教师参与到某一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讨论状况。
)师:怎么样?商量得如何,谁来说说?生:用的水要一样师: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你看,你这句话我有两种想法,一是用自来水,二是用矿泉水,或者用冷水或者用热水你这个“水要一样”究竟指的是什么?生:指水的品种一样,数量的多少一样。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别的想法?生:洗的时间要一样。
生:污渍的量要一样。
师:“量”这个字用的准确吗?生:是污渍的面积。
生:洗的方法要一样,用手洗和用搓板洗效果是不一样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洗涤剂对衣服清洁的作用,掌握洗涤剂的基本类型及去污原理。
(2)学习正确使用洗衣机和晾晒衣服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洗涤剂去污的原理。
(2)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3)培养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合理使用洗涤剂。
(3)感受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洗涤剂的种类与去污原理1. 洗涤剂的种类: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无害洗涤剂等。
2. 去污原理:表面活性剂、乳化作用、溶解作用、化学反应等。
第2课时:洗衣机的使用方法1. 洗衣机的结构与功能:洗涤桶、滚筒、水位开关、洗涤程序等。
2. 正确使用洗衣机:分类洗涤、适宜的水温、适量投放洗涤剂等。
第3课时:晾晒衣服的技巧1. 晾晒衣服的方法:悬挂晾晒、平铺晾晒、阴干等。
2. 晾晒衣服的注意事项: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潮湿、适时晾晒等。
第4课时:洗涤剂的环保使用1. 过量使用洗涤剂的危害:污染水源、损害衣物纤维等。
2. 环保洗涤剂的选择:无害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等。
3. 减少洗涤剂使用的方法:分类洗涤、适当延长衣物使用寿命等。
第5课时:衣物材质与洗涤方式1. 常见衣物材质:棉、麻、丝、毛等。
2. 不同材质衣物的洗涤方法:轻柔洗涤、避免长时间浸泡等。
3. 特殊材质衣物的处理:如蕾丝、丝绸等。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区分洗涤剂的种类及去污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洗衣机的使用方法,做到合理分类洗涤。
3. 学生了解晾晒衣服的技巧,能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
4. 学生学会环保使用洗涤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洗涤剂样品: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无害洗涤剂等。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2)

教学难点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
烧杯、勺子、水、肥皂、洗衣粉、植物油、污布。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汗渍,墨水的问题,开展讨论。围绕洗衣服的话题,展开讨论。
对于油污用肥皂洗涤效果比较好……虽然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只要跟与之
匹配的洗涤剂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5、巩固
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场地设计)
课后反思
引出“哪种污物用哪种洗涤剂用品效果好”的问题。
3、探究洗衣服的学问。
学生动手洗衣服。先说说该怎样洗衣服呢?
创造两种实验条件,学生分成两组做对比实验,学生填写实验结论。
(重点通过观察污渍的变化,比较出肥皂、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差异。)
4、介绍洗衣方面的知识。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介绍洗衣的学问。
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课题洗衣服的学问
教学内容
洗衣服的学问
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剂清洗。了解肥皂去污的原理。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方法。
意思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穴道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质量的用去。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剂清洗。了解肥皂去污的原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认识衣物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衣物的常见材料,如棉、麻、丝、毛等。
2. 掌握各种衣物材料的特性及洗涤方法。
教学内容:1. 衣物的常见材料及特点。
2. 不同衣物材料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材料的衣物,感知其质地和手感。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衣物材料的特性。
3. 教师讲解不同衣物材料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洗涤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洗涤的基本原理,如去污、消毒、软化等。
2. 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提高洗涤效果。
教学内容:1. 洗涤的基本原理。
2. 洗涤剂的种类及作用。
3. 正确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洗涤的基本原理,学生认真听讲。
2.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及作用。
3. 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涤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章:洗涤工具与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如洗衣机、搓衣板等。
2. 掌握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
2. 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学生认真观察。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教师演示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四章:衣物洗涤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洗涤各类衣物,提高洗涤效果。
2. 掌握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保持衣物整洁。
教学内容:1. 各类衣物的洗涤操作步骤。
2. 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类衣物的洗涤操作步骤。
2. 教师演示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环保洗衣教学目标:1. 了解环保洗衣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掌握环保洗衣的方法,减少衣物洗涤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环保洗衣的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3.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中对变量的控制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课前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粉(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植物油、沾有“污物”的布条(浅色)、筷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创设问题:老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的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二、新授(一)讨论探究学生开始讨论,并且很快就会有学生开始汇报。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汇报,并给学生一些建议。
