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语文A版

合集下载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语文A版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语文A版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语文A版一、激情创境,看图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美丽的植物,你们想认识它吗?出示图片生回答,师相机(板书:蒲公英)认识生字“公”“英”给它注上拼音。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它吗?蒲公英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下面老师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蒲公英。

师介绍,边介绍边出示三种不同的图片(蒲公英在我们当地俗称婆婆丁,又叫“黄花地丁”,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它的叶片很多,叶片的边缘有大的锯齿,全株含白色乳汁。

如果你把它的叶片或花轴折断就会出现白色的乳汁。

春天来了,他的叶丛间会生出花轴,顶上开花,花为黄色,果实成熟后形似白色绒球,随风吹散,飞遍各地。

蒲公英全很高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同时他也可以食用,做出美味的佳肴呢。

3、蒲公英妈妈的的宝宝成熟了,这些宝宝是蒲公英的种子。

(板书“的种子”)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蒲公英妈妈的宝宝去了哪里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板书3)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师:现在我们赶快打开书第8页看第3课。

2、师范读课文。

生注意听准字音3、自由读文要求:①对照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不会的字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对照生字表圈画出本课的会认字,并读一读。

同学们刚才读书读得可真认真,也完成了读书要求,你们做得真棒。

你们把字宝宝都找到了吗?下面同学们来看一看你们找到的字宝宝和老师找到的一样吗?(大屏幕出示课文)三、随文识字1、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下面找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认真听,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预设1、蒲公英的种子什么样?板书“毛茸茸”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事物是“毛茸茸”的呀!(出示图片)(2)师: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可爱吗?(可爱)你喜欢它们吗?蒲公英妈妈也非常爱她的宝宝,蒲公英妈妈称她的孩子什么呢?(小伞兵)板书:小伞兵它的孩子叫小伞兵认读生字“伞”“兵”多么可爱的小伞兵呀!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出示课件)(3)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抓住“毛茸茸”、“可爱极了”、“小伞兵”处要读得亲切,读出蒲公英孩子的可爱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微风轻轻吹过,可爱的小伞兵它们在做什么呢?它们又是怎样离开蒲公英妈妈的怀抱的呢?请同学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小学语文教材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2)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2)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蒲公英的种子》;2. 生字词卡片;3. 图片素材;4. 教学录音机、投影仪等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蒲公英;(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3)简介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3)学生相互交流朗读心得。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2)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3)学生讨论:为什么蒲公英种子要随风飘散?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2)教师通过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3)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5. 课堂小结:(3)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课件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新(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优质教案

最新(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优质教案

最新(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教案蒲公
英的种子-优质教案
一、激情导入
看图这是什么?(学生猜测)
二、初步感知
1.听童声范读
回答:我是什么?我是怎么样的?
2.顺势学习小诗第一句("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正音:蒲公英、种子、毛茸茸。

3、引读第二句
看看种子的妈妈--蒲公英。

三、反复诵读课文
1.童声范读,学生看书仔细听。

2.再听一遍范读,学生可跟读。

3.指名读,其他学生对嘴形。

4.与小伙伴一起读。

5.认读字词
(1)种子、毛茸茸、微风、轻轻、家、离开、哪儿、就是
(2)种、毛、呀
(3)蒲公英、种子、微风、毛茸茸、飞
做动作理解"微风"的意思。

想象:如果你是蒲公英的种子,这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四、欣赏图景
1.看看蒲公英飞的样子(课件)
2.观看录像《蒲公英飞舞》,教师配介绍。

(蒲公英的种子带有极轻的伞状的羽毛,可以乘风飞行。

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成熟的蒲公英的种子像雪片一样飞舞……)
3.质疑问难小朋友,你们有没有问题想问问蒲公英妈妈和蒲公英的种子?
4.自由想象蒲公英飞到哪儿去了?
(让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五、朗读指导
1.自由读喜欢的部分。

2.指名读。

3.评价、指导。

4.配上图景读、齐读、背诵。

六、写字指导
1.认字。

2.范写。

3.书空。

4.练写。

5.讲评、作业展览。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

全诗只有三句,句句押韵。

并以蒲公英的种子的口吻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孩子应该比较喜欢读。

尾句写到蒲公英的种子“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蒲公英的种子会在哪儿安家落户呢?这很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思考。

教学目标: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奥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

3、学会2个生字。

(还有2个留到第二课时)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教学过程:一、走进自然,揭示课题1、课件演示各种植物的种子:椰子、榆树、枫树、苍耳、喷瓜、凤仙花、紫藤的夹果等。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学生指指点点。

)学习“种子”一词(1 分钟)2、画面定格:出现蒲公英,同时播放第一句诗的录音:“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学习“蒲公英”一词。

揭题,读题。

二、背诗句,悟诗情1、学生反复练说第一句诗,直到会背诵。

学习“毛茸茸”一词。

看、摸、猜、说:毛茸茸的( )( )毛茸茸的再一齐说第一句诗。

2、背第二句诗:播放录音:第二句诗“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学生说诗句。

学生吹。

理解“微风”一词一齐背诵一二两句。

3、背诵第三句诗播放录像“飞呀”学生在座位上飞,说。

指学生飞,说。

问:美丽的小蒲公英,你飞到哪儿了?学生说:“飞呀飞呀,我飞到( ),( )就是我的家。

4、背诵整首诗三、读读诗,认认词1、翻开书,读一读自己读,标上行号。

同桌互查,给同桌打个小五星。

看大屏幕读,听行号读。

2、认一认词听编号认词开小飞机认词。

四、写一写公、种(让学生展示)事先要会用实物投影。

五、拓展录像《植物的种子》六、延伸作业给别的种子也写一首美丽的诗。

扩展阅读《蒲公英》课文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教案标题: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索,学生能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蒲公英植株,了解蒲公英的外观和特点。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蒲公英是如何繁殖的吗?请谈一谈你们的想法。

实践活动: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颗蒲公英的成熟花球。

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花球的结构,并提问:你们能找到花球上的种子吗?它们是如何排列的?5. 让学生将花球拆开,观察种子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记录下来。

6. 引导学生思考:蒲公英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请大家提出自己的猜想。

探究活动:7.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蒲公英种子,并要求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观察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8.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如风扇、吹风机等)模拟风的作用,观察种子的飞行过程。

9.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总结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展示和总结:10.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11. 引导学生总结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并与他们最初的猜想进行比较。

12. 结合实际生活,讨论蒲公英种子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拓展活动:13. 鼓励学生在校园或家庭附近寻找其他植物的种子,并观察它们的传播方式。

14. 学生可以制作一个小册子,记录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颜色和传播方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对蒲公英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来评估。

3. 评估学生制作的小册子,包括种子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详细性。

教学资源:1. 蒲公英植株和成熟花球。

2. 蒲公英种子。

3. 观察记录表格。

4. 实验工具(风扇、吹风机等)。

5. 制作小册子所需的纸张、笔、彩色笔等。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下蒲公英的生长情况,并与课堂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运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于担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传承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

2.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1. 导入新课:(1)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蒲公英的特点。

(2)播放蒲公英生长过程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美。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蒲公英的种子传播过程。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点评并进行辅导。

5.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比喻和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植物、传承文化的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7.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蒲公英的种子》,了解了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学会了生字词,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分析课文。

希望同学们课后关注身边的植物,培养关爱自然、传承文化的意识。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二年级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文章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2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攒词语。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选择自己喜爱的自然段背诵。

二、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了解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实物投影。

2.课件或挂图。

3.收集资料,多方面取得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四、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习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习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蒲公英小伞兵怀抱吓坏摇摆舒适救人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习题?提出来。

(三)细读课文,心得“小伞兵”的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2.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心得:(1)第二自然段,领会小伞兵胆怯、惶恐的心情。

朗诵指导:“小伞兵吓坏了,他当时会怎么说话?”进入角色读一读。

吓得“大叫”该怎么叫?再读一读。

分角色朗诵。

(2)第⑶4自然段,了解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①发问:“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们干什么去了?”②课件演示,老师小结。

③引导想象:“小伞兵看见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3)学习第⑸6自然段,感受小伞兵快乐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诵。

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四)扩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板书设计3 蒲公英的种子吹上了天胆怯| |小伞兵飞呀飞放松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 |躺在地上快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选择喜爱的段落背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蒲公英的种子 1教案 语文A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蒲公英的种子 1教案  语文A版

蒲公英的种子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奇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5个词语。

3.学会“公、种、朵、到”这4个字。

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

2.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文中5个新词。

教学难点:1.理解“毛茸茸、微风”的词义。

2.体会“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从想象练说中理解本句中“哪儿”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奇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

教学过程一、与学生聊天,引入新课二、整体感知1.听童声范读:明白大致内容。

提问:我是谁啊?我是怎么样的?(课件出示)(1)你记住什么了?明白大致内容。

(2)顺势学习小诗第一句话(“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2.指导朗读迪2、3句话。