学生汇报后,教师提问:那么你们是否认为不管什么污渍都用一种清洗剂就可以呢?学生进行汇报:教师将比较合适的答案记录下来,提问,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呢?教师:那么你们有办法证明这个观点吗?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汇报,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教师:很好,我们可以用改变不同清洁剂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观点。
老师给大家准备几种污渍和一些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你们能利用这些来设计一个实验吗?(二)实验探究学生开始设计实验,然后进行汇报,教师将好的建议记录在黑板上。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并且让学生填写记录表格。
学生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在学生汇报结果的同时,把有不同污渍的实验品在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中的表现全都写下来。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出结果:不同的污渍必须要用不同的清洁剂来清洁。
而且每种清洁剂的应用范围也不同。
(三)原理解释教师通过一段资料和漫画,向学生解释肥皂去油污的道理。
并借助小动物的嘴,告诉学生:虽然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是只要跟与之匹配的洗涤用品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的第四课。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探究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生活经验,对洗衣服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洗衣服的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洗衣服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探究洗衣服的学问。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生活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2.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和洗涤剂。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洗衣服的原理。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洗涤剂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
4.实践法: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洗衣机、洗涤剂、脏衣服、实验器材等。
2.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洗涤剂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衣服的知识,如纤维的分类、纺织品的保养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脏衣服,提问:“为什么衣服会变脏?”引导学生思考洗衣服的必要性。
2.教师简要介绍洗涤剂的种类和作用。
操练(15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讲解洗涤、漂洗、脱水的操作步骤。
2.学生分组实验,用洗衣机洗涤脏衣服,观察洗涤剂的作用。
巩固(10分钟)1.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总结洗涤剂的选择、洗衣机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拓展(10分钟)1.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何洗得更干净?”引导学生思考洗涤技巧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衣服的学问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肥皂去污的奥秘及加热能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
2.认识到洗衣服也有很多学问。
过程与方法
会用实验探究肥皂去污的奥秘和加热能提高洗涤剂去污能力,并会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所观察到的变化情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可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意识到洗衣服也需要学问。
教学重点:
知道肥皂去污的奥秘及加热能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认识到洗衣服也有很多学问。
教学难点:
会用实验探究肥皂去污的奥秘和加热能提高洗涤剂去污能力,并会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所观察到的变化情况。
教学过程:
`
一、用清水洗“衣服”,认识油与水的相溶关系
1、出示一块同时带有油污和泥浆水的布,放在清水中搓一搓,能发现什么先猜猜看,再做一做交流。
2、学生交流发现:泥浆水洗掉了,油没有洗掉。
3、泥浆水到哪儿去了呢(溶化到水里去了)板书:溶化
那么布条上的油有没有溶化到水里去呢(没有)
4、你有没有办法让布条上的油洗干净,也像泥浆水这样溶化在水里学
生交流用哪种洗涤剂。
二、探究去污实验,理解洗衣服的学问
1、每组任选你们认为合适的洗涤剂,在小盆子里洗“衣服”。
(
2、教师参与实验并随时引导学生用夹子把洗好的布条夹在黑板上的铁
丝上观察。
3、根据各组挂在黑板上的布条进行研讨:
观察各组的洗涤效果,发现什么
(一)探究去污的原理
(1)油污都洗掉了。
现在知道油污到哪儿去了呢(到水中去了)(2)它是怎么到水中去的呢可以先讨论,再交流。
(洗衣粉的作用能够把油拉到水中,最后变成污水)
(3)是不是这样呢教师播放肥皂去污的课件。
(4)这下你明白了什么(原来油和水不溶解,是洗衣粉的作用把油污到水了溶解了,衣服洗干净了)
,
(二)探究加热是否影响去污的效果。
1、过渡:除了发现各组都把油污洗掉了,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用的洗涤剂的去污效果上发现问题)
2、学生比较各组的洗涤效果提出问题:
发现肥皂的去污效果没有洗衣粉和洗衣液好。
对策:
(1)先请学生读一读:肥皂包装盒上的去污能力的广告,发现什么(发现肥皂的广告上说肥皂的去污效果很好,能去除多种污渍。
)(2)寻找原因:那为什么我们在实验时肥皂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可能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肥皂的洗涤效果
学生交流猜想原因(如水太多了温水要好一点)
【
(3)过渡:那么用温水洗是否对其他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也会好一点呢
(4)引导探究加热是否影响各种洗涤剂的去污效果
A、用冷水洗涤和用温水洗涤进行比较,你觉得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引
导学生讨论交流:
如:先加热至温水然后放相同的洗涤剂,最后在两个烧杯中滴两小滴相同的油渍,搅拌观察两杯中油的变化。
B、学生实验教师介入指导。
C、交流研讨:刚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对冷水中的油污
和温水中的油污进行比较。
(在温水中,由于洗涤剂提高了洗涤效果,油和水溶解的特别快或油污一会不见了)
D、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用温水洗衣服能够使洗涤剂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好,其他影响洗涤剂洗涤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做一个有心人,课后继续研究。
三、全课总结:
1、看来洗衣服的学问还真不少,除了刚才的学问,你觉得洗衣服时
还有哪些学问呢学生联系平时的经验交流。
2、我们不光是洗衣服,洗其他东西的学问也很多,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科学的方法来改造生活,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