怎样的“风”叫“微风”?“轻轻一吹”,你吹吹看,是怎么样的?3.自由读,全文朗读,试着背诵。

三、解析小诗:1.反馈交流问题(1)植物妈妈是谁?2.反馈交流问题(2)蒲公英的种子宝宝告诉我们,它是怎么离开妈妈的呢?你从哪些句子中找到答案的?3.朗读训练。

4.演示课件,学生练说:飞呀,飞呀,飞到(),()就是我的家。

老师小结:“哪儿”的意思。

然后朗读训练。

5.齐读小诗。

四、背诵小诗五、积累词语1.老师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划出新词。

2.认读新词。

六、生字正音七、课堂小结1.采用交流形式进行互动小结。

2.老师小结。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7篇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7篇

People are born for action, just like a fire always rises up, and a stone always fall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蒲公英的种子》教案7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__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2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二、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了解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实物投影。

2.课件或挂图。

3.搜集资料,多方面获得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四、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蒲公英小伞兵怀抱吓坏摇晃舒服救人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的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2.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1)第二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朗读指导:“小伞兵吓坏了,他当时会怎么说话?”进入角色读一读。

吓得“大叫”该怎么叫?再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

(2)第3、4自然段,了解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①提问:“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们干什么去了?”②课件演示,教师小结。

③引导想象:“小伞兵看见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3)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蒲公英的种子》是一首描绘蒲公英种子的诗歌,通过描绘种子的传播过程,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美好。

2.2 生词和短语:蒲公英、种子、飘散、飞翔、大地、花朵、阳光、希望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和默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使用课文朗读带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图片和图表:使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参与度高。

朗读和背诵: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语音清晰。

小组讨论:能够与小组成员积极合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

提问学生对蒲公英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017-2018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蒲公英的种子》学案第一课时(名校)

2017-2018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蒲公英的种子》学案第一课时(名校)

《蒲公英的种子》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你知道蒲公英的种子长什么样吗?
2.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参考资料
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蒲公英的花中午开,早晨和傍晚不开放。

在乡间,它也叫布谷英。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
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的种子语文教学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语文教学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语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教学道具:蒲公英种子、植物标本等。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蒲公英。

(2)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运用。

(3)分析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方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环节:(1)学生动手制作蒲公英种子模型。

(2)进行蒲公英种子传播的实地观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

2. 拓展作业:(1)调查其他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

(2)搜集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和观察日记,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小学语文教材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及其传播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2)运用小组讨论、问答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及其传播方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蒲公英生长过程的详细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

3. 实物:蒲公英种子、植物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蒲公英。

(2)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蒲公英有什么了解?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拼写。

(3)分析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其传播方式。

3. 互动环节:(1)小组讨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蒲公英种子。

(2)让学生画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观察身边的植物。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2. 生字词的学习是否扎实?3. 互动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4. 实践操作环节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5. 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有何改进措施?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敢、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蒲公英生长过程的多媒体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观察周围的植物,对蒲公英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讲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六、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讨论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

4.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的种子》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

全诗只有三句,句句押韵,它以蒲公英的种子的口吻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学生喜欢诵读。

根据教材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应加大读的分量,童声范读、教师指导读、自由读、指名读、有选择的读、齐读。

力求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小诗的意境,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并不熟悉蒲公英,同时,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教学时运用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要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离不开想象。

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表达就越具体生动。

小诗最末一句"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蒲公英的种子飞到哪儿去呢?这很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自由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了解有关蒲公英的常识,感受大自然的奥妙;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微风"、"毛茸茸"、"飞"这五个词语,学会"种"、"毛"、"呀"这三个生字。

教学准备:
、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看图这是什么?(学生猜测)
二、初步感知
1.听童声范读
回答:我是什么?我是怎么样的?
2.顺势学习小诗第一句("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正音:蒲公英、种子、毛茸茸。

3、引读第二句
看看种子的妈妈--蒲公英。

三、反复诵读课文
1.童声范读,学生看书仔细听。

2.再听一遍范读,学生可跟读。

3.指名读,其他学生对嘴形。

4.与小伙伴一起读。

5.认读字词
(1)种子、毛茸茸、微风、轻轻、家、离开、哪儿、就是
(2)种、毛、呀
(3)蒲公英、种子、微风、毛茸茸、飞
做动作理解"微风"的意思。

想象:如果你是蒲公英的种子,这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四、欣赏图景
1.看看蒲公英飞的样子()
2.观看录像《蒲公英飞舞》,教师配介绍。

(蒲公英的种子带有极轻的伞状的羽毛,可以乘风飞行。

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成熟的蒲公英的种子像雪片一样飞舞……)3.质疑问难小朋友,你们有没有问题想问问蒲公英妈妈和蒲公英的种子?
4.自由想象蒲公英飞到哪儿去了?
(让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五、朗读指导
1.自由读喜欢的部分。

2.指名读。

3.评价、指导。

4.配上图景读、齐读、背诵。

六、写字指导
1.认字。

2.范写。

3.书空。

4.练写。

5.讲评、作业展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